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砂輪修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與圓筒磨床的砂輪的磨削面抵接并對其進行修整的 砂輪修整裝置。
背景技術:
圓筒磨床的砂輪在對加工部件進行磨削加工時,磨削面的形狀隨之發(fā) 生變形,從而造成加工精度下降,或者由于磨粒的尖端變圓,進而造成鋒 利度下降,因此為了恢復其能力,就要進行砂輪修整。該砂輪修整包括將 磨削面修整為正確形狀的整形修整、和使尖端變圓的磨粒破碎、重新生成 尖端、恢復鋒利度的顆粒修整。
一般來說,圓筒磨床將對支承加工部件并驅動其旋轉的主軸進行支承 的主軸座、和對上述加工部件進行磨削加工的砂輪進行支承并驅動其旋轉 的砂輪座設置在磨床臺上,并使它們能夠沿與上述主軸的旋轉軸線平行的
z方向和與此相交的x方向進行相對移動,在這樣的圓筒磨床中,在位于 主軸座與尾架座之間的切削加工區(qū)域(參照圖1的符號R),設置有加工 部件、臨時支承搬入搬出的加工部件的臨時放置臺、承受施加在加工部件 上的磨削反作用力的加工部件刀架、在切削加工中檢測加工部件的被磨削 部的尺寸確認裝置等附屬裝置。還有,還存在著搬入搬出砂輪和加工部件 的搬入搬出裝置,因此難以在不與其發(fā)生干擾的前提下,在切削加工區(qū)域 內設置進行整形修整或顆粒修整的砂輪修整裝置。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專利文獻1即日本特開2002—283235號公報公 開了一種切削裝置,在該切削裝置中,在主軸座的后部的砂輪座側的側面 上,設置有繞與X方向平行的軸線旋轉的圓盤狀的金剛石刀具,在該切削 裝置中,主軸座的工作臺沿Z方向移動,定位在規(guī)定位置后,砂輪座沿X 方向前進,利用金剛石刀具的外周面修整砂輪的端面。在修整時,砂輪座
沿X方向前進到達規(guī)定位置后,停留短時間,從而在砂輪的端面的該位置 處形成淺的圓周槽。
然而,該切削裝置中,在主軸座的砂輪座側的側面的后部設置整形修
整裝置,因此從切削加工狀態(tài)移動到砂輪修整狀態(tài)時,在z方向上的主軸
座與砂輪座之間的相對移動量變大。因此,產生主軸座與砂輪座之間的定 位精度降低、裝置整體變得大型化的弊端。還有,切削加工和砂輪修整時 所需的冷卻劑的飛散范圍變大,維護性下降,而為使冷卻劑不從規(guī)定范圍 飛散出去所設置的密封部相應增大,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隨之增加。
作為解決上述問題的砂輪修整裝置,有專利文獻2即日本特許第 2749154號公報中公開的一種在靠近主軸座的位置處設置的旋轉顆粒修整 裝置。該旋轉顆粒修整裝置具有由面板和卡盤裝置組成的支承驅動裝置、 在該支承驅動裝置與主軸的端面之間與主軸同心設置的圓筒狀的旋轉顆 粒修整本體以及在該旋轉顆粒修整本體的外周上形成的圓錐狀的修整器, 修整器的前端的外周緣從卡盤裝置的外周部向徑方向外側突出。當利用該 旋轉顆粒修整裝置修整內磨用或外磨用砂輪時,轉動主軸,然后將內磨用 砂輪和外磨用砂輪分別壓在隨主軸旋轉的旋轉顆粒修整本體的修整器上, 使主軸進行橫向移動。這樣,由于在靠近主軸座的位置處設置砂輪修整裝 置,所以從磨削加工位置移動到砂輪修整位置時,減小在Z方向上的主軸 座與砂輪座之間的相對移動量,從而可以提高主軸座與砂輪座之間的定位 精度,裝置整體實現(xiàn)小型化,由于冷卻劑的飛散范圍變小,所以可以提高 維護性能,實現(xiàn)冷卻劑的密封部的小型化,同時簡化結構。
但是,砂輪的轉速為8 卯00轉/分鐘,而設有修整器的主軸的轉速為 4000轉/分鐘,而且修整器的直徑只有砂輪的直徑的幾分之一,因此修整 器的外周面的圓周方向速度遠遠小于砂輪的外周面的圓周方向速度,修整 器和砂輪的相對旋轉速度很大。這樣,在砂輪的磨削面上由于粗破碎而暫 時形成的尖銳角部又會再次被削平而平坦化,從而降低了修整后砂輪的鋒 利度。為了克服上述難點,需要降低砂輪的轉速,進而降低修整器的外周 面與被其修整的砂輪的磨削面之間的相對轉速。但如果降低砂輪轉速,則 又會增加砂輪修整所需的時間,從而降低生產率。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砂輪修整裝置。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砂輪修整裝置,其使用于圓筒磨床, 該圓筒磨床將對支承加工部件并驅動其旋轉的主軸進行支承的主軸座、以 及對磨削加工所述加工部件的砂輪進行支承并驅動其旋轉的砂輪座設置 在磨床臺上,并使所述主軸座和所述砂輪座能夠沿與所述主軸的旋轉軸線
