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疲勞偵測及姿勢提醒的車用智能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顯示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具有疲勞偵測及姿勢提醒的車用智能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未來生活四大領域:智慧生活(SmartLif e )、車聯網(ConnectedCar)、通信(Communicat1ns)、及健康醫(yī)療(Healthcare)等四大應用領域,都將對顯示器產業(yè)做出影響,其中在健康醫(yī)療產業(yè)部分,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0003]中國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自1993年已達7%邁入「高齡化社會」,預估在2025)年,中國臺灣高齡人口將達到20.3 %約479萬人,躍居「超高齡社會」。國內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平均每4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高齡者。
[0004]駕駛行為是包含許多不同感官、動作、反應,搭配各種經驗和技巧復雜協調的結果,銀發(fā)族駕駛經驗及技巧能力,是不容質疑,但隨著其生理機能的減退,造成感官、肢體、反應、記憶及認知能力的退化,都會降低其駕駛能力,對道路駕駛上隱藏著碰撞事故的風險。而駕駛者在駕駛活動時,其工作需求和工作能力有關,彼此互相依賴,當工作需求困難度高,工作能力無法達成,駕駛者透過內心的自動調適(例如:轉彎時,會將車速降低),達成動態(tài)平衡,降低碰撞風險,以能安全駕駛,達到行動目的。
[0005]認知心理學是了解人們如何察覺、學習、記憶和思考訊息的研究領域解釋認知心理學是一種心理思考的科學研究,目的在關心我們的注意力如何從外在獲得訊息,這種訊息如何被大腦儲存在記憶中,知識如何用來解決問題、思考與闡述語言。
[0006]而銀發(fā)族在路上開車所產生的肇事率高,也威脅到整個行車安全,在目前完全以計算機來開車的自駕車仍無法普及全面下,用“人”來駕駛,仍然會是主流的一種駕駛方式。
【發(fā)明內容】
[0007]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疲勞偵測及姿勢提醒的車用智能顯示裝置,解決銀發(fā)族開車易對路上行人以及自身做出危害的問題。
[0008]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具有疲勞偵測及姿勢提醒的車用智能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及分別與所述主控制器連接的顯示屏、供電模塊、存儲模塊、語音模塊、疲勞偵測與握力測試模塊、手指測溫模塊、姿勢偵測模塊;所述疲勞偵測與握力測試模塊包括套裝在方向盤上的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通過無線方式傳送數據到所述主控制器;所述手指測溫模塊包括一內置于方向盤上的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通過無線方式傳送數據到所述主控制器;所述姿勢偵測模塊包括安裝在駕駛者座椅上的重量感應器;所述重量感應器通過無線方式傳送數據到所述主控制器。
[0009]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還包括一套裝在方向盤上掌紋采集裝置;所述掌紋采集裝置通過無線方式傳送數據到所述主控制器。
[0010]較佳的,所述掌紋采集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圖像采集模塊與AD轉換器;所述圖像采集模塊采集駕駛員的掌紋圖像信息后通過所述AD轉換器傳送至所述主控制器進行處理。
[0011]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還包括一與主控制器連接的藍牙通信模塊。
[0012]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還包括一與主控制器連接的WIFI通信模塊。
[0013]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還包括一與主控制器連接的GPS模塊。
[0014]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主控制器為S3C6410。
[0015]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壓力傳感器為壓電式壓力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為熱敏電阻傳感器。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yōu)點:
[0017]1.預防銀發(fā)族產生危害之前就做出提醒;
[0018]2.提醒開車者的坐姿,是否是最適當的位置,正確的坐姿可以讓駕駛者較不容易疲勞,提高行車安全;
[0019]3.藉由偵測駕駛者的握力,可以了解駕駛者是否合適繼續(xù)開車,避免造成危害;
[0020]4.藉由偵測駕駛的手指(神經末梢)體溫,了解高齡駕駛者是否有失溫現象,并適時做出提醒,避免反應不及。
【附圖說明】
[0021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23]就力學的觀點而言,我們可應用下列幾種方法增加身體的穩(wěn)定度:1.增加身體的質量:欲推動大小相同、重心高度相同但質量不同的物體時,質量較大的物體,必須花費比較大的力量才能推動,因此,物體的質量愈大,其穩(wěn)定度就越大;2.增加轉動慣量:轉動慣量較大的物體較不易產生轉動之角運動現象;3.降低垂直的重心高度:重心高的物體會比較容易被推倒;4.增加支撐基底區(qū)域:支撐基底是指支撐面所接觸到的部分之邊緣連線所構成的區(qū)塊,若雙足支撐基底區(qū)域較窄,站立時會比較不穩(wěn)定,當雙足支撐基底區(qū)域較寬,站立時會比較穩(wěn)定;5.增加身體與接觸面的摩擦力:增加身體與接觸面的摩擦力,可增加身體穩(wěn)定度;6.改變重心水平位置:當一外力作用,雙足支撐基底區(qū)域相同時,人體重心位置在中間會比重心位置偏向外力方向的較不穩(wěn)定,例:雙腳站立時一般來說重心會在兩腳中間,遇外力時重心在中間反而不穩(wěn),因此移動重心往外力方向即可增加穩(wěn)定度。平衡能力可區(qū)分為靜態(tài)平衡與動態(tài)平衡兩大類,靜態(tài)平衡,指人體維持一固定動作的能力,亦即無運動也無轉動,如:維持單腳站立之能力;而保持運動中的姿勢或從不平衡中恢復到平衡的能力則是動態(tài)平衡,亦即人體在不受任何外力干擾下,維持一定的軌跡或旋轉軸上運動。因此,在生物力學探討動作平衡現象之研究中常以重心與代表支點的支撐基底或腳底壓力中心之相互關系作為分析的要素。靜運動與平衡狀態(tài)平衡能力便可視為在靜態(tài)動作中維持重心投影點在支撐基底內或使其與足底壓力中心的偏移量越小的能力,人體在靜態(tài)平衡的維持上通常會因應重心位移的大小藉由軀干與下肢肌肉活動使用不同的平衡策略以維持重心在支撐基底內,如:髖關節(jié)策略、踝關節(jié)策略,以控制重心與壓力中心的變化。
[0024]根據對人體平衡的研究,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疲勞偵測及姿勢提醒的車用智能顯示裝置主要原理圖參見圖1。該裝置包括主控制器及分別與所述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