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暫時儲存光生伏打模塊玻璃板的方法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與自動地暫時儲存矩形光生伏打模塊的玻璃板有關,所述矩形光生伏打模塊包括利用連接玻璃板的中間層而設置于彼此頂部的二個相同尺寸的玻璃板。
背景技術:
模塊玻璃外觀通常不僅是建筑物的功能組件,也越來越多地作為太陽能產生器, 定制化的太陽能模塊使其可以精準的整合于建筑物結構以及外型輪廓中,不僅是半透明的太陽能電池,具有透明區(qū)域的不透明太陽能電池也同樣可以讓光生伏打鑲嵌玻璃顯現出充滿光線,太陽能電池提供所需的太陽效果以及防眩目裝置,制造此類光生伏打裝置需要如半導體以及集成電路制造時使用的已知工作條件,這些條件稱為無塵室條件。
由外部觀點來看,光生伏打模塊的組成為由玻璃制成的基板、光生伏打組件、作為頂部玻璃的玻璃板、以及將這些組件在熱效應下結合在一起的黏合膜。
在制造過程中,組件(特別是基板以及頂部玻璃),或是完成的光生伏打模塊會在輸送帶上運送并移動至廣大的制造工廠中各自的目的地,這可以同時在數個生產線中進行。
若是在此類生產工廠中存在不可預期的中斷,接著要進行處理的組件就必須暫時地儲存在一個地方,暫時儲存這些組件的過程必須以快速且安全的方式進行,如此一來,才不會出現更多不必要的生產過程的中斷。
現有技術參考文件DE 197 12 368 Al公開了將物體由第一地點移動至第二地點的過程,其中,所述物體在移動的同時會被連接至維持機構,問題可以通過在任何環(huán)境下安全地移動物體的過程而獲得解決??梢苿拥奈矬w可以是玻璃板。問題可通過在維持機構為了到達待移動至第一或第二地點的物體被升高時考慮所述物體的實際位置及/或方位的事實而獲得解決,所述維持機構可通過利用環(huán)繞一個或多個軸的自由轉動及/或樞軸轉動進行調整。
在另一個裝置中,權利要求7更詳細地公開了待移動的物體是玻璃板,所述第一地點是裝載機,所述第二地點是滾筒式輸送帶,以及所述維持機構為吸氣框架,再者,所述維持機構也與信號發(fā)送裝置、分離裝置、檢測裝置以及控制裝置有關,然而,所述參考文件并未揭示用于實時且安全檢測的裝置,以及對于較大量玻璃板的快速接收。
DE 10 2005 060 452 Al公開用于操作第一個權利要求前序部分中的平整的材料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具有至少一個吸氣框架的支撐框架,其具有配置在一個支撐框架中的可抽真空的吸氣頭,以撿起待吸住的平整的材料。
問題可通過還可以替代地處理不同格式(例如,已涂層及未涂層的平坦材料)的操作平整的材料的裝置而獲得解決,同時,所述裝置具有簡單的設計。
此發(fā)明,或更確切地說,此問題的解決方案所提供的事實是,所述支撐框架可在實質上垂直的位置和實質上水平的位置之間轉動,其中,所述支撐框架替代地包括具有向上吸氣頭的水平位置、或是具有向下吸氣頭的垂直位置,此參考文件并未建議用于快速且安全檢測的裝置以及用于迅速接收較大量玻璃板的裝置。
US 5 980 197 A顯示一種在預層壓玻璃板之間鋪設保持間隔的肋狀物的方法,在此參考文件中敘述的現有技術顯示肋狀物是以手動方式插入,因此,其目的在于自動地提供此過程,在考慮到此點的情形下,通過吸氣組件移動玻璃板,以及通過夾持器移動肋狀物并將肋狀物釋放在各自的地點,但特別的速度以及精度對此過程而言似乎并不是必須的。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裝置,或更確切地說,各自的方法的目的為在生產線的過渡儲存裝置中檢測、接收以及安全地儲存抵達的玻璃板。
