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用于對碰撞敏感的產品的輸送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276676閱讀:25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對碰撞敏感的產品的輸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對碰撞敏感的產品的輸送裝置,包括輸送帶, 其具有至少一個用于容納至少一個產品的單元格、向上的輸送帶段和向下 的輸送帶段;上部的換向裝置,其用于使得輸送帶從向上的輸送帶段換向 至向下的輸送帶段,其中單元格由用于在向上輸送時支撐置于該單元格中 的產品的第一支撐面、用于在向下輸送時支撐置于該單元格中的產品的第 二支撐面、和用于在輸送帶移動經過上部的換向裝置時支撐產品的底面限 定而成。
背景技術
這種輸送裝置例如用于制造行業(yè)的多種領域中。對這種輸送裝置的一 種通常的應用是輸送棚內的雞蛋。用于產蛋的家禽的棚的通常的結構在 于,籠或舍沿著多個籠行相互平行地設置且在多個層中上下疊置.所產的 蛋借助于沿著這些行伸展的用于每一層的縱向輸送帶^L輸送至棚的端側。 在端側通常利用每一行的上下堆疊的縱向帶將蛋輸送到橫向帶上,以便借 助于該橫向帶將蛋從棚中輸送出來,用于進一步處理。
為了實現(xiàn)將蛋從垂直地上下堆疊的縱向帶轉運到橫向帶上,通常使用 輸送裝置,該輸送裝置借助于向上的輸送帶段將蛋從各個縱向輸送帶上取 下,并向上輸送至換向裝置。在該換向裝置中,蛋被輸送經過輸送裝置的 最高點,然后在向下的輸送段中向下被輸送到橫向帶上。
公知的是,為此使用環(huán)形輸送帶,該環(huán)形輸送帶被上換向輪和下?lián)Q向 輪分成兩個分支向上分支和向下分支。分隔壁在輸送帶上相互間以均勻 的間隔設置,這些分隔壁幾乎垂直于輸送帶表面和橫向于輸送方向延伸, Jbf目互間形成各個格。在這些格中,蛋既可以向上輸送又可以向下輸送, 且在分隔壁的相應的結構的情況下,例如利用相應的前邊,即4吏在垂直輸 送時也可以避免蛋從格中掉出來。
這些已知的輸送裝置的一個問題在于,兩個分隔壁之間的所選距離通
常必須大于要輸送的蛋的尺寸所要求的距離。這是必需的,以便可以實現(xiàn) 對格的裝載和卸載和正確的對待可能裝上的蛋或蛋之間的尺寸偏差。但由 此產生的缺點在于,蛋在上部的換向裝置的區(qū)域中必須從在向上輸送時的 支撐面移動至在向下輸送時的支撐面,且此點通常通過格中的蛋在越過換 向裝置的最高點之后迅速地滾動來進行。蛋由此通常被大大地加速,且在 與用于向下輸送的支撐面接觸時會受到很大的撞擊力,從而出現(xiàn)蛋的損 傷。
已知的輸送裝置的另 一個缺點在于,這些裝置通常只能以大的代價與 棚內的特殊狀況相適應。因此通常希望每個單個的格的寬度根據(jù)按時間單 位所提供的蛋來選擇,垂直的輸送裝置由此個別地與本地的情況相適應。 此點迄今為止只能通過專門制造垂直的輸送帶來實現(xiàn),而且事后、例如在 棚擴展時無法再改變。
最后,這些已知的輸送裝置的另一個缺點在于,它們由于垂直的輸送 帶的預先給定的長度而具有預先給定的結構高度,因此同樣在這方面只能 以大的代價與本地的情況相適應。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垂直的輸送裝置,其可以減小且優(yōu)選完 全避免至少 一個前述問題。
根據(jù)本發(fā)明,這通過如下措施得以實現(xiàn),單元格的底面至少在經過換 向裝置時具有彎拱,該彎拱成形為使得置于單元格中的產品在經過上部的 換向裝置時從第一支撐面移動至第二支撐面,從而在產品和第二支撐面之 間產生對于產品來"^兌并非危險的撞擊力。
通過有針對性地提供彎拱,以便由此將撞擊力限制到并非危險的值, 本發(fā)明的輸送裝置實現(xiàn)了被輸送的產品柔和地從第一支撐面滑動或滾動 至第二支撐面,由此可以大大地減小產品在經過換向裝置時的損傷危險。
對彎拱的設計首先取決于換向裝置的幾何形狀。設計彎拱時的另一個
重要的因素是被輸送的產品的幾何形狀和輸iMJt度。最后,所輸送的產品 能夠安全地承受的撞擊力也4艮重要,因為無需將所產生的撞擊力明顯地減 小到該閾值以下或甚至減小為零。底面的彎拱例如可以通過如下方式來實
現(xiàn),底面由相應的硬的材料制成并形成有該彎拱。另一種可行方案例如也 可以是,輸送帶由一種軟的可通過小的力彈性變形的材料制成并如下設計 換向裝置,該換向裝置使得輸送帶在經過換向裝置時形成有相應的彎拱。 通常,換向裝置具有換向輪,且當輸送帶經過換向裝置時,該彎拱與所述 換向輪的外表面的包覆物的彎拱相反。
