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位置調整裝置,特別涉及一種軌距調整器。
背景技術:
隨著國內(nèi)鐵路旅客列車的提速及高速客運專線的建設,鐵道線路軌距驗收標準的允許偏差均作了相應規(guī)定,偏差值大大減小,因而對新建線路及工務日常養(yǎng)護維修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軌距調整就是工務日常養(yǎng)護維修所涉及的作業(yè)之一。
現(xiàn)有的液壓軌距器如申請?zhí)枮?00920304411.4的中國專利一種適用于潘得羅扣件軌枕的手動液壓軌距調整器,包括底座、設于底座上的柱塞泵和油箱,底座上設有柱塞油缸,柱塞油缸內(nèi)設有伸出其外側的柱塞,柱塞油缸與柱塞泵之間通過輸油管路相通,底座上靠近柱塞的一端側設有用于和桿狀體相卡接的聯(lián)接結構,結合其附圖得知,該主要是由底座的柱塞油缸,通過柱塞來進行推動與之相抵的鐵軌進行移動,實現(xiàn)最終的軌距調整的目的。
但是現(xiàn)有的軌道交通路線中通常會存在兩個相互間平行設置的導軌,對于軌距調整行業(yè)的從業(yè)人員來說,采用帶有上述結構的液壓軌距調整器,僅僅只能調整其中的單個軌道,實際上最佳的調整軌距的方式為定兩個導軌之間的中心,并且向兩側同時推動導軌,實現(xiàn)兩側導軌的定位調整工作,因此,急需一種帶有同時調整兩個導軌之間的距離的液壓軌距調整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軌距調整器,其具有一次性調整相鄰兩個導軌之間的距離的特性。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xiàn)的:一種軌距調整器,包括呈渦狀線形且內(nèi)部呈空心設置的推進座,所述推進座的內(nèi)部空心部位的形狀為渦狀線形的液壓腔,所述推進座的兩端分別有用于與外部液壓動力源相接且與液壓腔內(nèi)部相通的通油端,所述推進座的材質為塑料材質;
所述液壓腔內(nèi)密封滑移連接有推進塞,所述推進塞在液壓腔內(nèi)的移動路徑為渦狀線形,所述推進塞為金屬材質;
所述推進座的上表面滑移連接有推進塊,所述推進塊的在推進座上表面的滑移路徑為渦狀線形,所述推進塊內(nèi)設有用于與推進塞發(fā)生相互磁吸的電磁鐵,所述電磁鐵與外界電源相連;
所述推進塊上設有能用于與導軌外側壁相接觸的抵觸部;
所述推進座中部位置連接有用于與地面固定的固定部。
優(yōu)選的,所述推進座的兩側均設有座延伸邊,所述推進塊的兩側分別設有塊延伸邊,所述塊延伸邊遠離推進塊的側邊上設置有滾輪,所述滾輪的輪邊與座延伸邊背離推進塊的側壁相抵觸。
優(yōu)選的,所述推進塊靠近推進座的側壁上滾動連接有若干滾珠,所述滾珠與推進座的上表面相抵。
優(yōu)選的,所述抵觸部包括旋轉連接于推進塊上表面的主支撐軸,所述主支撐軸遠離推進塊的端部上設有至少三根副支撐軸,所述副支撐軸以主支撐軸的軸芯為輻射中心呈輻射狀分布,且所述副支撐軸所處的平面為水平面。
優(yōu)選的,每根副支撐軸遠離主支撐軸的端部均鉸接有抵觸球,所述抵觸球的鉸接軸軸芯方向與主支撐軸的旋轉軸芯一致。
優(yōu)選的,每根副支撐軸上均設有第一扇葉。
優(yōu)選的,所述滾輪靠近推進座的外側壁上設有第二扇葉。
優(yōu)選的,所述固定部包括與推進座固接的固定臺、固定螺桿,所述固定螺桿螺紋連接與固定臺上。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固定步驟:把上述的軌距調整器放置于兩個導軌之間,根據(jù)測量情況,確定軌距調整器的放置位置,并通過固定部把整個推進座與地面相連,從而實現(xiàn)固定推進座;
