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富含血小板血漿采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為提供一種離心管體結構,方便在血液離心后調整血漿層、血沉棕黃層(buffy coat)、紅血球到特定位置,用以收集取得血衆(zhòng)、紅血球、或是高濃度血小板血衆(zhòng),也可用來判定紅血球的含量是否偏低或過高的富含血小板血漿采集裝置。
背景技術:
按,血液在加入抗凝血劑后去離心,如圖1,為一般血液離心后的分層示意圖,一般可分為三層:血衆(zhòng)層10、血沉棕黃層(buffy coat) 12、紅血球層14。而血沉棕黃層(buffycoat) 12約為總體積1%,不容易從血漿層10與紅血球14中分辨出及取得。一般血液離心管或采血管的內徑設計均為同等寬度一直到底部,無特殊狀設計讓血液分層可明顯顯現,尤其血沉棕黃層(buffy coat)部分,而且也無機構設計可調整血液分層至特定位置,讓使用者方便取得所要的離心后血液部位。所以在富含血小板血漿的采集上,目前并無一簡單且實用的采集裝置。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以特殊的離心管形狀設計與搭配的結構設計,讓血液在離心后的分層更為明顯,來方便取得所需的血沉棕黃層(buffy coat)或是血漿層與紅血球層。為達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為一種富含血小板血漿采集裝置,包括:一管體,該管體兩端分別界定一開口,且位于該管體中段處形成一內徑小于該管體內徑的窄管部;及一個用于遮蓋其中的一該開口的蓋體及一個用于封閉另一開口的活塞。其中該窄管部于兩端分別形成一與該管體連結,且具備一預定角度的斜面,而此了頁定角度為100 — 150度。前述的管體內徑為I 一 1.6公分,而窄管部內徑則為0.2 — I公分。而位在管體內部用來防止液體漏出的活塞則可受到推桿的推擠而向另一端移動。由于管體由聚丙烯材質所制作,其大小與管徑與一般離心管或采血管相近,但中間的窄管部則以漏斗狀作為設計,主要目的在于讓中間變窄,并且利用推桿可直接頂推活塞,在血液離心后,用來移動血沉棕黃層(buffy coat)到管子中央,如此一來,血沉棕黃層可以被集中在窄管部,血液分層也更為明顯,讓血沉棕黃層(buffy coat)可以容易從血漿層與紅血球層中間被分辨出,方便使用者取得富含血小板的血漿。本發(fā)明的次要目的在于:運用位在管體兩端的蓋體與活塞,則讓使用者容易打開進行操作以及防止液體(血液)由管體底部流出。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用以收集取得血漿、紅血球、或是高濃度血小板血漿,也可用來判定紅血球的含量是否偏低或過高。本發(fā)明的又一目的在于:先前裝置均需使用搭配的特定離心機,耗時耗費地取得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本發(fā)明的采集裝置適用于大部分的離心機種,且僅需離心一次10分鐘,搭配采集裝置的特殊設計結構(窄管部),可輕易把血沉棕黃層(buffy coat)集中到采集處,大量采集純化后優(yōu)質的PRP。
圖1為一般血液離心后的分層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加入血液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離心后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推動推桿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7為本發(fā)明血沉棕黃層位于窄管部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8為圖7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號說明:
習知元件
血漿層10
血沉棕黃層12
紅血球層14
本發(fā)明元件
富含血小板血漿采集裝置2
管體20
開口202
窄管部22
斜面220
蓋體24
活塞3
推桿4
血沉棕黃層50
血漿層52
紅血球層54。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閱圖2及圖3所示,為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及分解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發(fā)明為一種富含血小板血漿采集裝置2,包括:一管體20,該管體20兩端分別界定一開口 202,且位于該管體20中段處形成一內徑小于該管體20內徑的窄管部22 ; —個用于遮蓋其中的一該開口 202的蓋體24及一個用于封閉另一開口 202的活塞3。其中該窄管部22于兩端分別形成一與該管體20連結,且具備一預定角度的斜面220,而此預定角度為100 - 150度。前述的管體20內徑為I 一 1.6公分,而窄管部22內徑則為0.2 — I公分。另外請參閱圖6,位于管體20內部下方則設置一活塞3,藉由此活塞3以防止液體漏出。請同時配合參閱圖4、圖5、圖6、圖7及圖8所示,為本發(fā)明加入血液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離心后的狀態(tài)示意圖、推動推桿的狀態(tài)示意圖、血沉棕黃層位于窄管部的狀態(tài)示意圖及為圖7的局部放大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參閱圖4,首先將管體20上的蓋體24打開,將6至10毫升的血液放入此管體20 (為離心管),加入約0.5至2毫升的抗凝血劑,使得總體積約7至11毫升,蓋上蓋體24進行離心作業(yè)。將血液離心分層,只需一次離心1000 2000 g,約10分鐘。而在圖5中則是已完成離心后的狀態(tài),離心后可看見血沉棕黃層(buffy coat) 50在管體20正中央下方約數公分處,在血沉棕黃層(buffy coat) 50上方的是血漿層52,而在血沉棕黃層(buffy coat) 50下方的則是紅血球層54,而后,參閱圖6及圖7,則是利用推桿4抵住活塞3并輕推,此時,將血沉棕黃層50移動到管體20中央的窄管部22,由于具有100 - 150度的斜面220能夠將血沉棕黃層50在擠堆的過程中更順利的集中至窄管部22,最值得一提的是,管體20內徑為I 一 1.6公分而窄管部22內徑則為
0.2-1公分,因此更能清楚集中且辨別出血沉棕黃層50的位置,另外,可在圖8中明顯看到血液的分層以及血沉棕黃層50的位置。
權利要求
1.一種富含血小板血漿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管體,該管體兩端分別界定一開口,且位于該管體中段處形成一內徑小于該管體內徑的窄管部 '及 一個用于遮蓋其中的一該開口的蓋體及一個用于封閉另一開口的活塞。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含血小板血漿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窄管部于兩端分別形成一與該管體連結,且具備一預定角度的斜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富含血小板血漿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預定角度為100-150 度。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含血小板血漿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管體內徑為I一 1.6公分。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含血小板血漿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窄管部內徑為0.2 -1公分。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含血小板血漿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位于該管體內部下方,且可被推動并移動該管體內部液體的位置的推桿活塞。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富含血小板血漿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推桿一端設置一用以接觸該液體的橡膠活塞;推桿一端用以推動活塞,移動血沉棕黃層(buffy coat)到窄管部以利米集。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富含血小板血漿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橡膠活塞的活塞體外徑為I 一 1.6公分。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為有關于一種富含血小板血漿采集裝置,其主要一個兩端均界定一開口的管體及一個用于遮蓋其中之一該開口的蓋體與一個用于封閉另一開口的活塞組成,而位在管體中段處形成一內徑小于該管體內徑的窄管部,運用管體及推桿的搭配,在血液離心后,可方便利用推桿推動活塞將富含血小板與白血球的血沉棕黃層(buffycoat)移動到管體中間。而此管體中間的窄管部可讓血沉棕黃層(buffycoat)更為明顯,讓使用者方便取得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再運用位在管體一端的蓋體,則讓使用者容易打開進行操作。
文檔編號B01D17/038GK103111097SQ201110362790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16日
發(fā)明者黃美月 申請人:瑪旺干細胞醫(yī)學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