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復式永磁曲軸動力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曲軸連桿動力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復式永磁曲軸動力裝置。
背景技術:
曲軸連桿是一種重要的動力驅動機件,常應用于發(fā)動機等動力驅動裝置上。應用 曲軸連桿的動力驅動裝置的工作過程一般是,利用電磁能,或者化石能源燃爆產生的能量, 推動活塞做直線運動,活塞通過連桿將力傳給曲軸,由曲軸將直線運動轉變?yōu)樾D運動,曲 軸的旋轉運動即為力驅動裝置的動力源。由于電磁能或者化石能源均為消耗性能源,因此, 這種動力驅動裝置的能源消耗較高,不能長期地適應當前倡導節(jié)能的社會發(fā)展趨勢。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復式永磁曲軸動力裝置,可有 效降低能源的消耗,節(jié)能效果理想。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復式永磁曲軸動力裝置,包括曲 軸和連桿,還包括磁力驅動組件和磁屏蔽組件;所述磁力驅動組件由兩組并排設置的磁力 驅動機構組成,每組磁力驅動機構均包括固定永磁體和可做垂直方向往復直線運動的磁動 桿,所述固定永磁體的磁極與磁動桿的磁極同極相對,磁動桿的另一端與連桿一端鉸接,連 桿另一端與曲軸鉸接;磁屏蔽組件包括可做水平方向往復直線運動,并依次分別屏蔽兩組 磁力驅動機構的固定永磁體磁力的屏蔽板。還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曲軸安裝架和支架;所述曲軸的兩軸端接在曲 軸安裝架上,固定永磁體固設在底座上,磁動桿裝設到支架上且磁動桿可沿支架做垂直方 向往復直線運動。所述磁動桿包括永磁體和滑動桿,永磁體設在滑動桿下端且永磁體的磁極與固定 永磁體的磁極同極相對,滑動桿上端與連桿鉸接。所述永磁體和固定永磁體的相對面為一樣大小的平面。所述支架開設有垂直導槽,滑動桿上設有導塊,滑動桿的導塊穿設在支架的導槽 上。所述磁屏蔽組件還包括電機、轉軸和推動桿,電機固設在底座上,轉軸與電機的輸 出軸連接,且轉軸設在相鄰的兩固定永磁體中間,推動桿一端設在轉軸上,推動桿另一端為 平面,所述屏蔽板上設有隨屏蔽板移動的兩推板,推動桿位于兩推板之間。所述底座上設有屏蔽板導柱,屏蔽板與屏蔽板導柱滑動導接。還包括用于控制電機啟停和正反旋轉的電機控制裝置。還包括飛輪,飛輪裝設在曲軸的其中一軸端。本發(fā)明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所述復式永磁曲軸動力裝置,其包括磁力驅動組件和 磁屏蔽組件;所述磁力驅動組件由兩組并排設置的磁力驅動機構組成,每組磁力驅動機構 均包括固定永磁體和可做垂直方向往復直線運動的磁動桿,所述固定永磁體的磁極與磁動桿的磁極同極相對,磁動桿的另一端與連桿一端鉸接,連桿另一端與曲軸鉸接;磁屏蔽組件 包括可做水平方向往復直線運動,并依次分別屏蔽兩組磁力驅動機構的固定永磁體磁力的 屏蔽板;采用上述結構的曲軸連桿動力裝置,工作時,屏蔽板在外部動力驅動下做水平方向 往復直線運動,屏蔽板依次分別屏蔽兩個固定永磁體的磁力,此時,未被屏蔽的固定永磁體 上方的磁動桿處于最低位,在與固定永磁體相互排斥的磁力作用下,該磁動桿沿垂直方向 向上做直線運動直至處于最高位,而同時另一磁動桿由于其對應的固定永磁體的磁力被屏 蔽板屏蔽,所以該另一磁動桿與屏蔽板之間形成磁吸力,從而使得該另一磁動桿沿垂直方 向向下做直線運動直至處于最低位,此過程中兩組磁動桿通過連桿將同一方向的力傳遞給 曲軸,從而將磁動桿的直線運動轉變?yōu)榍S的旋轉運動;當所述另一磁動桿由最高位運動 到最低位時,原本被屏蔽板屏蔽的該另一磁動桿下方的固定永磁體已經解除了屏蔽,在相 互排斥的磁力作用下,該另一磁動桿沿垂直方向向上做直線運動直至處于最高位,而原本 未被屏蔽板屏蔽的固定永磁體則同時被屏蔽,使對應的磁動桿在磁吸力作用下沿垂直方向 向下做直線運動直至處于最低位,同樣的,此過程中兩組磁動桿通過連桿將直線運動轉變 為曲軸的旋轉運動;如此循環(huán),則可持續(xù)不斷地使曲軸輸出動力;本發(fā)明的磁力由永磁體 產生,磁屏蔽組件配合外部動力進行驅動,可大大減少外部動力能源的消耗,因此,本發(fā)明 可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節(jié)能效果理想。