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自行車剎車裝置,尤指一種以線控而達到減速目的的雙向碟煞裝置。
背景技術:
自行車常見的兩種剎車系統(tǒng)分別是「機械剎車」與「碟煞」,而目前常用的機械剎車包含有:吊剎(cantileverbrakes)、v型剎(vbrakes),其包括的主要組件有:驅動桿、夾器、剎車片及剎車皮,而動作主要由吊線驅動桿掣動設有剎車片及剎車皮(塊)的夾器,進一步朝輪胎的輪圈進行夾合,借由剎車皮(塊)接觸行進間輪胎的輪圈產生磨擦力,進而達到減速的目的;而碟煞(diskbrake)包括的主要組件有:碟盤、卡鉗、剎車片,而動作主要裝設碟盤于輪圈中央,再裝設設有剎車片的卡鉗于碟盤的兩端,利用油壓的方式驅動卡鉗使剎車片以單向或雙向的方式與碟盤接觸產生摩擦力,進而達到減速的目的。
上述兩種常見的剎車系統(tǒng)得因應不同的使用需求,進而選擇較符合自己所需的系統(tǒng)來使用,如機械剎車的優(yōu)點是重量輕,對于主打輕量化的自行車種類屬優(yōu)選,此外機械剎車的成本造價較低廉,對于一般型的消費者也會較符合其需求,能夠有效提升消費意愿;但由于機械剎車系統(tǒng)主要以裝設于輪胎的輪框上達到減速的作用,且決定剎車的強弱完全取決于施力者所施予的握力,另剎車皮(塊)長時間與輪圈磨損稱長時間累積亦會造成損傷。而碟煞的優(yōu)點在于,因碟煞系統(tǒng)裝設于輪圈中央,當輪胎轉動會帶動水分及臟污借由離心力甩出,使其較易保持清潔防止剎車效果受到影響,且碟煞使用時所需施用的力道較為省力,對于長下坡的路段對于手指及手臂的消耗程度比較低,另由于碟煞的剎車主要是與碟盤進行摩擦,故對于輪胎的輪圈并不會造成消耗;但因為剎車與碟盤摩擦,當碟盤產生彎曲、凹陷的狀況時,會嚴重的影響原有的剎車功能,且除了碟煞系統(tǒng)重量較重會增加整體重量外,將機械剎車與碟煞系統(tǒng)相比,碟煞系統(tǒng)因零件較復雜,如需要油壓的油量管控及油管的選擇及裝設,使得使用碟煞系統(tǒng)需要對其有一定了解程度,再加上造價較昂貴,進而可能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意愿。
目前現(xiàn)有的線控碟煞結構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該現(xiàn)有線控碟煞100主要包括有一主體10,該主體10包括有一固定桿20、一掣動組30、一剎車線50、一活塞60及一剎車片70,該固定桿20組設于主體10一端,另該掣動組30一端設于主體10內且與活塞60一側連接,而該活塞60另一側貼設有剎車片70,又該掣動組30另一端樞設有一連動桿40,該連動桿40一端與掣動組30樞接的另一端向主體10外延伸且穿設有剎車線50;當剎車時剎車線50緊繃,會令連動桿40朝向固定桿20一側樞擺后,使活塞60進一步推進使剎車片70與碟盤80接觸形成阻力,達成剎車的功效,雖然上述的線控碟煞100結構不需使用油壓系統(tǒng),但以單側的連動桿40樞擺使剎車片70與碟盤80接觸達成剎車的功效,可能使碟盤80磨損不平均進一步造成彎曲、凹陷。請再參閱圖3所示,是另一線控碟系統(tǒng),結構與前述現(xiàn)有結構大致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設有二掣動組30,各掣動組30的一端設有連動桿40,當剎車線50緊繃時,各連動桿40往同一側樞擺后,使各活塞60推進使剎車片70是以夾合的方式進行與碟盤80的接觸,該線控碟煞系統(tǒng)雖然解決了剎車片70因單側接觸碟盤可能造成的彎曲、凹陷,但此結構的動作仍須以較大的施力才得以操作。
據此,若能針對現(xiàn)有剎車系統(tǒng)的結構改良,對于此種線控碟煞系統(tǒng)的開發(fā)不但使建造成本與維修費用降低,能夠有效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意愿,愿意使用自行車并減少機動性車輛的廢氣排放,對于政府持續(xù)提倡的節(jié)能減碳也有效呼應,亦對產業(yè)是一具有經濟價值且創(chuàng)新之舉,因此,需相關業(yè)者更進一步的思考,該如何改良、改善才能夠更符合社會大眾的使用。
有鑒于上述情形,本發(fā)明人投入許多時間研究相關知識,并加以比較各項優(yōu)劣,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究及開發(fā),并歷經的多次實驗及測試,而終于推出一種『用于自行車碟盤的雙向碟煞裝置』改善上述缺失,以符合大眾所需使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用于自行車碟盤的雙向碟煞裝置,其是以線控而達到減速目的的雙向碟煞裝置,借以降低生產成本并使施力節(jié)省。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自行車碟盤的雙向碟煞裝置,包括有一本體,其中:該本體包括一掣動組、一變向件、二連動桿及一剎車線,該掣動組分設于碟盤的兩側,且該掣動組朝向碟盤一端設有一活塞,該活塞朝碟盤的一側與一剎車片組接,而該變向件組設于掣動組,又該掣動組朝向碟盤的相對兩側各樞設有連動桿,該連動桿一端穿設有剎車。
