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用于緩沖從車體向駕駛艙傳遞的震動的拖拉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能夠緩沖拖拉機的驅動時從車體向構成乘坐駕駛部的駕駛艙傳遞的震動的拖拉機。
背景技術:
一般而言,拖拉機上安裝有用于產生動力的引擎。所述拖拉機利用從所述引擎供給的動力來行駛,將耖、犁等作業(yè)機安裝在一側并執(zhí)行農業(yè)上進行的大部分的作業(yè)。
拖拉機包括車體,所述車體由用于安裝散熱器、電池等的導桿(guidebar)、連接于所述導桿的引擎以及位于所述引擎的后方并與所述引擎相連接的變速裝置構成。
在所述導桿通過前車軸安裝有轉向用前輪,在所述變速裝置安裝有用于負責車輛的行駛的驅動用后輪。并且,在所述變速裝置的上側設置有提供用戶的安置空間的乘坐駕駛部,所述乘坐駕駛部利用由多個框架和玻璃構成的駕駛艙來劃分其內部空間。
當所述引擎中產生動力而發(fā)動所述拖拉機時,所述拖拉機進行行駛,或者在所述拖拉機發(fā)動的狀態(tài)下停駛并執(zhí)行預定的作業(yè)。在利用所述拖拉機執(zhí)行特定作業(yè)時,將在前后方向、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等多個方向上產生因所述引擎中產生的震動、行駛中的道路狀態(tài)對應的沖擊以及作業(yè)中的作業(yè)地狀態(tài)對應的沖擊引起的震動。這樣的震動通過所述拖拉機的車體向所述駕駛艙傳遞,傳遞到所述駕駛艙的震動將直接傳遞給用戶,從而降低乘車感、舒適性等。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在現(xiàn)有技術的車體和駕駛艙的連接方式中,在所述變速裝置和所述駕駛艙分別設置具有槽的支架,在所述槽通過螺栓等緊固構件將所述變速裝置和所述駕駛艙進行結合。此外,為了緩沖所述駕駛艙的震動,以包覆所述緊固構件的方式設置有橡膠等彈性件。
但是,即使基于這樣的技術,由于從所述變速裝置向所述駕駛艙傳遞的震動相當強,單純地利用橡膠等彈性件來吸收所述駕駛艙的震動存在有局限性。
韓國公開特許公報第2002-0007701號中披露了用于消減向所述駕駛艙傳遞的震動的技術。具體而言,該文獻涉及卡車的駕駛艙震動吸收結構,其中披露了在駕駛艙和車體框架之間設置有液壓缸筒,并利用所述液壓缸筒的油來吸收所述駕駛艙的沖擊的結構。由此,能夠基于油的自由移動來消減所述駕駛艙的震動。
但是,即使將該文獻相關的技術應用到拖拉機,在單純地利用油的自由移動來消減所述駕駛艙的震動存在有局限性,而且基于該技術時很難考慮到在多個方向上產生所述駕駛艙的震動的情形,因此,其無法成為用于緩沖從多個方向傳遞到所述駕駛艙的震動的適當?shù)慕鉀Q方案。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本發(fā)明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現(xiàn)有技術的局限性和問題而提出,具體而言,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拖拉機,能夠緩沖從車體向駕駛艙傳遞的震動,從而提高用戶的乘車感、舒適性等。
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
為了實現(xiàn)如上所述的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拖拉機,其包括:駕駛艙,由多個框架構成,提供用戶的安置空間;車體,設置于所述駕駛艙的下部,由用于供給動力的導桿、引擎及變速裝置構成;聯(lián)接件,其一端結合于所述駕駛艙的前方,另一端結合于所述變速裝置的前方,以將所述駕駛艙和所述變速裝置在前方進行連接;前方彈性缸筒,設置于所述聯(lián)接件的一側,呈用于緩沖所述駕駛艙的震動的彈性構件包覆所述前方彈性缸筒的形態(tài);以及后方彈性缸筒,其一端結合于所述駕駛艙的后方,另一端結合于所述變速裝置的后方,以將所述駕駛艙和所述變速裝置在后方進行連接,呈用于緩沖所述駕駛艙的震動的彈性構件包覆所述后方彈性缸筒的形態(tài)。
并且,所述聯(lián)接件包括:第一聯(lián)接件和第二聯(lián)接件,沿著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中央聯(lián)接件,沿著左右方向延伸,將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和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
并且,所述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分別沿著上下方向延伸,與形成于所述變速裝置的一側的變速裝置側面支架相結合以固定于所述變速裝置。
并且,在與所述變速裝置相結合的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的一側和與所述變速裝置相結合的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的一側朝上方向轉動時,所述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被壓縮以緩沖向所述駕駛艙傳遞的上方向的沖擊,在與所述變速裝置相結合的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的一側和與所述變速裝置相結合的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的一側朝下方向轉動時,所述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被拉伸以緩沖向所述駕駛艙傳遞的下方向的沖擊。
