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柜框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機柜框架用型鋼。
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機柜框架中的型材主要有兩種結構形式,第一種是采用較厚的鋼板折彎或輥壓生成開口的截面形式,另一種是采用較薄的鋼板輥壓成封閉的截面形式。由于后者的輕質高強,被廣泛的應用于機柜的主結構中。所有這些由型材構成的框架都能較好地滿足了對配電柜提出的要求。但開口薄壁型鋼及截型設計不合理的閉口型鋼,在后續(xù)的生產(chǎn)及裝配過程中,容易扭曲,致使附件的裝配及拼柜時要投入人力,物力進行整型,校正,影響了生產(chǎn)與交貨期。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xiàn)有問題,進行了研究改進,提供一種機柜框架用型鋼,其能提高型鋼的抗扭能力,增加強度及剛性,從而提高成品機柜的內在品質。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機柜框架用型鋼,包括第一外安裝板,在所述第一外安裝板的兩端分別順序連接第二外安裝板、第一外密封板、圓弧密封板、第二外密封板、主安裝板、輔助安裝板、第一內彎板、第二內彎板、第三內彎板及第四內彎板;以對稱線為中心相鄰布置的兩塊第一內彎板互為抵接,以對稱線為中心相鄰布置的兩塊第二內彎板沿第一外安裝板的內側延伸并與第一外安裝板的內側之間封閉形成第三截面型腔分區(qū)C,以對稱線為中心相對布置的兩塊第三內彎板的外側均與第一外安裝板的內側抵接,以對稱線為中心相對布置的各塊第四內彎板均與第二外安裝板的內側抵接,在對稱線兩邊的各第四內彎板、第三內彎板、第二內彎板、第一內彎板、輔助安裝板、主安裝板、第二外密封板、圓弧密封板、第一外密封板及第二外安裝板圍合形成的框架內部分別封閉形成第一截面型腔分區(qū)A及第二截面型腔分區(qū)B。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
以對稱線為中心呈相對布置的兩塊主安裝板互為垂直布置,以對稱線為中心呈相對布置的兩塊輔助安裝板互為共面布置;在各主安裝板的外表面上至少設置一行沿軸向間隔分布的第一方孔及第一圓孔,于各輔助安裝板的外表面上至少設置一行沿軸向間隔分布第二方孔及第二圓孔,各主安裝板及輔助安裝板的表面共同組成機柜內側的安裝面功能分區(qū)E;
在各主安裝板上的各第一方孔、第一圓孔均與各輔助安裝板上的各第二方孔、第二圓孔呈錯位布置;
所述第一外安裝板與對稱線呈垂直;互為相對的一塊第二外安裝板與主安裝板之間互為平行,各輔助安裝板均與第一外安裝板互為平行,互為連接的輔助安裝板與主安裝板的連接處形成夾角α,所述夾角α的角度范圍值為135±1°;
在第一截面型腔分區(qū)A及第二截面型腔分區(qū)B中互為相鄰的第一外密封板與第二外密封板互為共面布置;所述第一外安裝板及各第二外安裝板的外表面共同組成機柜外側的外掛件功能分區(qū)D。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的內安裝面可以實現(xiàn)多種功能附件的固定安裝,在本實用新型的外部安裝面可以實現(xiàn)外掛件的彎邊容納空間,為鉸鏈、閉鎖件的設置提供了位置,本實用新型內部具有三個截面型腔分區(qū),其組成的機柜具有強度高、抗扭性好的優(yōu)點,利用本實用新型制成的機柜可零活實現(xiàn)標準化制作,通過設置門板密封條提高了機柜的密封性,使機柜達到較高的IP防護等級,提高了機柜的成品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節(jié)點裝配示意圖。
