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金屬切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金屬殼體外表面在特殊使用環(huán)境下需包覆一層玻璃鋼防熱層,以確保金屬殼體的使用效果。
殼體玻璃鋼纏繞成型是比較常見的殼體防熱層成型方法,在纏繞機上將玻璃鋼布帶或玻璃鋼絲線直接纏繞到金屬殼體外表面,然后再進入烘箱或熱壓罐進行高溫固化成型,在成型的過程中為了保證殼體前、后端面附近外形處的玻璃鋼纏繞質(zhì)量,一般需使用前延伸段和后延伸段將金屬殼體分別向前和向后延伸,使玻璃鋼從前延伸段上開始起纏,然后逐步連續(xù)纏繞到金屬殼體上,最后纏繞到后延伸段上,那么前、后延伸段上所纏繞的玻璃鋼將成為余量,需在玻璃鋼防熱層成型固化后將其切除。
現(xiàn)有技術中一般是利用手持式切割機人工切割余量,但這種方式工作效率低,且因人工手持的不穩(wěn)定性,易切傷正式產(chǎn)品段,特別在切割大型異形殼體時該情況尤為突出。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切割裝置,用于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利用人工切割方式對金屬殼體上多余的防熱層進行切割時,切割精度低,容易誤切產(chǎn)品段,進而導致金屬殼體的質(zhì)量得不到保證的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切割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一端與底座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一支柱的一側安裝還有垂直移動機構;所述垂直移動機構用于調(diào)節(jié)切割設備在豎直方向的位置;
水平移動機構,所述水平移動機構通過驅(qū)動板與所述垂直移動機構相連;所述水平移動機構用于調(diào)節(jié)所述切割設備在水平方向的位置;
切割設備,所述切割設備通過支架與所述水平移動機構相連;
行走部件,所述行走部件安裝在所述底座的另一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垂直移動機構包括:
第一導軌,所述第一導軌上安裝有第一滑塊;
第一手輪,所述第一手輪安裝在升降絲杠的一端;
升降絲杠,所述升降絲杠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柱的一側內(nèi),所述升降絲杠的另一端穿過第一螺紋座與第一圓錐滾子軸承相連;
驅(qū)動板,所述驅(qū)動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滑塊相連,所述驅(qū)動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螺紋座的側孔相連;
第一擋環(huán),所述第一擋環(huán)套接在所述升降絲杠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垂直移動機構還包括:
第一軸承座,所述第一軸承座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柱的一端,所述第一軸承座內(nèi)設置有第一圓錐滾子軸承,所述第一圓錐滾子軸承用于支撐所述第一升降絲桿的一端;
第二軸承座,所述第二軸承座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柱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軸承座內(nèi)設置有第二圓錐滾子軸承,所述第二圓錐滾子軸承用于支撐所述第一升降絲桿的另一端;
第一剎車塊,所述第一剎車塊安裝在所述第一軸承座上;
第一壓緊部件,所述第一壓緊部件與所述第一剎車塊的中部相連。
上述方案中,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一加強筋板,所述第一加強筋板焊接在所述第一支柱與所述底座之間。
上述方案中,所述裝置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焊接在所述第一支柱的另一側。
上述方案中,所述裝置還包括:剎車桿,所述剎車桿安裝在所述底座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水平移動機構包括:
第二導軌,所述第二導軌上安裝有第二滑塊;
第二手輪,所述第二手輪安裝在橫向移動絲杠的一端;
橫向移動絲杠,所述橫向移動絲杠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柱的一側內(nèi),所述橫向移動絲杠的另一端穿過第二螺紋座與第三圓錐滾子軸承相連;
轉(zhuǎn)接板,所述轉(zhuǎn)接板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滑塊相連,所述轉(zhuǎn)接板的一側與所述驅(qū)動板的一側相連;
第二擋環(huán),所述第二擋環(huán)套接在所述橫向移動絲杠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水平移動機構還包括:
第三軸承座,所述第三軸承座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柱的一端,所述第三軸承座內(nèi)設置有第三圓錐滾子軸承,所述第三圓錐滾子軸承用于支撐所述第二升降絲桿的一端;
第四軸承座,所述第四軸承座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柱的一端,所述第四軸承座內(nèi)設置有第四圓錐滾子軸承,所述第四圓錐滾子軸承用于支撐所述第二升降絲桿的另一端;
