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嬰兒車連結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443170閱讀:866來源:國知局
嬰兒車連結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將2臺嬰兒車橫向排列地連結的嬰兒車連結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雙胞胎用嬰兒車,有將兩個嬰兒橫向排列乘坐的類型、或將兩個嬰兒前后排列乘坐的類型等。雙胞胎用嬰兒車是在一體結構的車身設置兩個嬰兒份座位的設計。因此,即使在一個嬰兒乘坐的情況下,也無法僅分割一人份而使用。

另外,在例如相差一歲的嬰兒的情況下,若能將第一個嬰兒用購入的嬰兒車、與后來購入的第二個嬰兒用嬰兒車根據(jù)需要連結而如雙胞胎用嬰兒車般使用,則較為便利。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然而,為了將2臺一人用的嬰兒車加以連結使用,必須充分確保其連結強度。另外,在將2臺一人用的嬰兒車連結的狀態(tài)下,期望在不使用時從展開狀態(tài)切換至折疊狀態(tài),謀求收納容易化。

本發(fā)明是鑒于所述狀況研究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嬰兒車連結裝置,能牢固地連結2臺嬰兒車,還能將處于連結狀態(tài)的2臺嬰兒車從展開狀態(tài)向折疊狀態(tài)切換。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為了解決所述問題,本發(fā)明第1形態(tài)是一種嬰兒車連結裝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將2臺嬰兒車橫向排列地連結,且具備:前部連結部件,用于將所述2臺嬰兒車的前腳彼此連結;后部連結部件,用于將所述2臺嬰兒車的后腳彼此連結;上部連結部件,用于將所述2臺嬰兒車的手推車架彼此連結;第1連桿部件,具有固定于所述前部連結部件的一端;第2連桿部件,具有固定于所述后部連結部件的一端、及旋轉自如地連接于所述第1連桿部件另一端的另一端;第3連桿部件,具有旋轉自如地連接于所述第1連桿部件及所述第2連桿部件的各另一端的一端;及第4連桿部件,具有旋轉自如地連接于所述第3連桿部件的另一端的一端、及固定于所述上部連結部件的另一端。

根據(jù)第1形態(tài),本發(fā)明第2形態(tài)的特征在于:在安裝于所述嬰兒車的狀態(tài)下,從橫向觀察時,將所述第1連桿部件、所述第2連桿部件、及所述第3連桿部件的各另一端旋轉自如地連接的中央關節(jié)部是與將所述嬰兒車的所述前腳及所述后腳的各上端旋轉自如地連接的關節(jié)部大體一致。

根據(jù)第1或第2形態(tài),本發(fā)明第3形態(tài)的特征在于:在安裝于所述嬰兒車的狀態(tài)下,從橫向觀察時,將所述第3連桿部件及所述第4連桿部件旋轉自如地連接的上部關節(jié)部是與將所述嬰兒車的扶手旋轉自如地連接于所述手推車架的關節(jié)部大體一致。

根據(jù)第1至第3中的任一形態(tài),本發(fā)明第4形態(tài)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連桿部件、所述第2連桿部件、所述第3連桿部件、及所述第4連桿部件中的至少一個上形成著物品收納部。

根據(jù)第1至第4中的任一形態(tài),本發(fā)明第5形態(tài)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前部連結部件的左右兩端設置著能釋放地連接于所述2臺嬰兒車的所述前腳的前部固定器;在所述后部連結部件的左右兩端設置著能釋放地連接于所述2臺嬰兒車的所述后腳的后部固定器;在所述上部連結部件的左右兩端設置著能釋放地連接于所述2臺嬰兒車的所述手推車架的上部固定器。

根據(jù)第5形態(tài),本發(fā)明第6形態(tài)的特征在于:所述嬰兒車的所述前腳、所述后腳、及所述手推車架的至少一個具有非圓形的截面形狀,且所述前部固定器、所述后部固定器、及所述上部固定部的至少一個具有與所述非圓形的截面形狀吻合的固定面。

根據(jù)第1至第6中的任一形態(tài),本發(fā)明第7形態(tài)的特征在于設置有旋轉限制機構,用于在從將所述第1連桿部件及所述第3連桿部件牽拉至所述第2連桿部件側的裝置折疊狀態(tài),切換為安裝于處于展開狀態(tài)的所述嬰兒車時的裝置展開狀態(tài)時,在所述裝置展開狀態(tài)下限制所述第1連桿部件與所述第3連桿部件之間的角度。

