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式觸控面板的感測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是關于單片式(One Glass Solut1n,0GS)觸控面板的感測結構,更特別地,本發(fā)明是關于具有提升抗靜電能力的單片式觸控面板的感測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互動式游樂器、觸控導航系統(tǒng)等由屏幕而進行人機互動的各種電子產品的多樣化發(fā)展及普及,對于觸控屏幕的需求也高度增加;通過觸控屏幕,這些電子產品即具有易于操作的人機界面,使用者即能夠以其手指或其他物品對屏幕的顯示內容進行直覺性的操作與確認,這類電子產品因而廣泛受到使用者的喜愛。
[0003]觸控屏幕主要由一觸控面板與一液晶顯示模組組合而成。在現(xiàn)有的各種觸控面板結構設計中,單片式(One-Glass Solut1n,0GS)觸控面板整合玻璃基板(即玻璃覆蓋鏡)與導電層(或稱“觸控感測層”);即,由在玻璃基板內側鍍制由例如鋁氧化鋅(ΑΖ0)、氧化銦錫(ΙΤ0)、氧化鋅鎵(GZ0)或氧化銦鋅(ΙΖ0)等高阻抗透明導電層所組成的觸控感測層,直接在玻璃基板上進行鍍膜、圖樣化和刻蝕,即形成所述0GS觸控面板。由于在制作工藝上,0GS觸控面板省去了一片玻璃和貼合步驟,因此可降低成本,且更能符合電子產品輕薄化的趨勢,故已漸成為觸控屏幕的應用主流。
[0004]請參閱圖1,其為現(xiàn)有的一種0GS觸控面板的感測結構的局部上視圖?,F(xiàn)有的0GS觸控面板的感測結構10包含一玻璃基板100與形成于玻璃基板100上的感測層,其中感測層具有多個第一感測單元110與多個第二感測單元120,感測層圖樣化為使得各第一感測單元110之間由一第一頸部區(qū)域(Neck) 115而彼此電連接于一第一方向(例如圖示的x軸方向),且各第二感測單元120之間由一第二頸部區(qū)域125而彼此電連接于一第二方向(例如圖示的1軸方向)。第一感測單元110與第二感測單元120之間呈電氣絕緣。
[0005]—般而言,在如圖1所示的現(xiàn)有結構中,其制作工藝上是由于玻璃基板上先涂布出黑色光阻層形成裝飾圖案,然后濺射一層透明導電層(例如氧化銦錫、鋁氧化鋅、氧化鋅鎵、或氧化銦鋅等)并加工形成有目的性的圖案以建立一電場特性而制成。換言之,0GS觸控面板的感測層由一透明導電層經圖樣化而形成,即該感測層中的感測單元與頸部區(qū)域都由一透明導電材料(例如氧化銦錫、鋁氧化鋅、氧化鋅鎵、或氧化銦鋅等)所形成。在這樣的設計下,由于在感測單元之間、相對為狹窄的頸部區(qū)域同樣由高阻抗的透明導電層所形成,因此在有電流流經導電體時,會造成在狹窄頸部區(qū)域處的電流密度增加,產生靜電放電的放電現(xiàn)象,導致能量釋放而擊傷導電體與感測單元。
[0006]目前雖可由在感測層外側形成線寬較寬的一圈金屬地線來改善靜電擊傷的問題,然而,這樣的方式仍因需要額外的制造程序而導致較高的復雜度與成本。
[0007]鑒于前述原因,申請人在經長時間的思考及研究下,提出本發(fā)明的單片式觸控面板的感測結構。本發(fā)明的感測結構具有改善的抗靜電能力。此外,本發(fā)明的感測結構更因其結構不復雜,可以低成本與低復雜度的制作工藝據(jù)以實現(xiàn)完成。
【發(fā)明內容】
[0008]鑒于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相關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單片式(One GlassSolut1n,0GS)觸控面板的感測結構,以改善其抗靜電能力。
[0009]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一第一構想在于提出一種0GS觸控面板的感測結構,其包括一基板與形成在該基板的一側上的感測層,該感測層具有多個第一感測單元與多個第二感測單元,所述第一感測單元之間由一第一頸部區(qū)域而彼此電連接于一第一方向,且所述第二感測單元之間由一第二頸部區(qū)域而彼此電連接于一第二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感測單元與所述第二感測單元間電氣絕緣,且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不同。本發(fā)明的感測結構進一步包括一引流結構層,其由多個引流結構所組成;各引流結構分別獨立于各第一頸部區(qū)域而耦接于各第一感測單元之間,且具有小于該第一頸部區(qū)域的一阻抗。
[0010]基于前述構想,所述引流結構是第一引流結構,且該引流結構層還包括多個第二引流結構,各第二引流結構分別獨立于各第二頸部區(qū)域而耦接于各第二感測單元之間,且具有小于該第二頸部區(qū)域的一阻抗。
[0011]基于前述構想,該感測層由一透明導電層經圖樣化而形成。較佳為,該透明導電層包括下列至少其一:鋁氧化鋅(ΑΖ0)、氧化銦錫(ΙΤ0)、氧化鋅鎵(GZ0)、及/或氧化銦鋅(ΙΖΟ) ο
