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物流運輸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堆垛機及物流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現(xiàn)目前的物流系統(tǒng)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流功能單元構成,以完成物流服務為目的的有機集合體。所謂物流系統(tǒng)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里,由所需輸送的物料和包括有關設備、輸送工具、倉儲設備、人員以及通信聯(lián)系等若干相互制約的動態(tài)要素構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而堆垛機是立體倉庫、港口、車站、機場以及工廠等物料搬運的核心設備,通過手動操作、半自動操作或全自動操作實現(xiàn)把貨物從一處搬運到另一處。它由機架(上橫梁、下橫梁、立柱)、水平行走機構、提升機構、載貨臺、貨叉及電氣控制系統(tǒng)構成。
目前現(xiàn)有的堆垛機在實際作業(yè)過程中,要求堆垛機貨叉裝置不僅要能滿足遠距離超長行程以及多方位的取放物料,而且還要適應不同型號物料,所以常常因為物料的外部形狀不同,需要對堆垛機進行重新調(diào)試,從而滿足當時的工作狀態(tài),大大地增加運作成本,降低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堆垛機,其能夠根據(jù)物料的不同外部形狀及型號適時的調(diào)節(jié)取放物料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作成本,增強其實用性。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物流系統(tǒng),其能夠提高其工作效率,大大降低運作成本,增強其實用性。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堆垛機,包括支撐架、貨叉機構以及升降機構,所述升降機構設置于所述支撐架上,所述貨叉機構與所述升降機構連接,所述升降機構可帶動所述貨叉機構可相對于所述支撐架選擇性地上升或下降,所述貨叉機構包括第一貨叉組件、第二貨叉組件和聯(lián)動件,所述第一貨叉組件與所述聯(lián)動件的一端鉸接于第一鉸接部,所述第二貨叉組件與所述聯(lián)動件的另一端鉸接于第二鉸接部,所述聯(lián)動件可帶動所述第一貨叉組件相對于所述第一鉸接部轉動和所述第二貨叉組件相對于所述第二鉸接部轉動,從而帶動所述第一貨叉組件與所述第二貨叉組件選擇性地相對或相背轉動。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貨叉組件包括第一基座與第一貨叉部,所述第一基座與所述第一貨叉部連接,所述第二貨叉組件包括第二基座與第二貨叉部,所述第二基座與所述第二貨叉部連接,所述第一基座與所述聯(lián)動件鉸接于所述第一鉸接部,所述第二基座與所述聯(lián)動件鉸接于所述第二鉸接部。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貨叉部包括第一桿、第二桿以及第三桿,所述第一桿與所述第一基座滑動連接,所述第二桿套設于所述第一桿外并可相對于所述第一桿滑動,所述第三桿套設于所述第二桿外并可相對于所述第二桿滑動。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三桿包括第三主桿與第三幅桿,所述第三主桿與所述第三幅桿均套設于所述第二桿外并可相對于所述第二桿滑動,所述第三主桿與所述第三幅桿鉸接。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貨叉部包括第四桿、第五桿以及第六桿,所述第四桿與所述第二基座滑動連接,所述第五桿套設于所述第四桿外并可相對于所述第四桿滑動,所述第六桿套設于所述第五桿外并可相對于所述第五桿滑動。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六桿包括第六主桿與第六幅桿,所述第六主桿與所述第六幅桿均套設于所述第五桿外并可相對于所述第五桿滑動,所述第六主桿與所述第六幅桿鉸接。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貨叉組件與所述第二貨叉組件均設置于同一平面。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貨叉組件與所述第二貨叉組件平行設置。
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升降機構包括驅動件和卷筒組件,所述驅動件與所述卷筒組件連接,所述驅動件與所述卷筒組件均設置于所述支撐架上,所述第一貨叉組件與所述第二貨叉組件均與所述卷筒組件連接,所述驅動件可驅動所述卷筒組件帶動所述第一貨叉組件與所述第二貨叉組件相對于所述支撐架選擇性地上升或下降。
