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散熱片卡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由各散熱鱗片組裝卡接而成的散熱器,特別涉及該種散熱器中各散熱鱗片之間的卡接結構。
背景技術:
計算機以及各電子設備中的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及微型組件在工作中通常會產生熱量,如不加以散熱,就給這些器件的正常工作帶來影響。因此,必須安裝散熱器來配合主動式冷卻組件的工作和提供輔助導熱散熱作用。
現有的散熱器中,具代表性的是一種由多片金屬散熱鱗片平行相靠卡接而成的散熱片組,該散熱片組中各散熱鱗片的連接處設置有卡接結構,以該卡接結構將各片緊密、牢固地連接在一起。如中國專利公報于2003年7月16日公告了一件名稱為《散熱片卡接結構》,授權公告號為CN2561002Y,專利號為02263890.3,申請日為2002年8月20日的實用新型專利。該專利技術方案的主要內容是在散熱片上下端緣分別設置折邊,在折邊上沖設 形扣位孔,該孔隨折邊折彎后其上端凹缺部為扣位槽,下端凸起部為扣位片,本單元扣位槽與前一單元扣位片結合,本單元扣位片與后一單元扣位槽結合。該專利方案比傳統(tǒng)扣瓜型卡接結構相比有了很大進步,卡接結構也較為簡單,但不足之處在于1、各散熱鱗片卡裝后的整體高度不僅取決于鱗片的折邊寬度,還取決于鱗片的片料厚度,對于同一模具,用不同厚度的片料制成的散熱器,其高度就不同,為達到一定高度,往往要綜合鱗片的片料厚度重新設計模具;2、卡接的牢固性仍不高,其卡接的牢度是由鱗片折邊的金屬硬度和彈性來保證的,當鱗片片料厚度較薄時,其硬度不夠,折邊受力后就易向外變形,影響牢固度,因此,該卡接方式只適用于片料較厚的散熱片。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散熱片卡接結構,其目的是一是使散熱鱗片組裝后的高度完全由模具來控制,不再受片料厚度的影響;二是使各鱗片的連接更牢固,組裝成型后就不易松脫,保證各鱗片之間形成均勻的間隙和良好的導熱性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散熱片卡接結構,每個散熱鱗片單元的兩個相對側邊上分別設有折邊,折邊邊緣上延伸設置有環(huán)型搭扣,該環(huán)型搭扣根部設有內折的 形折彎;環(huán)型搭扣的頂部設有一凸弧形扣,該凸弧形扣向折邊的外側凸出,其頂部為凸弧形頂位,底部為凸弧形卡位;在環(huán)型搭扣下方的折邊上設有一凹弧形扣,該凹弧形扣向折邊的內側內陷,其頂部為凹弧形卡位,底部為凹弧形頂位;所述散熱鱗片單元的基片邊緣上對應于環(huán)型搭扣開設有插接孔,該插接孔的寬度大于環(huán)型搭扣的寬度;第一散熱鱗片單元的環(huán)型搭扣插入第二散熱鱗片單元的插接孔中,其凸弧形卡位與第二散熱鱗片單元的凹弧形卡位相卡接,其凸弧形頂位與第三散熱鱗片單元的凹弧形頂位相抵接觸配合,各散熱鱗片單元依次循環(huán)卡接,疊加構成散熱片組。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解釋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環(huán)型搭扣根部設有內折的 形折彎”,是指環(huán)型搭扣的根部向內折,與折邊在側向上形成 形,其折彎深度最佳為一散熱鱗片片料的厚度,組裝前其搭扣折彎角度最佳為28-45度,組裝后環(huán)型搭扣被扳直,與折邊相平行。
2、上述方案中,所述環(huán)型搭扣的形狀可有多種形式a、環(huán)型搭扣為梯形環(huán)狀,上窄下寬,以窄端插入插接孔;b、環(huán)型搭扣為V形環(huán)狀,上窄下寬,以窄端插入插接孔;以上a、b方案為最佳方案。當然,本方案中的環(huán)型搭扣還可設計成U形環(huán)狀、方形環(huán)狀等各式形狀。
3、上述方案中,所述“散熱鱗片單元”是指重復出現的而且結構相同的組成散熱器的基本散熱鱗片結構。所述“鱗片單元的基片”是指散熱鱗片除折邊以外的主體部分或主片體。
4、上述方案中,關于卡接結構的數量設置問題,可以在散熱鱗片單元每側設置一對、兩對或三對及三對以上,也可以在散熱鱗片的一側設置奇數,而在另一側設置偶數,但其中比較好的做法是在每側相隔設有兩對或三對環(huán)型搭扣和插接孔。如果在散熱鱗片每側設置兩對環(huán)型搭扣和插接孔,一般情況下采用相隔對稱設置的方案較佳。
