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工作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工作機,該工作機設置有用于向該工作機的主體上
承載的發(fā)動機加燃料的盒式氣瓶(cassette gas cylinder)。
背景技術:
從日本專利申請?zhí)亻_公報No. 10-131809 (JP 10-131809A)公知一種 以燃氣發(fā)動機提供動力的工作機。該己知的以燃氣發(fā)動機提供動力的工 作機包括承載在該工作機的主體上的燃氣發(fā)動機、從機體的后部向上向 后延伸的手柄柱、設置在手柄柱上的氣瓶外殼、以及容納在氣瓶外殼中 的盒式氣瓶。
在該工作機中,盒式氣瓶經由氣瓶外殼安裝至手柄柱。通過將盒式 氣瓶安裝至手柄柱,將燃料從盒式氣瓶饋送至燃氣發(fā)動機來驅動該發(fā)動 機。
然而,因為通過使用將氣瓶外殼安裝至手柄柱的結構來安裝盒式氣 瓶,所以盒式氣瓶在用手搬運時必須與氣瓶外殼分離并且分開運輸。因 此,盒式氣瓶在運輸時可能經受碰撞或受熱,并且灰塵還可能粘附至盒 式氣瓶。
因為盒式氣瓶是圓筒狀容器,所以盒式氣瓶在存儲在氣瓶外殼中時 可能對不準。因此,盒式氣瓶必須精確地定位在適當位置。由此,安裝 盒式氣瓶可能是一復雜操作。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工作機,由此,可以防止盒 式氣瓶經受碰撞或受熱,并且在運輸盒式氣瓶期間可以防止灰塵粘附至 盒式氣瓶,由此可以容易地按適當取向定位盒式氣瓶。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工作機,其包括機體;安裝 至該機體的發(fā)動機;用于向該發(fā)動機饋送燃料的盒式氣瓶;以及用于容 納該盒式氣瓶的氣瓶外殼,該氣瓶外殼可拆卸地安裝至該工作機。
因而,本發(fā)明使得氣瓶外殼能夠可拆卸地安裝至工作機。由此,盒 式氣瓶可以在容納在氣瓶外殼中的同時被運輸。由此,盒式氣瓶在其運 輸時可以被氣瓶外殼覆蓋。從而,可以防止盒式氣瓶經受直接碰撞或受 熱,并且可以防止灰塵粘附至盒式氣瓶。
優(yōu)選的是,所述盒式氣瓶設置有基部,在該基部的法蘭中形成有切 口部,并且在氣瓶外殼內部設置有能夠與該切口部接合的定位突出部。 由此,當將盒式氣瓶容納在氣瓶外殼中時,可以通過將法蘭中的切口部 與定位突出部接合而容易地定位該盒式氣瓶。
希望的是,該氣瓶外殼包括用于從上下方向夾住所述法蘭的外周部 的上半外殼和下半外殼,所述上半外殼和所述下半外殼中的任一個設有 鎖緊凸起,所述上半外殼和下半外殼中的另一個設有用于保持該鎖緊凸 起的鎖緊凸起接納部,并且通過所述鎖緊凸起接納部保持所述鎖緊凸起 來將所述上半外殼和下半外殼維持在裝配狀態(tài)下。從而,例如,當切口 部沒有與定位突出部接合,從而法蘭沒有位于預定位置時,可以通過法 蘭阻止上半外殼和下半外殼的裝配。由此,可以可靠地防止盒式氣瓶在 沒有定位在預定位置的情況下容納在氣瓶外殼中。
在一優(yōu)選形式中,該上半外殼和下半外殼具有配合部,并且該配合 部為迷宮式結構。由此,增加了上半外殼和下半外殼中的每一個的配合 部的防水性,從而可以防止水滲透到氣瓶外殼中。
優(yōu)選的是,該工作機還包括保持部件,該保持部件用于將所述氣 瓶外殼保持在安裝至所述工作機的狀態(tài)下;切換閥,該切換閥用于在將 燃料饋送至發(fā)動機的燃料饋送狀態(tài)與停止向發(fā)動機饋送燃料的燃料切斷 狀態(tài)之間切換;以及閥聯(lián)接裝置,該閥聯(lián)接裝置用于在所述保持部件對 所述氣瓶外殼的保持被解除時與該保持部件的移動同時地將該切換閥從 燃料饋送狀態(tài)切換成燃料切斷狀態(tài)。從而,當容納有盒式氣瓶的氣瓶外 殼與工作機分離時,不需要單獨操作切換閥從燃料饋送狀態(tài)切換至燃料切斷狀態(tài)。由此,可以通過簡單的操作順序將氣瓶外殼與工作機分離, 從而可以增強使用的簡易性。
希望的是,所述切換閥設置有操作桿,該操作桿用于在所述燃料饋
送狀態(tài)與所述燃料切斷狀態(tài)之間切換;所述閥聯(lián)接裝置設置有從所述操 作桿突出的從動突出部和可以被該從動突出部接觸的主動突出部,該主 動突出部被設置至所述保持部件,在通過所述保持部件保持氣瓶外殼的 狀態(tài)下通過所述操作桿切換至燃料饋送狀態(tài)時,所述從動突出部和所述 主動突出部接觸,而在所述保持部件沿接觸對所述氣瓶外殼的保持的方 向移動時,所述從動突出部通過所述主動突出部移動,并且所述操作桿 移動至燃料切斷狀態(tài)的位置。從而,該切換闊可以通過簡單結構而與所 述保持部件的移動同時地從燃料饋送狀態(tài)切換到燃料切斷狀態(tài)。
在一優(yōu)選形式中,所述氣瓶外殼具有閉鎖部,該閉鎖部用于將所述 保持部件鎖緊在適當位置,并且通過鎖緊彈簧向該保持部件施力,以使 所述保持部件保持在被所述鎖緊彈簧閉鎖至所述閉鎖部的狀態(tài)下。從而, 可以僅通過克服鎖緊彈簧的施加力使保持部件脫離閉鎖部而通過簡單操 作從工作機移除氣瓶外殼,并且可以增強使用的簡易性。
優(yōu)選的是,所述氣瓶外殼包括兩半部分(包括上半外殼和下半外殼), 所述閉鎖部設置至上半外殼,并且所述上半外殼和所述下半外殼設有防 錯位裝置,使得所述上半外殼在所述保持部件被閉鎖在所述閉鎖部上的 狀態(tài)下相對于所述下半外殼沿縱向方向不錯位。因此,上半外殼和下半 外殼(即,氣瓶外殼)可以令人滿意地被保持部件保持。
希望的是,該防錯位裝置包括被設置至所述下半外殼的左止動部 和右止動部,和用于分別與左止動部和右止動部接合的左閉鎖部和右閉 鎖部,該左閉鎖部和右閉鎖部被設置至上半外殼。由此,可以通過簡單 結構令人滿意地保持由兩半外殼組成的氣瓶外殼。
優(yōu)選的是,所述氣瓶外殼可拆卸地安裝至設置至工作機的外殼底座, 該外殼底座具有用于支承設置至所述盒式氣瓶的基部的基部支承件,所 述氣瓶外殼和所述外殼底座中的任一個具有用于與所述氣瓶外殼和所述 外殼底座中的另一個接合的多個滑塊,而所述氣瓶外殼和所述外殼底座中的所述另一個具有用于支承這些滑塊以使這些滑塊可以向所述基部支 承件滑動的滑軌。
因而,這些滑塊被滑軌支承,由此,這些滑塊可以向基部支承件滑 動,而不會脫落滑軌。因為氣瓶外殼由此可以通過滑動所述滑塊的簡單 操作而相對于基部支承件定位,所以容納有盒式氣瓶的氣瓶外殼可以通 過簡單的操作順序而安裝至外殼底座。
希望的是,所述外殼底座具有用于排出碎屑的碎屑排出端口,該碎 屑排出端口定位在所述外殼底座的底部的最低部處。由此,可以簡化從 外殼底座內部移除沙子、枯葉以及其它碎屑的操作。
在一優(yōu)選形式中,該工作機設置有用于支承設置至盒式氣瓶的基部 的基部支承件,同時該基部支承件設置有與法蘭進行接觸的法蘭接納部, 該法蘭沿所述基部的外周形成。
