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空調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利用排水泵對貯留于排水盤中的排出水進行排水的空 調裝置。
背景技術:
存在將貯留于排水盤中的排出水抽取而進行排水的空調裝置。在這種 空調裝置中,貯留于排水盤中的排出水有時產(chǎn)生半固態(tài)(半固形狀)的粘 汁(以下稱為粘液),該粘液恐怕會堵塞排水泵或排水軟管。為了消除上述 不良情況,提出有在設于排水盤的排水用栓的上方位置配置抗菌劑單元的 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194493號公報
但是,從驅動排水泵抽取排出水的狀態(tài)到停止該驅動時,抽取中的排 出水因重力而落下并貯留于排水盤中。由于排出水繼續(xù)保持貯留于排水盤 中的狀態(tài),這種情況變成容易產(chǎn)生粘液的狀態(tài),故希望在排水泵停止后的 排出水中充分混合抗菌成分。
然而,在以往的結構中,抗菌劑單元配置于從排水泵離開的位置,難 以將抗菌成分混合到全部排出水中,導致抗菌成分的濃度產(chǎn)生偏差。另外, 即便僅將抗菌劑單元配置于排水泵附近,也難以使抗菌成分混合到從排水 泵落下的全部排出水中。
發(fā)明內容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課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 種可以將抗菌成分混合到在排水泵停止后殘留的全部排出水中的空調裝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fā)明的空調裝置具有熱交換器、承接在該熱 交換器生成的排出水的排水盤、抽取積存于該排水盤中的排出水而進行排 水的排水泵,其特4正在于,具有在所述排水秀菌劑單元,該抗菌劑單元在所述凹部的周圍設有收納抗菌劑的收納部,并 形成有第 一開口部和第二開口部,所述第 一開口部將從所述排水泵的吸入 口落下而流入到凹部內的排出水向所述收納部導入,所述第二開口部能夠 將導入到所述收納部的排出水排出到單元外。
根據(jù)該發(fā)明,抗菌劑單元在排水泵的吸入口下方具有凹部,該抗菌劑 單元在凹部的周圍設有收納抗菌劑的收納部,并形成有第 一開口部和第二 開口部,該第一開口部將從排水泵的吸入口落下而流入到凹部內的排出水 向收納部導入,該第二開口部能夠將導入到所述收納部的排出水排出到單 元外,因此,在使抗菌成分混合到從排水泵落下的排出水之后將其擴散到 排水盤中,可以使抗菌成分混合到全部排出水中。
在上述結構中,也可以為所述第一開口部設于所述凹部的壁部,所述 第二開口部設于覆蓋所述抗菌劑單元的所述收納部的蓋部,在該壁部和蓋
部之間收納所述抗菌劑。根據(jù)該結構,可以使從排水泵的吸入口落下而流 入到凹部內的排出水切實地與收納部內的抗菌劑接觸。
另外,在上述結構中,也可以為所述第一開口部設于所述凹部的壁部, 所述第二開口部設于所述抗菌劑單元的外周壁部,在這些壁部之間收納所 述抗菌劑。根據(jù)該結構,也可以使從排水泵的吸入口落下而流入到凹部內 的排出水切實地與收納部內的抗菌劑接觸。
另外,在上述結構中,對所述排水盤而言,也可以在所述排水泵的吸 入口下方設置排水用的通孔,并且,設置關閉該通孔的栓,在所述栓的端 部一體地形成所述抗菌劑單元。根據(jù)該結構,與將這種抗菌劑單元另外形 成的情況相比,沒有必要另外確保其配置空間,抗菌劑單元的配置變得容 易。
根據(jù)本發(fā)明,具有在排水泵的吸入口下方具有凹部的抗菌劑單元,該 抗菌劑單元在凹部的周圍設有收納抗菌劑的收納部,并形成有第 一 開口部 和第二開口部,該第 一開口部將從排水泵的吸入口落下而流入到凹部內的 排出水向收納部導入,該第二開口部能夠將導入到收納部的排出水排出到 單元外,因此,可以使抗菌成分混合到在排水泵那停止后殘留的全部排出 水中。
