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寬度大于該輸出端的高度;所述親合端的寬度小于該親合端的高度;所述隔離端的寬度小于該隔離端的高度。
[0022]為了將該耦合段加設金屬體定向耦合裝置的說有結構都安排在底座上并通過數(shù)控銑床一次性加工完成,同時使蓋板的下表面為平面,大大減小蓋板和底座的安裝誤差對器件性能的影響,該耦合段加設金屬體定向耦合裝置的上端面都齊平。為此,我們讓耦合段加設金屬體定向耦合裝置的所有部分的上表面都位于某一公共平面內。
[0023]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可以總結如下:I)通過在耦合孔中設置金屬體AS增強耦合系數(shù);2)通過讓主傳輸線C和副傳輸線D的寬度和高度隨主傳輸線C的軸線方向變化,在副傳輸線內設置金屬體B改善定向耦合器的性能。3)通過在耦合端3外設置耦合段和金屬體C使定向耦合器的耦合系數(shù)平坦度得到大大改善。4)通過在隔離端外設置隔離段和金屬體D使定向耦合器的方向性得到大大改善。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不意圖和實施實例I的俯視不意圖。
[0025]圖2為圖1沿AA方向剖視示意圖
[0026]圖3為圖1沿BB方向剖視示意圖
[0027]圖4為實施實例2的俯視示意圖
[0028]圖5為實施實例3的俯視示意圖
[0029]圖6為實施實例4的俯視示意圖
[0030]圖7為實施實例5的俯視示意圖
[0031]附圖中標號對應名稱:1_輸入端,2-輸出端、3-耦合端,4_隔離端、5-主線段,6-副線段,7-耦合孔,8-金屬體A,9-金屬體B,10-耦合段,11_金屬體C,12-隔離段,13-金屬體D。
[0032]方向定義:參見圖中。X軸方向,Y軸方向,Z軸方向構成右手法則。本文中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分別定義為:上方,平行于Z軸的方向。下方,平行于-Z軸的方向。左方,平行于-X軸的方向。右方,平行于X軸的方向。前方,平行于-Y軸的方向。后方,平行于Y軸的方向。同時定義本文中的水平面:法線方向與Z軸平行的任意平面。定義本文中的寬度和高度為:高度,所述結構在本文中平行于Z軸的方向上的長度。最大高度:所述結構的高度的最大值。寬度,所述結在同時垂直于信號流動方向和Z軸方向的方向上的尺寸;最大寬度:所述結構的寬度的最大值。
【具體實施方式】
[0033]實施實例I
[0034]如圖1-圖3所示。
[0035]耦合段加設金屬體定向耦合裝置,包括主傳輸線C和至少I個副傳輸線D,主傳輸線C 一端設置有輸入端1,主傳輸線C另一端設置有輸出端2,副傳輸線D —端設置有耦合端3,副傳輸線D另一端設置有隔離端4,還包括至少兩個連通主傳輸線和副傳輸線的耦合孔7。
[0036]為了改善耦合段加設金屬體定向耦合裝置的主要性能參數(shù),我們采取以下步驟:
[0037]第一步,我們讓主傳輸線C的寬度變化:主傳輸線C包括至少兩個在與輸入端I中心處法線相反的方向互相連通的主線段5 ;所述輸入端I和輸出端2分別設置在主傳輸線C兩端并與主傳輸線C連通;至少有一個主線段5的最大寬度比另一個主線段5的最大寬度大3%或大3%以上。
[0038]第二步,我們讓主傳輸線C的高度變化:主傳輸線C包括至少兩個在與輸入端I中心處法線相反的方向互相連通的主線段5 ;所述輸入端I和輸出端2分別設置在主傳輸線C兩端并與主傳輸線C連通;至少有一個主線段5的最大高度比另一個主線段5的最大高度大3%或大3%以上。
[0039]第三步,我們讓副傳輸線D傳輸線的寬度變化:至少I個副傳輸線D包括至少兩個在與隔離端4中心處法線相反的方向互相連通的副線段6,I個耦合端3和I個隔離端4分別設置在每個副傳輸線D的兩端并與副傳輸線D連通;至少有一個副線段6的最大寬度比另一個副線段6的最大寬度大3%或大3%以上。
