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成像設備、可拆卸地安裝在成像設備的設備主體上的盒和構成該盒的構件。
成像設備在記錄介質上形成圖像。成像設備的示例包括電子復印機、電子照相打印機(例如,激光束打印機、led打印機等)、傳真機、文字處理器等。
盒是已經(jīng)形成到盒中的、作為圖像承載構件的電子照相感光鼓(在下文中稱作感光鼓)和作用在感光鼓上的處理單元(例如,顯影劑承載構件(在下文中稱作顯影輥))中的至少一種。這種盒可拆卸地安裝到成像設備。盒包括感光鼓和顯影輥已經(jīng)一體形成在盒中的盒、以及感光鼓和顯影輥形成在分離盒中的盒。特別地,具有感光鼓和顯影輥的前述盒被稱作處理盒。此外,在后述布置方案中,具有感光鼓的盒被稱作鼓盒,而具有顯影輥的盒被稱作顯影盒。
成像設備主體是在移除盒之后剩余的成像設備部分。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上,已經(jīng)在成像設備中采用了這樣的盒系統(tǒng),其中,處理盒、鼓盒和顯影盒可拆卸地安裝到成像設備的設備主體。這些盒的系統(tǒng)使得用戶自身能夠維修成像設備而不必依賴維修人員,這極大提高了可操作性。
因此,盒系統(tǒng)在成像設備中得到廣泛應用。
此外,有一種接觸式顯影系統(tǒng),其中在形成圖像時,感光鼓和顯影輥接觸以實施顯影。已經(jīng)提出了一種顯影盒,所述顯影盒具有位于顯影盒中的按壓單元,用于使得感光鼓和顯影輥接觸(例如,日本專利特開no.2011﹣39564和日本專利特開no.2010﹣26541)。
現(xiàn)在,從圖像質量穩(wěn)定性以及感光鼓和顯影輥的使用壽命的角度來看,在沒有成像時接觸式顯影系統(tǒng)中的感光鼓和顯影輥優(yōu)選地間隔開。
引用列表
專利文獻
ptl1:日本專利特開no.2011﹣39564
ptl2:日本專利特開no.2010﹣26541
在日本專利特開no.2011﹣39564和日本專利特開no.2010﹣26541中,按壓單元是僅僅在感光鼓和顯影輥靠近的方向上從設備主體操作的構造。在使得感光鼓和顯影輥相互間隔開的情況中,需要在與按壓單元不同的位置處設置間隔單元,以移動顯影輥而使得感光鼓和顯影單元相互間隔開。顯影單元此時抵抗將顯影輥壓抵在感光鼓上的按壓壓力移動。
而且,在日本專利特開no.2010﹣26541中,提供了一種構造,其中,沿著顯影輥的軸向方向集成按壓單元。此時,按壓單元必須具有高準確性和高剛性,以使得感光鼓和顯影輥之間的按壓狀態(tài)沿著顯影輥的軸向方向均勻。即,按壓單元變得更加復雜,以使得顯影輥關于感光鼓移動并且以高準確性壓抵在感光鼓上。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使得顯影劑承載構件能夠以準確方式移動。
問題的解決方案
為了實現(xiàn)該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盒,所述盒能夠安裝到成像設備的設備主組件,所述盒包括:顯影輥;框架,所述框架支撐顯影輥;可動部,所述可動部由框架可動地支撐并且能夠相對于框架移動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和彈性部,所述彈性部設置在框架和可動部之間而推壓可動部,其中,可動部包括第一力接收部,所述第一力接收部從設備主組件接收沿著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的方向的力;和第二力接收部,所述第二力接收部從設備主組件接收沿著從第二位置至第一位置的方向的力,并且其中,當可動部在第一力接收部處從設備主組件接收力并且處于第二位置時,可動部從彈性部接收沿著將可動部從第二位置移動到第一位置的方向的推壓力。
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使得顯影劑承載構件以準確方式移動。
附圖說明
圖1包括顯影盒的側視圖;
圖2是成像設備的側截面圖;
圖3是顯影盒和鼓盒的截面圖;
圖4是顯影盒的驅動側的透視圖;
圖5是顯影盒的非驅動側的透視圖;
圖6包括顯影盒的驅動側的分解透視圖;
圖7包括顯影盒的非驅動側的分解透視圖;
圖8包括顯影盒的驅動輸入部的透視圖;
圖9包括驅動側側蓋的周邊的說明圖;
圖10包括驅動側側蓋的周邊的說明圖;
圖11包括聯(lián)接構件的姿勢的說明圖;
圖12包括聯(lián)接構件的姿勢的說明圖;
圖13包括承載構件和聯(lián)接構件的分解透視圖;
圖14包括顯影盒的驅動輸入部的透視圖;
圖15包括聯(lián)接構件的周邊的截面圖和透視圖;
圖16包括鼓盒的透視圖;
圖17是設備主體和盒的非驅動側的透視圖;
圖18是設備主體和盒的驅動側的透視圖;
圖19包括顯影盒的驅動側處的側視圖;
圖20包括驅動側擺動引導件的透視圖;
圖21包括驅動側的側視圖,其示出了將顯影盒安裝到設備主體的過程;
圖22包括安裝到設備主體的顯影盒的驅動側的側視圖;
圖23包括顯影盒的驅動輸入部的截面圖;
圖24是顯影盒的正視圖;
圖25包括驅動側側板的透視圖;
圖26包括非驅動側處的側板的透視圖;
圖27包括驅動側擺動引導件和顯影盒的驅動側處的側視圖;
圖28包括驅動側擺動引導件和顯影盒的驅動側處的側視圖;
圖29包括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和顯影盒的非驅動側處的側視圖;
圖30包括聯(lián)接構件的周邊的截面圖;
圖31包括驅動側擺動引導件和顯影盒的驅動側處的側視圖;
圖32包括驅動側擺動引導件和顯影盒的驅動側處的側視圖;
圖33包括非驅動側軸承的透視圖;
圖34包括聯(lián)接構件的周邊的截面圖;
圖35包括設備主體的非驅動側處的透視圖;
圖36是設備主體和盒的非驅動側處的側視圖;
圖37是顯影盒的示意性截面圖;
圖38包括圖解了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和存儲板的側視圖;
圖39是圖解了存儲板的側視圖;
圖40是圖解了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和存儲板的側視圖;
圖41包括圖解了驅動側接觸/間隔桿的側視圖;
圖42包括安裝到設備主體的顯影盒的驅動側處的側視圖;
圖43包括安裝到設備主體的顯影盒的驅動側處的側視圖;
圖44是圖解了接觸/間隔桿和顯影壓力彈簧的位置的示意圖;
圖45包括圖解了顯影側蓋的正視圖和后視圖;
圖46包括圖解了顯影側蓋的透視圖;
圖47包括圖解了驅動側顯影軸承的正視圖和后視圖;
圖48包括圖解了驅動側顯影軸承的透視圖;
圖49包括安裝到設備主體的顯影盒的驅動側處的側視圖;
圖50是顯影盒的透視圖;
圖51包括安裝到設備主體的顯影盒的驅動側處的側視圖和非驅動側處的側視圖;
圖52包括安裝到設備主體的顯影盒的驅動側處的側視圖和非驅動側處的側視圖;
圖53是顯影盒的驅動側處的側視圖;
圖54是顯影盒的驅動側處的側視圖;
圖55包括顯影盒的驅動側處的透視圖;
圖56包括顯影盒的驅動側處的側視圖和截面圖;
圖57包括安裝到設備主體的顯影盒的驅動側處的側視圖和非驅動側處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將通過附圖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盒和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將以激光束打印機主體、以及可拆卸地安裝到激光束打印機主體的鼓盒和顯影盒為例描述電子照相成像設備。在以下描述中,鼓盒和顯影盒的縱向方向是大體上平行于感光鼓旋轉軸線l1和顯影輥旋轉軸線l0(感光鼓10和顯影輥的旋轉軸線方向)的方向。注意的是,感光鼓旋轉軸線l1和顯影輥旋轉軸線l0是正交于記錄介質的傳送方向的方向。鼓盒和顯影盒的橫向方向是大體正交于感光鼓旋轉軸線l1和顯影輥旋轉軸線l0的方向。將鼓盒和顯影盒安裝到激光束打印機主體/從激光束打印機主體拆卸鼓盒和顯影盒的方向是每個盒的橫向方向。注意的是,說明書中的附圖標記用于參考附圖而非限制構造。本實施例的描述中的側視圖是示出了從平行于顯影輥旋轉軸線l0的方向觀察的狀態(tài)的圖。
<<第一實施例>>
(1)成像設備的整體描述
首先,將參照圖2描述已經(jīng)采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成像設備的整體構造。圖2是成像設備的側截面圖。
圖2中示出的成像設備根據(jù)由諸如個人計算機等的外部裝置通信的圖像信息通過使用顯影劑t的電子照相成像處理在記錄介質(片材)2上形成圖像。成像設備具有提供給設備主體a1而能夠由用戶安裝和拆卸的顯影盒b1和鼓盒c。記錄介質2的示例包括記錄紙、標簽片材、ohp片材、布等。顯影盒b1具有作為顯影劑承載構件的顯影輥13等,并且鼓盒c具有作為圖像承載構件的感光鼓10和充電輥11等。
關于感光鼓10,通過從設備主體a1施加電壓,利用充電輥11將感光鼓10的表面均勻充電。然后根據(jù)來自光學單元1的圖像信息用激光l照射充電的感光鼓10,從而根據(jù)圖像信息在感光鼓10上形成靜電潛像。后述顯影單元利用顯影劑t使得該靜電潛像顯影,從而在感光鼓10的表面上形成顯影劑圖像。
另一方面,與形成顯影劑圖像同步地,將容納在片材供給托盤4中的記錄介質2在由片材供給輥3a和與片材供給輥3a壓力接觸的分離墊3b管控的情況下分離并且一次一張地供給。然后由傳送引導件3d將記錄介質2傳送到作為轉印裝置的轉印輥6。轉印輥6被偏壓而與感光鼓10的表面接觸。
接下來,記錄介質2經(jīng)過由感光鼓10和轉印輥6形成的轉印夾持部6a。此時將極性與顯影劑極性相反的電壓施加到轉印輥6,因此形成在感光鼓10的表面上的顯影劑圖像被轉印到記錄介質2。
已經(jīng)轉印有顯影劑圖像的記錄介質2由傳送引導件3f限制并被傳送到定影單元5。定影單元5包括驅動輥5a和定影輥5c,內置加熱器5b設置在定影輥5c中。在記錄介質2經(jīng)過由驅動輥5a和定影輥5c形成的夾持部5d時,熱量和壓力被施加到記錄介質2,從而將轉印到記錄介質2上的顯影劑圖像定影在記錄介質2上。因此,在記錄介質2上形成圖像。
此后,記錄介質2由排放輥對3g傳送并且排放到排放部3h。
(2)電子照相成像處理的描述
接下來,將參照圖3描述已經(jīng)采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電子照相成像處理。圖3是顯影盒b1和鼓盒c的截面說明圖。
顯影盒b1在顯影容器16中具有顯影刮刀15和作為顯影單元的顯影輥13等,如圖3所示。顯影盒b1是顯影裝置,所述顯影裝置已經(jīng)形成到盒中并且能夠拆卸地安裝到成像設備的設備主體。
鼓盒c還在清潔框架(感光構件支撐框架)21中具有感光鼓10、充電輥11等。鼓盒c還可拆卸地安裝到成像設備的設備主體。
存儲在顯影容器16的顯影劑容納部16a中的顯影劑t被顯影劑傳送構件17從顯影容器16的開口16b供出到顯影室16c,所述顯影劑傳送構件17由顯影容器16可旋轉地支撐,沿著箭頭x17的方向旋轉。具有內置磁體輥12的顯影輥13設置在顯影容器16中。具體地,顯影輥13由軸部13e和橡膠部13d構成。軸部13e是鋁等制成的導電細長圓柱形物體,并且其縱向方向的中間部分由橡膠部13d覆蓋(見圖6(a)和6(b))?,F(xiàn)在,橡膠部13d覆蓋軸部13e,以使得其外部形狀與軸部13e同心。顯影輥13通過磁體輥12的磁性將顯影室16c中的顯影劑t吸引到顯影輥13的表面。顯影刮刀15由支撐構件15a和彈性構件15b構成,所述支撐構件15a由金屬板制成,所述彈性構件15b由聚氨酯橡膠、sus板等制成,其中,彈性構件15b布置成以特定接觸壓力與顯影輥13彈性接觸。顯影輥13沿著旋轉方向x5旋轉,這管控附著到顯影輥13的表面的顯影劑t的數(shù)量,并且將摩擦電荷賦予顯影劑t。這在顯影輥13的表面上形成顯影劑層。因此,接收從設備主體a1施加的電壓的顯影輥13隨后在與感光鼓10接觸的狀態(tài)中沿著旋轉方向x5旋轉,由此能夠將顯影劑t供應到感光鼓10上的顯影區(qū)域。
在本實施例的接觸式顯影系統(tǒng)的情況中,關注的是如果維持如圖3所示的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一直接觸的狀態(tài),則顯影輥13的橡膠部13b可能發(fā)生變形。因此,在沒有顯影時,顯影輥13優(yōu)選地與感光鼓10間隔開。
充電輥11設置成與感光鼓10的外周面接觸,由清潔框架21可旋轉地支撐并且沿著感光鼓10的方向被偏壓。將在下文描述詳細構造。充電輥11通過從設備主體a1施加電壓而將感光鼓10的表面均勻充電。施加到充電輥11的電壓設定的值使得感光鼓10的表面和充電輥11之間的電勢差等于或者大于放電充電電壓,并且具體地施加﹣1300v的dc電壓作為充電偏壓。此時,通過接觸將感光鼓10的表面均勻充電至﹣700v的充電電勢(暗電勢)。充電輥11被驅動并且在本示例中根據(jù)感光鼓10的旋轉而旋轉(下文詳細描述)。通過來自光學單元1的激光l形成感光鼓10表面上的靜電潛像。此后,根據(jù)感光鼓10上的靜電潛像轉印顯影劑t,使得靜電潛像可視化,由此在感光鼓10上形成顯影劑圖像。
(3)無清潔器系統(tǒng)的構造描述
接下來,將描述根據(jù)本示例的無清潔器系統(tǒng)。
在本實施例中舉例了所謂的無清潔器系統(tǒng),在所述無清潔器系統(tǒng)中,沒有提供清潔構件,所述清潔構件移除存留在感光鼓10上而沒有被轉印的轉印剩余調色劑t2。
如圖3所示,沿著箭頭c5的方向旋轉驅動感光鼓10。在從感光鼓10的旋轉方向c5觀察時,在充電輥11和感光鼓10接觸的充電夾持部11a的上游側存在間隙部分(上游間隙部分11b)。通過在該上游間隙部分11b處放電,在轉印處理之后存留在感光鼓10的表面上的轉印剩余調色劑t2被充電至與感光鼓的極性相同的負極性。此時,感光鼓10的表面充電至﹣700v。由于此處電勢差的關系(感光鼓10的表面電勢=﹣700v,充電輥11的電勢=﹣1300v),因此帶有負電荷的轉印剩余調色劑t2經(jīng)過充電夾持部11a而沒有附著到充電輥11。
經(jīng)過充電夾持部11a的轉印剩余調色劑t2到達激光照射位置d。轉印剩余調色劑t2的數(shù)量不足以遮蔽來自光學單元的激光l,因此不會影響在感光鼓10上產(chǎn)生靜電潛像的處理。已經(jīng)通過激光照射位置d而且處于非曝光部分(感光鼓10的沒有實施激光照射的表面)的轉印剩余調色劑t2在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接觸的顯影夾持部13k處由靜電力回收到顯影輥13。另一方面,在曝光部分處的轉印剩余調色劑t2(感光鼓10的已經(jīng)實施激光照射的表面)沒有被靜電力回收,而是繼續(xù)存在于感光鼓10上。然而,由于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之間的圓周速度差產(chǎn)生的物理力,可以回收轉印剩余調色劑t2中的一些。
沒有被轉印到紙上而是存留在感光鼓10上的轉印剩余調色劑t2通常被回收到顯影容器16。被回收到顯影容器16的轉印剩余調色劑t2與存留在顯影容器16中的顯影劑t混合并且加以使用。
在本實施例中采用了以下兩種構造使得轉印剩余調色劑t2能夠經(jīng)過充電夾持部11a而沒有附著到充電輥11。第一種構造是在轉印輥6和充電輥11之間設置光學靜電消除構件8。光學靜電消除構件8位于充電夾持部11a的沿著感光鼓10旋轉方向(箭頭c5)的上游側上。對經(jīng)過轉印夾持部6a的感光鼓10的表面實施光學靜電消除,以在上游間隙部分11b處實施穩(wěn)定放電。通過利用該光學靜電消除構件8在整個縱向區(qū)域中將充電之前的感光鼓10電勢設定成大約﹣150v,能夠實施均勻放電,并且在充電時能夠將轉印剩余調色劑t2均勻充有負電荷。
第二種構造是旋轉驅動充電輥11,使其關于感光鼓10具有預定的圓周速度差。盡管幾乎所有調色劑因如上所述的放電而帶有負電荷,但是存在一些沒有完全帶負電荷的轉移剩余調色劑t2,該轉移剩余調色劑t2可能在充電夾持部11a處附著到充電輥11。通過旋轉驅動充電輥11和感光鼓10使得它們之間具有預定的圓周速度差,能夠使得該轉印剩余調色劑t2因感光鼓10和充電輥11之間的摩擦而帶有負電荷。這有效抑制了轉印剩余調色劑t2附著到充電輥11。充電輥齒輪69(圖16(b),將在下文描述其細節(jié))設置在充電輥11的縱向方向的一個端部上,并且充電輥齒輪69嚙合設置在感光鼓10的縱向方向的一個端部上的驅動側凸緣24(圖16(b),將在下文描述其細節(jié))。因此,結合感光鼓10的旋轉驅動也旋轉驅動充電輥11。充電輥11的表面的圓周速度設定為感光鼓10的表面的圓周速度的大約105%至120%。
(4)顯影盒b1的構造描述
<顯影盒b1的整體構造>
接下來,將描述已經(jīng)采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顯影盒b1的構造。注意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顯影盒b1的縱向方向的一個端部側將被稱作驅動側,在所述驅動側處將旋轉力從設備主體a1傳遞到顯影盒b1。其另一側是顯影盒b1的另一個端部,將被稱作“非驅動側”。圖4是當從驅動側觀察時的顯影盒b1的透視說明圖。圖5是當從非驅動側觀察時的顯影盒b1的透視說明圖。圖6(a)和6(b)是從驅動側觀察時的透視說明圖(圖6(a))和從非驅動側觀察時的透視說明圖(圖6(b)),其中分解了顯影盒b1的驅動側。圖7(a)和7(b)是從非驅動側觀察時的透視說明圖(圖7(a))和從驅動側觀察時的透視說明圖(圖7(b)),其中分解了顯影盒b1的非驅動側。
顯影盒b1具有顯影輥13、顯影刮刀15等,如圖6和圖7所示。顯影刮刀15沿著支撐構件15a的縱向方向具有驅動側端部部分15a1和非驅動側端部部分15a2,所述支撐構件15a由螺絲51和螺絲52固定到顯影容器16。驅動側顯影軸承36和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布置在顯影容器16的相應縱向端部上。顯影輥13具有驅動側端部部分13a,所述驅動側端部部分13a裝配到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孔36a。非驅動側端部部分13c裝配到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的支撐部46f。因此,顯影輥13由顯影容器16可旋轉地支撐。顯影輥齒輪29與顯影輥13同心地布置在顯影輥13的驅動側端部部分13a上,而且布置在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縱向方向外側,以使得顯影輥13和顯影輥齒輪29能夠成一體旋轉(見圖4)。顯影輥齒輪29是螺旋齒輪。
驅動側顯影軸承36可旋轉地支撐位于其縱向方向外側的驅動輸入齒輪27。驅動輸入齒輪27和顯影輥齒輪29嚙合。驅動輸入齒輪27也是螺旋齒輪。驅動輸入齒輪27的齒多于顯影輥齒輪29的齒。
聯(lián)接構件180也與驅動輸入齒輪27同心設置。
顯影側蓋34設置在顯影盒b1的驅動側處的最遠端,從縱向方向外側覆蓋驅動輸入齒輪27等。顯影盒的框架由顯影容器16、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驅動側顯影軸承36和顯影側蓋34組成,并且稱作顯影框架。此外,聯(lián)接構件180沿著縱向方向向外突出通過顯影側蓋34中的孔34a。作為驅動輸入構件的聯(lián)接構件180構造成與設置于設備主體a1的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合,傳遞(輸入)旋轉力,這將在下文詳細描述。構造使得經(jīng)由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傳遞部180c1和180c2將旋轉力傳遞到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力接收部27d1(見圖8(b))和旋轉力接收部27d2(省略圖示)。結果,構造使得經(jīng)由驅動輸入齒輪27和顯影輥齒輪29將輸入到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傳遞到作為旋轉構件的顯影輥13。
第一可動構件120設置于驅動側顯影軸承36。第一可動構件120構造成包括作為第一主體部的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作為第一彈性部(彈性變形的零件或者構件)的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是接收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的彈力的構件。
注意的是,第一主體部和第一彈性部在本實施例中構造成分離構件。然而,第一主體部和第一彈性部可以成一體形成在第一可動構件120中,并且其構造不受限制。此外,第二可動構件121設置于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第二可動構件121構造成包括作為第二主體部的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和作為第二彈性部(彈性變形的零件或者構件)的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是接收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的彈力的構件。
注意的是,第二主體部和第二彈性部在本實施例中構造成分離構件。然而,第二主體部和第二彈性部可以成一體形成在第二可動構件121中并且其構造不受限制。
將在下文描述其細節(jié)。
<聯(lián)接構件180和周邊構造>
將在下文詳細描述聯(lián)接構件180和周邊構造。
聯(lián)接構件180、驅動輸入齒輪27和聯(lián)接彈簧185設置在顯影盒b1的驅動側上,如圖6(a)和6(b)所示。聯(lián)接構件180與設置于設備主體a1的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合,并且傳遞旋轉力。具體地,聯(lián)接構件180構造成主要包括旋轉力接收部180a1和180a2、被支撐部180b、旋轉力傳遞部180c1和180c2和被引導部180d,如圖8(b)所示。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接收部180a1和180a2布置在驅動輸入齒輪27的驅動側端部部分27a的縱向方向更外側(見圖8(a)和8(b))。當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沿著箭頭x6方向(在下文中,正轉x方向)圍繞旋轉軸線l4旋轉時,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力施加部100a1與旋轉力接收部180a1接觸。而且,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力施加部100a2接觸旋轉力接收部180a2。因此,旋轉力從主體側驅動構件100傳遞到聯(lián)接構件180。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支撐部180b為大體球形,如圖8(b)和8(e)所示,支撐部27b將被支撐部180b支撐在驅動輸入齒輪27的內周面上。旋轉力傳遞部180c1和180c2設置在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支撐部180b上。旋轉力傳遞部180c1接觸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力接收部27d1。以相同的方式,旋轉力傳遞部180c2接觸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力接收部27d2。因此,驅動輸入齒輪27由已經(jīng)被主體側驅動構件100驅動的聯(lián)接構件180驅動,因此驅動輸入齒輪27圍繞旋轉軸線l3沿著正轉方向x6旋轉。
現(xiàn)在,如圖8(c)所示,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和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設置成同心。然而,存在以下情況,即,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和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因零件尺寸偏差等從同心狀態(tài)略微平行偏移,如圖8(d)所示。在這種情況中,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在相對于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傾斜的狀態(tài)中旋轉,并且從主體側驅動構件100將旋轉力傳遞到聯(lián)接構件180。此外,還存在以下情況,即,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關于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從同心狀態(tài)偏移,并且在旋轉軸線l3和旋轉軸線l4之間存在一角度。在這種情況中,在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相對于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傾斜的狀態(tài)中,旋轉力從主體側驅動構件100傳遞到聯(lián)接構件180。
如圖8(a)所示,作為螺旋齒輪或者正齒輪的齒輪部分27c與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同心地與驅動輸入齒輪27形成為一體(在本實施例中使用螺旋齒輪)。齒輪部分27c與顯影輥齒輪29的齒輪部分29a嚙合。顯影輥齒輪29與顯影輥13成一體旋轉并且因此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力經(jīng)由顯影輥齒輪29傳遞到顯影輥13。顯影輥13圍繞旋轉軸線l9沿著旋轉方向x5旋轉。
<顯影盒的非驅動側處的電極部分的構造>
接下來,將參照圖33(a)和33(b)描述作為接觸部分的存儲板47和作為暴露面的電極部分47a,所述存儲板47和所述電極部分47a設置在顯影盒b1的非驅動側端部部分處。存儲板47設置在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的外周側上,并且設置到支撐部46f的當從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觀察時可旋轉地支撐顯影輥13的一側。存儲板47存儲用于通過設備主體a1成像的顯影盒b1的制造批次和特性信息。由諸如鐵、銅等金屬制成的電極部分47a設置到存儲板47,并且當實施成像時,電極部分47a經(jīng)由存儲板47電連接到設備主體a1,以便實施通信。
存儲板47的兩個端部插入第一基底支撐部46m和第二基底支撐部46n中,所述第一基底支撐部46m和所述第二基底支撐部46n設置在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上。存儲板47和第一基底支撐部46m以及第二基底支撐部46n通過壓配、粘合等固定。
存儲板47設置有多個電極部分47a。這些多個電極部分47a布置所沿的方向和存儲板47插入第一基底支撐部46m和第二基底支撐部46n的方向是相同的方向。
<驅動側側蓋和周邊部分的組裝>
接下來,將詳細描述顯影側蓋34和聯(lián)接桿55的構造,所述顯影側蓋34設置于顯影盒b1的驅動側端部部分。圖9(a)至圖9(d)是圖解了聯(lián)接桿55和聯(lián)接桿彈簧56組裝到顯影側蓋34的方式的透視說明圖和側視圖。
聯(lián)接桿55和聯(lián)接桿彈簧56沿著縱向方向組裝在顯影側蓋34的內側上。具體地,顯影側蓋34的圓筒狀桿定位凸臺34m和聯(lián)接桿55的孔55c裝配在一起,并且聯(lián)接桿55由顯影側蓋34可旋轉地支撐,所述顯影側蓋34居中位于旋轉軸線l11上。聯(lián)接桿彈簧56是扭力彈簧,其中,一個端部接合聯(lián)接桿55而另一個端部接合顯影側蓋34。具體地,聯(lián)接桿彈簧56的操作臂56a接合聯(lián)接桿55的彈簧鉤部55b,并且聯(lián)接桿彈簧56的固定臂56c接合顯影側蓋34的彈簧鉤部34s(見圖9(c))。
聯(lián)接彈簧185沿著縱向方向組裝在顯影側蓋34的外側上,這將在下文詳細描述。
將按照順序描述將聯(lián)接桿55和聯(lián)接桿彈簧56組裝到顯影側蓋34的方法。首先,聯(lián)接桿彈簧56的筒形部56d附接到聯(lián)接桿55的圓筒凸臺55a(圖9(a))。聯(lián)接桿彈簧56的操作臂56a此時接合聯(lián)接桿55的彈簧鉤部55b。聯(lián)接桿彈簧56的固定臂56c沿著以旋轉軸線l11為中心的箭頭x11的方向變形。接下來,聯(lián)接桿55的孔55c插入到顯影側蓋34的桿定位凸臺34m上(圖9(a)和圖9(b))。聯(lián)接桿55的鎖止部55d定位成不會與顯影側蓋34的被鎖止部34n發(fā)生干涉。具體地,聯(lián)接桿55的鎖止部55d和顯影側蓋34的被鎖止部34n定位成當從縱向方向觀察時不會重疊,如圖9(b)所示。
