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模具型腔的固定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模具型腔的固定裝置。它包括底座、壓板、頂絲,底座外形為立方體,在其一個側(cè)面上設置為兩個垂直相交的斜面一和斜面二,壓板固定在斜面一上,頂絲設置在壓板上。底座采用有磁性的鋼材。該裝置設計巧妙,工作穩(wěn)定,結(jié)構緊湊,加工方便,裝置各部分零件易形成標準化,便于更換,保證多腔澆口結(jié)構的模具精度,提高加工效率。
【專利說明】
用于模具型腔的固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零件加工,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模具型腔的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由于產(chǎn)品趨向于小型化、精密化,因此,為實現(xiàn)這些零件成型的注塑模具也需要小型化、精密化,小型化通常采用一模多腔結(jié)構,精密化需要多腔一致性好,且各腔精度要求高。此類模具結(jié)構加工難度是澆口型腔的加工,澆口是塑料在模具中注入最終成型的塑料零件的最后通道。傳統(tǒng)加工方法通常是用正弦鉗將澆口型腔固定后擺放在電加工機床上,然后,旋轉(zhuǎn)機床臺面,機床加工刀具先對型腔進行尋邊找正,按編制的加工程序開始加工。由于旋轉(zhuǎn)機床臺面的角度和找正精度的誤差,造成型腔角度和深度加工尺寸不精且一致性差。因此,急需既能保證單個型腔角度和深度加工尺寸符合要求,又能保證多腔尺寸一致性好的加工方法。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鑒于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保證澆口型腔尺寸精度和模具壽命的前提下,高效、方便的方法完成型腔的精確加工。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模具型腔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壓板、頂絲,所述的底座外形為立方體,在其一個側(cè)面上設置為兩個垂直相交的斜面一和斜面二,所述的壓板固定在斜面一上,所述的頂絲設置在壓板上。
[0005]所述的底座采用有磁性的鋼材。
[0006]該裝置設計巧妙,工作穩(wěn)定,結(jié)構緊湊,加工方便,裝置各部分零件易形成標準化,便于更換,保證多腔澆口結(jié)構的模具精度,提高加工效率。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不意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0009]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1]如圖1至圖3所示,用于模具型腔的固定裝置包括底座1、壓板2、頂絲3,底座I外形為立方體,在其一個側(cè)面上設置為兩個垂直相交的斜面一 11和斜面二 12,壓板2固定在斜面一 11上,頂絲3設置在壓板2上。
[0012]底座I采用有磁性的鋼材,可以被加工機床臺面所吸附,減少其與機床臺面的位置偏移。
[0013]加工前,將需要加工的澆口型腔4安裝放置在底座I上將頂絲3穿過壓板2上的螺絲孔,將澆口型腔4固定在底座I上,這樣電極5通過觸碰底座I上頂面和側(cè)面能得到與澆口型腔4的相對位置,電火花加工機床即可通過這種簡便、快捷的方式實現(xiàn)澆口型腔4的精密加工。當有多個相同的澆口型腔4需要加工的話,可以將它們一起固定在底座I上,一起加工,
確保一致性。
[0014]該裝置與傳統(tǒng)正弦鉗擺角度、用模具本身定位置加工方式比較:
[0015]1.降低了零件的報廢率,報廢率由原來的5%降至1%。
[0016]2.提高了工作效率,節(jié)約了零件的找正時間,每臺/每人可節(jié)省60分鐘。
[0017]由于裝置采用了精確定位,放電誤差由原來的±0.05mm提高到現(xiàn)在的±0.01mm。
【主權項】
1.一種用于模具型腔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壓板(2)、頂絲(3),所述的底座(I)外形為立方體,在其一個側(cè)面上設置為兩個垂直相交的斜面一(11)和斜面二(12),所述的壓板(2)固定在斜面一(11)上,所述的頂絲(3)設置在壓板(2)上。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具型腔的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I)采用有磁性的鋼材。
【文檔編號】B23H11/00GK205464662SQ201620057688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1日
【發(fā)明人】閆莉莉, 張振營, 孫乃濤
【申請人】天津市中環(huán)三峰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