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便于吊裝的電機減震座。
背景技術:
:
電機在工作時會產生震動,震動會產生較大的噪音,且震動會導致電機上的緊固螺釘變得松散,因此需要一種減震效果且便于吊裝的便于吊裝的電機減震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
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便于吊裝的電機減震座。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有:一種便于吊裝的電機減震座,包括墊塊、支撐板、減震墊、上墊圈、下墊圈、減震彈簧、導桿、第三螺母和吊扣,所述減震墊和減震彈簧均設于支撐板和墊塊之間,且減震彈簧的上下兩端對應與上墊圈和下墊圈固定連接,導桿穿接于上、下墊圈內,且導桿的底端與墊塊固定連接,頂端穿過支撐板并與第三螺母螺紋連接,吊扣連接于支撐板上;
所述吊扣包括吊耳、連接塊、連接桿、第一螺母以及第二螺母,所述吊耳和連接桿分別固定連接在連接塊的上、下端面上,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分別螺紋連接在連接桿上。
進一步地,所述減震墊上設有限位槽,在支撐板的下端面上設有與所述限位槽相適配的限位凸筋。
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減震效果好,便于吊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中減震彈簧與上、下墊圈之間的連接結構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中減震墊的結構圖。
圖4為本發(fā)明中吊扣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fā)明公開一種便于吊裝的電機減震座,包括墊塊11、支撐板12、減震墊51、上墊圈52、下墊圈53、減震彈簧54、導桿55、第三螺母56和吊扣3,減震墊51和減震彈簧54均設于支撐板12和墊塊11之間,且減震彈簧54的上下兩端對應與上墊圈52和下墊圈53固定連接,導桿55穿接于上、下墊圈內,且導桿55的底端與墊塊11固定連接,頂端穿過支撐板12并與第三螺母56螺紋連接,吊扣3連接于支撐板12上。
本發(fā)明中的減震墊51通過螺釘固定于墊塊11和支撐板12之間,為更好地將減震墊51定位于墊塊11和支撐板12之間,在減震墊51上設有限位槽510,與之相對應地,在支撐板12的下端面上設有與限位槽510相適配的限位凸筋120。
如圖4,本發(fā)明中的吊扣3包括吊耳31、連接塊32、連接桿33、第一螺母34以及第二螺母35,吊耳31和連接桿33分別固定連接在連接塊32的上、下兩端面上,第一螺母34和第二螺母35分別螺紋連接在連接桿33上。
在需要跟換電機位置時,直接將吊繩連接在吊扣3上,不需要拆卸減震墊51與減震彈簧54,減少裝卸步驟,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