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油加熱及熱回收型染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油加熱及熱回收型染色機,屬紡織印染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染色機是一種對紡織物進行染色和前后處理的機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加熱染液對紡織物進行染色和前后處理。目前對染液進行加熱一般采用直接加熱與間接加熱二種加熱方式。直接加熱是將高溫高壓的蒸汽直接放入染機內(nèi),以達到染液所需的溫度,其優(yōu)點是加熱方式簡單,其缺點是蒸汽對染液加熱后有冷凝水產(chǎn)生與染液混合,改變了染液的比例,從而有可能影響染色的質量。間接加熱是用蒸汽通過一只熱交換器進行間隔加熱,其優(yōu)點是不會改變?nèi)疽旱谋壤?。用蒸汽加熱的熱交換器結構大致為筒體內(nèi)設置染液管,染液有水泵進行循環(huán)。當染液需要加熱時,通過向筒體內(nèi)充滿蒸汽對管內(nèi)循環(huán)染液進行間接加熱;而當染液需要冷卻時,筒體內(nèi)則充滿了冷水進行間接冷卻。此種加熱方式的缺點在于當用蒸汽對熱交換器進行加熱時有溫度較高的冷凝水排出,浪費了一定的能量;另外,當對染液進行冷卻時,起先因染液溫度較高,而排出的冷卻水溫度也較高,而隨著染液溫度的降低,則排出的冷卻水溫度也逐漸降低,高溫的冷卻水與低溫的冷卻水在同一根水管中排出,浪費了一定的能量。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情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熱、冷卻分別在不同交換器內(nèi)進行,加熱或冷卻時染液與導熱油或冷卻水安全隔離,不會相互滲漏,且經(jīng)交換器出水口排放的水按溫度進行分流貯存的油加熱及熱回收型染色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油加熱及熱回收型染色機,包括染布缸體,在染布缸體內(nèi)設有水位管,其上一側則設有進出布口,染布缸體通過管道分別與過濾器、染液給排水閥相連,過濾器另一端通過管道與加料桶、循環(huán)水泵相連通,在染布缸體與循環(huán)水泵之間相連有通過法蘭合二為一的水冷卻交換器及油加熱交換器或互相串聯(lián)的水冷卻交換器與油加熱交換器。
水冷卻交換器及油加熱交換器結構相同,皆包括筒體,其內(nèi)設有分層排列的受熱管,筒體外殼兩端分別設有進口、出口,筒體內(nèi)兩側皆設有形狀與之相配且密封的兩只封頭,兩只封頭之間形成空腔,受熱管兩端分別穿過兩側的兩只封頭,受熱管兩端分別穿過封頭時的結合處呈密封狀。
水冷卻交換器上裝有分流裝置,分流裝置包括在水冷卻交換器的出口連接的管道,管道上裝有測溫度儀及自控閥門,位于測溫度儀及自控閥門之間的管道上連有管道,測溫度儀通過線路相連有溫度控制器,溫度控制器另一側通過線路與自控閥門相連,管道另一端分別接入冷水、熱水回收器內(nèi)。
筒體外殼上對應于空腔的下側皆設有滲漏液出口,水冷卻交換器一端設有進液口,油加熱交換器一端設有出液口。
筒體內(nèi)設有上、下間隔排列的擋板,擋板面積小于筒體內(nèi)徑,分層排列的受熱管分別穿過對應的擋板。
在水冷卻交換器的筒體上所設的出口可分為主出口及副出口,其中主出口位于筒體上方,副出口位于筒體下方,且副出口直徑小于主出口。
自控閥門采用電磁閥、電動閥、氣動閥的其中之一。
主出口連接有管道,副出口連接有管道,管道另一端與管道相連通。
受熱管可采用金屬圓管或傳熱系數(shù)高的異型金屬管制成。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其有益效果為通過法蘭合二為一的水冷卻交換器及油加熱交換器,或獨立的水冷卻與油加熱交換器相串聯(lián),根據(jù)生產(chǎn)過程中的需要,分別對染液進行加熱和冷卻,以達到生產(chǎn)工藝要求的染液溫度;同時油加熱交換器的結構設計,通過導熱油直接對受熱管內(nèi)的染液加熱,提高了熱交換率;受熱管可采用異型管制成,增加了受熱面及使受熱管內(nèi)流動的染液攪動,從而增加了加熱效率;檔板的作用也在于使進入筒體內(nèi)的導熱油隨檔板阻隔的方向而流動,從而進一步增加導熱油與受熱管的接觸;兩只封頭之間形成空腔的作用在于當受熱管兩端分別穿過兩只封頭的結合處發(fā)生滲漏時,滲漏液可通過空腔及滲漏液出口排出。