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加強型發(fā)動機雙端直連動力輸出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配套在農(nóng)用聯(lián)合收割機上的柴油發(fā)動機用雙端動力輸出結構,具體地說是一種加強型發(fā)動機雙端直連動力輸出結構,屬于機械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玉米收割機是在玉米成熟或接近成熟時,根據(jù)農(nóng)藝要求,用來完成對玉米秸桿收割的機械作業(yè)農(nóng)機具,是針對新型能源開發(fā)和減輕農(nóng)民朋友勞動強度而研究開發(fā)的一種新型農(nóng)業(yè)機械,是一種價格低廉、適合配套農(nóng)村小四輪來收割玉米秸桿的農(nóng)業(yè)機械。玉米收割機能夠縮短農(nóng)民朋友的勞動周期,讓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解放出來。而隨著國家對農(nóng)用機械的優(yōu)惠政策,部分地區(qū)對玉米收割機的補貼更是達到了 309^40%,這進一步的刺激了市場的消費力,使近年來玉米收割機市場異?;鸨?。但在全國收割機市場一片大好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技術問題?,F(xiàn)在國內市場上最原始的玉米收割機柴油機由汽車用發(fā)動機改裝而來,它采用傳統(tǒng)的曲軸-飛輪-離合器-傳動軸-萬向節(jié)-變速箱的傳動方式,其動力輸出結構是圖I所示的離合器動力輸出結構,圖I中,I是齒輪、2是飛輪、3是主軸瓦、4是止推片、5是油封座、6是油封、7是曲軸、8是軸承、9是飛輪螺栓、10是離合器蓋及壓盤總成、11是離合器從動盤總成、12是花鍵傳動軸、13是分離軸承座、14是分離軸承、15是油嘴、16是彈性擋圈、17是擋圈、18是軸承、19是離合器殼、20是分離叉球形支柱、21是分離撥叉、22是分泵支架、23是離合器分泵支架。這種離合器動力輸出結構的優(yōu)點在于負荷能力強,傳輸扭矩無損失。但其缺點也同樣明顯,具體為(1)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發(fā)動機運行所產(chǎn)生負荷主要由離合器摩擦片承受,所以離合器摩擦片損壞率極高,滿負荷工作狀態(tài)下平均三至五天發(fā)動機就需更換新的離合器摩擦片,而由于整車布局原因,離合器拆卸也極其困難,無專門器械將無法操作;(2)其配套輔助設施較多,需安裝分泵、分泵支架、分離撥叉等等,使用成本較高。(3)使用繁瑣,油嘴15處需頻繁添加潤滑油。在上述離合器動力輸出結構的基礎上,市場上又開發(fā)了一種單邊皮帶輪動力輸出結構,它是目前玉米收割機市場上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動力傳輸結構。該動力輸出結構如圖2所不,圖2中,I是齒輪、2是飛輪、3是主軸瓦、4是止推片、5是油封座、6是油封、7是曲軸、8是軸承、9是飛輪螺栓、24是皮帶輪。在此動力輸出結構中,收割機由皮帶輪通過皮帶傳輸動力,皮帶輪直接安裝在飛輪上,飛輪與曲軸連接,曲軸由主軸瓦支撐。這種動力輸出結構的優(yōu)點在于結構簡單、成本低,新品開發(fā)試制階段不需要廠家制作鑄造造型模具,只需整車廠家生產(chǎn)安裝皮帶輪,幾日內就能做出樣品供實驗或試配使用,制作速度快,能同時適應多品種小批量和單品種大批量生產(chǎn)。但是其缺點也同樣明顯,具體為(1)發(fā)動機在后端由三角皮帶輸出動力,這樣在工作時皮帶的側向拉力過大,使曲軸與主軸瓦之間的間隙過小無法形成油膜而造成主軸瓦單邊磨損、曲軸磨損、后油封磨損漏油,甚至導致曲軸斷裂。如果將皮帶張緊力減小,則皮帶打滑、動力不足;(2)由于所損害的都是發(fā)動機內部件,一般用戶無維修能力,而送返回廠家耗時過多,而玉米產(chǎn)地的玉米收割季節(jié)往往僅一個月,大大影響了用戶使用效率。