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一種棚車及其塞拉門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082774閱讀:711來源:國知局
一種棚車及其塞拉門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棚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棚車及其塞拉門。



背景技術:

棚車是一種具有側墻、端墻、底板和車頂?shù)蔫F路貨車,主要用以裝運怕日曬、雨淋的貨物,其側墻的車門結構一般為塞拉門形式,以便于裝卸貨物。

為避免雨水等自塞拉門與側墻門框的間隙進入車體內,現(xiàn)有技術的塞拉門一般設有內、外兩級鎖閉結構,以將塞拉門固定于側墻的門框中。但上述的內、外鎖閉結構一般只能鎖緊塞拉門的一部分,如下部或側部,而塞拉門本身較大,塞拉門的四周難以全部鎖緊。棚車高速運行過程中,在車體震動等外力的干擾下,塞拉門的四周(尤其是上下檐處)與門框之間會出現(xiàn)一定的間隙,容易導致漏風、漏雨,使得車體內部的貨物受潮變質。嚴重時,還會導致運行過程中塞拉門的脫落,從而對棚車的行車安全帶來嚴重影響。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可四周均可有效壓緊的塞拉門,仍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棚車及其塞拉門,其塞拉門的四周均可有效壓緊。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棚車的塞拉門,設于所述棚車的車體的側墻,包括門體和設于所述門體內、外兩側的內部鎖和外部鎖,所述外部鎖包括上鎖和下鎖,所述上鎖包括設于所述門體的上鎖桿和設于所述側墻的上鎖座,所述下鎖包括設于所述門體的下鎖桿和設于所述側墻的下鎖座;鎖閉時,所述上鎖桿與所述上鎖座配合,所述下鎖桿與所述下鎖座配合,以鎖緊所述門體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內部鎖鎖緊所述門體的左部和右部。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棚車的塞拉門,其外部鎖包括上鎖和下鎖,可對門體的上部和下部進行鎖緊,進而將門體穩(wěn)固地壓緊于側墻。且該塞拉門中還設有內部鎖,可對門體的左部和右部進行鎖緊,在外部鎖失效時,則該內部鎖也可起到二級防護的作用。如此,塞拉門的四周均可有效壓緊,進而可保證棚車運行過程中的行車安全以及車體內部的貨物安全。

可選地,所述上鎖桿、所述下鎖桿均可轉動地設于所述門體,以在兩個鎖桿工作位之間切換,兩所述鎖桿工作位包括鎖閉位和解鎖位;所述上鎖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側墻,另一端突出于所述側墻形成上限位結構;所述下鎖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側墻,另一端突出于所述側墻形成下限位結構;處于鎖閉位時,所述上鎖桿抵靠于所述上限位結構,以限制所述上鎖桿向門體的外側轉動,所述下鎖桿抵靠于所述下限位結構,以限制所述下鎖桿向門體的外側轉動。

可選地,所述上鎖和所述下鎖的數(shù)量相同,且為一一對應設置;各所述上鎖桿與對應的所述下鎖桿通過連桿機構相連,以使二者可同時對所述門體的上部和下部進行鎖緊。

可選地,所述連桿機構包括第一連桿和軸承座,所述軸承座固定于所述門體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連桿可轉動地穿設于所述軸承座;所述第一連桿的上端、下端均設有曲拐,所述曲拐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連桿,以使二者可同步轉動,另一端與滑輪相連,且所述曲拐可繞其與滑輪的連接處轉動;所述上鎖桿安裝于所述第一連桿上端的曲拐,所述下鎖桿安裝于所述第一連桿下端的曲拐。

可選地,所述連桿機構還包括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桿相連,以驅動所述第一連桿轉動。

可選地,還包括設于所述門體外表面的手柄鎖架,鎖閉時,所述第一手柄可卡接于所述手柄鎖架,以限制所述第一手柄的轉動。

可選地,所述內部鎖包括設于所述門體外側的第二手柄和設于所述門體內側的第二連桿,所述第二手柄和所述第二連桿通過轉軸相連,以使二者可同步轉動;所述第二連桿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彎鉤臂,所述彎鉤臂具有彎鉤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桿相連,另一端連接有鎖頭;所述側墻設有與所述門體相匹配的門框,所述門框預設有鎖筒,所述鎖頭可與所述鎖筒配合,以鎖緊所述門體的左端和右端。

可選地,所述門體的內側還固定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與所述鎖頭之間還設有彈簧,當所述鎖頭與所述鎖筒相配合時,所述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