并且,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沿著左右方向延伸,以在其兩端結合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和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從而緩沖向所述駕駛艙傳遞的左右方向晃動。
并且,在所述變速裝置的一側設置有與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的一端相結合的第一變速裝置前方支架,在所述變速裝置的另一側設置有與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的一端相結合的第二變速裝置前方支架,在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的一端形成有孔,所述第一變速裝置前方支架插入到所述孔,在所述孔的內周面設置有由彈性材質構成的第一減震器,在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的一端形成有孔,所述第二變速裝置前方支架插入到所述孔,在所述孔的內周面設置有由彈性材質構成的第二減震器。
并且,在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的另一端形成有孔,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的一端以垂直的方式插入到所述孔,在所述孔的內周面設置有由彈性材質構成的第三減震器,在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的另一端形成有孔,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的另一端以垂直的方式插入到所述孔,在所述孔的內周面設置有由彈性材質構成的第四減震器。
并且,在所述駕駛艙的前方配置有第一駕駛艙前方支架及第二駕駛艙前方支架,所述第一駕駛艙前方支架及第二駕駛艙前方支架配置于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和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之間并結合于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在所述第一駕駛艙前方支架形成有孔,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的一側插入到所述孔,在所述孔的內周面設置有由彈性材質構成的第五減震器,在所述第二駕駛艙前方支架形成有孔,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的另一側插入到所述孔,在所述孔的內周面設置有由彈性材質構成的第六減震器。
并且,所述第一及第二后方彈性缸筒的一端結合于所述駕駛艙的后方形成的駕駛艙后方支架,另一端結合于所述變速裝置的后方形成的變速裝置后方支架。
并且,在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和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分別設置有沿著左右方向延伸的凸出聯(lián)接件,所述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設置于所述凸出聯(lián)接件。
并且,在所述駕駛艙設置有向外側凸出的第一固定構件及第二固定構件,在所述第一固定構件和所述第二固定構件分別設置有輥子,所述輥子利用固定設置于所述變速裝置的引導框架來緩沖其左右及上下震動。
并且,所述引導框架包括朝相互平行的方向設置的第一引導框架及第二引導框架。
作為另一例,所述引導框架包括朝相互垂直的方向設置的第一引導框架及第二引導框架。
發(fā)明效果
根據(jù)所提出的本發(fā)明,作為將駕駛艙和變速裝置相結合的結構,在前方設置有聯(lián)接件且在后方設置有后方彈性缸筒,因此,能夠緩沖所述變速裝置中產生的震動并向所述駕駛艙傳遞,從而提高用戶的乘車感。
并且,在所述聯(lián)接件的一側設置有前方彈性缸筒,因此,提高布置所述前方彈性缸筒的位置的自由度,從而能夠有效地消減從多個方向產生的駕駛艙的震動。
并且,在所述駕駛艙的一側形成有倒“u”字形狀的引導框架,因此,能夠輔助消減所述駕駛艙的上下震動及左右震動。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拖拉機的整體結構的側視圖。
圖2是放大示出圖1的a部分的立體圖。
圖3a是放大示出圖2的b部分的上部立體圖,圖3b是示出從圖3a去除變速裝置的情形的圖。
圖4a是放大示出圖2的b部分的下部立體圖,圖4b是示出從圖4a去除變速裝置的情形的圖。