為解決上述皮帶輪動力輸出結構的缺點,現(xiàn)在廠家又在此基礎上研究開發(fā)了一種加強型動力輸出結構,具體如圖3所示,圖3中,I是齒輪、2是飛輪、3是主軸瓦、4是止推片、5是油封座、6是油封、7是曲軸、8是軸承、9是飛輪螺栓、24是皮帶輪、25是襯套、26是軟鍵、27是傳動軸、28是離合器殼、29是軸承。這種加強型動力輸出結構中的傳動軸與飛輪之間通過彈性鍵進行軟連接,使飛輪承受徑向載荷時有個 緩沖的余地,而傳動軸通過兩個軸承固定,進一步將徑向載荷傳遞到離合器殼上,有效地避免了傳統(tǒng)皮帶輪前后動力輸出結構所造成的軸瓦單邊磨損、曲軸磨損、后油封磨損漏油等故障。但是這種結構的缺點同樣明顯,具體為(1)產(chǎn)品使用零件多,產(chǎn)品制造成本大;(2)存在試制修改尺寸造成工裝和模具退修或者報廢的風險;(3)生產(chǎn)廠需有鑄造能力才能承制生產(chǎn)(或外協(xié)鑄造),可生產(chǎn)廠家范圍小;(4)配不同主機廠不同車型需要不同的尺寸結構,需要制作各種不同的造型模具,所以不適合多品種生產(chǎn),尤其不適合多品種少批量性生產(chǎn)。(5)結構不夠緊湊,由于國家現(xiàn)在對玉米收割機車架尺寸都有所限制,所以多數(shù)玉米收割機上無足夠空間配合這種結構。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加強型發(fā)動機雙端直連動力輸出結構,其結構巧妙合理、生產(chǎn)靈活、輸出動力高、承受負荷能力高,便于拆卸,能同時適應多品種小批量和單品種大批量生產(chǎn),而且安全系數(shù)、使用壽命方面完全滿足國家相關要求及標準。按照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加強型發(fā)動機雙端直連雙端動力輸出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在發(fā)動機后端的第一動力輸出結構和安裝在發(fā)動機前端的第二動力輸出結構;所述第一動力輸出結構包括齒輪、飛輪、主軸瓦、曲軸、軸承、皮帶輪、動力輸出軸、離合器殼、后端軸承和飛輪殼,所述齒輪安裝在發(fā)動機后端的飛輪上,飛輪與曲軸連接,曲軸由主軸瓦支撐,所述發(fā)動機后端的飛輪殼上安裝有離合器殼,所述離合器殼上設有伸出部,該伸出部內過盈裝配有后端軸承;動力輸出軸通過飛輪螺栓直接安裝在飛輪后端面上,動力輸出軸外端通過后端軸承支承定位,動力輸出軸內端通過間隙裝配在曲軸后端內的軸承支承定位,所述軸承、后端軸承與動力輸出軸之間均為間隙配合,所述皮帶輪通過起動螺栓和墊塊安裝在動力輸出軸上;所述第二動力輸出結構包括前端皮帶輪、前端起動螺栓、螺栓壓板、前端軸承和前端油封,所述曲軸從發(fā)動機前端的齒輪室蓋內伸出,所述前端皮帶輪套在曲軸前端并通過前端起動螺栓和螺栓壓板緊固;所述齒輪室蓋上設有向外延伸的伸出部,所述前端油封裝在齒輪室蓋的伸出部與前端皮帶輪之間;所述前端皮帶輪的內端表面上設有凹腔,所述齒輪室蓋的伸出部伸入前端皮帶輪的凹腔內,所述前端軸承套裝在前端軸承上并置于凹腔內,前端軸承與凹腔底部接觸,前端軸承內圈與皮帶輪之間采用過盈配合,前端軸承外圈與齒輪室蓋伸出部內壁之間為間隙配合。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離合器殼的伸出部直接伸入皮帶輪內部,離合器殼與皮帶輪之間的徑向留有2-5_間隙,軸向留有3-6_間隙;離合器殼內端面與飛輪后端面之間留有3-5mm間隙。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動力輸出軸與皮帶輪的連接部分為錐形,所述錐形部分的錐度在1:5-1:10之間。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皮帶輪后端與動力輸出軸外端面留有2-5mm間隙,所述動力輸出軸內端面與曲軸端面之間留有3-5mm間隙。