運行步驟:推進塊初始位置位于推進座的靠近中部的位置;通油端與外部液壓動力源相連,與推進座靠近中部的通油端相連的外部液壓動力源對其內(nèi)部供油,而與推進座靠近外部的通油端相連的外部液壓動力源對其內(nèi)部放油;與此同時,推進塊內(nèi)部的電磁鐵通電,通過液壓腔內(nèi)部液壓的推動力,推進塞會沿著推進座進行移動,由于推進座的材質為塑料材質,而推進塞為金屬材質,電磁鐵會直接與推進塞發(fā)生磁力吸引,而不會與推進座發(fā)生磁力吸引,推進塞會直接帶著推進塊進行滑移;
推動步驟:推進塊的移動路徑為渦狀線形,即當運行步驟運行時間越長,推進塊與推進座中心之間的距離越遠,在推進過程中,推進塊每繞一圈,推進塊上的抵觸部均會相應推動兩側導軌向相反方向進行移動,達到軌距調整器一次運作多段調動兩側導軌的目的。
另外,當與推進座靠近中部的通油端相連的外部液壓動力源對其內(nèi)部放油,而與推進座靠近外部的通油端相連的外部液壓動力源對其內(nèi)部供油時,推進塊就會沿反向復位運動。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一;
圖3為圖2的A-A剖面圖;
圖4為圖3的B部放大圖;
圖5為實施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二;
圖6為實施例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推進座;2、通油端;3、推進塞;4、推進塊;5、電磁鐵;6、抵觸部;7、主支撐軸;8、副支撐軸;9、座延伸邊;10、塊延伸邊;11、滾輪;12、滾珠;13、抵觸球;14、第一扇葉;15、第二扇葉;16、液壓腔;17、固定螺桿;18、外部液壓動力源;19、固定部;191、固定臺。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圖1-圖6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軌距調整器,包括呈渦狀線形且內(nèi)部呈空心設置的推進座1,該推進座1的內(nèi)部空心部位的形狀為渦狀線形的液壓腔16,該推進座1的兩端分別有用于與外部液壓動力源18相接且與液壓腔16內(nèi)部相通的通油端2,該推進座1的材質為塑料材質;
該液壓腔16內(nèi)密封滑移連接有推進塞3,該推進塞3在液壓腔16內(nèi)的移動路徑為渦狀線形,該推進塞3為金屬材質,推進塞3的材質可為鐵質;其中金屬材質的推進塞3的四周外側壁可包裹有橡膠層(圖中未示出),在實際運動過程中,橡膠層不僅能提升推進塞3與液壓腔16腔壁之間的密封性,而且也同樣有利于推進塞3在液壓腔16內(nèi)的滑移順暢性;
該推進座1的上表面滑移連接有推進塊4,該推進塊4的在推進座1上表面的滑移路徑為渦狀線形,該推進塊4內(nèi)設有用于與推進塞3發(fā)生相互磁吸的電磁鐵5,該電磁鐵5與外界電源相連;
該推進塊4上設有能用于與導軌外側壁相接觸的抵觸部6;
該推進座1中部位置連接有用于與地面固定的固定部19。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固定步驟:把上述的軌距調整器放置于兩個導軌之間,根據(jù)測量情況,確定軌距調整器的放置位置,并通過固定部19把整個推進座1與地面相連,從而實現(xiàn)固定推進座1;
運行步驟:推進塊4初始位置位于推進座1的靠近中部的位置;通油端2與外部液壓動力源18相連,與推進座1靠近中部的通油端2相連的外部液壓動力源18對其內(nèi)部供油,而與推進座1靠近外部的通油端2相連的外部液壓動力源18對其內(nèi)部放油;與此同時,推進塊4內(nèi)部的電磁鐵5通電,通過液壓腔16內(nèi)部液壓的推動力,推進塞3會沿著推進座1進行移動,由于推進座1的材質為塑料材質,而推進塞3為金屬材質,電磁鐵5會直接與推進塞3發(fā)生磁力吸引,而不會與推進座1發(fā)生磁力吸引,推進塞3會直接帶著推進塊4進行滑移;
推動步驟:推進塊4的移動路徑為渦狀線形,即當運行步驟運行時間越長,推進塊4與推進座1中心之間的距離越遠,在推進過程中,推進塊4每繞一圈,推進塊4上的抵觸部6均會相應推動兩側導軌向相反方向進行移動,達到軌距調整器一次運作多段調動兩側導軌的目的。