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正面示意圖;圖3為圖2的A部放大圖;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正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一,如圖1至圖3所示,復式永磁曲軸動力裝置,包括飛輪3、曲軸1、連桿2、 磁力驅動組件、磁屏蔽組件、底座11,以及固定在底座11上的曲軸安裝架12和支架13 ;所 述磁力驅動組件由兩組并排設置的磁力驅動機構組成,每組磁力驅動機構均包括固定永磁 體6和可做垂直方向往復直線運動的磁動桿4,所述固定永磁體6的磁極與磁動桿4的磁極 同極相對,磁動桿4的另一端與連桿2 —端鉸接,連桿2另一端與曲軸1鉸接;磁屏蔽組件 包括可做水平方向往復直線運動,并依次分別屏蔽兩組磁力驅動機構的固定永磁體6磁力 的屏蔽板7。本實施例中,所述曲軸1的兩軸端接在曲軸安裝架12上,固定永磁體6固設在 底座11上,磁動桿4裝設到支架13上且磁動桿4可沿支架13做垂直方向往復直線運動; 所述磁動桿4包括永磁體42和滑動桿41,永磁體42設在滑動桿41下端且永磁體42的磁 極與固定永磁體6的磁極同極相對,滑動桿41上端與連桿2鉸接;本實施例中,所述永磁體 42和固定永磁體6的相對面為一樣大小的平面,當然,永磁體42和固定永磁體6的相對面 大小不一樣也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所述支架13開設有垂直導槽,滑動桿41上設有導 塊,滑動桿41的導塊穿設在支架13的導槽上,即滑動桿41可沿支架13做垂直方向往復直線運動;所述磁屏蔽組件還包括電機8、轉軸81和推動桿82,電機8固設在底座11上,轉軸 81與電機8的輸出軸連接,且轉軸81設在相鄰的兩固定永磁體6中間,推動桿82 —端設在 轉軸81上,推動桿82另一端為平面,所述屏蔽板7上設有隨屏蔽板7移動的兩推板71,推 動桿82位于兩推板71之間,一邊推板71緊靠推動桿82,另一邊推板71保留有供推動桿 82活動的間隙。當屏蔽板7處于屏蔽某個固定永磁體6狀態(tài)時,另一個未被屏蔽的固定永 磁體6將對屏蔽板7產生磁吸力,使得屏蔽板7可能產生移動影響屏蔽效果,因此,緊靠推 板71的推動桿82的平面一端則可防止屏蔽板7產生移動;所述底座11上設有屏蔽板導柱 9,屏蔽板7與屏蔽板導柱9滑動導接,使屏蔽板7可沿屏蔽板導柱9做水平方向往復直線 運動;本發(fā)明還包括用于控制電機8啟停和正反旋轉的電機控制裝置5,電機控制裝置5可 以為電連接電機8的接觸式彈片開關裝置,該接觸式彈片開關裝置可裝設在曲軸安裝架12 和曲軸1上,通過曲軸1的旋轉使得接觸式彈片開關裝置依次接通或斷開,從而控制電機8 的啟動和停止,而電機8的動作持續(xù)時間則可由接觸式彈片開關裝置的接觸彈片的大小來 決定;所述飛輪3裝設在曲軸1的其中一軸端,飛輪3的作用是將曲軸1旋轉的能量儲存起 來,以克服行程中的阻力,使曲軸1均勻旋轉。 上述復式永磁曲軸動力裝置中,使用電機8驅動屏蔽板7動作,還可使用氣動或液 壓系統(tǒng)等驅動裝置驅動屏蔽板7動作,均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實施例中,所述復式永磁曲軸動力裝置由一組曲軸1,兩個連桿2和一組磁力驅 動組件組成。當左邊的磁動桿4位于最低位時,右邊的磁動桿4位于最高位,而當左邊的磁 動桿4位于最高位時,右邊的磁動桿4則位于最低位;在磁動桿4做向下的直線運動過程 中,對應的固定永磁體6的磁力被屏蔽板7屏蔽,而在磁動桿4做向上的直線運動過程中, 對應的固定永磁體6的磁力則未被屏蔽板7屏蔽;工作時,電機8通過轉軸81帶動推動桿 82順時針旋轉,推動桿82推動推邊71從而使屏蔽板7往右直線運動,當屏蔽板7運動到最 右邊時,屏蔽板7屏蔽右邊的固定永磁體6磁力,同時左邊的固定永磁體6磁力未被屏蔽, 此時,左邊的磁動桿4在相互排斥的磁力作用下沿垂直方向向上做直線運動,直至左邊的 磁動桿4處于最高位,而由于右邊的磁動桿4對應的固定永磁體6的磁力被屏蔽板7屏蔽, 所以右邊的磁動桿4的永磁體42與屏蔽板7之間形成磁吸力,從而使得右邊的磁動桿4沿 