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粘接裝置。
背景技術:
對于日本特許公開2010年第222140號公報所公開的布料粘接裝置而言,將被加熱從而成為液體的粘接劑涂布在位于噴嘴下側的布料上,然后將另一塊布料從上方貼合在涂布有粘接劑的布料上,并用一對輥對兩塊布料進行加壓,從而將兩塊布料粘接起來。
有時,例如要將寬度小于下側的布料的寬度的布料從上方貼合在下側的布料上。此時,由于上側有布料存在,因此,操作者難以用眼睛確認下側的布料上涂布有粘接劑的部位和壓接位置。在布料的粘接處呈圓弧狀彎曲的情況下,操作者要對下側的布料和上側的布料的位置進行調整,然后再進行作業(yè),但操作者難以確認涂布有粘接劑的部位與上側的布料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是否已對齊。因此,有時下側的布料與上側的布料會在輥的寬度方向上發(fā)生錯位進而導致粘接品質變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抑制粘接不良的粘接裝置。
技術方案1的粘接裝置具有:噴嘴,其用于排出粘接劑;及輸送機構,其以將第一片材的粘接面隔著從上述噴嘴排出的上述粘接劑重疊在第二片材的上表面的方式輸送上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該粘接裝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噴嘴設在比將上述第一片材重疊在上述第二片材上的位置靠輸送方向上游側的位置,上述輸送機構具有:上輥,其位于將上述第一片材重疊在上述第二片材上的位置,且配置在上述第一片材和上述第二片材的上側,該上輥的寬度方向上的長度大于上述第一片材的與輸送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上的長度,該上輥與上述第一片材的同上述粘接面所處那一側相反的一側的面相接觸;下輥,其與上述上輥相對地配置,與上述第二片材的下表面相接觸,且將上述第一片材和上述第二片材夾在該下輥與上述上輥之間,進而將上述第一片材和上述第二片材壓接起來;上輥支承構件,其以上述上輥能夠轉動的方式支承上述上輥;及引導構件,其設于上述上輥支承構件,在比將上述第一片材重疊在上述第二片材上的位置靠輸送方向上游側的位置與上述上輥的外周面相對,且能夠將上述第一片材向上述上輥的外周面引導,上述引導構件具有:主體部,其以與上述上輥的上述外周面的寬度方向平行的方式延伸,該主體部的靠上述第一片材的輸送方向下游側的部分沿著上述外周面彎曲;及固定部,其將上述主體部固定于上述上輥支承構件。在粘接裝置中,將引導構件以與上輥的外周面相對的方式設于上輥支承構件,因此,能夠將引導構件設置在噴嘴附近。因此,能夠抑制第一片材相對于粘接劑的涂布位置的位置的偏差,因此,能夠抑制第一片材與第二片材之間的粘接不良。
技術方案2的粘接裝置的特征在于,上述主體部中的靠上述第一片材的輸送方向上游側的端部向用于引導上述第一片材的面所處那一側相反的一側彎曲。因此,引導構件在輸送第一片材時不會使第一片材卡在主體部,能夠可靠地將第一片材向上輥的外周面引導。
技術方案3、4的粘接裝置的特征在于,上述主體部具有:第一抵接部,其能夠與上述第一片材的寬度方向一端部相抵接;及第二抵接部,其以能夠沿與上述上輥的寬度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移動的方式設于上述主體部,且能夠與上述第一片材的同上述一端部所處那一側相反的一側的另一端部相抵接。因此,粘接裝置能夠在沿著主體部移動的第一片材相對于上輥在第一方向上不會發(fā)生錯位的情況下引導第一片材。
技術方案5的粘接裝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部具有變更機構,該變更機構以上述主體部能夠沿上述第一方向移動的方式支承上述主體部,且能夠變更上述主體部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的位置。因此,粘接裝置能夠與第一片材的粘接位置相應地變更主體部的位置,因此,能夠將第一片材向相對于上輥的外周面而言適當?shù)奈恢靡龑А?/p>
技術方案6、7的粘接裝置的特征在于,上述主體部具有:螺釘保持構件,其以使螺釘?shù)臈U部沿著上述第一方向的狀態(tài)并以上述螺釘?shù)念^部能夠旋轉的方式保持上述螺釘?shù)念^部;及螺紋孔,其在上述主體部的上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側且是在上述主體部的與由上述螺釘保持構件保持的上述螺釘相對的側面,沿上述桿部的軸線延伸,且能與上述桿部螺紋接合。因此,操作者用工具旋轉了螺釘?shù)念^部時,螺釘?shù)臈U部會相對于螺紋孔進行進退,因此,能夠對主體部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進行微調。
附圖說明
圖1是設置在工作臺200的上表面的粘接裝置1的立體圖。
圖2是粘接裝置1的立體圖。
圖3是粘接裝置1的左視圖。
圖4是表示粘接裝置1的內部構造的立體圖。
圖5是噴嘴10移動到接近位置時的粘接裝置1的左視圖。
圖6是噴嘴10移動到退避位置時的粘接裝置1的左視圖。
圖7是圖5所示的W2區(qū)域的局部放大圖。
圖8是透視噴嘴10的內部構造得到的立體圖。
圖9是表示噴嘴10向擺桿9的頂端部連結的構造的立體圖。
圖10是布帶引導部90的分解立體圖。
圖11是布帶引導部90的立體圖。
圖12是布帶引導部90的后視圖。
圖13是圖2所示的W1區(qū)域的局部放大圖。
圖14是從斜后方觀察布帶引導部90周圍得到的立體圖。
圖15是從下方仰視噴嘴10周圍得到的立體圖(噴嘴10位于第一位置)。
圖16是從下方仰視噴嘴10周圍得到的立體圖(噴嘴10位于第二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下面的說明使用附圖中用箭頭表示的上下、左右、前后。粘接裝置1能夠用粘接劑將兩塊布料粘接起來。如圖3所示,粘接裝置1例如能夠進行這樣的布帶粘接工序:用粘接劑將長條的布帶C2粘接在平面狀的布料C1上。布帶C2的寬度小于布料C1的寬度。本實施方式對進行布帶粘接工序時的粘接裝置1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粘接裝置1設置在工作臺200的上表面。粘接裝置1具有機座部2、支柱部3、機臂部4、頭部5、上輸送臂6、下輸送臂7、擺桿9、噴嘴10、控制裝置等。