所述目的是通過具有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裝置或通過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而達成。
圖1整個裝置的剖面圖; 圖2儲存裝置的剖面圖; 圖3主抬起柱的詳細圖式; 圖4主抬起柱的剖面圖; 圖5抬起耙的透視圖; 圖6抬起耙的二個剖面圖; 圖7抬起裝置的透視圖; 圖8裝載過程的透視圖;以及 圖9抬起耙的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顯示整個系統(tǒng)的剖面圖。儲存殼體⑴設置在儲存殼體基座⑵上,以及滾筒式輸送帶C3)橫向位于其下方,圖中僅顯示部分的滾筒式輸送帶,與所述儲存殼體(1)的長軸側平行地設置主抬起柱( 的軌道G),所述主抬起柱( 維持抬起耙(7)的水平跨越單元(6)。
圖1顯示在最上部位置的所述抬起耙(7)與所述儲存殼體(1)中的最上部堆棧耙 (8)高度相同,所述儲存殼體(1)包括在其背部的數個儲存入口(21),這些儲存入口可被用來手動地移除碎玻璃,本發(fā)明自動移除碎玻璃的另一種可能方式將會參考圖5進行敘述。
圖2顯示所述儲存殼體(1)以及其儲存殼體基座O)的剖面圖,圖2示例性顯示相應于生產線的總共5條滾筒式輸送帶(3),在圖1中,僅顯示部分的生產線,在圖2的下部中公開的是所述主抬起柱(5)的軌道G),其中,所述主抬起柱(5)位于所述軌道(4)和所述儲存殼體(1)最左邊的位置處,在圖2中,所述抬起耙(7)垂直于所述主抬起柱(5)延伸,且被顯示為在其最上部位置,也顯示了所述抬起耙(7)的所述水平跨越單元(6)的后視圖,類似地,在前視圖中可以看見所述儲存殼體(1)具有儲存入口的后壁(19)。
圖3顯示所述主抬起柱(5)從相對于圖2的對側的詳細圖示,其中所述抬起耙(7)位于和所述儲存殼體(1)相比較低的位置處,所述軌道(4)包括所述主抬起柱(5)的水平驅動單元(10),此驅動單元所必須的供應管道顯示為組件(13),用于所述抬起耙(7)的垂直移動以及所述抬起耙(7)的技術設備的伺服驅動單元(9)是受到所述供應管道(12)的控制。
圖4顯示通過所述主抬起柱(5)的剖面圖,特別著重在所述抬起耙(7)的耙叉 (17)上,由最上面起顯示所述主抬起柱(5)的軌道以及水平驅動單元(10),以及用于所述抬起耙(7)的垂直移動的所述伺服驅動單元(9),所述抬起耙(7)的水平驅動單元 (11)驅動兩個耙叉(17)進出所述儲存殼體(1),為了撿起以及卸載玻璃板,所述抬起耙(7) 利用控制技術被短暫地抬起以及放下。
圖5顯示所述抬起耙(7)的透視圖,并提供有關此過程的更多細節(jié)。所述抬起耙 (7)顯示特別的結構特征,使得其一方面重量輕,且同時對變形較不敏感,其采用鋼板的蜂窩式結構,相對于其它使用鋁或芳綸(kevlar)的結構,本結構對預期用途而言較具優(yōu)勢。
在之前公開的是作為箱形聯接板的橫桿(16),所述箱形聯接板連接至位于左端以及右端的二個耙叉(17),在所述抬起耙(7)的耙叉(17)的窄端處為傳感器(14),以用于占用所述儲存殼體(1)中的儲存空間。額外的傳感器(14)可以提供在其它的耙叉(17)處。
例如,兩個傳感器(14)可包括不同的覆蓋角度和/或不同的敏感度特征,并且可以彼此補 m
te ο 用于檢測所述抬起耙(7)的占用的傳感器(15)也是同樣的情形,傳感器與額外的傳感器(1 可一起收集相關的玻璃板是如何置于所述抬起耙上的額外信息,這些傳感器的工作可利用超聲波和/或光。
