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機熔融廢料成型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注塑機熔融廢料是在注塑換型、注塑材料更換或者清洗注塑機出料管時產生的一種廢棄膠料,一般由破碎機破碎回收,但是注塑機廢料無法直接回收,需等其冷卻成型后,再進行破碎處理,但是冷卻后料塊形狀、大小均不相同,有時會因料塊過厚過大導致破碎機刀組卡住停止工作,而且料塊不能完全回收。因此,目前的處理方法存在回收成本高,工作效率低,需要大量人力,而且熔融廢料不能被完全回收利用等弊端。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注塑機熔融廢料成型回收裝置,能將熔融廢料壓制成規(guī)則且容易回收的形狀,提高注塑機熔融廢料回收利用率,且操作簡單,提高了工作效率。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注塑機熔融廢料成型回收裝置,其不同之處在于:
其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兩條水平延伸的導軌,兩個所述導軌平行且間隔設置;
設于所述機架上的第一成型件,所述第一成型件能沿兩條所述導軌移動,所述第一成型件包括第一成型板及設于所述第一成型板周圍且向上延伸的四個側板,所述第一成型板和四個側板圍成一上端開口的盒體結構,所述第一成型板的上端布滿棱形凸起,所述棱形凸起的截面形狀呈三角形;
設于所述第一成型件上方的第二成型件,所述第二成型件包括與所述第一成型板配合的第二成型板;
及
設于所述機架上的驅動件,所述驅動件能驅動所述第二成型板向下移動至與所述第一成型板壓緊,或向上運動至與第一成型板分開。
按以上技術方案,所述機架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及相對設置的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所述機架的第一側面被構造為開口面,兩個所述導軌分設于機架的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上。
按以上技術方案,所述盒體結構與所述機架第一側面同向設置的一側板為可拆卸側板。
按以上技術方案,所述盒體結構的側面上設置有便于拖動第一成型件移動的把手部。
按以上技術方案,所述導軌的一側開設有導向槽,兩個所述導軌的導向槽相向設置,所述盒體結構的側面設置有與所述導向槽配合的導向部。
按以上技術方案,所述驅動件為氣缸,其包括固定在機架上的缸體、及與所述第二成型件連接的活塞桿,所述活塞桿能在所述缸體內上下移動以驅動所述第二成型件上下移動。
按以上技術方案,其還包括導向件,所述缸體外固定有第一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的下端設置有導向套筒,所述第二成型板的上端設置有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二連接板上設置有與所述導向套筒配合的導向桿。
按以上技術方案,所述機架的開口面上設置有傳感器。
按以上技術方案,其還包括用于傳輸熔融廢料的托盤。
對比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特點為:該注塑機熔融廢料成型回收裝置,第二成型板在驅動件的作用下能向下移動至與第一成型板壓緊,將熔融廢料壓制成若干個形狀規(guī)則的條狀結構,易于回收,提高注塑機熔融廢料回收利用率,且操作簡單,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一成型件能沿兩條所述導軌移動,便于將熔融廢料放置在盒體結構內,也易于從盒體結構內取出壓制后的廢料,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托盤結構示意圖;
其中:1-機架(1a-機架的第一側面、1b-機架的第二側面、1c-機架的第三側面、1d-機架的第四側面)、2-導軌(201-導向槽)、3-第一成型件(301-第一成型板(3011-棱形凸起)、302-側板、303-把手部、304-導向部)、4-第二成型件(401-第二成型板)、5-驅動件(501-缸體)、6-導向件(601-第一連接板、602-導向套筒、603-第二連接板)、7-傳感器、8-托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請參考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注塑機熔融廢料成型回收裝置,其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上設有兩條水平延伸的導軌2,兩個所述導軌2平行且間隔設置;
設于所述機架1上的第一成型件3,所述第一成型件3能沿兩條所述導軌2移動,所述第一成型件3包括第一成型板301及設于所述第一成型板301周圍且向上延伸的四個側板302,所述第一成型板301和四個側板302圍成一上端開口的盒體結構,所述第一成型板301的上端布滿棱形凸起3011,所述棱形凸起3011的截面形狀呈三角形;
設于所述第一成型件3上方的第二成型件4,所述第二成型件4包括與所述第一成型板301配合的第二成型板401;
及
設于所述機架上的驅動件5,所述驅動件5能驅動所述第二成型板401向下移動至與所述第一成型板301壓緊,或向上運動至與第一成型板301分開。
優(yōu)選地,為了提高安全性能,所述機架1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側面1a和第二側面1b、及相對設置的第三側面1c和第四側面1d,所述機架的第一側面1a被構造為開口面,兩個所述導軌2分設于機架的第三側面1c和第四側面1d上。
優(yōu)選地,為了便于從盒體結構中取出壓制成型的廢料,所述盒體結構與所述機架第一側面1a同向設置的一側板302為可拆卸側板。
優(yōu)選地,為了便于拖動盒體結構,所述盒體結構的側面上設置有把手部303。
具體地,所述導軌2的一側開設有導向槽201,兩個所述導軌的導向槽201相向設置,所述盒體結構的側面設置有與所述導向槽201配合的導向部304。
具體地,所述驅動件5為氣缸,其包括固定在機架1上的缸體501、及與所述第二成型件4連接的活塞桿,所述活塞桿能在所述缸體501內上下移動以驅動所述第二成型件4上下移動。
優(yōu)選地,為了提高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該裝置還包括導向件6,所述缸體501外固定有第一連接板601,所述第一連接板601的下端設置有導向套筒602,所述第二成型板401的上端設置有第二連接板603,所述第二連接板603上設置有與所述導向套筒602配合的導向桿。
優(yōu)選地,為了提高安全性能,所述機架的開口面1a上設置有用于感應是否有人體伸入機架內的傳感器7。
優(yōu)選地,為了便于傳送熔融廢料,其還包括用于傳輸熔融廢料的托盤8。
請參考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使用過程為:1)、在清洗料管時,將用于接料的托盤8置于注塑機噴嘴前;2)、將材料擠出到托盤8后,迅速將其轉倒進盒體結構內;3)、將第一成型件3推入到第二成型件4的正下方,然后啟動驅動件5,使第二成型板401下移至與第一成型板301壓緊,20秒后再啟動驅動件5,使第二成型件4上升至原位置;4)、從機架1內抽出盒體結構,即可取出壓制成型的條形膠料。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所做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fā)明所屬的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