如圖2所示,機座部2呈大致長方體狀,被螺釘固定在工作臺200的上表面。機座部2在左側面具有安裝面2A。安裝面2A與鉛垂方向平行。支柱部3自機座部2的上表面向鉛垂上方延伸,呈大致棱柱狀。機臂部4自支柱部3的上端部向左方延伸。機臂部4在前表面下部具有指示開關11。指示開關11能夠接收例如使擺桿9擺動進而使噴嘴10移動到接近位置或退避位置的操作指示。頭部5是自機臂部4的左端部進一步向左方延伸的部分。
如圖2~圖5所示,上輸送臂6自頭部5的下表面后端側向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且其頂端側向斜前下方彎折。上輸送臂6的頂端部以上輥12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承該上輥12。上輥12在上輥驅動機構部15的驅動下繞自左側面觀察時的順時針方向(參照圖7)旋轉。上輥驅動機構部15設在頭部5的內部。板狀的布帶引導部90被螺釘154、155(參照圖7)固定于上輸送臂6的左側面6A的前端部附近。布帶引導部90沿著上輥12的上部的外周面引導從粘接裝置1的后方供給來的布帶C2。
如圖2、圖3所示,下輸送臂7借助安裝構件35以能夠拆裝的方式安裝于機座部2的安裝面2A,該下輸送臂7自位于比機座部2低的位置的下部向后方且向上方傾斜地延伸。下輸送臂7的頂端部以下輥18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承該下輥18。下輥18與上輥12相對。下輸送臂7的下部和安裝構件35的下部以從工作臺200的上表面的開口部201的上方放下來的方式配置在該工作臺200的上表面的開口部201的內側,位于比機座部2的底部靠下方的位置。開口部201設在工作臺200的上表面。
安裝構件35具有固定部36和支承部37。固定部36為大致矩形的板狀結構,被多個螺釘42固定于安裝面2A。支承部37與固定部36的下端部相連結,向左方延伸且呈上方和左方開放的大致箱狀。支承部37的底面隨著從前端朝向后端去向下方傾斜。支承部37在內側固定有托架39。托架39具有自左側面觀察時呈大致矩形的板面。托架39在板面的右側固定有下輸送馬達38。下輸送臂7的下端部固定在托架39的板面的左側。下輸送馬達38的驅動軸借助托架39與下輥驅動機構部相連接。下輥驅動機構部設在下輸送臂7內部。下輥驅動機構部具有同步帶和多個帶輪等,能夠將下輸送馬達38的動力傳遞給下輥18。因此,下輥18能夠繞自左側面觀察時的逆時針方向(參照圖7)旋轉。下輸送馬達38和托架39相對于支承部37在左右方向上的安裝位置是可調節(jié)的。因此,粘接裝置1能夠與涂布粘接劑的位置等相應地調節(jié)下輥18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
如圖2、圖3所示,擺桿9呈臂狀,自頭部5的下表面前端側向下方延伸。旋轉軸9A(參照圖5)以擺桿9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承該擺桿9的上端部。旋轉軸9A沿左右方向延伸,其左端部支承擺桿9的上端部,其右端部與齒輪泵13相連接。擺桿9的下端部能夠以旋轉軸9A為中心沿前后方向擺動。如圖5所示,擺桿9在背面?zhèn)壬喜烤哂型怀霾?B。突出部9B向擺桿9的后方突出,呈大致棱柱狀。突出部9B在上表面具有半球狀的被抵接部9C。被抵接部9C從下方抵接于凸輪旋轉體31的凸輪面31A。擺桿9在內部具有粘接劑的供給路徑。供給路徑的上端部與設于旋轉軸9A內部的粘接劑的流路相連接。供給路徑將齒輪泵13(參照圖4)借助流路供給來的粘接劑向噴嘴10供給。擺桿9在供給路徑附近具有棒狀的加熱器。加熱器能夠對在擺桿9的供給路徑中流動的粘接劑進行加熱。噴嘴10以能夠拆裝的方式裝配在擺桿9的下端部。噴嘴10在與上輥12的外周面相對的位置具有多個排出口65(參照圖7)。排出口65是用于排出粘接劑的開口。
控制裝置設置在工作臺200的下表面,用于控制粘接裝置1的動作。粘接裝置1能夠在工作臺200的上表面設置操作面板??刂蒲b置根據(jù)指示開關11、操作面板接收到的操作指示來控制粘接裝置1的動作。
輸送路徑R1是進行布帶粘接工序時的布料C1的輸送路徑,輸送路徑R2是進行布帶粘接工序時的布帶C2的輸送路徑。上輥12和下輥18能夠以輸送路徑R1、R2處在上輥12和下輥18之間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相對且能夠相互接觸。上輥12與下輥18相互接觸時的接觸點是上輥12和下輥18將粘接劑夾在布料C1與布帶C2之間并將它們相互壓接起來時的壓接點。輸送路徑R1從粘接裝置1的前方經(jīng)過壓接點朝向后方延伸。輸送路徑R2從布帶供給源經(jīng)由上輥12的上部并沿著上輥12的外周面繞過來,然后經(jīng)過壓接點朝向后方延伸。布帶供給源設置在粘接裝置1的后方。
上輥12和下輥18各自的旋轉軸的軸向與粘接裝置1的左右方向平行。下輥18的外徑大于上輥12的外徑。噴嘴10的排出口65在比壓接點靠輸送路徑R2的上游側的位置以與上輥12的外周面之間空開規(guī)定間隙的方式與該上輥12的外周面相對(參照圖7)。排出口65朝向布帶C2的與上輥12所處那一側相反的一側的粘接面排出粘接劑。因此,粘接裝置1能夠通過驅動上輥12和下輥18使它們旋轉,將布帶C2的涂布有粘接劑的粘接面貼合在配置在下側的布料C1的上表面,將布料C1和布帶C2在壓接點處壓接起來并向后方輸送布料C1和布帶C2。
如圖4所示,頭部5在罩5A的內側具有齒輪泵13、內膽裝配部14、上輥驅動機構部15、擺桿擺動機構部16、噴嘴間隙調節(jié)機構部17等。齒輪泵13設在頭部5的右前方,該齒輪泵13在內部具有粘接劑的供給路徑。泵馬達20設在機臂部4(參照圖2)內部。齒輪20A固定于泵馬達20的旋轉軸,與齒輪泵13的齒輪13A相嚙合。當泵馬達20驅動時,齒輪13A驅動。當齒輪13A驅動時,齒輪泵13從內膽裝配部14吸取適量的粘接劑,并將粘接劑經(jīng)由旋轉軸9A內部的流路向擺桿9內部的供給路徑供給。