在第一有益的實施方式中,底面的彎拱具有的彎曲形狀與輸送帶在換 向裝置中的形狀相對。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補償在經過上部的換向裝置時在 經過換向裝置的最高點之后不久產品通常突然地從第一支撐面滾動或滑 動至第二支撐面,并可以實現(xiàn)產品在由底面的彎拱形成的凹部中柔和地從 一個支撐面滾動或滑動至另 一支撐面。彎拱可以設有均勻的半徑或逐漸變 化的半徑。彎拱可以以兩個支撐面之間的中間面為基準對稱或者非對稱。
另外優(yōu)選的是,上部的換向裝置包括換向輪,底面的彎拱與換向輪的 彎曲形狀相反地伸展,其曲率半徑大于或等于換向輪的半徑。釆用這種選 擇將確保產品在第一和第二支撐面之間不會突然地滾動或滑動。
此外優(yōu)選的是,輸送帶包括多個單元格,這些單元格優(yōu)選全部按照前 述權利要求之一的特征來設計。通過這種方式,輸送裝置的效率得到優(yōu)化, 且可以在緊密相鄰的單元格中輸送多個產品。其中優(yōu)選在單元格中多個產 品還可以橫向于輸送方向并排設置和輸送。相鄰單元格的第 一和第二支撐 面可以通過一個唯一的壁區(qū)段形成,通過這種方式將實現(xiàn)沿著輸送帶的理 想的空間利用。
在此特別優(yōu)選的是,輸送帶由多個相互耦聯(lián)的輸送帶構件組裝而成。 這種輸送帶結構允許個別地選擇輸送帶的長度,其方式為,將相應數(shù)量的 輸送帶構件組^來并且例如耦聯(lián)成一個環(huán)形的輸送帶。由多個輸送帶構 件組裝成輸送帶還可以實現(xiàn)對輸送帶的特別有益的制造方法,因為在這種 情況下只需制造具有有限尺寸的輸送帶構件,這些輸送帶構件可以采用通 常的制造方法來制造。因此例如注塑方法適于制造這種由硬塑料構成的輸 送帶構件。
在此還優(yōu)選每個輸送帶構件可以包括至少一個單元格。原則上可以在 一個輸送帶構件上設置多個單元格,這些單元格上下疊置并通過分隔壁相 互分隔。另外也可以設有沿著輸送方向并排設置的單元格。M每個輸送
帶構件'I^具有一個以一定的長度橫向于輸送方向延伸的、且其高度能夠 實現(xiàn)容納 一個產品或多個并糸K殳置的產品的單元格時,可以得到無論從制 造技術的角度還是從輸送技術的角度都特別有益的輸送帶結構。
另外在兩個前述的改進方案中有益的是,每個輸送帶構件都具有至少 一個幾乎垂直于輸送方向延伸的壁區(qū)段,在該壁區(qū)段上形成有第一和/或第 二支撐面。原則上,可以在每個輸送帶構件上通過兩個相應的彼此間隔的 壁區(qū)段分別單獨地構造第 一和第二支撐面。但一種特別成本低M節(jié)省空 間的實施方式在于,在每個輸送帶構件上只構造一個壁區(qū)段,該壁區(qū)段幾 乎垂直于輸送方向延伸,且在該壁區(qū)段的一側構造有如下單元格的第一或 第二支撐面,即該單元格的底面由所述輸送帶構件構成,而且還在該壁區(qū) 段的另 一側構造有用于相鄰的與相應的輸送帶構件耦聯(lián)的第二輸送帶構 件的第二或第一支撐面。在這種情況下,壁區(qū)段優(yōu)選靠近兩個輸送帶構件
的耦聯(lián)位置設置,從而通過這種方式產生橫截面近似為L形或J形的輸送 帶構件,該輸送帶構件的一個i^目應于本發(fā)明的底面彎拱伸展。
另外優(yōu)選的是,對本發(fā)明的輸送裝置進行如下改進輸送帶由多個相 互耦聯(lián)的可圍繞橫向于輸送方向的軸擺動的輸送帶構件組裝而成,且每個 輸送帶構件都具有單元格的底壁區(qū)段和幾乎垂直于輸送方向延伸的壁區(qū) 段,該壁區(qū)段形成單元格的第一或第二支撐面和相鄰的耦聯(lián)的輸送帶構件 的單元格的第二或第一支撐面。該實施方式在日常使用中表明既能抗干擾 又有效,特別是以對各個輸送帶構件和由此對整個輸送帶的有益的制造技 術見長。輸送帶優(yōu)選沿著一定的長度橫向于輸送方向且平行于在各個輸送 帶構件之間的擺動軸延伸,以便能將多個產品容納在一個單元格中。特別 地是還可以對輸送裝置進行如下改進和對其輸送能力進行如下提高多個 這種輸送裝置并排設置,其中這些輸送帶構件的單元^"相互對準,由此在 各個輸送帶相應地較短地相互間隔的情況下分別形成各個單元格。
此外優(yōu)選的是,在用于向上輸送的支撐面和底面之間形成減速斜坡, 該減速斜坡如下設置,沿著用于向上輸送的支撐面朝向底面移動的產品在 它碰到底面之前由于重力作用而得到減速。
本發(fā)明的這種輸送裝置通常以如下方式供應產品,通過水平輸送的裝 置,如輸送帶等提供產品,并將這些產品置于輸送裝置的單元格中。通常, 這種被提供的產品在這種情況下沿著單元格的第一支撐面朝向底面移動,
并處于第一支撐面和底面之間的過渡區(qū)域中。由重力引起的在產品沿著第 一支撐面移動時的產品加速度和/或因利用水平輸送裝置的提供而尚存有 的產品輸送速度在此通常會導致產品撞到底面上,這一方面會有聲音干 擾,而且甚至可能引起對產品造成損傷。因此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改進方案提供 一種減速斜坡,該減速斜坡使得產品在撞到底面上之前克服重力向上移 動,產品的移動速度因此得到減小,從而避免碰撞或者至少將碰撞減小到 不再危險的程度。減速斜坡可以是平的沿著重力方向向上的坡面或者彎曲 伸展的面。
