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具備沿著形成在頂棚側的行進路徑行進來輸送物品的輸送裝置、和作為輸送裝置的物品的輸送源或輸送目標的輸送對象部的物品輸送設備。
背景技術:
作為上述那樣的物品輸送設備,已知有在特開2009-12916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設備。在專利文獻1的物品輸送設備中具備的輸送裝置,具備在行進路徑內(nèi)沿著行進路徑行進的行進部(行進部110)、支承物品的第一支承部(把持部150)、和將第一支承部懸掛支承的第二支承部(移動部140)。該輸送裝置如專利文獻1的圖1及圖2所示那樣構成為,能夠在行進路徑內(nèi)的避讓位置與相對于行進路徑位于側方的突出位置之間使第二支承部相對于行進部在路徑寬度方向(行進路徑的寬度方向)上移動。并且,為了防止因伴隨著第二支承部從避讓位置向突出位置的移動的重心移動而輸送裝置傾斜,在專利文獻1的輸送裝置中,設有通過從下側相對于行進軌道(軌道部300)接觸來防止輸送裝置的傾斜的傾斜防止機構(外伸托梁部200)。
順便說一下,從制造成本的降低的觀點來看,希望能夠抑制輸送裝置的結構的復雜化,從能量消耗量的降低的觀點來看,希望能夠抑制沿著行進路徑行進的輸送裝置的重量的增大。關于這一點,在專利文獻1的技術中,是僅用設在輸送裝置中的傾斜防止機構防止第二支承部位于突出位置的狀態(tài)即突出狀態(tài)下的輸送裝置的傾斜的結構。因此,傾斜防止機構的結構容易復雜化,傾斜防止機構的重量也容易增大。結果,在專利文獻1的技術中,對于具備傾斜防止機構的輸送裝置抑制結構的復雜化及重量的增大并不容易。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所以,希望實現(xiàn)一種能夠在抑制輸送裝置的結構的復雜化及輸送裝置的重量的增大的同時、限制突出狀態(tài)下的輸送裝置的傾斜的物品輸送設備。
鑒于上述的物品輸送設備如以下這樣構成。即,一種物品輸送設備,具備:輸送裝置,沿著形成在頂棚側的行進路徑行進,輸送物品;輸送對象部,作為前述輸送裝置的物品的輸送源或輸送目標;前述輸送對象部被配置在比前述行進路徑靠下側的位置,且配置在作為前述行進路徑的寬度方向的路徑寬度方向上的前述行進路徑的外側;前述輸送裝置具備行進部、第一支承部、第二支承部、第一驅(qū)動部、第二驅(qū)動部,前述行進部在前述行進路徑內(nèi)沿著前述行進路徑行進,前述第一支承部支承物品,前述第二支承部將前述第一支承部懸掛支承,前述第一驅(qū)動部使前述第一支承部相對于前述第二支承部升降,前述第二驅(qū)動部在前述行進路徑內(nèi)的避讓位置和以上下方向觀察與前述輸送對象部重疊的突出位置之間使前述第二支承部相對于前述行進部在前述路徑寬度方向上移動;其特征在于,具備支承部件,前述支承部件在作為前述第二支承部位于前述突出位置的狀態(tài)的突出狀態(tài)下,在容許前述第一支承部相對于前述第二支承部的升降移動的狀態(tài)下將前述第二支承部從下側支承;前述支承部件被前述頂棚直接或間接地支承。
即,在物品輸送設備中具備在突出狀態(tài)下將第二支承部從下側支承的支承部件。由此,在因第二支承部位于突出位置而容易在輸送裝置內(nèi)產(chǎn)生較大的力矩載荷的突出狀態(tài)下,能夠?qū)覓熘С械谝恢С胁康牡诙С胁康妮d荷用支承部件承受,相應地能夠降低由輸送裝置負擔的力矩載荷。結果,在突出狀態(tài)下,能夠?qū)⒂奢斔脱b置負擔的力矩載荷的大小抑制在適當?shù)姆秶鷥?nèi)而限制輸送裝置的傾斜。
并且,支承部件不是設在輸送裝置中的部件。在輸送裝置中,也可以僅設置用來向支承部件傳遞載荷的構造。因此,能夠在抑制輸送裝置的結構的復雜化及輸送裝置的重量的增大的同時,實現(xiàn)用支承部件承受第二支承部的載荷的結構。此外,在輸送裝置中與支承部件另外地設置傾斜防止機構的情況下,相應于支承部件負擔的載荷,能夠?qū)⒃搩A斜防止機構所需要的耐負載性能降低。即,作為傾斜防止機構可以采用簡單的結構。由此,即使是在輸送裝置中與支承部件另外地設置傾斜防止機構的情況,與不設置支承部件的情況相比,也能夠抑制輸送裝置的結構的復雜化及輸送裝置的重量的增大。
如以上這樣,根據(jù)上述特征結構,能夠?qū)崿F(xiàn)一種在抑制輸送裝置的結構的復雜化及輸送裝置的重量的增大的同時、能夠限制突出狀態(tài)下的輸送裝置的傾斜的物品輸送設備。另外,由于支承部件被頂棚直接或間接地支承,所以能夠?qū)⒌诙С胁康妮d荷用支承部件穩(wěn)定地承受。此外,由于支承部件以容許第一支承部相對于第二支承部的升降移動的狀態(tài)設置,所以能夠在將第二支承部的載荷用支承部件承受的同時,在輸送裝置與輸送對象部之間移載物品。
附圖說明
圖1是有關實施方式的物品輸送設備的一部分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第二支承部位于避讓位置且第一支承部位于第一高度的狀態(tài)的圖。
圖3是表示第二支承部位于突出位置且第一支承部位于第一高度的狀態(tài)的圖。
圖4是表示第二支承部位于突出位置且第一支承部位于第一高度與第二高度之間的高度的狀態(tài)的圖。
圖5是有關實施方式的物品輸送設備的一部分的主視圖。
圖6是有關實施方式的物品輸送設備的一部分的側視圖。
圖7是有關實施方式的控制塊圖。
圖8是有關另一實施方式的物品輸送設備的一部分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對物品輸送設備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如圖5所示,物品輸送設備具備輸送裝置10和輸送對象部90。輸送裝置10沿著形成在頂棚側(頂棚3側)的行進路徑行進來輸送物品1。這里,行進路徑是在輸送裝置10行進時輸送裝置10及被其支承的物品1移動的空間。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所示,當輸送裝置10行進時,物品1位于輸送裝置10所具備的主體部17的內(nèi)部。由此,在本實施方式中,輸送裝置10行進時物品1移動的空間包含在輸送裝置10行進時輸送裝置10移動的空間中。
關于行進路徑,所謂“形成在頂棚側”,是指以頂棚3與地板70之間的高度為基準高度,行進路徑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比基準高度高的位置?;鶞矢叨壤缈梢栽O為頂棚3與地板70之間的中央的高度,即從頂棚3及地板70分別向上下方向z(鉛直方向)為等距離的高度,或者相當于用物品輸送設備進行作業(yè)的作業(yè)者的身高(平均身高)的高度等。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5所示,將基準高度設為頂棚3與地板70之間的中央的高度,行進路徑的整體形成在比基準高度高的位置。另外,頂棚3構成決定物品輸送設備的設置空間的上限的面。地板70構成決定物品輸送設備的設置空間的下限的面。即,頂棚3將物品輸送設備的設置空間的上側劃區(qū),地板70將物品輸送設備的設置空間的下側劃區(qū)。以下,設沿著行進路徑的方向(行進路徑的長度方向)為路徑長度方向y,設行進路徑的寬度方向為路徑寬度方向x。路徑寬度方向x是相對于路徑長度方向y及上下方向z的兩者正交的方向。
