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反應釜技術領域,尤其是指催化劑生產(chǎn)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反應釜大多只有一個入料口,且入料口一般較大,所有原料及輔料都是一起加入,但有些催化劑在生產(chǎn)時需要在不同時段加入不同輔料,如此就要打開入料口,造成釜氣壓不正常,影響產(chǎn)品品質(zhì),甚至有些原料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異味,打開入料口后會有異味飄出,影響工人身體健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輔料控制精度、使用效果好的催化劑生產(chǎn)攪拌裝置。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催化劑生產(chǎn)攪拌裝置,它包括有反應罐,反應罐頂部安裝有電機,電機由變頻控制器控制,電機傳動軸上安裝有攪拌軸,攪拌軸底部向下伸至反應罐內(nèi)腔下部與攪拌葉片相連接,反應罐內(nèi)腔由下至上設有呈螺旋狀分布的加熱管,反應罐內(nèi)腔一側設有空氣管,空氣管頂部向上穿過反應罐與外部氣源連接,空氣管底部向下沿反應罐內(nèi)腔壁延伸至底部形成噴氣口;反應罐頂部一側設有入料口,入料口上設有入料蓋,反應罐頂部另一側設有多組輔料添加機構,所述的輔料添加機構包括有輔料添加筒、活塞桿,其中,輔料添加筒固定在反應罐頂部,輔料添加筒底部延伸至反應罐內(nèi)腔上部形成出口,其出口處安裝有單向控制機構,活塞桿活動安裝在輔料添加筒內(nèi),輔料添加筒采用透明材料制作成形,其表面設有刻度尺;所述的單向控制機構包括有圓筒形的閥體,閥體安裝在輔料添加筒底部,閥體內(nèi)由上至下設有液料通道,液料通道底部設有彈簧墊板,彈簧墊板中心處設有過液孔,液料通道頂部收窄形成階梯狀的控液口,彈簧底部與彈簧墊板抵觸,彈簧頂部設有閥球,閥球頂部與控液口底部抵觸。
所述的反應罐底部設有物料出口,物料出口一側設有污物出口。
所述的加熱管為兩條,均呈螺旋狀分布在反應罐內(nèi)。
所述的反應罐罐壁采用中空雙層結構。
本實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根據(jù)需要將相應輔料倒入輔料添加筒,通過針筒原理將輔料注入反應釜,根據(jù)反應時間,在不同時間段注入不同輔料,注入的輔料劑量精準可控,且注入時無需打開入料口,有效保證了釜內(nèi)氣壓平穩(wěn),同時可以防止釜內(nèi)氣體或異體飄風,從而保證工人身體健康,采用單向閥機構,使輔料只能進入,氣體不能從輔料添加筒飄出,且不注入時,輔料不會漏入反應罐,采用本方案后的輔料控制精度,使用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單向控制機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所有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為:參見附圖1和附圖2,本實施例所述的催化劑生產(chǎn)攪拌裝置包括有反應罐1,所述的反應罐1罐壁采用中空雙層結構,反應罐1頂部安裝有電機2,電機2由變頻控制器3控制,電機2傳動軸上安裝有攪拌軸4,攪拌軸4底部向下伸至反應罐1內(nèi)腔下部與攪拌葉片5相連接,反應罐1內(nèi)腔由下至上設有呈螺旋狀分布的加熱管6,所述的加熱管6為兩條,均呈螺旋狀分布在反應罐1內(nèi),反應罐1內(nèi)腔一側設有空氣管7,空氣管7頂部向上穿過反應罐1與外部氣源連接,空氣管7底部向下沿反應罐1內(nèi)腔壁延伸至底部形成噴氣口;反應罐1底部設有物料出口8,物料出口8一側設有污物出口9,反應罐1頂部一側設有入料口10,入料口10上設有入料蓋,反應罐1頂部另一側設有多組輔料添加機構,所述的輔料添加機構包括有輔料添加筒11、活塞桿12,其中,輔料添加筒11固定在反應罐1頂部,輔料添加筒11底部延伸至反應罐1內(nèi)腔上部形成出口,其出口處安裝有單向控制機構13,活塞桿12活動安裝在輔料添加筒11內(nèi),輔料添加筒11采用透明材料制作成形,其表面設有刻度尺14;所述的單向控制機構13包括有圓筒形的閥體15,閥體15安裝在輔料添加筒11底部,閥體15內(nèi)由上至下設有液料通道,液料通道底部設有彈簧墊板16,彈簧墊板16中心處設有過液孔17,液料通道頂部收窄形成階梯狀的控液口18,彈簧19底部與彈簧墊板16抵觸,彈簧19頂部設有閥球20,閥球20頂部與控液口18底部抵觸。本實施例根據(jù)需要將相應輔料倒入輔料添加筒,通過針筒原理將輔料注入反應釜,根據(jù)反應時間,在不同時間段注入不同輔料,注入的輔料劑量精準可控,且注入時無需打開入料口,有效保證了釜內(nèi)氣壓平穩(wěn),同時可以防止釜內(nèi)氣體或異體飄風,從而保證工人身體健康,采用單向閥機構,使輔料只能進入,氣體不能從輔料添加筒飄出,且不注入時,輔料不會漏入反應罐,采用本實施例后的輔料控制精度,使用效果好。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