另外優(yōu)選的是,底面至少在如下區(qū)域中具有緩沖壁區(qū)段,即從用于 向上輸送的支撐面朝向底面移動的產品撞在該區(qū)域中。本發(fā)明的這種改 進特別是就被提供給輸送裝置的產品撞在底面上而論也很重要,并通過 如下方式避免了產品的機械負荷和對環(huán)境的噪音影響,即通過在產品的 碰撞點的區(qū)域中的彈性緩沖實現(xiàn)產品小心翼翼地減速和柔和地碰撞。
在此,緩沖壁區(qū)段優(yōu)選是平的,且相對于底面無階梯地設置。這種 改進特別有益,因為產品在后續(xù)的輸送過程中會移動離開緩沖壁區(qū)段, 在這種情況下優(yōu)選不應越過在底面上構造的臺階,因為這同樣會導致產 品損傷。緩沖壁區(qū)段因此可以特別是由嵌入的材料帶、例如泡沫材料帶 構成,其表面與底面的余下表面連續(xù)地伸展。
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是用于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輸送裝置的輸
送帶構件,包括至少一個單元格,用于容納對碰撞敏感的產品,具有 用于在向上或向下輸送時支撐置于該單元格中的第一產品的第一支撐 面、用于在輸送帶移動經過上部的換向裝置時支撐第一產品的底面,其 中單元格的底面至少在經過上部的換向裝置時具有彎拱,彎拱成形為使 得置于單元格中的產品在經過上部的換向裝置時從第一支撐面朝向用 于在向下或向上輸送時支撐產品的第二支撐面移動,從而在產品和第二 支撐面之間產生對于笫一產品并非危險的撞擊力。
如前所述,這種輸送帶構件適于模塊化地構造輸送裝置,其方式為, 多個輸送帶構件相互耦聯(lián),從而它們形成相連的輸送帶,必要時多個這 種輸送帶并排設置,以便提供所要求寬度的輸送帶。
本發(fā)明的輸送帶構件具有一個或多個單元格,這些單元格優(yōu)選橫向
于輸送帶方向且在輸送帶面上延伸,以便能夠將多個產品容納在其中。 這些單元格必須由支撐面限定而成,這些支撐面防止置于單元格中的產 品在向上輸送和在向下輸送時掉出來。為此,可以在輸送帶構件上構造 相應的支撐面,和/或可以在輸送帶構件相互耦聯(lián)的情況下通過相鄰的 輸送帶構件上的支撐面進行支撐。支撐面的設計原理可以以任何方式如 下設計,用于輸送帶構件的一個或多個單元格的支撐面構造在輸送帶構 件本身上,或者這些支撐面在兩個或多個輸送帶構件耦聯(lián)的情況下用在 相鄰的輸送帶構件上。
輸送帶構件的底面通常幾乎位于輸送帶面上,并主要用于在輸送帶 構件移動經過上部的換向裝置時支撐置于單元格中的產品。
根據(jù)本發(fā)明,底面持久地、但至少在經過上部的換向裝置時彎拱, 從而在其經過上部的換向裝置的情況下,當產品從用于向上輸送的支撐 面朝向用于向下輸送的支撐面滾動或滑動時,避免危險的撞擊力。為此,
底面例如剛性地彎拱,或者如下構造在經過上部的換向裝置時能夠形 成相應的彎拱。該彎拱的精確的設計取決于不同的參數(shù),如此前結合本 發(fā)明的輸送裝置所述。
在第一有益的實施方式中,第二支撐面構造在輸送帶構件的壁區(qū)段 上。輸送帶構件在這種情況下形成U形橫截面的形狀,其中U的兩個 邊向內提供了第一和第二支撐面,U的下底提供了彎拱的底面。該實施 方式特別適于如下情況多個單元格沿著輸送方向相繼地構造在輸送帶 構件上,從而形成橫截面為W形或雙W形的形狀等。
替代于該實施方式,第二支撐面構造在相鄰耦聯(lián)的第二輸送帶構件 的壁區(qū)段上。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夠到輸送帶構件的邊緣的單元格來說, 將相鄰的輸送帶構件的壁區(qū)段用作支撐面。該實施方式特別適于如下情 況每個輸送帶構件都恰好具有一個單元格。但在一定的應用中同樣有 益的是,由前述改進方案和該改進方案形成組合方案,其中設置在輸送 帶構件的中間區(qū)域中的單元格由輸送帶構件本身的壁區(qū)段限定而成,且 設置在一個或多個邊緣區(qū)域中的單元格由相鄰輸送帶構件的支撐面限 定而成。
在此特別有益的是,所有輸送帶構件都結構相同且分別具有限定了
第一和第二支撐面的壁區(qū)段。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實現(xiàn)在制造技術上有益 的對輸送帶構件的制造,并以簡單的方式實現(xiàn)由輸送帶構件構成的輸送 帶的模塊化的結構。
另外優(yōu)選的是,底面的彎拱具有朝向單元格的凹形彎曲。由此形成 一個低谷,產品在支撐在底面上的情況下當它必須從第一支撐面朝向第 二支撐面移動時可以在該低谷中滾動或滑動。
另外優(yōu)選的是,底面具有彎曲部分,該彎曲部分與換向輪的包覆物 的彎曲部分相反,由多個耦聯(lián)的輸送帶構件組裝而成的輸送帶通過該換向 輪換向,且底面的彎曲部分具有均勻的曲率半徑,該曲率半徑優(yōu)選大于 或等于所述換向輪的半徑。釆用這種方式,通過底面的彎拱至少可以補 償由換向輪引起的產品的軌道運動,或者甚至實現(xiàn)產品在由底面構成的 低谷中的滾動或滑動。
