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車尾端連結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853724閱讀:21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車尾端連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尾端連結裝置,尤其是一種連結固定在車尾端的固定桿架上以實現(xiàn)各種攜車架或置物架安裝的連結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戶外休閑活動的蓬勃發(fā)展,現(xiàn)今有許多車種均在車尾端部加裝各種各樣的支承結構,以供搭接各種攜車架或置物架,并因此而掛載各種自行車或置放各種隨車物品,從而有助于戶外使用。
然而,盡管現(xiàn)有的用于加裝于車輛尾端的支承結構款式多樣,但大體上均設有用于與攜車架70夾扣連結的球體80的結構(如圖14、15所示),其中所述攜車架70的底端部大致設有一個帶左右夾持塊711的夾持部71,并通過夾持塊711內(nèi)壁分別凹入設置一弧形夾槽711A,球體80可被容納夾合于左、右夾持塊711的兩個弧形夾槽711A的內(nèi)部,從而達到夾持連結的目的。
本申請人發(fā)現(xiàn),所述傳統(tǒng)攜車架70的左右夾持塊711中的弧形夾槽711A雖然可夾持限位球體80,以防止產(chǎn)生脫離現(xiàn)象,但卻難以避免球體80與弧形夾槽711A之間產(chǎn)生滑移松動,從而導致攜車架70整體上仍會產(chǎn)生某種程度的不規(guī)則搖擺晃動,這種不穩(wěn)固現(xiàn)象對于攜車架70與吊掛的自行車而言,均存在有安全上的疑慮。
因此,如何針對現(xiàn)有車尾端連結結構的缺點與弊端進行改進與創(chuàng)新,確有其必要性。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尾端連結裝置,這種結構不僅可以連結固定在車尾端的固定桿架上,以提供各種攜車架或置物架安裝結構,同時還可以牢固夾合固定桿架末端的球體,更能與中段的彎弧桿部相互夾扣,以使所述連結裝置與固定桿架具有緊密穩(wěn)固的連結效果,從而可以有效防止安裝于其上的攜車架或置物架在車輛行駛中發(fā)生搖擺晃動現(xiàn)象,進而確保攜帶車輛、置放物品與車輛行駛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先前技術而言,可以達到如下效果1.連結穩(wěn)固、效果佳本實用新型的連結裝置是同時具有夾合固定桿架末端球體與夾扣固定桿架中段彎弧桿部的雙重夾合與夾扣設計,因此,不僅可以有效杜絕傳統(tǒng)連結結構容易松動搖晃的缺點,同時更能大幅提高整體連結穩(wěn)固性,以使安裝在連結裝置上的攜車架或置物架以及其上的車體或物件均能獲得平穩(wěn)安全的安裝與承載效果。
2.可提高安裝靈活性與使用效能本實用新型的連結裝置的基座體具有垂直框體和水平框體,故可憑借垂直框體提供各種攜車掛架安裝套置,憑借水平框體提供各種攜車承載架或置物架安裝套置。這樣,用者能夠根據(jù)個人需求而安裝適宜的物件,從而可以提高安裝靈活性與使用效能。
3.具有利于后車箱蓋掀啟的傾角調(diào)整功能在本實用新型的連結裝置的基座體和連結塊之間,采用的是框套樞轉(zhuǎn)的結構設計,且其間搭設有定位銷與勾掣桿,用以分別控制基座體和連結塊的樞轉(zhuǎn)連結,故當使用者欲掀啟后車箱蓋時,可先將定位銷抽出,再掣壓勾掣桿以使之脫離連結塊,便能將基座體作后斜的傾角調(diào)整動作,以使后車箱蓋能夠順利地掀轉(zhuǎn)開啟,而定位銷與勾掣桿的雙重定位設計,還能增加二者連結的安全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連結裝置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組裝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連結裝置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連結裝置第一實施例的側向剖視圖。
圖4A、圖4B是本實用新型的夾球組與球體的夾合操作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抵止塊的夾扣狀態(tài)圖。
