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桿聯(lián)接到骨錨固元件的聯(lián)接組件、套件及骨錨固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提供一種用于將桿聯(lián)接到骨錨固元件的聯(lián)接組件,所述聯(lián)接組件包括:接收部件;壓力元件;桿接收元件;其中所述壓力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面配置成延伸到所述桿接收元件的所述通道中;并且其中所述壓力元件包括部分,所述部分配置成在軸向載荷下與所述桿接收元件的部分協(xié)作使得所述壓力元件的所述部分或所述桿接收元件的所述部分變形,從而將所述壓力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面在軸向方向上進一步移動到所述桿接收元件的所述通道中。
【專利說明】將桿聯(lián)接到骨錨固元件的聯(lián)接組件、套件及骨錨固裝置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將桿聯(lián)接到骨錨固元件的聯(lián)接組件,其中聯(lián)接組件包括接收部件,具有用于接收桿的凹陷和用于容納骨錨固元件的頭部的容納空間,并且還具有夾緊頭部的壓力元件和與壓力元件協(xié)作的桿接收元件。壓力元件和桿接收元件配置成以這樣的方式協(xié)作使得當(dāng)錨固元件插入聯(lián)接組件中時,可以首先夾緊骨錨固元件的頭部而不固定桿并且隨后可以使用單驅(qū)動鎖定元件固定桿。本發(fā)明還涉及包括這樣的聯(lián)接組件和骨錨固元件的骨錨固裝置。另外,本發(fā)明涉及這樣的聯(lián)接組件和允許使用具有不同直徑的桿的不同桿接收元件的套件。
【背景技術(shù)】
[0002]US 2010/0160980 Al描述鎖定機構(gòu)和將骨螺釘和桿固定到脊柱的方法。鎖定機構(gòu)包括主體、插入件、桿容座和固定螺釘。主體包括配置成接收骨螺釘和插入件的底部分,但是一旦插入件和骨螺釘接合,防止插入件和骨螺釘穿過其中。桿容座在桿和插入件之間。
[0003]US 2013/0018428 Al描述包括聯(lián)接元件和骨緊固件的矯形固定裝置,由此骨緊固件可以通過聯(lián)接元件中的腔孔的底部裝載到聯(lián)接元件中。
[0004]仍然需要提供用于將桿聯(lián)接到骨錨固元件的聯(lián)接組件和在各方面改進的底部裝載式多軸骨錨固裝置。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特別地,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將桿聯(lián)接到骨錨固元件的改進的聯(lián)接組件,其在手術(shù)期間提供改善的或更容易的操作并且具有擴大的應(yīng)用領(lǐng)域。
[0006]該目的由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的聯(lián)接組件、由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6的骨錨固裝置和由權(quán)利要求19的聯(lián)接組件和不同桿接收元件的套件實現(xiàn)。另外的改進在從屬權(quán)利要求中給出。
[0007]聯(lián)接組件具有一種結(jié)構(gòu),所述結(jié)構(gòu)允許使用單驅(qū)動用鎖定元件順序地鎖定骨錨固元件的頭部和桿。通過上緊鎖定元件,首先夾緊頭部,同時桿仍然可移動。當(dāng)壓力元件和桿接收元件的協(xié)作部分之間變形時,在鎖定頭部之后固定桿。
[0008]壓力元件可以具有在其內(nèi)壁處的凹陷或凹陷部分,所述凹陷或凹陷部分允許骨錨固元件在凹陷或內(nèi)凹陷部分的方向上比在相反方向上樞轉(zhuǎn)到更大的角。由于只要未鎖定頭部則壓力元件就在聯(lián)接元件中可旋轉(zhuǎn),因此可以在圍繞中心軸線的360°內(nèi)選擇擴大樞轉(zhuǎn)角的位置。
[0009]桿接收元件以這樣的方式與接收部件接合使得壓力元件保持在預(yù)鎖定位置,一旦插入頭部所述預(yù)鎖定位置防止骨錨固元件的頭部的去除。在預(yù)鎖定位置,骨錨固元件的頭部可以由壓力元件施加到頭部上的摩擦力保持。摩擦力可以使得通過施加力以克服摩擦力,頭部的樞轉(zhuǎn)仍然是可能的。
[0010]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壓力元件具有在其底端處的開縫環(huán)。開縫環(huán)可以在徑向方向上膨脹以允許骨錨固元件的頭部的插入。與僅僅具有縱向或同軸狹縫的壓力元件相比,將頭部引入壓力元件的這樣的撓性部分中所必需的力減小。這進一步簡化手術(shù)期間的操作。
[0011]聯(lián)接組件可以在原位與已經(jīng)插入骨或椎骨中的骨錨固元件組裝。桿接收元件可以設(shè)計成接收特定直徑或直徑范圍的桿。通過提供包括聯(lián)接組件和配置成接收不同直徑的桿的至少一個附加桿接收元件的套件,聯(lián)接組件可以與不同直徑的桿一起使用。這擴大骨錨固裝置的應(yīng)用領(lǐng)域。
[0012]骨錨固裝置可以是模塊化系統(tǒng)的一部分,所述模塊化系統(tǒng)包括可以關(guān)于它們的柄部的長度、柄部的錨固特征不同(例如不同的螺紋類型、螺距、不同的空心柄部或非空心柄部的直徑)的若干骨錨固元件和一個聯(lián)接組件。還可以通過使用不同桿接收元件將聯(lián)接組件聯(lián)接到不同直徑的桿而進一步增加模塊化。這使外科醫(yī)生可在多種多樣的植入物之間進行選擇。另外,可以減小庫存的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本發(fā)明的另外特征和優(yōu)點將使用附圖從各實施例的描述變得更明顯。在附圖中:
