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減速機馬達及減速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零件較少、謀求輕量化的小型帶減速機馬達。一種帶減速機馬達,其將具備旋轉軸(21)的馬達機體(2)和旋轉軸(21)的旋轉減速后從輸出軸輸出,其具備:齒輪箱(11),其固定于所述馬達機體(2);蝸桿(12),其與旋轉軸(21)同軸地固定于形成于齒輪箱(11)中的軸承(13)并可自由旋轉;蝸輪(14),其可自由旋轉地容納于齒輪箱(11)中,并咬合于蝸桿;小齒輪(15),其與蝸輪(14)同軸設置,可與蝸輪(14)一同自由旋轉;以及輸出齒輪(16),其與小齒輪(15)咬合。輸出齒輪(16)固定于輸出軸,將所述馬達的輸出減速。
【專利說明】帶減速機馬達及減速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帶減速機馬達,其具有馬達機體和減速機,其中所述馬達機體具備旋轉軸,所述減速機將該馬達機體的旋轉軸的旋轉減速后從輸出軸輸出。
【背景技術】
[0002]一直以來,作為車輛用雨刷裝置、電動窗裝置、天窗裝置等的驅動源,電動馬達獲得了廣泛的應用。為了使電動馬達的旋轉與各裝置相適應,有必要將電動馬達的旋轉減速,為此,在電動馬達機體上安裝減速機,作為一個帶減速機馬達單元。
[0003]作為此類帶減速機馬達的實例,已知有如專利文獻I所示,將旋轉軸的旋轉分兩步減速后從輸出軸輸出的技術。該例中,馬達機體固定有齒輪箱,馬達機體的旋轉軸突入齒輪箱內部,在位于旋轉軸的齒輪箱內的外周面沿縱向排列形成有一對朝向相反的蝸桿。此夕卜,咬合于一個蝸桿的第I蝸輪與咬合于另一蝸桿的第2蝸輪在齒輪箱中夾持著旋轉軸配置于兩側,同時,與小齒輪相互咬合的輸出齒輪可自由旋轉地容納于齒輪箱內,該小齒輪被設置為與各蝸輪同軸且一體旋轉。由此,旋轉軸的旋轉即從蝸桿至蝸輪、繼而從小齒輪至輸出軸地分兩步被減速之后,從輸出軸輸出。
[0004]此外,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一種具備馬達機體和減速機的帶減速機馬達,其中,所述馬達機體具備旋轉軸,所述減速機將所述旋轉軸的旋轉減速后從輸出軸輸出。該帶減速機馬達具有:齒輪箱,其固定于所述馬達機體;蝸桿,其形成于所述旋轉軸的外周面,容納于所述齒輪箱中;第I蝸輪,其可自由旋轉地容納于所述齒輪箱中,并咬合于所述蝸桿;第2蝸輪,其可自由旋轉地容納于所述齒輪箱中,并咬合于所述蝸桿;第I小齒輪,其與所述第I蝸輪同軸設置,與所述第I蝸輪一同旋轉;第2小齒輪,其與所述第2蝸輪同軸設置,與所述第2蝸輪一同旋轉;以及與所述第I小齒輪咬合的內齒輪及與所述第2小齒輪咬合的外齒輪。其具有固定于所述輸出軸、可在所述齒輪箱中自由旋轉的輸出齒輪。
[0005]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6]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2-262515號公報
[0007]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7-085416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08]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
[0009]但是,在專利文獻I所述的帶減速機馬達中,在齒輪箱內部,除了沿縱向排列的一對蝸桿和咬合于這些蝸桿的一對蝸輪外,還設置有與小齒輪咬合的輸出齒輪,沿輸出軸的軸向觀察時,各齒輪與作為最終減速齒輪的輸出齒輪的重疊部分較小,與之相應地齒輪箱的尺寸變大,這妨礙了該帶減速機馬達實現(xiàn)小型化。
[0010]此外,由于在旋轉軸的外周面除了順時針方向的蝸桿外,還須形成逆時針方向的蝸桿,加大了將蝸桿加工至旋轉軸上的難度,提高了該帶減速機馬達的成本。
[0011]不過,現(xiàn)有的帶減速機馬達的零件數(shù)量較多,結構較為復雜。而且,現(xiàn)有的帶減速機馬達具有進一步進行小型化、輕量化改進的余地。
[0012]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小型帶減速機馬達,其結構簡單,零件較少,以實現(xiàn)輕量化。
[0013]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速機,其與馬達連接,構成小型且輕巧的帶減速機馬達。
