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單缸四沖程摩托車汽油發(fā)動機平衡減振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慣性力的補償,尤其是摩托車發(fā)動機通過曲軸、連桿及其配置來補償曲軸系統(tǒng)的慣性力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單缸四沖程頂桿式摩托車汽油發(fā)動機,未另對其發(fā)動機曲軸連桿活塞運動時產生的往復慣性力采取平衡措施,僅依靠曲柄的配重來完成。但是,曲軸連桿活塞部件工作時,會產生旋轉慣性力和往復慣性力,前者主要由連桿大頭及曲柄銷等繞曲軸軸線旋轉的質量產塵的,而后者是由連桿小頭、活塞銷及活塞等零部件沿發(fā)動機氣缸體軸線作往復運動的質量產生的,往復慣性力為一階往復慣性力與二階往復慣性力之和,二階往復慣性力較小,一般不作考慮。曲柄上的配重除能完全平衡旋轉慣性力外,僅能平衡掉大約二分之一的一階往復慣性力,剩下的一階往復慣性力存在,帶來震動、噪聲等,影響發(fā)動機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針對單缸四沖程頂桿式摩托車汽油發(fā)動機提供一種平衡減振機構,平衡此類發(fā)動機曲軸連桿活塞部分運動時產生的全部旋轉慣性力和一階往復慣性力,從而減小發(fā)動機及整車的振動及噪聲。
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是其與連桿相連接的左、右曲柄分別做在曲軸上,并置于由左、右曲軸箱體所組成的腔中,該曲軸的伸出右曲軸箱體一端裝有離合器主動齒輪的附近位置的曲軸上裝有隨其轉動的平衡軸主動齒輪;平衡軸上有平衡軸從動齒輪,該平衡軸從動齒輪與前述平衡軸主動齒輪嚙合,平衡軸從動齒輪帶動平衡軸轉動;平衡軸安裝在前述左曲軸箱體和右曲軸箱體間,該平衡軸兩端用軸承支承,一端伸出右曲軸箱體,伸出端安裝平衡軸從動齒輪;平衡軸從動齒輪與平衡軸主動齒輪的徑向尺寸大小相等。
工作原理如下,曲柄上加配重可以平衡旋轉慣性力和二分之一倍的一階往復慣性力,剩下的一階往復慣性力由有偏心配重的平衡軸來平衡,該平衡軸繞與曲軸軸線相平行的軸線反向轉動,轉動與曲軸轉動方向相反但大小相同,其產生的慣性力在與氣缸體中心軸線相平行直線上的慣性力相平衡。為使轉動與曲軸轉動方向相反但速度大小相同,曲軸靠兩個齒數(shù)及模數(shù)相同的平衡軸主動齒輪和平衡軸從動齒輪帶動平衡軸轉動。
采用了本實用新型后,其有益效果是,與原不帶平衡軸發(fā)動機相比減小振動平均達50%以上,噪音降低;發(fā)動機整體結構改變不大,由于主、從動齒輪布置在右箱體外側,拆卸方便,具有結構簡單、安全可靠、通用性強等優(yōu)點。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案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系現(xiàn)有方案示意圖。
圖2系本實用新型的方案的結構剖面視圖。
圖3系本實用新型的圖2方案的右面視圖。
圖中1.右曲軸箱體,2.曲軸,3.連桿,4.右曲柄,5.平衡軸主動齒輪,6.離合器主動齒輪,9.平衡軸從動齒輪,10.止退墊圈,11.螺母,14.右曲軸箱蓋,17.軸承,18.平衡軸,20.左曲軸箱蓋,21.左曲柄,23.左曲軸箱體。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現(xiàn)有平衡減振機構平衡慣性力由曲軸上的左曲柄21、右曲柄4的配重來完成,除能完全平衡旋轉慣性力,還能平衡掉二分之一倍的一階往復慣性力。