在圖9(b)示出的狀態(tài)中,聯(lián)接桿彈簧56的固定臂56c沿著箭頭x11的方向變形,如先前所述。當從圖9(b)示出的狀態(tài)釋放聯(lián)接桿彈簧56的固定臂56c的變形時,固定臂56c接合顯影側蓋34的彈簧鉤部34s。該構造使得顯影側蓋34的彈簧鉤部34s接收聯(lián)接桿彈簧56的變形固定臂56c的偏壓力。結果,聯(lián)接桿彈簧56的固定臂56c沿著箭頭x11的方向從顯影側蓋34的彈簧鉤部34s接收反作用力。此外,聯(lián)接桿55在彈簧鉤部55b處從聯(lián)接桿彈簧56接收偏壓力。結果,聯(lián)接桿55以旋轉軸線l11為中心沿著箭頭x11的方向旋轉,并且在一位置處旋轉受限,在所述位置處,旋轉限制部55y抵接顯影側蓋34的限制面34y(見圖9a至圖9(c))。因此,結束將聯(lián)接桿55和聯(lián)接桿彈簧56組裝到顯影側蓋34的操作。
注意的是,此時,聯(lián)接桿55的鎖止部55d處于當沿著縱向方向觀察時重疊顯影側蓋34的被鎖止部34n的狀態(tài)。即,聯(lián)接桿55構造成使得限制沿著縱向方向的移動,并且使得能夠僅僅以旋轉軸線x11為中心旋轉。圖9(d)是聯(lián)接桿55的鎖止部55d的截面圖。
<顯影側蓋34的組裝>
顯影側蓋34沿著縱向方向固定在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外側上,如圖10所示,在所述顯影側蓋34處,聯(lián)接桿55和聯(lián)接桿彈簧56成一體。具體地,顯影側蓋34的定位部34r1和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被定位部36e1接合。該構造使得通過定位部34r2和被定位部36e2接合而關于驅動側顯影軸承36定位顯影側蓋34。
注意的是,顯影側蓋34固定到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方法可以為通過螺絲旋擰、粘合劑等,并且其構造不受限制。
當組裝顯影側蓋34時,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接收部180a1和180a2、被引導部180d等穿過顯影側蓋34的孔34a。聯(lián)接構件180具有在顯影盒b1的沿著縱向方向的另一側上暴露的構造(見圖4、6(a)和6(b))。此外,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見圖8(a)至8(e))具有抵接聯(lián)接桿55的引導部55e的構造。
如上所述,聯(lián)接桿55構造成使得偏壓力以旋轉軸線l11為中心沿著箭頭x11的方向作用。因此,聯(lián)接構件180從聯(lián)接桿55接收偏壓力f2(見圖10(b))。
此外,聯(lián)接彈簧185布置在顯影側蓋34處。聯(lián)接彈簧185是扭力盤簧,一個端部抵接顯影側蓋34而另一個端部抵接聯(lián)接構件180。具體地,聯(lián)接彈簧185的定位部185a由顯影側蓋34的彈簧支撐部34h支撐。聯(lián)接彈簧185的固定臂185b固定到顯影側蓋34的彈簧接合部34j。而且,該構造使得聯(lián)接彈簧185的操作臂185c抵接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構件180d。聯(lián)接彈簧185的操作臂185c構造成使得偏壓力以旋轉軸線x12為中心沿著箭頭l12的方向作用,所述旋轉軸線x12以定位部185a為中心。因此,聯(lián)接構件180從聯(lián)接彈簧185接收偏壓力f1b(見圖10(c))。
已經(jīng)從聯(lián)接桿55接收偏壓力f2并且從聯(lián)接彈簧185接收偏壓力f1b的聯(lián)接構件180被保持在相對于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傾斜的姿勢(旋轉軸線l2)(圖10(b))。詳細構造將在下文描述。將在下文在后述的“在處于第二傾斜姿勢d2時作用在聯(lián)接構件180上的力的關系”中描述此時保持聯(lián)接構件180的傾斜姿勢的構造和力的作用。
<聯(lián)接構件180的基礎操作>
接下來,將參照圖15(a)至15(c)描述處于顯影盒b1的狀態(tài)中的聯(lián)接構件180的基礎操作。
圖15(a)是示出了在縱向截面圖中的聯(lián)接構件180、驅動輸入齒輪27和驅動側顯影軸承36之間的關系的放大圖。圖15(b)是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透視圖。圖15(c)是驅動輸入齒輪27的透視圖。
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支撐部180b布置在驅動輸入齒輪27的內部27t上,而且還楔入在驅動輸入齒輪27的限制部27s和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聯(lián)接限制部36s之間。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支撐部180b的直徑r180、驅動輸入齒輪27的限制部27s的沿著x180的方向的寬度r27和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聯(lián)接限制部36s的沿著x180方向的寬度r36滿足以下關系:
·被支撐部180b的直徑r180>沿著x180的方向的驅動輸入齒輪27的限制部27s的寬度r27
·被支撐部180b的直徑r180>沿著x180的方向的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聯(lián)接限制部36s的寬度r36
根據(jù)這個構造,聯(lián)接構件180沿著縱向箭頭y180的方向的移動由被支撐部180b限制,所述被支撐部180b由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聯(lián)接限制部36s的驅動輸入齒輪27的限制部27s限制。此外,沿著聯(lián)接構件180的截面方向x180,被支撐部180b被限制在驅動輸入齒輪27的內部27t的范圍內。因此,聯(lián)接構件180構造成即使限制沿著縱向方向y180和截面方向x180的移動也能夠以被支撐部180b的中心180s為中心沿著r180方向傾斜。
<關于聯(lián)接構件180的傾斜姿勢>
接下來,將描述聯(lián)接構件180的傾斜操作。
聯(lián)接構件180具有從設備主體a1的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收驅動力并且能夠在旋轉軸線l2上旋轉的構造,如上所述?;旧?,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設置成當傳遞驅動力時與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同心。已經(jīng)進一步描述了這樣的情況,在所述情況中,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和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沒有同心,而是因零件尺寸偏差等而略微偏移。
本構造使得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能夠沿著以下方向傾斜。這些能夠大體歸類為以下三種姿勢。
·基準姿勢d0: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的姿勢相對于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同心或者平行于所述旋轉軸線l3
·第一傾斜姿勢d1:其中,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并且顯影盒b1從感光鼓10和顯影輥13間隔開的狀態(tài)朝向它們接觸的接觸狀態(tài)移動。聯(lián)接構件180和被支撐部180b的旋轉力接收部180a1、180a2(在下文中稱作旋轉力接收部180a)面向設備主體a1的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方向。將在下文描述間隔狀態(tài)、接觸狀態(tài)等的細節(jié)。
·第二傾斜姿勢d2:其中,當將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時,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接收部180a和被支撐部180b面向設備主體a1的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方向。將在下文描述安裝時的姿勢的細節(jié)等。
現(xiàn)在,將描述聯(lián)接構件180和驅動側顯影軸承36之間的接合關系。
圖13是圖解了驅動側顯影軸承36和聯(lián)接構件180之間的關系的圖。
圖13(a)是圖解了驅動側顯影軸承36和聯(lián)接構件180的位置的透視圖。圖13(b)是在驅動側處從前方觀察時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圖。圖13(c)是聯(lián)接構件180已經(jīng)添加到沿著圖13(b)中的截面xiiic獲得的視圖的圖,并且圖13(d)是聯(lián)接構件180已經(jīng)添加到沿著圖13(b)中的截面xiiid獲得的視圖的圖。
相位限制凸臺180e與旋轉軸線l2同心地設置在聯(lián)接構件180上并且沿著縱向方向設置在內側上,如圖13(a)所示。另一方面,凹陷的相位限制部36kb設置于驅動側顯影軸承36。相位限制部36kb具體設置有:第一傾斜限制部36kb1,所述第一傾斜限制部36kb1從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的中心沿著箭頭k1a的方向凹陷;和第二傾斜限制部36kb2,其從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的中心沿著箭頭k2a的方向凹陷。聯(lián)接構件180的相位限制凸臺180e位于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相位限制部36kb內。即,由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相位限制部36kb限制聯(lián)接構件180的相位限制凸臺180e的位置。換言之,聯(lián)接構件180的相位限制凸臺180e能夠在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相位限制部36kb內移動,并且尤其能夠移動到第一傾斜限制部36kb1和第二傾斜限制部36kb2。當聯(lián)接構件180的相位限制凸臺180e移動到第一傾斜限制部36kb1時,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接收部180a和被引導部180d沿著箭頭k1b的方向,即沿著與箭頭k1a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傾斜。這是聯(lián)接構件180呈現(xiàn)第一傾斜姿勢d1的狀態(tài)。當聯(lián)接構件180的相位限制凸臺180e移動到第二傾斜限制部36kb2時,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接收部180a和被引導部180d沿著箭頭k2b的方向,即,與箭頭k2a相反的方向傾斜。這是聯(lián)接構件180呈現(xiàn)聯(lián)接構件180的第二傾斜姿勢d2的狀態(tài)。
<當處于基準姿勢d0時作用在聯(lián)接構件180上的力的關系>
關于聯(lián)接構件180的基準姿勢d0將參照圖21(a)至22(d)在下文詳細描述聯(lián)接構件180的姿勢。
圖22是圖解了在將顯影盒b1到設備主體a1的安裝完成時的聯(lián)接桿55和聯(lián)接構件180的位置的圖。圖22(a)是當從驅動側觀察時的側視圖,圖22(b)是當從圖22(a)中的箭頭xxiib的方向觀察時的側視圖,圖22(c)是當從非驅動側觀察時沿著圖22(b)中的剖開線xxiic獲得的剖面的側視圖。
當完成將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時,聯(lián)接構件180接合主體側驅動構件100。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和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布置成同心。換言之,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接收部180a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力施加部100a(旋轉力施加部100a1和旋轉力施加部100a2)處于能夠相互接合的位置處(還見圖8(b))。
將參照圖34(a)至34(c)描述在聯(lián)接構件180與主體側驅動構件100同心之前聯(lián)接構件180的移動。圖34(a)至圖34(c)是圖解了在聯(lián)接構件180與主體側驅動構件100同心之前聯(lián)接構件的姿勢的截面圖。圖34(a)是圖解了聯(lián)接構件180沒有與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觸的狀態(tài)的截面圖,圖34(b)是圖解了聯(lián)接構件180與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觸時刻的狀態(tài)的截面圖。此外,圖34(c)是聯(lián)接構件180與主體側驅動構件100同心的狀態(tài)的截面圖。
在聯(lián)接構件180與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沒有接觸的狀態(tài)中,聯(lián)接構件180沿著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方向傾斜,所述傾斜以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支撐部180b的中心180s為中心,如圖34(a)所示。聯(lián)接構件180在保持該姿勢的同時沿著箭頭x60的方向前進,所述箭頭x60的方向是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設置方向。凹陷的圓錐部180g和突出部100g接觸,所述凹陷的圓錐部180g布置在聯(lián)接構件180的圓形部180f的內側上,所述突出部100g布置在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軸向末端上。當聯(lián)接構件180沿著箭頭x60的方向進一步移動時,聯(lián)接構件180沿著聯(lián)接構件180的傾斜減小的方向移動,該傾斜以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支撐部180b的中心180s為中心。結果,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和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布置成同心。將在下文詳細描述聯(lián)接構件180在這一系列操作中承受的力,因此在此將省略其描述。
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和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同心布置的狀態(tài)是針對聯(lián)接構件180的姿勢的基準姿勢d0(聯(lián)接構件180的傾角為θ2=0°)。聯(lián)接構件180的相位限制凸臺180e與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第二傾斜限制部36kb2分離并且沒有與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相位限制部36b的任何部分接觸(見圖22(c))。聯(lián)接桿55的引導部55e保持在從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完全收回的狀態(tài)中(圖22(a))。即,聯(lián)接構件180與兩個零件(聯(lián)接彈簧185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觸,這決定了其傾角(θ2)。在這種情況中,即使在完成將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的狀態(tài),聯(lián)接構件180的傾角(θ2)也可不是θ2=0°。
將參照圖14在下文詳細描述在完成將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的情況中的聯(lián)接構件180的傾斜姿勢(基準姿勢d0)。
圖14是圖解了聯(lián)接構件180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合的方式的圖。在圖14(a)和14(b)中圖解的狀態(tài)是以下情況的側視圖和截面圖,在所述情況中,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同心布置,而且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也同心。
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沿著箭頭f1的方向從聯(lián)接彈簧185接收偏壓力(見圖22(d)),圓錐部180g在點180g1和180g2處抵接突出部100g(圖8(e))。結果,由圓錐部180g的兩個點180g1和180g2限制聯(lián)接構件180相對于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姿勢。即,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與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同心。
當設備主體a1的主體側驅動構件100實施從這個狀態(tài)的旋轉驅動時,設備主體a1的旋轉力施加部100a和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接收部180a接合。該構造使得驅動從設備主體a1傳遞到聯(lián)接構件180(見圖8(a)至8(e))。
在圖14(c)中圖解的狀態(tài)中,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同心布置,而且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傾斜。由于零件尺寸偏差,聯(lián)接構件180的圓錐部180g抵接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突出部100g和圓錐部180g的點180g1而非圓錐部180g的點180g2。通過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從聯(lián)接彈簧185接收沿著箭頭f1的方向的偏壓力,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此時傾斜。因此,通過聯(lián)接構件180的圓錐部180g的點180g1與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突出部100g接觸,在圖14(c)中限制聯(lián)接構件180的姿勢。即,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相對于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傾斜。換言之,聯(lián)接構件180的傾角(θ2)不是θ2=0°。
此外,在圖14(d)圖解的狀態(tài)中,在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軸線l4沒有同心的情況下,由于零件尺寸偏差,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傾斜(見圖8(d))。而且在這種情況中,通過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從聯(lián)接彈簧185接收偏壓力,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傾斜,如在圖14(c)中圖解的狀態(tài)中那樣。即,聯(lián)接構件180的傾角(θ2)不等于0°。然而,由聯(lián)接構件180的圓錐部180g與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突出部100g接觸的點180g1限制聯(lián)接構件180的姿勢,與圖14(c)中相同。
然而,在圖14(c)和圖14(d)的任意一種狀態(tài)中,當設備主體a1的主體側驅動構件100實施旋轉驅動時,設備主體a1的旋轉力施加部100a和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接收部180a接合。該構造使得將驅動從設備主體a1傳遞到聯(lián)接構件180。
如上所述,在完成將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的狀態(tài)中,存在以下情況: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與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同心;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與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沒有同心。然而,在任意一種情況中,當設備主體a1的主體側驅動構件100實施旋轉驅動時,設備主體a1的旋轉力施加部100a和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接收部180a接合。該構造使得驅動從設備主體a1傳遞到聯(lián)接構件180。在已經(jīng)完成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并且聯(lián)接構件180能夠從設備主體a1的旋轉力施加部100a接收驅動力的狀態(tài)中,聯(lián)接構件180的姿勢被稱作聯(lián)接構件180的基準姿勢d0。注意的是,該構造使得傾角處于以下范圍內,在所述范圍內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力施加部100a和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接收部180a沒有相互松脫。
將在下文按照順序詳細描述聯(lián)接構件180的第一傾斜姿勢d1和第二傾斜姿勢d2。
<在處于第一傾斜姿勢d1中時作用在聯(lián)接構件180上的力的關系>
首先,將參照圖11(a)至11(c)描述處于第一傾斜姿勢d1中時作用在聯(lián)接構件180上的力的關系。
圖11(a)是在顯影盒b1安裝在設備主體a1內的狀態(tài)中并且在感光鼓10和顯影輥13間隔開的間隔狀態(tài)中的顯影盒b1的側視圖。圖11(b)是當從顯影盒b1的非驅動側觀察時處于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相位限制部36kb內的聯(lián)接構件180的相位限制凸臺180e的截面圖。此外,圖11(c)是在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的位置處剖開并且沿著縱向方向從驅動側觀察的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的截面圖。
聯(lián)接桿55從聯(lián)接桿彈簧56接收偏壓力(見圖9(a))而以旋轉軸線l11為中心沿著箭頭x11的方向旋轉。另一方面,在顯影盒b1安裝在設備主體a1內的狀態(tài)中,由設置于設備主體a1的抵接部80y限制沿著箭頭x11的方向的移動。具體地,通過抵接部80y和聯(lián)接桿55的旋轉限制部55y接觸,抵抗聯(lián)接桿彈簧56的偏壓力限制聯(lián)接桿55的位置。注意的是,抵接部80y與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形成為一體(見圖20(b))。聯(lián)接桿55的引導部55e處于從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收回的收回狀態(tài)。將在下文描述的顯影盒b1的拆卸處理中詳細描述聯(lián)接桿55和抵接部80y之間的接觸。
另一方面,由于聯(lián)接彈簧185的引導部185d與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接觸,因此力f1a作用在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上。即,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接收沿著箭頭f1a的方向傾斜的力(見圖11(c))。聯(lián)接構件180的相位限制凸臺180e構造成此時由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引導部36kb1a、引導部36kb1b和引導部36kb1c限制,并且構造成最終移動到第一傾斜限制部36kb1。即,該構造使得聯(lián)接構件180的相位限制凸臺180e沿著箭頭k1a的方向傾斜(圖11(b)),而另一方面,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接收部180a和被引導部180d沿著箭頭k1b的方向傾斜(圖11(a))。聯(lián)接構件180的上述姿勢被稱作聯(lián)接構件180的第一傾斜姿勢d1。
聯(lián)接彈簧185的引導部185d的取向(箭頭f1a的方向)能夠相對于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正交于箭頭k1b的方向(見圖11(a))。這個方向是抵接第一傾斜限制部36kb1的聯(lián)接構件180的相位限制凸臺180e的方向,從而使得能夠減小聯(lián)接彈簧185的偏壓力,以保持聯(lián)接構件180的第一傾斜姿勢d1。然而這不受限制,只要聯(lián)接構件180能夠通過調節(jié)聯(lián)接彈簧185等的偏壓力而保持在第一傾斜姿勢d1即可。
<在處于第二傾斜姿勢d2時作用在聯(lián)接構件180上的力的關系>
接下來,將參照圖12描述在處于第二傾斜姿勢d2時作用在聯(lián)接構件180上的力的關系。
圖12(a)是顯影盒b1的側視圖,其示出了在安裝到設備主體a1之前的顯影盒b1的狀態(tài),即,處于顯影盒b1的單獨狀態(tài)(自然狀態(tài))。圖12(b)是當從顯影盒b1的非驅動側觀察時處于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相位限制部36kb內的聯(lián)接構件180的相位限制凸臺180e的位置的截面圖。此外,圖12(c)是截面圖,其中已經(jīng)剖開了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并且沿著縱向方向從驅動側觀察。圖12(a)圖解了沒有圖11(a)中的設置于設備主體a1的抵接部80y的狀態(tài)。此時,聯(lián)接桿55以旋轉軸線l11為中心沿著箭頭x11的方向從聯(lián)接桿彈簧56接收偏壓力并且旋轉至其引導部55e與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接觸的位置。即,聯(lián)接桿55的引導部55e和聯(lián)接彈簧185的引導部185d兩者與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接觸。
