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體排出方法、液體排出頭和液體排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通過將液滴排出到介質上而進行記錄的液體排出頭、液體排出裝置、液體排出頭盒和液體排出方法。
背景技術:
:作為用于排出如墨等液體的系統(tǒng),已經研制了一種液體排出系統(tǒng)(噴墨記錄系統(tǒng)),作為用于排出液滴的排出能量產生元件,可以獲得使用發(fā)熱元件(加熱器)的方法。圖10是示出用于氣泡噴射(bubblejet)(BJ)排出系統(tǒng)的一般的排出過程的示意圖,該氣泡噴射(BJ)排出系統(tǒng)采用防止氣泡與大氣連通的傳統(tǒng)的噴墨頭。應該注意,為了方便起見,在該情況下,通過形成有排出口的孔板向外部噴出的液體部分被稱為排出液體,而保留在排出口內的液體被稱為流路液體,以區(qū)分這些液體部分。首先,在圖l()的狀態(tài)(a)中,通過使加熱器通電在加熱器的表面處產生膜沸騰現象(圖l()的(b))。通過該膜沸騰產生的能量,迫使液體從形成有排出口的孔板的表面向外(圖l()的(c))。此時,在膜沸騰產生的能量的慣性力的推動下,加熱器附近的液體由于氣泡遠離加熱器移動。由于通過液體的該移動改變了氣泡和液體的界面狀態(tài),因此加熱器附近的氣體好像正在生長。然而,此時的狀態(tài)是與由加熱器產生的熱隔離的狀態(tài),并且熱未傳遞到氣泡,從而隨著氣泡生長,氣體的壓力減小。此外,慣性力還使排出的液體的量增大。當該液體的慣性力最終與伴隨氣體壓力減小的恢復力均衡時,氣泡停止生長,并且實現最大起泡狀態(tài)(圖l()的(d))。由于最大起泡狀態(tài)下的氣體部處于遠低于大氣壓的壓力,其后,開始消泡,并且周圍區(qū)域的液體被迅速吸引到一度被氣泡占據的空間(圖IO的(e))。根據伴隨消泡的流路液體的運動,還施加朝向加熱器吸引排出口附近的液體的力。由于該力的速度矢量的方向與飄浮的排出液體的速度矢量的方向相反,因此,在用作主液滴的球狀部與流路液體之間形成具有柱狀的液體(液柱),并且使該柱狀液體拉伸。結果,液柱部變得細長(圖IO的(f))。當消泡后經過一段時刻時,不能再保持液柱狀態(tài)的排出液體通過反抗液體的粘性而脫離,并且成為單獨的液滴(圖10的(g))。在產生液滴的該分散時,形成微小薄霧。最后,飄浮的液滴根據兩個液滴之間的速度差和液體的表面張力進一步分離,形成主液滴和副液滴(衛(wèi)星液滴)(圖l()的(h))。由于衛(wèi)星液滴飄浮到主液滴的后方,因此當衛(wèi)星液滴附著到紙面時,著落位置偏離主液滴的著落位置。這造成圖像品質的下降。圖12是示出通過噴泡式(bubblethroughjet)(BTJ)4非出系統(tǒng)來進行一般的排出過程的示意圖,該噴泡式(BTJ)排出系統(tǒng)采用傳統(tǒng)的噴墨頭,由此氣泡與大氣連通。流路的高度形成為比圖10中的BJ排出系統(tǒng)的流路的高度低。對于與圖10中的BJ排出系統(tǒng)的部分相同的部分將不再給出說明。在參照消泡過程(圖1.2的(e)至(g))時,在排出口內吸引彎月面的方式在墨流路的前方位置和墨流路的后方位置不同,使得彎月面變得不對稱(圖12的(f))。因此,當排出液滴與彎月面分離時,排出液滴的后尾端部彎曲(圖l()的(g))。從而,在彎曲尾部產生的衛(wèi)星液滴將沿偏離主液滴的軌跡的軌跡飄浮,并且著落在與主液滴的著落位置分離的位置。近年來,對于如攝影輸出等要求高清晰度圖像的噴墨打印機,優(yōu)選盡可能減少使圖像品質劣化的衛(wèi)星液滴的形成。關于用于減少衛(wèi)星液滴的形成的過程,例如,如日本特開平10-235874號公報中所述,已知減小飄浮液滴的尾部(墨尾部)的長度。在日本特開平10-235874號公報中還公開了排出口之間的間隔部分地減小以增大彎月面力(meniscusforce),由該彎月面力減小排出口處的液面的波動,并且縮短飄浮液滴的尾部。