輸送對象部90為輸送裝置10的物品1的輸送源或輸送目標。即,輸送裝置10從輸送對象部90向其他部位(其他輸送對象部90或保管裝置等)輸送物品1。此外,輸送裝置10從其他部位向輸送對象部90輸送物品1。輸送對象部90如圖5所示,配置在作為比行進路徑靠下側、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為行進路徑的外側。具體而言,如果設輸送對象部90的、當在輸送裝置10與輸送對象部90之間移載物品1時支承物品1的部分(在圖5所示的例子中,是用雙點劃線表示的載置支承物品1的部分)為物品支承部分,則輸送對象部90的至少物品支承部分被配置在比行進路徑靠下側、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為行進路徑的外側。物品輸送設備具備多個輸送對象部90,形成行進路徑,使得其經(jīng)由與輸送對象部90分別對應的物品移載位置。這里,物品移載位置是相對于輸送對象部90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錯開的位置,輸送裝置10與輸送對象部90之間的物品1的移載在輸送裝置10的后述的行進部13停止在與該輸送對象部90對應的物品移載位置的狀態(tài)下進行。
在本實施方式中,物品1是收納半導體基板等的基板的容器,具體而言是前端開啟式晶圓傳送盒(foup,frontopeningunifiedpod)。如圖5所示,物品輸送設備具備對收納在物品1中的基板進行處理的處理裝置2,輸送對象部90由在與處理裝置2相鄰的狀態(tài)下設置在地板70上的支承臺(載重板)構成。省略詳細說明,但處理裝置2具備在輸送對象部90與處理裝置2的內(nèi)部之間輸送物品1或收納在物品1中的基板的裝置。輸送對象部90也可以具備輸送物品1的輸送機等。
輸送裝置10如圖4所示,具備在行進路徑內(nèi)沿著行進路徑行進的行進部13、支承物品1的第一支承部11、將第一支承部11懸掛支承的第二支承部12、第一驅(qū)動部41和第二驅(qū)動部42。第一驅(qū)動部41是使第一支承部11相對于第二支承部12升降(即,在上下方向z上移動)的驅(qū)動部,第二驅(qū)動部42是使第二支承部12相對于行進部13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移動的驅(qū)動部。在本實施方式中,輸送裝置10具備被行進部13懸掛支承的主體部17,第二支承部12經(jīng)由主體部17被行進部13支承。并且,第二驅(qū)動部42通過使第二支承部12相對于主體部17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移動,使第二支承部12相對于行進部13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移動。另外,主體部17其相對于行進部13的上下方向z的位置被固定,第二支承部12其相對于主體部17的上下方向z的位置被固定。由此,第二支承部12其相對于行進部13的上下方向z的位置被固定。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所示,行進部13構成為,在被從頂棚3懸掛的行進軌道4支承的狀態(tài)下沿著行進路徑行進。主體部17被行進部13懸掛支承,使得位于比行進軌道4靠下側。行進軌道4如圖1所示,以沿著路徑長度方向y延伸的方式設置。在本實施方式中,行進軌道4在路徑長度方向y的多個位置處被軌道支承部件4a固定在頂棚3上。如圖2所示,行進部13具備在行進軌道4的上表面上滾動的行進輪14,行進部13在行進輪14相對于行進軌道4從上側接觸的狀態(tài)下被行進軌道4支承。在本實施方式中,沿著行進路徑設有一對行進軌道4。一對行進軌道4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相互離開地設置,行進部13具備在一對行進軌道4的一方的上表面上滾動的行進輪14、和在一對行進軌道4的另一方的上表面上滾動的行進輪14。在本實施方式中,行進部13在該行進部13所具備的行進用馬達83(參照圖7)的驅(qū)動力下行進。具體而言,通過行進輪14被行進用馬達83旋轉驅(qū)動,行進部13沿著行進路徑行進。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使行進部13沿著行進路徑行進的驅(qū)動部的第三驅(qū)動部43具備行進用馬達83及行進輪14。
行進部13具備限制行進部13的路徑寬度方向x的移動并導引行進部13的行進的導引輪15。導引輪15構成為,繞鉛直軸自由轉動,在導引輪15接觸在行進軌道4的側面上而被導引的狀態(tài)下,行進部13沿著行進軌道4的延伸方向(即沿著行進路徑)行進。在本實施方式中,行進部13具備對于一對行進軌道4的一方從路徑寬度方向x的內(nèi)側接觸的導引輪15、和對于一對行進軌道4的另一方從路徑寬度方向x的內(nèi)側接觸的導引輪15。通過一對導引輪15分別對于行進軌道4從路徑寬度方向x的內(nèi)側接觸,行進部13的路徑寬度方向x的移動被限制。另外,路徑寬度方向x的內(nèi)側是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朝向行進部13的中央部的一側,路徑寬度方向x的外側是其相反側。在本實施方式中,路徑寬度方向x的內(nèi)側為從一對行進軌道4分別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朝向等距離的點的一側。
第二支承部12借助第二驅(qū)動部42在行進路徑內(nèi)的避讓位置和以上下方向z觀察與輸送對象部90重疊的突出位置之間移動。突出位置是行進路徑外的位置。圖2表示第二支承部12位于避讓位置的狀態(tài)的輸送裝置10。此外,圖3~圖5表示第二支承部12位于突出位置的狀態(tài)的輸送裝置10。在本實施方式中,避讓位置是由主體部17所具備的罩部18在路徑長度方向y的兩側劃區(qū)的空間(以下稱作“收納空間”)的內(nèi)部的位置。罩部18設置成,在第一支承部11位于后述的第一高度且第二支承部12位于避讓位置的狀態(tài)(圖2所示的狀態(tài))下,將被第一支承部11支承的物品1的路徑長度方向y的兩側覆蓋。該收納空間在形成在路徑寬度方向x的至少一側(在本實施方式中是兩側)的開口部與收納空間的外部的空間(行進路徑的外部的空間)連通(參照圖6)。并且,當使第二支承部12在避讓位置與突出位置之間移動時,第二支承部12、被第二支承部12懸掛支承的第一支承部11、以及被第一支承部11支承的物品1,不與罩部18接觸,而經(jīng)由該開口部在收納空間的內(nèi)部與外部之間移動。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驅(qū)動部42借助進退用馬達82(參照圖7)的驅(qū)動力,使第二支承部12在避讓位置與突出位置之間移動。具體而言,如圖3所示,第二驅(qū)動部42除了進退用馬達82以外,還具備第一移動部42a、第二移動部42b及第三移動部42c。第一移動部42a相對于主體部17能夠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相對移動地連結,第二移動部42b相對于第一移動部42a能夠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相對移動地連結,第三移動部42c相對于第二移動部42b能夠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相對移動地連結。并且,第二支承部12被固定在第三移動部42c上,與第三移動部42c一體地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移動。
