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用電控氣動殘疾人輪椅伸縮踏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汽車部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以在低地板公交車上使用的電控氣動殘疾人輪椅伸縮踏板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普通公交車上普遍都沒有供殘疾人使用的無障礙設備設施,在少數低地板公交車上裝有可供輪椅上下的踏板,這些應用的踏板分為兩種一種是手動操作,另一種是電動操作,手動操作需要停車后有專人下車將踏板取出,非常不方便;電動操作采用車用24V電源供電,由于可靠性的一些問題,目前應用并不廣泛。本發(fā)明裝置安裝于低地板公交車乘客門處,當需要使用時即可立即伸出操作;不需要時,可縮回收藏放置于車門處的地板下。裝置采用電控氣動操縱,氣源可與開關車門的氣源共用,方便可靠;踏板伸縮到達位置所需的時間短;并且在緊急情況下可使用備用手動操作系統(tǒng)。同時具有智能的人性化控制,在伸出過程中接觸障礙物后可自動退回,再次按下開關后繼續(xù)作動。該裝置與其他裝置相比,實現(xiàn)了踏板伸縮的自動化,整體占用車內空間小,重量輕,成本低,可靠性高。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使殘疾人能夠方便快捷的上下公交車,以體現(xiàn)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愛與支持,從而推動現(xiàn)代社會文明的發(fā)展進步。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采用雙氣缸1斜放于底板2后部,氣缸1連接內小軸3,內小軸放置于套筒4內,套筒4同踏板5焊接固連,套筒兩側內部各套有一滑動連接件6,滑動連接件6的另一側放于底板的滑道8上,兩者之間用滾柱相連,使踏板5可以通過滑動連接件6在底版滑道8上移動;兩滑動連接件6與踏板5之間各連有小氣缸8,使踏板5可以在伸出車門后以滑動連接件6為軸向下搭落至地面。車上安裝時,在裝置兩側的四個支架7用于將裝置固定于車門下的地板或車架上,安裝方便,易與拆卸,安全可靠。此外在前端安裝有一擋板,擋板上端與車門地板架或裝置上蓋板鉸鏈連接,當可移動踏板5伸出時推動擋板下端抬起,從而消除門檻高度,方便輪椅的上下車。
附圖是車用電控氣動殘疾人輪椅踏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原理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氣動原理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電控原理圖。
圖4是本發(fā)明的部件踏板結構圖。
圖5是本發(fā)明的車內一側安裝簡圖。
圖1中,1.氣缸,2.底板,3.內小軸,4.套筒,5.可移動踏板,6.滑動連接件,7.支架,8.底板的滑道,9.小氣缸。
圖2中,電磁閥1是三位五通電磁閥,用于控制大氣缸的伸縮,電磁閥2是兩位五通電磁閥,用于控制兩個小氣缸的伸縮。
圖3中,K是司機處總開關;K1、K2、K3組成一常開二常閉的組合開關(K1常開,K2、K3常閉);K4、K5是大氣缸壓力控制組合開關(氣缸壓力正常時K4常閉,K5常開;壓力增大時K4斷開,K5閉合);G1是大氣缸伸出到最大位置時觸發(fā)的感應開關(接近時斷開,遠離時閉合);G2是小氣缸伸出到最大位置時觸發(fā)的感應開關(接近時閉合,遠離時斷開);L1,L2是三位五通電磁閥的線圈;L3是兩位五通電磁閥的線圈;圖4中,10.踏板面板,11.踏板支架,12.踏板前架。
圖5中,13.螺母,14.螺栓,15.支架,16.車門地板,17.車底盤,18.踏板裝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fā)明采用獨特的電控氣動操縱方式,如圖2所示,本裝置的氣源通過一個三通閥與車門的氣源共用,總閥門負責整個踏板裝置系統(tǒng)氣路的開閉,手動閥用于在緊急情況下,踏板裝置失效時,關閉總閥門,打開手動閥使氣路與外界相通。當裝置工作時,圖2中總閥門打開,手動閥關閉,司機首先搬動圖3中的K開關,再按下車門處的組合開關,此時K1閉合,K2、K3斷開;K4常閉,K5常開;L1線圈得電,圖2中電磁閥1工作,使圖1中的兩個大氣缸1伸出,雙氣缸1再通過內小軸3推動與套筒4連接的可移動踏板5,使踏板5水平伸出,當踏板5伸出到預定位置時,氣缸1也到達最大位置,此時圖3中G1感應開關斷開,L3失電,圖2中電磁閥2工作使圖1中小氣缸9縮回,使踏板5搭下,圖3中G2感應開關也斷開,從而完成踏板伸出的動作過程;踏板縮回時,再次按下組合開關,使圖3中K1斷開,L1失電,K2、K3閉合;L3得電,圖2中電磁閥2工作使圖1中小氣缸9伸出,踏板5向上抬起,小氣缸9達到最大伸出位置(即踏板恢復水平)時,圖3中G2感應開關閉合,使L2得電,圖2中電磁閥1工作使圖1中大氣缸1回縮,使踏板5收回至原來位置,完成踏板縮回的動作過程。司機關閉圖3中的總開關K,總電路失電,由于氣壓的作用,裝置各部件被固定,從而不能在車輛開動過程中意外伸出。
當踏板伸出遇到障礙物時,大氣缸內壓力增大,圖3中,K4斷開,K5閉合;L1失電,L2得電;大氣缸回縮,踏板縮回到原來位置。再次按下車門處的組合開關,使踏板繼續(xù)伸出工作。