[0014]圖1顯示骨錨固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透視分解圖;
[0015]圖2顯示處于已組裝狀態(tài)的圖1的骨錨固裝置的透視圖;
[0016]圖3顯示根據(jù)圖1和2的第一實施例的骨錨固裝置的橫截面圖,該截面垂直于插入的桿的軸線獲得;
[0017]圖4顯示根據(jù)圖1和2的第一實施例的骨錨固裝置的橫截面圖,該截面在包含中心軸線和插入的桿的桿軸線的平面中獲得;
[0018]圖5顯示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接收部件的俯視透視圖;
[0019]圖6顯示圖5中所示的接收部件的仰視透視圖;
[0020]圖7顯示圖5和6中所示的接收部件的俯視圖;
[0021]圖8顯示沿著圖7中的線A-A的圖5和6中所示的接收部件的橫截面圖;
[0022]圖9顯示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壓力元件的俯視透視圖;
[0023]圖10顯示圖9中所示的壓力元件的仰視透視圖;
[0024]圖11顯示圖9中所示的壓力元件的俯視圖;
[0025]圖12顯示沿著圖11中的線B-B的圖9和10的壓力元件的橫截面圖;
[0026]圖13顯示壓力元件的第二實施例的側(cè)視圖;
[0027]圖14顯示壓力元件的第三實施例的俯視透視圖;
[0028]圖15顯示壓力元件的第四實施例的俯視透視圖;
[0029]圖16顯示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桿接收元件的俯視透視圖;
[0030]圖17顯示圖16的桿接收元件的仰視透視圖;
[0031]圖18顯示圖16和17中所示的桿接收元件的俯視圖;
[0032]圖19顯示沿著圖18中的線D-D的圖16和17的桿接收元件的橫截面圖;
[0033]圖20a顯示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骨錨固裝置的聯(lián)接組件的橫截面圖,其中壓力元件和桿接收元件與接收部件預(yù)組裝,并且其中該截面在包含中心軸線并且垂直于桿軸線的平面中獲得;
[0034]圖20b顯示圖20a的放大部分;
[0035]圖20c顯示在修改例子中的接收部件、壓力元件和桿接收元件之間的協(xié)作的放大橫截面圖;
[0036]圖21顯示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組裝骨錨固裝置的第一步驟的橫截面圖;
[0037]圖22顯示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組裝骨錨固裝置的第二步驟的橫截面圖;
[0038]圖23顯示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組裝骨錨固裝置的第三步驟的橫截面圖;
[0039]圖24顯示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將骨錨固元件的頭部夾緊在聯(lián)接組件中的步驟的橫截面圖;
[0040]圖25顯示在鎖定頭部而不鎖定桿的步驟中具有插入桿和鎖定元件的骨錨固裝置的橫截面圖;
[0041]圖26a顯示在鎖定桿的步驟中具有插入桿和鎖定元件的骨錨固裝置的橫截面圖;
[0042]圖26b顯示圖26a的細節(jié)的放大部分;
[0043]圖27顯示聯(lián)接組件和用于使用具有不同直徑的桿的不同桿接收元件的套件的透視分解圖;
[0044]圖28顯示具有第一直徑的插入的桿并且具有適合于接收第一直徑的桿的桿接收元件的骨錨固裝置的橫截面圖;
[0045]圖29顯示具有插入的桿和鎖定元件以及桿接收元件和具有第二直徑的桿的骨錨固裝置的橫截面圖,所述桿接收元件適合與不同于第一直徑的第二直徑的桿一起使用;
[0046]圖30顯示具有插入的桿和鎖定元件的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骨錨固裝置的橫截面圖,其中該截面在包含聯(lián)接組件的中心軸線并且垂直于桿軸線的平面中獲得。
【具體實施方式】
[0047]在圖1和2中,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骨錨固裝置包括呈骨螺釘?shù)男问降墓清^固元件1,所述骨錨固元件具有至少部分地帶有骨螺紋的柄部2和頭部3。頭部3具有包括球的最大外徑E的球段形外表面部分和具有用于與擰入工具接合的凹陷4的平坦自由端。
[0048]骨錨固裝置還包括用于接收穩(wěn)定桿100并且用于將穩(wěn)定桿100聯(lián)接到骨錨固元件I的聯(lián)接組件5。聯(lián)接組件5包括用于接收骨錨固元件I的頭部3并且用于接收桿100的接收部件6,配置成布置在接收部件6中的壓力元件7,以及也配置成布置在接收部件6中的桿接收元件8。壓力元件7用于將頭部3鎖定在接收部件6中。桿接收元件8用于接收桿100并且用于作用于壓力元件7以鎖定頭部3。至少一個銷9也可以被提供用于與桿接收元件8協(xié)作。
[0049]此外,呈內(nèi)螺釘?shù)男问降逆i定元件10被提供,用于將桿100固定在接收部件6中和桿接收元件8中,并且用于經(jīng)由桿接收元件將力施加到壓力元件7上以將頭部3鎖定在接收部件6中。