圖5a是示出在向變速裝置施加有上方向的力時,用于緩沖從所述變速裝置向駕駛艙傳遞的沖擊的結構的圖,圖5b是示出從側面看去圖5a的情形的圖。
圖6a是示出向所述變速裝置施加有下方向的力時,用于緩沖從所述變速裝置向駕駛艙傳遞的沖擊的結構的圖,圖6b是示出從側面看去圖6a的情形的圖。
圖7a是放大示出圖2的c部分的上部立體圖,圖7b是示出從圖7a去除變速裝置的情形的圖。
圖8是放大示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圖2的c部分的后視圖。
圖9是放大示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圖2的c部分的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本發(fā)明以附圖所示的實施例作為參考進行了說明,但是其僅是作為一個實施例進行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和其核心結構及作用并不受到這樣的實施例的限制。
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拖拉機的結構的圖。
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拖拉機的整體結構的側視圖。參照圖1,本發(fā)明的拖拉機10包括:轉向用前輪11,用于調整行駛方向;驅動用后輪12,用于負責車輛的行駛。所述轉向用前輪11通過車軸結合于導桿13(guidebar)。
并且,在所述拖拉機10的內部,從前方向后方依次搭載有引擎20、變速裝置30??蓪⑺鰧U13、所述引擎20、所述變速裝置30統(tǒng)稱為車體200。
此外,在配置于所述引擎20后方的所述導桿13的上部搭載有乘坐駕駛部14,在所述變速裝置30構成有用于驅動后輪12的后方車軸40。并且,在所述變速裝置30的pto變速部中,pto軸41向后方延伸,從而向與所述拖拉機10后尾部的提升裝置50相連接的作業(yè)機供給動力。
圖2是放大示出圖1的a部分的立體圖。
參照圖1及圖2,本發(fā)明的拖拉機包括:駕駛艙100(cabin),在其內部搭載有所述乘坐駕駛部14;以及變速裝置30,位于所述駕駛艙100的下部,作為車體200的一結構,接收從所述引擎20供給的動力。
所述駕駛艙100呈多個框架相結合的形狀。此外,用戶為了操作所述拖拉機而可乘坐于所述多個框架形成的內部空間。當用戶發(fā)動所述拖拉機時,所述引擎20進行驅動,從而在所述車體200中產生震動。并且,所述車體200的震動可因所述拖拉機10的道路行駛而產生,或者根據(jù)所述拖拉機10的作業(yè)地的狀態(tài)而產生。作為另一例,在所述拖拉機10進行農田作業(yè)時,所述車體200的震動可根據(jù)所述農田的狀態(tài)而產生。
所述引擎20中產生的震動、所述拖拉機10的道路行駛對應的震動以及因所述拖拉機10的農田作業(yè)而產生的震動將傳遞到位于所述車體200的上部的所述駕駛艙100。此時,所述駕駛艙100內乘坐的用戶因這樣的震動而感到不適。
因此,本發(fā)明的拖拉機設置有用于緩沖所述駕駛艙100的震動以減少用戶感到的不適的緩沖裝置。以下對所述緩沖裝置進行具體的說明。
圖3a是放大示出圖2的b部分的上部立體圖,圖3b是示出從圖3a去除變速裝置的情形的圖。此外,圖4a是放大示出圖2的b部分的下部立體圖,圖4b是示出從圖4a去除變速裝置的情形的圖。
參照圖3a至圖4b,在所述駕駛艙100和所述變速裝置30各個前方設置有駕駛艙前方支架101a、101b和變速裝置前方支架210a、210b。即,在所述駕駛艙100的前方設置有駕駛艙前方支架101a、101b,在所述變速裝置30的前方側面設置有變速裝置前方支架210a、210b。
在本說明書中,前方方向表示從后輪(參照圖1的附圖標記12)朝向前輪(參照圖1的附圖標記11)的方向,后方方向表示相對于其的反方向(參照圖2)。
所述駕駛艙前方支架101a、101b和所述變速裝置前方支架210a、210b利用由剛性材質構成的聯(lián)接件(link)相結合。
所述聯(lián)接件包括:第一聯(lián)接件121和第二聯(lián)接件122,沿著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中央聯(lián)接件110,將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的端部和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的端部相連接,配置于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和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之間。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可沿著左右方向延伸。
在本說明書中,左方向表示從配置于右側的前輪朝向配置于左側的前輪的方向,右方向表示相對于其的反方向(參照圖2)。
如上所述,利用呈剛性材質的桿(bar)形態(tài)的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以及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來確保拖拉機行駛中的直前性,在變更行駛方向時,使上下及左右方向的晃動達到最小,從而能夠提高行駛安全性。