圖1是表示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的圖; 圖2是室內機本體的分解立體圖3 (A)、 (B)是將室內機本體與送風機一并表示的分解立體圖;
圖4是將排水泵與周邊結構一并表示的剖面圖5是設于排水盤的栓的俯視圖及側視圖6是將栓與排水泵的吸入口 一并表示的側剖面圖7是將變形例的抗菌劑單元與周邊結構一并表示的圖8是用于說明變形例的抗菌劑單元的側剖面圖9是表示變形例的抗菌劑單元的立體圖。
附圖標記說明
1 室內才幾本體3 送風機
5熱交換器7排水盤
7H 排水回收部71 排水泵
71A 吸入口74 通孔
75栓81纟全本體
82 蓋部84 凸鄉(xiāng)彖部
85纟&手部86、 90 凹部
91 槽部(收納部)92 抗菌劑
94 壁部95 第一開口孔(第一開口部)
96 第二開口孔(第二開口部)100 空調裝置
110 抗菌劑單元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
圖1是表示本實施例的空調裝置的圖。該空調裝置ioo是具有兩個空
氣吹出口的、所謂的兩方向盒(2方向力iT:y卜)的頂棚埋入型空調裝置, 其具有箱形室內機本體1和與室內機本體1配管連接的室外機(未圖示)。 在室內機本體1中收納有送風機3、熱交換器5、泡沫苯乙烯制排水盤 7以及后述的排水泵等各種器械,經(jīng)由多根起吊螺栓(未圖示)懸吊于被調 節(jié)室的頂棚,在朝該室內機本體1下側的開口面上,裝飾面板9重疊地安 裝。圖2是室內機本體1的分解立體圖。室內機本體1具有金屬板制的外 箱(框體)11。該外箱ll構成為具有彎曲為大致〕字形的外箱本體IIA、 安裝于該外箱本體11A兩端的一對端板IIB。在該外箱11的內側配置有隔 熱部件13。該隔熱部件13由如下部件構成與各端板IIB對應配置的一對 泡沫苯乙烯制的端部件(內部泡沫苯乙烯)13A、將這些端部件13A之間連 接的聚乙烯制的連接部件13B。
在被該隔熱部件13包圍的空間內,配置有形成為大致U字形的熱交換 器5,在該熱交換器5的下方(圖2的上方),配置有接收由熱交換器5生 成的排出水的泡沫苯乙烯制的排水盤7。該排水盤7與外箱11的下面開口 嵌合,在該排水盤7的中央形成有大的吸入開口 7A,在該開口 7A的兩側 形成有一對細長的吹出開口 7B。
附圖標記17是金屬板制的加強金屬部件,該加強金屬部件17貼著排 水盤7的吸入開口 7A的側緣部,加強金屬部件17的兩端經(jīng)由螺釘(未圖 示)固定于外箱11的端板11B的上緣部IIC。該金屬板制的外箱11容易變 形而撓曲。因此,在外箱ll的大致中央部,設有中央金屬部件21,其跨設 在外箱11的外壁和排水盤7的加強金屬部件17之間,利用該中央金屬部 件21,防止外箱11的頂板11D的翹曲及外箱11的中央部的張開。
圖3是一并表示室內機1和送風機3的分解立體圖。如圖3所示,在 大致U字形的熱交換器5的空間內,經(jīng)由排水盤7的吸入開口 7A裝入送風 機3。該送風機3固定于形成為箱形的金屬板制的分隔板41,該分隔板41 經(jīng)由多個螺釘固定于室內機本體1的加強金屬部件17。具體而言,該送風 機3構成為在中央部配置馬達31,在該馬達31兩側的輸出軸設置葉輪32。 該葉輪32被風扇罩33包圍,該風扇罩33被上下分割為上罩33A和下罩 33B。
