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以上30度以下的范圍內(nèi)。
[0083] 當(dāng)角度θ i、Θ 2均小于5度時,無法高效地分散原料粉體。當(dāng)角度θ i、Θ 2均為30 度以上時,熔解后的原料粉體的回收率下降。
[0084] 優(yōu)選地,角度θρθ2例如為1〇度以上15度以下即可。通過使角度Θ ^02為1〇 度以上15度以下,能夠?qū)崿F(xiàn)更進一步的原料粉體熔解效率的提高和熔解后的原料粉體(制 品)的回收率的提尚。
[0085] 如此,通過在原料粉體噴出口 29Α上設(shè)置分散部件12,從而能夠向火焰和/或火焰 附近的高溫區(qū)域(以下,稱為"火焰區(qū)域")噴出經(jīng)分散的原料粉體,因此在火焰區(qū)域中,能 夠高效地加熱或熔解原料粉體,其中,所述分散部件12具有:第一傾斜面12Α,隨著朝向前 端面IlA而使原料粉體向靠近燃燒燒嘴10的中心軸B的方向分散;以及第二傾斜面12Β, 隨著朝向前端面IlA而使原料粉體向遠離燃燒燒嘴10的中心軸B的方向分散。
[0086] 另外,由于具有分散部件12而原料粉體不會以未被分散的狀態(tài)(凝聚的狀態(tài))噴 出到火焰區(qū)域中,從而與不具有分散部件12的情況相比較,能夠提高加熱或熔解后的原料 粉體(制品)的回收率。
[0087] 冷卻部13為筒狀的部件,并被配置在第二氧化劑供給部件19的外側(cè)。冷卻部13 具有供冷卻水循環(huán)的冷卻水路13Α。冷卻部13為用于冷卻燒嘴主體11的前端部的部件。
[0088] 根據(jù)第一實施方式的燃燒燒嘴,通過在原料粉體噴出口 29Α上設(shè)置分散部件12, 從而能夠向火焰區(qū)域噴出經(jīng)分散的原料粉體,因此在火焰區(qū)域中,能夠高效地加熱或熔解 原料粉體,其中,所述分散部件12具有:第一傾斜面12Α,隨著朝向前端面IlA而使原料粉 體向靠近燃燒燒嘴10的中心軸B的方向分散;以及第二傾斜面12B,隨著朝向前端面IlA而 使原料粉體向遠離燃燒燒嘴10的中心軸B的方向分散。
[0089] 另外,由于具有分散部件12而原料粉體不會以未被分散的狀態(tài)(凝聚的狀態(tài))噴 出到火焰區(qū)域中,因此與不具有分散部件12的情況相比較,能夠提高加熱或熔解后的原料 粉體(制品)的回收率。
[0090] (第二實施方式)
[0091] 圖3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燒燒嘴的前端的主視圖。圖4是圖3所示 的燃燒燒嘴的D-D向的剖視圖。在圖3和圖4中,對與圖1和圖2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的 燃燒燒嘴10相同的結(jié)構(gòu)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圖標(biāo)記。
[0092] 參照圖3和圖4,代替構(gòu)成第一實施方式的燃燒燒嘴10的燒嘴主體11,第二實施 方式的燃燒燒嘴40具有燒嘴主體41,除此之外,被構(gòu)成為與燃燒燒嘴10相同。
[0093] 燒嘴主體41具有將原料粉體供給管道29分割為第一及第二原料粉體供給管道 29-1、29-2的環(huán)狀部件43,除此之外,被構(gòu)成為與第一實施方式中說明的燒嘴主體11相同。
[0094] 環(huán)狀部件43位于原料供給部件16與第二燃料供給部件17之間,并被設(shè)置在原料 供給部件16與第二燃料供給部件17的中間位置。環(huán)狀部件43的一端與分散部件12的后 端連接。
[0095] 第一原料粉體供給管道29-1為由環(huán)狀部件43和原料粉體供給部件16劃定的筒 狀空間。第一原料粉體供給管道29-1向第一原料粉體噴出口 29A-1供給原料粉體。
[0096] 第二原料粉體供給管道29-2為由環(huán)狀部件43和第二燃料供給部件17劃定的筒 狀空間。第二原料粉體供給管道29-2向第二原料粉體噴出口 29A-2供給原料粉體。
[0097] 根據(jù)第二實施方式的燃燒燒嘴,通過具有被配置在原料粉體噴出口 29A上的分散 部件12、與分散部件12的后端連接且將原料粉體供給管道29分割為第一及第二原料粉體 供給管道29-U29-2的環(huán)狀部件43、用于向第一原料粉體噴出口 29A-1供給原料粉體的第 一原料粉體供給管道29-1和用于向第二原料粉體噴出口 29A-2供給原料粉體的第二原料 粉體供給管道29-2,從而能夠得到與第一實施方式的燒嘴10相同的效果。
[0098] 另外,通過具有第一及第二原料粉體供給管道29-1、29_2,從而能夠向第一及第二 原料粉體噴出口 29-1Α、29-2Α供給不同量的原料粉體。即,能夠調(diào)節(jié)從第一及第二原料粉 體噴出口 29-1Α、29-2Α噴出的原料粉體的量。
[0099] (第三實施方式)