所述駕駛艙前方支架包括:第一駕駛艙前方支架101a,以與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相鄰的方式配置;以及第二駕駛艙前方支架101b,以與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相鄰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一及第二駕駛艙前方支架101a、101b可沿著前后方向延伸。
在所述駕駛艙前方支架101a、101b分別形成有供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貫通的孔。即,利用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依次貫通所述孔,使所述駕駛艙前方支架101a、101b和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相互結合。由此,能夠緩沖因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而向所述駕駛艙100傳遞的左右的晃動,從而向用戶提供舒適感。
例如,在所述拖拉機10前進行駛于向右側下向傾斜的地形的情況下,即,所述拖拉機10以向右側傾斜的狀態(tài)下前進行駛時,所述變速裝置30受到朝右側方向(從第二聯(lián)接件122朝向第一聯(lián)接件121的方向)的力。由此,所述駕駛艙100內的乘坐駕駛部14上乘坐的駕駛者因乘坐于向右側傾斜的駕駛艙100內,在拖拉機10的行駛時感到不適。但是,本發(fā)明中設置有將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和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相連接的中央聯(lián)接件110,從而能夠緩沖這樣的沖擊。
具體而言,傳遞到所述變速裝置30的右側方向的力通過第一及第二變速裝置前方支架210a、210b向第一聯(lián)接件121和第二聯(lián)接件122傳遞。由此,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相比于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相對受到更多的朝向下方的力。但是,在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和第二聯(lián)接件122之間設置有中央聯(lián)接件110,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沿著左右方向延伸并支持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和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的位置。因此,利用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使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和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達到其左右晃動減小的狀態(tài)(第一聯(lián)接件和第二聯(lián)接件的高度保持相類似的狀態(tài)),從而在所述拖拉機10運行于右側下方傾斜地形時,所述拖拉機10中施加的沖擊得到緩沖,能夠減小向所述駕駛艙100傳遞的左右晃動。
與此類似地,在所述拖拉機10前進行駛于向左側下向傾斜的地形的情況下,即,所述拖拉機10以向左側傾斜的狀態(tài)下前進行駛時,所述變速裝置30受到朝左側方向(從第一聯(lián)接件121朝向第二聯(lián)接件122的方向)的力。傳遞到所述變速裝置30的左側方向的力通過第一及第二變速裝置前方支架210a、210b向第一聯(lián)接件121和第二聯(lián)接件122傳遞。由此,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相比于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相對受到更多的朝向下方的力。但是,由于利用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使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和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達到其左右晃動減小的狀態(tài)(第一聯(lián)接件和第二聯(lián)接件的高度保持相類似的狀態(tài)),在所述拖拉機10運行于左側下方傾斜地形時,所述拖拉機10中施加的沖擊得到緩沖,從而能夠減小向所述駕駛艙100傳遞的左右晃動。
對所述聯(lián)接件與第一及第二變速裝置前方支架210a、210b的結合關系進行說明,利用螺絲、螺栓等緊固構件將所述變速裝置前方支架210a、210b緊固于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或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的端部上形成的各個孔,從而完成其結合。
