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建筑模具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混凝土模具。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具有該混凝土模具的混凝土現澆墻組合模具和一種混凝土現澆堤組合模具
背景技術:
混凝土模具是用于成型混凝土構件的工具。根據所需成型的結構不同,其可構成梁、柱、墻、井孔等混凝土現澆模具。
現有的混凝土模具在使用中不能夠方便的調整其長度尺寸和高度尺寸,且用于澆筑混凝土后不方便提前拆模散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混凝土模具,以解決現有的混凝土模具在使用中不能夠方便的調整其長度尺寸和高度尺寸,且用于澆筑混凝土后不方便提前拆模散熱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上述混凝土模具的混凝土現澆墻組合模具。
本發(fā)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上述混凝土模具的混凝土現澆堤組合模具。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混凝土模具,其包括至少兩個在第一預設方向上依次間隔排列的受力模板。相鄰的受力模板之間設置有多個沿受力模板的延伸方向依次層疊的連接模板。連接模板的兩端分別與相鄰的受力模板連接,且至少部分連接模板的兩端與相鄰的受力模板之間的連接為可拆卸地連接。受力模板具備第一表面,連接模板具備第二表面。多個連接模板的第二表面共同構成連續(xù)的子工作面。子工作面與第一表面共同構成連續(xù)的主工作面。
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模具通過多個受力模板和連接在相鄰受力模板之間的多個連接模板構成而成,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模具的長度方向的尺寸和高度方向的尺寸均可方便地進行調整,以組合成較大或較小的混凝土模具。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模具的部分連接模板可在需要時進行拆除,方便混凝土構件的散熱或對混凝土構件進行養(yǎng)護,確保所得混凝土構件的質量,減少膨脹裂紋等混凝土缺陷。并且,先拆下的部分連接模板可繼續(xù)周轉使用,加快了連接模板的周轉率。
進一步地:
各個連接模板與其對應的受力模板之間均為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地:
主工作面為平面、折面或曲面。
進一步地:
各個連接模板的形狀和結構均相同。
進一步地:
各個連接模板均包括中間件和分別連接于中間件兩端的連接部。連接部用于連接對應的受力模板的。
進一步地:
中間件為槽形截面的條形結構,中間件的底壁的外表面構成連接模板的第二表面。連接部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第一連接板連接于中間件的一端,第二連接板可拆卸連接于受力模板。
進一步地:
受力模板具有與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三表面,受力模板的第三表面上連接有螺柱,第二連接板通過其上開設的連接孔套過螺柱,并通過連接螺母與螺柱的螺紋連接固定于受力模板。
進一步地:
連接部為由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一體成型的角鋼。
進一步地:
受力模板包括中間板和分別連接于中間板兩側的側板。連接模板連接于受力模板的側板。
進一步地:
中間板為槽形截面的條形結構,側板為L形截面的條形結構。兩個側板對稱連接于中間板的兩個側壁。
一種混凝土模具,其包括至少兩個在第一預設方向上依次間隔排列的受力模板。相鄰的受力模板之間設置有多個沿受力模板的延伸方向依次層疊的連接模板。連接模板包括第一槽鋼和兩個第一角鋼。兩個第一角鋼對稱焊接在第一槽鋼的兩端。受力模板包括第二槽鋼和兩個第二角鋼。兩個第二角鋼對稱連接于第二槽鋼的兩側。各個第一角鋼平行于第一槽鋼的底壁的一邊可拆卸連接于其對應的第二角鋼垂直于第二槽鋼的側壁的一邊。兩個第一角鋼的一邊的外側面與第一槽鋼的底壁的外側面平行且構成相對第一槽鋼的底壁的外側面從第一槽鋼底壁向其槽口方向偏移的臺階面。第二角鋼的一邊的內側面具有垂直向外延伸形成的螺柱。第一角鋼的一邊通過其上的開孔套過螺柱,并通過螺紋連接于螺柱的連接螺母壓緊于第二角鋼。各個連接模板的第一槽鋼的底壁的外側面共同構成連續(xù)的子工作面。各個受力模板的第二槽鋼的底壁的外側面和分別連接于其兩側的兩個第二角鋼的一個外側面共同構成受力模板的第一表面。各個子工作面和各個第一表面共同構成連續(xù)的主工作面。
該混凝土模具是前述混凝土模具的一種特殊的實施方式,其除具有前述混凝土模具的有益效果外,還具備加工簡單、經濟性和適用性強的優(yōu)點。
一種混凝土現澆墻組合模具,其包括兩個前述任意一種混凝土模具。兩個混凝土模具的主工作面間隔相對,用于分別限定墻的兩個相對側面。
一種混凝土現澆堤組合模具,其包括兩個前述任意一種混凝土模具。兩個混凝土模具的主工作面間隔相對,且兩個主工作面所在的平面不相互平行,用于分別限定堤的兩個相對側面。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至少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模具在使用時能夠方便地調節(jié)其長度尺寸和高度尺寸,且在澆筑混凝土后,可方便地拆掉部分連接模板,方便混凝土構件的散熱或對混凝土構件進行提前養(yǎng)護,避免混凝土構件出現膨脹開裂等問題,確保混凝土的質量,同時也能夠縮短混凝土成型所需工期;另外,提前拆下的連接模板可提前進行周轉、加快了其周轉速度;且在該混凝土模具的一種特殊實施方式額外具備加工簡單、經濟性和適用性強的優(yōu)點;