5、上述方案中,所述插接孔可為長方形孔、長圓形孔等,只要該孔可以容納環(huán)型搭扣和模具沖頭即可。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是單個散熱鱗片單元的環(huán)型搭扣2向內折有一定角度(一般為28-45度),參見附圖7所示,組裝時,多個散熱鱗片單元均以其環(huán)型搭扣2插入相臨鱗片的插接孔6中依次緊密相排,然后利用模具沖頭7插入插接孔6中,將各個環(huán)型搭扣2扳直,使前、后散熱鱗片上凸弧形扣4與凹弧形扣5相互卡接,直接著將各散熱鱗片連續(xù)卡接成排,此時,狀態(tài)如附圖8所示。
組裝成型后,如附圖5所示,第一散熱鱗片單元8、第二散熱鱗片單元9卡接時,第一單元8的凸弧形卡位12與第二單元9的凹弧形卡位13相抵靠,當第三散熱鱗片單元10卡裝上時,第三單元10的凹弧形頂位14正好接觸抵在第一單元8的凸弧形頂位11上,各單元的凸弧形扣4與凹弧形扣5依次循環(huán)緊密卡接成一扣鏈狀,從而使各單元間卡接緊密,無松動。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1、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內折的環(huán)型搭扣插入插接孔中,以各單元的凸弧形扣與凹弧形扣配合卡接,其散熱鱗片組裝后的整體高度由凹弧形扣與凸弧形扣的尺寸高度控制,不再受散熱片片料厚薄的影響,因此,其組裝后成品的高度完全由模具決定,用不同厚度的片料制成的成品,其高度可以保持一致。
2、同樣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內折的搭扣插入插接孔中,以各單元的凸弧形扣與凹弧形扣配合卡接,其連接牢固度好,其搭扣是內折外翻卡接的,卡接受力性好。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散熱鱗片單元立體圖;附圖2為附圖1的A處局部放大示意圖;附圖3為附圖1的B處局部放大示意圖;附圖4為附圖1的C-C向截面示意圖;附圖5為三片散熱鱗片單元疊加卡接成排后的主視示意圖;附圖6為十片散熱鱗片單元疊加卡接成排后的立體示意圖;附圖7為三片散熱鱗片單元疊加卡接狀態(tài)左視示意圖一;附圖8為三片散熱鱗片單元疊加卡接狀態(tài)左視示意圖二。
以上附圖中1、折邊;2、環(huán)型搭扣;3、 形折彎;4、凸弧形扣;5、凹弧形扣;6、插接孔;7、模具沖頭;8、第一散熱鱗片單元;9、第二散熱鱗片單元;10、第三散熱鱗片單元;11、凸弧形頂位;12、凸弧形卡位;13、凹弧形卡位;14、凹弧形頂位。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參見附圖1~附圖8附圖所示,一種散熱片卡接結構,每個散熱鱗片單元的兩個相對側邊上分別設有折邊1,該折邊1邊緣上延伸設置有環(huán)型搭扣2,該環(huán)型搭扣2根部與折邊1間設有內折的 形折彎3,其折彎深度等于散熱鱗片片料的厚度;環(huán)型搭扣2的頂部設有一凸弧形扣4,該凸弧形扣4向折邊的外側凸出,其頂部為凸弧形頂位11,底部為凸弧形卡位12;在環(huán)型搭扣2下方的折邊1上設有一凹弧形扣5,該凹弧形扣5向折邊1的內側內陷,其頂部為凹弧形卡位13,底部為凹弧形頂位14;所述散熱鱗片單元的基片邊緣上對應于環(huán)型搭扣2上設有長方形插接孔6,該插接孔6的寬度略大于環(huán)型搭扣2的寬度;第一散熱鱗片單元的環(huán)型搭扣2插入第二散熱鱗片單元的插接孔6中,其凸弧形卡位12與第二散熱鱗片單元的凹弧形卡位13相卡接,其凸弧形頂位11與第三散熱鱗片單元的凹弧形頂位14相抵接觸配合,各散熱鱗片單元依次循環(huán)卡接,疊加構成散熱片組。
環(huán)型搭扣2為梯形,上窄下寬,其窄端插入插接孔6。
散熱鱗片單元設有折邊1的兩側上對稱間隔設有兩對環(huán)型搭扣2和插接孔6。
本實施例以連續(xù)沖模制作并裝配成型。
