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甲板吊攀馬腳的去除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甲板吊攀馬腳的去除設備,其包括水平調節(jié)系統(tǒng)、差速動力系統(tǒng)、銑削動力系統(tǒng)和電機控制系統(tǒng);水平調節(jié)系統(tǒng)包括支撐裝置和升降裝置,該升降裝置用于調節(jié)支撐裝置在豎直方向的高度和在水平面上的傾斜度;該差速動力系統(tǒng)包括導軌、滑塊和用于驅動滑塊沿導軌橫向移動的驅動裝置;銑削動力系統(tǒng)用于銑削甲板吊攀馬腳;該電機控制系統(tǒng)用于控制差速動力系統(tǒng)、銑削動力系統(tǒng)的啟停以及運行狀態(tài)。本實用新型提高了甲板上吊攀馬腳加工后的表面質量,還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用于甲板吊攀馬腳的去除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船體表面處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甲板吊攀馬腳的去除設備。
【背景技術】
[0002]大型船舶總段建造過程中,需要在每個分段表面焊接高強度吊攀,以滿足起重吊裝需要。吊裝完成后,甲板處的吊攀經由氣割手段去除。由于此時甲板表面涂裝工作已基本完成,為了保護油漆涂層免于高溫破壞,氣割過程中需保留至少20mm高度的殘余,稱為吊攀馬腳。根據(jù)PSPC涂裝標準要求,吊攀馬腳必須去除,同時保證去除表面的平面度為0.5/500,光潔度在Ra = 25 μ m以內。
[0003]傳統(tǒng)的去除方法采用氣動角磨機等手動打磨設備進行人工打磨。該去除方法存在以下技術問題:去除效率低下,加工成本高,去除質量較差,表面質量很難達到PSPC標準的要求,往往需要返工和二次處理,對船舶交驗造成很大負面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傳統(tǒng)的去除方法去除效率低下和表面質量難以保證等缺陷,提供一種用于甲板吊攀馬腳的去除設備。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0006]一種用于甲板吊攀馬腳的去除設備,其特點在于,其包括水平調節(jié)系統(tǒng)、差速動力系統(tǒng)、統(tǒng)削動力系統(tǒng)和電機控制系統(tǒng);
[0007]該水平調節(jié)系統(tǒng)包括支撐裝置和連接于該支撐裝置上的升降裝置,該升降裝置用于調節(jié)該支撐裝置在豎直方向的高度和在水平面上的傾斜度;
[0008]該差速動力系統(tǒng)包括一固定于該支撐裝置上的導軌、一滑設于該導軌上的滑塊和一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用于驅動該滑塊沿該導軌橫向移動;
[0009]該銑削動力系統(tǒng)固定于該滑塊上,且用于銑削甲板吊攀馬腳;
[0010]該電機控制系統(tǒng)固定于該支撐裝置上,且用于控制該差速動力系統(tǒng)、銑削動力系統(tǒng)的啟停以及運行狀態(tài)。
[0011]較佳地,該支撐裝置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支撐架,該升降裝置包括四個升降機構,其中各該支撐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別固定有一個該升降機構,各該升降機構包括一絲桿和固定于相應的該支撐架上的螺紋部件,該螺紋部件與該絲桿為螺紋配合連接,且該絲桿的頂端固定有一手柄部,該絲桿的底端固定有一支腳滑塊。
[0012]較佳地,該驅動裝置包括工速電機、快速電機、差速傳動機構和螺旋桿,該差速傳動機構的輸入端均與該工速電機、快速電機傳動連接,該差速傳動機構的輸出端與該螺旋桿傳動連接,該螺旋桿與該滑塊為螺紋配合連接。
[0013]較佳地,該銑削動力系統(tǒng)包括銑削電機、變速箱、銑削軸和用于安裝銑削部件的銑刀盤,該變速箱包括固定于該滑塊上的箱體和與該銑削電機傳動連接的變速傳動機構,該變速傳動機構的輸出端與該銑削軸傳動連接,該銑刀盤固定于該銑削軸的底端,且該銑削軸通過一銑削調節(jié)裝置可沿豎直方向上下移動。
[0014]較佳地,該電機控制系統(tǒng)包括控制面板、固定于該導軌上的行程開關、用于撞擊該行程開關的觸動裝置、電機主回路和電機控制回路;
[0015]該控制面板用于輸入控制信號;
[0016]該行程開關用于切換該銑削動力系統(tǒng)的快進、工進、工退及快退四個工位;
[0017]該觸動裝置固定于該滑塊的后側面上;