沿所述基部的外周形成的法蘭用作具有相對較大半徑的軸環(huán)。從而, 盒式氣瓶因與法蘭接納部進行接觸的盒式氣瓶的法蘭而可以由該法蘭部 可靠地支承。由此,可以防止盒式氣瓶因工作機的振動而搖晃,并且可 以穩(wěn)定地支承盒式氣瓶。
優(yōu)選的是,容納有所述盒式氣瓶的所述氣瓶外殼具有將所述盒式氣 瓶的法蘭暴露至外部的開口,該開口位于所述氣瓶外殼的遠端部,并且 在所述氣瓶外殼的近端部設有用于將所述盒式氣瓶推向所述開口的彈性 部件。從而,盒式氣瓶被該彈性部件施力,由此,可以維持將法蘭暴露 至外部的狀態(tài),可以防止盒式氣瓶因工作機的振動而搖晃,從而可以穩(wěn) 定地支承盒式氣瓶。
希望的是,所述氣瓶外殼通過設置至工作機的保持部件保持,該保 持部件閉鎖到設置至所述氣瓶外殼的閉鎖部上,并且該氣瓶外殼被閉鎖 到閉鎖部上的所述保持部件推向所述法蘭接納部,由此使盒式氣瓶的法 蘭和法蘭接納部接觸。
因而,該保持部件通過所述閉鎖部而被鎖緊在適當位置,由此,該 氣瓶外殼可以被所述保持部件推向法蘭接納部,從而可以使盒式氣瓶的 法蘭與法蘭接納部接觸。由此,盒式氣瓶可以被法蘭部可靠地保持,并且可以穩(wěn)定地支承容納在氣瓶外殼中的盒式氣瓶。
所述彈性部件可以是螺旋彈簧,該氣瓶外殼可以包括上半外殼和下 半外殼,該氣瓶外殼可以包括裝配所述螺旋彈簧的近端部的裝配槽,和 用于保持所述螺旋彈簧的裝配在該裝配槽中的近端部的保持突出部,該 裝配槽和保持突出部設置在上半外殼和下半外殼中的一個的近端部處。 由此,可以通過簡單結構將彈性部件設置在氣瓶外殼內部。
下面參照附圖僅通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詳細 描述,在圖中-
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工作機的側視圖,
其中氣瓶外殼容納被安裝的盒式氣瓶;
圖2是示出圖1的氣瓶外殼的安裝方式的立體圖; 圖3是示出從接納部脫離的氣瓶外殼的立體圖; 圖4是示出圖3的接納部主體的立體圖; 圖5是示出圖4的接納部主體的俯視圖6A是沿圖5的線6A-6A截取的截面圖;而圖6B是沿圖5的線 6B-6B截取的截面圖7是示出接納部的切換閥和基部支承件的立體圖8是示出由接納部的基部支承件所支承的盒式氣瓶的基部的截面
圖9是示出盒式氣瓶與氣瓶外殼的下半外殼之間的關系的立體圖; 圖IO是示出其中容納有盒式氣瓶的氣瓶外殼的截面圖; 圖11是示出圖10的氣瓶外殼的分解立體圖; 圖12是示出圖11的氣瓶外殼的截面圖13是示出如沿圖11的箭頭13所指方向看到的下半外殼的視圖; 圖14是示出如沿圖11的箭頭14所指方向看到的上半外殼的視圖; 圖15是沿圖3的線15-15截取的截面圖; 圖16A和16B是示出圖15中的標注有16A的部分的放大圖;圖17A和17B是示出用于將氣瓶外殼安裝至接納部的過程的視圖; 圖18A和18B是示出裝配到滑軌中的^塊的視圖; 圖19是示出切換到燃料饋送狀態(tài)的切換閥的視圖;以及 圖20A和20B是示出與保持桿同時移動并且切換到燃料切斷狀態(tài)的 切換閥的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對在自走式(walk-behind)耕耘機中實施的本發(fā)明進行描述, 但該耕耘機僅是示范性的,并且本發(fā)明不應被視為限用于這種耕耘機。
如圖1所示,工作機10設置有安裝在機體11的上端處的燃氣發(fā) 動機12;設置在燃氣發(fā)動機12下方的耕耘機軸13;設置于耕耘機軸13 的多個耕耘機爪15;設置至機體ll的支承托架(bracket) 16;從支承托 架16起向上并向后延伸的手柄柱18;設置至手柄柱18的盒式氣瓶安裝 結構20;安裝至盒式氣瓶安裝結構20的盒式氣瓶21 (圖10);圍繞盒式 氣瓶安裝結構20設置的用于運輸?shù)陌徇\手柄22;以及設置至手柄柱18 的上端部的操作手柄23。
這種工作機IO是這樣一種自走式耕耘機,即,在該自走式耕耘機中, 燃氣發(fā)動機12的動力被傳送至耕耘機軸13以使該耕耘機軸13旋轉,由 此,該耕耘機在通過多個耕耘機爪15對土壤耕耘的同時行進。
燃氣發(fā)動機12是通過供應從盒式氣瓶21饋送來的液態(tài)燃氣(下面 稱為燃料)24 (參見圖10)來驅動的發(fā)動機。
盒式氣瓶安裝結構20具有設置至手柄柱18的接納部(外殼底座) 25,和可拆卸地設置至接納部25的氣瓶外殼26。
首先,基于圖2到圖8對接納部25進行描述。
接納部25具有設置至手柄柱18的接納部主體31、設置至接納部主 體31的遠端部31a的安裝托架32、與安裝托架32 —起緊固至接納部主 體31的遠端部31a的基部支承件/切換閥33、設置至安裝托架32的外殼 保持裝置34,以及用于將切換閥38聯(lián)接至外殼保持裝置34的閥聯(lián)接裝 置35。在接納部25中,可以通過利用閉鎖部42將外殼保持裝置34的保持 桿(保持部件)41鎖緊在保持位置P1 (圖2)而將氣瓶外殼26保持在接 納部25中。氣瓶外殼26被保持在接納部25中,由此,盒式氣瓶21被 保持在安裝至工作機10的狀態(tài)下。
可以通過從閉鎖部42移除保持桿41并將該保持桿41放置在解除位 置P2 (參見圖3)而從接納部25移除氣瓶外殼26。
因而,氣瓶外殼26被可拆卸地安裝至接納部25,并由此可以從接納 部25移除。由此,盒式氣瓶21 (圖8)可以在容納在氣瓶外殼26中的 同時運輸。由此,可以在運輸盒式氣瓶21期間通過氣瓶外殼26覆蓋該 盒式氣瓶21。從而,可以防止盒式氣瓶21經受碰撞或受熱,并且可以防 止灰塵等粘附至盒式氣瓶21。
如圖4、 5、 6A以及6B所示,接納部主體31設置有從上方觀察 時大致為矩形形狀的底部44;設置在底部44的遠端部44a處的左和右凸 起部45、 46;從左凸起部45起沿底部44的左側向后延伸的左側壁部47; 從右凸起部46起沿底部44的右側向后延伸的右側壁部48;以及設置至 底部44的近端部44b的裝飾蓋49。
在底部44中,在沿遠端部44a的寬度方向的中央形成有前安裝孔51, 并且在沿近端部44b的寬度方向的中央形成有后安裝孔52。在底部44中, 在底部44的后半外殼中形成有凹入部53,在凹入部53的前面形成有第 一凹陷部54,在第一凹陷部54的右前端部處形成有第二凹陷部55,并 且在第二凹陷部55的遠端部55a (即,右凸起部46的后面)處形成有用 于排出的碎屑排出端口56。
因為接納部主體31定位成朝向前部向下傾斜,所以第二凹陷部55 的遠端部55a處于底部。由此,將碎屑排出端口 56設置在底部44的最 低位置中。
將碎屑排出端口 56設置在接納部主體31的底部44的最低部處使得 接納部主體31中的碎屑(沙子、枯葉等)能夠容易地從碎屑排出端口 56 排出。由此,可以便于移除接納部主體31的碎屑的維護。
底部44還可以通過從接納部主體31移除氣瓶外殼26來暴露。由此,更容易將碎屑從接納部主體31的底部44移除。