[0050]現(xiàn)在將參考圖1至8解釋接收部件6。接收部件6具有作為頂端的第一端部6a和作為底端的相對的第二端部6b,對稱中心軸線C穿過第一端部6a和第二端部6b。提供與中心軸線C同軸的腔孔61。在鄰近第一端部6a的第一區(qū)域中,接收部件6具有大致U形凹陷62,所述U形凹陷具有朝著第二端部6b定向的底部和朝著第一端部6a延伸的兩個自由側(cè)腿部62a、62b。在腿部62a、62b的區(qū)域中設(shè)有與鎖定元件10協(xié)作的內(nèi)螺紋63。由U形凹陷62形成的通道尺寸確定成在其中接收桿100以便連接多個骨錨固裝置。在腿部62a、62b的區(qū)域中大致一直到由U形凹陷62的底部限定的軸向方向上的高度,腔孔61具有第一內(nèi)徑。在腿部62a、62b之下的區(qū)域中,腔孔61具有加寬部分61a,所述加寬部分具有的直徑大于第一部分的第一內(nèi)徑。在第二端部6b和加寬部分61a之間,腔孔61具有以錐角朝著第二端部6b呈錐形的縮窄部分61b。開口 64設(shè)在第二端部6b處,開口 64的直徑大于頭部3的最大直徑E以允許從接收部件6的第二端部6b插入頭部3。加寬部分61a和縮窄部分61b限定用于骨錨固元件I的頭部3的容納空間。
[0051]在內(nèi)螺紋63之下離第一端部6a —定距離處圓周延伸的第一凹槽66設(shè)在腿部62a,62b的每一個的內(nèi)表面中。第一凹槽66用于與桿接收元件8的保持部分接合,如下所述。圓周延伸的第二凹槽67可以設(shè)在內(nèi)螺紋63的下端處,也用于與桿接收元件的保持部分接合。
[0052]在腿部62a、62b中的一個處設(shè)有橫向腔孔68,所述橫向腔孔在大致垂直于中心軸線M的方向上延伸通過腿部、例如通過腿部62b以便接收銷9。腔孔68大致位于腿部的中心處。銷9優(yōu)選地具有這樣的長度使得一旦插入腔孔68中,銷9短距離延伸到腔孔61中以提供用于桿接收元件8的限位件,如下所述。當(dāng)插入時銷9可以與接收部件6的外表面齊平。
[0053]特別地在圖1和9至12中可以看到,壓力元件7具有帶有自由端面7a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7b。當(dāng)壓力元件7布置在接收部件6中時,壓力元件7的第二端部7b配置成比壓力元件7的第一端部更靠近接收部件6的第二端部6b。壓力元件7鄰近第二端部7b具有帽狀撓性部分71,所述帽狀撓性部分具有大致球段形的中空內(nèi)室72。帽狀撓性部分71在第二端部7b處敞開以允許骨錨固元件I的頭部3的插入。帽狀撓性部分71的外表面具有鄰近第二端部7b的縮窄部分71a,所述縮窄部分在朝著第二端部7b的方向上呈錐形。錐形大致對應(yīng)于接收部件6的縮窄部分61b的錐形??s窄部分過渡到大致球段形外表面部分71b中。在一個圓周位置處有鄰近第二端部的內(nèi)凹陷部分73使得帽狀部分71的壁在凹陷部分73處比在其余部分處更薄。凹陷部分73的寬度和深度使得骨錨固元件的柄部2可以在其中延伸。當(dāng)插入骨錨固元件I時這允許骨錨固元件I的柄部2在凹陷部分73的方向上比在相反方向上樞轉(zhuǎn)到更大角。因此,樞轉(zhuǎn)角向一側(cè)擴大。擴大例如可以為大約10°,然而,取決于壁厚度和幾何形狀可以預(yù)料其它擴大樞轉(zhuǎn)角。
[0054]在離第二端部7b—定距離處設(shè)有圓周延伸狹縫74。當(dāng)壓力元件7布置在接收部件6中時狹縫74沿著大致垂直于中心軸線C的平面圍繞接收部件7的中心軸線C圓周地延伸。此外,狹縫74圍繞中心軸線C延伸超過180°、優(yōu)選地超過270°并且更優(yōu)選地超過340°。所以,借助于狹縫74,提供在第二端部處的環(huán)形部分,所述環(huán)形部分通過形成連接帶76的壁部分成一體地連接到壓力元件7的其余部分。連接帶76具有在圓周方向上的這樣的長度使得它提供環(huán)形部分到壓力元件7的其余部分的穩(wěn)定連接。在圓周延伸狹縫74的一個端部處,有從第二端部完全延伸通過環(huán)形部分75進入狹縫74的大致豎直狹縫77。借助于此,環(huán)形部分在圓周方向上被切穿或分裂并且形成開縫環(huán)75,所述開縫環(huán)可以在徑向方向上膨脹和收縮。豎直狹縫77的寬度優(yōu)選地小于圓周狹縫74的寬度。開縫環(huán)75的外表面為錐形并且形成朝著壓力元件7的第二端部的縮窄外表面部分71a。開縫環(huán)75的位置和尺寸使得當(dāng)從帽狀部分71的敞開端部插入骨錨固元件I的頭部3時,開縫環(huán)75膨脹使得豎直狹縫77的寬度變大,并且當(dāng)頭部3已完全插入中空內(nèi)室72中時,開縫環(huán)75在朝著柄部2的方向上在最大直徑E處并且在頭部3的最大直徑E之下包圍頭部3。
[0055]帽狀部分71的最大外徑略小于接收部件6的腔孔61的第一部分的內(nèi)徑并且也小于加寬部分61a中的腔孔的直徑。因此,開縫環(huán)75可以在接收部件6的加寬部分61a中膨脹。
[0056]在與第二端部7b相對的帽狀部分71的一側(cè)設(shè)有圓錐形部分78,所述圓錐形部分朝著第一端部7a呈錐形并且具有允許接近錨固元件I的頭部3的凹陷4的圓錐形腔孔78a。圓錐形部分78具有這樣的高度和外部尺寸使得它可以穿過下面所述的桿接收元件8的底部開口。在離第一端面7a —定距離處環(huán)形突起78b形成于圓錐段形部分78處,所述環(huán)形突起78b具有平坦上表面和傾斜下表面。突起78b的外圓周表面78c為大致圓柱形。
[0057]在帽狀部分71和圓錐段形部分78的過渡部分處有圓錐加寬軸環(huán)79,所述圓錐加寬軸環(huán)79朝著第一端面7a加寬并且具有平坦上表面79a,所述平坦上表面形成用于與桿接收元件8的一部分協(xié)作的抵接件。圓錐形軸環(huán)79在徑向方向上延伸超出第一端面7a并且也超出突起78b。平坦上表面79a在軸向方向上位于壓力元件7的第一端面7a之下。軸環(huán)79的結(jié)構(gòu)和/或尺寸使得當(dāng)軸向載荷作用于平坦上表面79a時軸環(huán)79在軸向方向上至少稍微可變形。在該情況下,軸環(huán)向外擴展。軸環(huán)的變形可以是彈性變形。
