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驅動裝置高度調整裝置及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應用于軌道車輛齒輪箱與直線電機之間垂向高度調整的裝置及其方法改進,屬于機械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運行于干線鐵路的軌道車輛時速已達380公里及以上,因而對于動力系統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設計與使用性能要求。在現有軌道車輛驅動系統中,牽引電機和齒輪箱均安裝于轉向架構架下方。牽引電機的驅動軸通過聯軸節(jié)連接齒輪箱的小齒輪軸,齒輪箱的大齒輪軸則直接套設于兩側輪對之間的車輛上。在正常情況下,為保證牽引電機與輪對之間的牽引力傳遞而要求牽引電 機軸與小齒輪軸水平地連接于聯軸節(jié)兩側。根據軌道車輛制造工藝,轉向架先于車體進行加工和組裝,此時易于保證牽引電機軸與小齒輪軸之間的水平對接。當落車組裝后,車體重量施加于轉向架構架而引起車下設備安裝高度的變化,此時通常會導致聯軸節(jié)兩側不再是水平連接。現有技術對于聯軸節(jié)水平連接的調整缺少有效、直接的解決手段。聯軸節(jié)兩端不水平將直接引起牽引電機軸、小齒輪軸與聯軸節(jié)的軸套之間的異常磨損,從而導致牽引力傳遞效率下降、局部溫度過高和驅動裝置使用壽命的縮短。有鑒于此,特提出本專利申請。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述的驅動裝置高度調整裝置及其方法,其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采取在齒輪箱安裝座一側的調整機構,實現齒輪箱的小齒輪軸相對于牽引電機軸垂向高度的調整,通過簡單的改變墊片數量與厚度以調節(jié)聯軸節(jié)兩端的垂向高度差,達到牽引力良好傳遞的水平連接要求。另一發(fā)明目的在于,通過實現聯軸節(jié)兩端的水平連接,降低牽引電機軸、小齒輪軸與聯軸節(jié)的軸套之間的異常磨損,保證驅動裝置局部升溫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延長使用壽命。為實現上述發(fā)明目的,所述驅動裝置高度調整裝置主要包括有將齒輪箱懸掛于轉向架構架的下方的吊桿。其中,吊桿的頂端和底端,分別通過一組墊片和螺母連接于轉向架構架、齒輪箱安裝座;在牽引電機的底部安裝一水平的牽引電機側基準板,牽引電機側基準板距離軌道的垂向高度為A ;在齒輪箱的底部安裝一水平的齒輪箱側基準板,齒輪箱側基準板距離軌道的垂向高度為B。如上述基本方案特征,牽引電機、齒輪箱懸掛于轉向架構架下方,在聯軸節(jié)兩側的垂向高度調整通過齒輪箱吊桿的墊片數量與厚度來實現。牽引電機相對于轉向架構架的垂向高度是不變的,本發(fā)明是基于牽引電機的垂向高度這一定值來調節(jié)齒輪箱的垂向高度。由于在齒輪箱的大齒輪軸套設在車軸上,大齒輪軸的垂向高度也就相對于固定不變,齒輪箱的小齒輪軸連接于聯軸節(jié)一側。為提高調節(jié)聯軸節(jié)兩端水平度的準確性,降低調節(jié)垂向高度時難度與簡化操作步驟,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在齒輪箱連接聯軸節(jié)的小齒輪軸軸向中心的垂向下方, 安裝齒輪箱側基準板?;谏鲜鲵寗友b置高度調整裝置的改進,本發(fā)明還實現了下述驅動裝置高度調整方法設定在聯軸節(jié)兩側端,小齒輪軸與牽引電機軸處于水平連接時,牽引電機側基準板與齒輪箱側基準板的垂向高度差為C,即C = A-B。測量牽引電機側基準板與齒輪箱側基準板的實際垂向高度差C’,通過調節(jié)吊桿頂端的墊片數量或厚度,使得C’ = C。在驅動裝置整體地安裝到轉向架構架、車體落車組裝以后,使用測量工具分別測出牽引電機側基準板、齒輪箱側基準板距離軌道的實際垂向高度,由此得出牽引電機側基準板與齒輪箱側基準板的實際垂向高度差C’。當C’ < C時,說明齒輪箱的小齒輪軸高于牽引電機軸,則直接減少懸掛齒輪箱于轉向架構架的吊桿頂端的墊片數量或厚度。當C’> C時,說明齒輪箱的小齒輪軸低于牽引電機軸,則可增加上述墊片的數量或厚度,以滿足C’ = C。當C’ = C時,說明聯軸節(jié)兩側的小齒輪軸與牽引電機軸處于水平連接狀態(tài),此時牽引力傳遞效率最高,牽引電機軸、小齒輪軸與聯軸節(jié)的軸套之間的磨損最小。為達到精確調節(jié)上述聯軸節(jié)兩側的水平度,可直接地調整齒輪箱一側的垂向高度,即在小齒輪軸軸向中心的垂向下方,安裝齒輪箱側基準板。綜上內容,所述驅動裝置高度調整裝置及其方法具有優(yōu)點是I、通過簡單的改變墊片數量與厚度實現精確地調節(jié)聯軸節(jié)兩端的水平度,有效地提聞驅動裝置的牽引力傳遞效率。2、能夠降低牽引電機軸、小齒輪軸與聯軸節(jié)的軸套之間的異常磨損,有效地控制驅動裝置的局部升溫和延長其使用壽命。
