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燃油箱技術(shù)領(lǐng)域,特別涉及一種減震墊和燃油箱。
背景技術(shù):
為了避免燃油箱與汽車車身之間的碰撞和摩擦,減少燃油箱在工作過程中產(chǎn)生的震動和噪音,汽車一般采用減震墊減震降噪。
目前的減震墊一般為EPDM橡膠塊或EVA發(fā)泡橡膠塊,其布置在燃油箱與車身底板之間,以吸收沖擊能量、緩解沖擊為主要目的,其性能主要由減震墊硬度來決定,硬度過低,油箱容易松動,硬度過高,油箱不易安裝。目前的油箱減震墊邵氏硬度為50±5HS,強化路試車出現(xiàn)了減震墊脫落及油箱松動現(xiàn)象,同時線體操作員反饋油箱安裝困難。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減震墊和燃油箱,解決減震墊脫落、油箱松動以及油箱安裝困難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是采用以下的技術(shù)方案來實現(xiàn)的。
一種減震墊,用于設(shè)置在燃油箱的油箱本體與車身底板之間,減震墊包括減震墊本體和設(shè)置在減震墊本體上部的變形部,變形部與減震墊本體一體成型,變形部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結(jié)構(gòu),變形部用于與車身底板接觸。
進一步地,變形部由多個凸條和多個凹槽交替排布形成。
進一步地,多個凸條和多個凹槽分別沿著減震墊的第一方向延伸,多個凸條和多個凹槽沿著減震墊的第二方向交替排布,其中第二方向與第一方向垂直。
進一步地,多個凸條和多個凹槽交替排布形成矩形鋸齒結(jié)構(gòu)或波浪形鋸齒結(jié)構(gòu)。
進一步地,變形部由呈均布原點的多個凸環(huán)形成。
進一步地,變形部的高度為減震墊厚度的15%-35%。
進一步地,減震墊本體下部粘貼有黏膠層。
一種燃油箱,包括油箱本體,油箱本體上設(shè)置有上述的減震墊。
進一步地,減震墊通過粘貼方式固定在油箱本體上。
進一步地,油箱本體上圍繞減震墊設(shè)置有限位帶,減震墊限位在限位帶內(nèi)。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減震墊本體上部的變形部,增大減震墊與車身底部的摩擦力,可以有效地解決減震墊脫落。2、油箱本體上設(shè)置有減震墊,可以有效地防止油箱松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燃油箱的正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燃油箱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減震墊固定在燃油箱上沿III-III方向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減震墊的立體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減震墊的正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減震墊的正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減震墊的立體圖。
圖中:10.減震墊,11.減震墊本體,12.變形部,13.黏膠層,20.燃油箱,21.油箱本體,22.限位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xiàn)對照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燃油箱的正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燃油箱的俯視圖。請參閱圖1和圖2,一種減震墊10,用于設(shè)置在燃油箱20的油箱本體21與車身底板之間,以吸收沖擊能量、緩解沖擊為主要目的。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減震墊固定在燃油箱上沿III-III方向的剖視圖。請參閱圖3,減震墊10包括減震墊本體11和設(shè)置在減震墊本體11上部的變形部12。變形部12與減震墊本體11一體成型,變形部12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結(jié)構(gòu),變形部12用于與車身底板接觸。減震墊10通過粘貼方式固定在油箱本體21上。進一步地,減震墊10采用磨砂工藝并粘帖3M膠,使其與燃油箱20連接更牢固,可以有效地解決減震墊20松動和脫落的情況。油箱本體21上圍繞減震墊10設(shè)置有限位帶22,減震墊10限位在限位帶22內(nèi),限位帶22與油箱本體21一起吹塑成型。減震墊10的周圍增加限位,可以有效地防止減震墊10發(fā)生位移。在安裝燃油箱20時,變形部12會先壓縮,可以有效地解決燃油箱20安裝困難的問題。安裝燃油箱20后,變形部12可以增大減震墊10與車身底板的摩擦力,這樣也可以有效地解決減震墊10脫落和燃油箱20松動的情況。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減震墊的立體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減震墊的正視圖。請參閱圖4和圖5,減震墊10包括減震墊本體11和設(shè)置在減震墊本體11上部的變形部12,變形部12的高度為減震墊10厚度的15%-35%。變形部12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結(jié)構(gòu),與減震墊本體11一體成型。變形部12由多個凸條和多個凹槽交替排布形成,多個凸條和多個凹槽分別沿著減震墊10的第一方向延伸,多個凸條和多個凹槽沿著減震墊10的第二方向交替排布,其中第二方向與第一方向垂直,多個凸條和多個凹槽交替排布形成鋸齒結(jié)構(gòu)。減震墊本體11下部粘貼有黏膠層13,減震墊10通過粘貼方式固定在燃油箱上。具體地,減震墊10采用磨砂工藝并粘帖3M膠,使其與燃油箱連接更牢固,可以有效地解決減震墊松動和脫落的情況。
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減震墊的正視圖。請參閱圖6,減震墊10包括減震墊本體11和設(shè)置在減震墊本體11上部的變形部12,變形部12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結(jié)構(gòu),變形部12與減震墊本體11一體成型。變形部12由多個凸條和多個凹槽交替排布形成。多個凸條和多個凹槽分別沿著減震墊10的第一方向延伸,多個凸條和多個凹槽沿著減震墊10的第二方向交替排布,其中第二方向與第一方向垂直。多個凸條和多個凹槽交替排布形成波浪形鋸齒結(jié)構(gòu)。減震墊本體11下部粘貼有黏膠層13,減震墊10通過粘貼方式固定在燃油箱上。具體地,減震墊10采用磨砂工藝并粘帖3M膠,使其與燃油箱連接更牢固,可以有效地解決減震墊松動和脫落的情況。
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減震墊的立體圖。請參閱圖7,減震墊10包括減震墊本體11和設(shè)置在減震墊本體11上部的變形部12,變形部12與減震墊本體11一體成型,變形部12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結(jié)構(gòu),變形部12由呈均布原點的多個凸環(huán)形成。減震墊本體11下部粘貼有黏膠層13,減震墊10通過粘貼方式固定在燃油箱上。具體地,減震墊10采用磨砂工藝并粘帖3M膠,使其與燃油箱連接更牢固,可以有效地解決減震墊松動和脫落的情況。
盡管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lǐng)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quán)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