平行的z方向和與此相交的x方向進行相對移動,所述砂輪修整裝置的特
征在于所述砂輪修整裝置由旋轉驅動部和砂輪修整工具組成,所述旋轉 驅動部安裝在所述主軸座上或安裝在與所述主軸座形成一體的部件上,所 述砂輪修整工具被該旋轉驅動部支承并被驅動旋轉,并在外周部設有與所 述砂輪的磨削面抵接并對其進行修整的修整部,所述旋轉驅動部配置在從 所述主軸座開始沿所述Z方向的所述相對移動的行程長度范圍內作為所 述加工部件側的切削加工區(qū)域內、靠近所述主軸座且不與所述加工部件抵 接的位置處,使得在向半徑方向外側偏離所述主軸的同時,在所述修整部 與所述磨削面抵接的狀態(tài)下,所述砂輪修整工具的旋轉軸線趨向所述砂輪 的旋轉軸線附近,通過使所述砂輪座相對于所述主軸座進行相對移動,使 所述砂輪修整工具的修整部與所述砂輪的磨削面抵接,從而對其進行修 整。
上述結構的砂輪修整裝置由于配置在切削加工區(qū)域內的很少配置臨 時放置臺、加工部件刀架、尺寸確認裝置等附屬裝置、靠近主軸座且不與 加工部件抵接的位置,向半徑方向外側偏離從主軸,因此與這些附屬裝置 不會發(fā)生干涉,另外,由于在切削加工區(qū)域內從磨削加工位置移動到砂輪 修整位置時,沿Z方向上的主軸座與砂輪座之間的相對移動量較小,從而 可以提高主軸座與砂輪座之間的定位精度,圓筒磨床整體實現(xiàn)小型化,而 且冷卻劑的飛散范圍小,從而可以提高維護性能,實現(xiàn)冷卻劑的密封部的 小型化,同時簡化結構。還有,在砂輪修整裝置的砂輪修整工具的修整器 的配置與磨削面抵接的狀態(tài)下,砂輪修整工具的旋轉軸線趨向砂輪的旋轉 軸線附近,這樣在修整器與砂輪的磨削面抵接的區(qū)域內,修整器的圓周方
向速度與砂輪的磨削面的圓周方向速度之間的交叉角為o或者很小數值,
從而與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技術相比,利用砂輪修整工具修整后的砂輪不
會出現(xiàn)磨削面的鋒利度下降的問題。
在設置有上述砂輪修整裝置的圓筒磨床中,當具有在與主軸相反一側 對被主軸支承的加工部件的另一端部進行支承并使其同軸自由旋轉的頂 尖套的尾架座被設置在上述磨床臺上、切削加工區(qū)域位于主軸座與尾架座 之間時,由于加工部件被主軸與頂尖套支承著兩端,因此,即使是長大的 加工部件也能夠進行穩(wěn)定的支承和切削加工。
在實施本發(fā)明時,上述砂輪修整裝置的旋轉驅動部可以不設置在靠近 主軸座的位置處,而設置在切削加工區(qū)域內靠近頂尖套的且不與加工部件 抵接的位置,向半徑方向外側偏離頂尖套,或者,旋轉驅動部除設置在靠 近主軸座的位置處,還設置在切削加工區(qū)域內靠近頂尖套且不與加工部件 抵接的位置,向半徑方向外側偏離頂尖套。還有,上述砂輪修整裝置的旋 轉驅動部可以設置在主軸或頂尖套的下側,或者設置在主軸或頂尖套的上 側。此時,在切削加工區(qū)域的大致全部范圍內,可以避免與設置在主軸或 頂尖套的上側或下側的搬入搬出裝置發(fā)生干涉。
另外,在上述砂輪修整裝置中,優(yōu)選砂輪修整工具的修整部具有從被 旋轉驅動部驅動旋轉的圓盤狀的基體的外周部向半徑方向外側突出的薄 圓板狀的第一修整部和向軸線方向突出的薄圓筒狀的第二修整部。此時, 利用l個砂輪修整工具的第一和第二修整部,可以修整砂輪的不同的磨削 面,從而可以提高砂輪的修整效率。
另外,在上述砂輪修整裝置中,砂輪被砂輪座支承且繞與x方向垂直
的旋轉軸線旋轉自如,砂輪修整工具被旋轉驅動部支承且繞與砂輪的旋轉
軸線垂直的旋轉軸線旋轉自如,通過砂輪座相對于主軸座在x方向進行相
對移動,這樣,當利用砂輪修整工具的向半徑方向外側突出的修整部的外 周部對與砂輪的旋轉軸線垂直的端面進行修整時,可以提高與砂輪的旋轉 軸線垂直的端面的修整效率。