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離合器殼后端面表面上的伸出部外周加工有內周加強圓筋,所述離合器殼后端面最外圈加工有外周加強圓筋,所述離合器殼后端面表面上加工有若干條連接內周加強圓筋與外周加強圓筋的徑向加強直筋,所述離合器殼后端面表面上的所有安裝孔的中心位置分別位于一條徑向加強直筋上;所述離合器殼前端表面上加工有以發(fā)動機起動機中心線為圓心的槽,該槽用于避免離合器殼與起動機產(chǎn)生干涉。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前端皮帶輪的外圈加工有若干個與前端皮帶輪內的前端軸承位置對應的螺紋通孔,當需要更換前端軸承時,在螺紋通孔上擰入相應螺栓即可將前端軸承頂出。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齒輪室蓋上的所有搭子頂部與齒輪室蓋伸出部 壁之間加工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的高度與所有連接加強筋的搭子的高度齊平,加強筋頂端面與前端皮帶輪內端面之間留有2-5mm的間隙。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軸承、后端軸承和前端軸承均選用密封軸承。本發(fā)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一、在新品開發(fā)零件試制階段(1)不需要廠家制作鑄造造型模具,只需整車廠家提供生產(chǎn)廠家皮帶輪安裝位置,幾日內就能做出樣品供實驗或試配使用,制作速度快;(2)成本低,雖然也是用動力輸出軸狀態(tài),但是沒有如圖4加強型后端動力輸出結構所附帶復雜結構。二、在用戶使用過程中(I)發(fā)動機在工作時由皮帶的產(chǎn)生的巨大側向拉力經(jīng)由軸承傳遞至離合器殼和齒輪室蓋上,而離合器殼與齒輪室蓋由加強筋加強保護,極大地避免了發(fā)動機上主軸瓦單邊磨損、曲軸磨損、油封磨損漏油甚至曲軸斷裂等現(xiàn)象;(2)由于發(fā)動機在前后端由在工作時由皮帶的產(chǎn)生的巨大側向拉力大部分由軸承及離合器殼、齒輪室蓋分擔,而離合器殼、齒輪室蓋上有加強筋起保護加固作用,這樣整個傳動系統(tǒng)的薄弱點就位于軸承,而軸承的更換就相對簡單便捷的多,用戶基本可以自行操作完成。(3)在相同條件下,與傳統(tǒng)結構上軸與皮帶輪連接相比,本發(fā)明中的動力輸出軸與皮帶輪之間的連接部分為錐形,錐配合在滿足了該結構所需摩擦力、強度的同時,所選用軸承、軸都相對尺寸小得多,使得結構更緊湊。三、在批量生產(chǎn)階段(1)原材料資源豐富生產(chǎn)周期短,材料市場普及高采購快,可滿足市場隨時增加計劃的需求;(2)變型設計能力強,如改皮帶輪安裝尺寸,軸承寬度,只要更改相應尺寸即可。
圖I為現(xiàn)有的離合器動力輸出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xiàn)有的單邊皮帶輪后端動力輸出結構示意圖。圖3為現(xiàn)有的加強型單邊皮帶輪后端動力輸出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位于發(fā)動機后端的第一動力輸出結構不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位于發(fā)動機前端的第二動力輸出結構示意圖。圖6. I為圖4中離合器殼的零件主視圖。
