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中藥制劑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肥胖癥的膠囊劑藥物,特別是供肥胖癥患者使用的膠囊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的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醫(yī)者認為:肥胖癥是一組常見的代謝癥群。當人體進食熱量多于消耗熱量時,多余熱量以脂肪形式儲存于體內(nèi),其量超過正常生理需要量,且達一定值時遂演變?yōu)榉逝职Y。正常男性成人脂肪組織重量占體重的15%~18%,女性占20%~25%。隨年齡增長,體脂所占比例相應(yīng)增加。關(guān)于肥胖的評估方法,包括人體測量學(xué)、雙能x線吸收法、超聲、ct、紅外線感應(yīng)法等多種。如無明顯病因者稱單純性肥胖癥,有明確病因者稱為繼發(fā)性肥胖癥。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種可有效治療肥胖癥的藥物,是我們目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隨著我國中醫(yī)中藥學(xué)的不斷發(fā)展,在治療肥胖癥上,人們逐漸意識到了中醫(yī)治療肥胖癥的優(yōu)點,且在治療過程中療效好、見效快、毒副作用小等優(yōu)勢,針對現(xiàn)有西醫(yī)治療肥胖癥的現(xiàn)狀,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肥胖癥的膠囊劑藥物,以解決肥胖癥患者早日恢復(fù)健康的問題。該藥物是以常見的中藥為原料,通過選擇合理的藥物及質(zhì)量份比,可有效治療上述肥胖癥。
為達到上述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為:提供一種用于治療肥胖癥的膠囊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黃芪90~350g、三七30~100g、黨參150~260g、龍血竭30~65g、白術(shù)50~180g、山楂30~120g、丹參50~200g、蒼術(shù)(炒)30~100g、扁豆150~320g、黃柏80~180g、五味子30~100g、淫羊藿50~120g、茯苓100~160g。
一種用于治療肥胖癥的膠囊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黃芪100~300g、三七35~90g、黨參170~230g、龍血竭35~55g、白術(shù)60~150g、山楂35~105g、丹參60~170g、蒼術(shù)(炒)35~90g、扁豆170~280g、黃柏90~160g、五味子35~90g、淫羊藿60~120g、茯苓115~140g。
一種用于治療肥胖癥的膠囊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黃芪260g、三七80g、黨參200g、龍血竭50g、白術(shù)130g、山楂95g、丹參150g、蒼術(shù)(炒)80g、扁豆250g、黃柏140g、五味子80g、淫羊藿100g、茯苓120g。
一種用于治療肥胖癥的膠囊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制備而成:
a、將上述原料中藥揀去雜質(zhì)、粉塵及干燥后,按照質(zhì)量份比共研為極細末待用;
b、按照傳統(tǒng)制備中藥膠囊劑的方法,將研磨好的極細末藥物過篩后,放入藥器中混合均勻,然后制備成膠囊劑(其膠囊鎖合后的總長度為23.3mm,藥粉容量0.4~0.5g/粒),分裝密封即可。
一種用于治療肥胖癥的膠囊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為:將制備好的膠囊劑藥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給藥量2g(4粒)/次,溫開水送服。15天為一個療程,一般服藥3~7個療程,可見明顯效果。
本發(fā)明組方中的各原料中藥在中國藥典、中國辭典以及中華本草中均有詳細的記載。本發(fā)明選用其中最常見的中藥為原料,充分發(fā)揮各組分的藥理功效:
黃芪,性味:甘、溫,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消腫、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療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nèi)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p>
三七,性味:甘、微苦、溫,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用于治療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剌痛、跌撲腫痛;
黨參,性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補肺、益氣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療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虛喘咳、氣短自汗、氣微兩虧等癥;
龍血竭,性味:性溫、平、味甘、咸,無毒,具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軟堅散結(jié)、生肌斂瘡之功效,用于治療跌打損傷、瘀血作痛、外傷出血;
白術(shù),性味:味苦、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療脾氣虛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脹、大便溏薄、水飲內(nèi)停、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溫痹酸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
山楂,性味:酸甘、微溫,無毒,具有消食積、化滯瘀之功效,用于治療飲食積滯、脘腹脹痛、泄瀉痢疾、血瘀痛經(jīng)、閉經(jīng)、產(chǎn)后腹痛、惡露不盡;
丹參,性味:苦、微寒,具有活血調(diào)經(jīng)、祛瘀止痛、涼血消癰、清心除煩、養(yǎng)血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療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痛經(jīng)、癥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痹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等癥;
蒼術(shù)(炒),性味:辛、苦、溫,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療脘腹脹滿、泄瀉、水腫、風濕痹痛、風寒感冒、夜盲;
扁豆,性味:甘、平,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之功效,用于治療暑濕吐瀉、脾虛嘔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帶下、小兒疳積等癥;
黃柏,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療濕熱痢疾、泄瀉、黃疸、夢遺、淋濁、帶下、骨蒸勞熱、以及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癰疽瘡毒、皮膚濕疹;
五味子,性味:酸、甘、溫,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之功效,用于治療久瀉不止、久咳虛喘、心悸、失眠、多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消渴、遺精、滑精;
淫羊藿,性味:辛甘、溫,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之功效,用于治療陽痿不舉、小便淋瀝、筋骨攣急、半身不遂、腰膝無力、風濕痹痛、四肢不仁等癥;
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利水藥、滲濕利尿藥之功效,用于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
本發(fā)明藥物是基于中醫(yī)治療肥胖癥的原則,從藥理作用及作用機制認為:就肥胖癥,本發(fā)明所提供的藥物中的各原料中藥藥效共奏,對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就是針對上述肥胖癥的治療而提出的一種中藥配方,采用該配方制備的藥物藥效好,見效快,是一個標本兼治的中藥組方,特別適合臨床使用。下面結(jié)合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1:
一種用于治療肥胖癥的膠囊劑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黃芪260g、三七80g、黨參200g、龍血竭50g、白術(shù)130g、山楂95g、丹參150g、蒼術(shù)(炒)80g、扁豆250g、黃柏140g、五味子80g、淫羊藿100g、茯苓120g。
實施例2:
一種用于治療肥胖癥的膠囊劑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黃芪300g、三七90g、黨參230g、龍血竭55g、白術(shù)150g、山楂105g、丹參170g、蒼術(shù)(炒)90g、扁豆280g、黃柏160g、五味子90g、淫羊藿120g、茯苓140g。
實施例3:
一種用于治療肥胖癥的膠囊劑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zhì)量份比如下所示:
黃芪350g、三七100g、黨參260g、龍血竭65g、白術(shù)180g、山楂120g、丹參200g、蒼術(shù)(炒)100g、扁豆320g、黃柏180g、五味子100g、淫羊藿120g、茯苓160g。
典型病例
經(jīng)臨床診斷治療肥胖癥患者共366例,年齡為35歲以上的230例,只有136例為35歲以下。346例患者中達到明顯效果的220例,顯效的的126例,總有效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