裝配過程如下未裝配前單個散熱鱗片單元的環(huán)型搭扣2向內折有28度,參見附圖7所示,組裝時,多個散熱鱗片單元均以其環(huán)型搭扣2插入相臨鱗片的插接孔6中依次緊密相排,然后利用模具沖頭7插入插接孔6中,將各個環(huán)型搭扣2扳直,使前、后散熱鱗片上凸弧形扣4與凹弧形扣5相互卡接,直接著將各散熱鱗片連續(xù)卡接成排,此時狀態(tài)如附圖8所示;卡接后,各單元的凸弧形扣4與凹弧形扣5依次上下抵靠,組成一扣鏈,從而使各散熱片折邊間的連接更加緊密、可靠。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散熱片卡接結構,每個散熱鱗片單元的兩個相對側邊上分別設有折邊[1],其特征在于折邊[1]邊緣上延伸設置有環(huán)型搭扣[2],該環(huán)型搭扣[2]根部設有內折的 形折彎[3];環(huán)型搭扣[2]的頂部設有一凸弧形扣[4],該凸弧形扣[4]向折邊的外側凸出,其頂部為凸弧形頂位[11],底部為凸弧形卡位[12];在環(huán)型搭扣[2]下方的折邊[1]上設有一凹弧形扣[5],該凹弧形扣[5]向折邊[1]的內側內陷,其頂部為凹弧形卡位[13],底部為凹弧形頂位[14];所述散熱鱗片單元的基片邊緣上對應于環(huán)型搭扣[2]開設有插接孔[6],該插接孔[6]的寬度大于環(huán)型搭扣[2]的寬度;第一散熱鱗片單元的環(huán)型搭扣[2]插入第二散熱鱗片單元的插接孔[6]中,其凸弧形卡位[12]與第二散熱鱗片單元的凹弧形卡位[13]相卡接,其凸弧形頂位[11]與第三散熱鱗片單元的凹弧形頂位[14]相抵接觸配合,各散熱鱗片單元依次循環(huán)卡接,疊加構成散熱片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片卡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環(huán)型搭扣[2]為梯形環(huán)狀,上窄下寬,其窄端插入插接孔[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片卡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環(huán)型搭扣[2]為V形環(huán)狀,上窄下寬,其窄端插入插接孔[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片卡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環(huán)型搭扣[2]為U形環(huán)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片卡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環(huán)型搭扣[2]為方形環(huán)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片卡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鱗片單元設有折邊[1]的兩側上分別間隔設有兩對環(huán)型搭扣[2]和插接孔[6]。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片卡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鱗片單元設有折邊[1]的兩側上分別間隔設有三對環(huán)型搭扣[2]和插接孔[6]。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片卡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鱗片單元設有折邊[1]的兩側中,一側間隔設有兩對環(huán)型搭扣[2]和插接孔[6],另一側設有一對環(huán)型搭扣[2]和插接孔[6]。
專利摘要一種散熱片卡接結構,每個散熱鱗片單元的兩個相對側邊上分別設有折邊,其特征在于折邊邊緣上延伸設置有環(huán)型搭扣,該環(huán)型搭扣根部設有內折的ㄣ形折彎;環(huán)型搭扣的頂部設有一凸弧形扣,該凸弧形扣頂部為凸弧形頂位,底部為凸弧形卡位;在環(huán)型搭扣下方的折邊上設有一凹弧形扣,該凹弧形扣頂部為凹弧形卡位,底部為凹弧形頂位;所述散熱鱗片單元的基片邊緣上對應于環(huán)型搭扣開設有插接孔;第一散熱鱗片單元的環(huán)型搭扣插入第二散熱鱗片單元的插接孔中,其凸弧形卡位與第二散熱鱗片單元的凹弧形卡位相卡接,其凸弧形頂位與第三散熱鱗片單元的凹弧形頂位相抵接觸配合,各散熱鱗片單元依次循環(huán)卡接,疊加構成散熱片組。本實用新型散熱片組裝后的高度可以完全由模具來控制,不再受片料厚度的影響,并且連接也更牢固。
文檔編號G06F1/20GK2786920SQ20052007131
公開日2006年6月7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4月30日
發(fā)明者伍金財 申請人:伍金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