其中:1、第一外安裝板;2、第二外安裝板;3、第一外密封板; 4、圓弧密封板;5、第二外密封板;6、主安裝板;601、第一方孔;602、第一圓孔;7、輔助安裝板;701、第二方孔;702、第二圓孔; 8、對稱線;9、第一內彎板;10、第二內彎板;11、第三內彎板;12、第四內彎板;13、門板;14、門板密封條;15、側掛板密封條;16、側掛板;17、門板鉸鏈;18、緊固件;19、門板焊接鉸套;A、第一截面型腔分區(qū);B、第二截面型腔分區(qū);C、第三截面型腔分區(qū);D、外掛件功能分區(qū);E、安裝面功能分區(qū);F、門板開啟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機柜框架用型鋼包括第一外安裝板1,在第一外安裝板1的兩端分別與第二外安裝板2的一端連接,各塊第二外安裝板2的另一端順序通過第一外密封板3、圓弧密封板4與第二外密封板5的一端連接,各塊第二外密封板5的另一端與主安裝板 6的一端連接,各主安裝板6的另一端與輔助安裝板7的一端連接,各輔助安裝板7的另一端通過第一內彎板9順序連接第二內彎板10、第三內彎板11及第四內彎板12;以對稱線8為中心相鄰布置的兩塊第一內彎板9互為抵接,如圖1所示,在兩塊第一內彎板9的外側還設置截面封閉焊道。以對稱線8為中心相鄰布置的兩塊第二內彎板 10沿第一外安裝板1的內側延伸并與第一外安裝板1的內側之間封閉形成第三截面型腔分區(qū)C,以對稱線8為中心相對布置的兩塊第三內彎板11的外側均與第一外安裝板1的內側抵接,以對稱線8為中心相對布置的各塊第四內彎板12均與第二外安裝板2的內側焊接形成電阻內焊點,在對稱線8兩邊的各第四內彎板12、第三內彎板 11、第二內彎板10、第一內彎板9、輔助安裝板7、主安裝板6、第二外密封板5、圓弧密封板4、第一外密封板3及第二外安裝板2圍合形成的框架內部分別封閉形成第一截面型腔分區(qū)A及第二截面型腔分區(qū)B。
如圖1所示,以對稱線8為中心呈相對布置的兩塊主安裝板6互為垂直布置,以對稱線8為中心呈相對布置的兩塊輔助安裝板7互為共面布置;在各主安裝板6的外表面上至少設置一行沿軸向間隔分布的第一方孔601及第一圓孔602,于各輔助安裝板7的外表面上至少設置一行沿軸向間隔分布第二方孔701及第二圓孔702,各主安裝板 6及輔助安裝板7的表面共同組成機柜內側的安裝面功能分區(qū)E。如圖2所示,在各主安裝板6上的各第一方孔601、第一圓孔602均與各輔助安裝板7上的各第二方孔701、第二圓孔702呈錯位布置。
第一外安裝板1與對稱線8呈垂直;互為相對的一塊第二外安裝板2與主安裝板6之間互為平行,各輔助安裝板7均與第一外安裝板 1互為平行,互為連接的輔助安裝板7與主安裝板6的連接處形成夾角α,夾角α的角度范圍值為135±1°。在第一截面型腔分區(qū)A及第二截面型腔分區(qū)B中互為相鄰的第一外密封板3與第二外密封板5互為共面布置;第一外安裝板1及各第二外安裝板2的外表面共同組成機柜外側的外掛件功能分區(qū)D。
如圖3所示,在裝配過程中外掛門板鉸鏈17與本實用新型中第一外安裝板1及兩塊第二外安裝板2的外表面貼合,通過緊固件18 將門板鉸鏈17與本實用新型固接,緊固件18中的螺紋部份收納于第三截面型腔分區(qū)C內,門板13通過門板焊接鉸套19與門板鉸鏈17 相配合,使門板13沿門板開啟方向F開啟,如圖3所示為關閉狀態(tài)。在門板13內側的門板密封條14與本實用新型中一塊圓弧密封板4的圓弧面彈性貼合,側掛板16通過側掛板密封條15與本實用新型中另一塊圓弧密封板4的圓弧面彈性貼合。圖3僅僅是機柜的一個節(jié)點,整個框架上外圍板密封條均與本實用新型中圓弧密封板4的圓弧面彈性貼合,從而形成了一個可達電氣安裝要求的IP等級的封閉空間。
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