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氣輔注塑模具的溢料井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注塑模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氣輔注塑模具的溢料井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專利號為201320066236.6,公開了一種名為《氣輔注塑模具泄氣機構》的發(fā)明專利,其存在的問題是:1、僅具備泄氣功能,滿足不了溢料井尺寸工藝調節(jié)的要求;2、沒有提供溢料井同步頂出和自動化修切方案。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氣輔注塑模具的溢料井結構。
[0004]本發(fā)明是在模具內(nèi)開設有溢料井、溢料進口、氣道出口,溢料井、溢料進口、氣輔溢料引導槽和氣道出口依次連通,氣道出口與氣輔溢料引導槽連通,模具內(nèi)設有液壓缸,液壓缸的伸縮桿連接有溢料密封針閥,溢料密封針閥的前端位于氣輔溢料引導槽和氣道出口之間,能將氣輔溢料引導槽和氣道出口之間截斷密封,模具內(nèi)設有頂桿,頂桿的前端與溢料井相連。
[0005]本發(fā)明的工作過程:
[0006]在注塑中空的管件時,管件中間被吹出的粉料從氣道出口、氣輔溢料引導槽和溢料進口依次進入溢料井,吹料結束后,液壓缸帶動溢料密封針閥向前移動,溢料密封針閥7的前端位于氣輔溢料引導槽和氣道出口之間,將氣輔溢料引導槽和氣道出口之間截斷密封。注塑結束后,溢料井內(nèi)形成的殘件由頂桿頂出。由于溢料密封針閥將注塑件與殘件之間截斷,而不用修切注塑件。
[0007]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0008]1、本發(fā)明可在氣輔注塑成型過程中提供溢料功能,并可根據(jù)實際工藝需求進行溢料腔體大小調節(jié)。
[0009]2、本發(fā)明可實現(xiàn)溢料結構獨立頂出,可利用抓具進行自動抓取,可以實現(xiàn)工業(yè)自動化生產(chǎn)。
[0010]3、本發(fā)明在模具對產(chǎn)品頂出時,可同步并切除溢料結構,實現(xiàn)與產(chǎn)品的自動分離。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發(fā)明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請參閱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是在模具I內(nèi)開設有溢料井2、溢料進口 3、氣道出口 4,溢料井2、溢料進口 3、氣輔溢料引導槽5和氣道出口 4依次連通,氣道出口 4與氣輔溢料引導槽5連通,模具I內(nèi)設有液壓缸6,液壓缸6的伸縮桿連接有溢料密封針閥7,溢料密封針閥7的前端位于氣輔溢料引導槽5和氣道出口 4之間,能將氣輔溢料引導槽5和氣道出口 4之間截斷密封,模具I內(nèi)設有頂桿8,頂桿8的前端與溢料井2相連。
[0014]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
[0015]在注塑中空的管件時,管件中間被吹出的粉料從氣道出口 4、氣輔溢料引導槽5和溢料進口 3依次進入溢料井2,吹料結束后,液壓缸6帶動溢料密封針閥7向前移動,溢料密封針閥7的前端位于氣輔溢料引導槽5和氣道出口 4之間,將氣輔溢料引導槽5和氣道出口 4之間截斷密封。注塑結束后,溢料井2內(nèi)形成的殘件由頂桿8頂出。由于溢料密封針閥7將注塑件與殘件之間截斷,而不用修切注塑件。
【主權項】
1.一種氣輔注塑模具的溢料井結構,其特征在于:是在模具(I)內(nèi)開設有溢料井(2)、溢料進口(3)、氣道出口(4),溢料井(2)、溢料進口(3)、氣輔溢料引導槽(5)和氣道出口(4)依次連通,氣道出口(4)與氣輔溢料引導槽(5)連通,模具(I)內(nèi)設有液壓缸¢),液壓缸(6)的伸縮桿連接有溢料密封針閥(7),溢料密封針閥(7)的前端位于氣輔溢料引導槽(5)和氣道出口⑷之間,能將氣輔溢料引導槽(5)和氣道出口(4)之間截斷密封,模具(I)內(nèi)設有頂桿(8),頂桿(8)的前端與溢料井(2)相連。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氣輔注塑模具的溢料井結構,是在模具內(nèi)開設有溢料井、溢料進口、氣道出口,溢料井、溢料進口、氣輔溢料引導槽和氣道出口依次連通,氣道出口與氣輔溢料引導槽連通,模具內(nèi)設有液壓缸,液壓缸的伸縮桿連接有溢料密封針閥,溢料密封針閥的前端位于氣輔溢料引導槽和氣道出口之間,能將氣輔溢料引導槽和氣道出口之間截斷密封,模具內(nèi)設有頂桿,頂桿的前端與溢料井相連。在注塑中空的管件時,溢料密封針閥的前端將氣輔溢料引導槽和氣道出口之間截斷密封。注塑結束后,溢料井內(nèi)形成的殘件由頂桿頂出。由于溢料密封針閥將注塑件與殘件之間截斷,而不用修切注塑件。
【IPC分類】B29C45/38
【公開號】CN104924550
【申請?zhí)枴緾N201510407953
【發(fā)明人】刁鵬鶴, 唐永亮, 馬瑞, 武力軍, 于善平
【申請人】長春富維—江森自控汽車飾件系統(tǒng)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