可選地,還包括鎖緊件,所述內部鎖鎖閉時,所述第二手柄可搭接于所述手柄鎖架的上表面,所述鎖緊件可將所述第二手柄固定于所述手柄鎖架。

可選地,所述門體的四周還設有彈性密封裝置,所述門框的四周設有迷宮密封裝置;鎖閉時,所述彈性密封裝置與所述迷宮密封裝置相配合,以密封所述門體與所述門框的接合處。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棚車,包括車體和設于所述車體的側墻的塞拉門,所述塞拉門為上述的棚車的塞拉門。

由于上述棚車的塞拉門已具備如上的技術效果,那么具備該塞拉門的棚車亦當具備類似的技術效果,故在此不做贅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所提供的棚車的塞拉門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圖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圖3中下鎖桿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圖3中下鎖座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6為圖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7為鎖閉時內部鎖的正視圖;

圖8為鎖閉時內部鎖的后視圖;

圖9為內部鎖的工作原理圖;

圖10為本發(fā)明所提供塞拉門的門體與門框在鎖閉時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fā)明所提供的棚車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11中的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門體、11彈性密封裝置;

2內部鎖、21第二手柄、22第二連桿、23轉軸、24彎鉤臂、24a第一彎鉤、24b第二彎鉤、25導筒、26彈簧、27鎖頭、28內部鎖座、29a橫桿、29b豎桿;

3上鎖、31上鎖桿、32上鎖座、4下鎖、41下鎖桿、42下鎖座;

5連桿機構、51第一連桿、52軸承座、53曲拐、54第一手柄;

6滑輪、7導軌、8手柄鎖架、9車體、91迷宮密封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詞僅是為了區(qū)分結構相同或相類似的兩個以上部件或結構,不表示對順序的某種特殊限定。

請參考圖1-6,圖1為本發(fā)明所提供的棚車的塞拉門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圖3為圖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圖4為圖3中下鎖桿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圖5為圖3中下鎖座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圖6為圖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棚車的塞拉門,設于棚車的車體9的側墻,包括門體1和設于門體1內、外兩側的內部鎖2和外部鎖,外部鎖包括上鎖3和下鎖4,上鎖3包括設于門體1的上鎖桿31和設于側墻的上鎖座32,下鎖4包括設于門體1的下鎖桿41和設于側墻的下鎖座42。

鎖閉時,上鎖桿31與上鎖座32配合,下鎖桿41與下鎖座42配合,以鎖緊門體1的上部和下部,內部鎖2鎖緊門體1的左部和右部。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棚車的塞拉門,其外部鎖包括上鎖3和下鎖4,可對門體1的上部和下部進行鎖緊,進而將門體穩(wěn)固地壓緊于側墻。且該塞拉門中還設有內部鎖2,可對門體1的左部和右部進行鎖緊,在外部鎖失效時,該內部鎖2也可起到二級防護的作用。如此,塞拉門的四周均可有效壓緊,進而可保證棚車運行過程中行車安全以及車體9內部的貨物安全。

具體地,上述上鎖桿31、下鎖桿41均可轉動地設于門體1,以在兩個鎖桿工作位之間切換,兩鎖桿工作位包括鎖閉位和解鎖位。而上鎖座32和下鎖座42的結構相類似,它們的一端均可固定于側墻,另一端則可突出于側墻以分別形成上限位結構和下限位結構。當上鎖桿31和下鎖桿41處于鎖閉位時,上鎖桿31、下鎖桿41將分別抵靠于上限位結構、下限位結構,在上限位結構、下限位結構的反作用力下,上鎖桿31和下鎖桿41難以向門體1的外側轉動,從而將門體1的上部和下部同步鎖緊。

上述上鎖桿31與上鎖座32相配合的結構可參考圖2,該上鎖座32可以呈彎折的板狀結構,包括依次相連的固定板、連接板和限位板,固定板與限位板大致向平行,且固定板和限位板分別為連接板的兩側。該上鎖座32的固定板可以安裝于側墻,限位板則突出于該側墻,如此,該連接板和限位板的組合件形成上述的上限位結構,當上鎖桿31處于鎖閉位時,上鎖桿31可與限位板相抵靠,進而鎖緊門體1的上部。應當理解,上鎖桿31抵靠于限位板的力越大,限位板所給予上鎖桿31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門體1的上部也就鎖的越緊。