第二驅(qū)動部42從第二支承部12位于避讓位置的狀態(tài)(圖2所示的狀態(tài)),借助進退用馬達82的驅(qū)動力,使第一移動部42a相對于主體部17向路徑寬度方向x的外側(以下稱作“突出位置側”)滑動移動,使第二移動部42b相對于第一移動部42a向突出位置側滑動移動,并使第三移動部42c相對于第二移動部42b向突出位置側滑動移動,由此使第二支承部12向突出位置移動。此外,第二驅(qū)動部42從第二支承部12位于突出位置的狀態(tài)(圖3所示的狀態(tài)),借助進退用馬達82的驅(qū)動力,使第一移動部42a相對于主體部17向路徑寬度方向x的內(nèi)側(以下稱作“避讓位置側”)滑動移動,使第二移動部42b相對于第一移動部42a向避讓位置側滑動移動,并使第三移動部42c相對于第二移動部42b向避讓位置側滑動移動,由此使第二支承部12移動到避讓位置。省略詳細說明,但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驅(qū)動部42具備使第一移動部42a、第二移動部42b及第三移動部42c的各自的路徑寬度方向x的移動相互連動的連動機構,第二驅(qū)動部42構成為,借助1個進退用馬達82的驅(qū)動力,使第二支承部12在避讓位置與突出位置之間移動。另外,第二驅(qū)動部42也可以為借助兩個以上的進退用馬達82的驅(qū)動力使第二支承部12在避讓位置與突出位置之間移動的結構。
第一支承部11借助第一驅(qū)動部41在第一高度與第二高度之間升降。這里,第一高度是在第二支承部12位于避讓位置的狀態(tài)下第一支承部11位于行進路徑內(nèi)的高度。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高度是在第二支承部12位于避讓位置的狀態(tài)下第一支承部11位于上述收納空間的內(nèi)部中的高度。圖2及圖3中的第一支承部11的高度是第一高度。此外,第二高度是比第一高度低的高度,是在輸送對象部90與第一支承部11之間移載物品1的高度。在圖5中用雙點劃線表示的第一支承部11的高度是第二高度。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驅(qū)動部41借助升降用馬達81(參照圖3及圖7)的驅(qū)動力,使第一支承部11在第一高度與第二高度之間升降。具體而言,如圖3所示,第一驅(qū)動部41除了升降用馬達81以外,還具備帶41a及卷繞體41b。另外,帶41a是索狀體的一例,也可以代替帶41a而使用線材(ワイヤ)等其他的索狀體。帶41a被卷繞在卷繞體41b上,在帶41a的末端部上連結著第一支承部11。此外,卷繞體41b被相對于第二支承部12固定。由此,第二支承部12用帶41a將第一支承部11懸掛支承。第一驅(qū)動部41通過借助升降用馬達81的驅(qū)動力使卷繞體41b向正方向或反方向旋轉,將帶41a卷取或抽出,使第一支承部11上升或下降。另外,例如在第一驅(qū)動部41中具備3條或4條帶41a。
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物品1的上部形成有凸緣部,第一支承部11具備把持該凸緣部的一對把持部11a。另外,在圖6中,為了避免變得繁雜而省略了行進部13的圖示。凸緣部以相對于物品1的主體部位于上側的方式連結在該主體部上,在主體部與凸緣部之間形成有插入用空間。一對把持部11a在該一對把持部11a的各自的支承部分被插入在插入用空間中的狀態(tài)(圖6所示的狀態(tài))下,將該凸緣部的下表面從下側支承。第一支承部11具備把持用馬達84(參照圖7),借助該把持用馬達84的驅(qū)動力,將一對把持部11a的姿勢在把持物品1的把持姿勢(參照圖6)和將物品1的把持解除的解除姿勢之間切換。即,通過使把持姿勢的一對把持部11a的各自的支承部分相互離開,將一對把持部11a的姿勢切換為解除姿勢,通過使解除姿勢的一對把持部11a的各自的支承部分相互接近,將一對把持部11a的姿勢切換為把持姿勢。
物品輸送設備具備控制輸送裝置10的工作的控制裝置80??刂蒲b置80如圖7所示那樣構成為,能夠控制升降用馬達81(第一驅(qū)動部41)、進退用馬達82(第二驅(qū)動部42)、行進用馬達83(第三驅(qū)動部43)及把持用馬達84的各自的驅(qū)動??刂蒲b置80通過控制升降用馬達81的驅(qū)動而使第一支承部11升降,通過控制進退用馬達82的驅(qū)動而使第二支承部12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移動,通過控制把持用馬達84的驅(qū)動而切換一對把持部11a的姿勢。此外,控制裝置80通過控制行進用馬達83的驅(qū)動而使行進部13行進。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及圖3所示,控制裝置80構成為,在第一支承部11位于第一高度的狀態(tài)下,使第二支承部12在避讓位置與突出位置之間移動。另外,控制裝置80具備微型計算機等處理器、存儲器等周邊電路等,借助這些硬件和在處理器等硬件上執(zhí)行的程序的協(xié)同作用,實現(xiàn)控制裝置80的各功能。
控制裝置80基于來自上位的控制器(未圖示)的指令,控制輸送裝置10的工作。在由控制裝置80執(zhí)行的控制中,包括使第一支承部11沒有支承物品的狀態(tài)(以下稱作“空載狀態(tài)”)的輸送裝置10從作為輸送源的輸送對象部90接受物品1的第一控制、和使第一支承部11支承著物品1的狀態(tài)(以下稱作“實載狀態(tài)”)的輸送裝置10向作為輸送目標的輸送對象部90供給物品的第二控制。根據(jù)以下的說明可知,在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的任一個中,都包括在使輸送裝置10行進到行進路徑的與輸送對象部90對應的位置后、使第二支承部12在加速后減速、從避讓位置移動到突出位置的控制。另外,在第二支承部12被加速的加速期間的結束時間點與第二支承部12被減速的減速期間的開始時間點之間,也可以包括第二支承部12被以等速移動的期間。
在第一控制中,依次執(zhí)行第一行進控制及第一移載控制。第一行進控制是使空載狀態(tài)的輸送裝置10(行進部13)行進到與作為輸送源的輸送對象部90對應的物品移載位置的控制。另外,在輸送裝置10的行進中,維持第一支承部11位于第一高度且第二支承部12位于避讓位置的狀態(tài)。第一移載控制是在使輸送裝置10停止于物品移載位置的狀態(tài)下依次執(zhí)行使第二支承部12從避讓位置向突出位置移動的控制、使第一支承部11從第一高度下降到第二高度的控制、將一對把持部11a的姿勢從解除姿勢向把持姿勢切換的控制、使第一支承部11從第二高度上升到第一高度的控制、以及使第二支承部12從突出位置向避讓位置移動的控制的控制。另外,第二高度被設定為通過將一對把持部11a從解除姿勢切換為把持姿勢、能夠在維持物品1被輸送對象部90支承的狀態(tài)的同時將一對把持部11a的各自的支承部分向上述插入用空間插入的高度。因此,在使第一支承部11從第二高度上升到第一高度的控制的執(zhí)行中,在第一支承部11從第二高度稍稍上升的時間點,從物品1被輸送對象部90支承的狀態(tài)轉移為物品1被第一支承部11(在本實施方式中是一對把持部11a)支承的狀態(tài)。