[0018]該控制主回路包括一與該工速電機串聯(lián)連接的第一接觸器的主觸點、一串聯(lián)連接于該第一接觸器的主觸點的底端與該快速電機之間的第二接觸器的主觸點、一第三接觸器的主觸點和一與該銑削電機串聯(lián)連接的第四接觸器的主觸點,該第三接觸器的主觸點并聯(lián)連接于該第一接觸器的主觸點的兩端,該第三接觸器的主觸點與該第二接觸器的主觸點串聯(lián)連接,且該第三接觸器的主觸點用于控制工速電機、快速電機的反轉;
[0019]該電機控制回路用于接收控制信號,并用于控制第一接觸器、第二接觸器、第三接觸器、第四接觸器得電或斷電。
[0020]較佳地,該行程開關包括沿豎直方向依次間隔設置的第一行程開關常閉觸點、第二行程開關常閉觸點和第三行程開關常閉觸點,該觸動裝置包括固定于該滑塊的后側面上安裝板和三個固定于該安裝板上的觸動部件,三個該觸動部件沿該安裝板的橫向間隔設置,且在豎直方向分別與第一行程開關常閉觸點、第二行程開關常閉觸點和第三行程開關常閉觸點對應設置。
[0021]較佳地,該電機控制回路包括一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第一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并聯(lián)連接;
[0022]該第一支路用于控制第一接觸器得電或斷電,且該第一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一聯(lián)鎖保護支路和第一控制支路;
[0023]該第三支路用于控制第三接觸器得電或斷電,且該第三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三聯(lián)鎖保護支路和第三控制支路;
[0024]該第四支路用于控制第四接觸器得電或斷電,且該第四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四控制支路;
[0025]該第二支路用于控制第二接觸器得電或斷電,該第二支路并聯(lián)連接于該第一控制支路的兩端,且并聯(lián)連接于該第三控制支路的兩端。
[0026]較佳地,第一聯(lián)鎖保護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三行程開關常閉觸點和第三接觸器的常閉輔助觸點。
[0027]較佳地,該第一控制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二接觸器的常閉輔助觸點、第一自鎖回路和第一接觸器的線圈,該電機控制回路還包括一第一附加支路,該第一附加支路包括一連接于第一聯(lián)鎖保護支路底端與第一接觸器的線圈頂端之間的第一聯(lián)鎖開關的第一常開觸點,該第一自鎖回路包括并聯(lián)連接的工進按鈕的常開觸點和第一接觸器的常開輔助觸點。
[0028]較佳地,該第三聯(lián)鎖保護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一行程開關常閉觸點和第一接觸器的常閉輔助觸點。
[0029]較佳地,該第三控制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二接觸器的常閉輔助觸點、第二自鎖回路和第三接觸器的線圈,該電機控制回路還包括一第二附加支路,該第二附加支路包括一連接于第三聯(lián)鎖保護支路底端與第三接觸器的線圈頂端之間的第二聯(lián)鎖開關的第一常開觸點,該第二自鎖回路包括并聯(lián)連接的工退按鈕的常開觸點和第三接觸器的常開輔助觸點。
[0030]較佳地,該第二支路包括第二聯(lián)鎖保護支路、第一聯(lián)鎖控制支路和第二聯(lián)鎖控制支路,該第一聯(lián)鎖控制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于第一聯(lián)鎖保護支路底端與第二聯(lián)鎖保護支路的頂端之間的該第一聯(lián)鎖開關的第二常開觸點,該第二聯(lián)鎖控制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于第三聯(lián)鎖保護支路底端與第二聯(lián)鎖保護支路的頂端之間的該第二聯(lián)鎖開關的第二常開觸點。
[0031]較佳地,該第二聯(lián)鎖保護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四接觸器的常閉輔助觸點、第二行程開關常閉觸點和第二接觸器的線圈。
[0032]較佳地,該第四控制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二接觸器的常閉輔助觸點、第三自鎖回路和第四接觸器的線圈,該第三自鎖回路包括并聯(lián)連接的銑削按鈕的常開觸點和第四接觸器的常開輔助觸點。
[0033]較佳地,該電機控制回路還包括一總停按鈕的常閉觸點,該總停按鈕的常閉觸點均與第一聯(lián)鎖保護支路、第三聯(lián)鎖保護支路和第四控制支路串聯(lián)連接。
[0034]在符合本領域常識的基礎上,上述各優(yōu)選條件,可任意組合,即得本實用新型各較佳實例。