在上罩33A的兩側一體地形成有凸緣36,該上罩33A使其一部分33C 突出到分隔板41的外部并安裝于該分隔板41的開口,該凸緣36使螺釘通 過該凸緣36而固定于分隔板41。如圖1所示,該分隔板41上下分隔上述 外箱ll的內部,在分隔板41的下方形成一次空間41A,在分隔板41的上 方形成二次空間41B。由于上罩33A經(jīng)由凸緣36固定于分隔板41,故分隔 板41的強度增大,并且可以提高一次空間41A和二次空間41B之間的密封 性。上述送風機3使空氣吸入口面臨分隔板41下方的一次空間41A,使空 氣吹出口面臨分隔板41上方的二次空間41B,并使位于上罩33A的凸緣36 上方的風扇罩33的一部分33C面臨分隔板41上方的二次空間41B。因此, 根據(jù)送風機3的運轉,室內空氣通過排水盤7的吸入開口 7A (參照圖2 ) ^f皮吸入一次空間41A后,神皮吹出到二次空間41B內。由于配置于外箱11 內側的熱交換器5位于該二次空間4IB,故室內空氣通過熱交換器5進行熱 交換,該熱交換后的調和空氣通過在排水盤7的吸入開口 7A兩側形成的一 對細長吹出開口 7B吹出到室內,進行室內空氣調和。
在該空氣調和運轉時,由熱交換器5生成排出水,該排出水流到位于 排水盤上面?zhèn)?圖2的下方)的沿熱交換器5形成的凹狀槽部(構成排水 積存部的一部分)7G (參照圖1 )。本結構的排水盤7在吸入開口 7A的一 端側設有形成排水積存部的最低底部(以下稱為排水回收部7H)的排水承 接部7C (參照圖2),全部排出水被回收到排水承接部7C。
在排水承接部7C的上側(圖2的下方),配設有抽取回收到排水承接 部7C的排出水并向外部進行排水的排水泵71。
圖4是將排水泵7與周邊結構一并表示的剖面圖。
排水泵71以該排水泵71的吸入口 71A面臨排水承接部7C的排水回收 部7H的方式,經(jīng)由安裝支板72固定于室內機本體1的外箱11。因此,在 排水泵71驅動時,排水回收部7H中的排出水被吸入排水泵71,并經(jīng)由與 該排水泵71的輸出口 71B (參照圖2)連結的排水軟管(未圖示)排出到 外部。在該空調裝置100中,在空氣調和運轉期間,排水泵71被驅動,若 空氣調和運轉停止,則排水泵71的驅動也停止。
另外,在排水泵71和安裝支板72之間插入設置有多個防振橡膠73, 這些防振橡膠73將排水泵71驅動時的振動向外箱11的傳遞截止。
在該排水回收部7H設有排水用的通孔(內螺紋孔)74,該通孔74形 成于與排水泵71的吸入口 71A正下方對應的位置,該通孔74被栓75關閉, 通過拆除該栓75,可以將貯留于排水盤7中的排出水排出,進行排水盤7 的清掃作業(yè)。另外,在圖4中,附圖標記76是浮動開關,該浮動開關76 檢測因排水泵71的故障或排水軟管的堵塞等而產(chǎn)生的排出水的水位上升。
圖5表示該栓75的俯視圖及側視圖,圖6是將該栓75與排水泵71的 吸入口 71A—并表示的側剖面圖。2009 如圖5及圖6所示,該栓75具有將樹脂材料一體成形而形成的栓本 體81;裝卸自如地設于栓本體81的前端部(上端部)的蓋部82。該栓本 體81具有形成能夠與通孔74聯(lián)結的外螺紋形狀的軸部83;設于該軸部 83的下端部的凸緣部84。
構成為在該對全本體81的下部(凸緣部84側),以留有成大致一字形延 伸的把手部85的方式形成凹部86,通過該把手部85,維護作業(yè)者不使用 工具即可容易地手動轉動該栓75。
另外,凸緣部84形成比通孔74大的大徑,在將該栓75與通孔74聯(lián) 結時,該凸緣部84與通孔74的下端周圍抵接并定位于該栓75的安裝位置。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栓75的上端定位于與排水回收部7H的底面 大致位于同樣高度。另外,在圖5及圖6中,簡化表示軸部83的外螺紋形 狀。
如圖6所示,在軸部83的上部形成有凹陷成大致圓柱形的凹部90,另 外,形成有包圍該凹部90周圍的圓環(huán)形槽部91,并以覆蓋該槽部91的上 方開口的方式安裝有圓環(huán)形蓋部82。即,栓75的前端部形成為具有中央孔 的大致環(huán)形體形狀,被蓋部82閉塞的槽部91作為收納粒狀(在圖示的例 子中為球形)比較大的銀離子抗菌劑(以下簡稱為抗菌劑)92的收納部而 起作用。
