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發(fā)明涉及混合動力汽車,具體涉及一種并聯(lián)式混合動力汽車動力總總。
背景技術:
隨著能源問題進一步加劇和清潔環(huán)境的追求,混合動力汽車成為一大趨勢?;旌蟿恿ζ嚥粌H具有傳統(tǒng)發(fā)動機能夠快速加油和較大行駛里程的優(yōu)點,還具有純電動汽車對環(huán)境更為清潔的特點。在混合動力汽車的類型中,并聯(lián)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動力總成由于發(fā)動機和驅動電機通過耦合離合器直接連接,其結構簡單,為汽車行業(yè)備受關注。
目前,常見的并聯(lián)式混合動力汽車動力總成能夠實現單發(fā)動機、單電機、混動、發(fā)動機充電等多模式功能,其發(fā)動機與驅動電機通過離合器直接連接,它們的動力分別由其電機軸或其曲軸直接傳遞給減速齒輪,再通過差速器傳遞給傳動軸。這種常見的并聯(lián)式混合動力汽車動力總成所存在的問題是;僅僅依靠第一主動齒輪、第一被動齒輪傳遞動力,只有一個擋位,不能進行兩個擋位的切換,適應性較差;發(fā)動機的轉速需要很大的變化范圍來滿足整車的動力要求,使得發(fā)動機不能在效率較高的轉速范圍內工作,效率較低、成本較高;同時,要求驅動電機轉速變化范圍較大,驅動電機高速運行會嚴重高溫發(fā)熱、降低使用壽命;驅動電機低速運行時其驅動扭矩較大,使得驅動電機的體積較大,結構較復雜,才能滿足其驅動扭矩較大的性能要求,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 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適應性較好、工作效率較高和成本較低的并聯(lián)式混合動力汽車動力總成。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 發(fā)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并聯(lián)式混合動力汽車動力總成,其包括包含曲軸的發(fā)動機、耦合離合器、包含電機軸的驅動電機、第一主動齒輪、第一被動齒輪、中間軸、常嚙合齒輪、主減速齒輪、包含左半軸齒輪、右半軸齒輪和差速器殼體的差速器,以及左傳動軸、右傳動軸,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主動齒輪、第二被動齒輪、第一離合器、第二離合器,所述發(fā)動機的曲軸與耦合離合器、驅動電機的電機軸從左至右依次連接,所述第一主動齒輪、第一離合器、第二離合器、第二主動齒輪位于耦合離合器和驅動電機之間、從左至右依次設置在驅動電機的電機軸上且第一主動齒輪、第二主動齒輪均空套在驅動電機的電機軸上并分別與第一被動齒輪和第二被動齒輪嚙合、第一離合器和第二離合器同時與驅動電機的電機軸聯(lián)結且分別與第一主動齒輪、第二主動齒輪聯(lián)結,所述第一被動齒輪、第二被動齒輪和常嚙合齒輪從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裝于中間軸上,所述常嚙合齒輪與主減速齒輪嚙合,所述主減速齒輪固聯(lián)在差速器的差速器殼體上,所述差速器的左半軸齒輪和右半軸齒輪分別與左傳動軸和右傳動軸固聯(lián)。 采取上述結構后,在單發(fā)動機、單電機和混動多種模式下,本 發(fā)明均能通過對第二主動齒輪、第二被動齒輪、第一離合器和第二離合器的控制實現兩個檔位的切換。因而,適應性較好。同時,降低了對發(fā)動機和驅動電機的要求。不需要發(fā)動機的轉速范圍有較大的變化,使得發(fā)動機的工作效率較高、性能要求較低。因而,成本較低。不需要驅動電機的轉速范圍有較大的變化。因而,驅動電機不會在高速運行下嚴重高溫發(fā)熱、從而使用壽命較高;驅動電機不會在低速運行時需要較大的驅動扭矩,使得驅動電機的體積較小,結構比較簡單,就能滿足其驅動扭矩較大的性能要求,進而成本較低。
優(yōu)選地,所述耦合離合器為干式離合器。這使得耦合離合器的結構比較簡單、控制難度較低、成本較低,進而使得本 發(fā)明的結構也比較簡單、控制難度較低和成本也較低。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離合器和第二離合器均為濕式離合器。這使得本 發(fā)明能夠在兩個檔位之間實現更為平順的切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 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 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做詳細說明。
參見圖1,本 發(fā)明并聯(lián)式混合動力汽車動力總成,其包括包含曲軸2的發(fā)動機1、耦合離合器3、包含電機軸5的驅動電機4、第一主動齒輪6、第一被動齒輪7、中間軸10、常嚙合齒輪13、主減速齒輪14、包含左半軸齒輪151、右半軸齒輪152和差速器殼體153的差速器15,以及左傳動軸16、右傳動軸17。由圖1可見,本 發(fā)明還包括第二主動齒輪8、第二被動齒輪9、第一離合器11、第二離合器12,所述發(fā)動機1的曲軸2與耦合離合器3、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5從左至右依次連接,所述第一主動齒輪6、第一離合器11、第二離合器12、第二主動齒輪8位于耦合離合器3和驅動電機4之間、從左至右依次設置在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5上且第一主動齒輪6、第二主動齒輪8均空套在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5上并分別與第一被動齒輪7和第二被動齒輪9嚙合、第一離合器11和第二離合器12同時與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5聯(lián)結且分別與第一主動齒輪6、第二主動齒輪8聯(lián)結,所述第一被動齒輪7、第二被動齒輪9和常嚙合齒輪13從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裝于中間軸10上,所述常嚙合齒輪13與主減速齒輪14嚙合,所述主減速齒輪14固聯(lián)在差速器15的差速器殼體153上,所述差速器15的左半軸齒輪151和右半軸齒輪152分別與左傳動軸16和右傳動軸17固聯(lián)。
所述耦合離合器3為干式離合器。
所述第一離合器11和第二離合器12均為濕式離合器。