另外優(yōu)選的是,設有在沿著輸送方向位于前面的邊緣上構造的耦聯(lián) 裝置,其設計成用于將圍繞橫向于輸送方向且位于輸送帶面上的軸可擺 動的輸送帶構件耦聯(lián)于同樣的輸送帶構件的沿著輸送方向位于后面的 邊緣上的耦聯(lián)裝置。該耦聯(lián)裝置特別可以是結構互補的連接件,例如為 多個相互嵌接的鉸鏈套管的形式,它們通過共同的軸相互連接,或者設 計成軸區(qū)段和可在其中掛接的或夾接的鉤狀的或夾頭狀的耦聯(lián)區(qū)段。
另外優(yōu)選的是,單元格橫向于輸送方向且在輸送帶面上縱向延伸, 并且可以并排地容納多個產品。因此可以在一個單元格中容納多個產 品,而且通過并排地設置多個輸送帶構件可以構造與具體應用情況相適 應的、以一定的長度延伸的單元格。
另外優(yōu)選的是,設有側向的連接裝置,用于將輸送帶構件與沿著輸 送方向設置在該輸送帶構件旁邊的另一輸送帶構件剛性地耦聯(lián),使得兩
的能夠并排地容納多個產品的單元格。由此通過對多個輸送帶的并接可 以實現(xiàn)模塊化的結構,這些輸送帶由本發(fā)明的輸送帶構件構成且由此允 許與一定的輸送情況良好地相適應。該連接裝置優(yōu)選被設計用于輸送帶 構件的剛性耦聯(lián),盡管對于一定的應用情況來說鉸接的或彈性的耦聯(lián)也
可以是有益的。這同樣適于對側向的連接裝置進行如下設計結構相同
的輸送帶構件可以相互耦聯(lián),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實現(xiàn)對這些輸送帶構件 的任一種的多次的并接。
另外優(yōu)選的是,本發(fā)明的輸送帶構件由一種適宜于食品的硬塑料材 料構成,以便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將其用于食品技術的重要的領域中。
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是輸送帶,該輸送帶由多個相互耦聯(lián)的前述類型 的輸送帶構件組裝而成。
無論本發(fā)明的輸送帶還是本發(fā)明的輸送裝置都優(yōu)選包括多個前述 的輸送帶構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認識到,已結合本發(fā)明的輸送裝置、
品形式,而是通常可以使用單個的輸送帶構件、輸送帶裝置或輸送帶。 最后,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是用于輸送對碰撞敏感的產品的方法,具
有如下步驟將產品置于向上伸展的輸送帶段中的輸送帶的單元格的第 一支撐面上;在輸送帶換向時使得產品轉移至單元格的第二支撐面上, 其中產品從向上的輸送帶段的向上的輸送方向換向至向下伸展的輸送
帶段的向下的輸送方向;將產品從第二支撐面取下,其中產品在轉移時
沿著朝向單元格呈凹形彎拱的底面移動,底面成形為使得在轉移時在產 品和第二支撐面之間產生對于產品來說并非危險的撞擊力。
本發(fā)明的方法特別是可以采用本發(fā)明的輸送裝置來實施,且適于垂 直輸送任意產品。
本發(fā)明的另 一個方面是用于對碰撞敏感的產品的輸送帶的制造方 法,具有如下步驟制造多個單獨的輸送帶構件,輸送帶構件具有用于 在向上輸送或向下輸送時支撐置于其中的產品的第一支撐面和用于在輸 送帶移動經過上部的換向裝置時支撐第一產品的底面,其中底面具有彎 拱,彎拱成形為使得置于單元格中的第一產品在經過上部的換向裝置時 從第一支撐面朝向用于在向下或向上輸送時支撐產品的第二支撐面移 動,從而在產品和第二支撐面之間產生對于第一產品并非危險的撞擊 力;將輸送帶構件組裝成相連的輸送帶。
該方法可以實現(xiàn)特別是不同寬度、不同長度、具有不同輸送能力和 不同數(shù)量的單元格的輸送帶的多方面的模塊化的結構。該方法的特征在
于,在制造技術上特別易于制造輸送帶,該輸送帶具有特別有益的幾何 結構,以便將對碰撞敏感的產品在垂直的輸送器中通過上部的換向裝置 從向上的輸送方向輸送至向下的輸送方向。
在此特別優(yōu)選的是,輸送帶構件采用注塑方法來制造。通過這種方 式,可以采用有益的且特別合適的批量生產的大量制造方法來實現(xiàn)能夠 連接成本發(fā)明的輸送帶的相同的輸送帶構件。
根據(jù)另一方面,對該方法進行如下改進在底面的從第一支撐面朝 向底面移動的產品首先碰撞到底面上時所在的區(qū)域中,優(yōu)選在相同的注 塑模具中,例如通過雙組分注塑,產生緩沖壁區(qū)段。通過這種方式,可 以在無需附加的繁瑣的制造步驟的情況下,通過相應地適配調整注塑工 具針對每個輸送帶構件都產生緩沖壁區(qū)段,該緩沖壁區(qū)段用于對產品的 碰撞緩沖的前述目的。雙組分注塑方法還可以以特別簡單且可靠的方式 實現(xiàn)將緩沖壁區(qū)段表面齊平地嵌入到底面區(qū)域中。