將螺栓57 (圖6A)插入到前和后安裝孔51、 52中的每一個中,并 且經由托架58將被插入的螺栓57安裝至手柄柱18。由此,經由托架58 (圖6A)將接納部主體31固定至手柄柱18。在這種狀態(tài)下,.手柄柱18 的上端部18a (圖2)和操作手柄23的下端部23a被裝飾蓋49覆蓋。
在左和右凸起部45、 46中分別形成有用于通過螺栓59 (圖3)將安 裝托架32和基部支承件/切換閥33緊固在一起的安裝孔45a、 46a。
如圖6所示,右側壁部48的后半外殼48a由右外側壁部61、右內側 壁部62和右頂部63以U形截面形狀形成。如圖4所示,右導向槽64形 成在靠近右內側壁部62的遠端部62a的位置中,右前滑軌(滑軌)65形 成在右導向槽64的前面,而右后滑軌(滑軌)66形成至右導向槽64的 后面(即,右內側壁部62的近端部處)。右導向槽64具有傾斜表面64a, 并且右導向槽64的下部連接至底部44。
如圖6B所示,右前滑軌65具有設置在底部44的右側部上的下導向 部65a,和形成在右內側壁部62的下端部處的上導向部65b。下導向部 65a和上導向部65b隔開預定距離設置。在右前滑塊82插入到右前滑軌 65中的狀態(tài)下,通過上導向部65b來防止右前滑塊82離開底部44。由 此,右前滑塊82保持在右前滑軌65中被保持的狀態(tài)。
如圖6A所示,右后滑軌66具有設置在底部44的右側部上的下導向 部66a,和形成在右內側壁部62的下端部處的上導向部66b。下導向部 66a和上導向部66b與右前滑軌65中相同地隔開預定距離設置。在右后 滑塊84插入到右后滑軌66中的狀態(tài)下,通過上導向部66b來防止右后 滑塊84離開底部44。由此,右后滑塊84被保持在右后滑軌66中保持的 狀態(tài)。
左側壁部47與右側壁部48左右對稱。
具體來說,如圖6A和6B所示,左側壁部47的后半外殼47a (圖5) 由左外側壁部71、左內側壁部72和左頂部73以U形截面形狀形成。
如圖5所示,左導向槽74形成在靠近左內側壁部72的遠端部72a 的位置中,左前滑軌(滑軌)75形成在左導向槽74的前面,而左后滑軌(滑軌)76形成Z在左導向槽74的后面(即,左內側壁部72的近端部 處)。
如圖6B所示,左前滑軌75具有設置在底部44的左側部上的下導向 部75a,和形成在左內側壁部72的下端部處的上導向部75b。下導向部 75a和上導向部75b隔開預定距離設置。在左前滑塊81插入到左前滑軌 75中的狀態(tài)下,通過上導向部75b來防止左前滑塊81離開底部44。由 此,左前滑塊81保持在左前滑軌75中被保持的狀態(tài)下。
如圖6A所示,左后滑軌76具有設置在底部44的左側部上的下導向 部76a,和形成在左內側壁部72的下端部處的上導向部76b。下導向部 76a和上導向部76b與左前滑軌75中相同地隔開預定距離設置。在左后 滑塊83插入到左后滑軌76中的狀態(tài)下,通過上導向部76b來防止左后 滑塊83離開底部44。由此,左后滑塊83保持在左后滑軌76中被保持的 狀態(tài)下。
左和右前滑軌75、 65分別支承氣瓶外殼26的左和右前滑塊81、 82 (圖13),以使左和右前滑塊81、 82能夠向基部支承件37 (圖3)滑動。 左和右后滑軌76、 66分別支承氣瓶外殼26的左和右后滑塊83、 84 (圖13),以使左和右后滑塊83、 84能夠向基部支承件37 (圖3)滑動。 由此,將左和右前滑軌75、 65以及左和右后滑軌76、 66設置至接 納部主體31,從而將左和右前滑塊81、 82以及左和右后滑塊83、 84設 置至氣瓶外殼26。左和右前滑塊81、 82分別被左和右前滑軌75、 65支 承,而左和右后滑塊83、 84分別被左和右后滑軌76、 66支承。由此, 左和右前滑塊81、 82以及左和右后滑塊83、 84可以在不從接納部主體 31上移的情況下向基部支承件37 (圖3)滑動。由此,氣瓶外殼26 (盒 式氣瓶21)可以通過僅滑動左和右前滑塊81、 82以及左和右后滑塊83、 84的簡單過程而定位在預定安裝位置中。由此,容易安裝(定位)氣瓶 外殼26。
而且,可以通過將左和右前滑塊81、 82或左和右后滑塊83、 84插 入在左和右前滑軌75、 65或左和右后滑軌76、 66中來將氣瓶外殼26牢 固地固定在適當位置。由此,可以進一步抑制氣瓶外殼26的振動。利用圖17、 18,對用于將氣瓶外殼26可拆卸地安裝至接納部主體 31的過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7和8所示,接納部25的基部支承件/切換閥33是其中基座支 承件37和切換閥38—體地形成的部件,并且通過一對螺栓59 (該圖中 僅示出了其中一個)安裝至左和右凸起部45、 46。
基部支承件37支承盒式氣瓶21的基部86。在基部支承件37中,與 基部支承件37同心地設置有用于收納盒式氣瓶21的噴嘴87的噴嘴容納 凹陷部88,在噴嘴容納凹陷部88內部設置有用于接觸盒式氣瓶21的座 部90的O型環(huán)91,并且與噴嘴容納凹陷部88同心地設置有法蘭接納部 92。
通過將容納有盒式氣瓶21的氣瓶外殼26安裝至接納部25來使盒式 氣瓶21的座部90接觸O型環(huán)91。座部90接觸O型環(huán)91,由此O型環(huán) 91圍繞噴嘴87保持密封。
法蘭接納部92是沿基部支承件37的外周壁部37a形成的環(huán)狀接納 部。法蘭接納部92沿外周壁部37a形成,并由此使法蘭接納部92的半 徑R保持相對較大。
法蘭接納部92在盒式氣瓶21被設置在基部支承件37上時接觸盒式 氣瓶21的法蘭95。法蘭95是沿基部86的外周形成的、具有相對較大半 徑的軸環(huán)部。盒式氣瓶21的法蘭95與具有相對較大半徑R的法蘭接納 部92接觸,并由此通過法蘭接納部92可靠地支承盒式氣瓶21。
在切換閥38中,設置有與基部支承件37整體地形成的塞體97,和 位于塞體97內部的閥體(未示出),并且該閥體設置有操作桿98。通過 將操作桿98放置在燃料饋送位置P3 (參見圖2)中,將該閥體定位成用 以使塞體97內部的流動通道打開。由此,將切換閥38維持在向圖1所 示的燃氣發(fā)動機12饋送燃料24 (參見圖10)的燃料饋送狀態(tài)下。
通過將操作桿98放置在燃料切斷位置P4 (參見圖3)中,將該閥體 定位成用以使塞體97內部的流動通道關閉。由此,將切換閥38維持在 停止向燃氣發(fā)動機12供應燃料24的燃料切斷狀態(tài)下。
接納部25設置有用于阻擋基部支承件37的閘板(shutter)部件99。該閘板部件99在將盒式氣瓶21從接納部25拆下時通過彈簧部件101的 推進力而阻擋基部支承件37。
如圖2和3所示,接納部25的外殼保持裝置34具有設置至安裝托 架32從而能夠旋轉的保持桿(保持部件)41、設置至保持桿41的基部 蓋104和用于將保持桿41保持在保持位置Pl中的鎖緊彈簧部件105。
保持桿41的左和右腿部106、 107的近端部均被安裝托架32旋轉地 支承,左和右鉤狀部108、 109分別從左和右腿部106、 107的遠端部106a、 107a起延伸,并且左和右鉤狀部108、 109的遠端部108a、09a通過抓 握部lll而彼此連接。