現(xiàn)在,如上所述,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接收沿著箭頭f3的方向傾斜的力。此時,聯(lián)接構件180的相位限制凸臺180e構造成由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引導部36kb2a、引導部36kb2b和引導部36kb2c限制并且構造成最終移動到第二傾斜限制部36kb2。即,該構造使得聯(lián)接構件180的相位限制凸臺180e沿著箭頭k2a的方向傾斜(圖12(b)),而另一方面,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接收部180a和被引導部180d沿著箭頭k2b的方向傾斜(圖12(a))。聯(lián)接構件180的上述姿勢稱作聯(lián)接構件的第二傾斜姿勢d2。
(5)鼓盒c的整體描述
接下來,將參照圖16(a)和16(b)描述鼓盒c的構造。圖16(a)是從其非驅動側觀察的鼓盒c的透視說明圖。圖16(b)是透視說明圖,其中,已經(jīng)從圖示中省略了清潔框架21、鼓軸承30、鼓軸54等,以描述感光鼓10和充電輥11的周邊。
鼓盒c具有感光鼓10、充電輥11等,如圖16所示。充電輥11由充電輥軸承67a和充電輥軸承67b可旋轉地支撐并且由充電輥偏壓構件68a和充電輥偏壓構件68b對于感光鼓10偏壓。
驅動側凸緣24成一體固定到感光鼓10的驅動側端部部分10a并且非驅動側凸緣28成一體固定到感光鼓10的非驅動側端部部分10b。驅動側凸緣24和非驅動側凸緣28通過型鍛、粘合等同心地固定到感光鼓10。在清潔框架21沿著縱向方向的兩個端部處,通過諸如螺絲旋擰、粘合劑、壓配等的手段將鼓軸承30固定到驅動側端部部分并且將鼓軸54固定到非驅動側端部部分。成一體固定到感光鼓10的驅動側凸緣24由鼓軸承30可旋轉地支撐,而非驅動側凸緣28由鼓軸54可旋轉地支撐。
充電輥齒輪69設置在充電輥11沿著縱向方向的一個端部上,其中充電輥齒輪69與驅動側凸緣24的齒輪部分24g嚙合。該構造使得將來自設備主體a1側的旋轉力傳遞到驅動側凸緣24的驅動側端部部分24a(未圖示)。結果,在感光鼓10被旋轉驅動時,充電輥11也被旋轉驅動。充電輥11的表面的圓周速度被設置為感光鼓10的表面的圓周速度的大約105%至120%,如上所述。
(6)顯影盒b1關于設備主體a1的安裝/拆卸構造的描述
接下來,將參照附圖描述將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從設備主體a1拆卸的方法。
圖17是從非驅動側觀察設備主體a1的透視說明圖,并且圖18是從驅動側觀察設備主體a1的透視說明圖。圖19(a)至圖19(d)是當從驅動側觀察時將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的處理的說明圖。
具有定位部46b和旋轉止動件46c的被引導部46d在顯影盒b1處設置于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如圖17所示。具有定位部34b和旋轉止動件34c的被引導部34d設置于顯影側蓋34,如圖18所示。
另一方面,驅動側引導構件92和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在設備主體a1的驅動側處設置于構成設備主體a1殼體的驅動側側板90,如圖17所示,所述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在設備主體a1內與顯影盒b1成一體移動。將在下文描述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細節(jié)。驅動側引導構件92設置有第一引導部92a、第二引導部92b和第三引導部92c。用于遵循顯影盒b1的安裝/拆卸路徑的安裝/拆卸路徑x1a的槽設置于驅動側引導構件92的第一引導部92a,用于遵循顯影盒b1的安裝/拆卸路徑的安裝/拆卸路徑x1b的槽設置于第二引導部92b。用于遵循鼓盒c的安裝/拆卸路徑的安裝/拆卸路徑x3的槽設置于驅動側引導構件92的第三引導部92c。第一引導部80a和第二引導部80b設置于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第一引導部80a在其中形成作為驅動側引導構件92的第一引導部92a的延伸部的遵循顯影盒b1的安裝/拆卸路徑x2a的槽狀。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第二引導部80b在其中形成作為驅動側引導構件92的第二引導部92b的延伸部的遵循顯影盒b1的安裝/拆卸路徑x2b的槽狀。
以相同方式,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和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在設備主體a1的非驅動側處設置于構成設備主體a1殼體的非驅動側側板91,如圖18所示,所述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以與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相同的方式移動。第一引導部93a和第二引導部93b設置于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
在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的第一引導部93a處形成遵循顯影盒b1的安裝/拆卸路徑的安裝/拆卸路徑xh1a的槽狀。在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的第二引導部93b處形成遵循鼓盒c的安裝/拆卸路徑的安裝/拆卸路徑xh3的槽狀。引導部81a設置于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遵循顯影盒b1的安裝/拆卸路徑的安裝/拆卸路徑xh2a的槽狀作為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的第一引導部93a的延伸部設置于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的引導部81a的引導部。
將在下文描述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和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的詳細構造。
<非驅動側電觸頭的描述>
接下來,將參照附圖35描述設備主體a1的電觸頭部分。
非驅動側側板91在當成像時面向顯影盒b1的存儲板47的電極部分47a的位置處設置有供電單元120。供電單元120具有供電觸頭120a,所述供電觸頭120a由線彈簧或者片簧等形成,具有彈簧特性而且從供電單元120突出,所述供電觸頭120a連接到未示出的電路板。
<將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
將在下文描述將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的方法。如圖17和18所示,通過沿著打開方向d1旋轉主體蓋94暴露出設備主體a1的內部,所述主體蓋94布置在設備主體a1的上部分而且能夠打開和閉合。
此后,顯影盒b1的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的被引導部46d(圖17)和設備主體a1的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的第一引導部93a(圖18)接合。此外,顯影盒b1的顯影側蓋34的被引導部34d(圖18)和設備主體a1的驅動側引導構件92的第一引導部92a(圖17)接合。因此,顯影盒b1遵循由驅動側引導構件92的第一引導部92a和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的第一引導部93a形成的安裝/拆卸路徑x1a和安裝/拆卸路徑xh1a插入到設備主體a1中。
當將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中時,聯(lián)接構件180處于上述第二傾斜姿勢d2的狀態(tài)中,如上文所述。聯(lián)接構件180在保持第二傾斜姿勢d2的同時插入到驅動側引導構件92的第二引導部92b中。為了進一步詳細描述,在驅動側引導構件92的聯(lián)接構件180和第二引導部92b之間存在間隙。因此,在遵循安裝/拆卸路徑x1b和xh1a之后將顯影盒b1插入到設備主體a1中的同時,聯(lián)接構件180保持第二傾斜姿勢d2的狀態(tài)。
遵循安裝/拆卸路徑x1a和xh1a插入到設備主體a1中的顯影盒b1接下來遵循安裝/拆卸路徑x2a和xh2a插入到設備主體a1中。安裝/拆卸路徑x2a和xh2a由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第一引導部80a和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的引導部81a形成。為了進一步詳細描述,首先,設置于顯影側蓋34的被引導部34d由設備主體a1的驅動側引導構件92的第一引導部92a引導。該構造使得此后隨著安裝處理繼續(xù),被引導部34d移交給設備主體a1的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第一引導部80a。以相同的方式,在非驅動側處,設置于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的被引導部46d由設備主體a1的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的第一引導部93a引導。該構造使得此后隨著安裝處理繼續(xù),被引導部46d被移交給設備主體a1的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的引導部81a。
設置于顯影盒b1的驅動側端部的聯(lián)接構件180在保持第二傾斜姿勢d2的同時從設備主體a1的驅動側引導構件92的第二引導部92b移交給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第二引導部80b。注意的是,以與上述方式相同的方式在聯(lián)接構件180和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第二引導部80b之間存在間隙。
<顯影盒b1的定位>
接下來,將描述設備主體a1的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和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定位顯影盒b1所借助的構造。注意的是,就針對驅動側和非驅動側而言基礎結構相同,因此下文中將以顯影盒b1的驅動側為例來進行描述。圖19(a)至圖19(d)圖解了在將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的處理期間顯影盒b1和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狀態(tài)。
圖19(a)圖解了設置于顯影盒b1的顯影側蓋34的被引導部34d由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第一引導部80a引導的狀態(tài),并且顯影盒b1處于安裝/拆卸路徑x2a上。
圖19(b)圖解了從圖19(a)中的狀態(tài)進一步安裝顯影盒b1的狀態(tài)。顯影側蓋34的被引導部34d的定位部34b在點p1處抵接設置在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上的驅動側按壓構件82的定位部82a。
此外,圖20是圖解了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和驅動側按壓構件82的周邊形式的透視說明圖。圖20(a)是沿著縱向方向從驅動側觀察的透視圖,圖20(b)是沿著縱向方向從非驅動側觀察的透視圖。圖20(c)是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驅動側按壓構件82和驅動側按壓彈簧83的分解透視圖。圖20(d)和圖20(e)是驅動側按壓構件82周圍的放大的細節(jié)圖。
現(xiàn)在,驅動側按壓構件82除了定位部82a之外還具有孔82b、座面82c和限制部82d,如圖20(a)和20(b)所示???2b與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凸臺80c接合,并且能夠以凸臺80c為中心被可旋轉地支撐,如圖20(c)所示。此外,驅動側按壓彈簧83的一個端部部分83c與座面82c接觸。而且,驅動側按壓彈簧83的另一個端部部分83d與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座面80d接觸,如圖20(d)所示。因此,驅動側按壓構件82構造成接收沿著以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凸臺80c為中心沿著箭頭ra1的方向旋轉的方向的偏壓力f82。注意的是,驅動側按壓構件82沿著箭頭ra1的方向的旋轉通過其限制部82d抵接設置于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旋轉限制部80e而限制,從而定位驅動側按壓構件82。注意的是,由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可旋轉地支撐的驅動側按壓構件82能夠抵抗驅動側按壓彈簧83的偏壓力f82沿著箭頭ra2的方向旋轉,如圖20(e)所示。此外,驅動側按壓構件82的上端部82e能夠沿著箭頭ra2的方向旋轉直到其沒有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引導面80w突出的位置為止。
圖19(c)是從圖19(b)的狀態(tài)進一步安裝顯影盒b1的狀態(tài)。圖解了這樣的狀態(tài),其中,被引導部34d抵接驅動側按壓構件82的近側傾斜面82w,從而沿著箭頭ra2的方向向下按壓驅動側按壓構件82,在所述被引導部34d中,顯影側蓋34的定位部34b和旋轉止動件34c形成為一體。為了詳細描述,顯影側蓋34的被引導部34d抵接驅動側按壓構件82的近側傾斜面82w并且按壓驅動側按壓構件82。這致使驅動側按壓構件82抵抗驅動側按壓彈簧83的偏壓力f82以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凸臺80c為中心逆時針(箭頭ra2的方向)旋轉。圖19(c)是顯影側蓋34的定位部34b和驅動側按壓構件82的上端部82e接觸的狀態(tài)。此時,驅動側按壓構件82的限制部82d與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旋轉限制部80e分離。
圖19(d)是從圖19(c)的狀態(tài)進一步安裝顯影盒b1的狀態(tài),圖解了顯影側蓋34的定位部34d和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定位部80f接觸的狀態(tài)。如上所述,驅動側按壓構件82的構造接收沿著以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凸臺80c為中心在箭頭ra1的方向上旋轉的方向的偏壓力f82。因此,驅動側按壓構件82的遠側傾斜面82s利用偏壓力f4偏壓顯影側蓋34的定位部34b。結果,定位部34b在點p3處接觸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定位部80f,在定位部34b和定位部80f之間不存在間隙。因此,顯影盒b1的驅動側定位并且固定在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處。
非驅動側的構造與驅動側的構造相同,其中,對應于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驅動側按壓構件82和驅動側按壓彈簧83設置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非驅動側按壓構件84和非驅動側按壓彈簧85,如圖36所示。因此,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的定位部46b和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的定位也與在驅動側處相同(將省略描述)。根據(jù)這些,顯影盒b1定位并且固定在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和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處。
<在安裝顯影盒b1的處理期間聯(lián)接構件180的操作>
接下來,將參照圖21、22和23描述在安裝顯影盒b1的處理中的聯(lián)接構件180的操作。
在將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之前的狀態(tài)中,聯(lián)接構件180呈現(xiàn)第二傾斜姿勢d2,如上所述。聯(lián)接構件180在保持第二傾斜姿勢d2的同時插入到設備主體a1中。圖21(a)圖解了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并且位于形成在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和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處的安裝/拆卸路徑x2a上的狀態(tài)。圖21(e)是從圖21(a)中的箭頭xxie的方向觀察的圖21(a)中的狀態(tài)的圖。該構造使得對于聯(lián)接構件180的第二傾斜姿勢d2,在顯影盒b1位于安裝/拆卸路徑x2a上的同時,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接收部180a面向設備主體a1的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方向。更加具體地,聯(lián)接構件180沿著以其被支撐部180b的中心180s為中心的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方向傾斜,在該處附近聯(lián)接構件180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觸,這將在下文描述。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第二傾斜限制部36kb2形成為以這種方式使得聯(lián)接構件180傾斜(見圖12(b)、13(a)至13(d)和圖15(a))。
在圖21(b)圖解的狀態(tài)中,已經(jīng)將顯影盒b1從圖21(a)示出的狀態(tài)進一步插入到安裝/拆卸路徑x2a。圖21(f)是從圖21(b)中的箭頭xxif的方向觀察的圖。該狀態(tài)使得聯(lián)接構件180的圓形部180f與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觸。聯(lián)接構件180沿著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方向從圖21(a)示出的狀態(tài)傾斜至圖21(b)示出的狀態(tài),因此聯(lián)接構件180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能夠輕易接合。注意的是,聯(lián)接構件180通過其被引導部180d從聯(lián)接桿彈簧56和聯(lián)接彈簧185接收總力f3而保持第二傾斜姿勢d2,如上所述(見圖12(a)至圖12(c))。在以下描述中,在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和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之間形成的角度(傾角)在聯(lián)接構件180處于第二傾斜姿勢d2處時為θ2a(見圖21(b))。
在圖21(c)圖解的狀態(tài)中,已經(jīng)將顯影盒b1從圖21(b)示出的狀態(tài)進一步插入到安裝/拆卸路徑x2a。圖21(g)是從圖21(c)中的箭頭xxig的方向觀察的圖。圖23(a)和23(b)是圖解了當聯(lián)接構件180的圓形部180f與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觸時聯(lián)接構件180的周邊處的力的關系的截面圖。
布置在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上的聯(lián)接桿55的旋轉限制部55y和抵接部分80y處于接觸的狀態(tài)中。通過聯(lián)接構件180的圓形部180f與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觸,聯(lián)接構件180的傾角從圖21(b)示出的狀態(tài)至圖21(c)中示出的狀態(tài)變?yōu)棣?b(≤θ2a)。更加詳細地,聯(lián)接構件180在接觸部處從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收力f100。在力f100沿著與聯(lián)接構件180初始接收的力f3相反的方向而且大于f3的情況中,聯(lián)接構件180的傾角變得更小并且接近相對平行于驅動輸入齒輪27的旋轉軸線l3的方向。即,傾角以被支撐部180b的中心180s為中心改變并且變?yōu)棣?b<θ2a(見圖15(a)、21(b)、21(c)和23(a))。聯(lián)接構件180與四個零件(聯(lián)接桿55、聯(lián)接彈簧185、主體側驅動構件100和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相位限制部36kb)接觸,這決定其傾角(θ2b)。
圖21(d)圖解了從圖21(c)示出的狀態(tài)將顯影盒b1進一步插入到安裝/拆卸路徑x2a的狀態(tài)。圖21(h)是從圖21(d)的箭頭xxih的方向觀察的圖。聯(lián)接桿55的旋轉限制部55y與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抵接部80y接觸。因此,與沿著安裝/拆卸路徑x2a的方向插入顯影盒b1相結合,聯(lián)接桿55在顯影盒b1內相對地以旋轉軸線l11為中心沿著箭頭x11b的方向旋轉。此時,聯(lián)接桿55的引導部55e也以旋轉軸線l11為中心沿著箭頭x11b的方向旋轉。結果,聯(lián)接構件180的傾角θ2c因從聯(lián)接彈簧185接收偏壓力而沿著聯(lián)接桿55的引導部55e減小(θ2c<θ2b)。聯(lián)接構件180與三個零件(聯(lián)接彈簧185、主體側驅動構件100和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相位限制部36kb)接觸,這確定了其傾角(θ2c)。
圖22(a)至圖22(d)圖解了已經(jīng)從圖21(d)中示出的狀態(tài)沿著安裝/拆卸路徑x2a的方向進一步插入顯影盒b1的狀態(tài),而且圖22(a)至圖22(d)圖解了已經(jīng)完成將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的狀態(tài)。
聯(lián)接構件180接合主體側驅動構件100,并且呈現(xiàn)基準姿勢d0(聯(lián)接構件180的傾角θ2=0°)。
聯(lián)接構件180的相位限制凸臺180e此時與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第二傾斜限制部36kb2分離,并且沒有與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相位限制部36b的任何部分接觸(見圖22(c))。聯(lián)接桿55的引導部55e保持在從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完全收回的狀態(tài)。即,聯(lián)接構件180與兩個零件(聯(lián)接彈簧185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觸,這決定了其傾角(θ2)(細節(jié)參見聯(lián)接構件180的上述基準姿勢d0)。
<在移除顯影盒b1的處理期間的聯(lián)接構件180的操作>
接下來,將描述從設備主體a1移除顯影盒b1的處理中的聯(lián)接構件180的操作。
從設備主體a1移除顯影盒b1的操作是與上述安裝相反的操作。
首先,用戶以與安裝時相同的方式沿著打開方向d1(見圖17和圖18)旋轉設備主體a1的主體蓋94并且暴露出設備主體a1的內部。通過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以及沒有示出的構造將顯影盒b1保持在接觸姿勢中,在所述接觸姿勢中,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接觸。
然后顯影盒b1遵循設置于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和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的安裝/拆卸路徑xh2沿著移除方向移動。
在顯影盒b1移動時,已經(jīng)與聯(lián)接桿55的限制旋轉部55y接觸的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抵接部分80y移動(從圖21(d)示出的狀態(tài)至圖21(c)示出的狀態(tài))。與此相結合,聯(lián)接桿55以旋轉軸線l11為中心沿著箭頭x11的方向旋轉。通過使得顯影盒b1進一步移動致使聯(lián)接桿55沿著箭頭x11的方向旋轉,并且聯(lián)接桿55的引導部55e與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接觸(圖21(c)中示出的狀態(tài))。從聯(lián)接桿55和聯(lián)接彈簧185接收偏壓力的聯(lián)接構件180開始沿著第二傾斜姿勢d2的方向移動,如上文所述。最后,聯(lián)接構件180的相位限制凸臺180e由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引導部36kb2a、引導部36kb2b和引導部36kb2c限制,并且接合第二傾斜限制部36kb2。聯(lián)接構件180保持第二傾斜姿勢d2的狀態(tài)。
此后,顯影盒b1通過沿著遵循安裝/拆卸路徑xh1的移除方向移動而被移除到設備主體a1的外部,所述安裝/拆卸路徑xh1設置于驅動側引導構件92和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
如上所述,將偏壓力施加到聯(lián)接構件180的顯影盒b1設置有聯(lián)接桿55和聯(lián)接桿彈簧56,這使得聯(lián)接構件180能夠以第二傾斜姿勢d2傾斜。聯(lián)接桿55使得聯(lián)接構件180傾斜的方向是顯影盒b1的安裝/拆卸路徑x2a的方向,此外,該構造使得與用戶實施顯影盒b1的安裝/拆卸操作相結合而發(fā)生聯(lián)接桿55的旋轉操作。
(7)關于作為可動構件的接觸/分離桿
將參照圖1描述作為驅動側可動構件的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圖1(a)是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周邊形式的說明圖,并且是從驅動側觀察時的顯影盒b1的截面圖。
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包括第一接觸面70a、第二接觸面70b、第三接觸面70c、被支撐部70d、驅動側限制接觸部70e和第一突出部(一端部側突出部)70f。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被支撐部70d由驅動側顯影軸承36、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支撐部36c可旋轉地支撐。具體地,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支撐部36c的凸臺裝配到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被支撐部70d中的孔,因此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被支撐而能夠以支撐部36c的凸臺為中心(沿著箭頭n9和n10的方向)旋轉。即,支撐部36c作為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旋轉中心。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支撐部36c平行于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l0。即,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能夠在正交于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l0的平面上旋轉。
