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食品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蛋黃果酸
背景技術(shù):
蛋黃果,又名獅頭果,原產(chǎn)于南美北部,我國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福建等熱帶地區(qū)都有種植。果實呈球形,未熟時果綠色,成熟果黃綠色至橙黃色,光滑,皮薄,果肉橙黃色,富含淀粉,質(zhì)地似蛋黃且有香氣,含水量少,味略甜。其味道口感介乎于番薯和榴蓮之間。果實除生食外,可制果醬、冰奶油、飲料或果酒。蛋黃果含有豐富的磷、鐵、鈣、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及人體必須的十七種氨基酸,含水量67%至73%,可食率71.3%至78.6%,具有幫助消化、化痰、補腎、提神醒腦、活血強身、鎮(zhèn)靜止痛、減壓降脂等功效。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蛋黃果酸
本發(fā)明采取的具體技術(shù)方案是:
一種蛋黃果酸,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由以下原料組成:蛋黃果30-50份、香檸檬25-40份、山丁子2-4份、釋迦6-9份、葛根1-3粉、半夏2-5份、荷葉7-11份、梔子0.8-1.4份、米醋4-7份、冰糖5-8份、食鹽4-7份。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蛋黃果酸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蛋黃果、釋迦和香檸檬洗凈,去皮切半,山丁子、葛根、半夏和梔子洗凈后浸泡20分鐘后取出晾干,荷葉洗凈表面,沿脈絡(luò)撕成小塊;
(2)取一大碗,加水燒開,趁熱加入食鹽、米醋和冰糖,攪拌溶解后加入蛋黃果、釋迦和香檸檬,浸泡至冷卻;
(3)將上步所制物倒入腌壇,加蓋密封,于陰涼處保存一日;
(4)一天后打開腌壇,將山丁子等投入,補水至沒頂1-2厘米,加蓋以水密封,于陰涼干燥處保存1周以上即可。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口味酸甜,獨具芬芳,有健胃生津、清熱化痰、活血強身和減壓降脂等的功效,定期食用可增強人體免疫力,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等癥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實施例1
一種蛋黃果酸,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由以下原料組成:蛋黃果30份、香檸檬25份、山丁子2份、釋迦6份、葛根1份、半夏2份、荷葉7份、梔子0.8份、米醋4份、冰糖5份、食鹽4份。
其具體制作過程包含以下步驟:
(1)將蛋黃果、釋迦和香檸檬洗凈,去皮切半,山丁子、葛根、半夏和梔子洗凈后浸泡20分鐘后取出晾干,荷葉洗凈表面,沿脈絡(luò)撕成小塊;
(2)取一大碗,加水燒開,趁熱加入食鹽、米醋和冰糖,攪拌溶解后加入蛋黃果、釋迦和香檸檬,浸泡至冷卻;
(3)將上步所制物倒入腌壇,加蓋密封,于陰涼處保存一日;
(4)一天后打開腌壇,將山丁子等投入,補水至沒頂1-2厘米,加蓋以水密封,于陰涼干燥處保存1周以上即可。
實施例2
一種蛋黃果酸,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由以下原料組成:蛋黃果40份、香檸檬32.5份、山丁子3份、釋迦7.5份、葛根2份、半夏3.5份、荷葉9份、梔子1.1份、米醋5.5份、冰糖6.5份、食鹽5.5份。
其具體制作過程包含以下步驟:
(1)將蛋黃果、釋迦和香檸檬洗凈,去皮切半,山丁子、葛根、半夏和梔子洗凈后浸泡20分鐘后取出晾干,荷葉洗凈表面,沿脈絡(luò)撕成小塊;
(2)取一大碗,加水燒開,趁熱加入食鹽、米醋和冰糖,攪拌溶解后加入蛋黃果、釋迦和香檸檬,浸泡至冷卻;
(3)將上步所制物倒入腌壇,加蓋密封,于陰涼處保存一日;
(4)一天后打開腌壇,將山丁子等投入,補水至沒頂1-2厘米,加蓋以水密封,于陰涼干燥處保存1周以上即可。
實施例3
一種蛋黃果酸,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由以下原料組成:蛋黃果50份、香檸檬40份、山丁子4份、釋迦9份、葛根3份、半夏5份、荷葉11份、梔子1.4份、米醋7份、冰糖8份、食鹽7份。
其具體制作過程包含以下步驟:
(1)將蛋黃果、釋迦和香檸檬洗凈,去皮切半,山丁子、葛根、半夏和梔子洗凈后浸泡20分鐘后取出晾干,荷葉洗凈表面,沿脈絡(luò)撕成小塊;
(2)取一大碗,加水燒開,趁熱加入食鹽、米醋和冰糖,攪拌溶解后加入蛋黃果、釋迦和香檸檬,浸泡至冷卻;
(3)將上步所制物倒入腌壇,加蓋密封,于陰涼處保存一日;
(4)一天后打開腌壇,將山丁子等投入,補水至沒頂1-2厘米,加蓋以水密封,于陰涼干燥處保存1周以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