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醫(yī)學器械,尤其涉及一種醫(yī)學檢驗用攪拌或搖混裝置。
背景技術:
在醫(yī)院的檢驗中,無論是將采出的人體血液放入采血瓶內與防凝劑進行混勻,還是對人體的采集物進行微生物培養(yǎng),往往需要將這些血液和采集物進行搖混或攪拌操作?,F有的攪拌設備葉片都是單向旋轉的,攪拌物只沿著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方向轉動,在攪拌中,只順著一個方向轉動容易使聚集出團塊,這樣就背離了原本的希望拌勻的初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葉片隨軸一和軸二同時繞兩個垂直的軸心線轉動,攪拌物不但受到水平方向的攪拌力,而且受到兩個相反的垂直方向的攪拌力的作用,因而使攪拌腔內的攪動物沒有明顯的流動規(guī)律,形不成穩(wěn)定的渦流,也不能聚集成團塊,從而攪拌更均勻的一種醫(yī)學檢驗用攪拌或搖混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攪拌腔,又提供了位于攪拌腔的垂直交叉的軸一和軸二,軸一繞其軸心線轉動;軸二即隨著軸一沿軸一的軸心線轉動,又繞軸二的軸心線轉動;軸二設置有葉片,葉片隨軸一和軸二同時繞兩個垂直的軸心線轉動,攪拌物不但受到水平方向的攪拌力,而且受到兩個相反的垂直方向的攪拌力的作用,因而使攪拌腔內的攪動物沒有明顯的流動規(guī)律,形不成穩(wěn)定的渦流,也不能聚集成團塊。
具體為,本發(fā)明為一種醫(yī)學檢驗用攪拌或搖混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設置有攪拌機構,所述攪拌機構傳動連接有動力及減速機構,所述殼體的底部設置有攪拌腔;所述攪拌機構包括伸入所述攪拌腔的軸一,所述軸一位于所述攪拌腔的部分活動連接有軸二,所述軸一與所述軸二的軸心線交叉,所述軸二設置有葉片;所述軸一傳動連接所述動力及減速機構;所述軸二連接有錐齒輪一,所述錐齒輪一嚙合有錐齒輪二,所述錐齒輪二連接有軸三,所述軸三與所述殼體固定連接。
其中,所述殼體頂部設置有動力及減速機構,所述動力及減速機構的傳動軸的端部設置有齒輪三,所述軸一的上端設置有與所述齒輪三嚙合的齒輪四;所述軸一為空心軸,所述軸三設置在所述軸一的內部并穿過所述軸一的上端與所述殼體固定連接;所述軸一的下端設置有變向腔,所述軸二穿過所述變向腔,所述錐齒輪一和錐齒輪二位于所述變向腔內部。
所述軸二的中部與所述變向腔連接,所述軸二的兩端相對所述軸一的軸心線對稱,所述軸二的兩端設置有若干組對稱的所述葉片,所述葉片由所述軸二的中部向兩端長度和厚度逐漸縮小。
所述攪拌腔的頂部連接有軸一座,所述軸一座為設定長度的圓筒狀,所述軸一座的底部與所述軸一之間設置有向心軸承一,所述向心軸承一下側設置有密封圈;所述軸一座的頂部設置有推力軸承一,所述推力軸承一上側設置有所述齒輪四;所述殼體還包括設置在其頂部的齒輪外殼,所述軸三的上端與所述齒輪外殼固定連接,所述齒輪外殼將所述齒輪三、齒輪四和推力軸承一封閉在其內部;所述動力及減速機構設置在所述齒輪外殼上。
所述錐齒輪一與所述變向腔之間設置有推力軸承二。
攪拌腔的底部為半圓球狀。
所述軸三的靠近所述錐齒輪二的位置與所述軸一的內壁之間設置有向心軸承二。
所述軸二由中部至兩端直徑逐漸縮小。
工作時,動力及減速機構帶動齒輪三轉動,齒輪三驅動齒輪四及軸一轉動,軸二和葉片繞軸一的軸心線轉動;軸二繞軸一的軸心線的轉動,使嚙合的錐齒輪一繞錐齒輪二轉動,從而帶動軸二及葉片也圍繞軸二的軸心線轉動,從而使葉片形成圍繞兩個垂直的軸心線同時轉動的運動軌跡。