此外,在第三接觸面70c處,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與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的一個端部71d接觸,所述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是作為第一彈性部的壓縮彈簧。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的另一個端部71e與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接觸面36d接觸。結果,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在第三接觸面70c處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接收沿著箭頭n16的方向的力。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沿著遠離顯影輥13的方向(n16)偏壓(推壓)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第一接觸面70a。在顯影盒b1的單獨狀態(tài)中,即,在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之前的狀態(tài)中,驅動側限制接觸部70e與設置于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限制部36b接觸。
現(xiàn)在,圖37是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已經(jīng)投影在顯影盒b1的截面圖上的圖。被支撐部70d(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旋轉中心)處于重疊圖37中的顯影劑容納部16a(即,處于顯影劑容納部16a中)的位置。即,當遵循平行于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l0的方向的箭頭n11(見圖4)的方向觀察顯影盒b1時,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被支撐部70d處于重疊顯影容器16的顯影劑容納部16a的位置。盡管未示出,但是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具有相同的構造。
因此,能夠減小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從顯影劑容納部16a突出的程度,并且從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方向觀察的顯影盒b1的尺寸能夠緊湊。
將參照圖1(b)描述作為非驅動側可動構件的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注意的是,非驅動側具有與驅動側類似的構造。
圖1(b)是從非驅動側觀察的顯影盒b1的側視圖。然而,注意的是,一些零件沒有示出,以描述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構造。
如圖1(b)所示,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具有非驅動側第一接觸面72a、非驅動側第二接觸面72b、非驅動側第三接觸面72c、被支撐部72d、非驅動側限制接觸部72e和非驅動側第一突出部72f(另一端部側突出部)。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被支撐部72d由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的支撐部46f支撐。具體地,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的支撐部46f的凸臺裝配到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被支撐部72d的孔,因此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能夠以支撐部46f的凸臺為中心旋轉(箭頭nh9和nh10的方向)。即,支撐部46f是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旋轉中心。在本實施例中,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的支撐部46f還平行于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l0。即,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能夠在正交于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l0的平面上旋轉。
此外,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在非驅動側第三接觸面72c處與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的一個端部73e接觸,所述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是作為第二彈性部的壓縮彈簧。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的另一個端部73d與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的接觸面46g接觸。結果,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在非驅動側第三接觸面72c處從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沿著箭頭nh16的方向接收力fh10。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沿著遠離顯影輥13的方向(箭頭nh16)偏壓(推壓)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非驅動側第一接觸面72a。在顯影盒b1的單獨狀態(tài)中,即,在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之前的狀態(tài)中,非驅動側限制接觸部72e與設置于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的限制部46e接觸。
限制部36b和限制部46e均構造成沿著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和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的偏壓方向部分重疊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和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如圖1所示。換言之,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夾在限制部36b和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之間,并且構造成接收壓縮力。即,能夠準確地定位在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被分離部70g與限制部36b接觸之后的被分離部70g的位置。這也適用于非驅動側。結果,能夠在高度準確的時機接收將在下文描述的由設備主體的間隔機構施加的間隔力。
限制部36b和限制部46e限制相應的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沿著離開顯影輥13的方向移動。換言之,在限制部36b和限制部46e設置的位置處,它們能夠限制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沿著離開顯影輥13的方向移動。當使得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間隔開時,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分別沿著旋轉方向n10和nh10轉動,以與限制部36b和限制部46e接觸。因此,該狀態(tài)使得將由設備主體的間隔機構施加的間隔力經(jīng)由限制部36b和限制部46e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傳遞到顯影框架的驅動側顯影軸承36和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
圖44是圖解了限制部36b、限制部46e、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和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沿著顯影輥13的縱向方向的位置關系的示意圖。圖44是從正交于顯影輥13的縱向方向(旋轉軸線l0的方向)的方向觀察的圖。限制部36b構造成關于方向n11至少部分重疊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和驅動側第三接觸面70c,方向n11平行于顯影輥13的縱向方向(旋轉軸線l0的方向)。以相同的方式,限制部46e構造成關于方向n11至少部分重疊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和非驅動側第三接觸面72c。因此,能夠在高度準確的時機接收由設備主體的后述間隔機構施加的間隔力。
限制部36b還構造成也關于箭頭m2的方向至少部分重疊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和驅動側第三接觸面70c,如圖1所示。以相同的方式,限制部46e還構造成關于箭頭m2的方向至少部分重疊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和非驅動側第三接觸面72c。然而,注意的是,關于n11方向和箭頭m2方向中的一個或者另一個能夠實現(xiàn)限制部36b和限制部46e的上述放置關系就足夠了。
現(xiàn)在,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的偏壓力f10和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的偏壓力fh10設定成不同。而且,驅動側第三接觸面70c和非驅動側第三接觸面72c布置成不同角度。這可以考慮周邊構造的性能進行適當選擇,以使得顯影輥13對于感光鼓10的后述按壓力適當。考慮在從設備主體a1接收傳動以旋轉驅動顯影輥13時在顯影盒b1處發(fā)生的力矩m6(見圖27(a)),在本實施例中設定f10<fh10的關系。
即,在驅動側處,聯(lián)接構件180沿著如圖8(b)所示的箭頭x6的方向旋轉。已經(jīng)接收這個旋轉力的顯影盒b1沿著圖27(a)中示出的箭頭n6的方向以支撐部80g為中心與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成一體搖動(見圖27(a))。在聯(lián)接構件180從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收的旋轉力(扭矩)足夠大的情況中,僅僅由聯(lián)接構件180的扭矩產(chǎn)生沿著箭頭n6的方向的力矩,從而產(chǎn)生了將顯影輥13壓抵在感光鼓10上的力。因此,可以使得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的偏壓力f10小于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的偏壓力fh10。
現(xiàn)在,限定了通過顯影輥13的中心13z并且平行于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從設備主體a1拆卸的安裝/拆卸方向x2(圖17)的直線z30,如圖1(a)所示。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布置在直線z30的與感光鼓10相對的側部上(在本實施例中沿著重力方向的下側)。對于安裝/拆卸顯影盒而言,由于這種構造,因此增加鼓盒c的放置自由度。具體地,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沒有沿著鼓盒c的方向突出的構造增加了鼓盒c的放置自由度。對于放置而言不需要避免與突出的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等發(fā)生干擾。
在沿著縱向方向(旋轉軸線方向)從顯影盒的驅動側觀察時,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第一突出部70f比顯影容器16、驅動側顯影軸承36和顯影側蓋34突出更遠(見圖10(a))。
即,當沿著縱向方向(旋轉軸線l0的方向)從驅動側(一端部側)觀察顯影盒時從顯影框架(16,46,36,34)暴露出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第一突出部(一端部側突出部)70f,如圖11(a)所示。
然而,當沿著縱向方向(旋轉軸線l0的方向)觀察顯影盒b1時,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不必從顯影框架(16,46,36,34)暴露出??梢栽O想這樣的構造,在所述構造中,第一突出部70f沒有暴露出(不能看見),從而當從驅動側或者非驅動側觀察顯影盒b1時,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隱藏在顯影框架后方。
即,第一突出部70f在顯影盒的截面(見圖1(a))中從顯影框架(16,46,36,34)突出就足夠了,所述截面通過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具體是第一突出部70f)并且正交于顯影方向(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l0)。根據(jù)這個構造,后述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見圖27(a)至圖27(c))能夠接合第一突出部70f。
換言之,形成顯影盒的外部形式以使得第一突出部70f在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沿著顯影輥13的縱向方向布置的位置處從顯影框架突出就足夠了。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突出部70f在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布置的位置處相對于驅動側顯影軸承36突出。還可以形成這樣的構造,其中,第一突出部70f由顯影側蓋34覆蓋,所述顯影側蓋34比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沿著縱向方向更靠外,或者第一突出部70f由顯影容器16覆蓋,所述顯影容器16比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沿著縱向方向更靠內。
總之,當沿著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l0的方向在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位置處的截面觀察時,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突出而形成顯影盒b1的外形。
此外,第一突出部70f的突出方向(箭頭m2的方向)與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能夠移動的方向(移動方向:箭頭n9和n10的方向)和顯影盒b1能夠移動的方向(移動方向:箭頭n6的方向(見圖27(a))交叉。
當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被支撐部70d觀察時第一突出部70f沿著遠離顯影輥13的方向具有第一接觸面70a。該構造使得當顯影輥13被壓抵在感光鼓10(見圖27(a))上時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第二接觸面150b與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第一接觸面70a接觸,這將在下文更加詳細描述。此外,被隔開部70g設置在第一突出部70f的末端處,所述被隔開部70g與第一突出部70f的突出方向(箭頭m2的方向)交叉并且在朝向顯影輥13的側部處突出。被隔開部70g具有第二接觸面70b。該構造使得當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間隔開時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第一接觸面150a與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第二接觸面70b接觸(見圖28(a)至28(d)),這將在下文詳細描述。
接下來,將參照圖1(b)詳細描述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形狀。如上所述,以與驅動側相同的方式,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隔著直線z30布置在與感光鼓10相對的側部上(在本實施例中沿著重力方向的下側),所述直線z30通過顯影輥13的中心13z并且平行于將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從設備主體a1拆卸的安裝/拆卸方向x2。對于安裝/拆卸顯影盒而言,由于這種構造,增加了鼓盒c的放置自由度。具體地,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沒有沿著鼓盒c的方向突出的構造增加了鼓盒c的放置自由度。對于放置而言不需要避免與突出的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等發(fā)生干擾。
在從縱向方向觀察時,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第一突出部72f比顯影容器16和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向外突出更遠。當從非驅動側(另一端部側)沿著縱向方向(旋轉軸線l0的方向)觀察顯影盒時從顯影框架(16,46,36,34)暴露出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第一突出部(另一端部側突出部)72f(見圖5)。
然而注意的是,以與第一突出部70f相同的方式,在沿著縱向方向(旋轉軸線l0的方向)觀察顯影盒b1時不需要暴露出第一突出部72f。
即,以與第一突出部70f相同的方式,第一突出部72f在顯影盒的截面中從顯影框架(16,36,34)突出就足夠了,所述截面通過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具體是突出部72f)并且正交于顯影方向(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l0)。根據(jù)該構造,后述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1(見圖29(a))能夠接合突出部72f。
換言之,形成顯影盒b1的外部形式使得突出部72f在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沿著顯影輥13的縱向方向布置的位置處從顯影框架(在本實施例中從非驅動側側蓋46)突出就足夠了。還可以形成這樣的構造,其中,顯影框架在布置有非驅動接觸/間隔桿72的縱向方向外側處或縱向方向內側處覆蓋第一突出部72f。
總之,當沿著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l0的方向在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位置處的截面觀察時,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突出而形成顯影盒b1的外形。
此外,第一突出部72f的突出方向(箭頭mh2的方向)與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能夠移動的方向(移動方向:箭頭nh9和nh10的方向)和顯影盒b1能夠移動的方向(移動方向:箭頭m1的方向(見圖27(a))交叉。當從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被支撐部72d觀察時第一突出部72f沿著遠離顯影輥13的方向具有第一接觸面72a。該構造使得當顯影輥13被壓抵在感光鼓10(見圖29)上時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1的第二接觸面151b與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第一接觸面72a接觸,這將在下文更加詳細描述。
此外,間隔部72g設置在第一突出部72f的末端處,所述間隔部72g與第一突出部72f從顯影容器16突出的突出方向(箭頭mh2的方向)交叉并且在側部處向顯影輥13突出。間隔部72g具有第二接觸面72b。該構造使得當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間隔開(見圖29(b))時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1的第一接觸面151a接觸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第二接觸面72b,這將在下文詳細描述。
如上所述,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關于顯影輥13的軸線方向(縱向方向)設置在顯影盒的兩個端部處。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可以布置成比用于形成圖像的介質(諸如,記錄紙、標簽紙、ohp片等)的寬度更靠外。在這種情況中,當沿著法線是縱向方向的板觀察設備主體時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等、介質和設置于設備主體以傳送介質的傳送構件等可以布置在交叉位置處。結果,能夠縮小設備主體的尺寸。
接下來,將參照圖24描述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安置。圖24是從顯影輥13側觀察顯影盒b1的正視圖。然而注意的是,已經(jīng)獲得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支撐部36a和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的支撐部46f周圍的截面圖,所述支撐部36a支撐顯影輥13的驅動側被支撐部13a,所述支撐部46f支撐顯影輥13的非驅動側被支撐部13c。
如上所述,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沿著縱向方向設置在顯影盒b1的驅動側端部上。而且,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沿著縱向方向設置在顯影盒b1的非驅動側端部上。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旋轉操作(圖1(a)中的箭頭n9和n10的方向以及圖1(b)中的箭頭nh9和nh10的方向)能夠在相互不影響的前提下獨立旋轉。
現(xiàn)在,顯影輥13的驅動側被支撐部13a由比成像范圍l13b的驅動側端部l13bk縱向更靠外的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支撐部36a支撐。此外,顯影輥13的非驅動側被支撐部13c由比成像范圍l13b的非驅動側端部l13bh縱向更靠外的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的支撐部46f支撐。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布置成與顯影輥13的總長度l13a的范圍至少部分重疊。此外,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布置成位于顯影輥13的成像范圍l13b的更靠外處。
即,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顯影輥13的驅動側被支撐部13a布置成至少部分重疊區(qū)域l14k,所述區(qū)域l14k夾在成像范圍l13b的驅動側端部l13bk和顯影輥13的總長度l13a的驅動側端部l13ak之間。因此,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顯影輥13的驅動側被支撐部13a在縱向方向上位于附近位置。
而且,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和顯影輥13的非驅動側被支撐部13c布置成至少部分重疊區(qū)域l14h,所述區(qū)域l14h夾在成像范圍l13b的非驅動側端部l13bh和顯影輥13的總長度l13a的非驅動側端部l13ah之間。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和顯影輥13的非驅動側被支撐部13c布置成滿足這個關系。因此,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和顯影輥13的驅動側被支撐部13c在縱向方向上位于附近位置。
(接觸/分離機構的描述)
(設備主體的顯影加壓和顯影間隔構造)
接下來,將描述設備主體的顯影加壓和顯影間隔構造。
圖25(a)是當從非驅動側觀察時的設備主體a1的驅動側側板90的分解透視圖,圖25(b)是從非驅動側觀察時的側視圖。圖26(a)是當從驅動側觀察時的設備主體a1的非驅動側側板91的分解透視圖,圖26(b)是從驅動側觀察的側視圖。
用于將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從設備主體a1拆卸的驅動側引導構件92和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設置于設備主體a1,如圖25所示。驅動側引導構件92和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在將顯影盒b1安裝在設備主體內時引導顯影盒b1的驅動側被引導部34d(見圖18)。
驅動側引導構件92具有:凸臺狀被定位部92d,所述被定位部92d從驅動側引導構件92突出;和旋轉被限制部92e,其由設置于驅動側側板90的孔狀定位部90a支撐;和旋轉限制部90b,如圖25(a)所示。驅動側引導構件92然后被定位并且由諸如螺絲(未示出)的固定裝置固定到驅動側側板90。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由圓柱狀被支撐突出部80g支撐,所述被支撐突出部80g裝配到設置于驅動側側板90的孔狀支撐部90c。因此,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由驅動側側板90支撐而能夠沿著箭頭n5的方向和箭頭n6的方向旋轉。
注意的是,盡管已經(jīng)在上文描述了設置于驅動側側板90的支撐部90c為孔狀(凹陷狀)而設置于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被支撐突出部80g為突出狀,但是其凹陷/突出關系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凹陷/突出關系可以顛倒。