本 發(fā)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單發(fā)動機模式:發(fā)動機1工作,耦合離合器3結合,驅動電機4不工作,第一離合器11結合,第二離合器12斷開,本 發(fā)明處于一檔狀態(tài),發(fā)動機1通過其曲軸2、耦合離合器3將動力傳遞給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5,在第一離合器11結合的情況下,動力由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5依次傳遞給第一主動齒輪6、第一被動齒輪7、中間軸10、常嚙合齒輪13、主減速齒輪14、差速器15的差速器殼體153,再通過差速器15的左半軸齒輪151和右半軸齒輪152分別傳遞給左傳動軸16和右傳動軸17,實現一檔動力傳遞。發(fā)動機1工作,耦合離合器3結合,驅動電機4不工作,第一離合器11斷開,第二離合器12結合,本 發(fā)明處于二檔狀態(tài),發(fā)動機1通過其曲軸2、耦合離合器3將動力傳遞給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5,在第二離合器12結合的情況下,動力由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5依次傳遞給第二主動齒輪8、第二被動齒輪9、中間軸10、常嚙合齒輪13、主減速齒輪14、差速器15的差速器殼體153,再通過差速器15的左半軸齒輪151和右半軸齒輪152分別傳遞給左傳動軸16和右傳動軸17,實現二檔動力傳遞。
純電模式:發(fā)動機1不工作,耦合離合器3斷開,驅動電機4工作,第一離合器11結合,第二離合器12斷開,本 發(fā)明處于一檔狀態(tài),在第一離合器11結合的情況下,驅動電機的動力由其電機軸5依次傳遞給第一主動齒輪6、第一被動齒輪7、中間軸10、常嚙合齒輪13、主減速齒輪14和差速器15的差速器殼體153,再由差速器15的左半軸齒輪151和右半軸齒輪152分別傳遞給左傳動軸16和右傳動軸17,實現一檔動力傳遞。發(fā)動機1不工作,耦合離合器3斷開,驅動電機4工作,第一離合器11斷開,第二離合器12結合,本 發(fā)明處于二檔狀態(tài),在第二離合器12結合的情況下,驅動電機4的動力由其電機軸5依次傳遞給第二主動齒輪8、第二被動齒輪9、中間軸10、常嚙合齒輪13、主減速齒輪14和差速器15的差速器殼體153,再由差速器15的左半軸齒輪151和右半軸齒輪152分別傳遞給左傳動軸16和右傳動軸17,實現二檔動力傳遞。
混動模式:發(fā)動機1工作,耦合離合器3結合,驅動電機4工作,第一離合器11結合,第二離合器12斷開,本 發(fā)明處于一檔狀態(tài),發(fā)動機1通過其曲軸2、耦合離合器3將動力傳遞給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5,發(fā)動機1和驅動電機4兩者的動力在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5上耦合,由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5依次傳遞給第一主動齒輪6、第一被動齒輪7、中間軸10、常嚙合齒輪13、主減速齒輪14、差速器15的差速器殼體153,再由差速器15的左半軸齒輪151和右半軸齒輪152分別傳遞給左傳動軸16和右傳動軸17,實現一檔動力傳遞。發(fā)動機1工作,耦合離合器3結合,驅動電機4工作,第一離合器11斷開,第二離合器12結合,本 發(fā)明處于二檔狀態(tài),發(fā)動機1通過曲軸2、耦合離合器3將動力傳遞給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5,發(fā)動機1和驅動電機4兩者的動力在電機軸5上耦合,接著由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5依次傳遞給第二主動齒輪8、第二被動齒輪9、中間軸10、常嚙合齒輪13、主減速齒輪14、差速器15的差速器殼體153,再由差速器15的左半軸齒輪151和右半軸齒輪152分別傳遞給左傳動軸16和右傳動軸17,實現二檔動力傳遞。
充電模式:發(fā)動機1工作,耦合離合器3結合,驅動電機4變?yōu)榘l(fā)電狀態(tài),第一離合器11斷開,第二離合器12斷開。發(fā)動機1通過耦合離合器3將動力直接傳遞給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5,由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5轉動帶動處于發(fā)電狀態(tài)的驅動電機4進行發(fā)電。
能量回收:發(fā)動機1不工作,耦合離合器3斷開,驅動電機4變?yōu)榘l(fā)電狀態(tài),第一離合器11結合,第二離合器12斷開,本 發(fā)明處于一檔狀態(tài),來自整車車輪的動力通過左傳動軸16和右傳動軸17依次通過差速器15、主減速齒輪14、常嚙合齒輪13、中間軸10、第一被動齒輪7、第一主動齒輪6、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5,由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5的轉動帶動處于發(fā)電狀態(tài)的驅動電機4實現一檔發(fā)電。發(fā)動機1不工作,耦合離合器3斷開,驅動電機4變?yōu)榘l(fā)電狀態(tài),第一離合器11斷開,第二離合器12結合,本 發(fā)明處于二檔狀態(tài),來自整車車輪的動力通過左傳動軸16和右傳動軸17依次通過差速器15、主減速齒輪14、常嚙合齒輪13、中間軸10、第二被動齒輪9、第二主動齒輪8、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5,由驅動電機4的電機軸5的轉動帶動處于發(fā)電狀態(tài)的驅動電機4實現二檔發(fā)電。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 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做了詳細說明,但是本 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所屬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 發(fā)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