并且,當軸二每繞軸一轉動半圈相對于攪拌腔而言,都相當于葉片在垂直方向開始了反向旋轉。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據對上述方案的敘述得知,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軸一繞其軸心線轉動;軸二即隨著軸一沿軸一的軸心線轉動,又繞軸二的軸心線轉動;葉片隨軸一和軸二同時繞兩個垂直的軸心線轉動,攪拌物不但受到水平方向的攪拌力,而且受到兩個相反的垂直方向的攪拌力的作用,因而使攪拌腔內的攪動物沒有明顯的流動規(guī)律,形不成穩(wěn)定的渦流,也不能聚集成團塊,從而達到攪拌更均勻的目的。軸三的上端于殼體固定連接,簡化了傳動機構,由于軸三的下端與軸二之間設置有錐齒輪機構,因而當軸二繞軸一旋轉時,錐齒輪機構的約束自己而然地使軸二會沿自身的軸心線轉動。軸一為空心軸,軸三及軸三與軸二的傳動部位設置在軸一及變向腔的內部,從而避免了不必要的與攪拌物的接觸;軸一的上端設置齒輪三并與側面的齒輪四嚙合驅動,從而為軸三向上通過提供空間。軸二兩端設置有對稱的葉片,且葉片由軸二的中部向兩端長度厚度逐漸縮小,從而使中部的葉片攪動范圍更大點,兩端的葉片也不會在水平時與圓筒狀的殼體碰撞。葉片厚度逐漸縮小,以及軸二由中部至兩端直徑逐漸縮小,在軸二和葉片的強度的同時,也適當減少零件的重量。軸一座為設定長度的圓筒狀,從而增加克服軸一擺動的力矩。軸一懸吊的攪拌,會產生一定的擺動,因為軸一與軸一座根部設置有向心軸承一。所述齒輪四的下側設置推力軸承一用于支撐整個攪拌機構的轉動。齒輪一與變向腔之間設置有推力軸承二,避免了軸二的沿其軸向的竄動。軸三的靠近錐齒輪二的位置與軸一的內壁之間設置有向心軸承二,從而避免了錐齒輪一和錐齒輪二的脫開。攪拌腔的底部為半球狀,從而使攪拌沒有死角。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2、攪拌機構;3、動力及減速機構;4、攪拌腔;5、軸一;6、軸二;7、葉片;8、錐齒輪一;9、錐齒輪二;10、軸三;11、軸一座;12、向心軸承一;13、密封圈;14、推力軸承一;15、齒輪四;16、齒輪外殼;17、齒輪三;18、向心軸承二;19、變向腔;20、推力軸承二。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是
一種醫(yī)學檢驗用攪拌或搖混裝置,包括殼體1,殼體1設置有攪拌機構2,攪拌機構2傳動連接有動力及減速機構3,殼體1的底部設置有攪拌腔4;攪拌機構2包括伸入攪拌腔4的軸一5,軸一5位于攪拌腔4的部分活動連接有軸二5,軸一5與軸二6的軸心線交叉,軸二6設置有葉片7;軸一5傳動連接動力及減速機構3;軸二6連接有錐齒輪一8,錐齒輪一8嚙合有錐齒輪二9,錐齒輪二9連接有軸三10,軸三10與殼體1固定連接。
具體為,殼體1還包括設置在其頂部的齒輪外殼16,動力及減速機構設置在齒輪外殼16上,動力及減速機構3的傳動軸的端部設置有齒輪三17,軸一5的上端設置有與齒輪三17嚙合的齒輪四15;軸一5為空心軸,軸三10設置在軸一5的內部并穿過軸一5的上端與殼體1固定連接,軸三10的靠近錐齒輪二9的位置與軸一5的內壁之間設置有向心軸承二18;軸一5的下端設置有變向腔19,軸二6穿過變向腔19,錐齒輪一8和錐齒輪二9位于變向腔19內部,錐齒輪一8與變向腔19之間設置有推力軸承二20。
攪拌腔4的頂部連接有軸一座11,軸一座11為設定長度的圓筒狀,軸一座11的底部與軸一5之間設置有向心軸承一12,向心軸承一12下側設置有密封圈13;軸一座11的頂部設置有推力軸承一14,推力軸承一14上側設置齒輪四15;軸三10的上端與齒輪外殼16固定連接,齒輪外殼16將齒輪三17、齒輪四15和推力軸承一14封閉在其內部。
軸二6的中部與變向腔19連接,軸二6的兩端相對軸一5的軸心線對稱,軸二6的兩端各設置有三組對稱的葉片7,葉片7由軸二6的中部向兩端長度和厚度逐漸縮?。惠S二6由中部至兩端直徑逐漸縮小。
攪拌腔4的底部為半圓球狀。
工作時,動力及減速機構3帶動齒輪三17轉動,齒輪三17驅動齒輪四15及軸一5轉動,軸二6和葉片7繞軸一5的軸心線轉動;軸二6繞軸一5的軸心線的轉動,使嚙合的錐齒輪一8繞錐齒輪二9轉動,從而帶動軸二6及葉片7也圍繞軸二6的軸心線轉動,從而使葉片7形成圍繞兩個垂直的軸心線同時轉動的運動軌跡。
并且,當軸二6每繞軸一5轉動半圈相對于攪拌腔4而言,都相當于葉片7在垂直方向開始了反向旋轉。
本發(fā)明未經描述的技術特征能夠通過或采用現有技術實現,在此不再贅述,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發(fā)明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