[0058]圖13顯示壓力元件的修改實施例。壓力元件7’僅僅關(guān)于帽狀部分中的橫向狹縫不同。帽狀部分71’具有從大致豎直狹縫77’以螺旋形方式至少部分地圍繞中心軸線延伸的狹縫74’。在進一步的修改中,狹縫77’不是大致豎直的,而是僅僅是螺旋形狹縫74’的一部分。
[0059]在圖14中顯示壓力元件的另一修改實施例。壓力元件7"與根據(jù)圖9至12中所示的實施例的壓力元件的區(qū)別在于圓錐形軸環(huán)的形狀。圓錐形軸環(huán)以規(guī)則的距離由狹縫79b中斷以形成圓周軸環(huán)部分79’,在所示的實施例中,形成四個軸環(huán)部分79’。利用狹縫的數(shù)量以及軸環(huán)部分的尺寸和厚度可以獲得軸環(huán)79’的特定撓性。
[0060]在圖15中描繪壓力元件的進一步修改的實施例。壓力元件7"'與圖9至12中所示的壓力元件的區(qū)別在于帽狀部分的設(shè)計。帽狀部分71"包括等距離地間隔的多個豎直狹縫77"。豎直狹縫77"朝著第二端部7b敞開并且在朝著壓力元件7",的第一端部的方向上由加寬圓形部分77a閉合。狹縫的數(shù)量和尺寸被選擇成獲得帽狀部分71"的特定撓性。此外,根據(jù)該實施例的壓力元件7",不具有在圓錐段形部分78處的環(huán)形突起78b。
[0061]應(yīng)當(dāng)理解壓力元件的各實施例的特征的許多不同組合可以組合以生成壓力元件的各種其它實施例。
[0062]現(xiàn)在參考圖1和圖16至19,桿接收元件8是獨立于壓力元件7的部件。它是大致圓柱形部件,包括具有自由端面8a的第一端部和具有自由端面Sb的相對的第二端部。鄰近具有第一端面8a的第一端部有大致矩形凹陷81,所述大致矩形凹陷切除圓柱的一部分使得兩個自由豎立腿部81a、81b保留,該腿部的自由端面形成第一端面8a。在第二端部Sb上,有通過桿接收元件8延伸到凹陷81中的開口 82、優(yōu)選圓形開口。開口 82的內(nèi)徑小于壓力元件的第一端面7a的外徑使得壓力元件的第一端面7a可以通過開口 82延伸到桿接收元件8中。此外,開口 82的內(nèi)徑與設(shè)在壓力元件7的圓錐段形部分78處的環(huán)形突起78b的圓柱形外表面部分78c的外徑相比大致相同或具有稍微的尺寸不足。因此當(dāng)圓錐形部分78延伸通過桿接收元件8的開口 82并且突起78的圓柱形外表面部分78c以干涉配合方式接觸開口 82處的桿接收元件8的周圍內(nèi)表面時壓力元件7可以與桿接收元件8被保持在一起。
[0063]在腿部81a和81b之間的凹陷81的底部上兩個凹圓柱段形桿支撐突起83a、83b設(shè)在形成開口 82的腔孔的兩側(cè)。凹部分83a、83b的半徑優(yōu)選地選擇成使得它適合于待使用的特定桿的半徑。桿支撐突起83a、83b可以通過突起的每一側(cè)上的凹槽84與腿部83a、83b分離。凹陷81的寬度使得桿100可以接收在凹陷81中。當(dāng)桿100插入桿接收元件8的凹陷81中時,它可以靠置在桿支撐突起83a、83b上。腿部81a、81b的高度使得當(dāng)桿100放置到通道81中并且靠置在桿支撐突起83a、83b上時第一端面8a稍稍位于桿上表面之上。
[0064]桿接收元件8的外徑僅僅略小于接收部件6的腔孔61的內(nèi)徑使得桿接收元件8可以移動到腔孔61中并且在其中被引導(dǎo)。
[0065]桿接收元件8還包括在每個腿部81a、81b處的長形凹陷85,所述長形凹陷大致從凹陷81的底部延伸到離第一端面8a —定距離處。凹陷85在徑向方向上完全延伸通過每個腿部81a、81b。凹陷85具有的寬度使得銷9可以容納在其中。每個長形凹陷85的底端85a形成用于延伸到相應(yīng)凹陷中的銷9的限位件。當(dāng)壓力元件7處于插入位置時限位件防止桿接收元件8通過接收部件6的第一端部6a脫離。此外,凹陷85可以與至少一個銷9一起用作固定裝置以保持接收部件6的凹陷62和桿接收元件8的通道61之間的對準(zhǔn)。
[0066]桿接收元件8也在每個腿部上在軸向方向上的每個腿部的大致中心處具有帶有平坦上表面86a和傾斜下表面86b的圓周延伸突起86,所述傾斜下表面的傾斜度使得當(dāng)朝著接收部件6的第二端部6b向下推動桿接收元件時突起86可以移動到凹槽66、67之外。突起86的形狀使得在圖20a和25中可以看到,突起86相應(yīng)地配合到凹槽66、67中并且可以用平坦上表面86a抵靠凹槽66、67的上緣。
[0067]此外,在每個腿部上設(shè)有從凹陷81的底部延伸到第一端面8a的縱向延伸的圓柱段形凹陷87。
[0068]骨錨固裝置整體上或部分地由生物相容材料、例如生物相容金屬或金屬合金(例如鈦、不銹鋼、鎳鈦合金,例如鎳鈦諾)或生物相容塑料材料、例如聚醚醚酮(PEEK)制造。
[0069]參考圖20a至20c,可以用以下方式預(yù)組裝聯(lián)接組件。將桿接收元件8和壓力元件7插入接收部件6中。由此可以通過接收部件6的下部開口 64插入壓力元件??梢酝ㄟ^稍稍將腿部81a、81b擠壓在一起直到突起86卡扣到第二凹槽67中,而從接收部件的第一端部6a插入桿接收元件8。壓力元件7在圖20a和20b中所示的第一實施例中通過干涉配合暫時保持在桿接收部件8中。這通過相對于桿接收元件8的開口 82處的內(nèi)表面具有稍微的過尺寸的壓力元件7上的突起78b的圓柱形表面部分78c實現(xiàn)。在壓力元件的插入期間防止桿接收元件8通過接收部件的第一端部6a脫離,原因是平坦上表面86a抵靠接收部件6中的第二凹槽67的上緣。壓力元件7也處于它的最上位置,其中軸環(huán)79的平坦表面79a抵靠桿接收元件8的第二端面8a。
[0070]借助于該布置,帽狀部分71、特別是開縫環(huán)75位于這樣的位置,在所述位置處同軸腔孔61具有帶有最大內(nèi)徑的加寬部分61a。在圖20a中可以看到,開縫環(huán)75具有空間以在該位置膨脹。