一種物流系統(tǒng),包括堆垛機,該堆垛機包括支撐架、貨叉機構以及升降機構,所述升降機構設置于所述支撐架上,所述貨叉機構與所述升降機構連接,所述升降機構可帶動所述貨叉機構可相對于所述支撐架選擇性地上升或下降,所述貨叉機構包括第一貨叉組件、第二貨叉組件和聯(lián)動件,所述第一貨叉組件與所述聯(lián)動件的一端鉸接于第一鉸接部,所述第二貨叉組件與所述聯(lián)動件的另一端鉸接于第二鉸接部,所述聯(lián)動件可帶動所述第一貨叉組件相對于所述第一鉸接部轉動和所述第二貨叉組件相對于所述第二鉸接部轉動,從而帶動所述第一貨叉組件與所述第二貨叉組件選擇性地相對或相背轉動。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堆垛機,貨叉機構包括第一貨叉組件、第二貨叉組件和聯(lián)動件,且第一貨叉組件與聯(lián)動件的一端鉸接于第一鉸接部,第二貨叉組件與聯(lián)動件的另一端鉸接于第二鉸接部,聯(lián)動件可帶動第一貨叉組件相對于第一鉸接部轉動和第二貨叉組件相對于第二鉸接部轉動,從而帶動第一貨叉組件與第二貨叉組件選擇性地相對或相背轉動,能夠根據(jù)物料的不同外部形狀及型號適時的調(diào)節(jié)取放物料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作成本,增強其實用性。同時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物流系統(tǒng),其能夠提高其工作效率,大大降低運作成本,增強其實用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fā)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堆垛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貨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貨叉機構的第一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貨叉機構的第二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圖標:10-堆垛機;100-支撐架;300-貨叉機構;310-第一貨叉組件;330-第二貨叉組件;350-聯(lián)動件;370-第一鉸接部;390-第二鉸接部;311-第一基座;313-第一貨叉部;331-第二基座;333-第二貨叉部;3131-第一桿;3133-第二桿;3135-第三桿;3331-第四桿;3333-第五桿;3335-第六桿;31351-第三主桿;31353-第三幅桿;33351-第六主桿;33353-第六幅桿;500-升降機構;510-驅動件;530-卷筒組件;531-卷筒;533-鋼絲繩;550-導向件;700-行走機構;710-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fā)明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發(fā)明產(chǎn)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等僅用于區(qū)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外有更明確的規(guī)定與限定,術語“設置”、“連接”應做更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是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在不沖突的情況下,下述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實施例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堆垛機10的結構示意圖。堆垛機10主要應用于物流系統(tǒng)中,用于取放不同的物料,本發(fā)明提供的堆垛機10能夠根據(jù)物料的不同外部形狀及型號適時的調(diào)節(jié)取放物料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作成本,增強其實用性。
請參閱圖1,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堆垛機10包括支撐架100、貨叉機構300、以及升降機構500,升降機構500設置于支撐架100上,貨叉機構300與升降機構500連接,升降機構500可帶動貨叉機構300可相對于支撐架100選擇性地上升或下降。
在本實施例中,堆垛機10還包括行走機構700,支撐架100設置于行走機構700上,有利于帶動堆垛機10運動到不同的工作位置上,增強實用性。
請參閱圖2,在本實施例中,貨叉機構300包括第一貨叉組件310、第二貨叉組件330以及聯(lián)動件350,第一貨叉組件310與聯(lián)動件350的一端鉸接于第一鉸接部370,第二貨叉組件330與聯(lián)動件350的另一端鉸接于第二鉸接部390,聯(lián)動件350可帶動第一貨叉組件310相對于第一鉸接部370轉動和第二貨叉組件330相對于第二鉸接部390轉動,從而帶動第一貨叉組件310與第二貨叉組件330選擇性地相對或相背轉動。
作為優(yōu)選,本實施例中,第一貨叉組件310與第二貨叉組件330均設置于同一平面,且第一貨叉組件310與第二貨叉組件330平行設置,有利于取放物料。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例中,對于第一貨叉組件310與第二貨叉組件330的設置方式均不作限定。
本實施例中,第一貨叉組件310包括第一基座311與第一貨叉部313,第一基座311與第一貨叉部313連接,第一基座311與聯(lián)動件350鉸接于第一鉸接部370。
第二貨叉組件330包括第二基座331與第二貨叉部333,第二基座331與第二貨叉部333連接,第二基座331與聯(lián)動件350鉸接于第二鉸接部390。