[發(fā)明的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能提供一種能牢固地連結2臺嬰兒車,且能將處于連結狀態(tài)的2臺嬰兒車從展開狀態(tài)向折疊狀態(tài)切換的嬰兒車連結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嬰兒車連結裝置的立體圖。

圖2是以展開狀態(tài)表示將圖1所示的嬰兒車連結裝置安裝于嬰兒車(僅顯示一部分)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3是以折疊狀態(tài)表示將圖1所示的嬰兒車連結裝置安裝于嬰兒車(僅顯示一部分)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4是示意性表示通過圖1所示的嬰兒車連結裝置將2臺嬰兒車橫向排列地連結的狀態(tài)的前視圖。

圖5是以展開狀態(tài)表示圖1所示的嬰兒車連結裝置的連桿結構的立體圖。

圖6是以展開狀態(tài)表示圖1所示的嬰兒車連結裝置的連桿結構的側視圖。

圖7是以折疊狀態(tài)表示圖1所示的嬰兒車連結裝置的連桿結構的側視圖。

圖8是用于說明圖1所示的嬰兒車連結裝置的固定器的結構的圖。

圖9是以展開狀態(tài)表示將圖1所示的嬰兒車連結裝置安裝于嬰兒車的狀態(tài)的連桿結構的側視圖。

圖10是以折疊狀態(tài)表示將圖1所示的嬰兒車連結裝置安裝于嬰兒車的狀態(tài)的連桿結構的側視圖。

圖11是表示本發(fā)明其他實施方式的嬰兒車連結裝置的立體圖。

圖12是從側面觀察圖11所示的嬰兒車連結裝置的圖。

圖13是以折疊狀態(tài)表示圖11所示的嬰兒車連結裝置的立體圖。

圖14是以展開狀態(tài)表示將圖11所示的嬰兒車連結裝置安裝于嬰兒車(僅顯示一部分)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15是以折疊狀態(tài)表示將圖11所示的嬰兒車連結裝置安裝于嬰兒車(僅顯示一部分)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16是表示使用圖1及圖11所示的嬰兒車連結裝置連結的嬰兒車的一例的立體圖。

圖17是表示圖16所示的嬰兒車的車身結構的立體圖。

圖18是以展開狀態(tài)表示圖16所示的嬰兒車的連桿結構的側視圖。

圖19是以折疊狀態(tài)表示圖16所示的嬰兒車的連桿結構的側視圖。

圖20是表示嬰兒車連結裝置的固定器的其他例的圖。

圖21是表示嬰兒車連結裝置的固定器的其他例的圖。

圖22是表示嬰兒車連結裝置的固定器的其他例的圖。

圖23是表示嬰兒車連結裝置的固定器的其他例的圖。

圖24是表示嬰兒車連結裝置的固定器的其他例的圖。

圖25是表示嬰兒車連結裝置的固定器的其他例的圖。

圖26是表示嬰兒車連結裝置的固定器的其他例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嬰兒車連結裝置,參照附圖進行說明。

首先,對使用本實施方式的嬰兒車連結裝置2臺橫向排列地連結的嬰兒車的一例,參照圖16至圖19進行說明。

另外,使用本實施方式的嬰兒車連結裝置連結的嬰兒車能在圖18以連桿結構表示的展開狀態(tài)(使用時)、與圖19以連桿結構表示的折疊狀態(tài)(收納時)之間變形。以下以展開狀態(tài)為中心說明嬰兒車的構成。

如圖16所示,嬰兒車50具備:車身51、由車身51支撐的座位52、配置于座位52上方的車蓬53、及配置于座位52下方的置物籃54。

如圖17所示,車身51具備:車架部55、及移動自如地支撐該車架部55的前輪56及后輪57。車架部55為構成車身51的車架結構的部分。即,車架部55具備:一對前腳58,配置于嬰兒車50(車身51)的左右方向(寬度方向)兩側;一對后腳59及一對扶手60;單一的手推車架61,以連結左右扶手60的方式配置;階部62,作為將左右前腳58下部彼此連結的前部橫向部件;及后部橫向部件63,將左右后腳59的下部彼此連結。前輪56設置于前腳58的下端,后腳57設置于后腳59的下端。