下鎖桿41與下鎖座42相配合的結構可參見圖3,下鎖座42可以與上鎖座32的結構相類似,也包括依次相連的固定板、連接板和限位板,其區(qū)別在于該下鎖座42的限位板可以設有凹槽(參見圖5),如此,具有該凹槽結構的限位板形成上述的下限位結構。該下鎖桿41為T形桿(參見圖4),處于鎖閉位時,該T形桿的中部桿可卡入該凹槽的底部,并使得該T形桿的頭部桿抵靠于凹槽兩側的限位板的下表面。采用這種結構,該凹槽以及該限位板的下表面可同時形成卡接和抵接兩種限位結構,以更好地鎖閉門體1的下部。應當知曉,棚車運行過程中,車體9與鐵軌之間的震動將直接作用于門體1的下部,因此,門體1的下部較之其上部將承受更大的震動,而采用上述的T形桿與具有凹槽結構的限位板相配合的結構,可更穩(wěn)定地鎖閉門體1的下部。

進一步地,上述上鎖3和下鎖4可以設置為多個,上鎖3和下鎖4的數(shù)量可以相同,且為一一對應設置。如此,各上鎖桿31與對應的下鎖桿41可通過連桿機構5相連,使得各上鎖3和對應的下鎖4可同步鎖緊,以避免出現(xiàn)門體1上部鎖緊而下鎖桿41和下鎖座42卻未對上的情況,同時也使得本發(fā)明所提供的塞拉門的鎖閉和解鎖過程更為便捷。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并未對上鎖3和下鎖4的具體數(shù)量做限定,其具體數(shù)量的設定并不限于附圖1中的情形,在實施時,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根據(jù)實際應用情況而設定。

請再次參考圖1,上述連桿機構5可以包括第一連桿51和軸承座52,軸承座52固定于門體1的外表面,第一連桿51可轉動地穿設于軸承座52,如此,第一連桿51與門體1形成一體結構,第一連桿51沿垂直于門體1方向的運動將帶動門體1同步進行運動。

再如圖2和圖3所示,第一連桿51的上端、下端均可設有曲拐53,曲拐5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連桿51,以使二者可同步轉動,另一端與滑輪6相連,且曲拐53可繞其與滑輪6的連接處轉動。上鎖桿31、下鎖桿41分別安裝于第一連桿51上端、下端的曲拐53,在曲拐53的轉動過程中,上鎖桿31和下鎖桿41也將同步轉動。

上述連桿機構5還可以包括第一手柄54,第一手柄54的一端與第一連桿51相連,以便于驅動第一連桿51轉動。

此外,還應當知曉,車體9的側墻可以設有門框,該門框與門體1的大小相匹配,鎖閉時,門體1可緊密地扣合于門框中;該側墻的上端和下端還可以分別設有導軌7,上述滑輪6可以置于該導軌7中,以使本發(fā)明所提供塞拉門可沿該導軌7在側墻的外側滑動。

綜上可知,當需要鎖閉該塞拉門時,可先將本發(fā)明塞拉門滑動至與門框相對的位置,此時,門體1與門框之間還具有一定的距離,即處于未扣合狀態(tài);然后轉動第一手柄54以使得第一連桿51可以逆時針(從車體9的上方向下看)轉動,由于第一連桿51的轉動中心為曲拐53與滑輪6的連接處,反映于圖3中即為曲拐53的下部,如此,當?shù)谝贿B桿51逆時針轉動時,第一連桿51將帶動門體1向門框移動;隨著第一連桿51和曲拐53的轉動,當門體1基本扣合于門框時,上鎖桿31、下鎖桿41將分別與上鎖座32、下鎖座42的限位板相抵接,以鎖閉門體1的上部和下部。此時,若進一步地沿逆時針方向轉動第一手柄54,上鎖桿31以及下鎖桿41抵接于上鎖座32和下鎖座42的力將進一步地增大,即上鎖座32、下鎖座42對上鎖桿31、下鎖桿41的反作用力也不斷增大,通過曲拐53以及第一連桿51對該反作用力的傳遞,作用于門體1的力也將不斷增大,使得門體1的上部和下部與門框的上部和下部更為緊密地貼合。如此,本發(fā)明所提供的棚車的塞拉門的上鎖3和下鎖4,可出現(xiàn)第一手柄54逆時針轉動幅度越大,門體1與門框的結合越緊密的情形。

如圖6所示,當鎖閉時,上述第一手柄54將基本貼合于門體1的外表面,為避免第一手柄54的回轉,在門體1的外表面還可以設置手柄鎖架8,以將第一手柄54遠離第一連桿51的一端卡接于該手柄鎖架8,進而限制第一手柄54的轉動,以保證本發(fā)明所提供塞拉門的外部鎖的鎖閉穩(wěn)定性。