第二剎車塊,所述第二剎車塊安裝在所述第三軸承座上;
第二壓緊部件,所述第二壓緊部件與所述第二剎車塊的中部相連。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架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與立板的一端相連,所述底板的一側與所述水平移動機構相連;
立板,所述立板通過螺栓與所述切割設備相連;
第二加強筋板,所述第二加強筋板焊接在所述底板與所述立板之間。
上述方案中,所述裝置還包括:安裝板,所述安裝板與所述第二支柱的另一側相連。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切割裝置,所述裝置包括: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一端與底座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一支柱的一側安裝還有垂直移動機構;所述垂直移動機構用于調(diào)節(jié)切割設備在豎直方向的位置;水平移動機構所述水平移動機構通過驅(qū)動板與所述垂直移動機構相連;所述水平移動機構用于調(diào)節(jié)所述切割設備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切割設備,所述切割設備通過第二支柱與所述水平移動機構的一端相連;行走部件,所述行走部件安裝在所述底座的另一端;如此,可以根據(jù)垂直移動機構來調(diào)整切割設備在豎直方向的位置,通過水平移動機構來調(diào)整切割設備在水平方向的位置,以使得切割設備能精準到達切割位置,提高切割精度;然后可以利用行走部件推動該裝置圍繞殼體旋轉(zhuǎn)進行防熱層的切割,這樣就避免了人工手動切割時導致產(chǎn)品段被誤切,進而確保了金屬殼體的質(zhì)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切割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柱的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柱的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柱的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剎車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垂直移動機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垂直移動機構的另一角度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一螺紋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垂直移動機構的剖視圖;
圖10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一軸承座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一剎車塊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水平移動機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13為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水平移動機構的另一角度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14為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支架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利用人工切割方式對金屬殼體上多余的防熱層進行切割時,切割精度低,容易誤切產(chǎn)品段,進而導致金屬殼體的質(zhì)量得不到保證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切割裝置,所述裝置包括: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一端與底座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一支柱的一側安裝還有垂直移動機構;所述垂直移動機構用于調(diào)節(jié)切割設備在豎直方向的位置;水平移動機構,所述水平移動機構通過驅(qū)動板與所述垂直移動機構相連;所述水平移動機構用于調(diào)節(jié)所述切割設備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切割設備,所述切割設備通過第二支柱與所述水平移動機構的一端相連;行走部件,所述行走部件安裝在所述底座的另一端。
下面通過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切割裝置,如圖1所示,所述裝置包括:第一支柱1、底座2、垂直移動機構3、水平移動機構4、切割設備5、行走部件6、剎車桿7、第一加強基板8及手柄9;其中,
所述第一支柱1的一端與底座2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一支柱的一側安裝還有垂直移動機構3;參見圖2,所述第一支柱1為空心柱結構,所述第一支柱1焊接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第一支柱1與所述底座2構成l型結構,作為該裝置的基礎部件,所述底座2是長方體的實心板,以避免所述裝置傾倒。