圖6A、圖6B是本實用新型的抵止塊壓桿的掣轉(zhuǎn)壓抵操作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抵止塊壓桿的固定狀態(tài)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在安裝攜車掛架與承載架時的實施狀態(tài)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在安裝于車尾端部時的實施狀態(tài)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另一組配狀態(tài)示意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抵止塊的立體示意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的連結裝置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13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安裝狀態(tài)示意圖。
圖14是傳統(tǒng)攜車架的底端夾持部的立體外觀圖。
圖15A、圖15B是傳統(tǒng)攜車架的夾持部與球體的夾持操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車尾端連結裝置,其中所述連結裝置A用于固定在從車尾端伸出的固定桿架10上,所述固定桿架10上延伸有朝上彎設的彎弧桿部11,并于彎弧桿部11末端形成有球體12的結構,以供連結裝置A夾持連結;其中所述連結裝置A包括基座體20、連結塊30、夾球組40、抵止塊50以及抵止塊壓桿60。
基座體20包含垂直框體21。
連結塊30包含ㄇ形框體31,所述ㄇ形框體31與基座體20的垂直框體21相互框套結合,且ㄇ形框體31相對于基座體20的另一側框壁延伸有兩個樞片32,兩個樞片32頂端延伸設有頂板33。
夾球組40包括個兩個相互對應且呈ㄇ形的夾持片41,其中兩個夾持片41的中間板體411分別開設有插孔411A,且底端板體412的開放端邊緣分別設有半圓形夾置槽412A,并且使兩個夾持片41分別以固定和樞設方式容置定位于連結塊30兩個樞片32內(nèi)部,以使樞設定位的夾持片41的夾置槽412A恰可位于下方,并且可以樞轉(zhuǎn)開啟,從而在固定桿架10的末端球體12容置于夾球組40的兩ㄇ形夾持片41后(如圖4所示),能夠分別憑借兩側插孔411A與下方夾置槽412A予以夾合限位于內(nèi)部。
抵止塊50是略呈Y形的塊體狀,并且在其容置于連結塊30的兩個樞片32之間的同時,其開口處恰可形成夾持于固定桿架10的彎弧桿部11上的壓抵槽51(如圖5所示)。
抵止塊壓桿60包含有掣柄部61和軸桿部62,且所述軸桿部62的外徑形成有切平面621,在所述軸桿部62穿伸連結塊30的兩個樞片32的適當位置處時,所述切平面621能夠貼抵于抵止塊50的外壁面52(如圖6、7所示),并且在掣轉(zhuǎn)抵止塊壓桿60時,恰可利用軸桿部62的弧形外徑緣壓制柢止塊50外壁面52,以使所述抵止塊50能夠同時抵靠在固定桿架10的彎弧桿部11和夾球組40的外側夾持片41上。
憑借由以上構件組成,能夠使得連結裝置A輕易與車尾端的固定桿架10相互連結(如圖8所示),而且通過抵止塊50與夾球組40的雙重夾持,除了可以有效限制固定桿架10的球體12脫出外,還可以防止任何角度的松轉(zhuǎn)現(xiàn)象,并因此而達到緊密牢固的連結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基座體20的垂直框體21的頂端是可供套置鎖固任何型態(tài)的攜車掛架B的結構;另外,所述垂直框體2的前側框壁處可再延伸出一水平框體22,以形成用于套置鎖固任何型態(tài)的攜車承載架C或置物架的結構;此外,所述基座體20與連結塊30二者相互框套結合后,可于兩側壁下方適當位置處利用樞軸34相互樞軸結合,再于上方分別開設供定位銷35穿伸的穿伸孔211、311,同時在基座體20與連結塊30的前后壁緣之間的適當位置處穿伸一勾掣桿23,并且使勾掣桿23末端與基座體20的前側框部相互卡扣,中段適當位置處與基座體20的框底緣之間鉤掛著彈簧24,前端勾部231與連結塊30相互鉤掛,以使所述連結塊30于正常狀態(tài)時憑借定位銷35而與勾掣桿23和基座體20相互樞設連結,而當安裝的后車箱蓋D欲掀啟時(如圖9所示),可以先后通過抽離拆卸定位銷35和壓抵勾掣桿23使之翹起脫離連結塊30兩種操作方式,以使基座體20能夠以其與連結塊30的樞軸34處為軸心向外側旋轉(zhuǎn)定位于適當傾斜角度,以便于后車箱蓋D的掀轉(zhuǎn)開啟。