基部蓋104被設置成延伸至左和右腿部106、 107的近端部,并且覆 蓋盒式氣瓶21的基部86或基部86附近。
鎖緊彈簧部件105是用于將保持桿41保持在保持位置Pl中的螺旋 彈簧,并且被緊固至安裝托架32和右腿部107的近端部。
左和右腿部106、 107定位在氣瓶外殼26的外側上。
左和右鉤狀部108、 109從氣瓶外殼26的外側起向中央延伸。使左 和右鉤狀部108、 109向中央延伸使得該鉤狀部108、 109能夠閉鎖到氣 瓶外殼26的閉鎖部42上。將鉤狀部108、 109閉鎖到氣瓶外殼26的閉 鎖部42上使其可以防止氣瓶外殼26向后移動。
具體來說,可以維持其中將圖13所示的左和右前滑塊81、 82保持 在左和右前滑軌75、 65中(參見圖6)并且將圖13所示的左和右后滑塊 83、 84保持在左和右后滑軌76、 66中(參見圖6)中的狀態(tài)。由此,可 以維持氣瓶外殼26至接納部25的安裝。
將保持桿41閉鎖到閉鎖部42上使得氣瓶外殼26能夠通過保持桿41 而被推向基部支承件37的法蘭接納部92 (還參見圖7)。通過這樣將氣 瓶外殼26推向法蘭接納部92,可以使盒式氣瓶21的法蘭95接觸法蘭接 納部92。由此,可以通過法蘭接納部92可靠地保持盒式氣瓶21。由此, 可以穩(wěn)定地支承容納在氣瓶外殼26中的盒式氣瓶21。
在這種狀態(tài)下,如圖8所示,盒式氣瓶21的座部卯適當?shù)亟佑|0 型環(huán)91。通過使座部90適當?shù)亟佑|O型環(huán)91,而由該0型環(huán)91來確保圍繞噴嘴87的密封。
在其中將保持桿41閉鎖到閉鎖部42上的狀態(tài)下,氣瓶外殼26的遠 端部26a不接觸基部支承件37,如圖8所示。由此,氣瓶外殼26的遠端 部26a維持在自由狀態(tài)下,不受基部支承件37限制。由此,可以移動氣 瓶外殼26,直到盒式氣瓶21的法蘭95接觸法蘭接納部92為止。從而, 可以使盒式氣瓶21的法蘭95可靠地接觸法蘭接納部92。
后面,將對氣瓶外殼26的閉鎖部42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3所示,形成抓握部111,以使操作員能夠用手抓住該抓握部 111。抓握部lll可以用手抓住,從而可以克服鎖緊彈簧部件105的推進 力而將保持桿41從保持位置Pl拖拉至解除位置P2。
接納部25的閥聯(lián)接裝置35具有從操作桿98起突出的從動突出部 114,和設置至基部蓋104的左腿部104a的主動接觸部(主動突出部)116。
從動突出部114設置有從操作桿98的上端部98a起向上延伸的大致 L狀區(qū)域117,和從L狀區(qū)域117的遠端部117a (參見圖7)起向保持桿 41以懸置方式延伸的從動閉鎖件118 (還參見圖7)。
主動接觸部116設置有從基部蓋104的左邊緣起向外側(向操作桿 98側)以懸置方式延伸的懸置件121,和從該懸置件121起向從動閉鎖 件118沿左腿部106延伸的主動閉鎖件122。懸置件121和主動閉鎖件 122被形成為能夠和操作桿98的從動閉鎖件118接觸。
通過閥聯(lián)接裝置35,在盒式氣瓶21被保持桿41保持的狀態(tài)下,從 動閉鎖件118在操作桿98切換到燃料饋送位置P3時接觸主動閉鎖件 122,如圖2和3所示。
當沿其中對盒式氣瓶21的保持被解除的解除位置P2的方向從該狀 態(tài)起移動保持桿41時,通過主動接觸部116 (主動閉鎖件122或懸置件 121)移動從動閉鎖件118,從而使得操作桿98以聯(lián)動方式移動至燃料切 斷位置P4。
具體來說,當解除被外殼保持裝置34保持的盒式氣瓶21時,切換 閥38可以與保持桿41的移動同時地從燃料饋送狀態(tài)切換到燃料切斷狀 態(tài)。因為這樣不需要在從接納部主體31移除氣瓶外殼26時單獨操作切換阓38以使其切換到燃料切斷狀態(tài),所以可以通過簡單的操作順序來移 除氣瓶外殼26。
在起動燃氣發(fā)動機12時,操作員將操作桿98從燃料切斷位置P4切 換到燃料饋送位置P3,并且將切換閥38切換到燃料饋送狀態(tài)。由此,可 以增強操作員在燃氣發(fā)動機12起動期間的操作意識。
接下來,基于圖9到16,對氣瓶外殼26進行描述。
如圖9到11所示,可以在盒式氣瓶21容納在內部空間125中的狀 態(tài)下將氣瓶外殼26可拆卸地安裝至接納部25中。氣瓶外殼26在其遠端 部26a處設置有開口 126。開口 126將盒式氣瓶21的基部86暴露至外部。
如圖10所示,使基部86從開口 126暴露至外部使得蓋帽28能夠 在盒式氣瓶21容納在氣瓶外殼26中時安裝至盒式氣瓶21和從盒式氣瓶 21拆下。在盒式氣瓶21容納在氣瓶外殼26中的同時將蓋帽128安裝至 盒式氣瓶21和從盒式氣瓶21拆下的能力使得能夠增加使用的簡易性。
氣瓶外殼26由兩半部分組成,這兩半部分包括可拆卸地設置至接納 部主體31 (圖3)的下半外殼131,和裝配在下半外殼131上的上半外殼 132。將螺旋彈簧(彈性部件)133設置至下半外殼131。螺旋彈簧133 將盒式氣瓶21推向開口 126。
如圖11所示,下半外殼131的下前外周壁部144和下后外周壁部145 均以大致半圓形截面形成,而中央下外周壁部146以大致U形截面形成。
中央下外周壁部146由左和右側壁部161、 162以及底部163以大致 U形截面形成(參見圖15)。
下前壁部147設置至下前外周壁部144的遠端部144a。下后壁部148 設置至下后外周壁部145的近端部145a。
下空間149在其頂部處開口,并由下前外周壁部144、下后外周壁部 145、中央下外周壁部146、下前壁部147以及下后壁部148形成。下空 間149是用于容納盒式氣瓶21的下半部分的空間。
在上半外殼132中,上外周壁部151以大致半圓截面形成,上前壁 部152設置至上外周壁部151的遠端部151a,上后壁部153設置至上外 周壁部151的近端部151b。上空間154 (參見圖10)在其底部處開口,并由上外周壁部151、上前壁部152以及上后壁部153形成。上空間154 是用于容納盒式氣瓶21的上半部分的空間。
氣瓶外殼26通過裝配上半外殼132和下半外殼131而形成。由此, 氣瓶外殼26的內部空間125由下空間149和上空間154形成。
將盒式氣瓶21容納在由上半外殼132和下半外殼131組成的氣瓶外 殼26的內部(內部空間125)中。在這種狀態(tài)下,設置至盒式氣瓶21的 法蘭95的外周部95c (還參見圖8)被下半外殼131和上半外殼132從 頂部和底部方向夾住。
盒式氣瓶21是其中容器89充滿主要由丁烷組成的液化丁烷(液態(tài) 燃氣)24的從商業(yè)上可獲得的氣瓶。在盒式氣瓶21中,基部86設置至 容器89的遠端部處,噴嘴87從基部86的中央突出,并且在容器89內 部設置有大致L狀的引入管135。