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對照附圖來說明。圖中示出
圖1為從前面斜上方觀察的本發(fā)明的具有垂直的五層堆垛的縱向輸送 帶裝置和一個橫向帶的蛋類升降機的立體圖2為根據(jù)圖l的蛋類升降機的換向區(qū)域的詳細立體圖,其中拆除 了頂板;
圖3為根據(jù)圖1的蛋類升降機的示意性的局部側剖視圖4為本發(fā)明的裝有輸送帶的蛋類升降機的上部的換向裝置的側剖 視圖5為單個的本發(fā)明的輸送帶構件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立體圖6為由七個單個的輸送帶構件組裝而成的本發(fā)明的輸送帶的局部 立體剖視圖7為根據(jù)圖6的局部輸送帶的側視圖;和
圖8示出在本發(fā)明的輸送帶的產品單元格中的蛋經過上部的換向裝 置時17個部分順序的過程。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和2中所示的蛋類升降機10用于將通過縱向輸送帶100-140— —圖中分別只示出這些縱向輸送帶的端部區(qū)段一一提供的雞蛋輸送到 橫向帶150上。每個縱向輸送帶100-140都具有略大于所輸送的蛋的寬 度,并將這些蛋輸送至寬于相應的縱向輸送帶100-140的相應的桿式帶 輸送器102-142。桿式帶輸送器102-142幾乎與蛋類升降機10 —樣寬, 且用于將由縱向輸送帶輸送的蛋輸送至蛋類升降機,并在這種情況下將 蛋沿著蛋類升降機的寬度分布,從而在已經置于單元格中的蛋和即將輸 送至位于該單元格之上的層中的蛋之間不會出現(xiàn)碰撞。
蛋類升降機10具有帶有向上移動的輸送帶分支20的輸送帶、上部 的換向區(qū)域30、在圖l和2中看不到的向下移動的輸送帶分支40以及 下部的換向裝置50。形成輸送帶分支20和40的輸送帶是環(huán)形輸送帶, 且在上部的和下部的換向裝置30、 50中換向。
輸送帶20、 40和桿式帶輸送器102-142具有基本一致的輸送帶寬度 或桿式帶寬度,該寬度可以實現(xiàn)在對于安全工作來說最大可能的輸送速 度的情況下能夠輸送對于棚大小或產蛋能力來說足夠數(shù)量的蛋。
每個縱向輸送帶100-140都將蛋輸送給相應的具有轉向裝置
101- 141的桿式帶輸送器102-142,轉向裝置101-141如此定向,使得由 縱向輸送帶提供的蛋被輸送至輸送帶20、 40的確定的區(qū)域。每個區(qū)域 都沿著輸送帶20、 40的確定的寬度延伸,而不會與由各個縱向輸送帶 提供的在五層中的桿式帶輸送器上的蛋所分布的區(qū)域交疊,從而確保蛋 決不會轉向至蛋已經被設于其下方的桿式帶輸送器所置于的區(qū)域中。
被置于向上的輸送帶分支20中的蛋經過上部的換向裝置30,然后 在向下的輸送帶分支40中被輸送至橫向帶150,并被置于該橫向帶上。
如由圖3可清楚地看到,縱向輸送帶100-140和桿式帶輸送器
102- 142垂直地均勻地相互間隔,且上下堆疊。每個桿式帶輸送器 102-142都將蛋輸送到垂直伸展的、垂直向上輸送的輸送帶分支20中,
并將蛋置于輸送帶20、 40的單元格中。
橫向帶150在所示實例中設置在第二高的縱向輸送帶110的高度上, 但可以設置在沿著向下的輸送帶分支40的任意高度上。
在圖4中可看到裝有輸送帶的上部的換向裝置30的側視圖。輸送 帶具有多個相互連接的輸送帶構件60a-h。每個輸送帶構件結構相同。 每個輸送帶構件的結構例如借助輸送帶構件60e來說明。
輸送帶構件60e具有第一支撐面61e,該支撐面61e通過多個平行 的且橫向于輸送方向并排設置的支撐桿66e形成,如由圖4、 5和6可 見。
在支撐面61e的背面形成有另一支撐面62e。 一個全面狀的底面63e 與形成支撐面61e、 62e的支撐桿66e —體地連接。
底面63e用于當經過上部的換向裝置時支撐置于輸送帶構件60e的 單元格64e中的產品。第一支撐面61e在向上伸展的輸送帶分支中斜向 外和向上伸展,從而置于相鄰單元格64f中的產品在向上輸送時在向上 的輸送帶分支中可靠地置于第一支撐面61e上。由此對于相鄰格64f來 說,第一支撐面61e用作第一支撐面。相應地,對于置于單元格64e中 的產品來說,在向上輸送時,在另一側相鄰的輸送帶構件的第一支撐面 61d用作第一支撐面。
換向裝置30包括可旋轉地支撐的換向輪31,該換向輪31在所示實 例中基本形狀為八角形,且具有八個沿著部分圓周延伸的恰好用于每一 個輸送帶構件的容納區(qū)段31a-h。
每個部分區(qū)段31a-h都具有徑向向內的凹口 ,以便容納在每個輸送 帶構件的底面63e的背面上的相應成形的肋,并由此在換向輪和輸送帶 之間產生形狀配合連接。
第二支撐面62e在向下的輸送帶分支40中斜向外向下傾斜,從而置 于單元格64e中的產品沿著徑向向外滾動離開底面。為了使得這些產品 不會從單元格64e中滾出,形成支撐面62e的支撐桿在其外端部近乎呈 直角地彎曲,從而其端部在向下的輸送帶分支中指向上方。置于單元格 64e中的產品因此向外滾動,直至它處于支撐面62e、 65e上。支撐面 62e、 65e由此形成用于在向下輸送時支撐產品的第二支撐面。