在第二控制中,依次執(zhí)行第二行進控制及第二移載控制。第二行進控制是使實載狀態(tài)的輸送裝置10(行進部13)行進到與作為輸送目標的輸送對象部90對應的物品移載位置的控制。第二移載控制是在使輸送裝置10停止在物品移載位置的狀態(tài)下依次執(zhí)行使第二支承部12從避讓位置向突出位置移動的控制、使第一支承部11從第一高度下降到第二高度的控制、將一對把持部11a的姿勢從把持姿勢切換為解除姿勢的控制、使第一支承部11從第二高度上升到第一高度的控制、以及使第二支承部12從突出位置向避讓位置移動的控制的控制。另外,在使第一支承部11從第一高度下降到第二高度的控制的執(zhí)行中,在第一支承部11要下降到第二高度之前,從物品1被第一支承部11(在本實施方式中是一對把持部11a)支承的狀態(tài)轉移到物品1被輸送對象部90支承的狀態(tài)。并且,通過將一對把持部11a的姿勢從把持姿勢向解除姿勢切換的控制的執(zhí)行,在物品1被輸送對象部90支承的狀態(tài)下,一對把持部11a的各自的支承部分被從上述插入用空間拔出。
順便說一下,輸送裝置10的整體的載荷經(jīng)由行進部13的行進輪14從上側接觸的一對行進軌道4被頂棚3支承。即,被行進部13懸掛支承的主體部17的載荷、或被主體部17支承的第一支承部11及第二支承部12的各自的載荷經(jīng)由行進部13被頂棚3支承。并且,在第二支承部12位于避讓位置的狀態(tài)下,根據(jù)圖2可知,主體部17、第一支承部11及第二支承部12的各自的重心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位于包含行進部13的重心位置的比較窄的范圍內(nèi)。由此,在第二支承部12位于避讓位置的狀態(tài)下,在行進部13上不會作用較大的力矩載荷。即,不需要由輸送裝置10負擔較大的力矩載荷。
另一方面,在第二支承部12位于突出位置的狀態(tài)下,根據(jù)圖3可知,第一支承部11及第二支承部12的各自的重心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位于從行進部13的重心比較大地離開的位置。具體而言,行進部13的重心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位于一對行進軌道4之間,相對于此,第一支承部11或第二支承部12的重心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不是位于一對行進軌道4之間而是位于其外側。由此,在第二支承部12位于突出位置的狀態(tài)下,與第二支承部12位于避讓位置的狀態(tài)相比,對于行進部13作用較大的力矩載荷。即,由輸送裝置10負擔的力矩載荷變大。并且,隨著該力矩載荷變大,借助在輸送裝置10上另外設置的機構限制輸送裝置10的傾斜(行進部13的傾斜及主體部17的傾斜等)的需要、以及設置用來提高對輸送裝置10中包含的各部件容許的力矩載荷的特別的加強構造的需要增加。如果這些需要增加,則隨著輸送裝置10的結構的復雜化等,輸送裝置10的成本及重量增加,所以希望將對行進部13作用的力矩載荷的大小、即由輸送裝置10負擔的力矩載荷的大小抑制在適當?shù)姆秶鷥?nèi)。
鑒于這一點,物品輸送設備如圖1所示那樣具備支承部件5。支承部件5設置成,在第二支承部12位于突出位置的狀態(tài)(以下稱作“突出狀態(tài)”)下,在容許第一支承部11相對于第二支承部12的升降移動的狀態(tài)下將第二支承部12從下側支承。由此,在容易對行進部13作用較大的力矩載荷的突出狀態(tài)下,能夠?qū)覓熘С械谝恢С胁?1的第二支承部12的載荷用支承部件5承受。即,能夠?qū)⒃谳斔脱b置10內(nèi)產(chǎn)生的力矩載荷用支承部件5承受,相應地,能夠降低對于行進部13作用的力矩載荷。另外,支承部件5被頂棚3直接或間接地支承。由此,第二支承部12的載荷的至少一部分經(jīng)由支承部件5被頂棚3支承。
如圖5所示,支承部件5相對于輸送裝置10的行進路徑配置在與輸送對象部90為路徑寬度方向x的相同側、比輸送對象部90高的位置。支承部件5配置在行進路徑的外部。支承部件5對于輸送對象部90分別設置,支承部件5配置在與對應的輸送對象部90為路徑長度方向y的相同位置。具體而言,支承部件5被配置在相對于輸送對象部90以上下方向z觀察在上側重疊的位置。
在本實施方式中,以作用在支承部件5上的載荷的至少一部分經(jīng)由行進軌道4被頂棚3支承的方式,將支承部件5相對于行進軌道4安裝。如圖1所示,支承部件5被相對于一對行進軌道4中的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距該支承部件5較近側的行進軌道4安裝。具體而言,支承部件5和行進軌道4被用連結部件(第二連結部件7、第三連結部件8及第四連結部件9)相互連結。由此,支承部件5的載荷經(jīng)由該連結部件被行進軌道4支承。另外,第二連結部件7形成為從該第二連結部件7與行進軌道4的連結部向上側延伸的柱狀。第三連結部件8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延伸,形成為將第二連結部件7與支承部件5的上部連結的板狀。另外,在板狀中,也包括以輕量化等為目的的形成有孔部的板形狀。在本實施方式中,2個第二連結部件7在路徑長度方向y上相對于支承部件5的中央部分開設置到兩側,并且2個第三連結部件8在路徑長度方向y上相對于支承部件5的中央部分開設置到兩側。并且,第四連結部件9在路徑長度方向y上延伸,形成為將路徑長度方向y的一側的第二連結部件7與第三連結部件8的連結部、和路徑長度方向y的另一側的第二連結部件7與第三連結部件8的連結部連結的板狀。以下,將在路徑長度方向y上朝向支承部件5的中央部的一側設為路徑長度方向y的內(nèi)側,將其相反側設為路徑長度方向y的外側。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及圖2所示,支承部件5被第一連結部件6不經(jīng)由行進軌道4地連結在頂棚3上。具體而言,支承部件5的上部和固定在頂棚3上的固定部件3a被用第一連結部件6相互連結,支承部件5經(jīng)由第一連結部件6被頂棚3懸掛支承。由此,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用在支承部件5上的載荷的一部分不經(jīng)由行進軌道4而被頂棚3支承。即,在本實施方式中,以僅作用在支承部件5上的載荷的一部分經(jīng)由行進軌道4被頂棚3支承的方式,將支承部件5相對于行進軌道4安裝。在本實施方式中,2個第一連結部件6在路徑長度方向y上相對于支承部件5的中央部分開設置到兩側。