同樣道理,水冷卻交換器的結構設計,也極大地提高了染液的冷卻效果。另外,在水冷卻交換器上設置主出口及副出口的目的在于當冷卻水從進口進、主出口出,此時副出口因直徑小處于小流量狀態(tài),有利于筒體內(nèi)充滿冷卻水,降溫充分,降溫完成后,水冷卻交換器內(nèi)多余的水則通過副出口排出。分流裝置的作用在于能將經(jīng)水冷卻交換器出口排出的水經(jīng)測溫度儀測試后,按一定的溫度值分流至熱水、冷水回收器內(nèi),從而使帶一定熱量的熱水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熱能的利用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所述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所述整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所述整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所述整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所述水冷卻交換器及油加熱交換器通過法蘭合二為一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所述水冷卻交換器及油加熱交換器互相串聯(lián)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所述水冷卻交換器及油加熱交換器通過法蘭合二為一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所述水冷卻交換器及油加熱交換器互相串聯(lián)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染布缸體1,在染布缸體1內(nèi)設有水位管2,其上一側則設有進出布口3,染布缸體1通過管道分別與過濾器4、染液給排水閥5相連,過濾器4另一端通過管道與加料桶6、循環(huán)水泵7相連通,在染布缸體1與循環(huán)水泵7之間相連有通過法蘭10合二為一的水冷卻交換器8及油加熱交換器9。
如圖5所示,水冷卻交換器8及油加熱交換器9結構相同,皆包括筒體16,其內(nèi)設有分層排列的受熱管11,受熱管11可采用金屬圓管或傳熱系數(shù)高的異型金屬管制成,受熱管11內(nèi)流動染液12。筒體16外殼兩端分別設有進口13、出口14,筒體16內(nèi)兩側皆設有形狀與之相配且密封的兩只封頭15a、15b,兩只封頭15a、15b之間形成空腔18,受熱管11兩端分別穿過兩側的兩只封頭15a、15b,受熱管11兩端分別穿過封頭15a、15b時的結合處呈密封狀。筒體16與兩端內(nèi)側封頭15a之間形成的空間內(nèi)充滿導熱油或冷卻水17,對于水冷卻交換器8為冷卻水17,對于油加熱交換器9則為導熱油17。筒體16外殼上對應于空腔18的下側皆設有滲漏液出口19。筒體16內(nèi)設有上、下間隔排列的擋板20,擋板20面積小于筒體16內(nèi)徑,分層排列的受熱管11分別穿過對應的擋板20。水冷卻交換器8一端設有進液口30,油加熱交換器9一端設有出液口29。
如圖1所示,水冷卻交換器8上裝有分流裝置,分流裝置包括在水冷卻交換器8的出口14連接的管道22,管道22上裝有測溫度儀23及自控閥門24,自控閥門24采用電磁閥、電動閥、氣動閥的其中之一。位于測溫度儀23及自控閥門24之間的管道22上連有管道25,管道25應向上延伸,位置高于管道22及自控閥24。測溫度儀23通過線路相連有溫度控制器26,溫度控制器26另一側通過線路與自控閥門24相連,管道22、25另一端分別接入冷水、熱水回收器27、28內(nèi)。
工作原理為將現(xiàn)有染色機通過一只交換器對染液進行加熱或冷卻改為通過法蘭10合二為一的二只交換器一水冷卻交換器8及油加熱交換器9分別根據(jù)生產(chǎn)需要進行加熱或冷卻。當染液需要加熱時,水冷卻交換器8無冷卻水,其功能相當于染液12通道,而油加熱交換器9的導熱油17從進口13進入筒體16后,充滿筒體16內(nèi),最后從出口14出。染液12則從進液口30進,流經(jīng)水冷卻交換器8的受熱管11再經(jīng)油加熱交換器9的受熱管11后從出液口29出。在此過程中,通過導熱油17直接對受熱管11內(nèi)的染液12加熱。當受熱管11兩端分別穿過兩只封頭15a、15b的結合處發(fā)生滲漏時,滲漏液可通過空腔18及滲漏液出口19排出。