此外,作為張力彈簧的驅動側偏壓單元76設置在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突出部80h和驅動側側板90的突出部90d之間。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由驅動側偏壓單元76沿著箭頭n6的方向偏壓,這將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突出部80h和驅動側側板90的突出部90d拉近。設備主體a1設置有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所述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使得感光鼓10的表面和顯影輥13接觸,以及將它們間隔開。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由底板(未示出)支撐在能夠沿著箭頭n7的方向和箭頭n8的方向移動的狀態(tài)中。
另一方面,用于將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從設備主體a1拆卸的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和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設置于設備主體a1,如圖26(a)和26(b)所示。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和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在將顯影盒b1安裝在設備主體內時引導顯影盒b1的非驅動側被引導部46d(見圖18)。
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具有:凸臺狀被定位部93d,所述被定位部93d從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突出;和旋轉被限制部93e,如圖26(a)所示。被定位部93d和旋轉被限制部93e由設置于非驅動側側板91的孔狀定位部91a和旋轉限制部91b支撐。非驅動側引導構件93然后被定位并且由諸如螺絲的固定裝置(未示出)固定到非驅動側側板91。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由圓柱狀被支撐突出部81g支撐,所述圓柱狀被支撐突出部81g裝配到設置于非驅動側側板91的孔狀支撐部91c。因此,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由非驅動側側板91支撐而能夠沿著箭頭n5的方向和箭頭n6的方向旋轉。
注意的是,盡管已經(jīng)在上文描述了設置于非驅動側側板91的支撐部91c是孔狀(凹陷狀),并且設置于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的被支撐突出部81是突出狀,但是其凹陷/突出關系并不局限于此,而且凹陷/突出關系可以顛倒。
此外,作為張力彈簧的非驅動側偏壓單元77設置在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的突出部81h和非驅動側側板91的突出部91d之間。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由非驅動側偏壓單元77沿著箭頭n6的方向偏壓,這將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的突出部81h和非驅動側側板91的突出部91d拉近。
設備主體a1設置有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1,所述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1以與在驅動側處相同的方式使得感光鼓10的表面和顯影輥13接觸以及將它們間隔開。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1由底板(未示出)支撐在能夠沿著箭頭n7的方向和箭頭n8的方向移動的狀態(tài)中。
(關于感光鼓的顯影加壓和顯影間隔)
接下來,將描述顯影輥13關于感光鼓10的加壓和間隔。
<加壓機構>
將在下文描述顯影輥13的構造。
圖27(a)是示出了以下狀態(tài)的側視圖,其中,由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支撐的顯影盒b1的顯影輥13處于與感光鼓10接觸的狀態(tài)中。圖27(c)是圖27(a)中的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周邊的詳圖,其中,為了描述,沒有示出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和顯影側蓋34。
在本實施例中使用所謂的接觸式顯影系統(tǒng),其中,使得承載顯影劑t的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直接接觸,以使得感光鼓10中的靜電潛像顯影。
顯影輥13由軸部13e和橡膠部13d構造而成。軸部13e是鋁等的導電細長筒形物體并且其中間部分沿著其縱向方向由橡膠部13d覆蓋(見圖6(a)和6(b))?,F(xiàn)在,橡膠部13d覆蓋軸部13e,以使得其外形與軸部13e同心。磁體輥12構造在軸部13e的筒體內。橡膠部13d在其圓周面上承載顯影劑t,并且偏壓被施加到軸部13e。然后通過使得處于承載顯影劑t的狀態(tài)中的橡膠部13d與感光鼓10的表面接觸而將感光鼓10上的靜電潛像顯影。
接下來,將描述使得顯影輥13以預定接觸壓力與感光鼓10接觸的構造。
如前文所述,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由驅動側側板90支撐而能夠沿著箭頭n5和箭頭n6的方向搖動。而且,非驅動側側擺動引導件81由非驅動側側板91支撐而能夠沿著箭頭n5和箭頭n6的方向搖動。顯影盒b1定位到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和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如上所述。因此,顯影盒b1處于能夠沿著箭頭n5和箭頭n6的方向在設備主體a1內搖動的狀態(tài)中(見圖29(a)和29(b))。
在這個狀態(tài)中,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第二接觸面150b和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第一接觸面70a接觸,如圖27(a)和27(c)所示。因此,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處于這樣的狀態(tài),在所述狀態(tài)中,其抵抗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的偏壓力沿著圖27(c)中的箭頭n9的方向旋轉。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第三接觸面70c隨后壓縮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并且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接收偏壓力f10a。結果,沿著箭頭n10的方向的力矩m10作用在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上。此時,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第二接觸面150b和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第一接觸面70a接觸。因此,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第一接觸面70a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第二接觸面150b接收力f11,以使得與力矩m10平衡的力矩作用在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上。因此,力f11的外力作用在顯影盒b1上。而且,驅動側偏壓單元76設置在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突出部80h和驅動側側板90的突出部90d之間,如上所述沿著箭頭n12的方向偏壓。因此,沿著箭頭n12的方向的力f12的外力作用在由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定位的顯影盒b1上。
即,憑借來自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的力f11和來自驅動側偏壓單元76的力f12,顯影盒b1接收沿著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靠近的方向(箭頭n6的方向)的力矩m6。顯影輥13的彈性層13d能夠由該力矩m6以預定壓力壓抵在感光鼓10上。
接下來,圖29(a)是示出了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接觸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由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支撐的顯影盒b1具有所述顯影輥13。圖29(c)是圖29(a)中的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周邊的細節(jié)圖,其中為了描述,部分省略了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和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
非驅動側的構造與驅動側相同,并且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和非驅動側偏壓單元77將外力fh11和fh12作用在顯影盒b1上,如圖29(a)和29(c)所示。因此,顯影盒b1接收沿著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靠近的方向(箭頭n6的方向)的力矩(m6),并且顯影輥13的彈性層13d能夠以預定壓力壓抵在感光鼓10上。
現(xiàn)在,如圖27(b)所示,d10表示當從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察時被支撐部70d的中心與第三接觸面70c的中心相距的距離。以相同的方式,d11表示被支撐部70d的中心與由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按壓的第一接觸面70a的部分相距的距離。距離d10和距離d11之間的關系為d10<d11。
因此,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第三接觸面70c在突出方向m2的方向上布置在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被支撐部70d和第一接觸面70a之間,所述第三接觸面70c與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的一端部71d接觸。即,被支撐部70d與第三接觸面70c相距的距離w10和被支撐部70d與第一接觸面70a相距的距離w11之間的關系是w10<w11。
因此,作為第一接觸面70a的移動量的w12和第三接觸面70c的移動量w13之間的關系為w13<w12,其中,w13=w12×(w10/w11)。
因此,即使在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位置準確性存在誤差的情況中,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的壓縮量的變化也小于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位置準確性的誤差。結果,能夠提高將顯影輥13壓抵在感光鼓10上的按壓力的準確性。非驅動側具有相同的構造,因此能夠保持相同的優(yōu)勢。
而且,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布置成在縱向方向上與顯影輥13的總長l13a的范圍至少部分重疊,如先前所述(見圖24)。因此,能夠減小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第一接觸面70a和72a以及顯影輥13的驅動側被支撐部13a和非驅動側被支撐部13c沿著縱向方向的位置差異。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接收力f11(見圖27(a))并且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接收外力fh11(見圖29(c))。由于減小了上述位置差異,能夠抑制作用在驅動側顯影軸承36和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上的力矩。因此,顯影輥13能夠被有效地按壓而與感光鼓接觸。
而且,如上所述,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旋轉操作(圖27(a)中的箭頭n9和n10的方向和圖29(c)和29(d)中的箭頭nh9和nh10的方向)能夠不受彼此影響獨立旋轉。因此,當顯影輥13處于被壓抵在感光鼓10上的狀態(tài)中時,能夠獨立設置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沿著箭頭n7和n8的方向的位置(見圖25(a)和25(b))和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1沿著箭頭n7和n8的方向的位置(見圖26(b))。此外,不需要將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旋轉方向匹配(圖27(a)中的箭頭n9和n10的方向,和圖29(c)和29(d)中的箭頭nh9和nh10的方向)。結果,能夠優(yōu)化在驅動側和非驅動側處將顯影輥13壓抵在感光鼓10上的按壓力f11和fh11的大小和方向。此外,即使在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和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1的位置存在相對誤差的情況中,按壓力f11和fh11也彼此沒有影響。結果,能夠使得顯影輥13對于感光鼓10的接觸壓力高度準確。
注意的是,感光鼓10和顯影輥13能夠接觸以使得感光鼓10上的靜電潛像顯影的顯影盒b1的位置將稱作接觸位置。另一方面,感光鼓10和顯影輥13間隔開的顯影盒b1的位置將稱作間隔位置。通過顯影盒b1的構造,顯影盒b1能夠借助后述機構在接觸位置和間隔位置之間進行選擇。
<通過加壓機構在顯影盒和設備主體之間的電連接的構造>
接下來,將參照圖38(a)和38(b)描述在顯影盒b1和設備主體a1之間的電連接的構造。當顯影盒b1處于上述接觸位置時,顯影盒b1的存儲板47的電極部分47a與設備主體a1的供電觸頭120a接觸。供電觸頭120a具有彈性性能,因此在安裝顯影盒b1之前由電極部分47a從形狀120aa向內按壓預定量,如圖39所示。因此,供電觸頭120a沿著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移動離開彼此的方向向顯影盒b1施加接觸壓力fh13。另一方面,使得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靠近的力fh11作用在顯影盒b1上,如圖38(a)所示。此時,將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從與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的接觸面46e接觸的第一位置按壓向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已經(jīng)通過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1使得突出部72f更加靠近顯影輥13,如圖38(a)所示。電極部分47a位于從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移動方向w的下游側處,其中,移動方向w和電極部分47a的表面(被暴露面)交叉。
因此,使得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沿著方向w移動的力f11和接觸壓力fh13具有相反的力分量。現(xiàn)在,需要特定水平或者更高的接觸壓力fh13來穩(wěn)定電極部分47a和供電觸頭120a之間的電接觸。除了用于以穩(wěn)定方式將顯影輥13的彈性層壓抵在感光鼓10上之外,本構造還考慮到接觸壓力f13設定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的力fh11的大小。即,能夠通過力fh11確保使得電接觸穩(wěn)定的接觸壓力fh13并且將顯影輥13壓抵在感光鼓10上。因此,電極部分47a和供電觸頭120a電連接,因此使得設備主體的電路板(未示出)和電極部分47a之間能夠通信。
現(xiàn)在,可以設想這樣的情況,在所述情況中,非驅動側偏壓單元77的外力fh12升高以確保接觸壓力fh3。然而,在這個情況中,需要增加非驅動側按壓彈簧85的偏壓力,以使得顯影盒b1不會從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松脫(見圖26(a)和26(b))。另一方面,在顯影盒b1安裝到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時,用戶的操作力向下按壓非驅動側按壓彈簧85,如上所述。因此,用戶需要使用更大的力安裝顯影盒b1。如上所述,試圖通過非驅動側偏壓單元77的力fh12確保接觸壓力fh13可能導致不良的用戶可操作性。因此,如在本實施例中那樣,通過由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的力fh11確保接觸壓力fh13,使得能夠在用戶操作性不變差的情況下定位顯影盒b1。
而且,本實施例中的電極部分47a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之間的關系能夠如下?lián)Q一種說法描述。例如,在供電觸頭120a的接觸部分處沿著電極部分47a的法線方向z,電極部分47a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之間的距離在第一位置處將稱作l1而在第二位置處將稱作l2,如圖38(b)所示。此時的電極部分47a處于保持l2<l1的位置。因此,能夠使用將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的力確保接觸壓力fh13。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以及存儲板47均附接到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如圖38(a)所示。即,作為用于接觸壓力f13的操作部的電極部分47a的位置和作為用于力fh11的操作部的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位置布置在正交于顯影輥13的軸線l0的同一平面中。換言之,電極部分47a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關于顯影輥13的軸線l0的方向至少部分重疊。因此,能夠進一步穩(wěn)定顯影盒b1的姿勢,因為能夠減小接觸壓力f13和力fh11之間的力矩,所述力矩具有沿著正交于顯影輥的軸線的方向的旋轉軸線t。
而且,存儲板47沒有附接到驅動側而是附接到非驅動側處的軸承46。如果存儲板47設置于驅動側,則存儲板47可能受到作用在聯(lián)接構件180上的驅動力的影響。然而,在本實施例中存儲板47設置于非驅動側顯影軸承46,因此不易受到驅動力的影響,從而使得接觸壓力fh13穩(wěn)定。
<間隔機構>
圖28(a)是描述了在從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之間的接觸狀態(tài)過渡到間隔狀態(tài)時顯影盒b1的狀態(tài)的說明圖。圖28(c)是圖28(a)中的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周邊的詳細圖,其中,為了描述沒有示出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和顯影側蓋34。
圖28(b)是解釋了顯影盒b1的間隔狀態(tài)的說明圖,其中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間隔開。圖28(d)是圖28(b)中的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周邊的詳細圖,其中為了描述,沒有示出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和顯影側蓋34。
現(xiàn)在,在如本實施例中的接觸式顯影系統(tǒng)的情況中,關心的是如果一直保持如圖27(a)所示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接觸的狀態(tài),則顯影輥13的橡膠部13b可能發(fā)生變形。因此,在沒有顯影時,顯影輥13優(yōu)選地與感光鼓10間隔開。即,如圖27(a)所示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接觸的狀態(tài)和如圖28(b)所示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間隔開的狀態(tài)是優(yōu)選的。
沿著顯影輥13的方向突出的被隔開部70g設置于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被隔開部70g具有能夠接合設置于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第一接觸面150a的構造,所述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設置于設備主體a1。此外,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具有能夠沿著箭頭n7的方向和箭頭n8的方向在來自未示出的馬達的驅動力的作用下移動的構造。
接下來,將描述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過渡到間隔狀態(tài)的操作。在圖27(a)示出的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之間接觸的接觸狀態(tài)中,在它們之間存在距離為δ5的間隙的狀態(tài)中第一接觸面150a和被隔開部70g間隔開。
另一方面,圖28(a)圖解了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沿著箭頭n8的方向移動距離δ6的狀態(tài),在所述狀態(tài)中,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第一接觸面70a和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第二接觸面150b之間的接觸分離開。此時,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第一接觸面70a在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的偏壓力f10的作用下以被支撐部70d為中心沿著箭頭n10的方向旋轉,并且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驅動側限制接觸部70e與驅動側軸承構件36的限制部36b接觸。因此,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驅動側軸承構件36被定位。圖28(b)圖解了這樣的狀態(tài),在所述狀態(tài)中,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沿著箭頭n8的方向移動距離δ7。沿著箭頭n8的方向移動的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使得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被分離面70g和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第一接觸面150a接觸。此時,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驅動側限制接觸部70e和驅動側軸承構件36的限制部36b接觸,所以顯影盒b1沿著箭頭n8的方向移動。現(xiàn)在,顯影盒b1定位到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所述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由驅動側側板90支撐而能夠沿著箭頭n3的方向和箭頭n4的方向滑動并且能夠沿著箭頭n5和箭頭n6的方向搖動,這將參照圖41(a)至41(d)在下文描述。因此,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沿著箭頭n8的方向移動使得顯影盒b1沿著箭頭n5方向搖動。此時,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之間間隔開距離為δ8的間隙。
非驅動側的構造也與驅動側的構造相同,其中,如圖29(b)和29(d)所示,在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和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1接觸的狀態(tài)中,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1沿著箭頭nh8的方向移動距離δh7。因此,顯影盒b1具有以擺動引導件81的被支撐突出部81g為中心沿著箭頭n5的方向旋轉的構造,其中,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相互間隔開距離δ8。
因此,通過設置于設備主體a1的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和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1的位置,根據(jù)需要選擇感光鼓10和顯影輥13的接觸狀態(tài)和間隔狀態(tài)。
當在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位置處的截面處觀察并且當從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l0觀察時,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從顯影容器16突出而形成顯影盒b1的外形,如圖27(a)所示。因此,有助于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接合。該構造還使得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一部分能夠用于使得顯影盒b1在接觸位置和間隔位置之間移動。這同樣也應用于非驅動側。
當從圖27(a)中示出的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的接觸狀態(tài)過渡到圖28(b)中示出的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的間隔狀態(tài)時,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和顯影盒b1一體旋轉。因此,保持聯(lián)接桿55的引導部55e從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收回的狀態(tài)(圖28(b))。