其中該剎車線動作時同時掣動各連動桿。
其中各連動桿呈相對樞擺,再進一步驅動活塞使各剎車片朝碟盤動作。
其中該剎車片于自行車剎車時會與碟盤接觸,而自行車行停止剎車時剎車片與碟盤脫離。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其是以線控而達到減速目的的雙向碟煞裝置,借以降低生產成本并使施力節(jié)省。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現(xiàn)有線控碟煞結構的單向動作示意圖。
圖2是現(xiàn)有線控碟煞結構的側視單向動作示意圖。
圖3是現(xiàn)有線控碟煞結構的雙向動作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雙向碟煞裝置未動作的俯視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雙向碟煞裝置的雙向動作側視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雙向碟煞裝置的雙向動作俯視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
100線控碟煞10主體
20固定桿30掣動組
40連動桿50剎車線
60活塞70剎車片
80碟盤
200雙向碟煞裝置1本體
2掣動組21活塞
22剎車片3變向件
4連動桿5剎車線
6碟盤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4至圖6所示,圖中顯示一種用于自行車碟盤的雙向碟煞裝置,包括有一本體1,其中:該本體1包括一掣動組2、一變向件3、二連動桿4及一剎車線5,該掣動組2分設于碟盤6的兩側,且該掣動組2朝向碟盤6一端設有一活塞21,該活塞21朝碟盤6的一側與一剎車片22組接,而該變向件3組設于掣動組2,又該掣動組2朝向碟盤6的相對兩側各樞設有連動桿4,該連動桿4一端穿設有剎車線5;主要是在于施以外力剎車時,借由變向件3傳遞剎車力予穿設有剎車線5的各連動桿2動作,使連動桿4的動作呈相對樞擺,再推動活塞21并使剎車片22與碟盤6接觸達到剎車功效。
前述為本發(fā)明主實施例的主要技術特征。
請參閱圖4及圖5所示,其中該剎車線5動作時同時掣動各連動桿4;以剎車線5穿設于各連動桿4的主要目的,是減少油壓的油量管控及油管的選擇及裝設,于剎車過程中不必擔心有漏油的情況發(fā)生,進而影響剎車的功能,借以增加行車安全性,因此本發(fā)明除了有效避免漏油意外的發(fā)生之外,以剎車線5代替油管的設置亦降低其生產成本,更適合一般消費型使用者的操作。
請參閱圖4至圖6所示,其中各連動桿4呈相對樞擺,再進一步驅動活塞21使各剎車片22朝碟盤6動作;由于該連動桿4的設置位置分別位于掣動組2的相對兩側,其受到剎車線5的牽動時,借由變向件3促使連動桿4以相對樞擺的方式牽引兩側活塞21也相對推進,進一步使組設于活塞21的剎車片22與碟盤6接觸,以剎車片22雙向貼抵碟盤6的方式達到減速的效果。
請參閱圖4及圖6所示,該剎車片22于自行車剎車時會與碟盤6接觸,而自行車行停止剎車時剎車片22與碟盤6脫離;此設置于煞車時剎車片22與碟盤6的接觸屬雙向動作,使得碟盤6不易變形扭曲引起剎車效果減低,且雙向接觸相較于單向來的省力,剎車效果也更好。
借由上述可得知,本發(fā)明的雙向碟煞裝置200是以剎車線5線控的方式達到剎車的目的,其動作原理在于,當施力剎車時拉動剎車線5,而剎車線5穿設于各連動桿4,當剎車線5拉動借由變向件3使連動桿4隨的相對樞擺動作,使得活塞21相對推移動作,間接使剎車片22與碟盤6的兩側接觸,達到剎車的效果,使本發(fā)明的雙向碟煞裝置200克服現(xiàn)有剎車裝置的缺點并具有以下的優(yōu)勢特點:
一、以線控的方式掣動剎車系統(tǒng),減少了油量管控及油管的選擇及裝設,避免因油管漏油而導致剎車功能受限。
二、剎車片22的雙向夾設的型態(tài)使得碟盤6較不易變形,且所能提供的剎車力也大于施力者所提供的握力。
三、得以以較低廉成本進行制造,不論對于生產者或是消費者都是有幫助的發(fā)明。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在結構設計、使用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產業(yè)發(fā)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結構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新構造,具有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實用性,符合有關發(fā)明專利要件的規(guī)定,故依法提起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