底面63e以均勻的曲率半徑沿著徑向向內以換向輪31為基準彎拱, 從而它朝向單元格64e形成凹形彎拱的低谷。通過這種方式,蛋可以在 經過換向裝置30時柔和地從下支撐面61d沿著底面63e滾動,直至它 沿著支撐面62e —直滾至彎曲的尖端65e的支撐面。底面63e的曲率半 徑如此選擇,使得在經過具有所示換向半徑的換向裝置30時確保,從 下支撐面61d滾至上支撐面62e、 65e的蛋在碰到上支撐面62e、 65e時 不會受到損傷。
圖5中所示的實施例基本與在其它附圖中所示的輸送帶構件相同,但 具有被分成第一底面區(qū)段和第二底面區(qū)段的底面。第一底面區(qū)fel沿著輸 送帶構件的整個寬度延伸的由緩沖的泡沫材料構成的材料帶形式的緩沖 壁區(qū)段63.1,且設置在如下區(qū)域中,即由桿式帶輸送器輸送給輸送帶構件 的蛋在它沿著支撐面61滾動之后所碰到的區(qū)域。緩沖壁區(qū)段63.1的緩沖 作用通過在蛋的碰撞區(qū)域中泡沫材料的可逆的局部彈性的變形來實現(xiàn)。第 二底面區(qū)段63.2由與輸送帶構件的余下部分相同的材料制成,但與緩沖壁 區(qū)斜目反,對蛋"無彈性且無塑性。緩沖壁區(qū)段63.1和第二底面區(qū)段63.2 之間的過渡部分7jC平地且橫向于輸送方向伸展,呈平坦狀,其方式為,泡
沫材料被嵌入到凹部中,凹部的深度等于泡沫材料的厚度。
如圖5所示,在輸送帶構件60的底面63.1、 63.2的兩側構造有耦 聯(lián)裝置70、 71。在第二底面區(qū)段63.2的它過渡成多個支撐桿66的區(qū)域 中,設有橫向于輸送方向且沿著底面63.1、 63.2的縱向延伸的軸72,該 軸72穿過在第二支撐面62的每個支撐桿的底角上一體構造的多個軸 孔。
在軸孔73之間分別設有軸72的空留出的軸區(qū)段74。在這些空留出 的軸區(qū)段74中可以卡入凸起75,這些凸起在底面63的相對的側面上成 形并在其端部呈鉤狀地彎曲。通過這種方式,輸送帶構件60可以在其 耦聯(lián)裝置71的一側與同樣的輸送帶構件60的耦聯(lián)裝置70耦聯(lián),從而 在兩個被耦聯(lián)的輸送帶構件之間可以進行圍繞軸72的擺動,如圖6所 示。
蛋1在經過上部的換向裝置時的移動過程可以在圖8中以17個順 序從左上方向右下方逐行地得到。
順序區(qū)段1示出在蛋沿著第一支撐面61滾動之后不久碰到底面上 的情形。在根據(jù)圖5的實施例的情況下,蛋現(xiàn)在貼靠在緩沖壁區(qū)段63.1 和第一支撐面61上。
在順序區(qū)段1至大約5中,蛋l(fā)位于第一支撐面61d上。大約從順 序圖6起,單元格64e越過換向裝置30的最高點,其中蛋l(fā)由于重力 始終處于彎拱的底面63e的最低點并在底面63e上滾動。
大約從順序圖12起,蛋與上支撐面62e接觸,并保持在該位置大約 直至順序圖16。在順序圖16和順序圖17之間,蛋沿著徑向向外滾向彎 曲的尖端65e,之后牢靠地位于上支撐面62e、 65e上,以便被放置到橫 向帶上。
在所示實施例中,在下支撐面61d、底面63e和上支撐面62e之間 的過渡部分設計成幾乎沒有面方向的不穩(wěn)定的變化,也就是說,基本是 倒圓的。但這并非必需。對于根據(jù)所示實施例的本發(fā)明的裝置的工作原 理來說,基本上起決定作用的是,底面以按照換向輪選擇的彎拱半徑彎 拱,以便確保蛋安全地緩慢地從下支撐面滾動至上支撐面。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于對碰撞敏感的產品(1)的輸送裝置,包括-輸送帶(20、40),具有i 用于容納至少一個產品的至少一個單元格(64e),ii 向上的輸送帶段(20),和iii 向下的輸送帶段(40),-上部的換向裝置(30),用于使得所述輸送帶從所述向上的輸送帶段換向至所述向下的輸送帶段,其中所述單元格由i 用于在向上輸送時支撐置于該單元格中的產品的第一支撐面(61d),ii 用于在向下輸送時支撐置于該單元格中的產品的第二支撐面(62e、65e),和iii 用于在所述輸送帶移動經過所述上部的換向裝置時支撐所述產品的底面(63e)限定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元格(64e)的底面(63e)至少在經過所述上部的換向裝置時具有彎拱,該彎拱成形為使得置于所述單元格中的產品在經過所述上部的換向裝置(30)時從第一支撐面(61d)移動至第二支撐面(62e),從而在所述產品和所述第二支撐面之間產生對于所述產品來說并非危險的撞擊力。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63e) 的彎拱具有彎曲部分,所述彎曲部分與所述輸送帶在所述換向裝置中的 形狀相反。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的換 向裝置包括換向輪(31),所述底面(63e)的彎拱與所述換向輪的彎曲 部分相反地伸展且具有大于或等于所述換向輪的半徑的曲率半徑。
