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客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動客車動力總成。
背景技術:
現有的純電動客車通常為單電機驅動,由于單電機的尺寸、功率受限,不能滿足大型的電動客車對動力性能的需求,導致電機負荷率低的問題;并且,如果單電機發(fā)生故障,電動客車將無法行駛。
鑒于此,實有必要提供一種新型的電動客車動力總成以克服以上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機負荷率高、續(xù)駛里程長的電動客車動力總成,同時,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動客車動力總成,布置空間減小且能夠應對各種不同工況。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動客車動力總成,包括驅動橋、第一驅動電機及第二驅動電機,所述第一驅動電機與第二驅動電機間隔設置于所述驅動橋上,所述驅動橋上還設置有一對C型的懸臂,所述第一驅動電機及第二驅動電機設置于一對懸臂之間,所述第一驅動電機與第二驅動電機相互配合工作。
在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還包括變速器,所述變速器設置于所述驅動橋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驅動電機及第二驅動電機之間。
在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變速器、第一驅動電機及第二驅動電機均位于所述驅動橋的同一側。
在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還包括電機控制器,所述電機控制器的數量為兩個,一個電機控制器控制第一驅動電機,另一個電機控制器控制第二驅動電機。
在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驅動電機與第二驅動電機同軸設置。
在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驅動橋的兩端還設置有輪轂,所述輪轂用于裝配電動客車的輪胎。
在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還包括固定塊,所述固定塊將所述懸臂的中部壓緊于所述橋本體上,并用螺栓鎖固。
在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懸臂上還設置有減震裝置,所述減震裝置連接電動客車的車身。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動客車動力總成,將第一驅動電機及第二驅動電機集成布置于驅動橋上,大大減少了占用的空間,有利于電動客車底盤布置;第一驅動電機與第二驅動電機相互配合,形成多種驅動模式,解決了單個電機容量小的問題,提高了兩個電機的負荷率,增加了電動客車的續(xù)駛里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動客車動力總成的俯視圖;
圖2為圖1所示的電動客車動力總成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技術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本說明書中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是為了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動客車動力總成100,包括驅動橋10、第一驅動電機20及第二驅動電機30,所述第一驅動電機20與第二驅動電機30間隔設置于所述驅動橋10上,所述驅動橋10上還設置有一對C型的懸臂40,所述第一驅動電機10及第二驅動電機30設置于一對懸臂40之間,所述第一驅動電機20與第二驅動電機30相互配合,形成多種驅動模式。
所述第一驅動電機20與第二驅動電機30同軸設置。具體的,第一驅動電機20與第二驅動電機30可以各自單獨驅動電動客車或者第一驅動電機20與第二驅動電機30共同協(xié)調驅動電動客車,以保證電動客車自由應對各種工況,例如啟動或低速運行工況、中高速運行工況、爬坡工況或制動工況。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驅動電機20與第二驅動電機30的性能、參數一致;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可以根據電動客車對性能的需求對第一驅動電機20及第二驅動電機30的性能參數進行合理調配,第一驅動電機20與第二驅動電機30的性能、參數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動客車動力總成100還包括變速器50,所述變速器50設置于所述驅動橋1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驅動電機20及第二驅動電機30之間。所述變速器50、第一驅動電機20及第二驅動電機30均位于所述驅動橋10的同一側。具體的,通過調節(jié)變速器50的變速比,來協(xié)調第一驅動電機20及第二驅動電機30的轉速及車輪的轉速,以發(fā)揮第一驅動電機20及第二驅動電機30的最佳性能。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動客車動力總成100還包括電機控制器(圖未示),所述電機控制器的數量為兩個,一個電機控制器控制第一驅動電機20,另一個電機控制器控制第二驅動電機30。第一驅動電機20與第二驅動電機30分別由各自的電機控制器控制,簡化了線路布置和電機控制器內控制程序的設置,且第一驅動電機20與第二驅動電機30不會產生干涉,所述電機控制器內部集成有控制芯片,可根據不同工況確定電動客車的功率需求,調配第一驅動電機20與第二驅動電機30的工作狀態(tài)。
具體的,所述驅動橋10的兩端還設置有輪轂60,所述輪轂60用于裝配電動客車的輪胎。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動客車動力總成100,還包括固定塊41,所述固定塊41將所述懸臂40的中部壓緊于所述橋本體10上,并用螺栓鎖固。具體的,每個懸臂40的兩端相對所述橋本體10對稱;一對懸臂40對稱設置于所述橋本體10上。
所述懸臂40上還設置有減震裝置(圖未示),所述減震裝置連接電動客車的車身。具體的,所述減震裝置為空氣彈簧、減震器,所述減震器的一端通過懸臂40連接所述橋本體,另一端與電動客車的車身連接;所述空氣彈簧設置于所述橋本體10與車身之間,當電動客車在不同的路況行駛時,空氣彈簧可以通過調節(jié)空氣彈簧內的氣壓來調節(jié)其剛度,滿足不同的路況對電動客車隔振效果的要求,提高電動客車行駛的平穩(wěn)性。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動客車動力總成100,將第一驅動電機20及第二驅動電機30集成布置于驅動橋10上,大大減少了占用的空間,有利于電動客車底盤布置;第一驅動電機20與第二驅動電機30相互配合,形成多種驅動模式,解決了單個電機容量小的問題,提高了兩個電機的負荷率,增加了電動客車的續(xù)駛里程。
本實用新型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對于熟悉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優(yōu)點和修改,故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jié)、代表性的設備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示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