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汽車尾氣凈化器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汽車尾氣凈化器的催化劑載體涂覆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排放的廢氣主要由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hc)和氮氧化合物(nox)等組成,它們在空氣中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在太陽光線的作用下,氮氣化合物和碳氫化合物會起反應,生成含有二氧化氮(no2)和臭氧(o3)的光化學煙霧,這兩種物質均難溶于水,被吸入人體會長驅直入到肺部,濃度大時可引起中毒性水腫,進入血液可形成變性血紅蛋白,使組織缺氧,對人們健康危害極大。另外,氫氧化合物進入大氣后會形成酸雨,危害生態(tài)環(huán)境。隨著汽車數量不斷增加,世界各國日益重視汽車廢氣的排放問題。通過涂覆有催化劑的多孔陶瓷材料,能夠將廢氣中的hc、co變成水和co2,同時把nox分解成氮氣和氧氣?,F有的催化劑載體上的催化劑完全展開足有兩個足球場的面積。
涂覆催化劑至催化劑載體上是催化器生產的關鍵步驟,催化劑載體為多個蜂窩孔的柱狀體,催化劑多采用氧化鋁、鈰鋯粉、鈀、鉑和銠等貴重金屬,價格較高。而涂覆層的厚度對于催化效果和使用壽命影響不大,相反涂覆層較厚時,由于催化劑易脫落,反而使用壽命較低?,F有的涂覆過程多采用正壓涂覆方式,采用該方式存在涂覆層較厚,且涂覆不均勻的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催化劑載體涂覆裝置,能夠使催化劑均勻地涂覆到催化劑載體上,且便于多余催化劑的回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催化劑載體涂覆裝置,包括工作臺,工作臺上端設有至少一個支承座,支承座具有一內部通道,內部通道成上大下小的錐形;內部通道與抽風管連通,抽風管與負壓泵的進風口連通,負壓泵的出風口通過氣液混合管與氣液分離罐連接,氣液分離罐的頂部設有排氣管,氣液分離罐的底部設有排漿閥。
在支承座設有壓力傳感器,在抽風管上設有由壓力傳感器控制啟閉的電磁閥。
所述的支承座為采用橡膠、聚四氟乙烯或尼龍材質的錐形管,錐形管的大端直徑大于催化劑載體的外徑,錐形管的小端直徑小于催化劑載體的外徑。
所述的支承座為聚四氟乙烯或尼龍材質的板材,在板材上設有上大下小的錐形孔,錐形孔的大端直徑大于催化劑載體的外徑,錐形孔的小端直徑小于催化劑載體的外徑。
板材通過螺栓與法蘭管連接,法蘭管與抽風管連接。
在工作臺與板材之間設有壓力傳感器,在抽風管上設有由壓力傳感器控制啟閉的電磁閥。
所述的負壓泵為水環(huán)負壓泵,水環(huán)負壓泵與自動補液裝置連接。
氣液混合管與氣液分離罐的外壁沿切向連接,在氣液分離罐的頂部中間設有排氣管,排氣管的下端低于與氣液混合管連接的位置。
排氣管的下端設有擴徑管口。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催化劑載體涂覆裝置,通過采用負壓涂覆的方式,使催化劑能夠均勻涂覆在催化劑載體的表面。設置的氣液分離罐,便于多余催化劑與空氣的分離,利于催化劑的回收。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另一可選結構的示意圖。
圖中:工作臺1,承座2,催化劑載體3,法蘭管4,第一電磁閥5,第二電磁閥5',抽風管6,負壓泵7,氣液分離罐8,排氣管81,擴徑管口82,氣液混合管9,排漿閥10,壓力傳感器11,自動補液裝置12。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中,一種催化劑載體涂覆裝置,包括工作臺1,工作臺1上端設有至少一個支承座2,支承座2具有一內部通道,內部通道成上大下小的錐形;內部通道與抽風管6連通,抽風管6與負壓泵7的進風口連通,負壓泵7的出風口通過氣液混合管9與氣液分離罐8連接,氣液分離罐8的頂部設有排氣管81,氣液分離罐8的底部設有排漿閥10。