所述第一支柱1的一端設置有起吊孔21,所述起吊孔21用于該裝置的起吊轉(zhuǎn)運。所述第一加強筋板8焊接在所述第一支柱1與所述底座2之間,用于加強所述第一支柱1的剛性和強度。所述第一加強筋板8具體可以為三角板。
所述手柄9焊接在所述第一支柱1的另一側,所述手柄9為u型結構件,所述手柄9包括三個,其中一個安裝在第一支柱1的頂部,另外兩個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柱1的一側,便于工人手動推動該裝置。
參見圖3,所述第一支柱1的一側設置有導軌安裝螺紋孔40,導軌安裝螺紋孔40用于安裝所述垂直移動機構3的導軌。且所述第一支柱1的上下兩端都設置有螺紋孔,用于安裝垂直移動機構3的升降絲杠。
參見圖4,所述底座2的下方設置有行走部件螺紋孔22,用于安裝行走部件6;所述行走部件6可以為萬向球,也可以為萬向輪;使得該裝置可以行走任意軌跡的路線。
所述底座2的下方還設置有剎車桿螺紋孔23,用于安裝剎車桿7,所述剎車桿7用于該裝置的剎車停止,所述剎車桿7的結構如圖5所示。
進一步地,所述垂直移動機構3的結構如圖6所示,所述垂直移動機構3用于調(diào)整切割設備5在豎直方向上的位置,來保證切割位置的精度。具體地,所述垂直移動機構3包括:第一導軌71、第一滑塊72、第一手輪73、升降絲杠74、第一螺紋座75、第一圓錐滾子軸承76、驅(qū)動板77、第一擋環(huán)78、第一軸承座79、第二軸承座80、第二圓錐滾子軸承81、第一剎車塊82及第一壓緊部件83;其中,
參見圖7,所述第一導軌71上安裝有第一滑塊72;所述第一導軌71通過導軌螺紋孔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柱1的一側,所述第一滑塊72通過滑塊安裝孔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柱1上,所述第一滑塊72包括兩個。
所述第一手輪73安裝在升降絲杠74的一端,所述升降絲杠74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柱1的一側內(nèi),所述升降絲杠74的另一端穿過第一螺紋座75與第一圓錐滾子軸承76相連;所述驅(qū)動板77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滑塊72相連,所述驅(qū)動板77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螺紋座75的側孔相連。所述第一螺紋座75的結構圖如圖8所示。
這里,可以通過手搖第一手輪73帶動升降絲杠74旋轉(zhuǎn),升降絲杠74的旋轉(zhuǎn)運動可以驅(qū)動所述第一螺紋座75與所述驅(qū)動板77隨著第一滑塊72在豎直方向上沿直線運動。
當?shù)谝换瑝K72滑動至帶切割位置后,需要利用第一擋環(huán)78、第一剎車塊82及第一壓緊部件83將升降絲杠74鎖定,避免滑動,影響切割精度。
具體地,參見圖9,所述第一擋環(huán)78套接在所述升降絲杠74上,所述第一擋環(huán)78用于升降絲杠74的軸向限位,限制升降絲杠74旋轉(zhuǎn);所述第一軸承座79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柱1的一端,所述第一軸承座79內(nèi)設置有第一圓錐滾子軸承76,所述第一圓錐滾子軸承76用于支撐所述第一升降絲桿74的一端;所述第二軸承座80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柱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軸承座80內(nèi)設置有第二圓錐滾子軸承81,所述第二圓錐滾子軸承76用于支撐所述第一升降絲桿74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軸承座79與所述第二軸承座80的結構完全相同,以第一軸承座79為例,參見圖10,所述第一軸承座79的兩側各有兩個螺栓孔,所述第一軸承座79通過兩側的螺栓孔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柱1的一端。
所述第一剎車塊82安裝在所述第一軸承座79上;所述第一壓緊部件83與所述第一剎車塊82的中部相連。參見圖11,所述第一剎車塊82為u型結構,所述第一剎車塊82的頂部兩端各有一個螺栓孔,所述第一剎車塊82用于通過頂部兩端的螺栓孔與第一軸承座79相連;所述第一剎車塊82兩端的螺栓孔之間還有一個螺栓孔,所述第一壓緊部件83用于通過該螺栓孔鎖住第一擋環(huán)78及升降絲杠74,實現(xiàn)切割設備5在豎直方向位置的固定。
當利用垂直移動機構3調(diào)整好切割設備的豎直位置后,可以利用所述水平移動機構4調(diào)節(jié)所述切割設備5在水平方向的位置。
所述水平移動機構4通過驅(qū)動板77與所述垂直移動機構3相連;參見圖12,所述水平移動機構4包括:第二導軌41、第二滑塊42、第二手輪43、橫向移動絲杠44、第二支柱45、第二螺紋座46、第三圓錐滾子軸承47、轉(zhuǎn)接板48、第二擋環(huán)49、第三軸承座50、第四軸承座51、第四圓錐滾子軸承52、第二剎車塊53及第二壓緊部件54;其中,
所述第二導軌41上安裝有第二滑塊42;所述第二導軌41通過導軌螺紋孔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柱45的一側,所述第二滑塊42通過滑塊安裝孔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柱45上,所述第二滑塊42包括兩個。