內膽裝配部14設在齒輪泵13的后方,具有主體部14A和蓋部14B。主體部14A具有罩14C(參照圖3)和收納部14D。罩14C包覆收納部14D周圍。收納部14D沿上下方向豎立設置,且呈上部開口的有底方筒狀。收納部14D在內部以能夠拆裝的方式裝配有內膽。內膽用于收納熱熔性的粘接劑。收納部14D能夠在裝配有內膽的狀態(tài)下向齒輪泵13供給粘接劑。熱熔性的粘接劑被加熱至規(guī)定溫度后成為液體,在低于規(guī)定溫度的溫度下成為固體。收納部14D在內膽的兩側具有一對加熱器。一對加熱器能夠對內膽進行加熱。因此,粘接劑能夠熔化從而成為液體。蓋部14B以能夠拆裝的方式設在收納部14D的上部,對收納部14D的上部開口進行開閉。當通過轉動操作將蓋部14B擰緊時,能夠將蓋部14B固定在收納部14D的上部,當通過轉動操作將蓋部14B擰松時,能夠將蓋部14B從收納部14D的上部拆下來。
如圖4、圖5所示,上輥驅動機構部15設在頭部5的左端側。上輥驅動機構部15具有上輸送馬達22、驅動帶輪23、第一從動帶輪、第一同步帶24、第二從動帶輪、第二同步帶等。第一從動帶輪、第二從動帶輪、第二同步帶設在上輸送臂6內部。上輸送馬達22固定在頭部5的背面?zhèn)惹沂枪潭ㄔ陬^部5的左端側上部。上輸送馬達22的驅動軸22A向左方延伸。驅動帶輪23固定于驅動軸22A。第一同步帶24張設在驅動帶輪23與第一從動帶輪之間。第二從動帶輪固定于上輥12的旋轉軸。第二同步帶張設在第一從動帶輪與第二從動帶輪之間。因此,上輸送馬達22的動力經(jīng)驅動帶輪23、第一從動帶輪、第一同步帶24、第二從動帶輪、第二同步帶傳遞給上輥12。因此,上輥12能夠繞自左側面觀察時的順時針方向(參照圖7)旋轉。
擺桿擺動機構部16設在頭部5的左端側。擺桿擺動機構部16具有氣缸27和連結軸26。氣缸27在內膽裝配部14的收納部14D的左側與收納部14D相鄰。氣缸27具有前后兩個空氣注入口27A。吸氣排氣用軟管與兩個空氣注入口27A相連接。粘接裝置1能夠控制從吸氣排氣用軟管向兩個空氣注入口27A注入壓縮空氣的吸氣動作和將壓縮空氣從氣缸27排出的排氣動作。位于氣缸27內部的活塞的位置隨著粘接裝置1對吸氣或排氣控制進行移動。棒狀的可動部27B沿前后方向延伸,與活塞相連接。當活塞移動時,可動部27B沿前后方向移動。連結軸26設于可動部27B的頂端部。連結軸26在向前上方離開旋轉軸9A的位置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與擺桿9相連結。
如圖5所示,當氣缸27的可動部27B向前下方移動時,可動部27B使連結軸26向前方移動。因此,擺桿9以旋轉軸9A為中心繞自左側面觀察時的順時針方向擺動,從而使噴嘴10移動到接近位置。如圖6所示,當氣缸27的可動部27B向后上方移動時,可動部27B使連結軸26向后方移動。因此,擺桿9以旋轉軸9A為中心繞自左側面觀察時的逆時針方向擺動,從而使噴嘴10移動到退避位置。接近位置是噴嘴10的排出口65從前方接近上輥12的外周面時的位置。在進行粘接作業(yè)時,粘接裝置1使噴嘴10移動到接近位置。退避位置是排出口65向前方大幅遠離上輥12的外周面時的位置。例如在要沿著上輥12的外周面配置布帶C2時,粘接裝置1使噴嘴10移動到退避位置。
噴嘴間隙調節(jié)機構部17設在氣缸27的左側。噴嘴間隙調節(jié)機構部17具有調節(jié)馬達30、凸輪旋轉體31、原點傳感器33、檢測板32等。調節(jié)馬達30的驅動軸30A向下方延伸。凸輪旋轉體31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圓柱體形狀。凸輪旋轉體31的上表面與驅動軸30A的下端相連結。凸輪旋轉體31在下表面具有凸輪面31A。凸輪面31A為傾斜面。在擺桿9以旋轉軸9A為中心擺動從而使噴嘴10移動到接近位置時,在擺桿9的突出部9B的上表面設置的半球狀的被抵接部9C從下方抵接于凸輪面31A。當調節(jié)馬達30驅動時,凸輪旋轉體31與驅動軸30A一起旋轉。因此,被抵接部9C抵接于凸輪面31A的位置發(fā)生變化。被抵接部9C與其抵接于凸輪面31A的位置的變化相應地沿上下方向移動,從而使擺桿9以旋轉軸9A為中心擺動。因此,粘接裝置1通過在噴嘴10位于接近位置的狀態(tài)下驅動調節(jié)馬達30,能夠對噴嘴10與上輥12的外周面之間的間隙進行微調。
原點傳感器33設在調節(jié)馬達30的驅動軸30A附近。檢測板32呈大致圓盤狀,固定在凸輪旋轉體31的上表面。檢測板32在原點傳感器33的下側大致水平地延伸,具有缺口狀的緣部32A(參照圖4)。原點傳感器33通過檢測緣部32A的位置來檢測調節(jié)馬達30的原點。
噴嘴10是金屬制零件。如圖8、圖9所示,噴嘴10具有排出部53、支承部52、轉動連結部51和標記構件75。下述的噴嘴10的方向指的是進行粘接作業(yè)時的方向。排出部53呈棒狀,沿左右方向大致水平地延伸,具有多個排出口65。支承部52呈大致柱狀,自排出部53的右端部向前上方延伸。轉動連結部51自支承部52的上端部向右方彎折并延伸,且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與設在擺桿9的下端部的被連結部80相連結。
轉動連結部51具有圓筒部51A和突出部51B。圓筒部51A沿上下方向延伸,呈有底的大致圓筒狀。突出部51B呈大致棒狀,自圓筒部51A的下表面和左側面向左方延伸。圓筒部51A具有開口部55、空洞部60、第一流路61、引導孔56、固定孔57、卡定部58和螺紋孔59。開口部55在圓筒部51A的上表面大致中央處形成為俯視時呈大致圓形??斩床?0是形成在圓筒部51A內側的大徑空洞,與開口部55相連通。第一流路61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粘接劑的流路,其以與空洞部60同軸的方式與空洞部60的底部相連通。第一流路61的直徑小于空洞部60的直徑。引導孔56在圓筒部51A的上表面以圍繞開口部55的右側外周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為俯視時呈大致圓弧狀的形狀,且沿上下方向貫穿圓筒部51A。固定孔57在圓筒部51A的上表面設于開口部55的左側,且沿上下方向貫穿圓筒部51A??ǘú?8在圓筒部51A的側面中的與引導孔56相對應的位置向右方突出。
突出部51B在內部具有第二流路62和螺紋孔59。第二流路62是沿著突出部51B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粘接劑的流路。第二流路62與第一流路61正交地連通于第一流路61的下端部。第二流路62的右端部貫穿突出部51B的右端部。螺釘66以能夠拆裝的方式緊固在第二流路62的右端部。螺紋孔59設在突出部51B中的比圓筒部51A向左方突出的部分的下表面,沿上下方向貫穿突出部51B。
