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到一種汽車后排座椅,尤其涉及到一種具有同時解鎖功能并實現靠背快速放倒的汽車后排座椅靠背解鎖結構。
背景技術:
現代汽車為滿足汽車后備箱空間使用需求,不僅增加后背箱的容積,而且采用具備可放倒功能的汽車后排座椅,通過后排座椅靠背的放倒,使后備箱與車內后部空間連成一體,極大拓展了貯物空間。
后排座椅靠背的放倒功能通常使用靠背鎖止機構來達到,通過扳動扣手來解鎖靠背鎖,從而實現后排座椅靠背的放倒,通常在汽車后排座椅的兩側分別設置一把靠背鎖,提高了靠背鎖止機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由于在汽車后排座椅靠背的兩側分別設置靠背鎖,如需放倒靠背,則需同時解鎖左、右側兩個扣手才能實現后排放倒功能,造成一個人操作時存在一定難度,解鎖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主要解決現有汽車后排座椅靠背解鎖不方便、一個人操作難度較大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具有同時解鎖功能并實現靠背快速放倒的汽車后排座椅靠背解鎖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主要是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的一種汽車后排座椅靠背解鎖結構,用于實現汽車后排座椅靠背的放倒功能,所述汽車后排座椅包括靠背骨架總成,所述解鎖結構包括分置于所述靠背骨架總成兩側的左靠背鎖組件、右靠背鎖組件和拉索總成,所述左靠背鎖組件包括左靠背鎖、左解鎖扣手和左靠背鎖鉤,所述左靠背鎖鉤固置于車身左側圍總成上且與左靠背鎖配合,所述右靠背鎖組件包括右靠背鎖、右解鎖扣手和右靠背鎖鉤,所述右靠背鎖鉤固置于車身右側圍總成上且與右靠背鎖配合,所述拉索總成包括置于靠背骨架總成中部的聯動件及所述聯動件與左解鎖扣手、右解鎖扣手和左靠背鎖、右靠背鎖連接的拉索,利用在后排座椅靠背兩側設置左右靠背鎖組件,保證靠背鎖止的安全可靠,同時,通過聯動件和拉索的共同作用,使單側的左解鎖扣手或右解鎖扣手均可同時完成左右兩個靠背鎖的解鎖功能,方便單人對后排座椅靠背的放倒操作。
作為優(yōu)選,所述聯動件設有四個外接端頭,包括左扣手端頭、右扣手端頭和左靠背鎖端頭、右靠背鎖端頭,所述拉索包括左扣手拉索、右扣手拉索和左靠背鎖拉索、右靠背鎖拉索,所述左扣手拉索一端與所述左解鎖扣手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聯動件上的左扣手端頭連接并牽引左扣手端頭,所述右扣手拉索一端與所述右解鎖扣手連接,另一端與聯動件上的右扣手端頭連接并牽引右扣手端頭,所述左靠背鎖拉索一端與聯動件上的左靠背鎖端頭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左靠背鎖連接并牽引左靠背鎖,所述右靠背鎖拉索一端與聯動件上的右靠背鎖端頭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右靠背鎖連接并牽引右靠背鎖,通過聯動件與相應的拉索相互作用,無論單獨撥動左解鎖扣手或右解鎖扣手均可同時傳遞并牽引左靠背鎖和右靠背鎖從相應的左靠背鎖鉤和右靠背鎖鉤的解脫,從而使后排座椅靠背解鎖,完成靠背的放倒。