[0035]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
[0036]本實用新型保證了銑削動力系統(tǒng)的工作平面與待加工平面平行,提高了甲板上吊攀馬腳加工后的表面質量,同時避免產生高溫破壞油漆涂層。另外,還降低了加工成本,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7]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去除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38]圖2為與圖1對應的俯視圖。
[0039]圖3為與圖1對應的左視圖。
[0040]圖4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升降裝置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41]圖5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電機主回路示意圖。
[0042]圖6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電機控制回路示意圖。
[0043]圖7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去除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0044]附圖標記說明:
[0045]水平調節(jié)系統(tǒng):1 支撐架:11 絲桿:12
[0046]螺紋部件:13手柄部:14 支腳滑塊:15
[0047]推力軸承:16
[0048]差速動力系統(tǒng):2 導軌:21滑塊:22
[0049]工速電機:23快速電機:24 差速傳動機構:25
[0050]螺旋桿:26
[0051]銑削動力系統(tǒng):3 銑削電機:31 變速箱:32
[0052]銑削軸:33銑刀盤:34
[0053]電機控制系統(tǒng):4控制面板:41
[0054]第一接觸器:KM1第二接觸器:KM2
[0055]第三接觸器:KM3第四接觸器:KM4
[0056]總停按鈕:SB1第一聯(lián)鎖開關:SB2
[0057]工進按鈕:SB3工退按鈕:SB4
[0058]第二聯(lián)鎖開關:SB5銑削按鈕:SB6
[0059]急停按鈕:SB7第一行程開關常閉觸點:SQ1
[0060]第二行程開關常閉觸點:SQ2第三行程開關常閉觸點:SQ3
【具體實施方式】
[0061]下面舉個較佳實施例,并結合附圖來更清楚完整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62]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63]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用于甲板吊攀馬腳的去除設備包括水平調節(jié)系統(tǒng)1、差速動力系統(tǒng)2、銑削動力系統(tǒng)3和電機控制系統(tǒng)4。
[0064]其中,該水平調節(jié)系統(tǒng)I包括支撐裝置和連接在支撐裝置上的升降裝置。該升降裝置用于調節(jié)支撐裝置在豎直方向的高度和在水平面上的傾斜度。同時,如圖2所示,該支撐裝置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支撐架11,該升降裝置包括四個升降機構,其中各支撐架11的前端和后端分別固定有一個該升降機構。且兩個支撐架11左右對稱設置,并由鋼板切割后焊接而成,具有足夠結構強度和水平精度。
[0065]請根據(jù)圖4予以理解,各該升降機構包括一絲桿12和固定于相應的支撐架11上的螺紋部件13,螺紋部件13與絲桿12為螺紋配合連接。且絲桿12的頂端固定有一手柄部14,該絲桿12的底端通過一推力軸承16固定有一支腳滑塊15。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可以通過轉動手柄部14使得絲桿12旋轉,通過絲桿12的旋轉運動轉換為螺紋部件13沿豎直方向的移動,從而調節(jié)兩個支撐架11在豎直方向的高度和在水平面上的傾斜度。
[0066]在本實施例中,螺紋部件13為高強度的花籃螺母,且焊接在支撐架11的端部。同時,支腳滑塊15內有圓形的聚四氟乙烯板來與船甲板接觸,以減少對甲板油漆圖層的破壞。這樣,通過旋轉手柄部14即可調節(jié)支腳滑塊15的高低。在支腳滑塊15的一側以相同方式安裝載重不小于500kg的萬向輪。在銑削動力系統(tǒng)3上與其工作平面平行的平面上固定兩個水平面內相互垂直的水平儀作為一組調節(jié)水平儀,將一組參照水平儀放置于待打磨吊攀馬腳旁。兩個參照水平儀分別與兩個調節(jié)水平儀平行。當船甲板不水平時,調節(jié)水平儀內氣泡會偏離平衡位置。此時,調節(jié)四個支腳滑塊15的高低,使得調節(jié)水平儀內的氣泡位置與相對應的參照水平儀內氣泡位置分別相同,即認為銑削動力系統(tǒng)3與工作平面平行。其中,水平儀型號為BS-A93C型,綠色管內裝有液體,當氣泡位于兩條黑線之間時,可認為達到水平。