圖6· 2為圖6· I中的A-A向剖視圖。圖6. 3為圖6. I中的B-B向局部剖視圖。圖7. I為圖5中齒輪室蓋的零件主視圖。 圖7. 2為圖5中齒輪室蓋的零件剖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 一齒輪、2 —飛輪、3—主軸瓦、4一止推片、5—油封座、6 —油封、7 —曲軸、8—軸承、9 一飛輪螺栓、10—離合器蓋及壓盤總成、11 一離合器從動盤總成、12—花鍵傳動軸、13—分離軸承座、14 一分離軸承、15—油嘴、16—彈性擋圈、17—擋圈、18—軸承、19 一離合器殼、10—分離叉球形支柱、21—分離撥叉、22—分泵支架、23—離合器分泵支架、24—皮帶輪、25—襯套、26—軟鍵、27—傳動軸、28—離合器殼、29—軸承、30—動力輸出軸、31—離合器殼、32—后端軸承、33—起動螺栓、34—墊塊、35—飛輪殼、36—前端皮帶輪、37 一如端起動螺檢、38—螺檢壓板、39 —如端軸承、40 —如端油封、41 一齒輪室蓋、42 —內周加強圓筋、43一外周加強圓筋、44一徑向加強直筋、45一槽、46一加強筋、A一發(fā)動機起動機軸向中心。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描述。如圖所示,本發(fā)明所述的加強型發(fā)動機雙端直連雙端動力輸出結構包括安裝在發(fā)動機后端的第一動力輸出結構和安裝在發(fā)動機前端的第二動力輸出結構。所述第一動力輸出結構如圖4所示,其主要由齒輪I、飛輪2、主軸瓦3、止推片4、油封座5、油封6、曲軸7、軸承8、飛輪螺栓9、皮帶輪24、動力輸出軸30、離合器殼31、后端軸承32、起動螺栓33、墊塊34和飛輪殼35組成;所述齒輪I安裝在發(fā)動機后端的飛輪2上,飛輪2與曲軸7連接,曲軸7由主軸瓦3支撐,止推片4、油封座5套裝在曲軸7上,油封6裝在油封座5內;所述離合器殼31安裝在發(fā)動機后端的飛輪殼35上,所述離合器殼31上設有伸出部,該伸出部內過盈裝配有后端軸承32 ;所述動力輸出軸30通過飛輪螺栓9直接安裝在飛輪2后端面上,飛輪螺栓9的數(shù)量為4-6個,多個飛輪螺栓9在圓周方向上均布;所述動力輸出軸30外端通過后端軸承32支承定位,動力輸出軸30內端通過過盈裝配在曲軸7后端內的軸承8支承定位,所述軸承8、后端軸承32與動力輸出軸30之間均為間隙配合;所述皮帶輪24通過起動螺栓33和墊塊34安裝在動力輸出軸30上。所述第二動力輸出結構如圖5所示,其主要由前端皮帶輪36、前端起動螺栓37、螺栓壓板38、前端軸承39和前端油封40組成,所述曲軸7從發(fā)動機前端的齒輪室蓋41內伸出,所述前端皮帶輪36套在曲軸7前端并通過前端起動螺栓37和螺栓壓板38緊固;所述齒輪室蓋41上設有向外延伸的伸出部,所述前端油封40裝在齒輪室蓋41的伸出部與前端皮帶輪36之間;所述前端皮帶輪36的內端表面上設有凹腔,所述齒輪室蓋41的伸出部伸入前端皮帶輪36的凹腔內,所述前端軸承39套裝在前端軸承39上并置于凹腔內,前端軸承39與凹腔底部接觸,前端軸承39內圈與皮帶輪24之間采用過盈配合,前端軸承39外圈與齒輪室蓋41伸出部內壁之間為間隙配合。如圖4所示,所述離合器殼31的伸出部直接伸入皮帶輪24內部,離合器殼31與皮帶輪24之間的徑向留有2-5mm間隙,軸向留有3_6mm間隙;離合器殼31內端面與飛輪2后端面之間留有3-5_間隙。這樣可以避免部件之間在機器運行時產(chǎn)生干涉。
如圖4所示,所述皮帶輪24后端與動力輸出軸30外端面留有2_5mm間隙,以留有足夠空間壓緊皮帶輪24 ;所述動力輸出軸30內端面與曲軸7端面之間留有3-5mm間隙。如圖4所示,所述動力輸出軸30與皮帶輪24的連接部分為錐形,所述錐形部分的錐度在1:5-1:10之間,這樣能在較緊湊的結構下滿足發(fā)動機所需輸出力矩;裝配時,動力輸出軸30與皮帶輪24連接部分的錐面用環(huán)規(guī)涂色檢查,貼合應大于70%。所述動力輸出軸30與皮帶輪24連接部分的軸向長度應該在40-55mm之間,以滿足皮帶輪24輸出力矩所需的摩擦力。 如圖6. f圖6. 3所示,為了提高離合器殼31的結構強度,所述離合器殼31后端面表面上的伸出部外周加工有厚度為4-5mm的內周加強圓筋42,所述離合器殼31后端面最外圈向中心15 25_范圍內加工有厚度為4-5_的外周加強圓筋43,所述離合器殼31后端面表面上加工有若干條連接內周加強圓筋42與外周加強圓筋43的徑向加強直筋44,所述離合器殼31后端面表面上的所有安裝孔的中心位置分別位于一條徑向加強直筋44上。