作為優(yōu)選,所述左扣手拉索、右扣手拉索和左靠背鎖拉索、右靠背鎖拉索分別固置于所述靠背骨架總成上,拉索固定在靠背骨架總成上可以消除因拉索晃動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而且布置美觀合理。
作為優(yōu)選,所述解鎖機構還包括相互對稱且結構相同的左頂開裝置和右頂開裝置,所述左頂開裝置包括儲能器、卡扣結構和插銷拉索,所述儲能器固置于所述靠背骨架總成上且位于左靠背鎖一側,儲能器的殼體上設有定位孔,儲能器殼體內嵌設有儲能彈簧,所述卡扣機構包括頂桿和插銷,所述頂桿前部設有與所述定位孔相吻合的插孔,頂桿尾部固置于所述儲能彈簧的頂端且隨儲能彈簧頂端位移而移動,所述插銷嵌設于定位孔內并沿定位孔滑動,定位孔與插孔形成插銷的滑動通道,所述插銷拉索的前端與所述插銷尾部連接,插銷拉索的尾部與所述左靠背鎖拉索并聯并隨左靠背鎖拉索動作,當左解鎖扣手撥動時,拉動左扣手拉索并進而通過聯動件拉動左靠背鎖拉索和插銷拉索,插銷拉索牽引插銷向外移動,插銷頭部脫離頂桿并解除頂桿的限制,壓縮的儲能彈簧彈出并帶動頂桿向前伸出頂靠汽車側圍總成,進而使靠背反向傾倒,即使解鎖扣手松開復位,左右靠背鎖也不會重新鎖止,使靠背放倒更加可靠快捷,當重新復位靠背時,推動靠背,使頂桿縮回帶動儲能彈簧壓縮,當插孔與定位孔對齊時,插銷重新插入插孔,完成頂桿的定位,為下一次靠背放倒做好準備。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后排座椅靠背兩側設置左右靠背鎖組件,保證了靠背鎖止的安全可靠,同時,通過聯動件和拉索的共同作用,使單側的左解鎖扣手或右解鎖扣手均可同時完成左右兩個靠背鎖的解鎖功能,方便單人對后排座椅靠背的放倒操作,解鎖便利且安全,而頂開裝置的使用,則能防止解鎖扣手松脫時靠背未放倒造成靠背鎖重新鎖止而無法放倒靠背的問題,也有利于單手對靠背的拉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結構的正視示意圖。
圖3是圖1結構的側視示意圖。
圖4是左頂開裝置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中1.靠背骨架總成,2.左靠背鎖組件,21.左靠背鎖,22.左解鎖扣手,23.左靠背鎖鉤,3.右靠背鎖組件,31.右靠背鎖,32.右解鎖扣手,33.右靠背鎖鉤,4.拉索總成,41.聯動件,42.左扣手拉索,43.右扣手拉索,44.左靠背鎖拉索,45.右靠背鎖拉索,5.左頂開裝置,51.儲能器,511.定位孔,52.插銷拉索,53.儲能彈簧,54.頂桿,55.插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1:本實施例1的一種汽車后排座椅靠背解鎖結構,用于實現汽車后排座椅靠背的放倒功能,汽車后排座椅包括靠背骨架總成1,如圖1、圖2和圖3所示,解鎖結構包括分置于靠背骨架總成兩側的左靠背鎖組件2、右靠背鎖組件3和拉索總成4,左靠背鎖組件包括左靠背鎖21、左解鎖扣手22和左靠背鎖鉤23,左靠背鎖鉤焊接于車身左側圍總成上且與左靠背鎖配合,右靠背鎖組件包括右靠背鎖31、右解鎖扣手32和右靠背鎖鉤33,右靠背鎖鉤焊接于車身右側圍總成上且與右靠背鎖配合,拉索總成包括固置于靠背骨架總成中部的聯動件41及聯動件與左解鎖扣手、右解鎖扣手和左靠背鎖、右靠背鎖連接的拉索,聯動件上設有四個外接端頭,包括左扣手端頭、右扣手端頭和左靠背鎖端頭、右靠背鎖端頭,而