[0100]圖5是本發(fā)明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燒燒嘴的前端的主視圖。圖6是圖5所示 的燃燒燒嘴的E-E向的剖視圖。圖7是圖5所示的燃燒燒嘴的F-F向的剖視圖。圖8是圖 5所示的燃燒燒嘴的G-G向的剖視圖。
[0101] 在圖5~圖8中,對與圖1和圖2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燃燒燒嘴10相同的結(jié)構(gòu) 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圖標(biāo)記。
[0102] 參照圖5~圖8,代替構(gòu)成第一實施方式的燃燒燒嘴10的燒嘴主體11,第三實施 方式的燃燒燒嘴50具有燒嘴主體51,除此之外,被構(gòu)成為與燃燒燒嘴10相同。
[0103] 代替構(gòu)成第一實施方式中說明的燒嘴主體11的分散部件12,燒嘴主體51具有分 散部件53,除此之外,被構(gòu)成為與燒嘴主體11相同。
[0104] 分散部件53具有作為多個第一傾斜面的傾斜面53A、53C (多個傾斜面)、作為多個 第二傾斜面的傾斜面53B、53D (多個傾斜面)和平坦面53E、53F。
[0105] 傾斜面53A、53C在隨著朝向前端面IlA而向靠近燃燒燒嘴50的中心軸B的方向 傾斜的狀態(tài)下,與原料供給部件16的外表面相對。傾斜面53A、53C相對于與燃燒燒嘴50 的中心軸B平行的虛擬平面C以不同角度傾斜。
[0106] 傾斜面53A、53C在燃燒燒嘴50的周向上配置有多個。多個傾斜面53A、53C具有 使原料粉體向靠近燃燒燒嘴50的中心軸B的方向分散的功能。
[0107] 當(dāng)傾斜面53B與相對于燃燒燒嘴50的中心軸B平行的虛擬平面C所成的角度Θ 4 和傾斜面53D與相對于燃燒燒嘴50的中心軸B平行的虛擬平面C所成的角度Θ 6為〇度 以上30度以下時,傾斜面53A與相對于燃燒燒嘴50的中心軸B平行的虛擬平面C所成的 角度0 3和傾斜面53C與相對于燃燒燒嘴50的中心軸B平行的虛擬平面C所成的角度Θ 5 例如可設(shè)在5度以上30度以下的范圍內(nèi)。
[0108] 具體而言,角度Θ 3、Θ 5例如可設(shè)為20度。
[0109] 傾斜面53B、53D在隨著朝向前端面IlA而向遠離燃燒燒嘴50的中心軸B的方向 傾斜的狀態(tài)下,與第二燃料供給部件17的內(nèi)表面相對。傾斜面53B、53D相對于與燃燒燒嘴 50的中心軸B平行的虛擬平面C以不同角度傾斜。
[0110] 傾斜面53B、53D在燃燒燒嘴50的周向上配置有多個。多個傾斜面53B、53D具有 使原料粉體向遠離燃燒燒嘴50的中心軸B的方向分散的功能。
[0111] 當(dāng)傾斜面53A與相對于燃燒燒嘴50的中心軸B平行的虛擬平面C所成的角度θ3 和傾斜面53C與相對于燃燒燒嘴50的中心軸B平行的虛擬平面C形成的角度Θ 5為〇度 以上30度以下時,傾斜面53Β與相對于燃燒燒嘴50的中心軸B平行的虛擬平面C所成的 角度Θ 4和傾斜面53D與相對于燃燒燒嘴50的中心軸B平行的虛擬平面C所成的角度Θ 6 例如可設(shè)在5度以上30度以下的范圍內(nèi)。
[0112] 具體而言,角度Θ 4、Θ 6例如可設(shè)為1〇度。
[0113] 平坦面53E、53F為相對于與燃燒燒嘴50的中心軸B平行的虛擬平面C平行的面。 即,平坦面53E、53F為不與虛擬平面C傾斜的面(換言之,對虛擬平面C的傾斜角度為0度 的面)。
[0114] 根據(jù)第三實施方式的燃燒燒嘴,具有:第一傾斜面,包括在燃燒燒嘴50的周向上 以不同角度θ 3、θ5傾斜,并且隨著朝向前端面IlA而以不同角度使原料粉體向靠近燃燒燒 嘴50的中心軸B的方向分散的多個傾斜面53A、53C ;以及第二傾斜面,包括在燃燒燒嘴50 的周向上以不同角度θ4、θ6傾斜,并且隨著朝向前端面IlA而以不同角度使原料粉體向遠 離燃燒燒嘴50的中心軸B的方向分散的多個傾斜面53B、53D。因此,在火焰區(qū)域中,能夠噴 出進一步分散的原料粉體,從而在火焰區(qū)域中,能夠更高效地加熱或熔解原料粉體。同時, 能夠進一步提尚加熱或恪解后的原料粉體(制品)的回收率。
[0115] (第四實施方式)
[0116] 圖9是本發(fā)明第四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燒燒嘴的前端的主視圖。圖10是圖9所 示的燃燒燒嘴的H-H向的剖視圖。圖11是圖9所示的燃燒燒嘴的I-I向的剖視圖。
[0117] 在圖9~圖11中,對與圖1和圖2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燃燒燒嘴10相同的結(jié) 構(gòu)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圖標(biāo)記。
[0118] 參照圖9~圖11,代替構(gòu)成第一實施方式的燃燒燒嘴10的燒嘴主體11,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