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生化行業(y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羊肝素鈉粗品提取廢液制備硫酸乙酰肝素的方法。
(二)
背景技術:
硫酸乙酰肝素是一種天然的糖胺聚糖,與肝素鈉結構類似,但是硫酸乙酰肝素分子量較小,乙?;潭雀撸蛩峄枯^少,抗凝活性緩和。硫酸乙酰肝素用于抗栓、抗炎、降血脂及糖尿病患者腎臟保護,是今年來研究最熱的粘多糖類生化藥物。
傳統(tǒng)工藝從肝素鈉精品副產(chǎn)物中提取,提取量少。在肝素鈉粗品提取廢液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乙酰肝素,在生產(chǎn)過程中被排放,未被提取,造成了資源浪費。
(三)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為了彌補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羊肝素鈉粗品提取廢液制備硫酸乙酰肝素的方法。
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羊肝素鈉粗品提取廢液制備硫酸乙酰肝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稀釋:羊肝素鈉粗品提取廢液中加入0.6-1.0倍水,稀釋廢液;
(2)樹脂吸附:按照3-4kg樹脂/噸廢液加入樹脂,控制溫度55-60℃,PH7.5-8.0,攪拌反應8-10小時。
(3)洗滌:排去吸附廢液,收集樹脂,加入1.5倍樹脂體積的純化水,攪拌30分鐘,排去洗滌水;加入1.5倍樹脂體積的0.4mol/L氯化鈉溶液對樹脂攪拌30分鐘,排去洗滌液;
(4)洗脫:加入1.5倍樹脂體積的2.0-3.0mol/L氯化鈉溶液,維持溫度45-60℃,pH7.0-8.5,攪拌洗脫2小時,收集洗脫液;
(5)沉淀:洗脫加入1.1-1.3倍乙醇,攪拌30分鐘后靜置8小時,收集硫酸乙酰肝素沉淀物。
(6)干燥:將沉淀物加入干燥盤內、干燥,即可得到硫酸乙酰肝素。
其中,步驟(2)PH值為7.5-8.0。
其中,步驟(4)中加入1.5倍樹脂體積的2.0-3.0mol/L氯化鈉溶液。
其中,步驟(4)中PH值為7.0-8.5。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采用對羊肝素鈉粗品提取廢液進行稀釋、吸附、洗滌、洗脫、沉淀、干燥得到硫酸乙酰肝素。克服硫酸乙酰肝素只能從肝素鈉精品副產(chǎn)物中分離的難題,并實現(xiàn)了浪費資源的再利用;本方法操作簡單,產(chǎn)品質量穩(wěn)定,適合規(guī)模化生產(chǎn)。
(四)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羊肝素鈉粗品提取廢液制備硫酸乙酰肝素的方法,采用如下步驟:
(1)稀釋:羊肝素鈉粗品提取廢液2000L中加入1300L水,稀釋廢液;
(2)樹脂吸附:加入13kg樹脂,控制溫度55-60℃,PH7.5,攪拌反應9小時。
(3)洗滌:排去吸附廢液,收集樹脂,加入19.5kg純化水,攪拌30分鐘,排去洗滌水;加入19.5L的0.4mol/L氯化鈉溶液,樹脂攪拌30分鐘,排去洗滌液;
(4)洗脫:加入19.5L的2.1mol/L氯化鈉溶液,維持溫度45-60℃,pH7.0,攪拌洗脫2小時,收集洗脫液;
(5)沉淀:洗脫加入1.2倍乙醇,攪拌30分鐘后靜置8小時,收集硫酸乙酰肝素沉淀物。
(6)干燥:將沉淀物加入干燥盤內、干燥,即可得到硫酸乙酰肝素。
實施例2:
一種羊肝素鈉粗品提取廢液制備硫酸乙酰肝素的方法,采用如下步驟:
(1)稀釋:羊肝素鈉粗品提取廢液1800L中加入1400L水,稀釋廢液;
(2)樹脂吸附:加入12kg樹脂,控制溫度55-60℃,PH8.0,攪拌反應9小時。
(3)洗滌:排去吸附廢液,收集樹脂,加入18kg純化水,攪拌30分鐘,排去洗滌水;加入18L的0.4mol/L氯化鈉溶液,樹脂攪拌30分鐘,排去洗滌液;
(4)洗脫:加入18L的2.1mol/L氯化鈉溶液,維持溫度45-60℃,pH8.5,攪拌洗脫2小時,收集洗脫液;
(5)沉淀:洗脫加入1.1倍乙醇,攪拌30分鐘后靜置8小時,收集硫酸乙酰肝素沉淀物。
(6)干燥:將沉淀物加入干燥盤內、干燥,即可得到硫酸乙酰肝素。
實施例3:
一種羊肝素鈉粗品提取廢液制備硫酸乙酰肝素的方法,采用如下步驟:
(1)稀釋:羊肝素鈉粗品提取廢液1500L中加入1300L水,稀釋廢液;
(2)樹脂吸附:加入10kg樹脂,控制溫度55-60℃,PH7.8,攪拌反應10小時。
(3)洗滌:排去吸附廢液,收集樹脂,加入15kg純化水,攪拌30分鐘,排去洗滌水;加入15L的0.4mol/L氯化鈉溶液,樹脂攪拌30分鐘,排去洗滌液;
(4)洗脫:加入15L的2.1mol/L氯化鈉溶液,維持溫度45-60℃,pH7.5,攪拌洗脫2小時,收集洗脫液;
(5)沉淀:洗脫加入1.2倍乙醇,攪拌30分鐘后靜置8小時,收集硫酸乙酰肝素沉淀物。
(6)干燥:將沉淀物加入干燥盤內、干燥,即可得到硫酸乙酰肝素。
本發(fā)明通過上述實施案例來說明本發(fā)明的詳細工藝流程,但本發(fā)明并不僅限于上述詳細工藝流程,即不意味著本發(fā)明必須依賴上述詳細的工藝流程才能實施。所述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了,對本發(fā)明的任何改進,對本發(fā)明產(chǎn)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換及輔助成分的添加、具體方式的選擇等,均落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和公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