[0067]通過設計一套船用水平調節(jié)系統(tǒng)1,將機床上金屬冷加工銑削原理成功應用到傾斜船臺或晃動環(huán)境下的船體現(xiàn)場,代替了傳統(tǒng)的磨料磨削手段,提升了加工后的表面質量,同時避免產生高溫破壞油漆涂層。通過實驗測量加工后的表面平面度達0.12/500,粗糙度Ra達7.5 μ m,充分滿足了 PSPC涂裝標準的要求。
[0068]請根據(jù)圖1-3予以理解,該差速動力系統(tǒng)2包括一固定在支撐架11上的導軌21、一滑設在導軌21上的滑塊22和一驅動裝置。其中,該驅動裝置用于驅動滑塊22沿導軌21橫向移動,且該驅動裝置包括工速電機23、快速電機24、差速傳動機構25和螺旋桿26,該差速傳動機構25的輸入端均與工速電機23、快速電機24傳動連接,輸出端與螺旋桿26傳動連接,該螺旋桿26與該滑塊22為螺紋配合連接。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當工速電機23、快速電機24啟動時,通過差速傳動機構25驅動絲桿12旋轉,從而帶動滑塊22沿導軌21的橫向左右移動。
[0069]采用快速電機24和工速電機23裝在同一差速傳動機構25上的結構,工作時工速電機23始終運行;當需要快進時,快速電機也同時運行,使差速傳動機構25輸出轉速提高,從而驅動螺旋桿26帶動滑塊22快進或工進。
[0070]在本實施例中,螺旋桿26選用GB3668.4-83標準HJ40A型普通絲杠傳動裝置,導軌21采用制造工藝簡單、導向剛度較好的雙矩形單導軌21導向形式??紤]到甲板吊攀馬腳尺度不超過700mm,以及集裝箱船甲板為模塊化設計,空間有限,故導軌21長度為1400mm,滑塊22長度為600mm,使得行程達到800mm以覆蓋整個吊攀馬腳。同時根據(jù)銑刀參數(shù)要求,選定差速傳動機構25為JB1521-75標準HJ40-F41型,快速電機為功率0.75kff的Y90S-6型,工速電機為功率1.5kff的Y90L-4型。差速傳動機構型號為符合JB1521-75標準的HJ40-F41型,其快進轉速550r/min,工進轉速20r/min。
[0071]另外,銑削動力系統(tǒng)3固定在滑塊22上,且用于銑削甲板吊攀馬腳。其中,該銑削動力系統(tǒng)3包括銑削電機31、變速箱32、銑削軸33和用于安裝銑削部件的銑刀盤34。四者應保證銑削部件相對切削表面速率在標準范圍內。該變速箱32包括固定在滑塊22上的箱體和與銑削電機31傳動連接的變速傳動機構,變速傳動機構的輸出端與該銑削軸33傳動連接。銑刀盤34固定在銑削軸33的底端,且銑削軸33通過一銑削調節(jié)裝置可沿豎直方向上下移動。
[0072]在本實施例中,銑削部件為銑刀,考慮到吊攀馬腳表面硬度很高,銑刀選用YW2型硬質合金,配合200mm標準銑刀盤34,確定其最佳切削轉速為300_350r/min,功率不小于4kW。根據(jù)這一參數(shù),選定銑削電機31為功率5.5kff的Y132S2-4型,變速箱32為JB1530標準TX32A型,輸出轉速為320r/min。
[0073]此外,該電機控制系統(tǒng)4固定在支撐架11上,且用于控制差速動力系統(tǒng)2、銑削動力系統(tǒng)3的啟停以及運行狀態(tài)。其中,該電機控制系統(tǒng)4包括控制面板41、固定在導軌21上的行程開關、用于撞擊行程開關的觸動裝置、電機主回路和電機控制回路,該觸動裝置固定在滑塊22的后側面上。
[0074]請根據(jù)圖1予以理解,該控制面板41用于輸入控制信號。該控制面板41上設置有第一聯(lián)鎖開關、第二聯(lián)鎖開關、電源總開關、工進按鈕、工退按鈕、銑削按鈕、總停按鈕和急停按鈕SB7。
[0075]另外,該行程開關用于切換銑削動力系統(tǒng)3的快進、工進、工退及快退四個工位。且該行程開關包括沿豎直方向依次間隔設置的第一行程開關常閉觸點SQ1、第二行程開關常閉觸點SQ2和第三行程開關常閉觸點SQ3。同時,該觸動裝置包括固定在滑塊22后側面上的安裝板和三個固定在安裝板上的觸動部件,三個觸動部件沿該安裝板的橫向間隔設置,同時,三個觸動部件在豎直方向設置于不同高度,且在豎直方向分別與第一行程開關常閉觸點SQ1、第二行程開關常閉觸點SQ2和第三行程開關常閉觸點SQ3對應設置。其中,限位開關型號為JW2A-11Z/3。
[0076]在本實施例中,當滑塊22沿導軌21滑動至初始位置時,第一個觸動部件碰撞第一行程開關常閉觸點SQ1,當滑塊22沿導軌21滑動至加工區(qū)域起始點時,第二個觸動部件碰撞第二行程開關常閉觸點SQ2,當滑塊22沿導軌21滑動至加工區(qū)域終點時,第三個觸動部件碰撞第三行程開關常閉觸點SQ3。