[0071]在如圖20c中所示的替代實施例中,其中壓力元件不具有環(huán)形突起78b,例如如圖15中所示的壓力元件7",,壓力元件7不通過與桿接收元件8的干涉配合而是經(jīng)由接合在接收部件的內(nèi)側(cè)處的第三凹槽69的軸環(huán)79的最外緣的卡扣連接而被保持在插入位置。第三凹槽69可以小且淺,原因是它僅僅需要將壓力元件保持在插入位置。
[0072]參考圖21至26b,將解釋聯(lián)接組件5與骨錨固元件I和桿100 —起使用。如圖21中所示,首先,將合適的骨錨固元件I植入骨中。在圖21中,附圖標(biāo)記200描繪骨表面。由于骨錨固元件I可以放置到植入部位中而沒有與之連接的聯(lián)接組件,因此便于植入骨錨固元件I的步驟。其后,將具有處于插入位置的壓力元件7和桿接收元件8的聯(lián)接組件5放置到骨錨固元件I的頭部3上。如圖23中所示,頭部3通過下部開口 64進入接收部件6并且通過壓力元件7的敞開第二端部7b進入壓力元件7的帽狀部分71。當(dāng)頭部3接觸壓力元件7的開縫環(huán)75時,壓力元件7用軸環(huán)79抵靠桿接收元件的第二端面Sb并且向上移位桿接收元件直到腿部81b的長形凹陷85的底部85a抵靠延伸通過接收部件6的腿部62b的銷9。因此,當(dāng)插入頭部時,防止桿接收元件8通過接收部件6的第一端部6a被推出。
[0073]壓力元件7在接收部件中可旋轉(zhuǎn)。它可以放置成使得提供擴大樞轉(zhuǎn)角的凹陷部分73處于特定位置。為此,可以提供對準(zhǔn)特征(未顯示),所述對準(zhǔn)特征允許旋轉(zhuǎn)壓力元件使得凹陷部分73呈期望位置。
[0074]頭部3進一步引入帽狀部分71中在接收部件6的腔孔61的加寬部分61a內(nèi)使得開縫環(huán)75膨脹。然后可以完全插入頭部3。由于開縫環(huán)75在連接帶76處不膨脹,因此頭部3的插入可以不與中心軸線C精確地同軸,而是可以稍微離開中心軸線C或與中心軸線C不對準(zhǔn)。通過頭部3的進一步引入,開縫環(huán)75可以膨脹到最大程度并且允許頭部3進入中空內(nèi)室72的上部分直到頭部3抵靠室72的內(nèi)壁。在這里,開縫環(huán)75可以圍繞頭部3彈性地收縮,如圖23中所示。
[0075]在圖23中可以看到,當(dāng)頭部3在上部區(qū)域中抵靠帽狀部分71的內(nèi)壁時,開縫環(huán)75包圍頭部3的在具有最大直徑E的區(qū)域之下的部分。在該狀態(tài)下,開縫環(huán)75摩擦地夾緊頭部3,使得骨錨固元件I可以相對于接收部件6樞轉(zhuǎn)到期望角位置并且可以通過壓力元件7和頭部3之間的摩擦配合保持在那里。
[0076]最后,用器械(未顯示)牽拉接收部件6并且下壓桿接收元件8,如圖24中所示,將開縫環(huán)75壓入縮窄部分61b中,使得開縫環(huán)75的錐形外表面71a接合接收部件6的縮窄部分61b。同時,突起86卡扣到接收部件6的第一凹槽66中。在該狀態(tài)下,如圖24中所示,由于凹槽66的上緣所提供的限位件而防止桿接收元件8向上移動,桿接收元件8的突起86的平坦上表面86a抵靠所述上緣。頭部3已經(jīng)由壓力元件7的帽狀部分71夾緊。由于開縫環(huán)75位于頭部3和接收部件的縮窄部分61b之間,因此接收部件6的下部開口 64縮窄并且防止頭部3通過下部開口 64掉出或推出。這是預(yù)鎖定狀態(tài)。
[0077]在臨床使用中,通常將至少兩個骨錨固裝置插入骨中并且對準(zhǔn)接收部件。由于骨錨固元件I的頭部3通過摩擦力保持在壓力元件中,因此可以容易地手動對準(zhǔn)接收部件6并且它的角位置通過頭部和壓力元件7之間的摩擦力被保持。然后,在圖25中可以看到,桿100插入接收部件6中并且鎖定元件10擰接在接收部件6的腿部62a、62b之間。桿100首先由桿接收元件8的支撐表面83a、83b支撐。鎖定元件的上緊稍稍向下移動桿接收元件8,同時鎖定元件10僅僅接觸桿接收元件8的第一端面8a并且將力施加到第一端面8a。力F經(jīng)由第二端面Sb傳遞到壓力元件7的軸環(huán)79的平坦上端面79a上和頭部3上并且從頭部3傳遞到開縫環(huán)75和接收部件上,如圖25中所示。借助于此,頭部3相對于接收部件鎖定在它的角位置,而桿100仍然在桿軸線的方向上可移動。
[0078]現(xiàn)在參考圖26a和圖26b,在圖26b中可以看到,鎖定元件10的進一步前進導(dǎo)致第二端面8b將更大的力F施加到壓力元件7的軸環(huán)79的上表面79a上使得軸環(huán)79稍稍變形。借助于此,桿接收元件8可以進一步向下稍稍移動,使得鎖定元件10擠壓在桿上。由此,桿被固定。在該狀態(tài)下,力通過桿和壓力元件7的第一端面7a傳遞到頭部3和接收部件6上。
[0079]在鎖定狀態(tài)下,如圖3和4中所示,當(dāng)錨固元件用柄部抵接壓力元件的凹陷部分73時錨固元件I可以比在相反方向上呈更大的樞轉(zhuǎn)角。
[0080]如果必須校正桿100相對于接收部件6的位置,則向后旋轉(zhuǎn)鎖定元件10直到作用于桿的壓力被釋放并且桿再次變?yōu)樽杂傻乜梢苿印S捎陂_縫環(huán)75保持在接收部件的縮窄部分中,因此保持頭部3的鎖定。
[0081]圖27顯示骨錨固裝置和包括至少兩個桿接收元件8、8’的聯(lián)接組件的套件。包括接收部件6、壓力元件7和桿接收元件8的聯(lián)接組件5與先前所述的相同并且可以具有如先前所述的所有修改。桿接收元件8是第一桿接收元件并且尺寸確定成和配置成接收桿100,所述桿是具有第一外徑的第一桿。桿接收元件8’是尺寸確定成和配置成接收第二桿100’的第二桿接收元件,所述第二桿具有小于第一桿100的第一直徑的第二直徑。因此,第二桿接收元件8’的桿支撐表面83a’、83b’可以具有對應(yīng)于具有第二直徑的第二桿100’的曲率。此外,第二桿接收元件8’的豎立腿部81a’、81b’的高度小于第一桿接收元件8的腿部81a、81b的高度,從而當(dāng)?shù)诙U100’插入桿接收元件8’中時僅僅稍稍突出到第二桿100’的上桿表面之上。在尺寸上外徑和內(nèi)徑上與第一桿接收元件8相同。