針對上述各方案,以下將對本發(fā)明所提供塞拉門的內部鎖2的具體結構進行描述。請參考圖7和圖8,圖7為鎖閉時內部鎖的正視圖,圖8為鎖閉時內部鎖的后視圖。

如圖7和圖8所示,上述內部鎖2可以包括設于門體1外側的第二手柄21和設于門體1內側的第二連桿22,第二手柄21和第二連桿22通過轉軸23相連,該內部鎖2還可以包括內部鎖座28,以便于第二連桿22以及轉軸23的固定安裝。采用上述結構,可在門體1的外側操作第二手柄21來控制內部鎖2的解鎖與鎖閉,從而極大地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第二連桿22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彎鉤臂24,彎鉤臂24具有彎鉤的一端與第二連桿22相連,另一端連接有鎖頭27。上述門框與該鎖頭27相對應的位置可預設鎖筒(圖中未示出),鎖頭27可與鎖筒相配合,以鎖緊門體1的左部和右部。

上述門體1的內側還可以固定有限位件,限位件與鎖頭27之間可以設有彈簧26,當鎖頭27與鎖筒相配合時,彈簧26將處于壓縮狀態(tài)。如此,可時刻為鎖頭27施加彈性壓緊力,以較大程度地避免由于車體9的震動而導致的鎖頭27從鎖筒中脫落的情況,從而使得內部鎖2可更為穩(wěn)定地鎖閉門體1的左部和右部。

具體而言,該限位件可以為筒狀結構的導筒25,該導筒25外套安裝于上述彎鉤臂24,導筒25固定于門體1,且彎鉤臂24可在導筒25內滑動,上述彈簧26可以設于鎖頭27和導筒25之間。采用這種結構,也可以實現(xiàn)前述的技術效果,且具有筒狀結構的導筒25,其安裝和固定也更為簡單。另一方面,該導筒25的設置對彎鉤臂24的移動也起到導向作用。當然,該限位件也可設置為其他結構,無論設為何種結構,只要能對彈簧26的一端起到限位作用即可。

請再次參考圖7,上述彎鉤臂24并未與鎖頭27直接相連,彎鉤臂24遠離內部鎖座28的一端還可以設有橫桿29a和豎桿29b,上述導筒25可以外套于橫桿29a,而彈簧26則外套于橫桿29a并位于導筒25和豎桿29b之間。應當理解,彎鉤臂24在轉動過程中,其整體難以始終保持平直狀態(tài),若直接在其末端連接鎖頭27,在多次的解鎖和鎖閉過程中,鎖頭27可能會出現(xiàn)難以對準鎖筒的情形,且又由于該彎鉤臂24并非始終保持平直狀態(tài)運動,導向筒25的導向作用亦不太明顯,因此,可在末端連接橫桿29a,在彎鉤臂24的轉動過程中,該橫桿29a在導向筒25的作用下,可始終保持在水平方向(單一方向)運動,從而保證鎖頭27可始終與鎖筒相對應。

上述豎桿29b的設置,則使得該內部鎖2可在豎直方向上設置多個鎖頭27,多個鎖頭27在豎桿29b上間隔分布,以對門體1的左部、右部進行更為緊密地鎖閉。

當需要開啟內部鎖2時,可使第二連桿22進行逆時針轉動(以圖8為視角),即順時針轉動第二手柄21,以使得彎鉤臂24向門體1的中部移動,進而拉動橫桿29a、豎桿29b以及鎖頭27脫離設于門框的鎖筒。

請參考圖9,圖9為內部鎖的工作原理圖。圖中L’為第一彎鉤24a與第二連桿22的連接點與導筒25靠近內部鎖座的端部中點的連線,L”為轉軸23與導筒25靠近內部鎖座的端部中點的連線,L”’第二彎鉤24b與第二連桿22的連接點與導筒靠近內部鎖座的端部中點的連線。