[0014]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0015]旨在解決該課題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帶減速機馬達,其將具備旋轉軸的馬達機體和所述旋轉軸的旋轉減速后從輸出軸輸出,其特征在于,其具備:齒輪箱,其固定于所述馬達機體;蝸桿,其與所述旋轉軸同軸地固定于形成于該齒輪箱內的軸承且可自由旋轉;蝸輪,其可自由旋轉地容納于所述齒輪箱中,并咬合于所述蝸桿;小齒輪,其與所述蝸輪同軸設置,與所述蝸輪一同自由旋轉;以及輸出齒輪,其與所述小齒輪咬合。所述輸出齒輪固定于所述輸出軸,將所述馬達的輸出減速。
[0016]本發(fā)明的帶減速機馬達中,優(yōu)選所述小齒輪的齒數(shù)為5?7片。
[0017]此外,本發(fā)明的帶減速機馬達中,優(yōu)選與所述小齒輪咬合的輸出齒輪擁有沿漸開線曲線的齒尖方向或齒根方向延長的齒形曲線,所述小齒輪與所述輸出齒輪的咬合率為1.0以上,滑動率為20以下。
[0018]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減速機,其將具備旋轉軸的馬達機體和所述旋轉軸的旋轉減速后從輸出軸輸出,其特征在于,其具備:齒輪箱,其固定于所述馬達機體;蝸桿,其與所述旋轉軸同軸地固定于形成于該齒輪箱內的軸承且可自由旋轉;蝸輪,其可自由旋轉地容納于所述齒輪箱中,并咬合于所述蝸桿;小齒輪,其與所述蝸輪同軸設置,與所述蝸輪一同自由旋轉;以及輸出齒輪,其與所述小齒輪咬合。所述輸出齒輪固定于所述輸出軸,將所述馬達的輸出減速。
[0019]如此構成的本發(fā)明的帶減速機馬達,零件較少,節(jié)省空間,能夠實現(xiàn)輕量化。
[0020]此外,本發(fā)明的減速機可以與馬達連接,構成零件較少、小巧輕便的帶減速機馬達。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示出本發(fā)明的帶減速機馬達的立體圖。
[0022]圖2為圖1的帶減速機馬達的水平方向的截面圖。
[0023]圖3為圖2的A-A截面圖。
[0024]符號說明
[0025]I 減速機
[0026]2 馬達
[0027]11齒輪箱
[0028]12 蝸桿
[0029]13 軸承
[0030]14 蝸輪
[0031]15小齒輪
[0032]16輸出齒輪[0033]17輸出部
[0034]17A輸出軸
[0035]18螺絲
[0036]21旋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37]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加以說明。
[0038]如圖1~3所示,本發(fā)明的帶減速機馬達將具備旋轉軸21的馬達機體2和旋轉軸21的旋轉減速后從輸出軸17A (參照圖3)輸出,其可作為車輛用雨刷裝置、電動窗裝置、天窗裝置等的驅動源使用。
[0039]固定、連接于馬達機體2的減速機I容納于齒輪箱11中,該齒輪箱11固定于馬達機體2。而且,齒輪箱11由比如上下方向的2個部件(齒輪箱主體11’、蓋體11”)構成,通過螺絲18、18、18等固定方法加以固定。
[0040]更具體而言,本發(fā)明的帶減速機馬達中的齒輪箱11中,具有可自由旋轉地支撐與馬達機體2的旋轉軸21同軸固定著的蝸桿12的軸承13,還容納有:蝸輪14,其咬合于蝸桿;小齒輪15,其與蝸輪14同軸設置,與蝸輪14 一同自由旋轉;輸出齒輪16,其與小齒輪15咬合。以此構成了減速機1。
[0041]亦即,本發(fā)明的帶減速機馬達的結構為:介由固定于旋轉軸21的蝸桿12,由同軸設置的蝸輪14和小齒輪15對馬達機體2的旋轉軸21的旋轉力進行減速后,將其傳導至輸出齒輪16,由連接于輸出齒輪16的輸出部17輸出。
[0042]本發(fā)明的帶減速機馬達中,蝸桿12的一端與馬達機體2的旋轉軸21固定,另一端被齒輪箱11中的軸承13可自由旋轉地支撐。如此一來,其形成為有利于承受蝸桿12和蝸輪14之間產(chǎn)生的徑向載荷的結構。
[0043]此外,馬達機體2的旋轉軸21系與蝸桿12分體構成,故可做得更加小巧,馬達機體2的體積也可與之相應縮小,能夠實現(xiàn)輕量化、削減成本。
[0044]而且,本發(fā)明的帶減速機馬達中,與蝸輪14同軸設置、將旋轉力減速后傳導至輸出齒輪16的小齒輪15的齒數(shù)優(yōu)選為5~7片,更優(yōu)選為5片或6片。