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現澆墻組合模具由于具備上述組合模具,同樣具備上述混凝土模具的有益效果;
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現澆堤組合模具由于具備上述組合模具,同樣具備上述混凝土模具的有益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fā)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的混凝土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的受力模板為兩個時的混凝土模具的示意圖;
圖3示出了圖1中的混凝土模具拆下部分連接模板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的A向視圖;
圖5示出了圖4中的混凝土模具在連接模板處彎折時的混凝土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6示出了圖4中的混凝土模具在受力模板處彎折時的混凝土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7示出了圖4中的主工作面變?yōu)榍鏁r的混凝土模具的實施方式;
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的混凝土模具僅安裝部分連接模板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的連接模板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圖9的B處放大圖;
圖1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的連接模板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的受力模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3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的側板與中間板之間通過螺栓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的連接模板和受力模板連接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15為圖14中的受力模板和連接模板連接完成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1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二中的混凝土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17示出了圖16中的第一槽鋼的零件圖;
圖18示出了圖16中的第一角鋼的零件圖;
圖19示出了圖16中的第二槽鋼的零件圖;
圖20示出了圖16中的第二角鋼的零件圖;
圖21示出了圖16中的連接模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2示出了圖16中的受力模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3為圖16中的受力模板和連接模板之間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2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三中的混凝土現澆墻組合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四中的混凝土現澆堤組合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標:001-混凝土現澆墻組合模具;002-混凝土現澆堤組合模具;010-混凝土模具;011-第一預設方向;012-延伸方向;013-主工作面;100-受力模板;101-第一表面;102-第三表面;110-中間板;110'-第二槽鋼;120-側板;120'-第二角鋼;130-螺柱;131-連接螺母;140-連接螺栓;200-連接模板;201-第二表面;202-子工作面;210-中間件;211-板件;210'-第一槽鋼;220-連接部;220'-第一角鋼;221-第一連接板;222-第二連接板;223-連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fā)明的選定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若出現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發(fā)明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此外,本發(fā)明的描述中若出現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區(qū)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此外,本發(fā)明的描述中若出現術語“水平”、“豎直”等術語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絕對水平或懸垂,而是可以稍微傾斜。如“水平”僅僅是指其方向相對“豎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該結構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傾斜。