在車身51的左右方向一側,前腳58及后腳59各自的上端部、及扶手60下端的腳安裝部64經(jīng)由支點銷65彼此旋轉自如地連結。關于車身51的另一側也相同。

手推車架61具備:左右一對把手桿66;及握桿67,以連結該等把手桿66上部的方式延伸。各把手桿66具有能以其中途的彎曲部66a為界,區(qū)分為上桿部66b及下桿部66c兩個部位的形狀。但上桿部66b及下桿部66c是通過將單一金屬制的管材彎曲成形而一體形成的。

在下桿部66c經(jīng)由鉚釘不能移動地安裝上部支架68。在上部支架68,經(jīng)由上部銷69安裝扶手60的上端部。由此,扶手60與手推車架61的把手桿66以上部銷69為支點彼此旋轉自如。

另外,在把手桿66的下桿部66c的下端,經(jīng)由下部銷72旋轉自如地連結著前部連動桿(前部連動部件)70的后端部、及后部連動桿(后部連動部件)71的前端部。前部連動桿70的前端部經(jīng)由前部連結銷73與前腳58旋轉自如地連結。后部連動桿71的后端部經(jīng)由后部連結銷74與后腳59旋轉自如地連結。

進而,在后腳59固定著下部支架75。在嬰兒車50處于展開狀態(tài)時,把手桿66的下端抵接于下部支架75并通過后腳59在上下方向架住。在下部銷72的周圍設置著用于將嬰兒車50限制為展開狀態(tài)及折疊狀態(tài)的開閉鎖定機構76。另外,下部支架75也可與后腳59一體形成。

前腳58、后腳59、扶手60、把手桿66、前部連動桿70及后部連動桿71在車身51的車架部55的左右分別形成連桿機構。左右連桿機構的構成相同。通過開閉鎖定機構76解除車身51的限制,使連桿機構的構成零件繞各自的連結點旋轉,由此能使嬰兒車50在展開狀態(tài)與折疊狀態(tài)之間變形。

在從車身51的左右方向觀察展開狀態(tài)的嬰兒車50時,手推車架66的上桿部66b、扶手60及前腳58直線地排列。

接下來,對本實施方式的嬰兒車連結裝置,參照附圖進行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嬰兒車連結裝置1具有:前部連結部件2,用于將2臺嬰兒車50的前腳58彼此連結;后部連結部件3,用于將2臺嬰兒車50的后腳59彼此連結;及上部連結部件4,用于將2臺嬰兒車50的手推車架61彼此連結。前部連結部件2、后部連結部件3、及上部連結部件4為在左右方向延伸的大體棒狀的部件,且彼此具有共通的長度。

嬰兒車連結裝置1還具有:用于將前部連結部件2、后部連結部件3、及上部連結部件4彼此連結的第1連桿部件5、第2連桿部件6、第3連桿部件7、及第4連桿部件8。

第1連桿部件5的一端固定于前部連結部件2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第2連桿部件6的一端固定于后部連結部件3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第1連桿部件5的另一端繞在左右方向延伸的中央旋轉軸線9旋轉自如,并且連接于第2連桿部件6的另一端。

第3連桿部件7的一端繞中央旋轉軸線9旋轉自如地連接于第1連桿部件5及第2連桿部件6的各另一端。在第3連桿部件7的另一端,以繞在左右方向延伸的上部旋轉軸線10旋轉自如的方式連接著第4連桿部件8的一端。第4連桿部件8的另一端固定于上部連結部件4的左右方向中央部。

如圖4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嬰兒車連結裝置1將橫向排列配置的2臺嬰兒車50的側面彼此連結。

具備所述構成的嬰兒車連結裝置1如圖5至圖7所示具備中央關節(jié)部11及上部關節(jié)部12,通過使第1至第4連桿部件5~8繞兩關節(jié)部11、12旋轉,能使裝置整體在裝置展開狀態(tài)(圖6)與裝置折疊狀態(tài)(圖7)之間切換。