其次,所述連結塊30的兩個樞片32上的供抵止塊壓桿60軸桿部62穿伸的位置處分別開設有軸孔321,并且在靠近抵止塊壓桿60側的軸孔321外側壁緣適當位置處形成有定位突塊322,另一軸孔321的外側壁緣形成了具有外徑緣的定位銷孔323A,以供穿伸一定位插銷324的環(huán)柱323,在抵止塊壓桿60的軸桿部62一側形成有恰與定位突塊322相對的卡抵突塊622,在將抵止塊壓桿60的軸桿部62穿過兩個樞片32的軸孔321,并旋轉(zhuǎn)到卡抵突塊622與定位突塊322相互卡抵后,所述軸桿部62恰可緊密壓抵于抵止塊50外壁面上,同時使軸桿部62末端開設的定位銷孔623恰可與環(huán)柱323的定位銷孔323A相互對準,從而使得定位插銷324能夠快速穿伸定位。
此外,所述夾球組40的外側夾持片41可以通過頂端板體413與中間板體411的轉(zhuǎn)角部位而與連結塊30的兩個樞片32相互樞結,以使所述夾持片41的底端板體412的夾置槽412A得以作樞轉(zhuǎn)開啟與夾合的動作;另所述夾持片41的頂端板體413內(nèi)壁面上固定設置了恰供球體12夾合抵壓的軟墊413A,以增加球體12的緊密夾合效果。
請參閱圖10,圖中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另一組配狀態(tài)示意圖,所述連結裝置A的基座體20的垂直框體21可依需要選擇是否安裝攜車掛架B,同時基座體20的水平框體22有可依需要安裝各種型式的置物籃架E,以使所述連結裝置A的安裝更為靈活,使用范圍更為廣泛。
請參閱圖11,圖中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抵止塊的立體示意圖,由圖中可知,本實用新型用于抵緊夾持片41并夾扣固定桿架10的抵止塊50,也可以于開口處另外鎖固搭配一夾持板53,所述夾持板53是設有小于抵止塊50的壓抵槽51的寬度的壓抵槽531。通過這種結構設計,當使用者安裝抵止塊50時,可依據(jù)不同固定桿架10的彎弧桿部11的尺寸規(guī)格,選擇適合的開口大小(即選擇是否安裝夾持板53)。
請參閱圖12,圖中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連結裝置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由圖中得知,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連結裝置A包括連結塊30、夾球組40、抵止塊50以及抵止塊壓桿60;其中,所述連結塊30、夾球組40、抵止塊50以及抵止塊壓桿60中的各部分構件組合與所述第一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第一實施例的基座體20設置有矩形框的垂直框體和水平框體,因此可以用于提供各種矩形框攜車掛架B、承載架C或置物籃架E安裝結構,而第二實施例則是直接利用連結塊30的ㄇ形框體31而與攜車掛架B的圓管狀支承桿B1相互安裝組配(請結合參閱圖13所示),其中所述支承桿B1同樣可通過連結塊30的樞軸34和定位銷35而穿伸固定在ㄇ形框體31中,此外,連結塊30和支承桿B1二者橫向穿設一勾掣桿23,所述勾掣桿23上勾合著彈簧24,以提供卡勾力,這樣就使得攜車掛架B的支承桿B1能夠輕易與連結塊30相互組裝配合,并且可以通過支承桿B1上安裝的勾掣桿23受壓后與連結塊30脫離,以使支承桿B1連同攜車掛架B整體以樞軸34為旋轉(zhuǎn)中心旋轉(zhuǎn)傾斜,以便于安裝在車體的后車箱蓋D掀起。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車尾端連結裝置,是提供一種連結固定在車尾端的固定桿架上以實現(xiàn)各種攜車架或置物架安裝的連結結構,所述連結裝置不僅能牢固夾合固定桿架末端的球體,更能與中段的彎弧桿部相互夾扣,以使所述連結裝置與固定桿架具有緊密穩(wěn)固的連結效果,可有效防止安裝其上的攜車架或置物架于車輛行駛中發(fā)生搖擺晃動現(xiàn)象,進而確保攜帶車輛、置放物品與車輛行駛的安全性,故整體確實具有產(chǎn)業(yè)實用性及成本效益。