垂直方向向下做直線運動,直至右邊的磁動桿4處于最低位,此過程中兩組磁動桿4通過連 桿2將力傳遞給曲軸1,從而將該磁動桿4的直線運動轉變?yōu)榍S1的旋轉運動;當右邊的 磁動桿4由最高位運行至最低位時,被電機控制裝置5檢測到,電機控制裝置5控制電機8 以極快的速度帶動推動桿82旋轉180°,從而推動屏蔽板7水平移動至左邊,此時電機控制 裝置5控制電機8停機;當屏蔽板7運動到最左邊時,屏蔽板7屏蔽左邊的固定永磁體6磁 力,同時右邊的固定永磁體6磁力未被屏蔽,右邊的磁動桿4在相互排斥的磁力作用下沿垂 直方向向上做直線運動,直至右邊的磁動桿4處于最高位,而由于左邊的磁動桿4對應的固 定永磁體6的磁力被屏蔽板7屏蔽,所以左邊的磁動桿4的永磁體42與屏蔽板7之間形成 磁吸力,從而使得左邊的磁動桿4沿垂直方向向下做直線運動,直至左邊的磁動桿4處于最 低位,此過程中兩組磁動桿4通過連桿2將力傳遞給曲軸1,此過程中該磁動桿4通過連桿 2將力傳給曲軸1,從而將該磁動桿4的直線運動轉變?yōu)榍S1的旋轉運動;而在飛輪3的 慣性作用下,曲軸1可繼續(xù)轉動進入下一循環(huán)動作;如此循環(huán),則可持續(xù)不斷地使曲軸1輸 出動力;本實施例中,屏蔽板7的左右擺動根據電機控制裝置5進行控制;屏蔽板7的面積大于固定永磁體6,當屏蔽板7屏蔽固定永磁體6時,屏蔽板7將完全遮覆在固定永磁體6 上方,當屏蔽板7未屏蔽固定永磁體6時,屏蔽板7將完全不處于固定永磁體6上方。實施例二,如圖4和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復式永磁曲軸動力裝置由一組多 曲拐數的曲軸1,六個連桿2和三組磁力驅動組件組成,每相鄰兩曲軸頸及對應的磁力驅動 組件和磁屏蔽組件為一個單元,每個單元的兩曲軸頸的夾角為180°,所有曲軸頸平均分布 在同一圓周的夾角上,在啟動初始狀態(tài)時,所有上行程的磁動桿4對應的磁蔽板7處于未屏 蔽狀態(tài)。運行時,每個磁動桿4依次運行至最低位,相應的在電機8驅動下,磁屏蔽組件依 次運行啟停一次,如此,在三個單元的同時驅動下,大大地提高了磁力驅動性能;相應的,其 它的多個單元的組合也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本發(fā)明所述屏蔽板7與固定永磁體6之間的間距為0. 5mm,屏蔽板7與磁動桿4的 最低行程間距為0. 5mm,屏蔽板7的材料可為高導磁材料,如純鐵或硅鋼片;所述底座11、曲 軸安裝架12、支架13、滑動桿41、推板71和推動桿82可為電木或塑膠等非磁性材料,而永 磁材料可用釹鐵硼等強磁材料。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磁力由永磁體產生,磁屏蔽組件配合外部動力進行驅動,在實 際運用中越多的單元組合,所產生的能量輸出越大,而在增加單元的同時,由于各單元的電 機8是依次運行,所以消耗的能量變化不大,這樣可大大減少外部動力能源的消耗,因此, 本發(fā)明可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節(jié)能效果理想。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故凡依本發(fā)明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 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發(fā)明專利申請范圍內。
權利要求
復式永磁曲軸動力裝置,包括曲軸(1)和連桿(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磁力驅動組件和磁屏蔽組件;所述磁力驅動組件由兩組并排設置的磁力驅動機構組成,每組磁力驅動機構均包括固定永磁體(6)和可做垂直方向往復直線運動的磁動桿(4),所述固定永磁體(6)的磁極與磁動桿(4)的磁極同極相對,磁動桿(4)的另一端與連桿(2)一端鉸接,連桿(2)另一端與曲軸(1)鉸接;磁屏蔽組件包括可做水平方向往復直線運動,并依次分別屏蔽兩組磁力驅動機構的固定永磁體(6)磁力的屏蔽板(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式永磁曲軸動力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底座(11),以及 