根據(jù)本發(fā)明,為了進一步緩沖從所述變速裝置30向所述駕駛艙100傳遞的噪音或沖擊,在所述變速裝置30與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或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的結合部分、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或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與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的結合部分、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與所述駕駛艙100的結合部分設置有具有預定的彈性材質的減震器。
具體而言,在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的一端分別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第一變速裝置前方支架210a和所述第二變速裝置前方支架210b的一側的各個孔。此外,在所述各個孔的內面分別設置有具有預定的彈性力的第一減震器2101a和第二減震器2101b。由此,即使拖拉機10行駛于諸如斜坡或凸塊的不穩(wěn)定的地形,利用所述第一減震器2101a和第二減震器2101b能夠較大地緩沖從所述變速裝置30向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或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傳遞的沖擊。
并且,在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的另一端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的一端的預定的孔。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和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沿著相互垂直的方向延伸,隨著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插入到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的另一端上形成的孔,兩者以相互垂直的方式相結合。與此類似地,在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的另一端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的另一端的預定的孔。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和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沿著相互垂直的方向延伸,隨著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插入到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的另一端上形成的孔,兩者以相互垂直的方式相結合。由此,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和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及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以整體上呈“ㄈ”形狀的方式構成相互一體地結合的結構。由此,即使所述拖拉機10行駛于向左側或右側傾斜的地形,利用所述“ㄈ”形狀的聯(lián)接件110、121、122能夠較大地緩沖所述駕駛艙100的左側或右側傾靠現(xiàn)象。
附加地,在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的另一端上形成的孔的內面設置有具有預定的彈性力的第三減震器121a,在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的另一端上形成的孔的內面設置有具有預定的彈性力的第四減震器122a。由此,即使拖拉機10行駛于諸如斜坡或凸塊的不穩(wěn)定的地形,利用所述第三減震器121a和第四減震器122a能夠進一步緩沖從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或第二聯(lián)接件122向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傳遞的沖擊,尤其是進一步緩沖所述駕駛艙100的左側或右側傾靠現(xiàn)象。
并且,在所述第一駕駛艙前方支架101a和所述第二駕駛艙前方支架101b分別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的一側和另一側的各個孔。此外,在所述各個孔的內面設置有具有預定的彈性力的第五減震器1001a和第六減震器1001b。由此,即使拖拉機10行駛于諸如斜坡或凸塊的不穩(wěn)定的地形,利用所述第五減震器1001a和第六減震器1001b能夠較大地緩沖從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和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向所述駕駛艙100傳遞的沖擊或噪音。