使用時,將催化劑載體3置于支承座2上,催化劑載體3的底面與支承座2的內部通道的錐形面形成密封,啟動負壓泵7,將催化劑利用坩堝淋在催化劑載體3的上端面。在負壓作用下,催化劑進入到催化劑載體3的蜂窩狀孔洞中,并均勻涂覆在孔洞的內壁,多余的催化劑從催化劑載體3的底面排出,經過負壓泵7送入到氣液分離罐8中,進行氣液分離。氣體從排氣管81排出,液體漿料收集在氣液分離罐8的底部,達到一定量后從氣液分離罐8底部的排漿閥10回收。
在優(yōu)選的方案如圖2中,在支承座2設有壓力傳感器11,在抽風管6上設有由壓力傳感器11控制啟閉的電磁閥。由此結構,便于實現自動控制,當支承座2被放上催化劑載體3后,壓力傳感器11檢測到催化劑載體3增加的重量,將數據發(fā)送到控制裝置,例如plc或單片機,控制裝置則控制電磁閥開啟,例如圖2中的第一電磁閥5,第一電磁閥5開啟,使負壓泵7能夠在支承座2形成負壓工況。
可選的方案如圖1中,所述的支承座2為采用橡膠、聚四氟乙烯或尼龍材質的錐形管,錐形管的大端直徑大于催化劑載體3的外徑,錐形管的小端直徑小于催化劑載體3的外徑。由此結構,便于實現與催化劑載體3之間的密封。
另一優(yōu)選的方案如圖2中,所述的支承座2為聚四氟乙烯或尼龍材質的板材,在板材上設有上大下小的錐形孔,錐形孔的大端直徑大于催化劑載體3的外徑,錐形孔的小端直徑小于催化劑載體3的外徑。由此結構,便于實現與催化劑載體3之間的密封。并且采用板材也便于加工。并且也便于和抽風管6的連接。減少非標準零件的使用。
優(yōu)選的方案如圖2中,板材通過螺栓與法蘭管4連接,法蘭管4與抽風管6連接。
優(yōu)選的方案如圖2中,在工作臺1與板材之間設有壓力傳感器11,在抽風管6上設有由壓力傳感器11控制啟閉的電磁閥。由此結構,便于壓力傳感器11的安裝和檢測,也便于實現自動控制,當支承座2被放上催化劑載體3后,壓力傳感器11檢測到催化劑載體3增加的重量,將數據發(fā)送到控制裝置,例如plc或單片機,控制裝置則控制電磁閥開啟,例如圖2中的第一電磁閥5,第一電磁閥5開啟,使負壓泵7能夠在支承座2形成負壓工況。
優(yōu)選的方案如圖2中,所述的負壓泵7為水環(huán)負壓泵,水環(huán)負壓泵與自動補液裝置12連接。采用水環(huán)負壓泵便于催化劑的回收,也便于后繼的氣液分離工序。本例中的自動補液裝置12用于根據水環(huán)負壓泵內的液位補充液體。
優(yōu)選的方案如圖1、2中,氣液混合管9與氣液分離罐8的外壁沿切向連接,在氣液分離罐8的頂部中間設有排氣管81,排氣管81的下端低于與氣液混合管9連接的位置。采用切向連接的方式,利用離心使氣體與液體分離。排氣管81下端低于與氣液混合管9避免液體從排氣管81被排出。
排氣管81的下端設有擴徑管口82。由此結構,即便催化劑的液體落在排氣管81的外壁,由于擴徑管口82的結構,該處的氣體流速相對較低,也不容易將催化劑液體帶入到排氣管81中。
本例中,為便于催化劑的回收,在氣液分離罐8的內壁和排氣管81的外壁都涂覆有聚四氟乙烯。
上述的實施例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技術方案,而不應視為對于本發(fā)明的限制,在互不沖突的前提下,本發(fā)明記載的各項技術特征能夠互相組合。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方案,包括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方案中技術特征的等同替換方案為保護范圍。即在此范圍內的等同替換改進,也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