[0077]請根據(jù)圖5予以理解,該控制主回路包括一與工速電機串聯(lián)連接的第一接觸器KMl的主觸點、一串聯(lián)連接于第一接觸器KMl的主觸點的底端與快速電機之間的第二接觸器KM2的主觸點、一第三接觸器KM3的主觸點和一與銑削電機串聯(lián)連接的第四接觸器KM4的主觸點。其中,該第三接觸器KM3的主觸點并聯(lián)連接于第一接觸器KMl的主觸點的兩端,該第三接觸器KM3的主觸點與第二接觸器KM2的主觸點串聯(lián)連接,且第三接觸器KM3的主觸點用于控制工速電機、快速電機的反轉。
[0078]請根據(jù)圖6予以理解,該電機控制回路用于接收控制信號,并用于控制第一接觸器KMl、第二接觸器KM2、第三接觸器KM3、第四接觸器KM4得電或斷電。在電機控制回路中,加入多重自鎖互鎖保護,保證人員和去除設備安全。
[0079]其中,該電機控制回路包括一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第一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并聯(lián)連接。同時,該第一支路用于控制第一接觸器KMl得電或斷電,且該第一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一聯(lián)鎖保護支路和第一控制支路。第一聯(lián)鎖保護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三行程開關常閉觸點和第三接觸器KM3的常閉輔助觸點。第一控制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二接觸器KM2的常閉輔助觸點、第一自鎖回路和第一接觸器KMl的線圈。該第一自鎖回路包括并聯(lián)連接的工進按鈕SB3的常開觸點和第一接觸器KMl的常開輔助觸點。
[0080]另外,如圖6所示,該電機控制回路還包括一第一附加支路,該第一附加支路包括一連接于第一聯(lián)鎖保護支路底端與第一接觸器KMl的線圈頂端之間的第一聯(lián)鎖開關SB2的第一常開觸點。
[0081 ] 請根據(jù)圖6予以理解,該第三支路用于控制第三接觸器KM3得電或斷電,且該第三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三聯(lián)鎖保護支路和第三控制支路。其中,該第三聯(lián)鎖保護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一行程開關常閉觸點和第一接觸器KMl的常閉輔助觸點。第三控制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二接觸器KM2的常閉輔助觸點、第二自鎖回路和第三接觸器KM3的線圈。該第二自鎖回路包括并聯(lián)連接的工退按鈕SB4的常開觸點和第三接觸器KM3的常開輔助觸點。該電機控制回路還包括一第二附加支路,該第二附加支路包括一連接于第三聯(lián)鎖保護支路底端與第三接觸器KM3的線圈頂端之間的第二聯(lián)鎖開關SB5的第一常開觸點。
[0082]另外,如圖6所示,該第四支路用于控制第四接觸器KM4得電或斷電,且第四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四控制支路。其中,該第四控制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二接觸器KM2的常閉輔助觸點、第三自鎖回路和第四接觸器KM4的線圈。該第三自鎖回路包括并聯(lián)連接的銑削按鈕SB6的常開觸點和第四接觸器KM4的常開輔助觸點。
[0083]此外,該第二支路用于控制第二接觸器KM2得電或斷電,該第二支路并聯(lián)連接于該第一控制支路的兩端,且并聯(lián)連接于該第三控制支路的兩端。其中,該第二支路包括第二聯(lián)鎖保護支路、第一聯(lián)鎖控制支路和第二聯(lián)鎖控制支路。該第二聯(lián)鎖保護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四接觸器KM4的常閉輔助觸點、第二行程開關常閉觸點和第二接觸器KM2的線圈。該第一聯(lián)鎖控制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于第一聯(lián)鎖保護支路的底端與第二聯(lián)鎖保護支路的頂端之間的該第一聯(lián)鎖開關SB2的第二常開觸點。該第二聯(lián)鎖控制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于第三聯(lián)鎖保護支路的底端與第二聯(lián)鎖保護支路的頂端之間的該第二聯(lián)鎖開關SB5的第二常開觸點。
[0084]請根據(jù)圖6予以理解,該電機控制回路還包括一總停按鈕SBl的常閉觸點和一與該總停按鈕SBl的常閉觸點串聯(lián)的急停按鈕SB7的常閉觸點,該總停按鈕SBl的常閉觸點和急停按鈕SB7的常閉觸點均與第一聯(lián)鎖保護支路、第三聯(lián)鎖保護支路和第四控制支路串聯(lián)連接。