另外,當與推進座1靠近中部的通油端2相連的外部液壓動力源18對其內(nèi)部放油,而與推進座1靠近外部的通油端2相連的外部液壓動力源18對其內(nèi)部供油時,推進塊4就會沿反向復位運動。
推進座1的兩側均設有座延伸邊9,該推進塊4的兩側分別設有塊延伸邊10,該延伸邊遠離推進塊4的側邊上設置有滾輪11,該滾輪11的輪邊與座延伸邊9背離推進塊4的側壁相抵觸,塊延伸邊10的設置,能防止推進塊4在移動過程中出現(xiàn)脫離推進座1的情況,提高推進塊4的移動穩(wěn)定性;其次,滾輪11與延伸邊相互配合抵觸,當推進塊4在移動過程中,滾輪11能與延伸邊相抵,該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從而減少兩者之間的摩擦損耗,也有利于提升兩者之間的滑動順暢度。
推進塊4靠近推進座1的側壁上滾動連接有若干滾珠12,該滾珠12與推進座1的上表面相抵,整個推進塊4與推進座1之間產(chǎn)生摩擦損耗最大的莫過于推進塊4靠近推進座1的側壁,而在該側壁上設置若干滾珠12,當推進塊4相對于推進座1發(fā)生滑移運動時,兩者之間因存在滾珠12而能減少很大程度的磨損。
抵觸部6包括旋轉連接于推進塊4上表面的主支撐軸7,該主支撐軸7遠離推進塊4的端部上設有至少三根副支撐軸8,該副支撐軸8以主支撐軸7的軸芯為輻射中心呈輻射狀分布,且該副支撐軸8所處的平面為水平面,抵觸部6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用于與導軌外側壁相抵觸,而通過設置與推進塊4旋轉連接的主支撐軸7,并且至少三根以主支撐軸7的軸芯為輻射中心呈輻射狀分布的副支撐軸8,并且副支撐軸8所處的平面為水平面,當該抵觸部6在與導軌外側壁相抵觸過程中,至少兩根副支撐軸8的端部會與導軌的外側壁發(fā)生抵觸,抵觸部6與導軌外側壁之間存在至少有兩抵觸點,能有效提升導軌的移動穩(wěn)定性。
每根副支撐軸8遠離主支撐軸7的端部均鉸接有抵觸球13,該抵觸球13的鉸接軸軸芯方向與主支撐軸7的旋轉軸芯一致,副支撐軸8遠離主支撐軸7端部會首先與導軌的外側壁發(fā)生抵觸,而在該端部設置抵觸球13,并且該抵觸球13的鉸接軸軸芯方向與主支撐軸7的旋轉軸芯一致,能有效減少副支撐軸8遠離主支撐軸7端部與導軌外側壁之間發(fā)生劇烈磨損,提升整個抵觸部6的實際使用壽命。
每根副支撐軸8上均設有第一扇葉14,由于主支撐軸7與推進塊4之間的連接關系為旋轉連接,無論是推進塊4在繞著推進座1做渦狀線路徑運動,還是與導軌外側壁接觸的過程中,副支撐軸8會發(fā)生自轉,而在副支撐軸8上設置第一扇葉14,當副支撐軸8發(fā)生旋轉時,第一扇葉14會扇出一定的風力,從而對設置有電磁鐵5的推進塊4進行散熱,這中間,充分利用了渦狀線路徑運動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離心力以及副支撐桿與導軌外側壁相抵觸時產(chǎn)生的抵觸力,來實現(xiàn)副支撐桿旋轉的目的,非常節(jié)能。
滾輪11靠近推進座1的外側壁上設有第二扇葉15,滾輪11在與座延伸邊9發(fā)生滑移過程中,滾輪11自身會產(chǎn)生相對旋轉,而在滾輪11上設置第二扇葉15,滾輪11的運動也會帶動第二扇葉15扇出一定風力作用從而對推進座1內(nèi)的外側壁進行散熱。
固定部19包括與推進座1固接的固定臺191、固定螺桿17,該固定螺桿17螺紋連接與固定臺191上,無論是最初的推進座1的固定還是推進座1的拆除,只需要通過正反旋轉固定螺桿17,固定螺桿17便能呈現(xiàn)出與地面相連或者分離的狀態(tài),拆裝非常方便。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示范性實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