4.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輸送帶(20、 40)包括多個單元格,這些單元格優(yōu)選全部按照前述權利 要求中任一項的特征來構造。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帶由多 個相互耦聯(lián)的輸送帶構件(60)組裝而成。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輸送帶構件 都包括至少一個單元格(64e)。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輸送帶構 件(60)都具有至少一個幾乎垂直于輸送方向延伸的壁區(qū)段,在該壁區(qū) 段上構造有所述第一和/或第二支撐面(61e、 62e)。
8.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輸送帶由多個相互耦聯(lián)的可圍繞橫向于輸送方向的軸擺動的輸送帶構 件組裝而成,且每個輸送帶構件都具有單元格的底壁區(qū)段和幾乎垂直于 輸送方向延伸的壁區(qū)段,該壁區(qū)段形成所述單元格的第一或第二支撐面 和相鄰的耦聯(lián)的輸送帶構件的單元格的第二或第一支撐面。
9.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用 于向上輸送的支撐面和底面之間構造有減速斜坡,該減速斜坡設置成使得沿著用于向上輸送的支撐面朝向所述底面移動的產品在它碰到所述 底面之前由于重力作用而得到減速。
10.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底面至少在從用于向上輸送的支撐面朝向所述底面移動的產品所碰撞 的區(qū)域中具有緩沖壁區(qū)段(63.1 )。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壁區(qū)段 (63.1)是平的,且相對于所述底面(63.2)無階梯地設置。
12. —種用于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輸送裝置的輸送帶 構件(60 ),包括-至少一個用于容納對碰撞敏感的產品的單元格,具有i用于在向上或向下輸送時支撐置于該單元格中的第一產品 的第一支撐面(62e),ii用于在所述輸送帶移動經過上部的換向裝置時支撐第一產 品 的底面(63e),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元格的底面至少在經過所述上部的換向裝置時 具有彎拱,該彎拱成形為使得置于所述單元格中的第一產品在經過所述 上部的換向裝置時從所述第一支撐面朝向用于在向下或向上輸送時支 撐所述產品的第二支撐面(61d)移動,從而在所述產品和所述第二支 撐面之間產生對于所述第一產品來說并非危險的撞擊力。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輸送帶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撐 面構造在所述輸送帶構件的壁區(qū)段上。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輸送帶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撐 面(61d)構造在相鄰的耦聯(lián)的第二輸送帶構件的壁區(qū)段上。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輸送帶構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輸 送帶構件結構相同,且分別具有限定了第一支撐面(62e)和第二支撐 面(61e)的壁區(qū)段。
16.如前述權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輸送帶構件,其特征 在于,所述底面的彎拱具有朝向所述單元格的凹形彎曲。
17. 如前述權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輸送帶構件,其特征 在于,所述底面具有-與換向輪的彎曲部分相反的彎曲部分,由多個耦聯(lián)的輸送帶構件 組裝而成的輸送帶通過所述換向輪換向;和-均勻的曲率半徑,該曲率半徑優(yōu)選大于或等于所述換向輪的半徑。