支承部52在內部具有第三流路63。第三流路63是粘接劑的流路,沿著支承部52的延伸方向延伸,與第二流路62交叉地連通于第二流路62的左端部。第三流路63的上端部貫穿支承部52的上端部。螺釘67以能夠拆裝的方式緊固在第三流路63的上端部。
排出部53在內部具有第四流路64。第四流路64是粘接劑的流路,沿著排出部53的延伸方向延伸,與第三流路63交叉并連通。第四流路64的延伸方向兩端部分別貫穿排出部53的延伸方向兩端部。螺釘68以能夠拆裝的方式緊固在第四流路64的右端部。螺釘69以能夠拆裝的方式緊固在第四流路64的左端部。
排出部53的截面呈大致扇形,具有上表面53A、背面53B和前表面53C。上表面53A大致水平地延伸。在將噴嘴10裝配在擺桿9的下端部的狀態(tài)下,背面53B與上輥12的外周面相對(參照圖7)。前表面53C是相對于背面53B而言處在與上輥12所處那一側相反的一側的面,且呈隨著從上端部朝向布料C1的輸送路徑R1的下游側去向下方傾斜的坡面狀。背面53B在延伸方向大致中央處具有多個沿延伸方向排列的排出口65。多個排出口65均與第四流路64相連通,能夠排出粘接劑。上表面53A具有一對印記槽531、532。印記槽531、532分別設在與多個排出口65的延伸方向兩端相對應的位置。印記槽531、532呈沿著與上表面53A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直線狀。印記槽531、532表示多個排出口65的兩端位置。因此,對操作者而言,即使看不見與上輥12的外周面相對的背面53B,也能夠通過確認上表面53A的印記槽531、532的位置,容易地識別多個排出口65的位置。
上表面53A在印記槽531、532之間的中央位置處具有一對沿前后方向排列的貫通孔533、534。貫通孔533、534沿上下方向貫穿排出部53。標記構件75例如是通過將金屬絲的除了兩端之外的部分折成大致字母L形來形成的,將標記構件75的向上方延伸的兩端從排出部53的下側插入并固定于貫通孔533、534(參照圖9)。因此,標記構件75的呈字母L形的部分在排出部53的下側向后方突出。標記構件75表示多個排出口65中的中央位置。因此,操作者能夠通過確認標記構件75的位置,容易地識別從多個排出口65排出的粘接劑的范圍的中央位置。而且,就具有上述構造的噴嘴10而言,操作者通過將螺釘66~69卸下來,能夠將積留在第一流路61~第四流路64內的粘接劑清除,能夠用刷子等對第一流路61~第四流路64進行清理。
樹脂罩71呈大致字母L形,是合成樹脂制的板狀結構。由于溫度較高的粘接劑在噴嘴10的第一流路61~第四流路64中流動,因此,噴嘴10的表面溫度較高。樹脂罩71安裝在噴嘴10中的操作者的手指可能接觸到的面上。操作者的手指可能接觸到的面為轉動連結部51的突出部51B的底面、支承部52的前表面和支承部52的右側面。樹脂罩71具有第一罩部72和第二罩部73。第一罩部72為與突出部51B的底面的大小相對應,且呈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板狀結構,并且具有固定孔74。第二罩部73為與支承部52的前表面的大小相對應,且自第一罩部72的一端部向斜下方延伸,并且為俯視時呈大致字母L形的板狀結構。第一罩部72覆蓋突出部51B的底面,第二罩部73覆蓋支承部52的前表面和右側面。螺釘76穿過固定孔74緊固于設于噴嘴10的突出部51B的螺紋孔59。由此,樹脂罩71固定于噴嘴10。例如在操作者從噴嘴10的下側調整布料C1、布帶C2的位置時,能夠防止操作者的手指直接觸碰溫度較高的噴嘴10。
擺桿9在下端部具有被連結部80。被連結部80具有裝配孔81和筒狀部82。裝配孔81設在擺桿9的下端部,與擺桿9內部的供給路徑相連通。筒狀部82呈大致圓筒狀,能夠裝配在裝配孔81中。筒狀部82在內側具有粘接劑的流路82A。在將筒狀部82裝配在裝配孔81中之后,筒狀部82的下端側自擺桿9的下端部向下方突出。擺桿9內部的供給路徑與筒狀部82內側的流路82A相連接。
擺桿9在下端部的右前方部具有支承螺母84、螺母85和螺栓86。支承螺母84自擺桿9的下端部的右前方部向下方突出,在支承螺母84上朝向前后方向配置圓形的開口。螺母85對準支承螺母84的開口配置在支承螺母84的前側。螺栓86沿前后方向延伸,從前方依次緊固于螺母85、支承螺母84。支承螺母84和螺母85構成雙螺母構造。因此,螺栓86與支承螺母84之間的緊固不會因振動等而松動。螺栓86配置在與轉動連結部51一起轉動的卡定部58的轉動軌跡上。螺栓86的后端部突出到支承螺母84的后方。螺栓86的后端部的位置可通過調節(jié)螺栓86緊固于支承螺母84和螺母85的量來進行調節(jié)。螺栓86的后端部通過抵接于噴嘴10的轉動連結部51的卡定部58,來限制轉動連結部51的轉動范圍。
參照圖9、圖13,說明噴嘴10向擺桿9的下端部裝配的方法。操作者將筒狀部82從下方插入于裝配孔81中。筒狀部82的下端側自裝配孔81向下方突出。將筒狀部82的下端側插入于噴嘴10的轉動連結部51的開口部55內側,進而將其配置在空洞部60內。筒狀部82的內側的流路82A與轉動連結部51的第一流路61相連通。將螺釘77、78穿過引導孔56和固定孔57緊固在設于擺桿9的下端部的兩個螺紋孔中。由此,轉動連結部51裝配在擺桿9的下端部。
轉動連結部51的卡定部58從后方卡定在由支承螺母84和螺母85支承的螺栓86的后端部。轉動連結部51的卡定部58卡定在螺栓86的后端部的狀態(tài)下的噴嘴10的位置為第一位置。如圖13所示,位于第一位置的噴嘴10的支承部52自轉動連結部51朝向上輥12的外周面的右側附近向斜下方傾斜。排出部53自支承部52的下端部向左方延伸,與上輥12的外周面相對地配置。設于排出部53的背面53B的多個排出口65在比上輥12與下輥18之間的壓接點靠輸送路徑R2的上游側的位置與上輥12的外周面相對(參照圖7)。
如圖10所示,布帶引導部90具有主體部91、固定部92、調整部93和位置調整器130。主體部91用于將布帶C2向上輥12的外周面引導。固定部92將主體部91固定在上輸送臂6的左側面6A。調整部93用于調整布帶C2相對于主體部91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位置調整器130用于對主體部91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進行微調。