圖2中,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為在現(xiàn)有平衡減振機構的基礎上,即連桿3裝在帶有平衡配重的左曲柄21和右曲柄4中間,左、右曲柄由其兩側的軸上裝著的軸承,安裝固定于左曲軸箱體23和右箱曲軸體1上,左、右曲軸箱體間裝有紙墊,以防止漏油;增加平衡軸18;方法為在右曲軸箱體1外側,離合器主動齒輪6內側,右曲柄4的曲軸2上有加工好的半圓鍵槽,右曲柄4轉動時,可通過半圓鍵帶動平衡軸主動齒輪5轉動,平衡軸主動齒輪帶動平衡軸從動齒輪9轉動,平衡軸從動齒輪9帶動平衡軸18轉動;為使平衡軸18轉動與曲軸2轉動方向相反但速度大小相同,平衡軸主動齒輪5與平衡軸從動齒輪9大小相等,平衡軸從動齒輪9通過半圓鍵與帶偏心配重的平衡軸18連接,發(fā)動機工作時,平衡軸從動齒輪9的軸向串動由止退墊圈10和螺母11來限制,平衡軸18安裝在左曲軸箱體23和右曲軸箱體1中,參見附圖3,發(fā)動機前下方看,平衡軸配置在曲軸的前下方,并通過兩端的軸承17安裝固定于左曲軸箱體23和右曲軸箱體1上。左曲軸箱體蓋20、右曲軸箱體蓋14和它們之間的紙墊分別將左、右曲軸箱體23、1外側密封,平衡軸主動齒輪5和平衡軸從動齒輪9裝在右曲軸箱體1和右曲軸箱體蓋14所組成的封閉腔內。
平衡軸18的安裝不局限于前述位置,如安裝在左曲柄21側,平衡軸主動齒輪5和平衡軸從動齒輪9也不一定非要相等,只要能產生與前述的往復慣性力相當?shù)钠胶鈶T性力也能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工作原理及過程曲軸連桿活塞部件工作時,會產生旋轉慣性力和往復慣性力,前者主要由連桿大頭及曲柄銷等繞曲軸軸線旋轉的質量產生的,而后者是由連桿小頭、活塞銷及活塞等,沿發(fā)動機氣缸體軸線作往復運動的質量產生的,往復慣性力為一階往復慣性力與二階往復慣性力之和,二階往復慣性力較小,一般不作考慮。該平衡減振機構曲軸的左曲柄21、右曲柄4上的配重除能完全平衡旋轉慣性力,還能平衡掉二分之一倍的一階往復慣性力,剩下的一階往復慣性力由曲軸2轉動時通過半圓鍵帶動平衡軸主動齒輪5轉動,平衡軸主動齒輪帶動平衡軸從動齒輪9轉動,平衡軸從動齒輪9帶動平衡軸18轉動,平衡軸18由于不對稱均衡,其轉動產生一慣性力,該慣性力與前述余下的一階往復慣性力相等。平衡軸18繞與曲軸2軸線相平行的軸線轉動,轉速與曲軸2轉速相反但大小相同,其產生的慣性力在與氣缸體中心軸線相平行直線上的慣性力相平衡,平衡軸18的偏心配重可采用切除的方法,即橫截面的圓或其它形狀非對稱去掉一部份,當然平衡軸的偏心配重也可用其它方法。曲軸2靠兩個齒數(shù)及模數(shù)相同的平衡軸主動齒輪5和平衡軸從動齒輪9帶動平衡軸18轉動。
權利要求1.一種單缸四沖程摩托車汽油發(fā)動機平衡減振機構,其與連桿相連接的左、右曲柄分別做在曲軸上,并置于由左、右曲軸箱體所組成的腔中,該曲軸的伸出右曲軸箱體一端裝有離合器主動齒輪,其特征在于曲軸(2)上裝有隨其轉動的平衡軸主動齒輪(5);平衡軸(18)上有平衡軸從動齒輪(9),該平衡軸從動齒輪(9)與前述平衡軸主動齒輪(5)嚙合。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缸四沖程摩托車汽油發(fā)動機平衡減振機構,其特征在于平衡軸(18)安裝在前述左曲軸箱體(23)和右曲軸箱體(1)間,該平衡軸(18)兩端用軸承支承,一端伸出右曲軸箱體(1),伸出端安裝平衡軸從動齒輪(9)。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單缸四沖程摩托車汽油發(fā)動機平衡減振機構,其特征在于平衡軸從動齒輪(9)與平衡軸主動齒輪(5)的徑向尺寸大小相等。
專利摘要一種單缸四沖程摩托車汽油發(fā)動機平衡減振機構,用于平衡發(fā)動機曲軸連桿活塞部分運動時產生的全部旋轉慣性力和一階往復慣性力。其與連桿相連接的左、右曲柄分別配重基礎上,在曲柄的曲軸的伸出右曲軸箱體一端裝有離合器主動齒輪的附近位置上裝有隨其轉動的平衡軸主動齒輪,平衡軸上有平衡軸從動齒輪,該平衡軸從動齒輪與前述平衡軸主動齒輪嚙合,平衡軸從動齒輪帶動平衡軸轉動。與原不帶平衡軸發(fā)動機相比減小振動平均達50%以上,噪音降低;發(fā)動機整體結構改變不大,拆卸方便,具有結構簡單、安全可靠、通用性強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F02B75/06GK2572017SQ02253189
公開日2003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9月24日
發(fā)明者郝寧寧, 曾慶祝 申請人:重慶宗申技術開發(fā)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