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然而,基于以下假設設置日本特開平10-235874號公4艮中的配置使用大于用于如攝影輸出頭等高圖像品質頭的排出口的尺寸,并且待排出的液滴的尺寸也大。對于如攝影輸出頭等排出微小液滴的頭,當采用日本特開平10-235874號公報中的配置時,液滴分離機質與傳統(tǒng)的分離機質相比基本上沒有改變,并且可以通過切割尾部獲得的值(液滴長度)是至多大約rnim,盡管該值取決于排出速度。也就是說,根據日本特開平1()-235874號公凈艮中的配置,當排出量大時,如在傳統(tǒng)的情況中那樣,獲得一定程度的衛(wèi)星液滴減少效果。然而,當排出量水平與用于獲得上述攝影品質的頭對應的頭的排出量水平一樣小時,幾乎不能獲得衛(wèi)星液滴減少效果。因此,本發(fā)明人認為為了進一步縮短尾部的長度,以減少衛(wèi)星液滴,4非出液體的分離時刻應該充分才是前。也就是i兌,在從排出口向外伸長的排出液體與排出口內的液體分離期間,排出液體的頭部持續(xù)向前。從而,排出液體與排出口中的液體分離的時刻越早,飄浮液滴的尾部越短。從該觀點看,優(yōu)選排出液體的分離時刻前移到消泡過程的中間。然而,在仿效傳統(tǒng)的分離機質的情況下,難以使排出液體的分離時刻4是前。解決問題的方式作為用于解決上述問題的方式,根據本發(fā)明,一種液體排出頭,其中,通過從能量產生元件向液體施加能量而從排出口排出液體,該排出口在排出口的沿液體排出方向的截面中包括至少一個突起,該突起是凸狀并且形成在排出口內;用于保持液面的第一區(qū)域,當液體從液體口排出時所述液面與伸長到排出口外部的柱狀液體連接;以及第二區(qū)域,該第二區(qū)域沿與液體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排出口中的液體,并且第二區(qū)域的流阻低于第一區(qū)域的流阻;第一區(qū)域沿突起的凸出形成方向形成,第二區(qū)域形成在突起的兩側。此外,一種液體排出頭,其中,通過從能量產生元件向液體施加能量經排出口排出液體,該排出口在排出口的沿液體排出方向的截面中包括等吁或者小于三個的凸狀突起,該突起是凹狀的并且位于排出口內;當xi表示突起的沿突起的凸出形成方向的長度,而X2表示突起的根部的沿突起的寬度方向的寬度時,滿足1.6蘭(X2/xi)〉0。此外,一種液體排出頭,其中,通過從能量產生元件向液體施加能量而通過排出口排出液體,該排出口在排出口的沿液體排出方向的截面中包括等于或者小于兩個的突起,該突起是凸狀的并且位于排出口內;當在排出口的沿液體排出方向的截面中,H表示沿突起的凸出形成方向從突起的前端到排出口的外邊緣的距離,L表示排出口的最大直徑,a表示突起的半寬,M表示排出口的假想外邊緣的最小直徑時,建立MgL-a)/2>H;排出口的截面中的突起的前端具有帶曲率的形狀,或者具有帶垂直于突起的凸出形成的方向的直線部的形狀。本發(fā)明的液體排出方法,其中,通過從能量產生元件向液體施加能量而從排出口排出液體,該方法包括驅動液體通過排出口,使得柱狀液體從排出口向外伸長,在排出口的沿液體排出方向的截面中,該排出口包括第一區(qū)域和多個第二區(qū)域,第二區(qū)域的流阻低于第一區(qū)域的流阻;在第一區(qū)域中保持與伸長到排出口外部的柱狀液體連接的液面,同時,沿與所述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排出口中的液體;在第一區(qū)域中保持液面時,從第一區(qū)域中的液面分離伸長到排出口外部的柱狀液體,從排出口4非出液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如上所述,根據本發(fā)明,伸長到排出口外部的排出液體與保留在排出口中的液體分離的時刻可以顯著地提前,并且能夠更大地減少使圖像品質劣化的衛(wèi)星液滴和薄霧。