在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和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分別設置有朝變速裝置30的方向凸出并延伸的凸出聯(lián)接件125、126。具體而言,在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設置有朝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方向凸出的第一凸出聯(lián)接件125,在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設置有朝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方向凸出的第二凸出聯(lián)接件126。并且,在所述凸出聯(lián)接件125、126設置有朝上下方向延伸并用于緩沖所述駕駛艙100的上下震動的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130a、130b。
作為另一例,如果將所述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130a、130b的一側和所述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130a、130b的另一側以朝左右方向傾斜的方式進行設置,所述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130a、130b不僅能夠緩沖所述駕駛艙100的上下震動、前后震動,還將能夠緩沖左右方向的震動。
在本說明書中,上方向表示從所述變速裝置30朝向所述駕駛艙100的方向,下方向表示相對于其的反方向(參照圖2)。
并且,所述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130a、130b在其外面設置有彈簧、線圈等彈性構件,從而執(zhí)行對從所述變速裝置30向駕駛艙100傳遞的震動進行緩沖的作用。因此,在所述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130a、130b的一端分別固定于所述凸出聯(lián)接件125、126的狀態(tài)下,通過將所述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130a、130b的另一端分別固定于所述變速裝置側面支架140a、140b,能夠以間接方式緩沖所述駕駛艙100的震動。
以下,對利用所述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130a、130b來緩沖向所述駕駛艙100傳遞的沖擊的過程進行說明。
圖5a及圖5b是示出在向變速裝置施加有上方向的力時,從所述變速裝置向駕駛艙傳遞的沖擊被緩沖的過程的立體圖及側視圖,圖6a及圖6b是示出向所述變速裝置施加有下方向的力時,從所述變速裝置向駕駛艙傳遞的沖擊被緩沖的過程的立體圖及圖。
首先,參照圖5a及圖5b,在拖拉機10行駛于作為一例形成有凸塊(例如,限速帶)的行駛道路時,所述拖拉機的前輪11隨著所述凸塊而上升移動,由此,與所述前輪11相連接的變速裝置30與所述前輪11的移動方向對應地朝上方向受力。即,這樣的力將傳遞到結合于所述變速裝置30的上部的所述駕駛艙100,從而降低用戶的乘車感。
但是,本發(fā)明中,在所述駕駛艙100和所述變速裝置30之間設置有在其外面盤繞有彈性構件的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130a、130b。由此,所述變速裝置30的上方向的力經由所述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130a、130b向所述駕駛艙100傳遞。具體而言,隨著所述變速裝置30的上方向移動,與所述變速裝置30相結合的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的一側和與所述變速裝置30相結合的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的一側朝上方向移動(參照圖5b),所述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130a、130b隨著與所述變速裝置30相結合的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的一側和與所述變速裝置30相結合的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的一側的上方向轉動而實現(xiàn)壓縮,利用這樣的壓縮動作,能夠減小從所述變速裝置30向所述駕駛艙100傳遞的沖擊。
與此相反地,圖6a及圖6b中示出所述拖拉機10的下降移動時減小向所述駕駛艙100傳遞的震動或沖擊的情形。例如,在所述拖拉機10隨著凸塊而向下方移動時,所述拖拉機的前輪11隨著所述凸塊而向下方移動,由此,與所述前輪11相連接的變速裝置30受到下方向的力。
