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附件,具體涉及一種后排座椅防下潛支架。
背景技術(shù):
目前車輛的座椅后地板設(shè)計比較平坦,大部分后排座椅骨架沒有設(shè)計防下潛桿,乘客在碰撞過程中很容易發(fā)生下潛和前移量過大,導(dǎo)致后排乘客在碰撞過程中下潛引起二次傷害。因此,避免碰撞時后排座椅下潛引起二次傷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只有做好這一點,才能為坐在汽車后座上的乘客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如CN 205440052U記載的防下潛支架及汽車,包括兩個側(cè)板和設(shè)置在兩個所述側(cè)板之間的頂板,且所述側(cè)板頂端固定在頂板兩端部;所述頂板中部呈與汽車座椅座墊形狀相匹配的凹形。該汽車包括地板和汽車座椅座墊,所述汽車地板和汽車座椅座墊之間固定有如上所述的防下潛支架。由于頂板中部為與汽車座椅座墊形狀相互匹配的凹形,在汽車發(fā)生正面碰撞過程中,汽車座椅座墊能夠受到頂板施加的支撐力,從而防止汽車座椅座墊發(fā)生塌陷,進而減少“下潛”現(xiàn)象對于乘員的傷害。但該防下潛支架存在以下問題,由于頂板與側(cè)板之間形成了尖銳的棱邊,容易造成應(yīng)力集中,使乘客乘坐起來感覺不舒服。
因此,有必要開發(fā)一種新的后排座椅防下潛支架。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后排座椅防下潛支架, 以防止汽車后排座椅下潛對乘員的二次傷害,且乘坐舒適。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后排座椅防下潛支架,包括支架本體,所述支架本體的橫截面呈“幾”字型,其包括支撐平板、前支撐板和后支撐板,且支撐平板的前端與前支撐板的上端之間,以及支撐平板的后端與后支撐板的上端之間分別通過圓弧過渡連接,在前支撐板的下端和后支撐板的下端分別設(shè)有焊接翻邊,在支撐平板上設(shè)有主定位孔和次定位孔,在所述支架本體的左部、中部及右部各設(shè)有沿橫向延伸且貫通前支撐板、支撐平板和后支撐板的凹筋,并在前支撐板的各凹筋上,以及后支撐板的各凹筋上均開設(shè)有減重孔。
進一步,所述支撐平板與后支撐板之間,以及支撐平板與前支撐板之間的過渡圓弧的外圓半徑為15mm。
進一步,所述支撐平板與后支撐板之間的夾角α為130°~140°。
進一步,所述支撐平板的后端與后排H點在汽車 X 向上的距離L1為155mm~195mm。
進一步,所述支撐平板的后端與后排H點在汽車 Z向上的距離L2為50mm~80mm。
進一步,所述凹筋的橫截面為U 形。
進一步,所述主定位孔為圓孔,所述次定位孔為長條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汽車正常行駛時,由于與乘客大腿部接觸的后支撐板與支撐平板之間為過渡圓弧,且過渡圓弧半徑較大,不會形成尖銳的棱邊造成應(yīng)力集中,從而不會給乘客乘坐造成不舒服的感覺;
(2)汽車發(fā)生碰撞時,坐于汽車后排的乘客受到向前向下的沖擊力,除了后排安全帶的保護外,還可以受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減少了乘客向前、向下的運動距離,降低了不利運動的加速度,保護了乘客的安全,而支撐平板與后支撐板之間的135°夾角使得二者形成一個合理的受力面,給予乘客舒適安全的保護;
(3)在支撐平板、前支撐板、后支撐板上沖壓出三條U形槽作為加強筋,并在加強筋上開設(shè)有減重孔,能夠確保支撐本身的強度,且重量較輕;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防止汽車后排座椅下潛對乘員的二次傷害,且乘坐舒適性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使用狀態(tài)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頂點區(qū)域示意圖;
圖中: 1、支架本體,11、前支撐板,12、支撐平板,13、后支撐板,14、主定位孔,15、凹筋,16、減重孔,17、次定位孔,18、焊接翻邊,2、后地板面板,3、后排座墊,4、后排H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的后排座椅防下潛支架,后排座椅防下潛支架,包括支架本體1,所述支架本體1的橫截面呈“幾”字型,其包括支撐平板12、前支撐板11和后支撐板13,且支撐平板12的前端與前支撐板11的上端之間,以及支撐平板12的后端與后支撐板13的上端之間分別通過圓弧過渡連接,在前支撐板11的下端和后支撐板13的下端分別設(shè)有焊接翻邊18,在支撐平板12上設(shè)有主定位孔14和次定位孔17,其中:主定位孔14為圓孔,次定位孔17為長條孔。在所述支架本體1的左部、中部及右部各設(shè)有沿橫向延伸且貫通前支撐板11、支撐平板12和后支撐板13的凹筋15,并在前支撐板11的各凹筋15上,以及后支撐板13的各凹筋15上均開設(shè)有減重孔16。
如圖3所示,所述支撐平板12與后支撐板13之間,以及支撐平板12與前支撐板11之間的過渡圓弧的外圓半徑為15mm。所述支撐平板12與后支撐板13之間的夾角α為135°。
如圖2和圖3所示,將后排座椅防下潛支架通過焊接翻邊18與后地板面板2點焊連接,使用時,將兩個后排座椅防下潛支架以后排H點4為中心左右對稱布置。
汽車正常行駛時,由于與乘客大腿部接觸的后支撐板13與支撐平板12之間為外徑15mm的過渡圓弧,過渡圓弧半徑較大,不會形成尖銳的棱邊造成應(yīng)力集中,從而不會給乘客乘坐造成不舒服的感覺。另,在汽車發(fā)生碰撞時,坐于汽車后排的乘客受到向前和向下的沖擊力,除了后排安全帶的保護外,還可以受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后排座椅防下潛支架的保護,從而減少了乘客向前和向下的運動距離,降低了不利運動的加速度,保護了乘客的安全,而支撐平板12與后支撐板13之間的夾角α為135°,使得二者形成一個合理的受力面,給予乘客舒適安全的保護。
如圖3所示,后排座椅防下潛支架、后排座墊3和后排H點4之間的關(guān)系如下:所述支撐平板12的后端(即后排座椅防下潛支架靠后側(cè)的頂點)與后排H點4在汽車 X 向上的距離L1為155mm~195mm,優(yōu)選為:155mm~185mm。所述支撐平板12的后端與后排H點4在汽車 Z向上的距離L2為50mm~80mm,優(yōu)選為:50mm~80mm。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后排座椅防下潛支架中,所述支撐平板12與后支撐板13之間的夾角α為130°,亦可為140°。支架本體1在汽車 X 向上的長度為140mm,亦可為 16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