所述外周加強圓筋43在所有安裝孔位置處,向安裝孔外圓內全部锪平。所述離合器殼31前端表面上加工有以發(fā)動機起動機軸向中心A為圓心的槽45,該槽45用于避免離合器殼31與起動機產(chǎn)生干涉。本發(fā)明使用一段時間后,前端皮帶輪36內的前端軸承39不可避免地會被磨損而需要更換,為了給前端軸承39的更換維修提供方便,本發(fā)明在前端皮帶輪36的外圈加工有若干個與前端皮帶輪36內的前端軸承39位置對應的螺紋通孔,當需要更換前端軸承39時,在螺紋通孔上擰入相應螺栓即可將前端軸承39頂出。如圖7. 1、7. 2所示,為了提高所述齒輪室蓋41的結構強度,所述齒輪室蓋41上的所有搭子頂部與齒輪室蓋41伸出部壁之間加工有加強筋46,所述加強筋46的高度與所有搭子的高度齊平,加強筋46頂端面與前端皮帶輪36內端面之間留有2-5mm的間隙,以避免部件之間產(chǎn)生干涉。本發(fā)明中,所述的軸承8、后端軸承32和前端軸承39均選用密封軸承8 ;所述用于安裝皮帶輪24的起動螺栓33和用于安裝前端皮帶輪36的前端起動螺栓37在安裝時需要涂潤滑油,起動螺栓33和前端起動螺栓37應經(jīng)過磁力探傷檢測,不允許有任何缺陷,探傷后退磁處理。
權利要求
1.加強型發(fā)動機雙端直連雙端動力輸出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在發(fā)動機后端的第一動力輸出結構和安裝在發(fā)動機前端的第二動力輸出結構;所述第一動力輸出結構包括齒輪(I)、飛輪(2)、主軸瓦(3)、曲軸(7)、軸承(8)、皮帶輪(24)、動力輸出軸(30)、離合器殼(31)、后端軸承(32)和飛輪殼(35),所述齒輪(I)安裝在發(fā)動機后端的飛輪(2)上,飛輪(2)與曲軸(7)連接,曲軸(7)由主軸瓦(3)支撐,所述發(fā)動機后端的飛輪殼(35)上安裝有離合器殼(31),所述離合器殼(31)上設有伸出部,該伸出部內過盈裝配有后端軸承(32);動力輸出軸(30)通過飛輪螺栓(9)直接安裝在飛輪(2)后端面上,動力輸出軸(30)外端通過后端軸承(32)支承定位,動力輸出軸(30)內端通過過盈裝配在曲軸(7)后端內的軸承(8)支承定位,所述軸承(8)、后端軸承(32)與動力輸出軸(30)之間均為間隙配合,所述皮帶輪(24)通過起動螺栓(33)和墊塊(34)安裝在動力輸出軸(30)上;所述第二動力輸出結構包括前端皮帶輪(36)、前端起動螺栓(37)、螺栓壓板(38)、前端軸承(39)和前端油封(40),所述曲軸(7 )從發(fā)動機前端的齒輪室蓋(41)內伸出,所述前端皮帶輪(36 )套在曲軸(7 )前端并通過前端起動螺栓(37)和螺栓壓板(38)緊固;所述齒輪室蓋(41)上設有向外延伸的伸出部,所述前端油封(40)裝在齒輪室蓋(41)的伸出部與前端皮帶輪(36)之間;所述前端皮帶輪(36)的內端表面上設有凹腔,所述齒輪室蓋(41)的伸出部伸入前端皮帶輪(36)的凹腔內,所述前端軸承(39)套裝在前端軸承(39)上并置于凹腔內,前端軸承(39)與凹腔底部接觸,前端軸承(39 )內圈與皮帶輪(24)之間采用過盈配合,前端軸承(39 )外圈與齒輪室蓋(41)伸出部內壁之間為間隙配合。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加強型發(fā)動機雙端直連雙端動力輸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器殼(31)的伸出部直接伸入皮帶輪(24 )內部,離合器殼(31)與皮帶輪(24 )之間的徑向留有2-5mm間隙,軸向留有3_6mm間隙;離合器殼(31)內端面與飛輪(2)后端面之間留有3-5mm間隙。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加強型發(fā)動機雙端直連雙端動力輸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輸出軸(30)與皮帶輪(24)的連接部分為錐形,所述錐形部分的錐度在1:5-1:10之間。