另外,在上述砂輪修整裝置中,在主軸座上或在與主軸座形成一體的 部件上安裝轉動支承部,以支承上述旋轉驅動部,使上述旋轉驅動部的旋 轉軸線在與砂輪的旋轉軸線垂直的位置和與砂輪的旋轉軸線平行的位置 之間轉動,這樣,利用上述轉動支承部件轉動旋轉驅動部,從而改變砂輪 修整工具的朝向,對砂輪的不同的磨削面進行修整,因此可以提高砂輪的修整效率。
圖1是表示具有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砂輪修整裝置的圓筒磨床的 整體結構的俯視圖。
圖2是沿圖1中2—2線的放大剖面圖。
圖3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中砂輪修整工具的修整部的外周面與砂輪的 端面抵接的區(qū)域附近的局部放大剖面圖。
圖4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相當于圖2的放大剖面圖。 圖5是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相當于圖2的放大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圖1 圖3,說明實施本發(fā)明的砂輪修整裝置的第一實施 方式。圖1是表示具有該第一實施方式的砂輪修整裝置的圓筒磨床的整體 結構的俯視圖。圖2是沿圖1中2—2線的放大剖面圖。如圖1所示,被 圓筒磨床的磨床臺10引導支承并可以沿水平的左右方向(Z方向)移動 的加工部件臺11受到Z軸馬達18的驅動而進行往復運動,在該加工部件 臺11上沿Z方向相向固定有對具有與Z方向平行的旋轉軸線的主軸13 進行軸承支承的主軸座12、對與主軸13同軸設置的頂尖套15進行支承并 使其可以進退的尾架座14。加工部件W (圖1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中為 內燃機車的曲軸)的兩端受到從主軸13和頂尖套15同軸突出固定的中心 13a、 15a的兩端支承。主軸13受到內置于主軸座12中的馬達(圖中省略) 的驅動而進行旋轉,加工部件W經由夾頭(圖中省略)與主軸13—起旋 轉。
在突出主軸13的主軸座2的端面與突出頂尖套15的尾架座14的端 面之間,加工部件W受到兩端支承,同時在它們之間還設置有臨時支承 搬入搬出的加工部件W的臨時放置臺、承受施加在加工部件W上的磨削 反作用力的加工部件刀架、在切削加工中檢測加工部件W的被磨削部Wa 的尺寸確認裝置等附屬裝置,并且它們之間成為對加工部件W進行磨削 加工的砂輪17所進入的切削加工區(qū)域R。在主軸13的下側的主軸座12的端面上設置有砂輪修整裝置20。
如圖l所示,砂輪座16受到磨床臺IO的支承并可以沿與Z方向垂直 的X方向進行移動,砂輪17經由與X方向垂直、且具有與主軸13的旋 轉軸線相同高度的旋轉軸線Ol的砂輪軸16b,受到該砂輪座16的支承并 能夠自由旋轉,經由V型帶旋轉傳動機構(圖中省略)受到砂輪馬達16a 的驅動旋轉。砂輪17為在金屬構成的圓板狀的砂輪芯17a的外周上利用 陶瓷結合劑將CBN磨粒結合在一起形成環(huán)狀的砂輪層17b而成,與旋轉 軸線Ol垂直的砂輪層17b的兩個端面17c、 17d和與旋轉軸線Ol同軸的 砂輪層17b的外周面17e分別形成對加工部件W的被磨削部(曲軸的連 桿軸頸)Wa進行磨削加工的磨削面。
如圖1和圖2所示,砂輪修整裝置20由旋轉驅動部21、經由旋轉軸 21b被旋轉驅動部21同軸支承并被內置馬達驅動旋轉的砂輪修整工具22 組成,砂輪修整工具22具有與旋轉驅動部21的旋轉軸21b同軸固定地 被驅動旋轉的厚圓板狀的基體23、以及從該基體23的外周面的中間部向
半徑方向外側突出的薄圓板狀的利用陶瓷結合劑將金剛石磨粒結合在一 起而成的修整部24。旋轉驅動部21配置在切削加工區(qū)域R內的靠近主軸 座12且不與加工部件W抵接的位置處,向半徑方向下側偏離主軸13,同 時,如后所述,在修整部24與作為砂輪17磨削面的端面17c(或端面17d) 抵接的狀態(tài)下,砂輪修整工具22的旋轉軸線02與砂輪17的旋轉軸線Ol 垂直并趨向旋轉軸線Ol附近(參照圖2),旋轉驅動部21經由托架21a 固定在主軸座12的端面上。另外,旋轉驅動部21也可以不固定在主軸座 12上,而固定在與主軸座12形成一體的加工部件臺11等部件上。