上述拉索包括左扣手拉索42、右扣手拉索43和左靠背鎖拉索44、右靠背鎖拉索45,左扣手拉索、右扣手拉索和左靠背鎖拉索、右靠背鎖拉索分別固置于靠背骨架總成上,其中左扣手拉索一端與左解鎖扣手連接,另一端與聯動件上的左扣手端頭連接并牽引左扣手端頭,右扣手拉索一端與右解鎖扣手連接,另一端與聯動件上的右扣手端頭連接并牽引右扣手端頭,左靠背鎖拉索一端與聯動件上的左靠背鎖端頭連接,另一端與左靠背鎖連接并牽引左靠背鎖,右靠背鎖拉索一端與聯動件上的右靠背鎖端頭連接,另一端與右靠背鎖連接并牽引右靠背鎖。
使用時,左靠背鎖與左靠背鎖鉤鎖止,右靠背鎖與右靠背鎖鉤鎖止,后排座椅的靠背與車身連接牢固可靠,當需要實現后排座椅靠背放倒功能時,撥動左解鎖扣手,左解鎖扣手帶動左扣手拉索并進而牽引聯動件,聯動件則同時拉動左靠背鎖拉索和右靠背鎖拉索,左靠背鎖拉索進而將左靠背鎖的鎖舌從左靠背鎖鉤中解脫,右靠背鎖拉索進而將右靠背鎖的鎖舌從右靠背鎖鉤中解脫,此時,后排座椅靠背解鎖,向前拉動后排座椅靠背即可放倒后排座椅靠背。
同理,當需要實現后排座椅靠背放倒功能時,撥動右解鎖扣手,右解鎖扣手帶動右扣手拉索并進而牽引聯動件,聯動件則同時拉動左靠背鎖拉索和右靠背鎖拉索,左靠背鎖拉索進而將左靠背鎖的鎖舌從左靠背鎖鉤中解脫,右靠背鎖拉索進而將右靠背鎖的鎖舌從右靠背鎖鉤中解脫,此時,后排座椅靠背解鎖,向前拉動后排座椅靠背即可放倒后排座椅靠背。
實施例2:本實施例2的一種汽車后排座椅靠背解鎖結構,用于實現汽車后排座椅靠背的放倒功能,如圖4所示,解鎖機構還包括相互對稱且結構相同的左頂開裝置5和右頂開裝置,左頂開裝置包括儲能器51、卡扣結構和插銷拉索52,儲能器固置于靠背骨架總成上且位于左靠背鎖一側,儲能器的殼體上加工有定位孔511,儲能器殼體內嵌設有儲能彈簧53,卡扣機構包括頂桿54和插銷55,頂桿前部設計有與定位孔相吻合的插孔,插銷嵌設在定位孔內并可沿定位孔滑動,插孔與定位孔構成插銷的移動通道,頂桿尾部固定在儲能彈簧的頂端,且可隨儲能彈簧頂端的位移而前后移動,而插銷拉索的前端與插銷尾部連接,插銷拉索的尾部與左靠背鎖拉索并聯且隨左靠背鎖拉索動作。
使用時,當撥動左解鎖扣手時,左解鎖扣手拉動左扣手拉索并進而通過聯動件拉動左靠背鎖拉索和插銷拉索,插銷拉索牽引插銷向外移動,插銷的頭部移出頂桿插孔,插銷脫離頂桿并解除頂桿限制,壓縮的儲能彈簧彈出并帶動頂桿向前伸出頂靠汽車側圍總成,進而使靠背反向傾斜,即使當左解鎖扣手松開復位時,由于靠背已傾斜,此時,左靠背鎖也不會重新鎖止,方便后續(xù)單手對靠背的拉動,同理,撥動右解鎖扣手,右頂開裝置頂開靠背使靠背傾斜,也可以滿足單手解鎖,進而拉動并放倒靠背的目的。
本實施例2的其它部分均與實施例1的相應部分類同,本文不再贅述。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技術術語“上”、“下”、“前”、“后”、“左”、“右”、“內”、“外”等表示方向或位置關系是基于附圖所示的方向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以上說明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了限制,本發(fā)明也不僅限于上述說明的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增添或替換,都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