[0082]圖28顯示骨錨固裝置,所述骨錨固裝置具有第二桿接收元件8,并且聯(lián)接到第二桿100’。圖29顯示第一骨錨固裝置,所述第一骨錨固裝置具有第一桿接收元件8并且聯(lián)接到第一桿100。由于第二桿接收元件8,的高度小于第一桿接收元件8的高度,因此與如圖27中所示使用第一直徑桿100的情況相比,鎖定元件10必須在腿部之間擰入更深,如圖27中所示。
[0083]借助于該套件,使用單個骨錨固裝置,可以通過選擇適當(dāng)?shù)臈U接收元件使用具有各種直徑的各種桿。甚至能夠使用具有不同直徑的部段的桿,例如具有在一個部段中的第一直徑和在另一部段中的小于第一直徑的第二直徑的桿。在該情況下,第一骨錨固裝置包括具有較大高度的第一桿接收元件并且第二骨錨固裝置包括具有較小高度的第二桿接收元件。套件適合各種應(yīng)用并且提供模塊化系統(tǒng)的優(yōu)點。例如,對于骨錨固元件,所有類型的錨固元件可以使用并且與聯(lián)接組件組合。這些錨固元件是例如不同長度、具有不同直徑的螺釘、空心螺釘、具有不同螺紋形狀的螺釘、釘、鉤等。頭部和柄部也可以是彼此可連接的獨立部件。
[0084]另外,可以提供聯(lián)接組件和至少一個另外的壓力元件的套件。壓力元件可以設(shè)計成沒有用于擴大樞轉(zhuǎn)角的凹陷或者可以具有若干凹陷、例如兩個或更多個等距間隔凹陷以便具有在兩個或更多個方向上的擴大樞轉(zhuǎn)角。通過組合諸如壓力元件和桿接收元件的元件與接收器,可以容易地產(chǎn)生用于特定臨床應(yīng)用的最合適的骨錨固裝置。
[0085]參考圖30描述聯(lián)接組件的第二實施例。圖30顯示與先前實施例中相同的具有錨固元件1、桿100和鎖定元件10的骨錨固裝置。壓力元件700與先前實施例中的壓力元件的區(qū)別在于它沒有與桿接收元件協(xié)作的可變形部分并且不具有用于以干涉配合方式將它連接到桿接收元件的環(huán)形突起。不同于此,壓力元件700包括具有平坦上表面790a的不可變形環(huán)形突起790,所述不可變形環(huán)形突起與桿接收元件800的第二端部處的軸環(huán)狀圓錐加寬突起890協(xié)作。與如先前實施例中所述的軸環(huán)79相比,軸環(huán)狀突起890具有大致相反的形狀。當(dāng)它接合壓力元件700的平坦上表面790a時當(dāng)載荷經(jīng)由鎖定元件10作用于桿接收元件800時它具有微小的撓性。此外,桿接收元件800在其第二端部8b處包括具有圓錐形外表面的內(nèi)突起880,所述內(nèi)突起880配置成接合壓力元件700的圓錐形部分78的圓錐形外表面以便暫時保持壓力元件700。在該實施例中,變形發(fā)生在桿接收元件800處。效果與先前所述的實施例中相同,即,當(dāng)上緊鎖定元件10時桿接收元件可以稍稍向下移動使得壓力元件的第一端面7a向上移動以接觸桿并且鎖定元件10可以接合桿。
[0086]可以預(yù)料先前所述的實施例的各種修改。接收部件不限于如圖所示的準(zhǔn)確形狀。凹陷61不必具有準(zhǔn)確的U形。腔孔61可以具有不同寬度的若干部段,只要為壓力元件的膨脹提供空間的擴大部分被提供。在接收部件的底部處的縮窄部分顯示為錐形,但是也可以為圓形。而且,在壓力元件的底端處的帽狀部分的外表面可以為圓形。相互協(xié)作以夾緊頭部的接收部件和壓力元件的表面的組合可以為錐形和錐形、錐形和圓形(反之亦然)以及圓形和圓形。壓力元件可以具有代替圓錐形部分78的圓柱形部分。
[0087]頭部和相應(yīng)地壓力元件的帽狀部分的內(nèi)室和外表面可以具有另一形狀。例如可以存在使樞轉(zhuǎn)連接在單平面上的兩個相對的展平部分。
[0088]可以使用所有類型的桿。盡管顯示具有平滑表面的桿,但是可以使用粗糙桿或具有結(jié)構(gòu)的桿。桿也可以是撓性桿。
[0089]盡管本文中公開了許多不同的實施例,但是可以領(lǐng)會來自不同實施例的不同部件可以混合和匹配以產(chǎn)生各種另外的其它不同實施例。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用于將桿聯(lián)接到骨錨固元件的聯(lián)接組件,所述聯(lián)接組件(5、5’)包括: 接收部件出),所述接收部件具有第一端部(6a)、第二端部^b)以及延伸通過所述第一端部(6a)和所述第二端部(6b)的中心軸線(C), 用于接收桿的凹陷(61),以及 用于容納骨錨固器(I)的頭部(3)的容納空間(61a、61b),所述容納空間(61a、61b)具有在所述第二端部^b)處的開口 ¢4)以便插入所述頭部(3); 壓力元件(7、7’、7"、7",、700),所述壓力元件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容納空間(61a、61b)中,所述壓力元件(7、7’、7"、7",,700)具有包括第一端面(7a)的第一端部和面朝著所述接收部件(6)的所述第二端部^b)的第二端部(7b),與所述接收部件(6)的所述中心軸線(C)同軸的中心軸線,以及夾緊插入頭部(3)的撓性部分(71 ;71’、71"), 桿接收元件(8、8’、800),所述桿接收元件是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獨立部件,所述第一端部包括第一端面(8a)和用于鄰近該第一端部插入桿(100、100’)的通道(81),所述第二端部具有面朝著所述接收部件(6)的所述第二端部^b)的第二端面(Sb),其中所述第一端面(8a)突出到插入的桿(100、100’)的上表面之上; 其中所述壓力元件(7、7’、7"、7" ' ,700)的所述第一端面(7a)配置成延伸到所述桿接收元件(8、8’)的所述通道(81)中;并且 其中所述壓力元件(7、7’、7"、7" '、700)包括部分(79、79’、790),所述部分配置成在軸向載荷作用下與所述桿接收元件(8、8’、800)的部分(8b、890)協(xié)作,使得所述壓力元件(7、7’、7〃、7" ' ,700)的部分(79、79’、790)或所述桿接收元件(8、8,、800)的部分(8b、890)變形或兩者都變形,從而將所述壓力元件(7、7’、7"、7" ' ,700)的所述第一端面(7a)在軸向方向上進一步移動到所述桿接收元件(8、8’)的所述通道(81)中。