接著,說明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動作。在修整砂輪17的端面17c之 前,首先轉動砂輪17和砂輪修整工具22,利用Z軸馬達18使加工部件 臺11沿Z方向移動,在使修整部24的外周部切入砂輪17的端面17c內 微小規(guī)定量的位置處,停止加工部件臺U。接著,利用X軸馬達19使砂 輪座16向X方向快速移動,讓砂輪17的砂輪層17b到達接近砂輪修整工 具22的修整部24的位置,然后以修整進給速度進行送入,利用修整部24 的外周部對砂輪17的砂輪層17b的磨削面即端面17c進行修整。設定修 整部24的外周的圓周方向速度Vt稍小于與其抵接的砂輪17的端面17c的圓周方向速度V,修整時的砂輪17旋轉一周時砂輪座16的X方向的進 給量大致為修整部24的厚度的幾分之一。對與砂輪17的端面17c相反側 的端面17d進行修整時,利用旋轉驅動部21反向旋轉砂輪修整工具22, 在使修整部24的外周部切入砂輪17的端面17d內微小規(guī)定量的位置處, 與上述一樣,送入砂輪17。
在該第一實施方式中,砂輪修整裝置20的旋轉驅動部21的配置使得 在修整部24與砂輪17的磨削面即端面17c (或端面17d)抵接的狀態(tài)下, 砂輪修整工具22的旋轉軸線02趨向砂輪17的旋轉軸線Ol附近,因此 在修整部24的外周面與砂輪17的端面17c發(fā)生抵接的區(qū)域S中,如圖3 所示,沿長度L的方向為砂輪17的端面17c的圓周速度方向,區(qū)域S內 的修整部24的外周面的圓周方向速度Vt的方向與砂輪17的端面17c的 圓周方向速度V的方向之間的角度差實質上為O。所以,與上述專利文獻 1的情況一樣,砂輪17的端面17c的CBN磨粒被修整部24充分破碎,不 會過分細化,而且很少再次平坦化,因此與專利文獻l所示的以往技術相 比,可以防止修整后出現(xiàn)鋒利度下降的問題。另外,由于砂輪17的X方 向的進給速度與各圓周方向速度V和Vt相比非常小,因此不會對上述作 用產生影響。
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加工部件W受到兩中心支承,這樣加工部 件W受到主軸13和頂尖套15的兩端支承,因此即使是長且大的加工部 件,也能夠進行穩(wěn)定地支承和切削加工。然而,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也 可適用于不使用尾架座、而利用設置在主軸上的卡具支承加工部件的一 端、進行切削加工的情況。
還有,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砂輪修整裝置20的旋轉驅動部21設 置在向半徑方向下側偏離主軸13的位置,這樣,在切削加工區(qū)域的大致 全部范圍內,可以避免與設置在主軸13以及頂尖套15的上方的搬入搬出 裝置發(fā)生干涉。但是,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夠采用適當方法避免 與搬入搬出裝置發(fā)生干涉,也可以將旋轉驅動部21設置在向半徑方向上 側偏離主軸13的位置,這樣也能夠獲得上述本發(fā)明的作用效果。
還有,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砂輪修整裝置20的旋轉驅動部21設 置在靠近主軸座12側,但也可以不設置主軸座12側,而配置在如圖l的雙點劃線20A所示的靠近尾架座14側且與加工部件W不發(fā)生抵接的位 置,其向半徑方向外側偏離頂尖套15且相對于砂輪17的關系與上述一樣。 或者,也可以在主軸座12側和尾架座14側的二者位置均設置砂輪修整裝 置20。這樣,可以獲得上述各作用效果。