請參閱圖3,本實施例中,第一貨叉部313包括第一桿3131、第二桿3133以及第三桿3135,第一桿3131與第一基座311滑動連接,第二桿3133套設于第一桿3131外并可相對于第一桿3131滑動,第三桿3135套設于第二桿3133外并可相對于第二桿3133滑動。
第二貨叉部333包括第四桿3331、第五桿3333以及第六桿3335,第四桿3331與第二基座331滑動連接,第五桿3333套設于第四桿3331外并可相對于第四桿3331滑動,第六桿3335套設于第五桿3333外并可相對于第五桿3333滑動。
需要說明的是,請參閱圖4,本實施例中,聯(lián)動件350帶動第一桿3131、第二桿3133與第三桿3135同時相對于第一鉸接部370向著第二貨叉組件330轉動,同時聯(lián)動件350帶動第四桿3331、第五桿3333、第六桿3335相對于第二鉸接部390向著第一貨叉組件310轉動,使第一貨叉組件310和第二貨叉組件330相對轉動,使第一貨叉組件310與第二貨叉組件330大致構成“v”字型容置空間,可以適用于外部結構外圓形狀的物料,防止物料在搬運過程中滑動,提高堆垛機10的適用性。
同樣的,對于中空的圓柱型結構的物料,則聯(lián)動件350帶動第一桿3131、第二桿3133與第三桿3135同時相對于第一鉸接部370背離第二貨叉組件330轉動,同時聯(lián)動件350帶動第四桿3331、第五桿3333與第六桿3335相對于第二鉸接部390背離第一貨叉組件310轉動,是第一貨叉組件310和第二貨叉組件330相背轉動,是第一貨叉組件310與第二貨叉組件330大致構成倒立的“v”字型容置空腔,使第一貨叉組件310和第二貨叉組件330伸入物料中部將物料進行搬運,提高堆垛機10的實用性。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將第一貨叉組件310與第二貨叉組件330設置的平面定義為水平面。
請繼續(xù)參閱圖3,本實施例中,第三桿3135包括第三主桿31351與第三幅桿31353,第三主桿31351與第三幅桿31353均套設于第二桿3133外并可相對于第二桿3133滑動,第三主桿31351與所述第三幅桿31353鉸接,第三幅桿31353可相對于第三主桿31351在水平面上向上或向下翻折,可提高搬運物料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
本實施例中,第六桿3335包括第六主桿33351與第六幅桿33353,第六主桿33351與第六幅桿33353均套設于第五桿3333外并可相對于第五桿3333滑動,第六主桿33351與第六幅桿33353鉸接,第六幅桿33353可相對于第六主桿33351在水平面上向上或向下翻折,可提高搬運物料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
請繼續(xù)參閱圖1,本實施例中,升降機構500包括驅動件510、卷筒組件530和導向件550,驅動件510與卷筒組件530連接,驅動件510與卷筒組件530均設置于支撐架100的一側,導向件550設置于支撐架100的一端,卷筒組件530與導向件550連接,第一貨叉組件310與第二貨叉組件330均與卷筒組件530連接,驅動件510可驅動卷筒組件530帶動第一貨叉組件310與第二貨叉組件330相對于支撐架100選擇性地上升或下降。
本實施例中,卷筒組件530包括卷筒531與鋼絲繩533,卷筒531與驅動件510連接,鋼絲繩533纏繞于卷筒531上并通過導向件550與第一貨叉組件310以及第二貨叉組件330固定連接。
作為優(yōu)選,本實施例中,導向件550為導向輪。
本實施例中,行走機構700包括底座710、車輪(圖未示)和電機(圖未示),底座710與支撐架100連接,車輪與底座710連接,電機與車輪連接,電機驅動車輪轉動從而帶動支撐架100運動,從而有利于整個堆垛機10移動到不同的工作位置。
本實施例提供的堆垛機10的工作原理是:當需要搬運外部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料時,第一貨叉組件310可以通過聯(lián)動件350相對于第一鉸接部370轉動,同時第二貨叉組件330也通過聯(lián)動件350相對于第二鉸接部390轉動,從而與第一貨叉組件310相互配合,構成不同的容置空腔,從而滿足不同形狀的物料;同時第三桿3135和第六桿3335中的第三幅桿31353與第六幅桿33353均可以在水平面上翻折,可以提高搬運過程中物料的穩(wěn)定性;當物料被貨叉機構300獲取之后,啟動驅動件510使卷筒531轉動從而帶動鋼絲繩533運動,帶動貨叉機構300相對于支撐架100上升或下降,持續(xù)運作以致完成堆垛物料的工作。
本實施例提供的堆垛機10,利用第一貨叉組件310和第二貨叉組件330可以選擇性地相對或相背運動,同時第三幅桿31353可相對于第三主桿31351在水平面上進行翻折,第六幅桿33353可相對于第六主桿33351在水平面上進行翻折,能夠根據(jù)物料的不同外部形狀及型號適時的調(diào)節(jié)取放物料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作成本,增強其實用性。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提供的物流系統(tǒng)包括上述的堆垛機10、穿梭車以及貨架,穿梭車將需要存放的物料運輸至堆垛機10處,堆垛機10將物料提升至貨架相對應的位置進行存放;該物流系統(tǒng)能夠提高其工作效率,大大降低運作成本,增強其實用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