[0040]第四步,我們讓副傳輸線D傳輸線的高度變化:至少I個副傳輸線D包括至少兩個在與隔離端4中心處法線相反的方向互相連通的副線段6,I個耦合端3和I個隔離端4分別設置在每個副傳輸線D的兩端并與副傳輸線D連通;至少有一個副線段6的最大高度比另一個副線段6的最大高度大3%或大3%以上。
[0041]第五步,我們在耦合孔中添加金屬體A:至少I個所述耦合孔7中設置有至少一個金屬體AS,該金屬體AS只在一個方向與所處的耦合孔7的內表面連接。所述金屬體AS為調諧螺釘,其進入到所處耦合孔7內的深度可以從該耦合段加設金屬體定向耦合裝置外加以改變并固定。
[0042]第六步,我們在副傳輸線D中設置金屬體B9:至少I個副傳輸線D包括至少兩個在與隔離端4中心處法線相反的方向互相連通的副線段6,I個耦合端3和I個隔離端4分別設置在每個副傳輸線D的兩端并與副傳輸線D連通;至少一個所述副線段6中設置有至少一個金屬體B9,該金屬體B9只在一個方向與所處的副線段6的內表面連接。所述金屬體B9為調諧螺釘,其進入到所處副線段6內的深度可以從該耦合段加設金屬體定向耦合裝置外加以改變并固定。
[0043]第七步,為了改善耦合段加設金屬體定向耦合裝置的耦合系數(shù)的平坦度,在至少I個副傳輸線D的耦合端3和與該耦合端3相連通的外界傳輸線之間設置有至少I個相互連通的耦合段10 ;該耦合端3和與之相連通的外界傳輸線以及位于二者之間的所有相互連通的耦合段10構成耦合段組件E ;所述耦合段組件E在所述耦合端3處的反射系數(shù)大于-13dBo
[0044]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我們有三種選擇:1)所有耦合段10和耦合端3中至少有一個的最大寬度與比另一個的最大寬度大5%或大5%以上。2)所有耦合段10和耦合端3中至少有一個的最大高度與比另一個的最大高度大5%或大5%以上。3)、至少I個所述耦合段10中設置有至少一個金屬體C,該金屬體C只在一個方向與所處的耦合段10的內表面連接。為了調諧方便,所述金屬體Cll為調諧螺釘,其進入到所處耦合段10內的深度可以從該耦合段加設金屬體定向耦合裝置外加以改變并固定。
[0045]為了方便連接,有時我們讓所述耦合段組件E的耦合端的法線方向與該耦合段組件E的外界傳輸線的法線方向之間成一角度F,20度<F〈180度,以90度為最佳。為此,我們可以在所述耦合段組件E內增加一彎曲傳輸線,或者使該耦合段組件E內的部分或全部耦合段10旋轉一定角度并連通。
[0046]耦合段10和金屬體Cll的引入將使該耦合段加設金屬體定向耦合裝置的耦合系數(shù)的平坦度大大改善,但可能使耦合段組件E處的匹配惡化。這時,可以在耦合段組件E與外接電路之間增加匹配電路。這種匹配電路可以是衰減器、隔離器等,以信號傳輸方向從該耦合段組件E隔離器指向外接電路的隔離器為較佳。
[0047]第十步,為了改善耦合段加設金屬體定向耦合裝置的方向性,我們在隔離端4與之相連通的外界傳輸線之間設置寬度變化的隔離段10:在至少I個副傳輸線D的隔離端4和與隔離端4相連通的外界傳輸線之間設置有至少I個相互連通的隔離段12 ;所有隔離段12和隔離端4中至少有一個的最大寬度與比另一個的最大寬度大0.5%或0.5%以上。
[0048]第十一步,為了改善耦合段加設金屬體定向耦合裝置的耦合系數(shù)的方向性,我們在隔離端4和與之相連通的外界傳輸線之間設置高度變化的隔離段:在至少I個副傳輸線D的隔離端4和與隔離端4相連通的外界傳輸線之間設置有至少I個相互連通的隔離段12 ;所有隔離段12和隔離端4中至少有一個的最大高度與比另一個的最大高度大0.5%或0.5%以上。
[0049]第十二步,為了改善耦合段加設金屬體定向耦合裝置的耦合系數(shù)的方向性,我們在隔離端和與之相連通的外界傳輸線之間設置隔離段并在其隔離段中設置金屬體D:在至少I個副傳輸線D的隔離端4和與隔離端4相連通的外界傳輸線之間設置有至少2個相互連通的隔離段12 ;至少I個所述隔離段12中設置有至少一個金屬體D13,該金屬體D13只在一個方向與所處的隔離段12的內表面連接。為了調諧方便,所述金屬體D為調諧螺釘:所述金屬體D為調諧螺釘,其進入到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