[0012]基于前述構想,該感測層中的所述第一感測單元、所述第二感測單元、所述第一頸部區(qū)域及所述引流結構由一透明導電層經圖樣化而形成。
[0013]基于前述構想,該感測層中的所述第一感測單元、所述第二感測單元以及所述第一頸部區(qū)域由一透明導電層經圖樣化而形成,且其中該引流結構層是一圖樣化金屬層。
[0014]本發(fā)明的一第二構想提出一種0GS觸控面板的感測結構,其包括一基板與形成于基板一側上的一感測層。該感測層具有多個第一感測單元與多個第二感測單元,其中所述第一感測單元與所述第二感測單元間電氣絕緣,且所述第一感測單元之間由一頸部區(qū)域而彼此電連接于一第一方向。本發(fā)明的感測結構進一步包括一橋接結構層,其具有多個橋接結構(Bridge),各橋接結構分別親接于各第二感測單元之間,使所述第二感測單元彼此電連接于一第二方向,其中該第二方向與該第一方向不同。本發(fā)明的感測結構還包括一引流結構層,其包含多個引流結構,各引流結構分別獨立于各第一頸部區(qū)域而耦接于各第一感測單元之間,且具有小于該第一頸部區(qū)域的阻抗。
[0015]基于前述構想,該感測層由一透明導電層經圖樣化而形成。較佳為,該透明導電層包括下列至少其一:鋁氧化鋅(ΑΖ0)、氧化銦錫(ΙΤ0)、氧化鋅鎵(GZ0)、及/或氧化銦鋅(ΙΖ0) ο
[0016]基于前述構想,該感測層中的所述第一感測單元、所述第二感測單元以及所述頸部區(qū)域由一透明導電層經圖樣化而形成,且其中該橋接結構層是一圖樣化金屬層。
[0017]依據(jù)下述的非限制性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并參照附圖,即可更進一步理解本發(fā)明的前述構想與其他構想的特征、實施態(tài)樣和優(yōu)勢。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一種單片式(One Glass Solut1n,0GS)觸控面板的感測結構的局部上視圖。
[0019]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第一具體實施例的0GS觸控面板的感測結構的局部上視圖。
[0020]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第二具體實施例的0GS觸控面板的感測結構的局部上視圖。
[0021]附圖符號說明:
[0022]10感測結構
[0023]20感測結構
[0024]30感測結構
[0025]110第一感測單元
[0026]115第一頸部區(qū)域
[0027]120第二感測單元
[0028]125第二頸部區(qū)域
[0029]210第一感測單元
[0030]215第一頸部區(qū)域
[0031]220第二感測單元
[0032]225第二頸部區(qū)域
[0033]218第一引流結構
[0034]228第二引流結構
[0035]310第一感測單元
[0036]315第一頸部區(qū)域
[0037]318引流結構
[0038]320第二感測單元
[0039]325橋接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40]為利于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特征、內容與優(yōu)點及其所能達成的技術功效,現(xiàn)將參照附圖,以例示方式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然而需注意的是,下述說明與附圖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而未必為實施本發(fā)明時的真實比例與精確配置;因此,不應就附圖的比例與配置關系而解讀、限制本發(fā)明于實際實施的權利范圍,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權利要求范圍所定義。
[0041]下文將配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需了解這些附圖中所標示的元件僅為說明清晰之用,而非代表實際尺寸與比例。另外,為求圖面簡潔以利理解,在部分附圖中省略了現(xiàn)有元件的繪示與描述。
[0042]請參閱圖2,其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第一具體實施例的單片式(One GlassSolut1n, 0GS)觸控面板的感測結構的局部上視圖。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0GS觸控面板的感測結構20由一透明導電層經圖樣化而形成于玻璃基板的一側上的一感測層,該感測層圖樣化為包含多個第一感測單元210、多個第二感測單元220與相應的第一頸部區(qū)域215及第二頸部區(qū)域225 ;其中,在各第一感測單元210之間連接有較為狹窄的一第一頸部區(qū)域215,而使第一感測單元210彼此電連接于一第一方向(例如圖示的X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