以下,對支承部件5的具體的結構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支承部件5具備支承部分30。支承部分30如圖3、圖4及圖6所示,在突出狀態(tài)下,被配置在相對于設在第二支承部12的被支承部20以上下方向z觀察在下側重疊的位置。并且,如圖4所示,第二支承部12在被支承部20與支承部分30接觸的狀態(tài)下被支承部件5從下側支承。被支承部20設在第二支承部12上,使得與第二支承部12一體地向路徑寬度方向x移動。在本實施方式中,被支承部20經(jīng)由連結部件23連結在固定著第二支承部12的第三移動部42c上。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6所示,第二支承部12具備第一被支承部21和第二被支承部22。這些第一被支承部21和第二被支承部22是在路徑長度方向y上相對于該第二支承部12的中央部分開配置到兩側的2個被支承部20。在本實施方式中,分別各設有1個第一被支承部21及第二被支承部22。并且,第一被支承部21及第二被支承部22分別設置成,位于第一支承部11(位于第一高度的第一支承部11)及第二支承部12所占的空間的路徑寬度方向x的外側的端部。如圖6所示,第一被支承部21和第二被支承部22的路徑長度方向y的間隔,具體而言,第一被支承部21及第二被支承部22的各自的相互對置的一側(路徑長度方向y的內(nèi)側)的端部彼此的路徑長度方向y的離開距離被設定得比第一支承部11的路徑長度方向y的寬度大。并且,第一被支承部21及第二被支承部22被配置在將位于第一高度的第一支承部11用第一被支承部21和第二被支承部22從路徑長度方向y的兩側夾著的高度。即,被支承部20的上下方向z的配置區(qū)域的一部分或整體與位于第一高度的第一支承部11的上下方向z的配置區(qū)域重疊。
對應于第二支承部12具備第一被支承部21和第二被支承部22,支承部件5如圖1及圖6所示,具備第一支承部分31和第二支承部分32。第一支承部分31是配置于相對于第一被支承部21在突出狀態(tài)下以上下方向z觀察在下側重疊的位置的支承部分30。第二支承部分32是配置于相對于第二被支承部22在突出狀態(tài)下以上下方向z觀察在下側重疊的位置的支承部分30。并且,第二支承部12在第一被支承部21與第一支承部分31接觸并且第二被支承部22與第二支承部分32接觸的狀態(tài)下被支承部件5從下側支承。另外,第一支承部分31和第二支承部分32的路徑長度方向y的間隔如圖6所示那樣被設定得比第一支承部11的路徑長度方向y的寬度大,使得容許第一支承部11相對于第二支承部12的升降移動。如果加以說明,則第一支承部分31及第二支承部分32的各自的相互對置側(路徑長度方向y的內(nèi)側)的端部彼此的路徑長度方向y的離開距離如圖6所示那樣被設定得比第一支承部11的路徑長度方向y的寬度大。
如圖1及圖6所示,支承部分30被連結在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第一延伸部34的下部。支承部分30被連結在第一延伸部34上,使得其從第一延伸部34的下部向路徑長度方向y的內(nèi)側突出。并且,連結著第一支承部分31的第一延伸部34和連結著第二支承部分32的第一延伸部34(即,2個第一延伸部34)被在路徑長度方向y上延伸的第二延伸部35相互連結。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2個第一延伸部34分別形成為在上下方向z及路徑寬度方向x上延伸的板狀。并且,2個第二延伸部35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相對于支承部件5的中央部被分開設置到兩側。即,2個第一延伸部34在路徑寬度方向x的不同的2個位置分別被第二延伸部35相互連結。并且,在2個第二延伸部35的配置在路徑寬度方向x的外側的第二延伸部35的上部,連結著上述第一連結部件6。
如圖6所示,2個第一延伸部34的路徑長度方向y的間隔被設定得比第一支承部11(位于第一高度的第一支承部11)及第二支承部12占用的空間的路徑長度方向y的最大寬度大。如果加以說明,則2個第一延伸部34的各自的相互對置的一側(路徑長度方向y的內(nèi)側)的端部彼此的路徑長度方向y的離開距離被設定得比第一支承部11(位于第一高度的第一支承部11)及第二支承部12占用的空間的路徑長度方向y的最大寬度大。由此,當使第二支承部12從避讓位置向突出位置移動時,能夠?qū)⒌诙С胁?2及被其支承的第一支承部11相對于形成在2個第一延伸部34之間的空間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插入。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2個被支承部20的各自的路徑長度方向y的外側的端部彼此的路徑長度方向y的離開距離為第一支承部11及第二支承部12占用的空間的路徑長度方向y的最大寬度。
順便說一下,當使第二支承部12在避讓位置與突出位置之間移動時,希望能夠?qū)⒁虻诙С胁?2所具備的被支承部20與支承部件5所具備的支承部分30的接觸造成的沖擊緩和,優(yōu)選的是,希望能夠避免被支承部20與支承部分30的接觸。這是因為,在被支承部20與支承部分30的接觸沖擊較大的情況下,到被第二支承部12懸掛支承的第一支承部11的振動(橫擺)收斂在為了將物品1在輸送裝置10與輸送對象部90之間適當?shù)匾戚d而容許的范圍內(nèi)的待機時間變長,相應地輸送效率下降。此外,在第一支承部11支承著物品1的情況下,還有可能因被支承部20與支承部分30的接觸沖擊而物品1或收納在物品1中的貨物損傷。進而,還有可能因被支承部20與支承部分30的接觸而產(chǎn)生塵埃,在物品輸送設備的設置空間是半導體制造工廠等的清潔環(huán)境的情況下,塵埃的發(fā)生可能成為問題。
鑒于這一點,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及圖6所示,突出狀態(tài)下的支承部分30與被支承部20的上下方向z的間隔d被設定為,在第一支承部11位于第一高度的狀態(tài)下為比零大的值。如上述那樣,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第一支承部11位于第一高度的狀態(tài)下,將第二支承部12在避讓位置與突出位置之間移動。因此,通過將第一支承部11位于第一高度的狀態(tài)下的間隔d設為比零大的值,使第二支承部12在避讓位置與突出位置之間移動時的、第二支承部12中具備的被支承部20與支承部件5中具備的支承部分30的接觸基本上(即在設計上)能夠避免。另外,考慮到與空載狀態(tài)相比、實載狀態(tài)因由力矩載荷帶來的撓曲的影響而第二支承部12可能位于下側(即,間隔d可能變小)這一點,優(yōu)選的是做成第一支承部11位于第一高度的狀態(tài)且實載狀態(tài)下的間隔d為比零大的值的結構。另外,這里的實載狀態(tài)例如可以設為第一支承部11支承著作為被輸送裝置10輸送的物品1設想的最大的重量的物品1的狀態(tài)。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物品1是收納基板的容器,所以在容器內(nèi)以最大片數(shù)收納著基板的狀態(tài)的物品1為設想的最大的重量的物品1。