向容器89按壓噴嘴87使存儲在容器89中的液態(tài)燃料24從引入管 135引導至噴嘴87并且從噴嘴87向外汲取。引入管135由與噴嘴87同 心地延伸的第一引入管部136和從第一引入管部136的端部沿大致正交 方向向下延伸的第二引入管部137以大致L狀形成。第二引入管部137 向下延伸,由此,第二引入管部B7的引入端口 137a定位在容器89的 前下外周壁部89a附近。
法蘭95形成在基部86的外周86a上,并且在法蘭95中形成有切口 部141。切口部141形成為能夠與定位突出部142接合。定位突出部142 形成在氣瓶外殼26的內部(即,開口 126附近的內部)中。當將盒式氣 瓶21容納在氣瓶外殼26中時,切口部141與定位突出部142接合。由 此,可以將盒式氣瓶21容易地定位在適當?shù)陌惭b位置中,在該安裝位置, 第二引入管部137的引入端口 137a面向下。
盒式氣瓶21被定位成當被安裝至工作機10時使容器89的前下外周 壁部89a位于底部上。由此,第二引入管部137的引入端口 137a定位在 容器89的前下外周壁部89a附近,由此,容器89中的全部燃料24都可 以被吸入到引入端口 137a中,由此,容器89中的燃料24可以被完全使 用,而不會在容器89中剩余任何燃料24。氣瓶外殼26由上半外殼132和下半外殼131組成,并且法蘭95的 外周部95c被上和下半外殼132、 131從頂部和底部方向夾住。由此,當 切口部141沒有與定位突出部142接合時(例如法蘭95沒有定位(設置) 在預定位置中時),通過法蘭95來防止上和下半外殼132、 131的裝配。 由此,可以可靠地防止盒式氣瓶21在盒式氣瓶21沒有設置在預定位置 中的情況下容納在氣瓶外殼26中。
法蘭95具有能夠與設置至氣瓶外殼26的開口 126的周向邊緣126a 接觸的外周部95a,和能夠與基部支承件37的法蘭接納部92 (參見圖7) 接觸的內周部95b??梢酝ㄟ^使法蘭95的外周部95a接觸開口 126的周 向邊緣126a來將盒式氣瓶21保持在氣瓶外殼26內部。
法蘭95的內周部95b接觸基部支承件37的法蘭接納部92 (參見圖 7)。在法蘭接納部92中維持相對較大半徑R (參見圖7)。如前所述,盒 式氣瓶21的法蘭95接觸法蘭接納部92,由此,通過法蘭接納部92來可 靠地支承盒式氣瓶21。由此,可以防止因工作機IO (參見圖l)的振動 而對盒式氣瓶21造成搖晃,從而可以通過法蘭接納部92穩(wěn)定地支承盒 式氣瓶21。
如圖12、 13以及14所示,下半外殼131中的下前外周壁部144的 底部形成為使遠端部144a向前向上傾斜。定位突出部142在向上傾斜的 遠端部144a的峰部144b的中央向上突出。法蘭95的切口部141 (參見 圖9)與定位突出部142接合。切口部141與定位突出部142的接合使得 盒式氣瓶21能夠被定位在適當?shù)陌惭b位置中,以使第二引入管部137的 引入端口 137a面向下。
在如圖13所示的下半外殼131中,左鎖緊凸起接納部156在下前外 周壁部144的外表面上設置在左外周邊緣遠端部144c上。而且在下前外 周壁部144的外表面上,右鎖緊凸起接納部157設置至右外周邊緣遠端 部144d。
左和右鎖緊凸起接納部156、157分別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閉鎖孔156a、 157a,用于接納設置至上半外殼132的左和右鎖緊凸起158、 159(圖14)。 左鎖緊凸起158可以通過將該左鎖緊凸起158插入到左鎖緊凸起接納部156的閉鎖孔156a中而閉鎖在左鎖緊凸起接納部156中。右鎖緊凸起159 也可以通過將該右鎖緊凸起159插入到右鎖緊凸起接納部157的閉鎖孔 157a中而閉鎖在右鎖緊凸起接納部157中。由此,將下半外殼131和上 半外殼132維持在裝配狀態(tài)下。
如圖11所示,中央下外周壁部146的左側壁部161形成為在從側面 觀察時的大致矩形形狀,右側壁部162與左側壁部161對稱地形成。左 止動部165在左側壁部161的外表面上設置在左外周邊緣中央部161a上, 而右止動部166在右側壁部162的外表面上設置在右外周邊緣中央部 162a上。
左和右止動部165、 166設置有后壁部165a、 166a,該后壁部165a、 166a分別能夠與設置至上半外殼132的左和右閉鎖部167、 168接觸(圖 14)。
左和右止動部165、 166以及左和右閉鎖部167、 168構成防錯位裝 置164。
防錯位裝置164能夠防止在保持桿41 (參見圖3)閉鎖到閉鎖部42 上的狀態(tài)下上半外殼132相對于下半外殼131在縱向方向(朝向前方) 上錯位。
防錯位裝置164由下半外殼131的左和右止動部165、 166以及上半 外殼132的左和右閉鎖部167、 168組成。由此,上和下半外殼132、 131 (即,氣瓶外殼26)可以通過由左和右止動部165、 166以及左和右閉鎖 部167、 168組成的簡單結構而被令人滿意地保持。
左和右突出部171、 172形成在下后外周壁部145的內表面上的近端 部處。左和右突出部171、 172形成為距后壁部148預定距離。由此,通 過左突出部171和下后壁部148形成左裝配槽174,并且通過右突出部 172和下后壁部148形成右裝配槽175。
螺旋彈簧133的近端部133a裝配在左和右裝配槽174、 175中。該 近端部133a接觸保持突出部176。由此,通過保持突出部176來防止該 近端部133a離開左和右裝配槽174、 175。保持突出部176形成在下后壁 部148的內表面上。因而,將螺旋彈簧133的近端部133a裝配在左和右裝配槽174、 175 中,并且通過保持突出部176來保持該近端部133a。由此,可以通過簡 單結構將螺旋彈簧133設置在氣瓶外殼26內部。具體來說,螺旋彈簧133 的近端部133a設置至下半外殼131的近端部131a (氣瓶外殼26的近端 部),從而,螺旋彈簧133的遠端部133b推靠盒式氣瓶21的底部21a(參 見圖IO),由此,盒式氣瓶21被推向開口 126。
如圖10所示,通過螺旋彈簧133推靠盒式氣瓶21,由此,使法蘭 95面對開口 126,并且可靠地維持其中將法蘭暴露至外部的狀態(tài)。
而且,通過螺旋彈簧133推靠盒式氣瓶21,由此,可以防止盒式氣 瓶21因工作機10的振動而搖晃,從而可以穩(wěn)定地支承盒式氣瓶21。
而且,在下半外殼131的左和右側壁部161、 162的外表面上,左和 右前滑塊81、 82在下遠端部161b、 162b處延伸至外側。左和右前滑塊 81、 82與中央下外周壁部146的底部163 (參見圖15)齊平地形成。
左和右前滑塊81、 82成錐形,使得其遠端部81a、 82a的寬度尺寸 向遠端部逐漸減小,并且如圖ll所示,左和右前滑塊81、 82成錐形, 使得其遠端部81a、 82a的厚度尺寸向遠端部逐漸減小。
在左和右側壁部161、 162的外表面上,左和右后滑塊83、 84在下 近端部161c、 162c處延伸至外側。