[0045]這樣,通過將小齒輪15的齒數(shù)設置為5~7片,即可獲得較大的模數(shù)。亦即,若將小齒輪15的齒數(shù)設置為5~7片,較之迄今所采用的小齒輪,可獲得2倍以上的模數(shù),并且,小齒輪15的輪齒強度較之迄今所采用的小齒輪,亦達2倍以上。而且,與本發(fā)明中的小齒輪15同軸設置的蝸輪14的齒形可以是現(xiàn)有公知的標準型齒形。
[0046]為此,不必如現(xiàn)有技術般設置多個蝸輪和小齒輪,通過一個蝸輪14和小齒輪15即可構成本發(fā)明的帶減速機馬達中的減速機1。
[0047]因此,通過將小齒輪15的齒數(shù)設置為5~7片,即可以較少的零件和簡單的結構構成帶減速機馬達。
[0048]此外,本發(fā)明的帶減速機馬達中,與小齒輪15咬合且固定于輸出軸17A的輸出齒輪16,為擁有沿漸開線曲線的齒尖方向或齒根方向延長的齒形曲線的齒輪,從輸出及噪音角度方面考慮,優(yōu)選小齒輪15與所述輸出齒輪的咬合率為1.0以上,滑動率為20以下。
[0049]以上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方式。[0050]例如,實施方式中,對帶減速機馬達進行了說明,而固定、連接于馬達的減速機本身也屬于本發(fā)明的范疇。
[0051]產(chǎn)業(yè)上的可利用性
[0052]本發(fā)明的帶減速機馬達中,蝸桿的一端與馬達機體的旋轉軸固定,另一端被齒輪箱中的軸承可自由旋轉地支撐。為此,其結構有利于承受蝸桿和蝸輪之間產(chǎn)生的徑向載荷。
[0053]此外,本發(fā)明的帶減速機馬達中,馬達機體的旋轉軸與蝸桿分體構成,可以做的更加小巧,馬達機體2的體積可與之相應地縮小,能夠實現(xiàn)輕量化、削減成本。
[0054]本發(fā)明的理想實施方式中,將小齒輪的齒數(shù)設置為5?7片。為此,較之迄今所采用的小齒輪,可獲得2倍以上的模數(shù),并且,小齒輪的輪齒強度較之迄今所采用的小齒輪,亦可達2倍以上。因此,不必如現(xiàn)有技術般設置多個蝸輪和小齒輪,通過一個蝸輪和小齒輪即可構成本發(fā)明的帶減速機馬達中的減速機1,可以較少的零件和簡單的結構,構成帶減速機馬達。
【權利要求】
1.一種帶減速機馬達,其將具備旋轉軸的馬達機體和所述旋轉軸的旋轉減速后從輸出軸輸出,其特征在于, 其具備: 齒輪箱,其固定于所述馬達機體, 蝸桿,其與所述旋轉軸同軸地固定于形成于該齒輪箱中的軸承且可自由旋轉, 蝸輪,其可自由旋轉地容納于所述齒輪箱中,并咬合于所述蝸桿, 小齒輪,其與所述蝸輪同軸設置,可與所述蝸輪一同自由旋轉,以及 輸出齒輪,其與所述小齒輪咬合; 其中,所述輸出齒輪固定于所述輸出軸,將所述馬達的輸出減速。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減速機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齒輪的齒數(shù)為5?7片。
3.根據(jù)權利要求1?2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帶減速機馬達,其特征在于,與所述小齒輪咬合的輸出齒輪擁有沿漸開線曲線的齒尖方向或齒根方向延長的齒形曲線,所述小齒輪與所述輸出齒輪的咬合率為1.0以上,滑動率為20以下。
4.一種減速機,其將具備旋轉軸的馬達機體和所述旋轉軸的旋轉減速后從輸出軸輸出,其特征在于,其具備:齒輪箱,其固定于所述馬達機體;蝸桿,其與所述旋轉軸同軸地固定于形成于該齒輪箱中的軸承且可自由旋轉;蝸輪,其可自由旋轉地容納于所述齒輪箱中,并咬合于所述蝸桿;小齒輪,其與所述蝸輪同軸設置,可與所述蝸輪一同自由旋轉;以及輸出齒輪,其與所述小齒輪咬合;其中,所述輸出齒輪固定于所述輸出軸,將所述馬達的輸出減速。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減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齒輪的齒數(shù)為5?7片。
6.根據(jù)權利要求4?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減速機,其特征在于,與所述小齒輪咬合的輸出齒輪擁有沿漸開線曲線的齒尖方向或齒根方向延長的齒形曲線,所述小齒輪與所述輸出齒輪的咬合率為1.0以上,滑動率為20以下。
【文檔編號】F16H1/20GK103683649SQ201310060298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18日
【發(fā)明者】田中稔 申請人:田中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