接著,說明圖4所示的第二實施方式。該第二實施方式中,只有被砂 輪修整裝置20B的旋轉驅動部21的旋轉軸21b所支承并被驅動旋轉的砂 輪修整工具22A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其它結構均與第一實施方式一 樣。砂輪修整工具22A具有被旋轉驅動部21的旋轉軸21b同軸固定并驅 動旋轉的圓盤狀的基體23、從該基體23的外周部向半徑方向外側突出的 薄圓板狀的第一修整部24、與從基體23的端面的外周部朝著砂輪軸16b 側向軸線方向突出的薄圓筒狀的第二修整部25?;w23與第一實施方式 相同。第一修整部24也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修正部24相同。第二修整部25 利用陶瓷結合劑將與第一修整部24相同的金剛石磨粒結合在一起而成, 其厚度與第一修整部24實質上相同。配置旋轉驅動部21時,在第一修整 部24與砂輪17的磨削面即端面17c (或端面17d)抵接并進行修整的位 置、第二修整部25與砂輪17的磨削面即外周面17e抵接并進行修整的位 置、或者配置在該兩個位置的中間,使得砂輪修整工具22A的旋轉軸線 02與砂輪17的旋轉軸線01垂直并趨向旋轉軸線01附近。與第一實施 方式一樣,讓砂輪修整工具22A反向旋轉來進行端面17d的修整。
根據該第二實施方式,利用1個砂輪修整裝置20B的第一和第二修整 部24、 25,可以對砂輪17的不同的磨削面即端面17c、 17d以及外周面 17e進行修整,從而可以提高這種砂輪17的修整效率。
接著,說明圖5所示的第三實施方式。該第三實施方式中,砂輪修整 裝置20C的旋轉驅動部21A經由轉動支承部件26和托架26a,被支承在 加工部件臺11上并能夠繞旋轉軸線03轉動,旋轉驅動部21A的旋轉軸 線02在與砂輪17的旋轉軸線01垂直的位置和與砂輪17的旋轉軸線01 平行的位置之間轉動。其它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實線表示旋轉軸線 02與砂輪17的旋轉軸線01垂直的位置時的砂輪修整裝置20C,在該位 置,修整部24與砂輪17的磨削面即端面17c (或端面17d)抵接并進行 修整,在該修整狀態(tài)下,砂輪修整工具22A的旋轉軸線02趨向旋轉軸線
01附近。與上述各實施方式的情況一樣,讓砂輪修整工具22A反向旋轉 來進行端面17d的修整。還有,雙點劃線24A表示旋轉軸線02與砂輪17 的旋轉軸線01垂直的位置的修整部24,在該位置,修整部24與砂輪17 的磨削面即端面17e抵接并進行修整。
根據該第三實施方式,利用轉動支承部件26轉動旋轉驅動部21A來 改變砂輪修整工具22的朝向,可以對砂輪17的不同的磨削面即端面17c、 17d以及外周面17e進行修整,因此與第二實施方式一樣,可以提高這種 砂輪17的修整效率。
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固定了主軸座12的加工部件臺11相對 于磨床臺10沿Z方向移動、設置有砂輪17的砂輪座16相對于磨床臺10 沿X方向移動來進行加工的工作臺橫向移動式機,但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 此,也可以適用于主軸座12固定在磨床臺10上、砂輪座16相對于磨床 臺10沿Z和X的2個方向移動來進行加工的砂輪座縱向移動式機等、主 軸座和砂輪座在磨床臺上可以沿Z方向和X方向相對移動的所有的圓筒磨 床。
權利要求
1.一種砂輪修整裝置,其使用于圓筒磨床,該圓筒磨床將對支承加工部件并驅動其旋轉的主軸進行支承的主軸座、以及對磨削加工所述加工部件的砂輪進行支承并驅動其旋轉的砂輪座設置在磨床臺上,并使所述主軸座和所述砂輪座能夠沿與所述主軸的旋轉軸線平行的Z方向和與此相交的X方向進行相對移動,所述砂輪修整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砂輪修整裝置由旋轉驅動部和砂輪修整工具組成,所述旋轉驅動部安裝在所述主軸座上或安裝在與所述主軸座形成一體的部件上,所述砂輪修整工具被該旋轉驅動部支承并被驅動旋轉,并在外周部設有與所述砂輪的磨削面抵接并對其進行修整的修整部,所述旋轉驅動部配置在從所述主軸座開始沿所述Z方向的所述相對移動的行程長度范圍內作為所述加工部件側的切削加工區(qū)域內、靠近所述主軸座且不與所述加工部件抵接的位置處,使得在向半徑方向外側偏離所述主軸的同時,在所述修整部與所述磨削面抵接的狀態(tài)下,所述砂輪修整工具的旋轉軸線趨向所述砂輪的旋轉軸線附近,通過使所述砂輪座相對于所述主軸座進行相對移動,使所述砂輪修整工具的修整部與所述砂輪的磨削面抵接,從而對其進行修整。