[0085]在本實施例中,使用自動控制代替人工控制,既減少了人工成本,又大大提升工作效率,節(jié)省了去除時間,對船舶交驗成功率提升和成本控制有著重大的意義。通過加入若干手動控制開關,使得工作過程中,操作員可隨時切換到手動模式進行人工調節(jié)以適應現(xiàn)場實際情況。
[0086]請根據(jù)圖1-7予以理解,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甲板吊攀馬腳的去除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0087]步驟100,定位去除設備:將去除設備起吊至甲板待打磨吊攀馬腳處,萬向輪觸地,支腳滑塊15離地,緩慢推動去除設備并調整好位置,轉動手柄部14將四個支腳滑塊15放下使得萬向輪離地。在本實施例中,該去除設備自重約1.2噸。
[0088]步驟101,調節(jié)銑削動力系統(tǒng)3的工作平面與待加工平面平行:將一組參照水平儀放置于待打磨吊攀馬腳旁,另一組調節(jié)水平儀放置于該銑削動力系統(tǒng)3上,通過分別旋轉四個手柄部14調節(jié)支撐架11在水平面上的傾斜度,直到調節(jié)水平儀與參照水平儀示數(shù)均相同。在將支腿滑塊鎖緊。
[0089]步驟102,粗加工待打磨吊攀馬腳。
[0090]步驟103,精加工待打磨吊攀馬腳。
[0091]其中,步驟102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0092]步驟1020,銑削調節(jié)裝置將銑刀盤34的工作平面調至比待打磨吊攀馬腳的上表面低處,打開電源總開關。
[0093]步驟1021,按下工進按鈕SB3,第一接觸器KMl得電,工速電機啟動并正轉,滑塊22以工進速度前進。
[0094]步驟1022,按下第一聯(lián)鎖開關SB2,第二接觸器KM2得電,快速電機正轉并加快滑塊22速度。
[0095]步驟1023,當銑削動力系統(tǒng)3到達加工區(qū)域起始點,按下銑削按鈕SB6,第四接觸器KM4得電,銑削電機啟動對待打磨吊攀馬腳進行銑削,當觸動裝置碰撞到第三行程開關常閉觸點SQ3,第一接觸器KMl斷電,工速電機停止運行。
[0096]步驟1024,按下工退按鈕SB4,第三接觸器KM3得電,工速電機反轉,該銑削動力系統(tǒng)3 —工退狀態(tài)對待打磨吊攀馬腳進行銑削。
[0097]步驟1025,當觸動裝置碰撞到第二行程開關常閉觸點SQ2,按下第二聯(lián)鎖開關SB5,第二接觸器KM2得電,快速電機反轉并加快滑塊22速度。
[0098]步驟1026,當銑削動力系統(tǒng)3退回初始位置并碰撞到第一行程開關常閉觸點SQ1,工速電機、快速電機停止運行,關閉電源總開關。
[0099]步驟1027,重復步驟1020-1026,直至待打磨吊攀馬腳的待加工余量小于2mm。
[0100]另外,步驟103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0101]步驟1030,銑削調節(jié)裝置將銑刀盤34的工作平面調至比待打磨吊攀馬腳的上表面低0.5mm-1mm處,打開電源總開關。
[0102]步驟1031,按下工進按鈕SB3,第一接觸器KMl得電,工速電機啟動并正轉,滑塊22以工進速度前進。
[0103]步驟1032,按下第一聯(lián)鎖開關SB2,第二接觸器KM2得電,快速電機正轉并加快滑塊22速度。
[0104]在本實施例中,出于安全考慮,在銑削部件開始旋轉后(即第四接觸器KM4得電后)或到達加工區(qū)域(即行程開關的第二行程開關常閉觸點SQ2被觸發(fā)),即使按住第二行程開關常閉觸點SQ2不放,快速電機仍然停止,以防進給速度過快打壞刀片或造成危險。
[0105]步驟1033,當銑削動力系統(tǒng)3到達加工區(qū)域起始點,按下銑削按鈕SB6,第四接觸器KM4得電,銑削電機啟動對待打磨吊攀馬腳進行銑削,當觸動裝置碰撞到第三行程開關常閉觸點SQ3,第一接觸器KMl斷電,工速電機停止運行。
[0106]步驟1034,按下工退按鈕SB4,第三接觸器KM3得電,工速電機反轉,該銑削動力系統(tǒng)3 —工退狀態(tài)對待打磨吊攀馬腳進行銑削。
[0107]步驟1035,當觸動裝置碰撞到第二行程開關常閉觸點SQ2,按下第二聯(lián)鎖開關SB5,第二接觸器KM2得電,快速電機反轉并加快滑塊22速度。
[0108]步驟1036,當銑削動力系統(tǒng)3退回初始位置并碰撞到第一行程開關常閉觸點SQ1,工速電機、快速電機停止運行,關閉電源總開關。
[0109]步驟1037,重復步驟1030-1036,直至待打磨吊攀馬腳的上表面與其周緣的高度偏差小于1mm。
[0110]綜上所述,采用上述去除設備和去除方法,可以解決在傾斜船臺或晃動環(huán)境下高質量、高效率地去除吊攀氣割殘余馬腳的技術難題,極大地提高了去除后的甲板表面的平面度和光潔度,減少了去除時間和人工成本,大大節(jié)省了交驗時間和交驗成本。