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聯(lián)接組件,其中所述桿接收元件(8、8’,800)具有在所述第二端部處的開口(82)并且其中所述壓力元件(7、7’、7"、7",,700)的所述第一端面(7a)配置成通過所述桿接收元件(8、8’)的所述開口(82)延伸到所述桿(100、100’)的所述通道(81)中,使得當(dāng)所述壓力元件(7、7’、7"、7" , >700)的所述表面部分(79、79’ ,790)或所述桿接收元件(8、8’ ,800)的所述表面部分(8b、890)變形時所述壓力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面(7a)形成桿支撐件。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聯(lián)接組件,其中所述接收部件(6)包括在靠近所述開口(64)的內(nèi)壁處的縮窄部分(61b),所述縮窄部分配置成與所述壓力元件(7、7’、7"、7",、700)的所述撓性部分(71)的外表面部分(71a)協(xié)作,以夾緊插入的頭部(3)并且防止通過所述開口(64)去除所述頭部。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聯(lián)接組件,其中所述接收部件¢)的所述縮窄部分(61b)和所述壓力元件(7、7’、7"、7",,700)的所述撓性部分(71)的所述外表面部分(71a)都為錐形或圓形,或者一個為錐形并且另一個為圓形,反之亦然。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聯(lián)接組件,其中當(dāng)未鎖定插入頭部(3)時所述壓力元件(7、7’、7"、7" , >700)在所述接收部件(6)中可旋轉(zhuǎn)。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聯(lián)接組件,其中所述壓力元件(7、7’、7",700)的所述撓性部分(71)具有與所述壓力元件(7、7’、7" ,700)的所述第二端部(7b)間隔開的、至少部分地圍繞所述中心軸線(C)延伸的第一狹縫(74、74’),和從所述壓力元件的所述第二端部(7b)延伸到所述第一狹縫中的第二狹縫(77、77’),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狹縫(74,74')延伸遠離所述第二狹縫(77、77’)并且比所述第二狹縫長。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聯(lián)接組件,其中所述第一狹縫(74、74’)限定開縫環(huán)(75),所述開縫環(huán)配置成橫向地包圍插入的頭部(3)。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聯(lián)接組件,其中所述壓力元件(7、7’、7"、7",,700)的所述撓性部分(71)包括在所述第二端部(7b)處在其內(nèi)壁處的凹陷部分(73),所述凹陷部分允許具有柄部(2)的插入頭部(3)在所述凹陷部分(73)的方向上比在相反方向上以更大樞轉(zhuǎn)角樞轉(zhuǎn)。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聯(lián)接組件,其中所述壓力元件(7、7’、7"、7",、700)包括大致圓錐段形或圓柱形第二部分(78),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具有所述第一端面(7a)的所述第一端部和從所述第一端部延伸到所述撓性第一部分(71)中的同軸圓錐形或圓柱形腔孔(78a)。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聯(lián)接組件,其中與所述桿接收元件(8、8’)的部分(8b,890)協(xié)作的所述壓力元件(7、7’、7"、7" ' ,790)的部分(79、79’、790)由在徑向方向上延伸超出所述壓力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部(7a)的外圓周的突起(79、79’、790)形成。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聯(lián)接組件,其中所述突起(79)是遠離所述撓性部分(71)并且朝著所述壓力元件(7)的所述第一端部延伸的大致圓錐形軸環(huán)。
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聯(lián)接組件,其中所述桿接收元件(8、8’,800)包括兩個間隔開的腿部(81a、81b)和桿支撐表面(83a、83b、83a’、83b’),所述腿部的自由端部形成第一端面(8a)。