固定在底座(11)上的曲軸安裝架(12)和支架(13);所述曲軸(1)的兩軸端接在曲軸安裝 架(12)上,固定永磁體(6)固設在底座(11)上,磁動桿(4)裝設到支架(13)上且磁動桿 (4)可沿支架(13)做垂直方向往復直線運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式永磁曲軸動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動桿(4)包括 永磁體(42)和滑動桿(41),永磁體(42)設在滑動桿(41)下端且永磁體(42)的磁極與固 定永磁體(6)的磁極同極相對,滑動桿(41)上端與連桿(2)鉸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復式永磁曲軸動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體(42)和固 定永磁體(6)的相對面為一樣大小的平面。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復式永磁曲軸動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3)開設有 垂直導槽,滑動桿(41)上設有導塊,滑動桿(41)的導塊穿設在支架(13)的導槽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復式永磁曲軸動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屏蔽組件還包 括電機⑶、轉軸(81)和推動桿(82),電機(8)固設在底座(11)上,轉軸(81)與電機(8) 的輸出軸連接,且轉軸(81)設在相鄰的兩固定永磁體(6)中間,推動桿(82) —端設在轉 軸(81)上,推動桿(82)另一端為平面,所述屏蔽板(7)上設有隨屏蔽板(7)移動的兩推板 (71),推動桿(82)位于兩推板(71)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復式永磁曲軸動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上設有 屏蔽板導柱(9),屏蔽板(7)與屏蔽板導柱(9)滑動導接。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復式永磁曲軸動力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控制電機 (8)啟停和正反旋轉的電機控制裝置(5)。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復式永磁曲軸動力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飛 輪(3),飛輪(3)裝設在曲軸⑴的其中一軸端。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曲軸連桿動力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復式永磁曲軸動力裝置,包括曲軸和連桿,還包括磁力驅動組件和磁屏蔽組件;所述磁力驅動組件由兩組并排設置的磁力驅動機構組成,每組磁力驅動機構均包括固定永磁體和可做垂直方向往復直線運動的磁動桿,所述固定永磁體的磁性與磁動桿的磁性相反,磁動桿的磁性一端與固定永磁體相對置,磁動桿的另一端與連桿一端鉸接,連桿另一端與曲軸鉸接;磁屏蔽組件包括可做水平方向往復直線運動,并依次分別屏蔽兩組磁力驅動機構的固定永磁體磁力的屏蔽板;本發(fā)明可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節(jié)能效果理想。
文檔編號H02K7/06GK101908786SQ200910039999
公開日2010年12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6月5日
發(fā)明者周一輝 申請人:周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