當使第一支承部11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升降時,在第一支承部11的升降速度的變化時(即加速時或減速時),在輸送裝置10內(nèi)產(chǎn)生的力矩載荷可能增加。鑒于這一點,在本實施方式中,將第一支承部11位于第一高度的狀態(tài)下的間隔d的大小設定為在對于行進部13作用的力矩載荷超過容許值之前間隔d為零(即,被支承部20與支承部分30接觸)的大小。由此,在輸送裝置10內(nèi)產(chǎn)生的力矩載荷增加的狀況下,在對行進部13作用的力矩載荷達到容許值之前,使支承部分30與被支承部20接觸,能夠由支承部件5承受在輸送裝置10內(nèi)產(chǎn)生的力矩載荷。例如,第一支承部11位于第一高度的狀態(tài)下的間隔d被設定為1[mm]左右的值。另外,對于行進部13作用的力矩載荷的容許值(輸送裝置10負擔的力矩載荷的容許值)根據(jù)對輸送裝置10(行進部13或主體部17等)容許的傾斜的程度、及對輸送裝置10中包含的各部件容許的力矩載荷的大小等來決定。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及圖6所示,作為被支承部20而采用繞沿著行進路徑的軸心(換言之,繞沿著路徑長度方向y的軸心)旋轉自如的旋轉輥。并且,如圖1、圖2及圖6所示,將支承部分30形成為,使得在上側具有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延伸的平坦的支承面。由此,即使是例如因關于各部件的尺寸的誤差、安裝位置的誤差、由老化帶來的變形等,而當使第二支承部12在避讓位置與突出位置之間移動時被支承部20與支承部分30接觸的情況,通過旋轉輥在支承面上滾動,也能夠?qū)⒁虮恢С胁?0與支承部分30的接觸帶來的沖擊緩和而使第二支承部12順暢地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移動,并且能夠抑制因被支承部20與支承部分30的接觸造成的塵埃的產(chǎn)生。
在本實施方式中,形成在支承部分30的上表面上的支承面形成為,使路徑長度方向y的寬度沿著路徑寬度方向x為均勻的。此外,該支承面沿著水平面而形成。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及圖2所示,在支承部分30的路徑寬度方向x的內(nèi)側的端部上連結著傾斜部33。傾斜部33在上表面上具有隨著朝向路徑寬度方向x的內(nèi)側而朝向下側的平坦的傾斜面,傾斜部33的傾斜面形成為,從支承部分30的支承面的路徑寬度方向x的內(nèi)側的端部連續(xù)地向路徑寬度方向x的內(nèi)側延伸。通過設置該傾斜部33,能夠?qū)⒁虮恢С胁?0與支承部分30的接觸帶來的沖擊更可靠地緩和。
〔其他實施方式〕
對物品輸送設備的其他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在以下的各個實施方式中公開的結構只要不發(fā)生矛盾,也可以與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公開的結構組合而應用。
(1)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由控制裝置80執(zhí)行的輸送裝置10的工作控制,舉例說明了用來在輸送裝置10與輸送對象部90之間移載物品1的第一控制及第二控制。但是,由控制裝置80執(zhí)行的控制并不限于用來在輸送裝置10與輸送對象部90之間移載物品1的控制,在由控制裝置80執(zhí)行的控制中也可以包含用來將物品在與輸送對象部90(以下稱作“第一輸送對象部91”)不同的第二輸送對象部92與輸送裝置10之間移載物品1的控制。第二輸送對象部92也與第一輸送對象部91同樣為輸送裝置10的物品1的輸送源或輸送目標。在圖8所示的例子中,第二輸送對象部92被配置在比第一輸送對象部91(參照圖5)高的位置、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靠行進路徑的外側。該第二輸送對象部92與第一輸送對象部91不同,配置在不比行進路徑靠下側、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觀察配置在與行進路徑重疊的高度。在圖8中,作為一例而表示由被頂棚3懸掛支承而將物品1臨時保管的保管擱架構成的第二輸送對象部92。
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那樣,控制裝置80在第一輸送對象部91(輸送對象部90)是輸送裝置10的物品1的輸送源或輸送目標的情況下,進行在使輸送裝置10行進到行進路徑中的與第一輸送對象部91對應的位置后、使第二支承部12以第一加速度加速后以第一減速度減速、從避讓位置移動到突出位置(以下稱作“第一突出位置”)的控制。同樣,控制裝置80在第二輸送對象部92是輸送裝置10的物品的輸送源或輸送目標的情況下,進行在使輸送裝置10行進到行進路徑中的與第二輸送對象部92對應的位置后、使第二支承部12在以第二加速度加速后以第二減速度減速、從避讓位置移動到以上下方向z觀察與第二輸送對象部92重疊的位置(圖8所示的第二支承部12的位置,以下稱作“第二突出位置”)的控制。省略詳細說明,但在第二支承部12位于第二突出位置的狀態(tài)下進行一對把持部11a的姿勢切換控制等,在第一支承部11與第二輸送對象部92之間移載物品1。另外,第二突出位置的距避讓位置的路徑寬度方向x的突出量與第一突出位置的距避讓位置的路徑寬度方向x的突出量相等。
如上述那樣,如果到被第二支承部12懸掛支承的第一支承部11的振動收斂到為了在輸送裝置10與輸送對象部90之間適當?shù)匾戚d物品1所容許的范圍內(nèi)的待機時間變長,則相應地輸送效率下降。并且,為了適當?shù)匾戚d物品1所容許的第一支承部11的振動的程度(例如以第二支承部12為支點的橫擺的容許角度),通常在配置在比第二輸送對象部92低的位置的第一輸送對象部91與輸送裝置10之間移載物品1的情況比在輸送裝置10與第二輸送對象部92之間移載物品1的情況低。鑒于這一點,優(yōu)選的是設定上述第一加速度、第一減速度、第二加速度及第二減速度(以下將它們一起稱作“各加減速度”),以滿足第一加速度的絕對值比第二加速度的絕對值小、和第一減速度的絕對值比第二減速度的絕對值小的至少一方。通過進行這樣的設定,能夠?qū)⑹沟诙С胁?2從避讓位置移動到第一突出位置的時間點的第一支承部11的振動抑制為比使第二支承部12從避讓位置移動到第二突出位置的時間點的第一支承部11的振動低的程度。結果,能夠適當?shù)卮_保輸送效率。例如,可以設定各加減速度,使得滿足第一加速度的絕對值比第二加速度的絕對值小、和第一減速度的絕對值比第二減速度的絕對值小的兩者。此外,例如可以設定各加減速度,以僅在實載狀態(tài)下滿足第一加速度的絕對值比第二加速度的絕對值小、和第一減速度的絕對值比第二減速度的絕對值小的至少一方。
在圖8所示的例子中,輸送裝置10具備用來防止行進部13的傾斜的一對接觸體16。一對接觸體16配置在一對行進軌道4之間。并且,當在輸送裝置10與第二輸送對象部92之間移載物品1時,通過使一對接觸體16分別相對于行進軌道4從路徑寬度方向x的內(nèi)側接觸,能夠防止第二支承部12位于第二突出位置的狀態(tài)下的行進部13的傾斜。另外,在接觸體16的各自上,形成隨著朝向路徑寬度方向x的外側而朝向下側的朝上的傾斜面,通過該傾斜面與形成在行進軌道4上的、隨著朝向路徑寬度方向x的外側而朝向下側的朝下的傾斜面接觸,防止行進部13的傾斜。這樣,在設有防止行進部13的傾斜的傾斜防止機構(在本例中是一對接觸體16)的情況下,也能夠做成在將物品在輸送裝置10與第一輸送對象部91(輸送對象部90)之間移載時、也使傾斜防止機構工作而防止第二支承部12位于第二突出位置的狀態(tài)下的行進部13的傾斜的結構。在此情況下,支承部件5和傾斜防止機構協(xié)同作用,能夠承受在輸送裝置10內(nèi)產(chǎn)生的力矩載荷,所以例如能夠降低支承部件5所需要的耐載荷性能而實現(xiàn)支承部件5的結構的簡潔化。