而當染液12需要冷卻時,關閉油加熱交換器9的進口13、出口14,此時的油加熱交換器9功能相當于染液12通道,同時水冷卻交換器8充滿冷卻水,對受熱管11內(nèi)流動的染液12進行冷卻。
整機基本工作過程為染液從染布缸體1中抽出,經(jīng)過濾器4吸入循環(huán)水泵7,在吸入循環(huán)水泵7前染液的原料可通過加料桶6內(nèi)加料調整,再由循環(huán)水泵7將染液通過水冷卻交換器8及油加熱交換器9,根據(jù)生產(chǎn)需要分別進行冷卻或加熱,最后經(jīng)冷卻或加熱后的染液回入染布缸體1進行染色。
同時經(jīng)水冷卻交換器8的出口14排出經(jīng)冷卻交換工作后的水,經(jīng)管道22流經(jīng)測溫度儀23,測溫度儀23將測到的水溫信號送至溫度控制器26,溫度控制器26處理后發(fā)出指令,自控閥門24開啟或關閉。自控閥門24開啟時,水流向冷水回收器27內(nèi);自控閥門24關閉時,水則經(jīng)管道25流至熱水回收器28內(nèi)。
實施例2本實施例基本結構同實施例1,所不同之處在于在染布缸體1與循環(huán)水泵7之間相連有互相串聯(lián)的水冷卻交換器8與油加熱交換器9,如圖2、圖6所示。其工作過程同實施例1。
實施例3本實施例基本結構同實施例1,所不同之處在于在水冷卻交換器8的筒體16上所設的出口14可分為主出口14a及副出口14b,其中主出口14a位于筒體16上方,副出口14b位于筒體16下方,且副出口14b直徑小于主出口14a。主出口14a連接有管道22,副出口14b連接有管道21,管道21另一端與管道22相連通。如圖3、圖5所示。本實施例工作過程同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冷卻水排出時可以從主出口14a大流量流出,從副出口14b小流量流出,匯總后至分流裝置分流。
實施例4本實施例基本結構同實施例2,所不同之處在水冷卻交換器8的筒體16上所設的出口14可分為主出口14a及副出口14b,其中主出口14a位于筒體16上方,副出口14b位于筒體16下方,且副出口14b直徑小于主出口14a。主出口14a連接有管道22,副出口14b連接有管道21,管道21另一端與管道22相連通。如圖4、圖6所示。本實施例工作過程同實施例2,不同之處在于冷卻水排出時可以從主出口14a大流量流出,從副出口14b小流量流出,匯總后至分流裝置分流。
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不限于以上實施例所述范圍,如在實施例1、實施例2中,因所述的水冷卻交換器8及油加熱交換器9結構相同,故進染液處的水冷卻交換器8也可作油加熱交換器9用,此時油加熱交換器9則作水冷卻交換器8之用;在實施例3、實施例4中的水冷卻交換器8可置于油加熱交換器9后,即油加熱交換器9置于進液口30處,水冷卻交換器8則置于出液口29處;另外,本實用新型的變化還可以是水冷卻交換器8內(nèi)兩端不采用雙封頭結構而改為單封頭結構;無須分流裝置,水冷卻交換器8內(nèi)冷卻后的水經(jīng)與出口14相連的一根管道流入單一回收器內(nèi)。上述種種皆屬于本實用新型可預測的變化范圍內(nèi),因而皆屬于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1.油加熱及熱回收型染色機,包括染布缸體(1),在染布缸體(1)內(nèi)設有水位管(2),其上一側則設有進出布口(3),染布缸體(1)通過管道分別與過濾器(4)、染液給排水閥(5)相連,過濾器(4)另一端通過管道與加料桶(6)、循環(huán)水泵(7)相連通,其特征在于在染布缸體(1)與循環(huán)水泵(7)之間相連有通過法蘭(10)合二為一的水冷卻交換器(8)及油加熱交換器(9)或互相串聯(lián)的水冷卻交換器(8)與油加熱交換器(9)。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加熱及熱回收型染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卻交換器(8)及油加熱交換器(9)結構相同,皆包括筒體(16),其內(nèi)設有分層排列的受熱管(11),筒體(16)外殼兩端分別設有進口(13)、出口(14),筒體(16)內(nèi)兩側皆設有形狀與之相配且密封的兩只封頭(15a)、(15b),兩只封頭(15a)、(15b)之間形成空腔(18),受熱管(11)兩端分別穿過兩側的兩只封頭(15a)、(15b)。