實施例一
圖1是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模具010的結構示意圖。請參見圖1,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模具010包括至少兩個在第一預設方向011上依次間隔排列的受力模板100(圖1中展示的受力模板100為三個)。相鄰的受力模板100之間設置有多個沿受力模板100的延伸方向012依次層疊的連接模板200。連接模板200的兩端分別與相鄰的受力模板100連接,且至少部分連接模板200的兩端與相鄰的受力模板100之間的連接為可拆卸地連接。受力模板100具備第一表面101,連接模板200具備第二表面201,多個連接模板200的第二表面201共同構成連續(xù)的子工作面202,子工作面202與第一表面101共同構成連續(xù)的主工作面013。
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模具010在第一預設方向011上的長度可通過增加或減少受力模板100及對應的連接模板200的數量來進行調整。例如,圖2中所示為受力模板100減少為兩個時的混凝土模具010的示意圖。相似的,受力模板100數量增加時可獲得長度較大的混凝土模具010。
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模具010在受力模板100的延伸方向012的高度可通過增減連接模板200的數量進行調整。例如,當所需澆筑的構件的高度僅為受力模板100高度的一半時,只需在受力模板100間安裝達到略高于其一半高度的連接模板200即可。
另外,本實施例中,由于至少部分連接模板200的兩端與相鄰的受力模板100之間的連接為可拆卸地連接,當混凝土澆筑完畢,在條件允許時(如所澆筑的混凝土構件具備一定的強度時),可通過拆除該部分的連接模板200,以方便混凝土構件的散熱或對混凝土構件進行養(yǎng)護(如澆水養(yǎng)護、保溫養(yǎng)護等),確保所得混凝土構件的質量,減少膨脹裂紋等混凝土缺陷。再者,先拆下的部分連接模板200可繼續(xù)周轉使用,加快了連接模板200的周轉率。圖3示出了圖1中的混凝土模具010拆下部分連接模板200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的A向視圖,其所示的第一預設方向011沿著直線的方向。相應地,主工作面013是平面。該處所說的主工作面013指本實施例中的組合模具用于限定和成形澆筑的混凝土對應的外表面的面,一般指與混凝土的接觸面。
當然,第一預設方向011也可沿著折線方向或曲線方向,相應的主工作面013為曲面或折面。當需要構成的主工作面013為折面時,彎折位置可以設置在連接模板200上(即將連接模板200設置成彎折形狀),也可設置在受力模板100上;當需要構成的主工作面013為曲面時,可設置連接模板200為弧形。圖5、圖6對應示出了主工作面013為折面的兩種實施方式,其中圖5彎折位置設置在連接模板200上,圖6設置在受力模板100上。圖7示出了主工作面013為曲面的實施方式。
組合模具的主工作面013上可涂覆由防銹劑或脫模劑等形成的涂層,以使混凝土模具010具備較佳的防銹性能、脫模性能,確保組合模具的使用壽命、方便脫模和確保所成型的混凝土構件的表面質量。
在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設置各個連接模板200的形狀和結構均相同。其有益效果是,便于連接模板200的批量生產加工、減小設計量和單件加工成本。相同結構形狀的連接模板200可共用一個設計圖紙,批量進行下料和后續(xù)加工,可大大降低單件加工成本和生產效率。同時,各個連接模板200的形狀和結構均相同,使得連接模板200間具有良好的互換性。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外力作用、銹蝕等原因變形失效的連接模板200可便捷地從庫存甚至混凝土模具010暫時不用到的連接模板200獲得替代件,避免因某些部位的連接模板200的損壞或缺失而影響整個模板的正常使用。并且,在該混凝土模具010的使用周期內,可通過適當更換新的連接模板200來維持其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避免了可正常使用的連接模板200隨整體一起報廢。
作為一個優(yōu)選地實施方案,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模具010的各個連接模板200與其對應的受力模板100之間均為可拆卸連接。也就是說構成混凝土模具010的所有連接模板200均可拆下,這樣各個受力模板100也可相互分離,方便構件的倉儲、運輸等。
另外,各個連接模板200全部設置成可拆卸連接,還能實現混凝土構件的分段支模,從而實現分段澆筑。具體的,在混凝土構件澆筑過程中,先將受力模板100支設在設定的位置,在受力模板100間自下而上安裝部分連接模板200至一個澆筑段的高度(此時混凝土模具010的結構請參見圖8),然后便可進行第一段混凝土的澆筑;第一段混凝土的澆筑完成后繼續(xù)向受力模板100中向上疊加安裝連接模板200至第二澆筑段的高度,然后進行第二段混凝土的澆筑;依此類推,直到完成混凝土構件的澆筑。該澆筑方式一方面可在每段混凝土澆筑后,已澆筑部分的混凝土有足夠的空間進行變形和足夠的表面積進行散熱;同時,澆筑時每段澆筑的落距均較小,避免混凝土發(fā)生離析現象影響所成型的混凝土構件的質量。除此之外,該澆筑方法最為有益的效果為施工安全性高,尤其是對于高度特大的混凝土構件。