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加強型發(fā)動機雙端直連雙端動力輸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帶輪(24)后端與動力輸出軸(30)外端面留有2-5mm間隙,所述動力輸出軸(30)內端面與曲軸(7)端面之間留有3-5mm間隙。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加強型發(fā)動機雙端直連雙端動力輸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器殼(31)后端面表面上的伸出部外周加工有內周加強圓筋(42),所述離合器殼(31)后端面最外圈加工有外周加強圓筋(43),所述離合器殼(31)后端面表面上加工有若干條連接內周加強圓筋(42)與外周加強圓筋(43)的徑向加強直筋(44),所述離合器殼(31)后端面表面上的所有安裝孔的中心位置分別位于一條徑向加強直筋(44)上;所述離合器殼(31)前端表面上加工有以發(fā)動機起動機軸向中心(A)為圓心的槽(45),該槽(45)用于避免離合器殼(31)與起動機產(chǎn)生干涉。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加強型發(fā)動機雙端直連雙端動力輸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皮帶輪(36)的外圈加工有若干個與前端皮帶輪(36)內的前端軸承(39)位置對應的螺紋通孔,當需要更換前端軸承(39)時,在螺紋通孔上擰入相應螺栓即可將前端軸承(39)頂出。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加強型發(fā)動機雙端直連雙端動力輸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室蓋(41)上的所有搭子頂部與齒輪室蓋(41)伸出部壁之間加工有加強筋(46),所述加強筋(46)的高度與所有連接加強筋的搭子的高度齊平,加強筋(46)頂端面與前端皮帶輪(36)內端面之間留有2-5mm的間隙。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加強型發(fā)動機雙端直連雙端動力輸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8)、后端軸承(32)和前端軸承(39)均選用密封軸承(8)。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加強型發(fā)動機雙端直連動力輸出結構,包括安裝在發(fā)動機后端的第一動力輸出結構和安裝在發(fā)動機前端的第二動力輸出結構;第一動力輸出結構包括齒輪、飛輪、主軸瓦、曲軸、軸承、皮帶輪、動力輸出軸、離合器殼、后端軸承和飛輪殼,發(fā)動機后端的飛輪殼上安裝離合器殼,離合器殼上設有伸出部,伸出部內裝配有后端軸承;動力輸出軸直接安裝在飛輪后端面上,皮帶輪安裝在動力輸出軸上;第二動力輸出結構包括前端皮帶輪、前端起動螺栓、螺栓壓板、前端軸承和前端油封。本發(fā)明結構巧妙合理而又緊湊、生產(chǎn)靈活、輸出動力高、承受負荷能力高,便于拆卸,能同時適應多品種小批量和單品種大批量生產(chǎn),安全系數(shù)、使用壽命完全滿足國家相關要求及標準。
文檔編號F02B61/06GK102628399SQ20121014961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14日
發(fā)明者史秉豐, 湯麗群, 王興光, 王希武, 許應祥 申請人:江蘇四達動力機械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