該凹部90在栓75固定于通孔74時,設于與排水泵71的吸入口 71A 相對的位置且形成與該吸入口 71A大致相同的內徑。并且,在呈環(huán)形地豎 直設置于該凹部90周圍的壁部94,多個第一開口孔(第一開口部)95在 整個面留出間隔地形成。另外,在蓋部82,多個第二開口孔(第二開口部) 96也在整個面留出間隔地形成,經(jīng)由這些開口孔95、 96,排出水在槽部91 內自由-危通。
這些開口孔95、 96形成比粒狀抗菌劑92小的小徑,由此,可以防止 抗菌劑92從槽部91內漏出到外部。另外,這些開口孔95、 96既可以有規(guī) 則地配置,也可以任意配置。
上述抗菌劑92為粘液產(chǎn)生防止劑,通過與排出水接觸而將銀的微粉體 (抗菌成分)混合到排出水中,由此,可以防止在排出水中產(chǎn)生粘液。在 此,之所以使用粒狀抗菌劑92是因為,即便在整個槽部91內填滿抗菌劑 92,也可以在各抗菌劑92之間確保排出水通過的間隙而容易使抗菌成分(銀
8的微粉體)混合到排出水中。其中,只要可以作為粘液產(chǎn)生防止劑起作用, 并不限于上述銀離子抗菌劑,也可以使用其它抗菌劑。
這樣,在本實施例中,在栓75的上部形成凹部90,在該凹部卯的周 圍形成收納抗菌劑92的槽部(收納部)91,并且,在該凹部90的壁部94 和覆蓋槽部91的蓋部82分別形成開口孔95、 96,從而形成將抗菌劑92混 合到貯留于排水盤7的排出水中的抗菌劑單元110。
因此,從驅動排水泵71抽取排出水的狀態(tài)到停止該驅動時,殘留于排 水泵71和與排水泵71連接的排水軟管內的排出水從吸入口 71A落下并流 入栓75上部的凹部90內。
該排出水的流動如圖6中實線箭頭所示,流入到凹部90內的排出水朝 豎立i殳置于凹部90周圍的壁部94改變流向,通過i殳于該壁部94的第一開 口孑L 95,在槽部91內的抗菌劑92之間流動,此后通過i殳于蓋部82的第二 開口孔96排出到外部。
因此,可以使從排水泵71的吸入口 71A落下的排出水與槽部91內的 抗菌劑92接觸,在混合抗菌成分后擴散到排水盤7中。由此,利用混合了 抗菌成分的排出水,殘留于排水盤7中的排出水攪和,抗菌成分混合到殘 留的全部排出水中。其結果是,可以降低全部排出水中的抗菌成分的濃度 偏差,可以避免從濃度變得極低的部位產(chǎn)生粘液這種情況,從而可以切實 i也防止產(chǎn)生粘液。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由于栓75以其上端與排水盤7中的最低的排水 盤回收部7H底面的高度大致相同的方式固定(參照圖4),因此,只要在 排水盤7中貯留有排出水,即便其貯留水量很少,也可以使排出水流入栓 75的凹部90,通過^L于該凹部90的側壁94的第一開口孔95并與抗菌劑 92接觸。由此,與排出水的水量無關而可以持續(xù)地防止產(chǎn)生粘液。
如以上說明所述,才艮據(jù)本實施例,配置在排水泵71的吸入口 71A下方 具有凹部90的抗菌劑單元110,該抗菌劑單元110在凹部90的周圍設有收 納抗菌劑92的槽部(收納部)91,并形成有第一開口孔95和第二開口孔 96,所述第一開口孔95將在該排水泵71停止時^v吸入口 71A落下而流入 到凹部90內的排出水向槽部91導入,所述第二開口孔96能夠將導入到該 槽部91的排出水排出到單元外,因此,可以使抗菌成分混合到從排水泵71 的吸入口 71A落下的排出水中并擴散到排水盤7中,可以使抗菌成分充分混合到全部排出水中。
另外,在本結構中,由于與栓75 —體地形成抗菌劑單元110,故與將 這種抗菌劑單元單獨形成的情況相比,沒有必要另外確保其配置空間,抗
菌劑單元110的配置變得容易。
另外,在本結構中,由于在凹部90的周圍形成收納抗菌劑92的槽部 91,故與假設構成為使這種抗菌劑單元的中央部突出并將抗菌劑92收納于 該中央部內的情況相比,可以確??咕鷦?2的收納空間寬廣,并可以增長 抗菌劑92的交換間隔。