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加熱及熱回收型染色機,其特征在于水冷卻交換器(8)上裝有分流裝置,分流裝置包括在水冷卻交換器(8)的出口(14)連接的管道(22),管道(22)上裝有測溫度儀(23)及自控閥門(24),位于測溫度儀(23)及自控閥門(24)之間的管道(22)上連有管道(25),管道(25)位置高于管道(22)及自控閥(24),測溫度儀(23)通過線路相連有溫度控制器(26),溫度控制器(26)另一側通過線路與自控閥門(24)相連,管道(22)、(25)另一端分別接入冷水、熱水回收器(27)、(28)內(nèi)。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加熱及熱回收型染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熱管(11)兩端分別穿過封頭(15a)、(15b)時的結合處呈密封狀。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加熱及熱回收型染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16)外殼上對應于空腔(18)的下側皆設有滲漏液出口(19),水冷卻交換器(8)一端設有進液口(30),油加熱交換器(9)一端設有出液口(29)。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加熱及熱回收型染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16)內(nèi)設有上、下間隔排列的擋板(20),擋板(20)面積小于筒體(10)內(nèi)徑,分層排列的受熱管(11)分別穿過對應的擋板(20)。
7.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加熱及熱回收型染色機,其特征在于在水冷卻交換器(8)的筒體(16)上所設的出口(14)可分為主出口(14a)及副出口(14b),其中主出口(14a)位于筒體(16)上方,副出口(14b)位于筒體(16)下方,且副出口(14b)直徑小于主出口(14a)。
8.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油加熱及熱回收型染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控閥門(24)采用電磁閥、電動閥、氣動閥的其中之一。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油加熱及熱回收型染色機,其特征在于主出口(14a)連接有管道(22),副出口(14b)連接有管道(21),管道(21)另一端與管道(22)相連通。
10.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加熱及熱回收型染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熱管(11)可采用金屬圓管或傳熱系數(shù)高的異型金屬管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油加熱及熱回收型染色機,屬紡織印染設備技術領域,包括染布缸體與過濾器相連,過濾器與循環(huán)水泵相連,在染布缸體與循環(huán)水泵之間相連有通過法蘭合二為一的水冷卻交換器及油加熱交換器或互相串聯(lián)的水冷卻交換器與油加熱交換器,水冷卻交換器上裝有分流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水冷卻交換器及油加熱交換器可分別對染液進行冷卻和加熱,以達到工藝需要的染液溫度,同時能將經(jīng)交換器出口排出的水按一定溫度值分流至熱水、冷水回水器內(nèi),從而使熱水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熱能的利用率。
文檔編號D06B23/22GK2851313SQ200520116030
公開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0月17日
發(fā)明者勞關明, 王雁峰, 盛福興, 胡多福, 潘水龍, 俞加林 申請人:勞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