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所述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及所運用的技術原理,如果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想所作的改變,其所產(chǎn)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及附圖所涵蓋的精神時,則它們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車尾端連結裝置,主要包括用于固定在車尾端固定桿架上的連結裝置,其中所述固定桿架延伸有彎弧桿部,且于彎弧桿部末端形成有供連結裝置夾持連結的球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結裝置還包括基座體,其包含垂直框體;連結塊,其包含ㄇ形框體,所述ㄇ形框體與基座體的垂直框體相互框套結合,且ㄇ形框體上設有相對于基座體的另一側框壁延伸的兩個樞片,所述兩個樞片的頂端延伸設有頂板;夾球組,其包含兩個相互對應且呈ㄇ形的夾持片,其中兩個夾持片的中間板體各開設有插孔,且底端板體的開放端邊緣分別設有半圓形夾置槽,所述兩個夾持片分別以固定和樞設方式容置定位于連結塊的兩個樞片內(nèi)部,以使樞設定位的夾持片夾置槽恰可位于下方,并且可以樞轉(zhuǎn)開啟,以使固定桿架末端球體容置夾球組的兩ㄇ形夾持片后,能夠分別憑借兩側插孔和下方夾置槽予以夾合限位于內(nèi)部;抵止塊,其容置于連結塊的兩個樞片之間,且底端開口處形成有用于夾持固定桿架彎弧桿部的壓抵槽;抵止塊壓桿,其包含有恰可穿伸連結塊的兩個樞片的軸桿部,并且使軸桿部經(jīng)適當角度的旋轉(zhuǎn)掣動,恰可對抵止塊外壁面形成壓抵與放松效果,進而控制抵止塊同時抵靠在固定桿架的彎弧桿部和夾球組的外側夾持片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尾端連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體的垂直框體頂端是可供套置鎖固任何型態(tài)的攜車掛架的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尾端連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框體的前側框壁處還延伸設有水平框體,以形成能夠套置鎖固任何型態(tài)的攜車承載架或置物架的結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尾端連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體和連結塊兩側靠近底端處具有相互樞設的結構型態(tài),以使基座體和連結塊具有適當角度的傾斜樞轉(zhuǎn)功效;基座體和連結塊的兩側靠近頂端處設有穿過它們的定位銷,基座體和連結塊的前后壁緣之間搭設勾掣桿和彈簧,從而可以獲得分別控制基座體和連結塊的穿伸定位和勾持定位效果,而且通過基座體和連結塊間作傾斜角度的樞轉(zhuǎn)調(diào)整,可以實現(xiàn)車體后車箱蓋掀轉(zhuǎn)開啟動作的執(zhí)行。
5.一種車尾端連結裝置,主要包括用于固定在車尾端固定桿架上的連結裝置,其中所述固定桿架延伸有彎弧桿部,且于彎弧桿部末端形成有供連結裝置夾持連結的球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結裝置還包括連結塊,其包含用于與攜車掛架支承桿框套結合的ㄇ形框體,且ㄇ形框體上設有相對于支承桿另一側框壁延伸的兩個樞片,所述兩個樞片的頂端延伸設有頂板;夾球組,其包含兩個相互對應且呈ㄇ形的夾持片,其中兩個夾持片的中間板體各開設有插孔,且底端板體的開放端邊緣分別設有半圓形夾置槽,所述兩個夾持片分別以固定和樞設方式容置定位于連結塊的兩個樞片內(nèi)部,以使樞設定位的夾持片夾置槽恰可位于下方,并且可以樞轉(zhuǎn)開啟,以使固定桿架末端球體容置夾球組的兩ㄇ形夾持片后,能夠分別憑借兩側插孔和下方夾置槽予以夾合限位于內(nèi)部;抵止塊,其容置于連結塊的兩個樞片之間,且底端開口處形成有用于夾持固定桿架彎弧桿部的壓抵槽;抵止塊壓桿,其包含有恰可穿伸連結塊的兩個樞片的軸桿部,并且使軸桿部經(jīng)適當角度的旋轉(zhuǎn)掣動,恰可對抵止塊外壁面形成壓抵與放松效果,進而控制抵止塊同時抵靠在固定桿架的彎弧桿部和夾球組的外側夾持片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尾端連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桿和連結塊兩側靠近底端處具有相互樞設的結構型態(tài),以使支承桿和連結塊具有適當角度的傾斜樞轉(zhuǎn)功效;支承桿和連結塊的兩側靠近頂端處設有穿過它們的定位銷,支承桿和連結塊的前后壁緣之間搭設勾掣桿與彈簧,從而可以獲得分別控制支承桿和連結塊的穿伸定位和勾持定位效果,而且通過支承桿和連結塊之間作傾斜角度的樞轉(zhuǎn)調(diào)整,可以實現(xiàn)車體后車箱蓋掀轉(zhuǎn)開啟動作的執(zhí)行。