主體部91具有引導板95和罩部96。引導板95為呈大致長方形形狀的板構件,用于將布帶C2向上輥12的外周面引導。引導板95的下表面?zhèn)扰c上輥12的外周面的前側上部相對,且引導板95隨著朝向后方去向斜上方傾斜(參照圖14)。引導板95中的靠布帶C2的輸送方向上游側的端部95A向與用于引導布帶C2的上表面所處那一側相反的一側彎曲。引導板95中的靠布帶C2的輸送方向下游側的端部95B沿著上輥12的外周面彎曲。罩部96在俯視時呈矩形框狀,固定在引導板95的上表面。罩部96具有右側壁97、左側壁98、架設部99和架設部100。右側壁97以與引導板95的上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式設在該引導板95的上表面的右端部。左側壁98以與引導板95的上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式設在該引導板95的上表面的左端部。架設部99架設在右側壁97與左側壁98各自的靠布帶C2的輸送方向上游側的一端部彼此之間。架設部100架設在右側壁97與左側壁98各自的靠布帶C2的輸送方向下游側的另一端部彼此之間。
右側壁97在上表面的靠近架設部99的位置具有螺紋孔97A。左側壁98在上表面的靠近架設部99的位置具有螺紋孔98A。左側壁98在架設部99、100之間的中間位置處具有臺階部105。臺階部105以側視時呈大致字母U形的形狀凹陷,在底部中央具有螺紋孔105A。左側壁98在左側面的與螺紋孔98A相對應的位置具有突出部106。突出部106呈自左側壁98的左側面向左方突出的大致棱柱狀,在左端面具有螺紋孔106A。螺紋孔106A在突出部106內部向右方延伸。罩部96在被右側壁97、左側壁98、架設部99、架設部100圍起來的部分具有俯視時呈大致矩形形狀的窗部107。引導板95的上表面經(jīng)窗部107暴露出來。
罩部96在左側壁98的上表面具有螺紋孔961、963,螺紋孔98A和螺紋孔105A處在螺紋孔961和螺紋孔963之間。罩部96在右側壁97的上表面具有螺紋孔962、964,螺紋孔97A處在螺紋孔962和螺紋孔964之間。引導板95在與螺紋孔961~964相對應的位置具有四個固定孔。如圖12所示,分別將螺釘951~954從引導板95的下表面?zhèn)却┻^四個固定孔緊固于螺紋孔961~964。由此,罩部96固定在引導板95的上表面。罩部96在靠布帶C2的輸送方向上游側的端部形成有矩形形狀的布帶入口101。引導板95的上表面與架設部99之間存在間隙。布帶入口101是由架設部99、右側壁97、左側壁98以及引導板95的上表面所圍起來的空間形成的。罩部96在靠布帶C2的輸送方向下游側的端部形成有矩形形狀的布帶出口102。引導板95的上表面與架設部100之間存在間隙。布帶出口102是由架設部100、右側壁97、左側壁98以及引導板95的上表面所圍起來的空間形成的。
如圖10所示,固定部92在俯視時呈大致字母L形。固定部92具有固定板110、連結部111和支承部112。固定板110固定在上輸送臂6的左側面6A。支承部112以使主體部91與上輥12的外周面相對的方式支承該主體部91。連結部111將固定板110與支承部112連結起來。固定板110為側視時呈大致矩形形狀的板構件(參照圖14)。固定板110具有一對固定孔113(圖10中僅圖示了一個固定孔)。
支承部112沿與引導板95的左右方向即寬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其為橫向較長的長方形板狀結構。支承部112的寬度大于引導板95的寬度,其左端部與主體部91的左端面相比向左方突出。支承部112沿著延伸方向具有一對長孔114、115。長孔114設在支承部112的右側。長孔115設在支承部112的左側。長孔115的長度大于長孔114的長度。連結部111為俯視時呈大致三角形的板狀結構。連結部111自固定板110的上端部以與固定板110大致垂直的方式折回,并與支承部112的上端部右側相連結。
調整部93的形狀呈與固定部92的形狀朝向相反的,在俯視時呈大致倒L的形狀。調整部93具有固定部120和抵接部121。固定部120沿與引導板95的左右方向即寬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其為橫向較長的長方形板狀結構。固定部120具有長孔122。長孔122沿與固定部120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抵接部121為自固定部120的右端部以與固定部120大致垂直的方式向下方彎折,并朝向引導板95的端部95B延伸的板狀結構。
參照圖10~圖12說明布帶引導部90的組裝構造。如圖10所示,固定部92的支承部112沿著主體部91的罩部96的架設部99的上表面沿左右方向配置。固定部92的固定板110配置在主體部91的右側。支承部112的長孔114以與設于罩部96的上表面的螺紋孔97A相對的方式配置,支承部112的長孔115以與設于罩部96的上表面的螺紋孔98A相對的方式配置。螺釘151穿過長孔115緊固于螺紋孔98A。螺釘152穿過長孔114緊固于螺紋孔97A。由此,固定部92固定于主體部91。調整部93將固定部120從上方嵌入于罩部96的左側壁98的上表面的臺階部105。固定部120的長孔122以與臺階部105的螺紋孔105A相對的方式配置。抵接部121從上方插入于窗部107,進而將抵接部121配置在布帶出口102側。如圖11所示,抵接部121的頂端部位于布帶出口102內側,并延伸至引導板95的端部95B。螺釘156穿過長孔122緊固于螺紋孔105A。
如圖13所示,布帶引導部90的固定部92的固定板110與上輸送臂6的左側面6A相抵接,將螺釘154、155穿過設于固定板110的一對固定孔113緊固于設于上輸送臂6的左側面6A的一對固定孔。由此,布帶引導部90固定在上輸送臂6的左側面6A。布帶引導部90配置成引導板95的下表面?zhèn)扰c上輥12的上部前側的外周面相對。
