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陶瓷研磨生產設備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用于陶瓷原料顆粒研磨的耐磨襯板。
背景技術:
參見附圖1所示,目前陶瓷原料顆粒的研磨普遍采用立式研磨機,而立式研磨機的襯板所使用的材質通常為高錳鋼、高鉻鑄鐵、球磨鑄鐵、合金鋼等傳統(tǒng)材料,磨損速度快,消耗量大和安全性差已成為相關工業(yè)發(fā)展的瓶頸;通常在襯板工作面上采用堆焊工藝以提高其耐磨損性能,但是存在有堆焊層易剝落等問題,以及由于設備在運行過程中襯板的磨耗,導致在陶瓷物料研磨中還引入大量fe、cr等雜質元素,進而影響了陶瓷物料的質量指標,例如:急劇降低白度等指標。
目前研磨機的襯板外圍的磨損相較內圍的磨損更大,而現(xiàn)有的襯板采用整體的鑄滲工藝澆注、堆焊等方式制成,在實際生產中,一旦外圍磨損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就需要對襯板進行更換,而此時更換下來的襯板內圍磨損程度并未達到需更換的程度,進而造成了浪費以及增加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陶瓷原料顆粒研磨的耐磨襯板。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的目的,本發(fā)明所提供的一種用于陶瓷原料顆粒研磨的耐磨襯板,包括有襯板體,其中,所述襯板體上表面的內圍設置有堆焊耐磨層;還包括有多個襯板陶瓷塊,所述多個襯板陶瓷塊環(huán)形分布在襯板體上表面的外圍且其與襯板體相配合連接。
進一步,所述襯板體和多個襯板陶瓷塊之間設置有粘貼劑。
進一步,所述襯板陶瓷塊的內側面與襯板體上表面的內圍外側面相接觸且接觸面為斜面。
進一步,還包括有多個壓緊塊,所述襯板體上表面外圍成形有環(huán)形凸塊,其中,所述多個壓緊塊嵌入環(huán)形凸塊內側面與襯板陶瓷塊外側面之間留有的間隔中,每個壓緊塊的內側面與襯板陶瓷塊的外側面相接觸配合且該接觸面為斜面。
本發(fā)明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在襯板體上表面的外圍設置有多個襯板陶瓷塊,從而有效提高硬陶瓷粉料的研磨效率,并且大幅度調高陶瓷物料的出品質量,減少或避免金屬元素混入陶瓷粉料;另外,通過在襯板體上表面的內圍和外圍分別設置堆焊耐磨層和襯板陶瓷塊,從而減少襯板的磨損,提高襯板的使用壽命,進而降低生產企業(yè)的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立式磨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襯板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襯板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襯板的安裝示意圖。
圖5為圖3中的剖視圖a-a。
其中,1-襯板體,11-堆焊耐磨層,12-襯板陶瓷塊,13-壓緊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參見附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一種用于陶瓷原料顆粒研磨的耐磨襯板,包括有襯板體1、多個襯板陶瓷塊12和壓緊塊13,其中,襯板陶瓷塊12由一定比例的氧化鋁和氧化鋯制成以具有硬度高和抗壓強度大的特點;襯板體1上表面的內圍設置有堆焊耐磨層11;多個襯板陶瓷塊12環(huán)形分布在襯板體1上表面的外圍且其與襯板體1相配合連接,其中,襯板體1和多個襯板陶瓷塊12之間設置有粘貼劑,通過粘貼劑實現(xiàn)襯板體1與襯板陶瓷塊12之間的連接;其次,襯板陶瓷塊12呈梯形結構,襯板陶瓷塊12的內側面與襯板體1的內圍外側面相接觸且該接觸面為斜面;所述襯板體1上表面的外圍成形有環(huán)形凸塊,其中,多個壓緊塊13嵌入環(huán)形凸塊內側面與襯板陶瓷塊12外側面之間留有的間隔中,每個壓緊塊13的內側面與襯板陶瓷塊12的外側面相接觸配合且該接觸面為斜面;其次,通過螺釘使多個壓緊塊13與環(huán)形凸塊固定連接;通過采用壓緊塊13的方式使襯板陶瓷塊12與襯板體1的連接更加穩(wěn)定可靠。通過在襯板的外圍設置有襯板陶瓷塊12以及襯板的內圍設置堆焊耐磨層11,從而避免襯板外圍磨損達標且內圍磨損未達標就進行更換襯板的情況;其次,采用襯板陶瓷塊12避免在陶瓷物料研磨的過程中,引入了大量的fe、cr等雜質元素,進而大幅度提高研磨的質量,特別是白度等指標;另外,通過上述的結構,使得可單獨對某個襯板陶瓷塊12進行更換,進而提高襯板的使用壽命,以及降低企業(yè)的生產成本。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fā)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變動和潤飾,或修改均為本發(fā)明的等效實施例。故凡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fā)明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