[0111]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僅是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是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但這些變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甲板吊攀馬腳的去除設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平調節(jié)系統(tǒng)、差速動力系統(tǒng)、統(tǒng)削動力系統(tǒng)和電機控制系統(tǒng); 該水平調節(jié)系統(tǒng)包括支撐裝置和連接于該支撐裝置上的升降裝置,該升降裝置用于調節(jié)該支撐裝置在豎直方向的高度和在水平面上的傾斜度; 該差速動力系統(tǒng)包括一固定于該支撐裝置上的導軌、一滑設于該導軌上的滑塊和一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用于驅動該滑塊沿該導軌橫向移動; 該銑削動力系統(tǒng)固定于該滑塊上,且用于銑削甲板吊攀馬腳; 該電機控制系統(tǒng)固定于該支撐裝置上,且用于控制該差速動力系統(tǒng)、銑削動力系統(tǒng)的啟停以及運行狀態(tài)。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設備,其特征在于,該支撐裝置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支撐架,該升降裝置包括四個升降機構,其中各該支撐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別固定有一個該升降機構,各該升降機構包括一絲桿和固定于相應的該支撐架上的螺紋部件,該螺紋部件與該絲桿為螺紋配合連接,且該絲桿的頂端固定有一手柄部,該絲桿的底端固定有一支腳滑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去除設備,其特征在于,該驅動裝置包括工速電機、快速電機、差速傳動機構和螺旋桿,該差速傳動機構的輸入端均與該工速電機、快速電機傳動連接,該差速傳動機構的輸出端與該螺旋桿傳動連接,該螺旋桿與該滑塊為螺紋配合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去除設備,其特征在于,該銑削動力系統(tǒng)包括銑削電機、變速箱、銑削軸和用于安裝銑削部件的銑刀盤,該變速箱包括固定于該滑塊上的箱體和與該銑削電機傳動連接的變速傳動機構,該變速傳動機構的輸出端與該銑削軸傳動連接,該銑刀盤固定于該銑削軸的底端,且該銑削軸通過一銑削調節(jié)裝置可沿豎直方向上下移動。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去除設備,其特征在于,該電機控制系統(tǒng)包括控制面板、固定于該導軌上的行程開關、用于撞擊該行程開關的觸動裝置、電機主回路和電機控制回路; 該控制面板用于輸入控制信號; 該行程開關用于切換該銑削動力系統(tǒng)的快進、工進、工退及快退四個工位; 該觸動裝置固定于該滑塊的后側面上; 該控制主回路包括一與該工速電機串聯(lián)連接的第一接觸器的主觸點、一串聯(lián)連接于該第一接觸器的主觸點的底端與該快速電機之間的第二接觸器的主觸點、一第三接觸器的主觸點和一與該銑削電機串聯(lián)連接的第四接觸器的主觸點,該第三接觸器的主觸點并聯(lián)連接于該第一接觸器的主觸點的兩端,該第三接觸器的主觸點與該第二接觸器的主觸點串聯(lián)連接,且該第三接觸器的主觸點用于控制工速電機、快速電機的反轉; 該電機控制回路用于接收控制信號,并用于控制第一接觸器、第二接觸器、第三接觸器、第四接觸器得電或斷電。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去除設備,其特征在于,該行程開關包括沿豎直方向依次間隔設置的第一行程開關常閉觸點、第二行程開關常閉觸點和第三行程開關常閉觸點,該觸動裝置包括固定于該滑塊的后側面上安裝板和三個固定于該安裝板上的觸動部件,三個該觸動部件沿該安裝板的橫向間隔設置,且在豎直方向分別與第一行程開關常閉觸點、第二行程開關常閉觸點和第三行程開關常閉觸點對應設置。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去除設備,其特征在于,該電機控制回路包括一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第一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并聯(lián)連接; 該第一支路用于控制第一接觸器得電或斷電,且該第一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一聯(lián)鎖保護支路和第一控制支路; 該第三支路用于控制第三接觸器得電或斷電,且該第三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三聯(lián)鎖保護支路和第三控制支路; 該第四支路用于控制第四接觸器得電或斷電,且該第四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四控制支路; 該第二支路用于控制第二接觸器得電或斷電,該第二支路并聯(lián)連接于該第一控制支路的兩端,且并聯(lián)連接于該第三控制支路的兩端。