如圖10、圖12所示,位置調整器130具有螺釘保持部131和桿部132。螺釘保持部131具有碗狀部133和四個腿部134~137。碗狀部133為朝下方開口的碗狀結構。腿部134~137設于碗狀部133的朝向下方的周端部,均向下方突出。如圖12所示,在仰視螺釘保持部131時,一組腿部134、135和一組腿部136、137將碗狀部133的中心線隔在中間地分別位于該中心線的兩側。因此,腿部134、135之間的間隙和腿部136、137之間的間隙將碗狀部133的中心線隔在中間地彼此相對。腿部134~137彼此之間的間隙寬度為能夠把持螺釘140的頭部141的長度。如圖10所示,桿部132為自碗狀部133的頂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外螺紋結構。
螺釘140具有桿部142和凸緣狀的頭部141。頭部141在端部具有工具插入槽143。螺釘140以使頭部141朝左側的方式大致水平地配置,且將桿部142旋入于主體部91的突出部106的螺紋孔106A(參照圖12)。
參照圖10~圖12、圖14說明位置調整器130向布帶引導部90安裝的方法。如圖10所示,位置調整器130的桿部132從下方插入于設于固定部92的支承部112的長孔115。桿部132的上端部從長孔115突出到支承部112的上方,將螺母158緊固在桿部132的上端部。由此,位置調整器130安裝在支承部112的下側(參照圖11)。通過將螺母158緊固在桿部132的上端部,從而使位置調整器130的位置固定下來。螺釘140的頭部141插入到位置調整器130的腿部134、135之間的間隙和腿部136、137之間的間隙中(參照圖12)。頭部141的工具插入槽143經(jīng)腿部134、136之間的間隙面向左方。桿部142穿過腿部135、137之間的間隙突出到位置調整器130的右方,并旋入于突出部106的螺紋孔106A。如圖12、圖14所示,腿部134~137以螺釘140能夠旋轉的方式保持該螺釘140的頭部141,并且能夠限制螺釘140的頭部141沿左右方向移動。
參照圖11~圖13說明主體部91在上輥12的寬度方向上的位置的調整方法。在操作者要大幅度地移動主體部91在上輥12的寬度方向上的位置時,操作者將螺母158和螺釘151、152擰松。由此,主體部91能夠與位置調整器130一起相對于固定部92的支承部112在長孔114的長徑方向范圍內沿左右方向移動。在確定主體部91的位置之后,將螺母158和螺釘151、152擰緊。
在操作者要對主體部91在上輥12的寬度方向上的位置進行微調時,操作者不擰松螺母158,而是僅擰松螺釘151、152并使用位置調整器130。如圖12所示,操作者將工具從腿部134、136之間的間隙插入于工具插入槽143,使螺釘140向一個方向或該方向的反方向旋轉。螺釘140的頭部141被螺釘保持部131保持,因此螺釘140不會沿左右方向移動。螺釘140的桿部142呈旋入于突出部106的螺紋孔106A的狀態(tài)。因此,桿部142會與螺釘140的旋轉方向和旋轉量相應地相對于螺紋孔106A進行進退,因此,主體部91相對于上輥12沿左右方向移動。即,操作者通過用工具旋轉由位置調整器130保持的螺釘140,能夠簡單且高精度地對主體部91在上輥12的寬度方向上的位置進行微調。
參照圖3、圖7說明布帶粘接工序的準備工序。布帶粘接工序中使用的布料C1例如是通過熱熔接將兩塊布料的端部彼此接合起來得到的一塊布料。粘接裝置1在布帶粘接工序中用粘接劑將布帶C2貼合在布料C1的接合部分,從而能夠加強布料C1的接合部分。
如圖3、圖7所示,操作者將布料C1的頂端部從粘接裝置1的前側經(jīng)過噴嘴10的下側拉至上輥12與下輥18之間的壓接點。操作者從設置在粘接裝置1后方的布帶供給源向前方拉出布帶C2,并將其拉至固定在上輸送臂6的左側面6A的布帶引導部90。操作者將布帶C2從主體部91的布帶入口101插入,并將布帶C2沿著引導板95的上表面配置進而從布帶出口102將布帶C2拉出。布帶C2的配置在引導板95的上表面的部分的寬度方向一端部與主體部91的右側壁97的內表面相抵接。操作者將螺釘156擰松并移動調整部93,以使調整部93的抵接部121與布帶C2的配置在引導板95的上表面的部分的寬度方向另一端相抵接。抵接部121能夠在長孔122的長徑方向范圍內沿左右方向移動。操作者在抵接部121與布帶C2的寬度方向另一端相抵接的狀態(tài)下擰緊螺釘156來進行定位。由此,布帶引導部90能夠在防止沿著引導板95的上表面移動的布帶C2相對于上輥12的外周面在左右方向上發(fā)生錯位的前提下引導布帶C2。
將從布帶出口102拉出來的布帶C2沿著上輥12的外周面拉至上輥12與下輥18之間的壓接點。操作者調整布帶C2在上輥12的寬度方向上的位置,以使布帶C2與布料C1的接合部分重疊。通過按照上述方法調整布帶引導部90的主體部91的位置來調整布帶C2的位置。
參照圖3、圖7說明粘接裝置1在進行布帶粘接工序時的動作。在準備工序結束的狀態(tài)下,處于在上輥12與下輥18之間的壓接點處布帶C2重疊在布料C1的接合部分的狀態(tài)。粘接裝置1同步驅動上輸送馬達22和下輸送馬達38。上輥驅動機構部15使上輥12繞自左側面觀察時的順時針方向旋轉。下輥驅動機構部使下輥18繞自左側面觀察時的逆時針方向旋轉。布料C1沿著輸送路徑R1移動。布帶C2沿著輸送路徑R2移動。粘接裝置1在驅動上輸送馬達22和下輸送馬達38的同時,驅動泵馬達20。當泵馬達20驅動時,齒輪泵13驅動并從裝配在內膽裝配部14的內膽吸取適量的粘接劑,將粘接劑向擺桿9內部的供給路徑供給。粘接劑從該供給路徑經(jīng)由筒狀部82的流路82A(參照圖9)流向噴嘴10內部的第一流路61(參照圖8)。粘接劑依次流過第一流路61~第四流路64(參照圖8),從設于排出部53的背面53B的多個排出口65排出。多個排出口65在比上輥12與下輥18之間的壓接點靠布帶C2的輸送路徑R2的上游側的位置與上輥12的外周面相對。由此,粘接裝置1能夠將粘接劑涂布在沿著上輥12的外周面輸送來的布帶C2的粘接面上,并將該粘接面貼合在布料C1的接合部分且在壓接點處將布帶C2和布料C1壓接起來。即,粘接裝置1并不是將粘接劑涂布在布料C1的接合部分,而是能夠將粘接劑涂布在布帶C2的粘接面。因此,粘接裝置1在將布帶C2貼合在布料C1上時不會讓粘接劑溢出,能夠抑制布帶C2與布料C1的接合部分之間的粘接不良。粘接裝置1一邊將布帶C2的涂布有粘接劑的粘接面貼合在布料C1的接合部分,一邊將布帶C2和布料C1向后方輸送。
如圖7所示,噴嘴10的排出部53的前表面53C呈隨著從上端部朝向布料C1的輸送路徑R1的下游側去向下方傾斜的坡面狀。因此,在進行布帶粘接工序時,能夠容易從位于粘接裝置1前方的操作者側觀察上輥12與下輥18之間的壓接點。因此,操作者能夠一邊確認壓接點處的布料C1和布帶C2的位置一邊進行作業(yè),從而能夠適當?shù)剡M行位置調整,因此,能夠減少布帶C2與布料C1之間的粘接不良。