將左和右后滑塊83、 84形成為具有與左和右前滑塊81、 82相同的 形狀。具體來說,左和右后滑塊83、 84與中央下外周壁部146的底部163 (參見圖15)齊平地形成。
左和右后滑塊83、 84成錐形,使得其遠端部83a、 84a的寬度尺寸 向遠端部逐漸減小,并且如圖ll所示,左和右后滑塊83、 84成錐形, 使得其遠端部83a、 83a的厚度尺寸向遠端部逐漸減小。
左和右前滑塊81、 82是可以滑動地插入到設置至圖6所示的接納部 主體31的左和右前滑軌75、 65中的突出凸起。左和右后滑塊83、 84是 可以滑動地插入到設置至圖6A所示的接納部主體31的左和右后滑軌76、 66中的突出凸起。通過將左和右前滑塊81、 82插入到左和右前滑軌75、 65中并且將左和右后滑塊83、 84插入到左和右后滑軌76、 66中而將下半外殼131可拆卸地設置至接納部主體31。
如前所述,左和右前滑塊81、 82的遠端部81a、 82a或左和右后滑 塊83、 84的遠端部83a、 84a成錐形。由此,可以將左和右前滑塊81、 82或左和右后滑塊83、 84平滑地插入到如圖6A和6B所示的接納部主 體31的左和右前滑軌75、 65或左和右后滑軌76、 66中。
沿下前壁部147的車輛寬度方向的中央形成有向上開口的半圓形下 半幵口 126b (還參見圖U)。通過裝配下半開口 126b和上半外殼132的 上半開口 126c (還參見圖11)而形成開口 126 (參見圖9和10)。
左和右支承翼片181、 182設置至下后壁部148的外周邊緣的左和右 端部148a、 148b,并且鉸鏈桿183在左和右支承翼片181、 182之間延伸。 鉸鏈桿183距下后壁部148按預定距離設置,并且平行于下后壁部148 設置。
形成在上半外殼132中的鉸鏈支承件184可旋轉地連接至鉸鏈桿 183。在其中上和下半外殼132、 131的鉸鏈支承件184和鉸鏈桿183連 接的狀態(tài)下,上半外殼132以鉸鏈桿183的軸線為中心相對于下半外殼 131打開和關閉。
上半外殼132中的上外周壁部151的遠端部151a的峰部151b形成 為如圖12所示那樣朝向遠端部向下傾斜。左鎖緊凸起158設置至上半外 殼132的上外周壁部151的外表面上的左外周邊緣遠端部151c。在上外 周壁部151的外表面上,右鎖緊凸起159設置至右外周邊緣遠端部151d。
左鎖緊凸起158能夠圍繞上端部158a沿左右方向彈性變形,如圖15 所示,并且在左鎖緊凸起158的下端部處形成有夾持凸起158b。
右鎖緊凸起159是與左鎖緊凸起158左右對稱的部件,如圖15所示。 右鎖緊凸起159能夠圍繞上端部159a沿左右方向彈性變形,并且在右鎖 緊凸起159的下端部處形成有夾持凸起159b。
下面將利用圖15、 16A以及16B詳細描述將左和右鎖緊凸起158、 159閉鎖在左和右鎖緊凸起接納部156、 157中的實施例。
在上外周壁部151的外表面上,左閉鎖部167設置至左外周邊緣中 央部151e,右閉鎖部168設置至右外周邊緣中央部151f。左閉鎖部167接觸左止動部165的后壁部165a (參見圖13),而右閉鎖部168接觸右 止動部166的后壁部166a (參見圖13)。
下面將利用圖17B對左和右閉鎖部167、168接觸左和右止動部165、 166的后壁部165a、 166a的原因進行描述。
在沿上半外殼132的上前壁部152的車輛寬度方向的中央形成有向 下開口的半圓形上半開口 126c (還參見圖11)。如前所述,該上半開口 126c與下半外殼131的下半開口 126b (參見圖11)裝配在一起而形成開 口 126 (參見圖9和11)。
將鉸鏈支承件184設置至上后壁部153的外周邊緣部153a。鉸鏈支 承件184按大致U形截面形成,以使能夠與鉸鏈桿183接合。使鉸鏈支 承件184和鉸鏈桿183接合將鉸鏈支承件184可旋轉地連接至鉸鏈桿183。 因而,在通過鉸鏈桿183和鉸鏈支承件184使上和下半外殼131、 132連 接的狀態(tài)下,上半外殼132可以以鉸鏈桿183的軸線為中心相對于下半 外殼131打開和關閉,如前所述。
閉鎖部42設置至上外周壁部151的中央部151g,如圖11所示。閉 鎖部42具有左和右閉鎖部185、 186。左閉鎖部185從上外周壁部151的 中央左側151h以脊形形狀向外隆起。右閉鎖部186從上外周壁部151的 中央右側151i以脊形形狀向外隆起。圖3所示的保持桿41 (即,左和右 鉤狀部108、 109)閉鎖到左和右閉鎖部185、 186上。
如圖15、 16A以及16B所示,下外殼肩部192在下半外殼131的上 邊緣191上以大致矩形形狀沿整個外周形成。上外殼肩部195在上半外 殼132的下邊緣194上以大致矩形形狀沿整個外周形成。
在上和下半外殼131、 132裝配的狀態(tài)下,上邊緣191的凸角部193 接觸上外殼肩部195,下邊緣194的凸角部196接觸下外殼肩部192,如 圖16B所示。由此,可以形成其中下半外殼131的上邊緣191與上半外 殼132的下邊緣194的配合部198大致彎曲成曲柄形狀的迷宮式結構(參 見圖16A)。由此,可以增加配合部198的防水性,從而可以防止水滲透 到氣瓶外殼26中。
接下來,基于圖17到19,對用于將氣瓶外殼26安裝至接納部25的因為接納部25和氣瓶外殼26均大致左右對稱,所以將在圖17A和 17B中對右側部件進行描述,而不再對左側部件進行描述。
在圖17A中,為了將氣瓶外殼26安裝至接納部25,首先,克服鎖 緊彈簧105 (參見圖3)的施加力將保持桿41保持在解除位置P2中。將 切換閥38定位在燃料切斷狀態(tài)下,即,燃料切斷位置P4中。在這種狀 態(tài)下,將氣瓶外殼26定位在接納部25的接納部主體31上。
接著,沿右導向槽64的傾斜表面64a,如箭頭A所示移動氣瓶外殼 26的右前滑塊82。同時,如箭頭B所示移動氣瓶外殼26的右后滑塊84。
右前滑塊82接觸接納部主體31的底部44,并且定位在右前滑軌65 的插入嘴65c的后部。同時,將右后滑塊84定位至右后滑軌66的插入 嘴66c的后部。
在這種狀態(tài)下,將氣瓶外殼26的底部163 (還參見圖15)放置在接 納部主體31的底部44上。
通過向前移動氣瓶外殼26,右前滑塊82如箭頭C所示從插入嘴65c 插入到右前滑軌65中。同時,右后滑塊84如箭頭D所示從插入嘴66c 插入到右后滑軌66中。由此,通過右前滑軌65支承右前滑塊82,通過 后滑軌66支承右后滑塊84,從而通過簡單操作將氣瓶外殼26定位在接 納部主體31的安裝位置中。
盒式氣瓶21容納在氣瓶外殼26中。通過法蘭95的與定位突出部142 接合的切口部141將盒式氣瓶21相對于氣瓶外殼26定位在適當?shù)陌惭b 位置,如圖9所示。從而,通過定位氣瓶外殼26而使盒式氣瓶21相對 于接納部25 (接納部主體31)適當?shù)囟ㄎ弧?br>