現結合以下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地說明圖I是所述驅動裝置高度調整裝置的示意圖;圖2是所述吊桿的安裝示意圖;圖3是聯軸節(jié)兩端垂向聞度調整不意圖;如圖I至圖3所示,齒輪箱1,轉向架構架2,吊桿3,牽引電機4,聯軸節(jié)5,軌道10,齒輪箱安裝座11,齒輪箱側基準板12,小齒輪軸13,墊片31,螺母32,牽引電機側基準板41。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如圖I和圖2所示,所述的驅動裝置高度調整裝置主要包括有將齒輪箱I懸掛于轉向架構架2的下方的吊桿3,吊桿3的頂端和底端分別通過一組墊片31和螺母32連接于轉向架構架2、齒輪箱安裝座11。在牽引電機4的底部安裝一水平的牽引電機側基準板41,牽引電機側基準板41距離軌道10的垂向高度為A。在齒輪箱I連接聯軸節(jié)5的小齒輪軸13軸向中心的垂向下方,安裝齒輪箱側基準板12,齒輪箱側基準板12距離軌道10的垂向高度為B。如圖3所示,設定在聯軸節(jié)5兩側端,小齒輪軸13與牽引電機軸處于水平連接時, 牽引電機側基準板41與齒輪箱側基準板12的垂向高度差為C,C = A-B, C是理論上的保證聯軸節(jié)兩端完全水平度的數值。采用直尺等測量工具實際測算出,牽引電機側基準板41與齒輪箱側基準板12的實際垂向聞度差C’,當C’< C時,說明齒輪箱I的小齒輪軸13高于牽引電機軸,則直接減少懸掛齒輪箱I于轉向架構架2的吊桿3頂端的墊片31數量或厚度。當C’ > C時,說明齒輪箱I的小齒輪軸13低于牽引電機軸,則可增加上述墊片31的數量或厚度,以滿足c’ =C0當C’= C時,說明聯軸節(jié)5兩側的小齒輪軸13與牽引電機軸處于水平連接狀態(tài),此時牽引力傳遞效率最高,牽引電機軸、小齒輪軸13與聯軸節(jié)5的軸套之間的磨損最小。
權利要求
1.一種驅動裝置高度調整裝置,包括將齒輪箱(I)懸掛于轉向架構架(2)的下方的吊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桿(3),其頂端和底端分別通過一組墊片(31)和螺母(32)連接于轉向架構架(2)、齒輪箱安裝座(11); 在牽引電機⑷的底部安裝一水平的牽引電機側基準板(41),牽引電機側基準板(41)距離軌道(10)的垂向高度為A ; 在齒輪箱的底部安裝一水平的齒輪箱側基準板(12),齒輪箱側基準板(12)距離軌道(10)的垂向高度為B。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驅動裝置高度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齒輪箱(I)連接聯軸節(jié)(5)的小齒輪軸(13)軸向中心的垂向下方,安裝齒輪箱側基準板(12)。
3.—種驅動裝置高度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設定在聯軸節(jié)(5)兩側端,小齒輪軸(13)與牽引電機軸處于水平連接時,牽引電機側基準板(41)與齒輪箱側基準板(12)的垂向高度差為C,C = A-B ; 測量牽引電機側基準板(41)與齒輪箱側基準板(12)的實際垂向高度差C’, 通過調節(jié)吊桿(3)頂端的墊片(31)數量或厚度,使得C’ = C。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驅動裝置高度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小齒輪軸(13)軸向中心的垂向下方,安裝齒輪箱側基準板(12)。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所述的驅動裝置高度調整裝置及其方法,采取在齒輪箱安裝座一側的調整機構,實現齒輪箱的小齒輪軸相對于牽引電機軸垂向高度的調整,通過簡單的改變墊片數量與厚度以調節(jié)聯軸節(jié)兩端的垂向高度差,達到牽引力良好傳遞的水平連接要求。高度調整裝置包括有將齒輪箱懸掛于轉向架構架的下方的吊桿。吊桿的頂端和底端,分別通過一組墊片和螺母連接于轉向架構架、齒輪箱安裝座;在牽引電機的底部安裝一水平的牽引電機側基準板,在齒輪箱的底部安裝一水平的齒輪箱側基準板,在聯軸節(jié)兩側的垂向高度調整通過齒輪箱吊桿的墊片數量與厚度來實現。
文檔編號B61F5/26GK102774395SQ20111012166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5月11日
發(fā)明者宋曉文, 張朝前, 馬云雙, 馬利軍, 高玉功 申請人: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鐵道部運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