為實現上文所描述的效果,本實施例中的受力模板100和連接模板200的結構及兩者之間的連接可設置成多種形式。下面將給出一些具體的可行的示例。
圖9為本實施例中的連接模板200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部分結構以分解展示);圖10是圖9的B處放大圖(各結構以正常使用狀態(tài)展示)。請參見圖9(配合參見圖10),本實施例中的各個連接模板200均包括中間件210和分別連接于中間件210兩端的連接部220,可選地,連接部220通過焊接的方式與中間件210固定連接形成一體的連接模板200。其中,連接部220用于連接對應的受力模板100。優(yōu)先地,中間件210為槽形截面的條形結構,連接部220為由第一連接板221和第二連接板222一體成型的角鋼,第一連接板221焊接連接于中間件210的一端,形成一體的連接模板200。中間件210的底壁的外表面構成該連接模板200的第二表面201,用于直接澆筑混凝土,并成型混凝土的表面。第二連接板222的外側面和第二表面201相互間隔,形成一個配合臺階,用于與受力模板100的配合。
圖11為本實施例中的連接模板200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請參見圖11,本實施方式中的連接模板200的中間件210的兩端分別焊接有一個板件211,連接部220的第一連接板221與板件211相貼合,并通過分別設置在第一連接板221和板件211上對應的開孔處的螺栓連接,將第一連接板221和板件211連接在一起。該連接方式為可拆卸連接,方便連接模板200各構件的裝配和更換。
圖12為本實施例中的受力模板100的結構示意圖,請參見圖12,本實施例中的受力模板100包括中間板110和分別連接于中間板110兩側的側板120。優(yōu)選地,中間板110為槽形截面的條形結構,側板120為L形截面的條形結構。兩個側板120對稱連接于中間板110的兩個側壁。需要說明的是,圖12中未示出中間板110和側板120之間的連接方式和連接結構,下文中的附圖13將展示兩者連接方式的示例。
側板120與中間板110之間的連接方式有多種,例如焊接連接或通過螺栓連接。圖13展示了側板120與中間板110之間通過螺栓連接的形式。請參見圖13,側板120的一個外側面貼合中間板110的一個側壁的外側面,并通過連接螺栓140將兩者相貼合的外側面所在的側壁連接在一起。而側板120的另一邊的外側面和中間板110的底壁的外側面相平齊,共同構成受力模板100的第一表面101。
請繼續(xù)參見圖13,受力模板100具有與第一表面101相對的第三表面102,受力模板100兩側分別連接有一排沿受力模板100的延伸方向012間隔排列的螺柱130。優(yōu)選地,螺柱130垂直連接在第三表面102上。螺柱130主要用于受力模板100與連接模板200之間的連接,這將在下文中進行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圖12中的螺柱130隱藏未顯示。
圖14是本實施例中的連接模板200和受力模板100連接前的結構示意圖,以爆炸的形式展示連接模板200和受力模板100連接前的位置關系。請參見圖14,連接模板200的第二連接板222的外側面與連接模板200的第二表面201之間平行錯開形成一個配合臺階,臺階的高度(連接模板200的第二連接板222的外側面與連接模板200的第二表面201之間相間隔的距離)等于受力模板100的側板120的板厚。這樣,在受力模板100的側板120配合在前述的配合臺階上(即使受力模板100的側板120的內側面貼合第二連接板222的外側面)后,受力模板100的第一表面101將和連接模板200的第二表面201在同一個平面上。
圖15為圖14中的受力模板100和連接模板200連接完成后的結構示意圖。請參見圖15,本實施例中的連接模板200連接于受力模板100的側板120,優(yōu)選地,第二連接板222可拆卸地連接于受力模板100,其連接方式為,在連接模板200的第二連接板222上開設連接孔223,連接模板200從連接孔223處套過螺柱130,并通過連接螺母131與螺柱130的螺紋連接固定于受力模板100。此時,各個連接模板200的第二表面201連接形成子工作面202,子工作面202和第一表面101相互連接形成一個連續(xù)的主工作面013,用于成型混凝土構件的表面。
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模具010的支撐方式可以是直接支撐于受力模板100的第三表面102,作為澆筑后混凝土的主要受力結構,連接模板200連接于受力模板100。
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模具010可以組合使用,用于成型混凝土構件,例如兩個混凝土模具010相對間隔設置,用于成型墻、堤等混凝土構件;又如若干個混凝土模具010圍成一個封閉截面的筒形結構,用于成型混凝土柱或井孔等。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模具010通過多個受力模板100和連接在相鄰受力模板100之間的多個連接模板200構成而成,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模具010的長度方向的尺寸和高度方向的尺寸均可方便地進行調整,以組合成較大或較小的混凝土模具010;