如圖1至圖3所示,在嬰兒車連結裝置1中,設置有旋轉限制機構13,用于在從裝置折疊狀態(tài)切換至裝置展開狀態(tài)時,在裝置展開狀態(tài)下限制第1連桿部件5與第3連桿部件7之間的角度。即,旋轉限制機構13以通過使第3連桿部件7的前端部抵接于第1連桿部件5前側的表面,在如圖1所示的裝置展開狀態(tài)下限制第1連桿部件5與第3連桿部件7的相對旋轉動作的方式構成。

在第3連桿部件7,形成著作為杯架或小件收納袋發(fā)揮功能的物品收納部14。物品收納部14以成為能在展開狀態(tài)下載置物品的姿勢的方式形成。另外,物品收納部14的形成部位并非限定于第3連桿部件7,也可在第1連桿部件5、第2連桿部件6、或第4連桿部件8形成物品收納部14。

如圖1至圖3所示,在嬰兒車連結裝置1的前部連結部件2的左右兩端,設置著能釋放地連接于2臺嬰兒車50的前腳58的前部固定器15。同樣,在后部連結部件3的左右兩端,設置著能釋放地連接于2臺嬰兒車50的后腳59的后部固定器16。進而,在上部連結部件4的左右兩端,設置著能釋放地連接于2臺嬰兒車50的手推車架66的上部固定器17。

如圖8所示,嬰兒車50的前腳58、后腳59、及手推車架66各自具有非圓形的截面形狀,前部固定器15、后部固定器16、及上部固定部17各自具有與嬰兒車50的前腳58、后腳59、及手推車架66各自的非圓形的截面形狀吻合的固定面。

前部固定器15、后部固定器16、及上部固定器17各自具有一端旋轉自如地連接于前部連結部件2、后部連結部件3、及后部連結部件4的開閉片18。在開閉片18的另一端,旋轉自如地連接著卡止片19的一端。在卡止片19的前端部內(nèi)面形成著具有錐形面的突部20,該突部20的錐形面與形成于連結部件2、3、4側的突部21的錐形面卡合。經(jīng)由兩錐形面,使固定器15、16、17側的突部20與連結部件2、3、4側的突部21滑動,并且緊壓扣合以固定兩突部20、21間。

如上所述,通過非圓形截面的固定面將嬰兒車連結裝置1的前部固定器15、后部固定器16、及上部固定器17固定于嬰兒車50的前腳58、后腳59、及手推車架66,由此,限制嬰兒車連結裝置1的前部固定器15、后部固定器16、及上部固定器17繞前腳58、后腳59、及手推車架66的各長度軸線的旋轉。因此,能通過嬰兒車連結裝置1將2臺嬰兒車50牢固地連結。

如圖9及圖10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嬰兒車連結裝置1在安裝于嬰兒車50的狀態(tài)下,從橫向觀察時,將第1連桿部件5、第2連桿部件6、及第3連桿部件7的各另一端旋轉自如地連接的中央關節(jié)部11是與將嬰兒車50的前腳58及后腳59的各上端旋轉自如地連接的關節(jié)部大體一致。

另外,本實施方式的嬰兒車連結裝置1在安裝于嬰兒車50的狀態(tài)下,從橫向觀察時,將第3連桿部件7及第4連桿部件8旋轉自如地連接的上部關節(jié)部12是與將嬰兒車50的扶手60旋轉自如地連接于手推車架66的關節(jié)部大體一致。

另外,本實施方式的嬰兒車連結裝置1在安裝于嬰兒車50的狀態(tài)下,從橫向觀察時,第1連桿部件5、第2連桿部件6、及第3連桿部件7分別與嬰兒車的前腳58、后腳59、及扶手60大體一致。另外,在展開狀態(tài)下,第1連桿部件5及第3連桿部件7整體成為大體直線狀。

如上所述,由于嬰兒車連結裝置1的中央關節(jié)部11及上部關節(jié)部12在從橫向觀察時,分別與嬰兒車50的各關節(jié)部大體一致,因而在從圖9所示的展開狀態(tài)向圖10所示的折疊狀態(tài)切換時,嬰兒車連結裝置1的形狀追隨嬰兒車50的形狀變化而變化。因此,在折疊操作時,無須對嬰兒車連結裝置1施加多余的力就能實現(xiàn)順利的折疊操作。