所述第二手輪43安裝在橫向移動絲杠44的一端,所述橫向移動絲杠44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柱45的一側內(nèi),所述橫向移動絲杠44的另一端穿過第二螺紋座46與第二圓錐滾子軸承47相連;所述轉(zhuǎn)接板48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柱45的一側,所述轉(zhuǎn)接板48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滑塊42相連,所述轉(zhuǎn)接板48的一側與所述驅(qū)動板77的一側通過螺栓相連;所述第二螺紋座46的結構與所述第一螺紋座75的結構完全相同。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橫向移動絲杠44的尺寸比所述升降絲杠74的尺寸要小。
這里,可以通過手搖第二手輪43帶動橫向移動絲杠44旋轉(zhuǎn),橫向移動絲杠44的旋轉(zhuǎn)運動可以驅(qū)動所述第二螺紋座46與所述轉(zhuǎn)接板48隨著第二滑塊42在水平方向上沿直線運動。
當?shù)诙瑝K42滑動至帶切割位置后,需要利用第二擋環(huán)49、第二剎車塊53及第二壓緊部件54將橫向移動絲杠44鎖定,避免滑動,影響切割精度。
具體地,所述第二擋環(huán)49套接在所述橫向移動絲杠44上,所述第二擋環(huán)49安裝在所述第二手輪43與所述第三圓錐滾子軸承47之間。所述第二擋環(huán)49用于橫向移動絲杠44的軸向限位,限制橫向移動絲杠44旋轉(zhuǎn);所述第三軸承座50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柱45的一端,所述第三軸承座50內(nèi)設置有第三圓錐滾子軸承47,所述第三圓錐滾子軸承47用于支撐所述第二升降絲桿44的一端;所述第四軸承座51安裝在所述第二支柱45的另一端,所述第四軸承座51內(nèi)設置有第四圓錐滾子軸承52,所述第四圓錐滾子軸承52用于支撐所述第二升降絲桿45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第三軸承座50及所述第四軸承座80的結構與所述第一軸承座79、第二軸承座80的結構完全相同。以第三軸承座50為例,第三軸承座5的兩側各有兩個螺栓孔,所述第三軸承座50通過兩側的螺栓孔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柱45的一端。
所述第二剎車塊53安裝在所述第三軸承座50上;所述第二壓緊部件54與所述第二剎車塊53的中部相連。所述第二剎車塊53與所述第一剎車塊82的結構完全相同。所述第二剎車塊53為u型結構,所述第二剎車塊53的頂部兩端各有一個螺栓孔,所述第二剎車塊53用于通過頂部兩端的螺栓孔與第三軸承座50相連;所述第二剎車塊53兩端的螺栓孔之間還有一個螺栓孔,所述第二壓緊部件54用于通過該螺栓孔鎖住第二擋環(huán)49及橫向移動絲杠44,實現(xiàn)切割設備5在水平方向位置的固定。
這里,如圖13所示,所述安裝板55的一側設置有安裝孔,安裝孔與支架55相連,所述支架55與切割設備5相連,繼續(xù)參考圖1,所述切割設備5通過支架55與所述水平移動機構4的一端相連。
參見圖14,所述支架55包括:底板141、立板142及第二加強筋板143;其中,所述底板141的一端與立板142的一端相連,所述底板141的一側與所述水平移動機構4相連;所述立板142上分布有螺栓孔,所述立板142通過螺栓與所述切割設備5相連;所述立板142上還設置有長方形的孔,所述切割設備5的鋸片可以穿過所述長方形的孔對金屬殼體進行切割。所述第二加強筋板143焊接在所述底板141與所述立板142之間,所述第二加強筋板143用于加強所述支架55的強度。
這里,所述切割設備5可以包括切割機,或者為標準的大理石或云石切割設備。
實際應用中,該裝置在使用時,應先將該裝置和帶前、后延伸段的殼體產(chǎn)品豎直放置在鉗工平臺上;然后根據(jù)前、后延伸段的切斷位置來調(diào)節(jié)升降機構3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從而使切割設備5的鋸片與切斷位置對齊,并用第一壓緊部件83鎖住垂直移動機構3;再根據(jù)殼體整體外形結構尺寸來調(diào)節(jié)水平移動機構4到合適位置,使切割設備5的鋸片能夠圍繞切斷位置旋轉(zhuǎn)一周且保證殼體及前、后延伸段與該防熱層切斷裝置無干涉,并利用第二壓緊部件54鎖住水平移動機構4;最后,打開切割設備5的電動開關,人工推動改裝置圍繞殼體進行防熱層切斷即可。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切割裝置能帶來的有益效果至少是: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切割裝置,所述裝置包括: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一端與底座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一支柱的一側安裝還有垂直移動機構;所述垂直移動機構用于調(diào)節(jié)切割設備在豎直方向的位置;水平移動機構,所述水平移動機構通過驅(qū)動板與所述垂直移動機構相連;所述水平移動機構用于調(diào)節(jié)所述切割設備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切割設備,所述切割設備通過第二支柱與所述水平移動機構的一端相連;行走部件,所述行走部件安裝在所述底座的另一端;如此,可以根據(jù)垂直移動機構來調(diào)整切割設備在豎直方向的位置,通過水平移動機構來調(diào)整切割設備在水平方向的位置,以使得切割設備能精準到達切割位置,提高切割精度;然后可以利用行走部件推動該裝置圍繞殼體旋轉(zhuǎn)進行防熱層的切割,這樣就避免了人工手動切割時導致產(chǎn)品段被誤切,進而確保了金屬殼體的質(zhì)量。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