此外,當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處于圖28(b)示出的間隔狀態(tài)中時,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d和聯(lián)接彈簧85的引導部185d接觸。因此,聯(lián)接構件180接收力f1并且呈現(xiàn)上述第一傾斜姿勢d1。
如上所述,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均具有承壓面(第一接觸面70a和72a)和被分離面(第二接觸面70g和72g)。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和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1的加壓面(第二接觸面150b和151b)和分離面(150a和151a)分別作用在承壓面和被分離面上。因此,能夠通過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單獨部件,根據(jù)需要選擇感光鼓10和顯影輥13的接觸狀態(tài)和間隔狀態(tài)(見圖27(a)、28(a)和28(b))。結果,能夠簡化顯影盒b1的構造。而且,能夠由單獨部件控制接觸狀態(tài)和間隔狀態(tài),因此能夠高度準確地設定例如從接觸狀態(tài)過渡到間隔狀態(tài)的時機。
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沿著縱向方向獨立設置在顯影盒b1的端部處,如圖24所示。因此,不需要在整個縱向方向上提供接觸/間隔桿,因此能夠減小顯影盒b1的尺寸(圖24中的區(qū)域y1)。因此,區(qū)域y1能夠用作用于設備主體a1的部件零件的空間,因此還能夠縮小設備主體a1的尺寸。
<與從分離狀態(tài)至接觸狀態(tài)的操作相結合的聯(lián)接構件的移動>
接下來,將參照圖30和31描述與感光鼓10和顯影輥13的接觸操作和間隔操作結合的聯(lián)接構件180的移動。
首先,將描述在顯影盒b1從間隔狀態(tài)移動到接觸狀態(tài)時聯(lián)接構件180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脫離操作。
圖30是圖解了在顯影接觸狀態(tài)和顯影間隔狀態(tài)中的聯(lián)接構件180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接合狀態(tài)的說明圖。
圖31是圖解了當在驅動側處從側部觀察時在顯影接觸狀態(tài)和顯影間隔狀態(tài)中聯(lián)接構件180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接合狀態(tài)的說明圖。
在成像時,通過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偏壓力f11按壓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如圖31(a)所示。顯影盒b1的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處于顯影接觸狀態(tài)中,并且以預定壓力接觸。聯(lián)接構件180處于如圖30(a)所示的基準姿勢d0。此時顯影盒b1處于被接合位置處,在該處,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接收部180a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力施加部100a接合。顯影盒b1處于這樣的狀態(tài)中,在所述狀態(tài)中,能夠通過來自旋轉馬達(未示出)的力將驅動從主體側驅動構件100傳遞到聯(lián)接構件180。
此外,聯(lián)接桿55的引導部55e保持在從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b完全收回的狀態(tài)中(見圖11(a)至圖11(c))。原因是聯(lián)接桿55的旋轉限制部55y抵接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抵接部80y,并且限制以其旋轉軸線l11為中心沿著箭頭x11的方向的旋轉,如上所述(為此也參見圖11(a)至圖11(c))。
接下來,將描述在顯影盒b1從顯影接觸狀態(tài)移動到顯影間隔狀態(tài)的過程中的聯(lián)接構件180的姿勢。
如圖31(b)所示,當結束成像時,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和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1(未示出)沿著箭頭n8的方向移動。當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沿著箭頭n8的方向移動時,通過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的偏壓力使得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沿著箭頭n10的方向旋轉(見圖28(b))。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驅動側限制接觸部70e和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定位部36b接觸的狀態(tài),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進一步沿著箭頭n8的方向移動。然后與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成一體的顯影盒b1以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被支撐突出部80g為中心沿著箭頭n5的方向旋轉。這同樣適于非驅動側,其中,與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成一體的顯影盒b1以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的被支撐突出部81g(未示出)為中心沿著箭頭n5的方向旋轉。這個狀態(tài)是顯影間隔狀態(tài),其中,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間隔開。顯影盒b1和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成一體移動,因此聯(lián)接桿55的引導部55e還保持在從圖31(b)示出的狀態(tài)中的聯(lián)接構件180的被引導部180b完全收回的狀態(tài)。這是因為抵接部80y與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形成為一體,如上文所述(見圖20(b))。另一方面,聯(lián)接彈簧185的偏壓力作用在聯(lián)接構件180上。因此,與顯影盒b1從接觸狀態(tài)移動到間隔狀態(tài)相結合,聯(lián)接構件180的軸線l2逐漸從基準姿勢d0的狀態(tài)傾斜至第一傾斜姿勢d1的方向,如圖30(b)所示。然后顯影盒b1沿著箭頭n5的方向進一步旋轉,并且當達到圖31(c)中的狀態(tài)時,結束聯(lián)接構件180的傾斜運動。此時,聯(lián)接構件180的相位限制凸臺180e接合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第一傾斜限制部36kb1(見圖11(b)),并且聯(lián)接構件180的軸線l2保持在第一傾斜姿勢d1。如上所述,聯(lián)接構件180的第一傾斜姿勢d1是這樣的姿勢,其中,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接收部180a面向設備主體a1的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方向。在圖31(c)示出的狀態(tài)中,顯影盒b1處于脫離位置,在所述脫離位置中,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接收部180a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力施加部100a已經(jīng)脫離接合。因此,該狀態(tài)使得沒有將馬達(未示出)的力從主體側驅動構件100驅動傳遞到聯(lián)接構件。
圖31(a)中示出的狀態(tài)是在本實施例中成像時的顯影盒b1的姿勢。聯(lián)接構件180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合,并且從設備主體a1輸入驅動力。該構造使得當顯影盒b1從圖31(a)示出的狀態(tài)移動至31(b)和圖31(c)示出的狀態(tài)時,聯(lián)接構件180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之間脫離接合。換言之,該構造使得在顯影盒b1從接觸狀態(tài)移動到間隔狀態(tài)的過程中,切斷了從設備主體a1至顯影盒b1的驅動輸入。對于顯影盒b1,設備主體a1的主體側驅動構件100在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間隔開的同時正在旋轉。這意味著該構造使得顯影輥13能夠在旋轉的同時與感光鼓10間隔開。
<與從接觸狀態(tài)至分離狀態(tài)的操作相結合的聯(lián)接構件的移動>
接下來,將描述在顯影盒b1從接觸狀態(tài)移動到間隔狀態(tài)時聯(lián)接構件180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接合操作。
顯影盒b1的顯影接觸操作與上述顯影間隔操作相反。在圖31(b)示出的狀態(tài)中,顯影盒b1處于脫離位置,在所述脫離位置中,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接收部180a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力施加部100a之間脫離接合。在圖31(b)示出的狀態(tài)中,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和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1從圖31(c)示出的狀態(tài)沿著箭頭n7的方向移動。顯影盒b1和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因上述驅動側偏壓單元76的偏壓力而沿著箭頭n6的方向成一體旋轉(見圖25(a)、25(b)、27(a)和27(c))。這同樣也適用于非驅動側。因此,顯影盒b1從間隔狀態(tài)移動到接觸狀態(tài)。圖30(b)是顯影盒b1從間隔狀態(tài)過渡到接觸狀態(tài)的中間階段。這還是這樣的狀態(tài),其中,聯(lián)接構件180的圓形部180f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觸。具體地,布置在聯(lián)接構件180的圓形部180f的內側上的凹陷圓錐部180g和布置在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軸向末端上的突出部100g接觸。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2沿著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方向從圖30(c)中示出的狀態(tài)傾斜至圖30(b)中示出的狀態(tài),因此聯(lián)接構件180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能夠輕易接合。
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和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1沿著箭頭n7的方向從圖30(b)中示出的狀態(tài)的進一步移動完成了聯(lián)接構件180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接合,如圖30(a)所示。此時,顯影盒b1位于接合位置中,在所述接合位置,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接收部180a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旋轉力施加部100a接合,并且聯(lián)接構件180呈現(xiàn)基準姿勢d0。在將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時,聯(lián)接構件180從第一傾斜姿勢d1過渡到基準姿勢d0的過程與聯(lián)接構件180從第二傾斜姿勢d2過渡到基準姿勢d0的過程相同(見圖21(a)至21(h))。
在本實施例中,在圖31(b)示出的狀態(tài)中,在聯(lián)接構件180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開始接合之前,因來自設備主體a1的驅動信號而使得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旋轉。因此,該構造使得在顯影盒b1從圖31(c)示出的狀態(tài)移動到圖31(b)和圖31(a)示出的狀態(tài)的中途,聯(lián)接構件180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合,因此將驅動輸入到顯影盒b1。換言之,該構造使得在顯影盒b1從間隔狀態(tài)移動到接觸狀態(tài)的過程中,驅動從設備主體a1輸入到顯影盒b1。這是因為該構造使得聯(lián)接構件180能夠沿著n9的方向移動,所述n9的方向是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移動方向(見圖27(a)至27(c))。設備主體a1的主體側驅動構件100在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接觸之前正在旋轉。結果,該構造使得顯影輥13能夠在旋轉的同時與感光鼓10接觸。因此,感光鼓10和顯影輥13的圓周面的速度差能夠隨著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接觸而減小,因此能夠減小感光鼓10和顯影輥13的磨損。
在設備主體a1所具有的馬達是單獨的情況中,需要離合器機構切斷將旋轉力傳遞到顯影輥13,與此同時將旋轉力傳遞到感光鼓10。即,需要提供一種離合器機構,所述離合器機構能夠選擇性地切斷在傳動機構處的傳動,所述傳動機構將旋轉力從馬達傳遞到顯影輥13。然而,在本實施例中,在顯影盒b1從接觸狀態(tài)移動到間隔狀態(tài)或者從間隔狀態(tài)移動到接觸狀態(tài)的過程中選擇聯(lián)接構件180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接合和脫離。因此,不需要向設備主體a1或者顯影盒b1提供離合器結構,因此能夠實現(xiàn)比較便宜且占用較小空間的顯影盒b1和設備主體a1。
(驅動側接觸/分離桿的被分離面的接觸)
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具有被分離面70g,所述被分離面70g沿著第一突出部70f的突出方向從末端部70p向顯影輥13側突出,如圖41(a)所示。從另一個視角,第一突出部70f的末端具有向顯影輥13側彎曲的形狀,并且被分離面70g形成在該彎曲末端部上。
圖41(a)至圖41(d)是關于是否存在突出的被分離面70g的說明圖。圖41(a)圖解了具有被分離面70g的本實施例,所述被分離面70g沿著第一突出部70f的突出方向從末端部70p向顯影輥13側突出。圖41(b)是圖41(a)中的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周邊的放大圖。圖41(c)圖解了沒有沿著第一突出部70f的突出方向從末端部70p向顯影輥13側突出的被分離面470g的示例。圖41(d)是圖41(c)中的驅動側接觸/間隔桿470的周邊的放大圖。
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被分離面70g和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第一接觸面150a接觸,并且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分離開δ8的間隙,如圖41所示。
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在被分離面70g處與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第一接觸面150a接觸的點是接觸點70q,如圖41(a)和41(b)所示。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在第一接觸面150a處與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被分離面70g接觸的點是接觸點150q。
如圖41(b)所示,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第一接觸面150a通過接觸點150q將間隔力f17施加到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被分離面70g,如圖41(b)所示。因此,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被分離面70g在接觸點70q處接收反作用力f18。此時,反作用力f18被分成平行于第一接觸面150a的力分量f19和垂直于第一接觸面150a的力分量f20。
力分量f19的方向是平行于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第一接觸面150a的方向,因此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被分離面70g沿著力分量f19的方向接收力,同時與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第一接觸面150a接觸。
如圖41(a)所示,顯影盒b1定位到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所述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能夠以驅動側側板(未示出)處的被支撐突出部80g為中心沿著箭頭n5和箭頭n6的方向搖動。此外,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由驅動側側板(未示出)支撐,而在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接觸時能夠沿著箭頭n3的方向和箭頭n4的方向滑動,以使得顯影輥13的軸線能夠校正為平行于感光鼓10的軸線。這也適于非驅動側,因此顯影盒b1能夠以被支撐突出部80g為中心沿著箭頭n5和n6的方向旋轉并且能夠沿著箭頭n3和箭頭n4的方向滑動。
此外,通過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驅動側限制接觸部70e和驅動側軸承構件36的限制部36b接觸決定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位置,如上所述。因此,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接收力分量f19,從而致使顯影盒b1試圖以被支撐突出部80g為中心沿著箭頭n5的方向旋轉并且沿著箭頭n11的方向滑動。
因此,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試圖沿著力分量f19的方向移動。該移動方向是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向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第一接觸面150a的基部側移動的移動方向,并且是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接合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方向。
另一方面,如圖41(d)所示,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450的第一接觸面450a通過接觸點450q將間隔力f21施加到驅動側接觸/間隔桿470的被分離面470g。因此,驅動側接觸/間隔桿470的被分離面470g在接觸點470q處接收反作用力f22。此時,反作用力f22被分成平行于被分離面470g的力分量f23和垂直于被分離面470g的力分量f24。
通過驅動側接觸/間隔桿470的驅動側限制接觸部470e和驅動側軸承構件436的限制部436b接觸來決定驅動側接觸/間隔桿470和驅動側軸承構件436的位置。因此,驅動側接觸/間隔桿470接收力分量f23,從而致使顯影盒b1試圖以被支撐突出部80g為中心沿著箭頭n5的方向旋轉并且沿著箭頭n4的方向滑動。
因此,驅動側接觸/間隔桿470試圖沿著力分量f23的方向移動。因此,驅動側接觸/間隔桿470沿著第一突出部470f的突出方向在末端部470p側處與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450的第一接觸面450a接觸,并且減小了驅動側接觸/間隔桿470關于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450的接合量。
因此,需要將驅動側接觸/間隔桿470的第一突出部470f的突出量增加的量等于沿著力分量f23的方向的移動量,從而需要空間。
從上文可知,在設置有被分離面70g的情況中能夠將接合量設置成更小,所述被分離面70g沿著第一突出部70f的突出方向從末端部70p向顯影輥13側突出。即,與沒有設置突出的被分離面70g的情況相比,在這種情況中,在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間隔開時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更大程度地接合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結果,即使將接合量設定為較小,也能夠保持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接合到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被接合狀態(tài)。減小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接合量導致減小了顯影盒b1的尺寸。
<驅動側接觸/分離桿70、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和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限制部36b的放置效果>
該構造使得通過將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壓縮在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第三接觸面70c和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接觸面36d之間(這已經(jīng)描述(見圖1(a)和圖1(b)))而產(chǎn)生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的偏壓力f10。相同的內容也適于非驅動側。
特別地,壓縮使得當實施顯影加壓時,使用以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支撐部36c為中心沿著箭頭n9的方向旋轉的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產(chǎn)生的偏壓力f10a使得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接觸(見圖27(c))。
此外,當實施顯影間隔時,使用偏壓力f10使得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以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支撐部36c的凸臺為中心沿著箭頭n10的方向旋轉,從而使得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限制接觸部70e與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限制部36b接觸。這限制了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位置。此外,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沿著箭頭n8的方向移動,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第二接觸面70b和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第一接觸面150a接觸。該構造使得這將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間隔開(見圖28(b))。即,當實施顯影間隔時,該構造使得使用用于顯影加壓的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來限制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位置。
特別地,顯影盒b1具有能夠拆卸地安裝到設備主體a1的構造,因此優(yōu)選地準確定位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位置,從而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見圖25(b))以確定方式接合。這是因為在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定位準確性欠佳的情況中需要采用諸如下述的手段,以接合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
1、在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第一接觸面150a和第二接觸面150b之間設置更大的距離(間隙)。
2、在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第一接觸面70a和第二接觸面70b之間設置更小的距離(厚度)。
然而,這些手段增加了設備主體a1的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沿著n8和n9方向的移動量,從而致使設備主體a1的尺寸更大。
根據(jù)本構造,該構造使得使用在實施顯影加壓時使用的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限制在將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時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位置。這有助于減小設備主體a1的尺寸而且還使得能夠以良好的準確性控制感光鼓10和顯影輥13間隔開的時機以及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間隔開的量。
而且,根據(jù)本構造,該構造使得能夠在安裝顯影盒b1以及在實施顯影間隔時使用用于顯影加壓的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以良好的準確性定位在實施顯影間隔時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位置。而且,用于實施顯影加壓的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用于限制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位置,因此尤其不需要新的零件。