在圖17B中,通過鎖緊彈簧105 (圖3)的施加力使保持桿41返回 至如箭頭E所示保持位置Pl。左和右鉤狀部108、 109閉鎖到具有左和 右閉鎖部185、 186 (圖ll)的閉鎖部42上。從而,氣瓶外殼26被保持 而不能向后移動。由此將氣瓶外殼26安裝至接納部25。
在防錯位裝置164中,左閉鎖部167閉鎖到左止動部165的后壁部 165a上,并且右閉鎖部168閉鎖到右止動部166的后壁部166a上。當保持桿41閉鎖到閉鎖部42上時,可以由此防止上半外殼132沿縱向相對 于下半外殼131向前錯位。由此,可以通過保持桿41來令人滿意地保持 上和下半外殼132、 131 (即,氣瓶外殼26)。
圖18A和18B示出了其中滑塊插入到滑軌中的狀態(tài)。 在圖18A中,左后滑塊83保持在左后滑軌76中,右后滑塊84保持 在右后滑軌66中。
在圖18B中,左前滑塊81保持在左前滑軌75中,右前滑塊82保持 在右前滑軌65中。
氣瓶外殼26由此被保持安裝至接納部25 (接納部主體31)。 圖19示出了其中切換閥38被切換到燃料饋送狀態(tài)的狀態(tài)。 操作員操作切換閥38的操作桿98,以使操作桿98從燃料切斷位置 P4移動至燃料饋送位置P3,如箭頭F所示。由此,切換閥38被保持在 向圖1所示的燃氣發(fā)動機12饋送燃料24 (圖10)的燃料饋送狀態(tài),從 而燃氣發(fā)動機12可以起動。在這種狀態(tài)下,操作桿98的從動閉鎖件118 從上方與主動接觸部116 (主動閉鎖件122或懸置件121)接觸。
由此,將操作桿98放置在燃料饋送位置P3中,并且在起動燃氣發(fā) 動機12之前將切換閥38切換到燃料饋送狀態(tài)。
接下來,基于圖20A和20B,對用于從接納部25移除氣瓶外殼26 的過程進行描述。
在圖20A中,將保持桿41從閉鎖部42移除并如箭頭G所示向解除 位置P2提起。主動接觸部116如箭頭G所示和保持桿41 —起移動。
主動接觸部116的移動使從動突出部114的從動閉鎖件118被主動 接觸部116上推,從而如箭頭H所示那樣移動。由此,通過主動接觸部 116移動從動突出部114 (從動閉鎖件118),從而,可以使操作桿98向 燃料切斷位置P4移動。
因而,可以通過其中主動接觸部116設置至保持桿41和從動突出部 114設置至操作桿98的簡單結構使切換閥38與保持桿41的移動同時地 從燃料饋送狀態(tài)切換到燃料切斷狀態(tài)。
在圖20B中,從閉鎖部42 (左和右閉鎖部185、 186)移除保持桿41 (左和右鉤狀部108、 109)使得氣瓶外殼26能夠沿箭頭I所示方向移 動。可以通過如箭頭I所示那樣移除氣瓶外殼26而將氣瓶外殼26從接納 部25的接納部主體31移除。
僅通過克服鎖緊彈簧105 (圖3)的施加力從閉鎖部42移除保持桿 41就可以將氣瓶外殼26從接納部主體31容易地移除,由此可以增強使 用的簡易性。
于是,切換閥38與保持桿41的移動同時地移動,從而被切換到燃 料切斷狀態(tài)。因此,不存在當將圖17所示的盒式氣瓶21的噴嘴87從基 部支承件37移除時盒式氣瓶21中的燃料24 (圖10)從噴嘴87流出的風險。
當解除保持桿41對氣瓶外殼26 (盒式氣瓶21)的保持時,切換閥 38能夠與保持桿41的移動同時地從燃料饋送狀態(tài)移動至燃料切斷狀態(tài)。 因此,不需要在從接納部25的接納部主體31移除氣瓶外殼26 (盒式氣 瓶21 )時單獨操作切換闊38以將其從燃料饋送狀態(tài)切換到燃料切斷狀態(tài)。 由此,可以通過簡單過程將氣瓶外殼26 (盒式氣瓶21)從接納部主體31 移除,從而增強了使用的簡易性。
在本實施方式中,將手扶式耕耘機作為應用盒式氣瓶安裝結構的工 作機10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本發(fā)明不限于該實施例,而是還可以應 用于割草機、舷外馬達、發(fā)電機,或其它工作機。
該實施方式參照其中將左和右鎖緊凸起158、 159設置至上半外殼 132,并將左和右鎖緊凸起接納部156、 157設置至下半外殼131的實施 例進行了描述,但該實施例不是限制性的,而是可以采用其中將左和右 鎖緊凸起接納部156、 157設置至上半外殼132,并將左和右鎖緊塊158、 159設置至下半外殼131的構造。
該實施方式參照其中將滑塊81到84設置至氣瓶外殼26,并將滑軌 65、 66、 75、 76設置至接納部25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該實施例不是 限制性的,而是可以采用其中將滑軌65、 66、 75、 76設置至氣瓶外殼26, 并將滑塊81到84設置至接納部25的構造。
另外,將沙子、枯葉等作為從上述實施方式中的碎屑排出端口56排出的碎屑的示例進行了描述,但碎屑不限于這些示例。
本實施方式中描述的盒式氣瓶21、接納部25、氣瓶外殼26、接納部 主體31、閥聯(lián)接裝置35、基部支承件37、切換閥38、保持桿41、閉鎖 部42、碎屑排出端口56、滑軌65、 66、 75、 76、滑塊81到84、法蘭接 納部92、法蘭95、操作桿98、鎖緊彈簧部件105、從動突出部114、主 動接觸部116、開口 126、下半外殼131、上半外殼132、螺旋彈簧133、 切口部141、定位突出部142、左鎖緊凸起接納部156、右鎖緊凸起接納 部157、左鎖緊凸起158、右鎖緊凸起159、防錯位裝置164、左和右止 動部165、 166、左和右閉鎖部167、 168、左裝配槽174、右裝配槽175、 保持突出部176、配合部198,以及其它部件不限于所描述的形狀,而是 可以恰當?shù)匦薷摹?br>
本發(fā)明適用于這樣的工作機,即,該工作機被設置成用于向該工作 機的發(fā)動機饋送燃料的盒式氣瓶可經由氣瓶外殼可拆卸地安裝至該工作 機的主體。
權利要求
1、一種工作機,該工作機包括機體(11);安裝至所述機體的發(fā)動機(12);盒式氣瓶(21),該盒式氣瓶存儲有要饋送至所述發(fā)動機的燃料;以及氣瓶外殼(26),該氣瓶外殼用于容納所述盒式氣瓶,所述氣瓶外殼可拆卸地安裝至所述工作機。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機,其中,所述盒式氣瓶(21)包括 基部(86),所述基部具有形成有切口部(141)的法蘭(95),并且所述 氣瓶外殼(26)包括能夠與所述切口部(141)接合的定位突出部(142)。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機,其中,所述氣瓶外殼(26)包括 用于在上下方向上夾住所述法蘭(95)的外周部(95c)的上半外殼(132) 和下半外殼(131),所述上半外殼和所述下半外殼中的一個設有鎖緊凸 起(158、 159),所述上半外殼和所述下半外殼中的另一個設有用于保持 所述鎖緊凸起的鎖緊凸起接納部(156、 157),并且通過所述鎖緊凸起接 納部保持所述鎖緊凸起來將所述上半外殼和所述下半外殼維持在裝配狀 態(tài)下。