另外,這里以第二輸送對象部92在路徑寬度方向x上觀察配置在與行進路徑重疊的高度的情況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做成將第二輸送對象部92配置在比行進路徑靠下側、比第一輸送對象部91高的位置處的結構。在此情況下,與第一輸送對象部91同樣,也可以做成對于第二輸送對象部92也設置支承部件5、第一輸送對象部91及第二輸送對象部92的兩者相當于輸送對象部90的結構。
(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以用作用在支承部件5上的載荷的僅一部分經(jīng)由行進軌道4被頂棚3支承的方式來將支承部件5相對于行進軌道4安裝的結構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是,并不限定于這樣的結構,也可以做成,以使作用在支承部件5上的載荷的全部經(jīng)由行進軌道4被頂棚3支承的方式將支承部件5相對于行進軌道4安裝的結構。此外,也可以做成,以使作用在支承部件5上的載荷的全部不經(jīng)由行進軌道4而被頂棚3支承的方式將支承部件5直接支承在頂棚3上的結構。
(3)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以被支承部20是繞沿著行進路徑的軸心旋轉自如的旋轉輥的結構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是,并不限定于這樣的結構,被支承部20也可以由相對于第二支承部12不能相對旋轉地安裝的部件構成。被支承部20也可以不是除了第二支承部12之外的另外的部件,而是構成第二支承部12的部件的一部分。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以支承部分30在上側具有沿路徑寬度方向x延伸的平坦的支承面的結構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是,并不限定于這樣的結構,例如也可以做成支承部分30作為支承面而在上側具有沿路徑寬度方向x延伸的凹面(路徑長度方向y的中央部比路徑長度方向y的兩側的部分向下側凹陷的面)的結構。
(4)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以第二支承部12具備2個被支承部20、支承部件5具備2個支承部分30的結構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是,并不限定于這樣的結構,也可以做成第二支承部12具備1個或3個以上的被支承部20的結構。在第二支承部12具備3個以上的被支承部20的情況下,也可以對被支承部20分別單獨地設置支承部分30,或者對多個被支承部20共通地設置支承部分30。
(5)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以設定突出狀態(tài)下的支承部分30與被支承部20的上下方向z的間隔d、使得其在第一支承部11位于第一高度的狀態(tài)下為比零大的值的結構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是,并不限定于這樣的結構,也可以做成將第一支承部11位于第一高度的狀態(tài)下的間隔d設定為零的結構。此外,可以做成第一支承部11位于第一高度的狀態(tài)且空載狀態(tài)下的間隔d為比零大的值、第一支承部11位于第一高度的狀態(tài)且實載狀態(tài)下的間隔d為零的結構。
(6)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以支承部分30的上表面即形成在支承部分30上的支承面沿著水平面而形成的結構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是,并不限定于這樣的結構,例如,也可以做成支承部分30的支承面形成為隨著朝向路徑寬度方向x的內(nèi)側而朝向下側的傾斜狀的結構。
(7)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以主體部17被行進部13懸掛支承的結構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是,并不限定于這樣的結構,也可以做成主體部17以位于行進部13的上側的方式被行進部13支承的結構。
(8)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以物品1是收納半導體基板等的基板的容器的結構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是,并不限定于這樣的結構,例如,也可以做成物品1是收納工業(yè)制品、食品、醫(yī)藥品等的基板以外的物體的容器的結構。此外,物品1也可以是容器以外的物品。
(9)關于其他的結構,也應理解的是在本說明書中公開的實施方式在全部的方面都不過是單純的例示。因而,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公開的主旨的范圍內(nèi)能夠適當進行各種各樣的改變。
〔上述實施方式的概要〕
以下,對在上述中說明的半導體容器保管設備的概要進行說明。
鑒于上述問題的物品輸送設備如以下這樣構成。即,一種物品輸送設備,具備:輸送裝置,沿著形成在頂棚側的行進路徑行進,輸送物品;輸送對象部,作為前述輸送裝置的物品的輸送源或輸送目標;前述輸送對象部被配置在比前述行進路徑靠下側的位置,且配置在作為前述行進路徑的寬度方向的路徑寬度方向上的前述行進路徑的外側;前述輸送裝置具備行進部、第一支承部、第二支承部、第一驅(qū)動部、第二驅(qū)動部,前述行進部在前述行進路徑內(nèi)沿著前述行進路徑行進,前述第一支承部支承物品,前述第二支承部將前述第一支承部懸掛支承,前述第一驅(qū)動部使前述第一支承部相對于前述第二支承部升降,前述第二驅(qū)動部在前述行進路徑內(nèi)的避讓位置和以上下方向觀察與前述輸送對象部重疊的突出位置之間使前述第二支承部相對于前述行進部在前述路徑寬度方向上移動;其特征在于,具備支承部件,前述支承部件在作為前述第二支承部位于前述突出位置的狀態(tài)的突出狀態(tài)下,在容許前述第一支承部相對于前述第二支承部的升降移動的狀態(tài)下將前述第二支承部從下側支承;前述支承部件被前述頂棚直接或間接地支承。
即,在物品輸送設備中具備在突出狀態(tài)下將第二支承部從下側支承的支承部件。由此,在因第二支承部位于突出位置而容易在輸送裝置內(nèi)產(chǎn)生較大的力矩載荷的突出狀態(tài)下,能夠?qū)覓熘С械谝恢С胁康牡诙С胁康妮d荷用支承部件承受,相應地能夠降低由輸送裝置負擔的力矩載荷。結果,在突出狀態(tài)下,能夠?qū)⒂奢斔脱b置負擔的力矩載荷的大小抑制在適當?shù)姆秶鷥?nèi)而限制輸送裝置的傾斜。
并且,也可以是,支承部件不是設在輸送裝置中的部件,在輸送裝置中,僅設置用來向支承部件傳遞載荷的構造。因此,能夠在抑制輸送裝置的結構的復雜化及輸送裝置的重量的增大的同時,實現(xiàn)用支承部件承受第二支承部的載荷的結構。此外,在輸送裝置中與支承部件另外地設置傾斜防止機構的情況下,相應于支承部件負擔的載荷,能夠?qū)⒃搩A斜防止機構所需要的耐負載性能降低。即,作為傾斜防止機構可以采用簡單的結構。由此,即使是在輸送裝置中除了支承部件以外另外地設置傾斜防止機構的情況,與不設置支承部件的情況相比,也能夠抑制輸送裝置的結構的復雜化及輸送裝置的重量的增大。