所述變速裝置30的下方向的力經由所述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130a、130b向所述駕駛艙100傳遞。即,隨著所述變速裝置30的下方向移動,與所述變速裝置30相結合的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的一側和與所述變速裝置30相結合的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的一側朝下方向移動(參照圖6b),所述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130a、130b隨著與所述變速裝置30相結合的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的一側和與所述變速裝置30相結合的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的一側的下方向轉動而實現(xiàn)拉伸,利用這樣的拉伸動作,能夠減小從所述變速裝置30向所述駕駛艙100傳遞的沖擊。
本實施例中以所述拖拉機10隨著凸塊而上升或下降移動的情況為例進行了說明,但只要是所述拖拉機10朝上方向或下方向移動而向所述駕駛艙100施加上方向或下方向沖擊的情況,則均能夠適用圖5a至圖6b所示的結構。
圖7a、圖7b及圖8示出所述駕駛艙100和所述變速裝置30的后方。具體而言,圖7a是放大示出圖2的c部分的上部立體圖,圖7b是示出從圖7a去除變速裝置的情形的圖,圖8是放大示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圖2的c部分的后視圖。
參照圖7a、圖7b及圖8,在所述駕駛艙100的后方設置有駕駛艙后方支架151,在所述變速裝置30的后方設置有變速裝置后方支架220。在所述駕駛艙后方支架151和所述變速裝置后方支架220之間設置有第一及第二后方彈性缸筒150a、150b。即,所述第一及第二后方彈性缸筒150a、150b的一側分別結合于所述駕駛艙后方支架151,所述第一及第二后方彈性缸筒150a、150b的另一側分別結合于所述變速裝置后方支架220。
所述第一及第二后方彈性缸筒150a、150b沿著上下方向延伸,在其外面設置有彈簧、線圈等彈性構件,從而能夠緩沖所述駕駛艙100的上下震動。具體而言,在所述拖拉機10上升斜坡等并行駛時,基于傳遞到所述變速裝置30的上方向的力引起的沖擊因所述第一及第二后方彈性缸筒150a、150b的壓縮而得到緩沖并傳遞給所述駕駛艙100。與此類似地,在所述拖拉機10的下降行駛時,基于向所述變速裝置30傳遞的下方向的力引起的沖擊因所述第一及第二后方彈性缸筒150a、150b的拉伸而得到緩沖并傳遞給所述駕駛艙100。由此,能夠緩沖所述駕駛艙100后方的上下方向沖擊。
但是,如果所述第一及第二后方彈性缸筒150a、150b相對于朝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軸以傾斜預定角度的方式延伸,則不僅能夠緩沖所述駕駛艙100的上下震動,還能夠緩沖左右震動或前后震動。
并且,在所述第一及第二后方彈性缸筒150a、150b的前方側可追加設置有用于緩沖所述駕駛艙100的上下震動及左右震動的第一及第二引導框架300、310(guideframe)。具體而言,在所述變速裝置30的車軸殼體250上面設置有支撐部230。此外,所述引導框架300、310結合于所述支撐部230的上部,從后方看去時具有倒“u”字形狀。所述引導框架300、310上分別設置的所述輥子161(roller)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具有相同的方向性,并利用第一及第二固定構件160a、160b進行結合。
即,在所述駕駛艙100的一側設置有從所述駕駛艙100的側面向外側以傾斜的方式凸出的固定構件160a、160b。所述固定構件160a、160b是按預定間隔隔開的兩個凸出的結構,在所述兩個固定構件160a、160b之間設置有輥子161。所述輥子161的外面被所述引導框架300、310包覆,并可沿著所述引導框架300、310的內面朝上下方向進行移動。
即,沿著所述引導框架300、310移動的所述輥子161僅能朝上下方向移動,而其左右方向的移動被約束,因此,所述變速裝置30的左右震動可被所述引導框架300、310得到緩沖并向所述駕駛艙100傳遞。
例如,在所述拖拉機10因道路狀況而需要緊急向左側旋轉的情況下,所述變速裝置30將受到從左側朝右側的方向的力。但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位于所述第一引導框架300內的輥子被所述第一引導框架300的右側內面支撐,位于所述第二引導框架310內的輥子被所述第二引導框架310的右側內面支撐,因此,基于所述拖拉機10的右側傾靠現(xiàn)象引起的沖擊將以較大地得到緩沖的狀態(tài)傳遞給所述駕駛艙100。
并且,利用所述引導框架300、310和所述支撐部230,所述輥子161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動的空間受到限制,因此,在行駛于斜坡時,基于所述變速裝置30的上下震動或左右不均衡引起的沖擊可被所述引導框架300、310緩沖并向所述駕駛艙100傳遞。