傳感器00)在耙叉(17)上的不同位置處且以不同角度檢查玻璃板,并根據狹縫的散射光來確定玻璃板是否有破裂的風險、或者其是否已破裂,在此情形下,受損的玻璃板會被所述抬起耙(7)移至在生產線的配置位置間的指定位置,為了完成此動作,所述抬起耙(7)可以在來自所述儲存殼體(1)下方的玻璃板的幫助下移除受損的玻璃板。
另外的可能性是在兩個耙叉(17)之間跨設可于緊急時收集碎片的網子,詳細內容顯示于圖9中,在此情形下,可省略經由儲存入口而進行的所述儲存殼體(1)的手動清理。
圖6顯示抬起耙(7)的不同方向剖面圖,公開了在所述橫桿(16)處的耙叉(17) 的額外固定組件(18)。
圖7顯示抬起裝置單獨的透視圖例,正如所示,水平跨越單元(6)由利用橫向的支柱彼此連接的兩個主抬起柱( 來維持,可清楚看見所述抬起耙(7)的水平驅動單元(11), 其將所述抬起耙移動越過驅動皮帶,類似地,也可以看見用于所述抬起耙(7)的垂直移動的所述伺服驅動單元(9)以及用于此垂直移動的鏈狀供應管道(12),以及傳感器(14、15、 20)。
圖8顯示在圖7中已詳細公開的本發(fā)明裝置與滾筒式輸送帶(3) —起,以便從生產線撿起玻璃板,從而將它們移動至涂層站的情形,如由圖中所見,位于兩個水平高度、上下相對的橫桿(16)顯示為位于所述涂層站02)的范圍中。
圖9顯示所述抬起耙(7)的實施方式,所述抬起耙(7)可容易且經濟地通過跨設的網子來移除受損的玻璃板或一部份的受損玻璃板。
圖9顯示所述抬起耙(7)的耙叉(17)的較寬且強化的末端并不是指向內側,而是朝向外側,此類結構的目的是讓所述跨設的網子形成相等矩形區(qū)域,要注意的是,所述網子還有可能是根據在圖4以及圖7中公開的耙叉(17)的實施方式展開的。然而,在此情形下, 網狀導軌08)必須設計成在末端為矩形,另一個可能性是使用彈性網,以便在沿著網狀導軌0 的現有輪廓進行引導時,適應兩個耙叉(17)之間的距離改變。
如圖9中所示,位于兩個耙叉(17)之間的所述橫桿(16)的區(qū)域中配置有網狀容器(25),所述網狀容器0 包含受到彈簧應力的卷起網,所述網子可整個展開而到達耙叉 (17)的尖端,這是經由會拉動在所述網狀容器0 外的拖繩04)的兩個部分而對抗彈簧的力量的繩驅動06)來進行,拖繩的兩個部分受到位于耙叉(17)的尖端處的改向滑輪 (27)的引導,所述彈簧位于所述網狀容器0 中,在相對的例子中,所述繩驅動06)經由轉動方向的逆轉而支撐所述網狀容器0 中的網子的卷收,位于耙叉(17)內緣兩側的網狀導軌08)確保了無誤的操作。
所述抬起耙(7)以及所述主抬起柱(5)的組件間依據玻璃板的檢測的相互控制、 以及在數條生產線中生產光生伏打組件的背景下利用激光和/或傳感器而對玻璃板定位的控制需要特殊的控制程序。
組件符號表 (1) 1諸存殼體 (2) 1諸存殼體基座 (3)滾筒式輸送帶 (4)軌道 (5)主抬起柱 (6)水平跨越單元 (7)抬起耙 (8)堆棧耙 (9)伺服驅動單元 (10)水平驅動單元 (11)水平驅動單元 (12)供應管道 (13)供應管道 (14)傳感器 (15)傳感器 (16)橫桿 (17)耙叉 (18)固定組件 (19)后壁 (20)傳感器 (21)儲存入口 (22)涂層站 (23)網子 (24)拖繩 (25)網狀容器 (26)繩驅動 (27)改向滑輪 (28)網狀導軌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接收來自至少一條生產線的玻璃板以便進一步在儲存殼體(1)或涂層設備0 