如以上這樣,根據(jù)上述特征結構,能夠?qū)崿F(xiàn)一種在抑制輸送裝置的結構的復雜化及輸送裝置的重量的增大的同時、能夠限制突出狀態(tài)下的輸送裝置的傾斜的物品輸送設備。另外,由于支承部件被頂棚直接或間接地支承,所以能夠?qū)⒌诙С胁康妮d荷用支承部件穩(wěn)定地承受。此外,由于支承部件以容許第一支承部相對于第二支承部的升降移動的狀態(tài)設置,所以能夠在將第二支承部的載荷用支承部件承受的同時,在輸送裝置與輸送對象部之間移載物品。
這里,優(yōu)選的是,前述行進部在被從前述頂棚懸掛的行進軌道支承的狀態(tài)下沿著前述行進路徑行進;前述支承部件被以使作用在前述支承部件上的載荷的至少一部分經(jīng)由前述行進軌道被前述頂棚支承的方式,相對于前述行進軌道安裝。
即,與支承部件沒有被相對于行進軌道安裝的情況相比,能夠做成能夠?qū)⒂脕韺⒅С胁考c頂棚直接連結的部件的數(shù)量抑制得較少、或者不需要用來將支承部件與頂棚直接連結的部件的結構。由此,即使是對安裝照明裝置或消火裝置等的頂棚設置支承部件的情況,與支承部件沒有相對于行進軌道安裝的情況相比,也能夠?qū)㈥P于支承部件的配置位置的制約緩和。即,能夠在抑制給安裝在頂棚上的其他部件帶來的影響(布局的變更等)的同時,以被頂棚直接或間接地支承的方式設置支承部件。
此外,優(yōu)選的是,前述支承部件具備相對于設在前述第二支承部上的被支承部在前述突出狀態(tài)下配置在以上下方向觀察在下側重疊的位置處的支承部分;前述第一驅(qū)動部構成為,使前述第一支承部在第一高度與第二高度之間升降,前述第一高度是在前述第二支承部位于前述避讓位置的狀態(tài)下前述第一支承部位于前述行進路徑內(nèi)的高度,前述第二高度是比前述第一高度低的高度,是在前述輸送對象部與前述第一支承部之間移載物品的高度;前述突出狀態(tài)下的前述支承部分與前述被支承部的上下方向的間隔被設定為,在前述第一支承部位于前述第一高度的狀態(tài)下為比零大的值。
即,通過在使第二支承部在避讓位置與突出位置之間移動時使第一支承部位于第一高度,能夠基本上避免第二支承部上具備的被支承部與支承部件上具備的支承部分的接觸。結果,能夠避免物品的輸送效率的下降、物品或收納在物品中的貨物的損傷、塵埃的產(chǎn)生等的因被支承部與支承部分的接觸可能發(fā)生的問題。另外,物品的輸送效率的下降可能因為到因被支承部與支承部分的接觸沖擊而被第二支承部懸掛支承的第一支承部的振動(橫擺)收斂于為了適當?shù)卦谳斔脱b置與輸送對象部之間移載物品而容許的范圍內(nèi)為止的待機時間變長而發(fā)生。
此外,優(yōu)選的是,前述支承部件具備相對于設在前述第二支承部上的被支承部在前述突出狀態(tài)下被配置在以上下方向觀察在下側重疊的位置處的支承部分;前述第二支承部在前述被支承部與前述支承部分接觸的狀態(tài)下被前述支承部件從下側支承;前述被支承部是繞沿著前述行進路徑的軸心旋轉自如的旋轉輥;前述支承部分在上側具有沿前述路徑寬度方向延伸的平坦的支承面。
即,在被支承部與支承部分接觸的狀態(tài)下,能夠用支承部件適當?shù)爻惺艿诙С胁康妮d荷。此外,根據(jù)上述結構,由于被支承部是旋轉輥,在上側具有支承部分平坦的支承面,所以即使是當使第二支承部在避讓位置與突出位置之間移動時被支承部與支承部分接觸的情況,也能夠通過旋轉輥在支承面上滾動而緩和因被支承部與支承部分的接觸帶來的沖擊,使第二支承部順暢地在路徑寬度方向上移動,并且能夠抑制因被支承部與支承部分的接觸帶來的塵埃的產(chǎn)生。
此外,優(yōu)選的是,前述第二支承部具備在沿著前述行進路徑的方向上相對于該第二支承部的中央部被分開配置到兩側的2個作為被支承部的第一被支承部和第二被支承部;前述支承部件具備第一支承部分和第二支承部分,前述第一支承部分是相對于前述第一被支承部在前述突出狀態(tài)下配置在以上下方向觀察在下側重疊的位置處的支承部分,前述第二支承部分是相對于前述第二被支承部在前述突出狀態(tài)下配置在以上下方向觀察在下側重疊的位置處的支承部分;前述第二支承部在前述第一被支承部與前述第一支承部分接觸并且前述第二被支承部與前述第二支承部分接觸的狀態(tài)下,被前述支承部件從下側支承。
即,在第一被支承部與第一支承部分接觸且第二被支承部與第二支承部分接觸的狀態(tài)下,能夠用支承部件適當?shù)爻惺艿诙С胁康妮d荷。此時,由于能夠?qū)⒌诙С胁康妮d荷在沿著行進路徑的方向上相對于該第二支承部的中央部在兩側分別用支承部件承受,所以能夠使用支承部件承受第二支承部的載荷時的第二支承部的姿勢穩(wěn)定。
此外,優(yōu)選的是,將前述輸送對象部作為為第一輸送對象部,除了前述第1輸送對象部之外另外地具備作為前述輸送裝置的物品的輸送源或輸送目標的第二輸送對象部,并且具備控制前述輸送裝置的工作的控制裝置;前述第二輸送對象部被配置在比前述第一輸送對象部高的位置,且配置在前述路徑寬度方向上的前述行進路徑的外側;前述控制裝置在前述第一輸送對象部是前述輸送裝置的物品的輸送源或輸送目標的情況下,進行在使前述輸送裝置行進到前述行進路徑的與前述第一輸送對象部對應的位置后、使前述第二支承部在以第一加速度加速后以第一減速度減速、從前述避讓位置移動到前述突出位置的控制;前述控制裝置在前述第二輸送對象部是前述輸送裝置的物品的輸送源或輸送目標的情況下,進行在使前述輸送裝置行進到前述行進路徑的與前述第二輸送對象部對應的位置后、使前述第二支承部在以第二加速度加速后以第二減速度減速、從前述避讓位置移動到以上下方向觀察與前述第二輸送對象部重疊的位置的控制;設定前述第一加速度、前述第一減速度、前述第二加速度及前述第二減速度,使得滿足前述第一加速度的絕對值比前述第二加速度的絕對值小、和前述第一減速度的絕對值比前述第二減速度的絕對值小的至少一方。
即,由于第一輸送對象部被配置在比第二輸送對象部低的位置,所以通常在將物品相對于第一輸送對象部移載的情況下容許的第一支承部的振動的程度(例如,以第二支承部為支點的橫擺的容許角度)比將物品相對于第二輸送對象部移載的情況下容許的第一支承部的振動的程度低。關于這一點,根據(jù)上述結構,設定第一加速度、第一減速度、第二加速度及第二減速度,使得滿足第一加速度的絕對值比第二加速度的絕對值小、和第一減速度的絕對值比第二減速度的絕對值小的至少一方。因此,能夠?qū)⑾鄬τ诘谝惠斔蛯ο蟛恳戚d物品的情況下的使第二支承部從避讓位置移動到突出位置的時間點的第一支承部的振動抑制得比相對于第二輸送對象部移載物品的情況下的使第二支承部從避讓位置移動到以上下方向觀察與第二輸送對象部重疊的位置的時間點的第一支承部的振動低的程度。由此,能夠抑制在第一輸送對象部與輸送裝置之間的物品的移載中需要的時間變長的情況,適當?shù)卮_保設備整體的物品的輸送效率。
附圖標記說明
1:物品
3:頂棚
4:行進軌道
5:支承部件
10:輸送裝置
11:第一支承部
12:第二支承部
13:行進部
20:被支承部
21:第一被支承部
22:第二被支承部
30:支承部分
31:第一支承部分
32:第二支承部分
41:第一驅(qū)動部
42:第二驅(qū)動部
80:控制裝置
90:輸送對象部
91:第一輸送對象部
92:第二輸送對象部
d:間隔
x:路徑寬度方向
z:上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