例如,在所述拖拉機10前進行駛于向右側下向傾斜的地形的情況下,所述變速裝置30受到朝右側方向(從第一引導框架300朝向第二引導框架310的方向)的力。由此,所述駕駛艙100內的乘坐駕駛部14上乘坐的駕駛者因乘坐于向右側傾斜的駕駛艙100內,在拖拉機10的行駛時感到不適。但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位于所述第二引導框架310內的輥子因所述支撐部230而其下方移動受到限制,位于所述第一引導框架300內的輥子因密閉的所述第一引導框架300的上面部分而其上方移動受到限制,由此,基于所述拖拉機10的左右晃動或不均衡引起的沖擊可被較大地緩沖并向所述駕駛艙100傳遞。
并且,在拖拉機10行駛于作為一例形成有凸塊(例如,限速帶)的行駛道路時,所述變速裝置30將受到上方向的力。由此,所述駕駛艙100內的乘坐駕駛部14上乘坐的駕駛者因乘坐于受到所述變速裝置30的朝向上方的力的駕駛艙100內而在拖拉機10的行駛時感到不適。但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分別位于所述第一引導框架300和所述第二引導框架310內的輥子因所述支撐部230而其下方移動受到限制,因此,即使發(fā)生所述拖拉機10的突然的上方移動,也能夠較大地緩沖其沖擊。
圖9是放大示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圖2的c部分的后視圖。
圖9作為對圖8所述的實施例的另一例,第一引導框架300和所述第二引導框架320可被設置為具有相互相反的方向性。由此,設置于所述第一引導框架300的輥子的外側面和設置于所述第二引導框架320的輥子的外側面可朝相互垂直的方向進行設置。根據(jù)本實施例,與圖8的實施例的效果相加地,具有不僅能夠緩沖通過所述變速裝置30向駕駛艙100傳遞的震動中的左右方向震動、上下方向震動以外,還能夠緩沖前后方向的震動的效果。
例如,所述第一引導框架300可將所述變速裝置30的左右及上下方向震動進行緩沖并向所述駕駛艙100傳遞,以與所述第一引導框架300垂直的方式設置的所述第二引導框架320將所述變速裝置30的前后及上下方向震動進行緩沖并向所述駕駛艙100傳遞。
更具體而言,在所述拖拉機10突然向左側旋轉的情況下,隨著位于所述第一引導框架300內的輥子支撐于所述第一引導框架300的右側內面,基于所述拖拉機10的右側傾靠現(xiàn)象引起的沖擊可被較大地緩沖并向所述駕駛艙100傳遞。
作為另一例,在所述拖拉機10突然停止的情況下,隨著位于所述第二引導框架320內的輥子支撐于所述第二引導框架320的前方內面,基于所述拖拉機10的前方傾靠現(xiàn)象以前你的沖擊可被較大地緩沖并向所述駕駛艙100傳遞。
作為又一例,在所述拖拉機10行駛于形成有凸塊的道路時,分別位于所述第一引導框架300和所述第二引導框架320內的輥子因所述支撐部230而其下方移動受到限制,因此,基于所述拖拉機10的上方傾靠現(xiàn)象引起的沖擊可被較大地緩沖并向所述駕駛艙100傳遞。
根據(jù)本發(fā)明,作為將變速裝置30和位于所述變速裝置30的上面的駕駛艙100進行結合的結構,所述變速裝置30和所述駕駛艙100的前方側的結合可通過“ㄈ”形狀聯(lián)接件和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130a、130b來實現(xiàn),所述“ㄈ”形狀聯(lián)接件由第一聯(lián)接件121、第二聯(lián)接件122及中央聯(lián)接件110構成,用于將將變速裝置30和駕駛艙100直接連接,所述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130a、130b的一端連接于位于所述第一聯(lián)接件121和所述第二聯(lián)接件122的一側的凸出聯(lián)接件125、126,另一端連接于所述變速裝置30的一側。
由此,利用所述中央聯(lián)接件110能夠緩沖所述駕駛艙100的左右方向晃動,利用所述第一及第二前方彈性缸筒130a、130b能夠緩沖所述駕駛艙100的上下方向沖擊。
并且,所述變速裝置30和所述駕駛艙100的后方側的結合可通過將所述駕駛艙100和所述變速裝置30相連接的第一及第二后方彈性缸筒150a、150b、結合于所述駕駛艙100的固定構件160a、160b以及固定于所述變速裝置30的車軸殼體250的支撐部230的倒“u”字形狀的引導框架300、310的連接來實現(xiàn)。
利用如上所述的結構,能夠緩沖引擎20的驅動、拖拉機10的行駛或所述拖拉機10的作業(yè)中產生的震動并向所述駕駛艙100傳遞,因此,能夠提高用戶的乘車感。
以上的說明僅是例示性地描述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本發(fā)明所屬的技術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本質特性的情況下能夠進行多種修改及變形。因此,本發(fā)明中披露的實施例并不意在限定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的范圍并不限定于這樣的實施例。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當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進行解釋,與之等同范圍內的技術思想應當被解釋為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