以上,基于一實施例說明了本發(fā)明,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在 上述實施例中,說明了將抗菌劑單元110安裝于與排水回收部7H的底面大 致相同高度的情況,但如圖7所示,也可以使抗菌劑單元110向排水回收 部7H底面的上方突出。此時,如圖8所示,也可以在抗菌劑單元110的外 周壁部97設置與槽部91連通的多個第三開口孔(第三開口部)98。根據(jù) 該結構,從排水泵71的吸入口 71A落下的排出水,經(jīng)由設于凹部90的壁 部94的第一開口孔95流入槽部91后,不僅經(jīng)由蓋部82的第二開口孔96, 也經(jīng)由外周壁部97的第三開口孔98排出到外部,故可以使排出水更容易 地在槽部91流通。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說明了將抗菌劑單元110形成于在排水盤7 設置的栓75的情況,但并不限于此,如圖9中的一例所示,也可以與栓75 分開形成。在圖9的例子中,表示將抗菌劑單元110形成為在中央具有通 孔(相當于凹部90) 90A的圓柱形狀的情況,并以該通孔90A位于排水泵 71的吸入口 71A下方的方式配置于排水盤7。 4艮據(jù)該結構,與上述實施例 同樣地,可以使抗菌成分混合到從排水泵71的吸入口 71A落下的排出水中 并進行擴散,可以使抗菌成分充分混合到全部排出水中。
另外,該抗菌劑單元110的外形并不限于圓柱形狀,不言而喻也可以 適用棱柱形狀等各種形狀。
權利要求
1. 一種空調裝置,具有熱交換器、承接在該熱交換器生成的排出水的排水盤、抽取積存于該排水盤中的排出水而進行排水的排水泵,其特征在于,該空調裝置還具有在所述排水泵的吸入口下方具有凹部的抗菌劑單元,該抗菌劑單元在所述凹部的周圍設有收納抗菌劑的收納部,并形成有第一開口部和第二開口部,所述第一開口部將從所述排水泵的吸入口落下而流入到凹部內的排出水向所述收納部導入,所述第二開口部能夠將導入到所述收納部的排出水排出到單元外。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口部設于 所述凹部的壁部,所述第二開口部設于覆蓋所述抗菌劑單元的所述收納部 的蓋部,在該壁部和蓋部之間收納所述抗菌劑。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口部設于 所述凹部的壁部,所述第二開口部設于所述抗菌劑單元的外周壁部,在這 些壁部之間收納所述抗菌劑。
4. 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空調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 水盤,在所述排水泵的吸入口下方設置排水用的通孔,并且,設有關閉該 通孔的栓,在所述栓的端部一體地形成所述抗菌劑單元。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可以將抗菌成分混合到在排水泵停止后殘留的全部排出水中的空調裝置。配置在排水泵(71)的吸入口(71A)下方具有凹部(90)的抗菌劑單元(110),該抗菌劑單元(110)在凹部(90)的周圍設有收納抗菌劑的收納部,并形成有第一開口孔和第二開口孔,所述第一開口孔將在該排水泵(71)停止時從吸入口(71A)落下而流入到凹部(90)內的排出水向收納部導入,所述第二開口孔能夠將導入到收納部的排出水排出到單元外。
文檔編號C02F1/50GK101498479SQ200910001649
公開日2009年8月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月29日
發(fā)明者古賀誠一, 小倉信博, 小林賢二, 林貴一, 牧野正純, 薄井宏明, 鈴木大輔 申請人:三洋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