當出現(xiàn)意外情況,電控氣動操作失效,踏板無法工作時,可以手動關閉圖2中的總閥門,打開手動閥,使裝置氣路與外界大氣相通,即可手動拉出或推回踏板,以方便殘疾人輪椅上下車。
圖4中,踏板采用1.2mm厚的鐵板,鐵板面10弧度彎曲并在下方焊接4個踏板支架11加固,使踏板面強度得到大大加強;前端有消除踏板面與地面高度的踏板前架12,可以進一步增加踏板強度,整個踏板重量輕,強度高,結構穩(wěn)定,安全可靠。
圖5中,支架15(即圖1中支架7)與螺母13焊接在一起,螺栓14從下穿過車底盤17上的孔與螺母13相連,從而將裝置固定在車架上。當裝置出現(xiàn)意外情況需要檢修時,可以快速拆卸4個固定的螺栓,將裝置取出。
從上述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車用電控氣動殘疾人伸縮踏板可以方便的實現(xiàn)輪椅的上下車,在踏板伸出時碰到障礙物自動縮回,在電控氣動失效的意外情況下可以手動伸縮踏板,裝置在車上安裝簡單可靠,便于維修。不用時縮回車內,占用車內空間極小,總尺寸只有840*1230*70mm,尤其適用于低地板公交車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在低地板公交車上使用的電控氣動殘疾人輪椅伸縮踏板裝置,是為方便殘疾人使用輪椅上下車而設計的,其特征在于裝置由大氣缸(1)、底板(2)、內小軸(3)、套筒(4)、可移動踏板(5)、滑動連接件(6)、支架(7)、底板滑道(8)、小氣缸(9)和電控系統(tǒng)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電控氣動殘疾人輪椅伸縮踏板,其特征在于裝置中大氣缸(1)與底板(2)、內小軸(3)、套筒(4)的連接方式大氣缸(1)斜放在裝置后部,兩端分別與底板(2)和內小軸(3)相鏈接;內小軸(3)套于套筒(4)內,內小軸(3)相對于套筒(4)只有一個自由度,即可以轉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電控氣動殘疾人輪椅伸縮踏板,其特征在于裝置中滑動連接件(6)與套筒(4)和底板滑道(8)的連接方式滑動連接件(6)的圓柱一側套于套筒(4)內,另一側槽內放有滾柱,通過滾柱在底板滑道(8)上滑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電控氣動殘疾人輪椅伸縮踏板,其特征在于裝置中小氣缸(9)與滑動連接件(6)和可移動踏板(5)的連接方式小氣缸(9)拉伸后兩側分別與滑動連接件(6)和可移動踏板(5)鏈接。當可移動踏板(5)伸出后需要搭下時,小氣缸(9)收縮可使可移動踏板(5)搭落地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電控氣動殘疾人輪椅伸縮踏板,其特征在于裝置中可移動踏板(5)的結構可移動踏板(5)由踏板面板(10)、踏板支架(11)、踏板前架(12)三部分組成,踏板面板(10)采用1.2mm厚的鐵板,采用弧度彎曲并與4個踏板支架(11)焊接加固,前端有消除踏板面與地面高度的踏板前架(12),進一步加強踏板強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電控氣動殘疾人輪椅伸縮踏板,其特征在于采用電控氣動操縱司機首先打開總開關,再按下車門旁的組合開關,大氣缸(1)工作推動可移動踏板(5)開始伸出,在伸出到最大位置時,大氣缸(1)自動停止工作,切換至小氣缸(9)工作,可移動踏板(5)搭落地面;縮回時,再次按下組合開關,小氣缸(9)首先工作使可移動踏板(5)恢復水平,此時小氣缸(9)自動停止工作,切換至大氣缸(1)工作,拉回可移動踏板(5)到原來位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電控氣動殘疾人輪椅伸縮踏板,其特征在于電控氣動的防夾控制當可移動踏板(5)伸出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通過壓力傳感器控制電磁閥使大氣缸(1)回縮,可移動踏板(5)縮回到原來位置,再次按下車門處的組合開關,使可移動踏板(5)繼續(xù)伸出工作。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電控氣動殘疾人輪椅伸縮踏板,其特征在于當出現(xiàn)意外情況,電控氣動操作失效,踏板無法工作時,可以手動關閉氣路中的總閥門,打開氣路中的手動閥,使裝置氣路與外界大氣相通,即可手動拉出或推回可移動踏板(5),以方便殘疾人輪椅上下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為方便殘疾人使用輪椅上下車而設計的,其由氣動裝置(大氣缸1)、底板2、內小軸3、套筒4、可移動踏板5、滑動連接件6、支架7、小氣缸9和電控系統(tǒng)組成。氣動裝置(大氣缸1)與可移動踏板5通過內小軸3、套筒4相連接,可移動踏板5與套筒4固連,通過滑動連接件6在底板2上滑動。工作時,大氣缸1通過內小軸3推動可移動踏板5使其伸出,在伸出終點位置,電控系統(tǒng)使大氣缸1停止工作,小氣缸9開始工作,使可移動踏板5搭落于地面上,方便輪椅的上下車??梢苿犹ぐ?縮回時,小氣缸9首先工作使可移動踏板5升起至水平,然后大氣缸1工作,拉回可移動踏板5。
文檔編號B60P1/43GK1843808SQ20061006719
公開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4月7日
發(fā)明者林程, 孫逢春, 朱成, 陳國強, 鮑捷 申請人:北京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