中進行輸送的裝置,所述裝置具有下列特征a)可線性移動的、垂直設置的主抬起柱(5),其具有可垂直地移動的抬起耙(7);b)所述抬起耙(7)的水平驅動單元(11);c)附著于所述抬起耙(7)的耙叉(17)的至少一個傳感器(14),其用于檢測玻璃板的預期儲存區(qū)域的最大占用;d)附著于所述抬起耙(7)的耙叉(17)的至少一個傳感器(15),其用于檢測所述抬起耙(7)被玻璃板的占用;以及e)附著于所述抬起耙(7)的耙叉(17)的至少一傳感器,其用于檢測玻璃板的損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14、15、20)是根據超聲波效應及/或光效應工作的,并且所述傳感器的信號利用控制技術進行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抬起耙(7)的耙叉(17)之間的橫桿(16)附近的容器中的卷起網可經由繩驅動被跨越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待接收的所述玻璃板的位置與型態(tài)以及可能速度經由傳感器獲得,并利用控制技術進行處理。
5.一種用于接收來自至少一條生產線的玻璃板以便進一步在儲存殼體(1)或涂層設備0 中進行輸送的方法,所述方法具有下列特征a)可接收的玻璃板在其位置處由傳感器檢測,并且被可線性移動的、垂直設置的主抬起柱( 移動至各自的位置;b)設置在所述主抬起柱( 處的、可相對于所述主抬起柱垂直移動的抬起耙(7)被移動至待接收的所述玻璃板的高度;c)所述抬起耙(7)經由水平驅動(10)在待接收的所述玻璃板下方移動、稍微抬起、并接著將所述玻璃板移動至起始位置;d)所述抬起耙(7)在預期的高度上移動,并且所述主抬起柱( 移動至軌道(4)上的預期位置;e)在所述抬起耙(7)處的傳感器(14)檢測所述預期位置是否可用,如果是,則水平跨越單元(6)將所述玻璃板移動至其位置,如果不是,則控制程序搜尋下一個可用位置;以及f)所述抬起耙(7)下降并移回其起始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檢測到具有缺陷的玻璃板后,所述有缺陷的玻璃板可經由網子設置到二個耙叉(17)之間,所述網子被構造為跨越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4、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抬起柱( 不僅可沿著所述軌道(4)移動,也可與其呈直角地移動。
8.一種具有程序代碼的計算機程序,用于在計算機中執(zhí)行程序時,執(zhí)行根據權利要求 5-7的過程步驟。
9.一種機器可讀取裝置,具有計算機程序的程序代碼,用于在計算機中執(zhí)行所述程序時,處理根據權利要求5-7的過程步驟。
全文摘要
公開了一種從至少一條生產線撿起玻璃板,以將玻璃板傳送至儲存殼體(1)或涂層設備(22)的裝置以及方法,所述裝置及方法具有下列特征a)可線性移動的、垂直設置的主抬起柱(5),其具有可垂直地沿其移動的抬起耙(7);b)所述抬起耙(7)的水平驅動單元(11);c)至少一個傳感器(14),其設置于所述抬起耙(7)的耙叉(17)上,用于檢測玻璃板的目標儲存地點的可用性;d)至少一個傳感器(15),其設置于所述抬起耙(7)的耙叉(17)上,用于檢測玻璃板是否位于所述抬起耙(7)上;以及e)至少一個傳感器,其設置于所述抬起耙(7)的耙叉(17)上,用于檢測玻璃板的缺陷。
文檔編號B65G49/06GK102186753SQ200980141173
公開日2011年9月14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9月2日
發(fā)明者海爾姆特·威格 申請人:格林策巴赫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