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尾端連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結塊的兩個樞片上的供抵止塊壓桿軸桿部穿伸的部位分別開設有軸孔,并于靠近抵止塊壓桿側的軸孔外側壁緣適當位置處形成定位突塊,另一軸孔外側壁緣形成具有外徑緣的定位銷孔,以供穿伸定位插銷的環(huán)柱,于抵止塊壓桿的軸桿部一側形成有恰與定位突塊相對的卡抵突塊,從而在抵止塊壓桿的軸桿部穿伸兩個樞片的軸孔,并旋轉(zhuǎn)到卡抵突塊與定位突塊相互卡抵后,使得所述軸桿部恰可緊密壓抵于抵止塊外壁面上,同時使軸桿部末端開設的定位銷孔恰可與環(huán)柱的定位銷孔相互對準,以使定位插銷能夠快速穿伸定位。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尾端連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止塊壓桿的軸桿部一端延伸設有掣柄部,以便于扳轉(zhuǎn)掣動,而且軸桿部外徑緣形成有切平面,從而在所述軸桿部穿伸連結塊的兩個樞片時,所述切平面能夠貼抵抵止塊外壁面,而當?shù)种箟K壓桿掣轉(zhuǎn)時,恰可利用軸桿部弧形外徑緣抵壓抵止塊的外壁面。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尾端連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球組外側夾持片可以利用頂端板體與中間板體轉(zhuǎn)角部位而與連結塊的兩個樞片相互樞結,以使所述夾持片底端板體的夾置槽得以作樞轉(zhuǎn)開啟與夾合動作,同時所述頂端板體內(nèi)壁面還固定設置了恰供球體夾合抵壓的軟墊,以增加球體的緊密夾合效果。
10.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尾端連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止塊的開口處可以另外鎖固搭配一夾持板,所述夾持板是設有較抵止塊壓抵槽寬度為小的壓抵槽,從而使用者安裝抵止塊時,可以依照固定桿架彎弧桿部的尺寸大小而選擇是否使用安裝夾持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尾端連結裝置,尤其是一種用于連結固定在一般車尾端固定桿架上以實現(xiàn)一般攜車架、置物架安裝的連結結構。連結裝置包括基座體、連結塊、夾球組、抵止塊和抵止塊壓桿等組成構件?;w用于將各種攜車架、置物架套接鎖固,而且基座體和連結塊之間具有傾斜樞轉(zhuǎn)調(diào)整與鎖鉤定位結構。夾球組是安裝于連結塊內(nèi)部以供夾合固定桿架的球體。抵止塊通過抵止塊壓桿而與連結塊相配合,從而分別夾扣于固定桿架上和抵壓夾球組以產(chǎn)生夾合。這樣,不僅可以使連結裝置得與車尾端固定桿架相互連結,同時通過抵止塊與夾球組的雙重夾持定位設計,可以增加連結裝置和固定桿架的連結牢固性。
文檔編號B60R9/00GK2619837SQ0320211
公開日2004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月8日
發(fā)明者王秋桂 申請人:王秋桂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怀集县| 定日县| 新河县| 福鼎市| 龙陵县| 密云县| 社会| 上虞市| 无极县| 辽源市| 缙云县| 万山特区| 年辖:市辖区| 凌海市| 吴旗县| 牟定县| 通江县| 中牟县| 长沙县| 庆云县| 读书| 青川县| 陈巴尔虎旗| 嘉祥县| 舟曲县| 将乐县| 玛纳斯县| 古蔺县| 花莲县| 台州市| 同心县| 沅陵县| 中卫市| 丰都县| 凤阳县| 渝中区| 湘潭县| 西青区| 丹巴县| 如东县| 和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