接收使得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接觸的力的第一接觸面70a和接收用于間隔開的力的第二接觸面70b皆設置在單獨零件上,所述單獨零件是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以這種方式整合功能使得能夠減少顯影盒b1的零件數(shù)量。
而且,根據(jù)本實施例,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從設置于成像設備主體的按壓構件接收力,從而使得在保持空間的同時顯影輥能夠接觸感光鼓以及與感光鼓間隔開。這減小了成像設備和顯影盒的尺寸。而且,能夠抑制在使得顯影輥與感光鼓間隔開時施加到顯影盒的電極部分的壓力增大,所述電極部分電連接到成像設備主體。通過減小施加到電極部分的負荷,提高了電極部分的耐用性。能夠抑制電極部分的強度,因此能夠降低具有電極部分的顯影盒和具有顯影盒的成像設備的成本。
已經(jīng)在本實施例中描述了顯影盒b1和鼓盒c分離。即,該構造使得在顯影裝置中,感光鼓10形成到與顯影盒b1分離開的盒中并且安裝到成像設備的設備主體/從設備主體拆卸。然而,本實施例的應用并不局限于這種構造。
本實施例的構造例如還能夠應用于這樣的構造,其中,顯影盒b1和鼓盒c沒有分離開。可以形成這樣的構造,其中,處理盒安裝到成像設備的設備主體/從設備主體拆卸,通過將顯影盒b1(顯影裝置)可旋轉地連結到鼓盒c1來構造所述處理盒。即,可以設想這樣的構造,其中,具有感光鼓10和顯影裝置的盒(處理盒)具有在本實施例中公開的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
<聯(lián)接構件180、驅動側接觸/分離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分離桿72之間的關系>
聯(lián)接構件180具有這樣的構造,其中,能夠至少沿著n9的方向(見圖27(c))移動,所述n9的方向為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移動方向。因此,當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沿著方向n9和n10移動時,能夠在不影響聯(lián)接構件180和主體側驅動構件100之間接合的前提下實現(xiàn)順暢行為。
而且,進行這樣的布置,其中,作為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接觸的方向的n6的方向與作為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方向的n13(圖8(b)中的方向x6)是相同的方向,如圖27(a)所示。根據(jù)本構造,聯(lián)接構件180從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收的力偶作為使得顯影盒b1以被支撐突出部80g為中心沿著方向n6旋轉的力矩。因此沿著方向n6的力矩作用在顯影輥13上,該力矩作為將顯影輥13壓抵在感光鼓10上的加壓力。
假設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方向是與方向n6相反的方向,則力矩將沿著顯影輥13因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從感光鼓10逃出的方向(圖27(a)中的方向n5)作用,因此將損失加壓力。然而,在本實施例中不易于發(fā)生加壓力的損失。
而且,從使得聯(lián)接構件180旋轉所需的負扭矩產(chǎn)生由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產(chǎn)生的沿著方向n6的力矩。盒的負荷扭矩因零件尺寸和耐久性而變化,因此由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產(chǎn)生的沿著方向n6的力矩也發(fā)生變化。另一方面,本實施例還是這樣的構造,其中,接觸/間隔桿70和72從設備主體a1接收力,并且使得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接觸。由于接觸/間隔桿70和72的沿著方向n6的加壓力僅僅規(guī)定為零件的尺寸,因此耐用性不會發(fā)生變化。
因此,為了使得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更加穩(wěn)定接觸,以下布置方案是優(yōu)選的。即,由于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發(fā)生的沿著n6的方向的力矩優(yōu)選地小于因接觸/間隔桿70和72從設備主體a1接收力而產(chǎn)生的沿著方向n6的力矩。為此,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7(a)所示,連接被支撐突出部80g和聯(lián)接構件180的距離比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的被支撐突出部80g和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之間的距離短。根據(jù)這個構造,由于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發(fā)生的沿著方向n6的力矩能夠有效作為顯影輥13的加壓力。此外,這種構造抑制了因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力發(fā)生的沿著方向n6的力矩波動所造成的影響,因此能夠使得顯影輥13以更加穩(wěn)定的方式與感光鼓10接觸。
此外,如圖1(a)和1(b)所示,平行于直線z31的方向是方向n14(第一方向),當從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所述直線z31連接顯影輥13的旋轉中心13z和聯(lián)接構件180的旋轉中心。當從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方向觀察顯影框架時,顯影輥13布置在關于方向n14的顯影框架的一端部側上,并且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第一突出部70f(特別地第一接觸面70a和第二接觸面70b)布置在顯影框架的另一端部側處。即,第一突出部70f(特別地第一接觸面70a和第二接觸面70b)位于略微離開顯影輥13的位置處。
因此,能夠在顯影框架的一端部側處確保用于布置諸如聯(lián)接構件180等的構件的空間,所述構件適于位于顯影輥13附近。這提高了適于位于顯影盒b1內的顯影輥13附近的構件的布局自由度。因此,當從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在本實施例中關于方向n14,較之第一突出部70f(第一接觸面70a和第二接觸面70b),聯(lián)接構件180布置在更靠近顯影輥13的位置處。
驅動側顯影軸承36還具有記錄介質接觸部36m,在顯影盒b1安裝到設備主體a1的狀態(tài)中,所述記錄介質接觸部36m能夠與記錄介質2接觸,所述記錄介質2被傳送向設備主體a1內部中的傳送引導件3d中的轉印夾持部6a。
將對此進行描述。如上所述,第一突出部70f(特別地第一接觸面70a和第二接觸面70b)的位置相對于方向n14布置在遠離顯影輥13的位置處。因此,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能夠布置在設備主體a1中的遠離顯影輥13的位置,所以顯影盒b1的與感光鼓10接觸的顯影輥側部能夠布置在傳送引導件3d附近。這使得能夠在設備主體a1內減小顯影盒b1和傳送引導件3d之間的死空間。
因此,在本實施例中顯影盒b1布置在傳送引導件3d附近。因此,當從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較之第一突出部70f(第一接觸面70a和第二接觸面70b),記錄介質接觸部36m相對于方向n14布置在驅動側顯影軸承36上更靠近顯影輥13的位置處。
<顯影側蓋34的細節(jié)>
圖45(a)至圖46(b)是詳細圖解了顯影側蓋34的圖。圖45(a)是從外側觀察的顯影側蓋34的正視圖,圖45(b)是從內側觀察時的顯影側蓋34的后視圖,并且圖46(a)和46(b)是分別從前和后觀察時的透視圖。
顯影側蓋34是構成顯影盒b1的顯影框架的一個框架構件。顯影側蓋34由板狀前部34e和后部34f構成,所述后部34f是其后側。前部34e的邊緣具有邊緣部34g,所述邊緣部34g包圍設置成從前部34e突出的后部34f。
孔34a設置成穿過前部34e和后部34f,在所述孔34a中,聯(lián)接構件180位于內側上。
第一突出部(定位部)34b設置在孔34a的突出超過前部34e的側部上。第二突出部(旋轉止動件)34c類似地設置在第一突出部(定位部)34b的側部上,所述第二突出部34c在徑向方向上大于第一突出部(定位部)34b而且還突出超過前部34e。第二突出部(旋轉止動件)34c位于比第一突出部(定位部)34b更加遠離孔34a的位置處。
連接部34k設置在第一突出部(定位部)34b和第二突出部(旋轉止動件)34c之間,連接第一突出部34b和第二突出部34c,其中,第一槽341設置在連接部34k和前部34e之間。
第三突出部(彈簧支撐部)34h設置在孔34a和第一突出部(定位部)34b之間。第三突出部(彈簧支撐部)34h的高度低于第一突出部(定位部)34b和第二突出部(旋轉止動件)34c。
第三突出部(彈簧支撐部)34h的隔著孔34a的相對側部是第二槽(34o),在所述第二槽處,槽沿著圓周方向延伸。第二槽(34o)引導聯(lián)接彈簧185。
由脊狀件34p1和34p2構成的第四突出部(34p)設置在第一突出部(定位部)34b下方。脊狀件34p1和34p2相互交叉,交叉角形成鈍角。第四突出部(34p)的高度低于第一突出部(定位部)34b和第二突出部(旋轉止動件)34c。
通過前部34e和后部34f的弧形槽34q設置在第一突出部(定位部)34b和第二突出部(旋轉止動件)34c上方?;⌒尾?4q設置成將聯(lián)接桿55的旋轉限制部55y暴露到外面(見圖12(a))。
顯影側蓋34還具有蓋部34t。蓋部34t覆蓋彈簧71的至少一部分和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中的至少一個,以便沿著顯影輥13的縱向方向(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不會暴露到外部。因此,能夠防止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彈簧71受到外部沖擊,而且能夠防止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彈簧71與驅動側顯影軸承36脫離。注意的是,蓋部34t覆蓋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彈簧71的至少一部分而不會沿著顯影輥13的縱向方向(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旋轉軸線的方向)暴露到外部就足夠了。
因此,通過合并顯影側蓋34中的各種功能部分使得能夠減小尺寸。還能夠防止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免受外部沖擊。
<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細節(jié)>
圖47和圖48是詳細圖解了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圖。圖47(a)是從外側觀察的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正視圖,圖47(b)是從內側觀察的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后視圖,并且圖48(a)和48(b)分別是從前和后觀察時的透視圖。
驅動側顯影軸承36是與顯影側蓋34分離的一個框架構件,所述顯影側蓋34構成了顯影盒b1的顯影框架。驅動側顯影軸承36由板狀前部36f和其后側上的后部36g構成。前部36f的邊緣具有邊緣后部36h,所述邊緣后部36h包圍設置成從前部36f突出的后部36g。
孔36a設置成通過前部36f和后部36g。顯影輥13布置在孔36a的內側上,從而支撐顯影輥13??梢杂煽?6a直接實施支撐或者可以經(jīng)由構件實施支撐。
突出部36i設置于孔36a的側部。突出部36i具有圓柱狀。相位限制部36kb設置在突出部36i的內側上,所述相位限制部36kb限制聯(lián)接構件180的相位限制凸臺180e的位置。相位限制部36kb具有大體為三角形的孔狀部,在該孔狀部中布置有聯(lián)接構件180。相位限制部36kb由第一傾斜限制部36kb1和第二傾斜限制部36kb2構成,所述第一傾斜限制部36kb1和所述第二傾斜限制部36kb2均構成槽的一部分。
用于支撐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支撐部36c隔著突出部36i設置在面向孔36a的位置處。支撐部36c具有突出的圓柱狀。
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限制部36b設置在支撐部36c的下方。限制部36b具有從前部36f突出的壁的形式,并且位于驅動側顯影軸承36的邊緣處。
用于與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接觸的接觸面36d隔著限制部36b設置在突出部36i的下方。以與限制部36b相同的方式,接觸面36d也具有從前部36f突出的壁的形式。
相對于限制部36b和接觸面36d排列的方向,在從圖47(a)的前方向觀察時孔36j設置為夾持在限制部36b和接觸面36d之間???6j設置成暴露出驅動齒輪等。
因此,能夠通過驅動側顯影軸承36以高準確度性保持聯(lián)接構件180的位置和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位置。還能夠以高準確度保持顯影輥13的位置和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位置。
<<第二實施例>>
接下來,將參照圖32描述第二實施例。圖32是從驅動側觀察的顯影盒b1的側視圖。
已經(jīng)在第一實施例中描述了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相對于驅動側顯影軸承36可旋轉地設置的構造。然而,可以形成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2相對于驅動側顯影軸承362可滑動地設置的構造,如圖32(a)至32(d)所示。沒有描述的構造與第一實施例的構造相同。
圖32(a)是觀察顯影輥13從驅動側與感光鼓10接觸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和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2周圍的截面圖。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2的突出部702b還接合驅動側顯影軸承362的槽362c。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2的突出部702j接合顯影側蓋342的槽342y。因此,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2能夠沿著箭頭n72和n82的方向相對于驅動側顯影軸承362和顯影側蓋342滑動(直線運動)。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2設置有:一個端部712d,所述一個端部712d與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2的第三接觸面702c接觸;和另一個端部712e,所述另一個端部712e與驅動側顯影軸承362的接觸面362d接觸。在這個構造中,如圖32(b)所示,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方式,顯影盒b1通過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第二接觸面150b和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2的第一接觸面702a接觸而接收外力f11。結果,顯影輥13以預定壓力與感光鼓10接觸。
接下來,將描述過渡到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間隔開的狀態(tài)的操作。圖32(c)圖解了這樣的狀態(tài),在所述狀態(tài)中,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沿著箭頭n82的方向移動距離δ6,并且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2的第一接觸面702a和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第二接觸面150b分離開。此時,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2接收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的偏壓力f10,沿著箭頭n82的方向滑動,并且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2的限制接觸部702e與驅動側顯影軸承362的限制部362b接觸。因此,定位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2。
圖32(d)圖解了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沿著箭頭n82的方向移動距離δ7的狀態(tài)。由于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沿著箭頭n82的方向進一步移動,因此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2的被分離面702g與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第一接觸面150a接觸,使得顯影盒b1沿著箭頭n82的方向進一步移動。結果,顯影盒b1沿著箭頭n5的方向以擺動引導件80的被支撐突出部80g(未示出)為中心搖動。此時,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處于間隔開的狀態(tài),在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之間存在距離δ8的間隙。
非驅動側的構造與驅動側的構造相同。其它構造與第一實施例的構造相同,并且能夠產(chǎn)生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優(yōu)勢(然而不包括在第一實施例中描述的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定位誤差和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的壓縮量之間的關系)。
<<第三實施例>>
接下來,將參照圖42(a)至圖42(d)描述已經(jīng)應用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沒有描述的構造與第一實施例的構造相同。
圖42是驅動側接觸/間隔桿201是片簧的示意圖。
圖42(a)至圖42(d)中示出的驅動側接觸/間隔桿201是彈性部,所述彈性部由諸如不銹鋼等的材料形成。驅動側接觸/間隔桿201具有第一接觸面201a、第二接觸面201b、支撐部201d和彈性變形部201h,其中,支撐部201d由軸承202的被支撐部202b支撐。
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203設置有第一接觸面203a和第二接觸面203b并且能夠沿著箭頭n7和箭頭n8的方向滑動。
顯影盒b1由被支撐在驅動側側板(未示出)處的驅動側擺動引導件210定位,而能夠以被支撐部210b為中心沿著箭頭n5和箭頭n6的方向搖動。非驅動側相同,因此顯影盒b1能夠以被支撐部210b為中心沿著箭頭n5和箭頭n6的方向旋轉。
當將感光鼓10和顯影輥13加壓在一起時,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203沿著箭頭n7的方向移動,如圖42(a)所示。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203的第二接觸面203b與驅動側接觸/間隔桿201的第一接觸面201a接觸。
此外,當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203沿著箭頭n7的方向移動時,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203的第二接觸面203b使得驅動側接觸/間隔桿201的彈性變形部201h變形,如圖42(b)所示。在這個狀態(tài)中,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203的第二接觸面203b將力f41施加到驅動側接觸/間隔桿201的第一接觸面201a。此時,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203的第二接觸面203b接收反作用力f42?,F(xiàn)在,顯影盒b1能夠以被支撐部201b為中心沿著箭頭n5和n6的方向旋轉,因此顯影盒b1因沿著箭頭n5的方向的力f41的外力而移動。因此,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接觸。
此外,當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203沿著箭頭n7的方向移動時,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203的第二接觸面203b使得驅動側接觸/間隔桿201的彈性變形部201h變形,如圖42(c)所示。在這個狀態(tài)中,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203的第二接觸面203b將力f45施加到驅動側接觸/間隔桿201的第一接觸面201a。此時,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203的第二接觸面203b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201的第一接觸面201a接收反作用力f46。因為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接觸并且設置顯影盒b1的姿勢,所以保持f45>f41,并且將顯影輥13壓抵在感光鼓10上,如圖42(c)所示。
在將感光鼓10和顯影輥13間隔開的情況中,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203沿著箭頭n8的方向移動,如圖42(d)所示。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203的第一接觸面203a與驅動側接觸/間隔桿201的第二接觸面201b接觸。
此外,當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203沿著箭頭n8的方向移動時,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203的第一接觸面203a將力f44施加到驅動側接觸/間隔桿201的第二接觸面201b,同時使得驅動側接觸/間隔桿201的彈性變形部201h變形。
此時,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203的第一接觸面203a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201的第二接觸面201b接收反作用力f43。
現(xiàn)在,顯影盒b1能夠以被支撐部210b為中心沿著箭頭n5和箭頭n6的方向旋轉,因此顯影盒b1以被支撐部210b為中心沿著箭頭n6的方向移動,并且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間隔開。
以這種方式,在本實施例中,彈性變形部(彈性部)201h和具有第一接觸面201a和第二接觸面201b的部分(可動部)一體形成為單個構件的一部分。具體地,驅動側接觸/間隔桿201由片簧形成。因此,不需要在第一實施例中示出的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見圖41(a))作為偏壓構件,所述偏壓構件是壓縮彈簧。因此,能夠確??臻g,因此增加顯影盒b1的設計自由度,或者這導致減小了尺寸。
此外,驅動側接觸/間隔桿201具有被加壓面(第一接觸面201a)和被分離面(第二接觸面201b),如第一實施例所示。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203的加壓面(第二接觸面203b)和分離面(第一接觸面203a)分別作用在所述被加壓面和被分離面上。因此,通過作為驅動側接觸/間隔桿201的單個部分,能夠根據(jù)需要選擇感光鼓10和顯影輥13的接觸狀態(tài)和間隔狀態(tài)。結果,能夠簡化顯影盒b1的構造。
盡管已經(jīng)在上文描述中代表性描述了驅動側,但是非驅動側的構造可以與驅動側相同。而且,驅動側接觸/間隔桿201可以是由彈性可變形的樹脂材料等形成的構件。
在上述實施例中的任意一個中,能夠應用這樣的構造,在所述構造中,本實施例的可動部和彈性部一體形成為一個構件的一個部分。
<<第四實施例>>
接下來,將參照圖43(a)和43(b)描述已經(jīng)應用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例。根據(jù)本實施例從彈簧接收偏壓力的接觸/間隔桿的部分的放置與上述實施例不同。沒有描述的構造與第一實施例的構造相同。
圖43是示意圖,其中,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302沿著箭頭m1的方向布置在一直線的相對側上,所述直線通過驅動側接觸/間隔桿301的被支撐部301d的中心并且垂直于箭頭m1的方向,所述箭頭m1的方向是第一突出部301f的突出方向。
如圖43(a)所示,驅動側接觸/間隔桿301具有第一接觸面301a、第二接觸面301b、第三接觸面301c、被支撐部301d、限制接觸部301e和另一端部部分301m。驅動側接觸/間隔桿301經(jīng)由被支撐部301d由支撐部306b相對于驅動側顯影軸承306可旋轉地支撐。
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302是壓縮彈簧,其中,一個端部部分302d與第三接觸面301c接觸,而另一個端部部分302e與設置于驅動側顯影軸承306的接觸面306d接觸。
現(xiàn)在,在顯影盒b1的單獨狀態(tài)中,驅動側接觸/間隔桿301在第三接觸面301c處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302沿著箭頭f30的方向接收力。此時,以支撐部306b為中心沿著箭頭n10的方向旋轉,并且限制接觸部301e與驅動側顯影軸承306的限制部306e接觸。
而且,顯影盒b1由驅動側擺動引導件310定位,所述驅動側擺動引導件310被支撐為能夠以驅動側側板(未示出)的被支撐部310b為中心沿著箭頭n5和箭頭n6的方向搖動。非驅動側也相同,因此,顯影盒b1能夠以被支撐部310b為中心沿著箭頭n5和箭頭n6的方向旋轉。
第一接觸面303a和第二接觸面303b設置于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303,所述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303能夠沿著箭頭n7和箭頭n8的方向滑動。
在加壓感光鼓10和顯影輥13的情況中,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303沿著箭頭n7的方向移動。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303的第二接觸面303b隨后與驅動側接觸/間隔桿301的第一接觸面301a接觸。驅動側接觸/間隔桿301能夠以支撐部306b為中心旋轉,因此驅動側接觸/間隔桿301沿著n20的方向旋轉并且限制接觸部301與限制部306e分離。