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去除設備,其特征在于,第一聯(lián)鎖保護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三行程開關常閉觸點和第三接觸器的常閉輔助觸點。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去除設備,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控制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二接觸器的常閉輔助觸點、第一自鎖回路和第一接觸器的線圈,該電機控制回路還包括一第一附加支路,該第一附加支路包括一連接于第一聯(lián)鎖保護支路底端與第一接觸器的線圈頂端之間的第一聯(lián)鎖開關的第一常開觸點,該第一自鎖回路包括并聯(lián)連接的工進按鈕的常開觸點和第一接觸器的常開輔助觸點。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去除設備,其特征在于,該第三聯(lián)鎖保護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一行程開關常閉觸點和第一接觸器的常閉輔助觸點。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去除設備,其特征在于,該第三控制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二接觸器的常閉輔助觸點、第二自鎖回路和第三接觸器的線圈,該電機控制回路還包括一第二附加支路,該第二附加支路包括一連接于第三聯(lián)鎖保護支路底端與第三接觸器的線圈頂端之間的第二聯(lián)鎖開關的第一常開觸點,該第二自鎖回路包括并聯(lián)連接的工退按鈕的常開觸點和第三接觸器的常開輔助觸點。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去除設備,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支路包括第二聯(lián)鎖保護支路、第一聯(lián)鎖控制支路和第二聯(lián)鎖控制支路,該第一聯(lián)鎖控制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于第一聯(lián)鎖保護支路底端與第二聯(lián)鎖保護支路的頂端之間的該第一聯(lián)鎖開關的第二常開觸點,該第二聯(lián)鎖控制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于第三聯(lián)鎖保護支路底端與第二聯(lián)鎖保護支路的頂端之間的該第二聯(lián)鎖開關的第二常開觸點。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去除設備,其特征在于,該第二聯(lián)鎖保護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四接觸器的常閉輔助觸點、第二行程開關常閉觸點和第二接觸器的線圈。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去除設備,其特征在于,該第四控制支路包括串聯(lián)連接的第二接觸器的常閉輔助觸點、第三自鎖回路和第四接觸器的線圈,該第三自鎖回路包括并聯(lián)連接的銑削按鈕的常開觸點和第四接觸器的常開輔助觸點。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去除設備,其特征在于,該電機控制回路還包括一總停按鈕的常閉觸點,該總停按鈕的常閉觸點均與第一聯(lián)鎖保護支路、第三聯(lián)鎖保護支路和第四控制支路串聯(lián)連接。
【文檔編號】B63B9/00GK204077998SQ201420463246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8月15日
【發(fā)明者】杜凡, 朱正偉, 沈龍才, 周興彪, 林龍 申請人:上海船廠船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