1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聯(lián)接組件,其中所述接收部件(6)或所述桿接收元件(8、8’)包括第一保持突起(9),所述第一保持突起配置成與所述接收部件(6)和所述桿接收元件(8、8’)中的另一個上的第一保持凹陷(85)協(xié)作,從而提供第一限位件,在所述桿接收元件(8、8’)的插入位置中,所述第一限位件防止所述桿接收元件(8、8’)通過所述第一端部^a)移動到所述接收部件(6)之外,其中在所述桿接收元件(8、8’)的插入位置中允許頭部(3)插入所述壓力元件(7)中。
1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聯(lián)接組件,其中所述桿接收元件(8、8’)或所述接收部件(6)包括第二保持突起(86),所述第二保持突起配置成與所述接收部件(6)和所述桿接收元件(8、8’)中的另一個上的第二保持凹陷¢6)協(xié)作,從而提供第二限位件,當(dāng)所述壓力元件(7、7’、7"、7",、700)處于它防止去除插入頭部的位置時所述第二限位件防止所述桿接收元件(8、8’ ,800)朝著所述接收部件¢)的所述第一端部^a)移動。
1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聯(lián)接組件,其中所述壓力元件(7、7’、7"、7" , >700)配置成在所述接收部件¢)中布置在所述桿接收元件(8、8’ ,800)和所述接收部件的所述第二端部^b)之間,并且配置成通過與所述桿接收元件(8、8’ ,800)或與所述接收部件¢)的連接暫時將頭部(3)保持在插入位置。
16.一種骨錨固裝置,其包括: 骨錨固元件(I),所述骨錨固元件具有用于錨固到骨的柄部(2)和頭部(3); 桿(100、100,); 聯(lián)接組件(5、5’),所述聯(lián)接組件包括: 接收部件¢),所述接收部件具有第一端部(6a)、第二端部^b)以及延伸通過所述第一端部(6a)和所述第二端部(6b)的中心軸線(C), 用于接收所述桿的凹陷(61),以及 用于容納所述骨錨固元件(I)的所述頭部(3)的容納空間(61a、61b),所述容納空間(61a、61b)具有在所述第二端部(6b)處的開口(64)以便插入所述頭部(3); 壓力元件(7、7’、7"、7",、700),所述壓力元件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容納空間(61a、61b)中,所述壓力元件(7、7’、7"、7" , >700)具有包括第一端面(7a)的第一端部和面朝著所述接收部件¢)的所述第二端部^b)的第二端部(7b),與所述接收部件(6)的所述中心軸線(C)同軸的中心軸線,以及夾緊插入的頭部(3)的撓性部分(71、71’、71"), 桿接收元件(8、8’、800),所述桿接收元件是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獨立部件,所述第一端部包括第一端面(8a)和用于鄰近所述第一端部插入桿(100、100’)的通道(81),所述第二端部具有面朝著所述接收部件¢)的所述第二端部^b)的第二端面(Sb); 其中所述壓力元件(7、7’、7"、7",、700)的所述第一端面(7a)配置成延伸到所述桿接收元件(8、8’ ,800)的所述通道(81)中;以及 鎖定元件(10),所述鎖定元件配置成在軸向方向上在所述接收部件¢)中前進以便鎖定所述頭部(3)和所述桿(100、100’); 其中所述壓力元件(7、7’、7"、7" ' ,700)包括部分(79、79’、790),所述部分配置成在由所述鎖定元件(10)施加到所述桿接收元件(8、8’)上的軸向載荷下與所述桿接收元件(8、8,)的部分(8b,890)協(xié)作,使得所述壓力元件(7、7,、7"、7" ' ,700)的部分(79,790)或所述桿接收元件(8、8’、800)的部分(8b、890)變形,從而將所述壓力元件(7、7’、7"、7" / )的所述第一端面(7a)在軸向方向上進一步移動到所述桿接收元件(8、8’ ,800)的所述通道(81)中。
1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骨錨固裝置,其中所述桿接收元件(8、8’、800)和所述壓力元件(7、7’、7〃、7",、700)布置成使得當(dāng)初始上緊所述鎖定元件(10)時載荷由所述鎖定元件(10)經(jīng)由所述桿接收元件(8、8’ ,800)和所述壓力元件(7、7’、7"、7" , >700)僅僅施加到所述頭部(3)上而不施加到所述桿上,并且隨后當(dāng)進一步上緊所述鎖定元件(10)時載荷施加到所述桿(100、100’)上。
1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骨錨固裝置,其中所述聯(lián)接組件(5)是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聯(lián)接組件。
19.一種套件,其包括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聯(lián)接組件,其中所述桿接收元件(8、8’ ,800)是第一桿接收元件(8、800),該第一桿接收元件具有配置成接收具有第一桿直徑的第一桿(100)的、具有第一深度的通道,并且還包括至少第二桿接收元件(8’),該第二桿接收元件具有配置成接收具有第二桿直徑的第二桿(100’)的、具有第二深度的通道(81’),其中所述第一深度不同于所述第二深度。
【文檔編號】A61B17/70GK104337565SQ201410345581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7月24日
【發(fā)明者】L·比德爾曼, W·馬蒂斯, B·菲舍爾 申請人:比德爾曼技術(shù)有限責(zé)任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