18. 如前述權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項所述的輸送帶構件,其特征 在于在沿著輸送方向位于前面的邊緣上構造的耦聯(lián)裝置(71),該耦聯(lián) 裝置設計成用于將圍繞橫向于輸送方向且位于輸送帶面上的軸可擺動 的所述輸送帶構件耦聯(lián)于在同樣的輸送帶構件的沿著輸送方向位于后 面的邊緣處的耦聯(lián)裝置(70)。
19.如前述權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項所述的輸送帶構件,其特征 在于,所述單元格橫向于輸送方向且在輸送帶面上縱向延伸,并且能夠 并排地容納多個產品。
20.如前述權利要求12至19中任一項所述的輸送帶構件,其特征 在于側向的連接裝置,該連接裝置用于將所述輸送帶構件與沿著輸送方 向設置在所述輸送帶構件旁邊的另一輸送帶構件剛性地耦聯(lián),使得兩個 輸送帶構件的單元格形成橫向于輸送方向且在輸送帶面上縱向延伸的 能夠并排地容納多個產品的一個單元格。
21.如前述權利要求12至20中任一項所述的輸送帶構件,其特征 在于,所述輸送帶構件由一種適宜于食品的硬塑料材料構成。
22. —種輸送帶,包括多個相互耦聯(lián)的如前述權利要求9至18中任 一項所述的輸送帶構件。
23. —種用于輸送對碰撞敏感的產品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驟: -將產品(1)置于向上伸展的輸送帶段(20)中的輸送帶的單元 格(64e)的第一支撐面(61d)上;-在所述輸送帶換向時使得所述產品轉移至所述單元格(64e)的 第二支撐面(62e)上,其中所述產品從向上的輸送帶段的向上的輸送 方向換向至向下伸展的輸送帶段(40)的向下的輸送方向;—將所述產品從所述第二支撐面取下,其特征在于,所述產品在轉移時沿著朝向單元格呈凹形彎拱的底面 (63e)移動,所述底面成形為使得在轉移時在所述產品和第二支撐面 之間產生對于所述產品來說并非危險的撞擊力。
24. —種用于對碰撞敏感的產品的輸送帶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步-制造多個單獨的輸送帶構件,所述輸送帶構件具有i用于在向上輸送或向下輸送時支撐置于其中的第一產品 的第一支撐面(62e);和ii用于在所述輸送帶移動經過上部的換向裝置時支撐所述 第一產品的底面(63e),其中所述底面具有彎拱,彎拱成形為使 得置于所述單元格中的第一產品在經過所述上部的換向裝置時 從第一支撐面朝向iii用于在向下或向上輸送時支撐所述產品的第二支撐面 (61d)移動,從而在所述產品和所述第二支撐面之間產生對于 所述第一產品并非危險的撞擊力,—將所述輸送帶構件組裝成相連的輸送帶。
25.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帶構件采用 注塑方法來制造。
26.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面的從所述 第一支撐面朝向所述底面移動的產品首先碰撞到所述底面上時所在的 區(qū)域中,產生緩沖壁區(qū)段,優(yōu)選在相同的注塑模具中,例如通過雙組分 注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對碰撞敏感的產品的輸送裝置(10),包括輸送帶,其具有用于容納至少一個產品的至少一個單元格(64)、向上的輸送帶段(20)和向下的輸送帶段(40);上部的換向裝置(30、31),其用于使得所述輸送帶從所述向上的輸送帶段換向至所述向下的輸送帶段,其中所述單元格由用于在向上輸送時支撐置于該單元格中的產品的第一支撐面(61d)、用于在向下輸送時支撐置于該單元格中的產品的第二支撐面(62e)和用于在所述輸送帶移動經過所述上部的換向裝置時支撐所述產品的底面(63a)限定而成。所述單元格的底面至少在經過所述上部的換向裝置時具有彎拱,該彎拱成形為使得置于所述單元格中的產品在經過所述上部的換向裝置時從第一支撐面移動至第二支撐面,從而在所述產品和所述第二支撐面之間產生對于所述產品來說并非危險的撞擊力。
文檔編號B65G17/36GK101394736SQ200780007630
公開日2009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3月2日
發(fā)明者安德烈·米克斯 申請人:大荷蘭人國際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文安县| 长宁区| 凤城市| 英德市| 靖江市| 潞西市| 平武县| 嘉义市| 开原市| 乐东| 新安县| 焉耆| 姚安县| 会理县| 宁国市| 得荣县| 刚察县| 含山县| 金溪县| 梅州市| 云阳县| 西平县| 江华| 监利县| 谢通门县| 双桥区| 洪洞县| 渝北区| 工布江达县| 利川市| 华安县| 兰溪市| 尚义县| 阿克陶县| 滦南县| 东阳市| 兴海县| 罗甸县| 大洼县| 巴中市| 小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