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模具010的部分連接模板200可在需要時進行拆除,方便混凝土構件的散熱或對混凝土構件進行養(yǎng)護,確保所得混凝土構件的質量,減少膨脹裂紋等混凝土缺陷。并且,先拆下的部分連接模板200可繼續(xù)周轉使用,加快了連接模板200的周轉率。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屬于實施例一中的混凝土模具010的一種特殊的實施方式,通過僅僅使用槽鋼和角鋼兩種標準型材制作形成混凝土模具010,其能夠在具有實施例一中其他實施方式的有益效果的基礎上,具有極強的經濟性和實用性。
圖16是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模具010的結構示意圖。請參見圖16,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模具010包括至少兩個在第一預設方向011上依次間隔排列的受力模板100。相鄰的受力模板100之間設置有多個沿受力模板100的延伸方向012依次層疊的連接模板200。
其中,連接模板200包括第一槽鋼210’和兩個第一角鋼220’,兩個第一角鋼220’對稱焊接在第一槽鋼210’的兩端。受力模板100包括第二槽鋼110’和兩個第二角鋼120’,兩個第二角鋼120’對稱連接于第二槽鋼110’的兩側。
圖17、圖18、圖19、圖20分別示出了上述的第一槽鋼210’、第一角鋼220’、第二槽鋼110’以及第二角鋼120’的零件圖。
圖21示出了上述兩個第一角鋼220’和一個第一槽鋼210’焊接形成的連接模板200的結構示意圖,當然,第一角鋼220’和第一槽鋼210’之間除了直接焊接連接還可參照圖11中所示的連接方式進行連接;圖22示出了兩個第二角鋼120’和一個第二槽鋼110’連接形成的受力模板100的結構示意圖。
圖23主要展示本實施例中的受力模板100和連接模板200之間的連接方式。請參見圖23,各個第一角鋼220’平行于第一槽鋼210’的底壁的一邊可拆卸連接于其對應的第二角鋼120’垂直于第二槽鋼110’的側壁的一邊。兩個第一角鋼220’的一邊的外側面與第一槽鋼210’的底壁的外側面平行且構成相對第一槽鋼210’的底壁的外側面從第一槽鋼210’底壁向其槽口方向偏移的臺階面。第二角鋼120’的一邊的內側面具有垂直向外延伸形成的螺柱130;第一角鋼220’的一邊通過其上的開孔套過螺柱130,并通過螺紋連接于螺柱130的連接螺母131壓緊于第二角鋼120’。
各個連接模板200的第一槽鋼210’的底壁的外側面共同構成連續(xù)的子工作面202。各個受力模板100的第二槽鋼110’的底壁的外側面和分別連接于其兩側的兩個第二角鋼120’的一個外側面共同構成受力模板100的第一表面101。各個子工作面202和各個第一表面101共同構成連續(xù)的主工作面013。
在本實施例中,構成受力模板100和連接模板200的結構均為最常用的結構——槽鋼、角鋼。槽鋼的加工工藝為下料和兩側彎折即可成型,角鋼為下料和一次彎折即可成型,兩者之間通過焊接連接和螺釘連接形成。因此,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模具010除了具備實施例一中所描述的組合模具的有益效果之外,其他最突出的有益效果是加工簡單、具有極強的經濟性和實用性。
實施例三
圖2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混凝土現澆墻組合模具001的立體視圖。請參見圖24,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現澆墻組合模具001包括兩個實施例一中的混凝土模具010。兩個混凝土模具010的主工作面013間隔相對,用于分別限定墻的兩個相對側面。
支模時,首先確定支模位置,并支設各個混凝土模具010的受力模板100。然后可從下往上依次在相鄰的受力模板100之間固定連接模板200,形成連接于受力模板100之間的面板。
當然,需要分段澆筑時,可先從下向上安裝部分連接模板200,待澆筑到合適的高度后,逐步添加連接模板200,直至完成整個墻體的澆筑。
另外,為方便確定所澆筑的墻體的厚度,兩個所述混凝土模具010之間還可設置拉桿,拉桿的長度和所澆筑的墻體的厚度相等,澆筑前將拉桿的兩端分別垂直連接在兩個混凝土模具010的相對的受力模板100上。其連接方式可以是,在拉桿的兩端分別設置螺紋孔,在各個受力模板100上對應開孔,并使用螺釘從外側穿過開孔,并連接拉桿的對應的螺紋孔,以將拉桿固定連接在受力模板100上。如此,可通過拉桿的長度準確控制墻體的厚度。墻體澆筑完成后,拆下螺釘即可分離拉桿和受力模板100之間的連接。拉桿可保留在墻體中。
在澆筑完成一段時間后,可提前拆除部分連接模板200,以方便混凝土的散熱或是對混凝土進行澆水等養(yǎng)護操作。與現有的支模方式相比,本方案可加快混凝土獲得強度,并能夠獲得更好的質量,減少混凝土熱膨脹產生的裂紋。此外,還可對由于振搗不良等原因導致的一些缺陷的側面進行修補。
實施例四
圖2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混凝土現澆墻組合模具001的立體視圖。請參見圖25,本實施例中的混凝土現澆墻組合模具001包括兩個實施例一中的混凝土模具010。兩個混凝土模具010的主工作面013間隔相對,且兩個主工作面013所在的平面不相互平行,用于分別限定堤的兩個相對側面。優(yōu)選的,混凝土現澆堤組合模具002還具備用于分別調節(jié)兩個混凝土模具010的主工作面013之間交角大小的支撐結構,以實現用于成型不同坡度的堤。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