另外,嬰兒車連結裝置1的各關節(jié)部11、12的旋轉軸線9、10與嬰兒車50的各關節(jié)部的旋轉軸線并非必須完全一致,即使兩旋轉軸線稍微偏移也能實現(xiàn)折疊操作。

如以上所述,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嬰兒車連結裝置1,通過將多個零件一體化構成的嬰兒車連結裝置1,能將2臺嬰兒車橫向排列而牢固地連結。

另外,通過將嬰兒車連結裝置1設為一體化構成能自動決定各固定器15、16、17的相對嬰兒車50的固定位置,因而能防止錯誤組裝。

另外,通過將嬰兒車連結裝置1的各關節(jié)部11、12配合嬰兒車50的各關節(jié)部,能將處于連結狀態(tài)的2臺嬰兒車50從展開狀態(tài)向折疊狀態(tài)順利切換。

另外,在分開使用各嬰兒車50的情況下,通過卸下嬰兒車連結裝置1的各固定器15、16、17,就能簡單地實現(xiàn)分開使用。

另外,通過在嬰兒車連結裝置1設置物品收納部14,能提高附加價值。

接下來,對本發(fā)明其他實施方式的嬰兒車連結裝置,參照圖11至圖15進行說明。另外,在圖11至圖15中,對具有與圖1所示的所述實施方式共通的功能的部件標注相同的符號。

本實施方式的嬰兒車連結裝置30與圖1所示的嬰兒車連結裝置1具備共通的連桿結構,但不同點在于:未在第3連桿部件7設置物品收納部、及將第4連桿部件8的長度尺寸設為較大。

即,在本實施方式的嬰兒車連結裝置30中,如圖11至圖13所示,第3連桿部件7具有與嬰兒車50(參照圖16)的扶手60相似的形狀。因此,如圖14及圖15所示,在嬰兒車50的扶手60與嬰兒車連結裝置30的第3連桿結構7之間,能提高設計上的協(xié)調(diào)度。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嬰兒車連結裝置30中,由于將第4連桿部件8的長度尺寸設置為較大,因而如圖14及圖15所示,能在嬰兒車50的把手桿66與嬰兒車連結裝置30的第4連桿部件8之間,提高設計上的協(xié)調(diào)度。

關于本實施方式的嬰兒車連結裝置30的其他作用效果,能獲得與圖1所示的嬰兒車連結裝置1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本發(fā)明中,用于將嬰兒車連結裝置固定于嬰兒車的固定器并非限定于所述結構,還能使用各種固定器。

圖20至圖26是表示此種固定器的若干示例的圖。例如,如圖20所示,能使用具備面扣件的固定器30。另外,如圖21所示,還能使用利用部件的彈性變形裝卸的附件結構的固定器31。另外,如圖22所示,還能使用具備鉸鏈結構并且進行螺固類型的固定器32。另外,如圖23所示,還能使用具備別扣的固定器33。另外,如圖24所示,還能使用具備棘輪結構的固定器34。另外,如圖25所示,還能使用利用磁鐵吸附力進行固定的固定器35。另外,如圖26所示,還能使用具備滑動機構的固定器36。

[符號的說明]

1、30嬰兒車連結裝置

2前部連結部件

3后部連結部件

4上部連結部件

5第1連桿部件

6第2連桿部件

7第3連桿部件

8第4連桿部件

9中央旋轉軸線

10上部旋轉軸線

11中央關節(jié)部

12上部關節(jié)部

13旋轉限制機構

14物品收納部

15前部固定器

16后部固定器

17上部固定器

18開閉片

19卡止片

20卡止片側的突部

21連結部件側的突部

30、31、32、33、34、35、36固定器

當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建宁县| 太原市| 安图县| 龙南县| 新乐市| 和顺县| 屯留县| 台山市| 池州市| 鄢陵县| 金堂县| 会东县| 罗山县| 石首市| 宜宾市| 德安县| 壶关县| 呼和浩特市| 通江县| 安徽省| 惠来县| 新和县| 方正县| 新乡县| 双流县| 安图县| 巴南区| 潢川县| 苏尼特右旗| 湘乡市| 新乡县| 左权县| 三亚市| 房山区| 黄梅县| 柳州市| 菏泽市| 南靖县| 东港市| 工布江达县| 安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