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工作機,其中,所述上半外殼和所述下半 外殼具有配合部(198),所述配合部在配合時形成迷宮式結構。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機,所述工作機還包括.-保持部件(41),該保持部件用于將所述氣瓶外殼(26)保持在安裝至所述工作機的狀態(tài)下;切換閥(38),該切換閥用于在將燃料饋送至所述發(fā)動機的燃料饋送 狀態(tài)與停止向所述發(fā)動機饋送燃料的燃料切斷狀態(tài)之間切換;以及閥聯(lián)接裝置(35),該閥聯(lián)接裝置用于在所述保持部件對所述氣瓶外 殼(26)的保持被解除時與該所述保持部件的移動同時地將所述切換閥 從所述燃料饋送狀態(tài)切換到所述燃料切斷狀態(tài)。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工作機,其中,所述切換閥(38)設置有 操作桿(98),該操作桿用于在所述燃料饋送狀態(tài)與所述燃料切斷狀態(tài)之 間切換,所述閥聯(lián)接裝置(35)包括從所述操作桿突出的從動突出部(114) 和能夠被所述從動突出部接觸的主動突出部(116),所述主動突出部(116)被設置至所述保持部件(41),在通過所述保持部件保持所述氣 瓶外殼(26)的狀態(tài)下通過所述操作桿切換到所述燃料饋送狀態(tài)時所述 從動突出部與所述主動突出部接觸,而在所述保持部件沿解除對所述氣 瓶外殼的保持的方向移動時,所述從動突出部通過所述主動突出部移動, 并且所述操作桿移動至所述燃料切斷狀態(tài)的位置(P4)。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工作機,其中,所述氣瓶外殼(26)具有 閉鎖部(42),該閉鎖部用于將所述保持部件(41)鎖緊在適當位置,并 且通過鎖緊彈簧(105)向所述保持部件施力,以使所述保持部件保持在 被所述鎖緊彈簧閉鎖至所述閉鎖部的狀態(tài)下。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工作機,其中,所述氣瓶外殼(26)包括 上半外殼(132)和下半外殼(131),所述閉鎖部(42)設置至所述上半 外殼,并且所述上半外殼和所述下半外殼設有防錯位裝置(164),使得 所述上半外殼在所述保持部件(41)被閉鎖在所述閉鎖部上的狀態(tài)下相 對于所述下半外殼沿縱向方向不錯位。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工作機,其中,所述防錯位裝置(164) 包括被設置至所述下半外殼(131)的左止動部和右止動部(165、 166), 和用于分別與所述左止動部和所述右止動部接合的左閉鎖部和右閉鎖部(167、 168),所述左閉鎖部和所述右閉鎖部被設置至所述上半外殼 (132)。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機,其中,所述氣瓶外殼(26)可 拆卸地安裝至設置至所述工作機的外殼底座(25),所述外殼底座具有用 于支承設置至所述盒式氣瓶(21)的所述基部(86)的基部支承件(37), 所述氣瓶外殼和所述外殼底座中的一個具有用于與所述氣瓶外殼和所述 外殼底座中的另一個接合的多個滑塊(81、 82、 83、 84),而所述氣瓶外 殼和所述外殼底座中的所述另一個具有用于支承所述多個滑塊以使這些滑塊能夠向所述基部支承件滑動的滑軌(65、 66、 75、 76)。
11、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工作機,其中,所述盒式氣瓶(21)包 括基部(86),該基部具有形成在其法蘭(95)中的切口部(141),并且 在所述氣瓶外殼(26)內部設有能夠與所述切口部接合的定位突出部(142)。
12、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工作機,其中,所述外殼底座(25)具 有用于排出碎屑的碎屑排出端口 (56),所述碎屑排出端口定位在所述外 殼底座的底部(44)的最低部處。
1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機,其中,所述工作機包括用于支 承設置至所述盒式氣瓶(21)的基部(86)的基部支承件(37),并且所 述基部支承件設置有法蘭接納部(92),沿著所述基部的外周形成的法蘭(95)與該法蘭接納部(92)接觸。
14、 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工作機,其中,容納有所述盒式氣瓶(21) 的所述氣瓶外殼(26)具有將所述盒式氣瓶的所述法蘭(95)暴露至外 部的開口 (126),所述開口位于所述氣瓶外殼的遠端部,并且在所述氣 瓶外殼的近端部(131a)設有用于將所述盒式氣瓶推向所述開口的彈性 部件(133)。
15、 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工作機,其中,所述氣瓶外殼(21)由 設置至所述工作機的保持部件(41)保持,所述保持部件閉鎖到設置至 所述氣瓶外殼的閉鎖部(42)上,并且所述氣瓶外殼被閉鎖到所述閉鎖 部上的所述保持部件推向所述法蘭接納部(92),使得所述盒式氣瓶(21) 的所述法蘭(95)和所述法蘭接納部接觸。
16、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工作機,其中,所述彈性部件包括螺旋 彈簧(133),所述氣瓶外殼(26)包括上半外殼(132)和下半外殼(131), 并且所述氣瓶外殼設置有裝配所述螺旋彈簧的近端部(133a)的裝配槽(174、 175),和用于保持所述螺旋彈簧的裝配在所述裝配槽中的所述近 端部的保持突出部(176),所述裝配槽和所述保持突出部設置在所述上 半外殼和所述下半外殼中的一個的近端部(131a)處。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工作機。公開了一種可拆卸地安裝有盒式氣瓶的工作機。該盒式氣瓶(21)容納在氣瓶外殼(26)中。用于容納該盒式氣瓶的氣瓶外殼可拆卸地安裝至該工作機,以使其中容納有盒式氣瓶的氣瓶外殼可以與該氣瓶一起運輸。
文檔編號B60K15/077GK101590809SQ200910203579
公開日2009年12月2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5月28日
發(fā)明者中谷友美, 伊藤智樹, 小林秀明, 笹岡雅行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