此時,驅動側接觸/間隔桿301的第三接觸面301c接收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302的偏壓力f30,并且沿著箭頭n10的方向的力矩m10作用在驅動側接觸/間隔桿301上。此時,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303的第二接觸面303b和驅動側接觸/間隔桿301的第一接觸面301a接觸。因此,驅動側接觸/間隔桿301的第一接觸面301a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303的第二接觸面303b接收力f32,以使得與力矩m10平衡的力矩將作用在驅動側接觸/間隔桿301上。因此,這意味著力f32的外力正作用在顯影盒b1上。
此外,顯影盒b1能夠以被支撐部310b為中心沿著箭頭n5和n6方向旋轉,因此顯影盒b1因力f32的外力而沿著箭頭n5的方向移動。此時,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接觸。通過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接觸,決定顯影盒b1的沿著箭頭n5方向的旋轉姿勢。
此外,當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303沿著箭頭n7的方向移動時,驅動側接觸/間隔桿301以支撐部306b為中心沿著箭頭n20的方向旋轉,因為顯影盒b1不能沿著箭頭n5的方向旋轉。驅動側接觸/間隔桿301的第三接觸面301c隨后接收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302的偏壓力f31(見圖43(b))。
現(xiàn)在,進一步壓縮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302,因此保持f31>f30。顯影盒b1已經(jīng)不能沿著箭頭n5的方向旋轉,因此將顯影輥13壓抵在感光鼓10上。
在感光鼓10和顯影輥13間隔開的情況中,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303沿著箭頭n8的方向移動,并且第一接觸面303a與第二接觸面301b接觸。驅動側接觸/間隔桿301能夠以支撐部306b為中心沿著箭頭n10的方向旋轉,因此限制接觸部301e與軸承306的限制部306e接觸,并且驅動側接觸/間隔桿301被定位。
當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303進一步沿著箭頭n8的方向移動時,顯影盒b1能夠以被支撐部310b為中心沿著箭頭n5和箭頭n6的方向移動,因此顯影盒b1以被支撐部310b為中心沿著箭頭n6的方向移動。顯影輥13隨后與感光鼓10間隔開。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43(a)和43(b)所示,當從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第一接觸面(力接收部)301a和第三接觸面(偏壓力接收部)301c之間的距離比第一接觸面301a和被支撐部301d之間的距離長。因此,針對等效于在第一實施例中描述的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的構件的定位放置增加了自由度,因此也增加了設計自由度,所述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作為偏壓構件,所述偏壓構件是壓縮彈簧。
此外,驅動側接觸/間隔桿301具有被加壓面(第一接觸面301a)和被分離面(第二接觸面301g),如在第一實施例中所述。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303的加壓面(第二接觸面303b)和分離面(第一接觸面303a)分別作用在被加壓面和被分離面上。因此,能夠通過單個零件根據(jù)需要選擇感光鼓10和顯影輥13的接觸狀態(tài)和間隔狀態(tài),所述單個零件是驅動側接觸/間隔桿301。結果,能夠簡化顯影盒b1的構造。
以下構造可以作為第四實施例的修改方案。在本修改方案中,如圖54所示,限制部336b設置于驅動側顯影軸承336。壓力彈簧71的位置與本實施例中的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構造中,突出部(被限制部)360b設置在支撐部36c對面,以使得突出部360b與限制部336b接觸。該構造與第一實施例的構造相同,在所述構造中,在偏壓力接收部370c處接收來自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的偏壓力。
根據(jù)本實施例,增加了限制部336b放置在驅動側顯影軸承336內的自由度。通過增加與支撐部36c相距的距離,使得能夠減小施加到限制部336b的力,從而使得能夠抑制容器變形。即,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的第二接觸面150b加壓的第一接觸面370a、支撐部36c和突出部360b之間的關系如下。當從顯影輥13的軸線方向觀察時,第一接觸面370a和突出部360b之間的距離比第一接觸面370a和支撐部36c之間的距離長。盡管已經(jīng)在上文描述中代表性描述了驅動側,但是非驅動側也可以具有相同的構造。
而且,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第三接觸面(力接收部)301c和/或根據(jù)本修改方案的限制部336b的放置能夠應用于上述實施例中的任意一個。
<<第五實施例>>
接下來,將參照圖50描述已經(jīng)應用本發(fā)明的第五實施例。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僅將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布置在顯影盒b1的非驅動側。沒有描述的構造與第一實施例的構造相同。
根據(jù)本實施例,在顯影盒b1的驅動側沒有設置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如圖50所示(虛線部分)。另一方面,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和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未示出)僅僅設置于非驅動側。即,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和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關于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方向僅僅布置在沒有布置顯影框架的聯(lián)接構件180的側部處。注意的是,關于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方向沒有布置顯影框架的聯(lián)接構件180的側部指的是關于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的方向盒b1的中間的沒有布置聯(lián)接構件180的側部。
聯(lián)接構件180在驅動側處沿著箭頭x6的方向旋轉,如圖8所示。接收其旋轉力的顯影盒b1沿著圖27(a)中示出的箭頭n6的方向以支撐部90c為中心(見圖27(a))與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一體地搖動。當因聯(lián)接構件180接收的驅動力而產(chǎn)生沿著方向n6的足夠大的力矩時,這就足以在驅動側處將顯影輥13壓抵在感光鼓10上。
另一方面,在非驅動側處獲得的因聯(lián)接構件180接收的驅動力而產(chǎn)生的沿著方向n6的力矩與在驅動側獲得的力矩不等,因此構造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方式使用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
根據(jù)本實施例的構造能夠應用于上述實施例中的任意一個,在所述構造中,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僅僅設置在非驅動側處。應用本實施例能夠因省去了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而減少零件數(shù)量來削減成本。
<<第六實施例>>
將參照圖51(a)至52(b)描述已經(jīng)應用本發(fā)明的第六實施例。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在接觸顯影輥13時接收力的第一力接收部僅僅設置在盒b1的一個端部處,并且在間隔開顯影輥13時接收力的第二力接收部僅僅設置在另一個端部處。沒有描述的構造與第一實施例的構造相同。
圖51是圖解了與感光鼓10接觸的顯影輥13的圖。圖51(a)是圖解了驅動側接觸/間隔桿170和支撐驅動側接觸/間隔桿170的驅動側軸承236的圖,圖51(b)是圖解了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和支撐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非驅動側顯影軸承246的圖。
在驅動側處驅動側接觸/間隔桿170由驅動側軸承236可旋轉地支撐,所述驅動側是關于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方向的另一個端部,如圖51所示。然而,沒有提供如在第一實施例中示出的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因此,當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沿著箭頭n7的方向移動時,驅動側接觸/間隔桿170沿著逆時針方向以支撐部236c為中心旋轉。然而,將顯影輥13壓抵在感光鼓10上的力不能施加給驅動側顯影軸承236,以操作驅動側接觸/間隔桿170。然而,如在第五實施例中那樣,由于聯(lián)接構件180接收驅動力,因此驅動側接收沿著使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接觸的方向的力矩。因此,顯影輥13能夠因這個力矩而壓抵在感光鼓10上。
另一方面,與在第一實施例中相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設置于非驅動側,所述非驅動側是關于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方向的另一個端部。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第一接觸面72a通過被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1按壓并旋轉而按壓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從而將顯影輥13壓抵在感光鼓10上,所述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1沿著n7方向移動。
圖52是示出了與感光鼓10間隔開的顯影輥13的圖。
沿著箭頭n8的方向移動的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使得驅動側接觸/間隔桿170與驅動側顯影軸承236的限制部236b接觸。沿著箭頭n8的方向進一步移動的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按壓使得顯影盒b1移動的驅動側接觸/間隔桿170的被分離部170g,并且使得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間隔開。
注意的是,可以形成這樣的構造,其中,驅動側接觸/間隔桿170固定到驅動側軸承236,或者等效于被分離部170g的部分可以與驅動側顯影軸承236形成為一體。
另一方面,非驅動側不具有第一實施例中示出的用于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的限制部46e。因此,通過使得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1沿著箭頭n8的方向移動,僅僅使得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沿著順時針方向以支撐部246f為中心旋轉,并且不會用于將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間隔開。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此時處于其自然長度。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3此時可以與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間隔開。
然而,在驅動側處接收用于間隔開的力,因此同樣還能夠通過將驅動側軸承236的剛性設定為一定水平或者更高而在非驅動側處實施間隔。在實施這個間隔時,顯影輥13可以以傾斜方式與感光鼓10間隔開。即,顯影輥13在驅動側處與感光鼓10大幅度間隔開,但是非驅動側處的間隔量小于驅動側處的間隔量。因此,增加了驅動側軸承236的剛性,以使得間隔量等于或者大于顯影輥13和感光鼓10之間所需的間隔量的最小值。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在使得顯影輥13接觸時接收力的第一力接收部(第一接觸面72a)僅僅設置在盒b1的一個端部處。此外,在間隔開顯影輥13時接收力的第二力接收部(被分離部170g)僅僅設置在盒b1的另一個端部處。即,從設備主體的不同方向(相反方向)接收力的兩個部分(第一力接收部和第二力接收部)設置于顯影盒b1,所述力是使得顯影輥13接觸時的力和在間隔開顯影輥13時的力。此外,相對于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方向,這兩個部分(第一力接收部和第二力接收部)設置于顯影盒b1的一個端部和另一個端部。
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第一力接收部和第二力接收部的構造能夠應用于上述實施例的任意一個,除了第五實施例之外。
根據(jù)本實施例,不需要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因此較之第一實施例能夠削減成本。而且,在非驅動側處,在間隔時顯影盒b1的運動量能夠更小,因此能夠抑制可動地支撐顯影盒b1的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處的磨損。
<<第七實施例>>
接下來,將參照圖53描述已經(jīng)應用了本發(fā)明的第七實施例。沒有描述的構造與第一實施例的構造相同。
在第一實施例中已經(jīng)描述了以下構造,其中,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定位在保持于限制部36b和46e以及壓力彈簧71和73之間的狀態(tài)中。然而,可以形成這樣的構造,其中,驅動側接觸/間隔桿270沒有定位在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171和限制部36b之間(也可以在非驅動側處形成相同的構造),如圖53所示。根據(jù)這個構造,能夠應用于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171的自由長度較短的情況。
間隔桿270因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沿著方向n7移動的作用而與限制部36b接觸(見圖28)。間隔桿270還因沿著方向n8移動的作用而壓縮壓力彈簧171。現(xiàn)在,限制部36b設置在其能夠限制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沿著遠離顯影輥13的方向移動的位置處。
本實施例的構造能夠應用于上述實施例中的任意一個。
<<第八實施例>>
將參照圖55(a)至56(b)描述應用本發(fā)明的第八實施例。根據(jù)本實施例的聯(lián)接構件的構造與上述實施例的構造不同。沒有描述的構造與第一實施例的構造相同。
在第一實施例中,在設備主體a1側處沒有設置離合器機構,聯(lián)接構件180能夠與正在旋轉的主體驅動構件100接合,并且聯(lián)接構件180與正在旋轉的主體驅動構件100分離。關于為此目的的具體構造,已經(jīng)通過聯(lián)接構件180能夠傾斜的構造得以實現(xiàn)。
將在本實施例中描述的聯(lián)接構造能夠在沒有如在第一實施例中那樣在設備主體a1側處設置離合器機構的條件下接合正在旋轉的主體驅動構件100以及與其分離。
圖55(a)是示出了根據(jù)本實施例設置于顯影盒b2的聯(lián)接構件280的透視圖。未示出顯影側蓋34。圖55(b)是示出了正組裝聯(lián)接構件280的狀態(tài)的透視圖。
聯(lián)接構件280構造成能夠在驅動輸入齒輪127內沿著聯(lián)接構件280的旋轉軸線l2的方向前進和收回。偏壓構件130布置在聯(lián)接構件280和驅動輸入齒輪127之間,并且聯(lián)接構件280被沿著軸線l2的方向一直偏壓向外側。設置于聯(lián)接構件280的旋轉力接收部280a1和280a2從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收驅動力(見圖8(a)至8(e))。此外,旋轉力傳遞部280c1和280c2通過將驅動力傳遞給驅動輸入齒輪127的旋轉力被傳遞部127d1和127d2而將驅動傳遞給顯影輥13。
外圓錐面280e設置在聯(lián)接構件280的末端側上。該部分與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末端面接觸(見圖8(a)至8(e))致使沿著軸線l2的方向收回至內側并且與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合。圓錐部280g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方式設置在外圓錐面280e的內側上,因此與主體側驅動構件100的末端面接觸致使沿著軸線l2的方向收回到內側并且以相同的方式與主體側驅動構件100分離。
根據(jù)上述構造,在沒有在設備主體a1側設置離合器機構的情況中,使得能夠接合正在旋轉的主體側驅動構件100以及與正在旋轉的主體側驅動構件100分離。
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也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方式設置。
圖56(a)是本實施例的正視圖,圖56(b)是沿著圖56(a)中的線a-a獲得的截面圖。
聯(lián)接構件280由偏壓構件130支撐而能夠沿著軸線l2的方向移動。設置于聯(lián)接構件280的圓筒外徑部280h(滑動部)能夠被滑動地支撐在驅動側顯影軸承136內的圓筒內徑部(滑動部)136h內。
如圖56(b)所示,圓筒外徑部280h(滑動部)和圓筒內徑部(滑動部)136h布置成沿著軸線l2的方向至少部分與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重疊。因此,能夠抑制由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產(chǎn)生的力產(chǎn)生的使得驅動側顯影軸承136扭轉的力矩,并且抑制關于滑動部280h和136h的變形影響。因此,能夠不妨礙聯(lián)接構件280沿著軸線l2的方向的前進和收回。
而且,將限定正交于偏壓構件130的偏壓方向l2的平面l2x。因此,由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的偏壓方向l4和平面l2x形成的角度θ優(yōu)選地介于﹣45°≤θ≤+45°之間(﹣45°或者更大而且+45°或者更小)。其它優(yōu)選范圍是﹣10°≤θ≤+10°之間(﹣10°或者更大而且+10°或者更小)。更加優(yōu)選的值為θ≈0°(0°或者基本為0°)。因此,能夠抑制偏壓構件130對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的偏壓力的影響。即,盡管聯(lián)接構件280從主體側驅動構件100接收傳動,但是偏壓構件130一直處于偏壓狀態(tài)中。此時,如果由偏壓構件130產(chǎn)生的力分量沒有顯著沿著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的方向作用,則對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71的影響減小,并且加壓力的準確度提高。
根據(jù)本實施例的聯(lián)接構件280的構造能夠應用于上述實施例中的任意一個,并且能夠如在本實施例中那樣實現(xiàn)偏壓方向l4和l2之間的關系。
<<第九實施例>>
將參照圖57(a)和57(b)描述已經(jīng)應用本發(fā)明的第九實施例。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其不具有限制部。沒有描述的構造與第一實施例的構造相同。
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盒b1不具有等效于第一實施例中的設置于驅動側顯影軸承436的限制部36b的等效構件。因此,在將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間隔開的情況中使用彈簧471的彈力。
作為扭力彈簧的彈簧471的一個端部通過被保持在驅動側顯影軸承436的接合部436d1和436d2之間而接合驅動側顯影軸承436,如圖57(a)和57(b)所示。另一方面,彈簧471的另一個端部通過被保持在驅動側接觸/間隔桿470的接合部470c1和470c2之間而接合驅動側接觸/間隔桿470。
圖57(a)是圖解了顯影輥13與未示出的感光鼓接觸的狀態(tài)的圖。驅動側接觸/間隔桿470的第一接觸面470a由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沿著n7的方向按壓,因此在壓縮彈簧471的狀態(tài)中,顯影輥13處于與感光鼓接觸的狀態(tài)中。此時,彈簧471的一個端部抵接接合部436d1,并且彈簧471的另一個端部抵接接合部470c1,因此驅動側接觸/間隔桿470經(jīng)由接合部470c1從彈簧471接收偏壓力。因此,能夠在顯影輥13和感光鼓之間保持適當?shù)慕佑|壓力。
圖57(b)是示出了顯影輥13與感光鼓間隔開的圖。驅動側接觸/間隔桿470的被分離部470g由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沿著方向n8按壓,致使彈簧471的一個端部抵接接合部436d2,并且彈簧471的另一個端部抵接接合部470c2。因此,彈簧471處于伸展超過其自然長度的狀態(tài)。
因此,彈簧471的彈性能夠用于使得驅動側顯影軸承436移動而沿著顯影輥13與感光鼓間隔開的方向移動。因此,顯影輥可以通過經(jīng)由使得彈簧伸展超過其自然長度而利用彈簧的彈力與感光鼓間隔開。
本實施例的構造能夠應用于上述實施例中的任意一個。
<<其它事項>>
注意的是,在上述實施例中,構造使得顯影盒b1或b2和鼓盒c分離。即,構造使得顯影裝置形成為與感光鼓10間隔開而且安裝到成像設備的設備主體/從成像設備的設備主體拆卸的盒、顯影盒b1或者b2。然而,上述實施例能夠應用于除了這些構造之外的其它構造。
例如,上述實施例中的每種構造均能夠應用于顯影盒b1或者b2和鼓盒c不會分離的構造。即,這可以是這樣的構造,其中,處理盒安裝到成像設備的設備主體/從成像設備的設備主體拆卸,通過將顯影盒b1或者b2(顯影裝置)可旋轉地連結到鼓盒c而構造所述處理盒。即,處理盒具有感光鼓10和顯影裝置。與實施例中的每一個相同,該處理盒具有第一可動構件120和第二可動構件121。
下文將描述處理盒的示例。圖49(a)和圖49(b)是從顯影輥13的旋轉軸線方向觀察的安裝到設備主體a2的處理盒bc的圖。圖49(a)圖解了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接觸的狀態(tài),圖49(b)圖解了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間隔開的狀態(tài)。
圖49圖解了作為設備主體a2的一部分的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設備主體a2的構造與在上述實施例中描述的設備主體a1相同,除了具有引導構件(未示出)以引導處理盒bc的安裝/拆卸并且沒有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0或者非驅動側擺動引導件81之外。自然,與設備主體a1中相同的非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1設置于設備主體a2的非驅動側。
處理盒bc主要具有:驅動側顯影軸承536,所述驅動側顯影軸承536作為顯影框架;感光構件支撐框架521和聯(lián)接構件180。驅動側顯影軸承536支撐顯影輥13、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和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2(未示出)。除了其具有由感光構件支撐框架521的槽521a可旋轉支撐的凸臺536a之外,驅動側顯影軸承536的構造與上述實施例中的驅動側顯影軸承36相同,因此將省略相同部分的細節(jié)。感光構件支撐框架521支撐感光鼓10。
驅動側顯影軸承536能夠因由槽521a支撐凸臺536a而以凸臺536a作為旋轉中心相對于感光構件支撐框架521旋轉。未示出的彈簧沿著顯影輥13與感光鼓10接觸的方向偏壓驅動側顯影軸承536,所述未示出的彈簧從其連接到感光構件支撐框架521。注意的是,槽521a可以是圓孔。
在處理盒bc安裝到設備主體a2的狀態(tài)中,感光構件支撐框架521由設備主體a2的未示出的定位部定位并且固定而不能移動。在驅動側處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第一接觸面70a由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按壓,因此驅動側顯影軸承536以凸臺536a作為旋轉中心逆時針旋轉,如圖49(a)所示。因此,顯影輥13能夠與感光鼓10接觸。
而且,在驅動側處,驅動側接觸/間隔桿70的被分離部70g由驅動側設備按壓構件150按壓,因此驅動側顯影軸承536以凸臺536a作為旋轉中心順時針旋轉,如圖49(b)所示。因此,顯影輥13能夠與感光鼓10間隔開。
因此,可以在上述實施例中的任意一個中形成用處理盒bc替換顯影盒b1或者b2的構造。
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并且能夠進行各種變型和修改。因此,為了公布本發(fā)明范圍,以下附權利要求。
本申請要求在2014年11月28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14-242577、在2014年11月28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14-242602、在2014年11月28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14-242578、在2014年11月28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14-242601和在2015年11月27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15-231356的權益,其全部內容在此以援引的方式并入本申請。
附圖標記
13:顯影輥
16:顯影容器
34:顯影側蓋
36:驅動側顯影軸承
46:非驅動側顯影軸承
70:驅動側接觸/間隔桿
71: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
72:非驅動側接觸/間隔桿
73:非驅動側顯影壓力彈簧
a1:設備主組件
b1:顯影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