以圖9為視角,并結合圖7和圖8,當內部鎖2處于鎖閉位置時,L’和L”呈一定的夾角,彈簧26處于壓縮狀態(tài),第二手柄21豎直向下放置。當需要解鎖時,順時針轉動第二手柄21,以帶動第二連桿22發(fā)生逆時針轉動,第一彎鉤24a隨之產生逆時針轉動,L’與L”之間的夾角將逐漸減小,彈簧26的壓縮量也將逐漸增大;當L’與L”完全重合時,彈簧26的壓縮量將達到最大;若仍繼續(xù)轉動第二手柄21至豎直向上(即第二手柄21轉動180度)放置時,以使L’與L”’重合,彈簧26的壓縮量又將有所減小。此時,由于第一彎鉤24a與第二彎鉤24b已基本相互扣合,第二手柄21難以繼續(xù)轉動,且又由于第二手柄21回轉的過程,為彈簧26的壓縮量增大的過程,在無外力作用時,第二手柄21也難以自行回轉,此時第二手柄21處于自鎖狀態(tài),以將第二手柄21鎖死,防止第二手柄21的自行回轉。既可避免內部鎖2重新鎖閉,也可保證該內部鎖2的使用安全。

結合上述分析,應當理解,轉動第二手柄21以開啟內部鎖2的過程,對L’和L”而言,二者將經歷先重合、再脫離的過程,才可使得第二手柄21具備自鎖的功能。具體第二手柄21需轉動多大角度才可達到上述的自鎖狀態(tài),則需根據(jù)鎖閉時的第二手柄21的設置位置而定。本發(fā)明實施例所給出的轉動180度以達到豎直向上的位置,僅是為了便于操作者判斷第二手柄21是否已經達到了自鎖狀態(tài),并不能作為對本發(fā)明實施范圍的限定。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塞拉門還可以包括鎖緊件(圖中未示出),當內部鎖2鎖閉時,第二手柄21可搭接于手柄鎖架8的上表面,具體如圖6所示,此時,可利用鎖緊件可將第二手柄21固定于手柄鎖架8,以防止運行過程中第二手柄21的自行轉動而導致內部鎖2自行開啟的情況。具體地,該鎖緊件可以為掛鎖,以將該第二手柄21鎖緊于手柄鎖架8,該鎖緊件也可以為固定銷或者鐵絲等一般形式的捆綁鎖緊結構。

請參考圖10,圖10為本發(fā)明所提供塞拉門的門體與門框在鎖閉時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如圖10所示,為進一步地提高車體9運行過程中,塞拉門與門框接合處的密封性能,門體1的四周還可以設有彈性密封裝置11,門框的四周設有迷宮密封裝置91。當鎖閉時,彈性密封裝置11與迷宮密封裝置91相擠壓,以密封門體1與門框的接合處。

此外,該彈性密封裝置11具有可壓縮性,門體1抵靠門框的力越大,密封也就越好。因此,上述兩道密封裝置可以與本發(fā)明所提供塞拉門的內部鎖2以及外部鎖相配合,外部鎖壓的越緊,門體1與門框之間的密封也就越好。具體而言,該彈性密封裝置11可采用橡膠等有彈性的材料制備。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所提供的棚車的塞拉門在鎖閉時可參考如下步驟:

推動塞拉門至與門框相對的位置;

轉動第一手柄54,以使門體1可扣合于門框中,且上鎖桿31、下鎖桿41可分別與上鎖座32、下鎖座42相配合,以鎖緊門體1的上部和下部,并將第一手柄54遠離第一連桿51的一端卡接于手柄鎖架8;

順時針轉動第二手柄21,以使得內部鎖2的鎖頭27可與預設于門框的鎖筒相配合,進而鎖緊門體1的左部和右部,且第二手柄21可搭接于手柄鎖架8;

使用鎖緊件將第二手柄21鎖緊于手柄鎖架8。

當需要解鎖時,則采取與上述相反的步驟即可。

請參考圖11,圖11為本發(fā)明所提供的棚車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1所示,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棚車,包括車體9和設于車體9側墻的塞拉門,該塞拉門為上述的棚車的塞拉門。

由于上述棚車的塞拉門已具備如上的技術效果,那么具備該塞拉門的棚車亦當具備類似的技術效果,故在此不做贅述。

以上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鹿邑县| 福建省| 富裕县| 巢湖市| 永和县| 邻水| 灵丘县| 奇台县| 台东县| 太康县| 玉林市| 景泰县| 潜山县| 邵东县| 华阴市| 沧州市| 昆山市| 望江县| 青海省| 阿克苏市| 高陵县| 丁青县| 嵊州市| 留坝县| 枝江市| 平利县| 房产| 广东省| 长泰县| 廊坊市| 阳城县| 徐水县| 丁青县| 灵寿县| 永和县| 长子县| 资源县| 保靖县| 侯马市| 同德县| 会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