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砂輪修整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磨床臺上還設置尾架座,該尾架座具有頂尖套,該頂尖套與所述主軸同軸配置,支承所述加工部件的與所述主軸相反一側的端部并使其 旋轉自如,所述切削加工區(qū)域位于所述主軸座與尾架座之間。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砂輪修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驅動部不設置在靠近所述主軸座的位置處,而是設置在所述 切削加工區(qū)域內靠近所述頂尖套且不與所述加工部件抵接的位置,并向半 徑方向外側偏離所述頂尖套。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砂輪修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驅動部除設置在靠近所述主軸座的位置處,還設置在所述切 削加工區(qū)域內靠近所述頂尖套且不與所述加工部件抵接的位置,并向半徑 方向外側偏離所述頂尖套。
5. 根據權利要求1 4中任一項所述的砂輪修整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轉驅動部設置在所述主軸或頂尖套的下側。
6. 根據權利要求1 4中任一項所述的砂輪修整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轉驅動部設置在所述主軸或頂尖套的上側。
7. 根據權利要求1 5中任一項所述的砂輪修整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砂輪修整工具的修整部具有從被所述旋轉驅動部驅動旋轉的圓盤狀的基體的外周部向半徑方向外側突出的薄圓板狀的第一修整部和向 軸線方向突出的薄圓筒狀的第二修整部。
8. 根據權利要求1 6中任一項所述的砂輪修整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砂輪被所述砂輪座支承且繞與所述X方向垂直的旋轉軸線旋轉自如,所述砂輪修整工具被所述旋轉驅動部支承且繞與所述砂輪的旋轉軸 線垂直的旋轉軸線旋轉自如,通過使所述砂輪座相對于所述主軸座在所述x方向上相對移動,利用所述砂輪修整工具的向半徑方向外側突出的修整部的外周部對與所述砂輪的旋轉軸線垂直的端面進行修整。
9. 根據權利要求1 5中任一項所述的砂輪修整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在所述主軸座上或在與所述主軸座形成一體的部件上安裝的 轉動支承部件,其支承所述旋轉驅動部,使所述旋轉驅動部的旋轉軸線在 與所述砂輪的旋轉軸線垂直的位置和與所述砂輪的旋轉軸線平行的位置 之間轉動。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砂輪修整裝置,使用于將對支承加工部件并驅動其旋轉的主軸進行支承的主軸座以及對磨削加工加工部件的砂輪進行支承并驅動其旋轉的砂輪座設置在磨床臺上、并使主軸座和砂輪座能夠沿與主軸的旋轉軸線平行的Z方向和與此相交的X方向進行相對移動的圓筒磨床,砂輪修整裝置由旋轉驅動部和砂輪修整工具組成,旋轉驅動部安裝在主軸座上或安裝在與主軸座形成一體的部件上,砂輪修整工具被該旋轉驅動部支承并被驅動旋轉,并在外周部設有與砂輪的磨削面抵接并對其進行修整的修整部,旋轉驅動部配置在從主軸座沿Z方向的相對移動的行程長度范圍內作為加工部件側的切削加工區(qū)域內、靠近主軸座且不與加工部件抵接的位置處,向半徑方向外側偏離主軸,同時,在修整部與磨削面抵接的狀態(tài)下,砂輪修整工具的旋轉軸線趨向砂輪的旋轉軸線附近,通過使砂輪座相對于主軸座進行移動,使砂輪修整工具的修整部與砂輪的磨削面進行抵接,從而對其進行修整。
文檔編號B24B53/04GK101341003SQ20068004806
公開日2009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2月22日
發(fā)明者古館太章, 春日智行, 森田浩, 牧內章 申請人:株式會社捷太格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