本實施方式的噴嘴10具有這樣的構造:支承部52自排出部53的右端部立起設置,轉動連結部51將支承部52的上端部與擺桿9的被連結部80之間連結起來。因此,能夠在擺桿9的下端部的下方確保作業(yè)區(qū)域,因此,操作者能夠在十分接近噴嘴10的位置保持布料C1和布帶C2,從而能夠容易地對布料C1和布帶C2進行處理。
參照圖13說明進行布帶粘接工序時布帶引導部90的作用效果。就布帶引導部90而言,布帶C2與引導板95的上表面相接觸,并從布帶入口101進入罩部96內部。引導板95的端部95A向下側彎曲。因此,布帶引導部90不會使布帶C2卡在引導板95的端部95A,能夠可靠將布帶C2向引導板95的上表面引導。布帶C2沿著引導板95的上表面移動。在引導板95上,布帶C2的寬度方向兩端分別與右側壁97的內側面和調整部93的抵接部121相抵接。因此,布帶C2相對于引導板95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不會發(fā)生錯位。因此,布帶引導部90能夠在沿著引導板95的上表面移動的布帶C2相對于上輥12在寬度方向上不會發(fā)生錯位的情況下可靠地引導布帶C2。在布帶出口102處,引導板95的端部95B沿著上輥12的外周面彎曲。因此,布帶引導部90能夠引導穿過布帶出口102的布帶C2順暢地沿著上輥12的外周面移動。操作者能夠從布帶引導部90的罩部96的窗部107確認在引導板95的上表面移動的布帶C2的位置。
本實施方式的布帶引導部90以使引導板95的下表面?zhèn)扰c上輥12的外周面的前側上部相對的方式固定在上輸送臂6的左側面6A,因此,能夠將布帶引導部90設在接近噴嘴10的位置。因此,粘接裝置1能夠抑制粘接劑涂布在布帶C2上的位置存在偏差的情況。粘接裝置1通過將布帶引導部90固定在上輸送臂6的左側面6A,能夠實現(xiàn)從粘接裝置1的后方對布帶C2進行處理,并將布帶C2向上輥12供給。無需從粘接裝置1的上方對布帶C2進行處理,因此,例如在更換內膽裝配部14內的內膽時,不會發(fā)生因操作者的手碰到布帶C2導致布帶C2錯位的情況,因此,能夠防止布帶C2的粘接不良。
參照圖15、圖16說明清理排出口65時轉動噴嘴10的操作方法。如圖15所示,例如在要對噴嘴10的排出口65進行清理時,若噴嘴10位于第一位置則排出口65朝向上輥12的外周面并與上輥12的外周面相對,因此無法對排出口65進行清理。因此,操作者用工具將緊固在噴嘴10的轉動連結部51的固定孔57(參照圖9)的螺釘78卸下來,并將穿過引導孔56固定的螺釘77擰松。轉動連結部51能夠以筒狀部82(參照圖9)為中心轉動。如圖16所示,操作者抓住位于第一位置的噴嘴10的排出部53,將噴嘴10向使排出口65遠離上輥12的方向轉動約90°。當使轉動連結部51轉動時,螺釘77沿著引導孔56的內側移動。通過轉動連結部51以筒狀部82為中心轉動,從而使噴嘴10移動到第二位置。位于第二位置時的噴嘴10的排出部53的背面53B朝向左方,因此,能夠容易從操作者側觀察多個排出口65。因此,操作者能夠容易地對排出口65進行清理。粘接裝置1無需使擺桿9向退避位置大幅擺動,因此,操作者能夠安全地對排出口65進行清理。
使用者在結束對排出口65的清理后,將噴嘴10從第二位置移動到第一位置。與轉動連結部51一起轉動的卡定部58卡定在螺栓86的后端部??ǘú?8卡定在螺栓86的后端部時的噴嘴10的位置為第一位置。螺栓86通過與卡定部58相卡定,從而限制噴嘴10向使排出口65與在第一位置時相比靠近上輥12的外周面的方向轉動。因此,粘接裝置1能夠將噴嘴10準確地定位在第一位置,因此,能夠將上輥12的外周面與排出部53的排出口65之間的間隙保持為恒定,從而能夠抑制布帶C2與布料C1之間的粘接不良。操作者能夠準確且簡單地將噴嘴10移動到第一位置。
通過調節(jié)螺栓86緊固于支承螺母84和螺母85的量,能夠調節(jié)螺栓86在與轉動連結部51一起轉動的卡定部58的轉動軌跡上的位置。因此,就粘接裝置1而言,例如在卡定部58卡定在螺栓86的后端部時,能夠對噴嘴10的第一位置進行微調,以使布帶C2的粘接面與噴嘴10的排出口65平行。因此,粘接裝置1能夠使附著在布帶C2的粘接面上的粘接劑的量在排出口的寬度方向上均勻。
布帶C2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片材,布料C1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片材。上輸送臂6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上輥支承構件。布帶引導部90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引導構件。主體部91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主體部,固定部92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固定部,調整部93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抵接部。主體部91的右側壁97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抵接部。支承部112的長孔114、115和螺釘151、152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變更機構。位置調整器130相當于本實用新型的螺釘保持構件。
如上面說明的那樣,本實施方式的粘接裝置1能夠執(zhí)行用粘接劑將布帶C2粘接在布料C1上的布帶粘接工序。粘接裝置1具有噴嘴10、上輥12、下輥18等。噴嘴10具有用于排出粘接劑的排出口65。上輥12與布帶C2的同粘接面所處那一側相反的一側的面相接觸。下輥18位于布料C1和布帶C2的下側。下輥18與上輥12相對。下輥18與布料C1的下表面相接觸。上輥12與下輥18夾著布料C1和布帶C2。上輥12和下輥18將布帶C2的粘接面重疊在布料C1的上表面并輸送布料C1和布帶C2。噴嘴10的排出口65在比壓接點靠布帶C2的輸送方向上游側的位置與上輥12的外周面相對。粘接裝置1一邊輸送布帶C2一邊將粘接劑涂布在布帶C2的粘接面上。布帶引導部90固定在上輸送臂6的左側面6A。布帶引導部90與上輥12的外周面相對,且能夠將布帶C2向上輥12的外周面引導。在粘接裝置1中,將布帶引導部90以與上輥12的外周面相對的方式固定在上輸送臂6的左側面6A,因此,能夠將布帶引導部90設置在噴嘴10附近。因此,粘接裝置1能夠抑制布帶C2相對于粘接劑的涂布位置的位置的偏差,因此,能夠防止布帶C2相對于布料C1的粘接不良。通過將布帶引導部90固定在上輸送臂6的左側面6A,從而無需相對于上輥12而言從粘接裝置1的上部處理布帶C2,因此,例如在更換內膽裝配部14內的內膽時,能夠防止操作者的手臂接觸布帶C2。
布帶引導部90具有主體部91。主體部91具有引導板95。引導板95以與上輥12的外周面的寬度方向平行的方式延伸。引導板95中的靠布帶C2的輸送方向下游側的端部95B沿著上輥12的外周面彎曲。因此,布帶引導部90能夠沿著上輥12的外周面可靠且順暢地引導布帶C2。
引導板95中的靠布帶C2的輸送方向上游側的端部95A向與用于引導布帶C2的面所處那一側相反的一側彎曲。因此,布帶引導部90在輸送布帶C2時不會使布帶C2卡在引導板95,能夠可靠地將布帶C2向上輥12的外周面引導。
布帶引導部90在比上輥12和下輥18將布帶C2和布料C1壓接起來時的壓接點靠布帶C2的輸送方向上游側的位置且是在比噴嘴10靠上方的位置,與上輥12的外周面相對。因此,對于粘接裝置1而言,能夠將布帶引導部90配置在靠近噴嘴10的位置,能夠沿著布帶引導部90向上輥12的外周面可靠地引導布帶C2。
主體部91具有右側壁97,該右側壁97與在引導板95的上表面移動的布帶C2的寬度方向一端部相抵接。主體部91還具有調整部93。調整部93設置成能夠沿與上輥12的寬度方向平行的左右方向移動,并能夠與在引導板95的上表面移動的布帶C2的寬度方向另一端部相抵接。因此,布帶引導部90能夠在沿著引導板95的上表面移動的布帶C2相對于上輥12的外周面在左右方向上不會發(fā)生錯位的情況下引導布帶C2。
布帶引導部90具有固定部92。固定部92將主體部91固定在上輸送臂6的左側面6A。固定部92具有支承部112。支承部112沿左右方向延伸,具有長孔114、115。長孔114、115沿支承部112的延伸方向延伸。螺釘151、152穿過支承部112的長孔114、115固定主體部91。通過將螺釘151、152擰松,從而主體部91能夠沿著長孔114、115相對于支承部112移動。因此,布帶引導部90能夠與布帶C2的粘接位置相應地變更主體部91的位置,因此,能夠將布帶C2向相對于上輥12的外周面而言適當?shù)奈恢靡龑А?/p>
固定部92在支承部112的長孔115的位置具有位置調整器130。位置調整器130以使螺釘140的桿部142沿著左右方向的狀態(tài)并以螺釘140的頭部141能夠旋轉的方式保持該螺釘140的頭部141。主體部91的左側壁98在左側面具有向左方突出的突出部106。突出部106的左側面與由位置調整器130保持的螺釘140的桿部142相對。突出部106在左側面具有螺紋孔106A。螺紋孔106A沿桿部142的軸線延伸且能與桿部142螺紋接合。因此,操作者用工具旋轉了螺釘140的頭部141時,桿部142會相對于螺紋孔106A進行進退,因此,能夠對主體部91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進行微調。
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能夠進行各種變更。上述實施方式的粘接裝置1不限于粘接布料,還能夠將具有撓性的片材狀的材料粘接起來。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進行布帶粘接工序時,將噴嘴10裝配在擺桿9的下端部,并使噴嘴10的多個排出口65以與上輥12的外周面相對的方式配置。粘接裝置1也可以是,例如將另一噴嘴裝配在擺桿9的下端部,并使噴嘴的排出口與下輥18的外周面相對。在該情況下,噴嘴將粘接劑涂布在下側的布料上。
上述實施方式的位置調整器130具有四個腿部134~137,但是,腿部的個數(shù)既可以多于四個也可以少于四個。位置調整器130只要是以螺釘140的頭部141能夠轉動的方式保持該螺釘140的頭部141的形狀,則也可以不設腿部。也可以是,例如變更碗狀部133的形狀,形成能夠供頭部141插入內側的槽。
也可以是,省略上述實施方式的布帶引導部90中的調整部93和位置調整器130。也可以是,引導板95的端部95A、95B不彎曲,而是呈直線狀。也可以是,固定部92的支承部112不具有長孔114、115,而是將主體部91在上輥12的寬度方向上的位置固定。
在上述實施方式,布帶引導部90配置成在比上輥12的外周面中的與下輥18壓接布料時的壓接點靠布帶C2的輸送方向上游側的位置且是在比噴嘴10靠上方的位置,與上輥12的外周面相對。布帶引導部90只要以至少與上輥12的外周面相對的方式配置即可。
上述實施方式的噴嘴10在排出部53具有標記構件75,標記構件75的形狀不限定于大致字母L形。也可以是,標記構件75不是金屬絲,而是將板狀構件形成為大致字母L形,將向上方延伸的部分從排出部53的下側插入并固定于貫通孔533、534。也可以是,用螺釘將標記構件75固定于排出部53。也可以是,代替標記構件75,在上表面53A的與多個排出口65的中間位置相當?shù)奈恢?,加工作為標記的槽或孔等,或是印刷印記或粘貼貼紙等。印記槽531、532也能夠同樣地進行變更。也可以省略標記構件75、印記槽531、印記槽532。也可以省略樹脂罩71。
在上述實施方式的噴嘴10中,排出部53的前表面53C的整個面呈向下方傾斜的坡面狀,但是只要前表面53C中的至少上部部分呈坡面狀即可。噴嘴10的形狀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也可以是,例如能夠省略轉動連結部51,將支承部52連結在擺桿9的下端部。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擺桿9以旋轉軸9A為中心擺動,并以噴嘴10能夠移動的方式支承該噴嘴10。也可以是,噴嘴10的移動機構例如具有用于支承噴嘴10的支承構件。在該情況下,也可以是,支承構件能夠沿著輸送路徑R1平行移動。
上輥12與下輥18相對的方向不限于上下方向,也可以是斜向相對。下輥18的外徑大于上輥12的外徑。也可以是,上輥12、下輥18的外徑相同。也可以是,下輥18的外徑小于上輥12的外徑。
下輸送臂7自下部向后上方傾斜地延伸。也可以是,下輸送臂7沿鉛垂方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