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典型實施例的說明,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特征將變得明顯。圖1A、圖1B和圖1C是可適用于本發(fā)明的液體排出頭的噴嘴的剖視圖,并且是分別示出從排出口觀察的加熱器和流路的形狀、以及排出口的形狀的圖。圖2是示出沿圖1B中的線A-A截取的頭剖視圖中的排出過程的圖。圖3是示出沿圖1B中的線B-B截取的頭剖視圖中的排出過程的圖。圖4是示出圖2和圖10中的液柱粗度的最小直徑與排出過程之間的關系的圖。圖5A、圖5B和圖5C是示出可適用于本發(fā)明的液體排出頭的排出口形狀的示意圖,其中,分別是形成一個突起、形成三個突起、沿圓形排出口形成兩個突起的圖。圖6A、圖6B和圖6C是示出使用圖1A、圖1B和圖1C中的頭的液體排出的示意圖。圖7是示出可適用于本發(fā)明的液體排出裝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立體圖。圖8示出安裝在可適用于本發(fā)明的液體排出記錄裝置上的合圖9A和圖9B是可適用于本發(fā)明的液體排出頭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立體圖以及排出口的放大圖。圖IO是示出采用傳統(tǒng)的圓形排出口的BJ排出系統(tǒng)的排出過程的圖。圖11A、圖11B、圖11C、圖11D、圖11E和圖11F是示出用于制造可適用于本發(fā)明的液體排出頭的過程的示意圖。圖12是示出采用傳統(tǒng)的圓形排出口的BTJ排出系統(tǒng)的排出過程的圖。圖13是示出沿垂直于突起的方向觀察的根據一個實施例的BTJ排出系統(tǒng)的排出過程的圖。圖14是示出從突起方向觀察的根據實施例的BTJ排出系統(tǒng)的排出過程的圖。圖15是示出用于本實施例的示例的頭的示意圖。圖16A和圖16B是示出根據實施例的示例的頭的示意圖。圖17是可適用于本實施例的排出口的示意圖。圖18A和圖18B是用于比較例中的排出口的示意圖。圖19A和圖19B是用于比較例中的排出口的示意圖。圖2()是示出本實施例的突起和形成在突起之間的液體的運動的示意圖。圖21A和圖21B是示出比較例中的突起和形成在突起之間的液體的運動的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在本說明書中,"記錄"表示形成如圖形等有意義的信息。另外,不管是否有意義,并且不管信息是否可視以便視覺上可覺察,"記錄"包括通常在記錄介質上形成圖像、設計、圖案等。此外,"記錄,,還包括通過將液體施加到介質來處理介質的情況。此外,"記錄介質"不僅表示一般的記錄裝置使用的紙,而且廣義上表示如布、塑料膜、金屬板、玻璃、陶瓷、木材或者皮革等可以接收墨的介質。此外,"墨,,或者"液體"表示將被施加到記錄介質以形成圖像、設計、圖案等的材料。此外,還包括用作處理劑以處理記錄介質、或者凝固施加到記錄介質的液體或者防止液體溶解的液體。"流阻"表示液體運動的容易程度,例如,由于在狹窄部分內液體不容易運動,因此流阻增加,而由于在寬闊部分內液體容易運動,因此流阻減小。假定認為在本說明書中使用的如平行、垂直和直線等術語包含與制造誤差大約等同的范圍。關于液體排出裝置圖7是示出可適用本發(fā)明的液體排出頭、以及作為采用該液體排出頭的液體排出裝置的示例性的液體排出記錄裝置(噴墨打印機)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立體圖。液體排出記錄裝置在殼體1008中包括輸送單元1()3(),該輸送單元1030沿箭頭P所示的方向間歇地輸送作為記錄介質的薄片1()28。另外,液體排出記錄裝置包括記錄單元l()l(),其平行于方向S移動,該方向S與輸送薄片1028的方向P垂直,并且液體排出頭被設置于該記錄單元1010;以及移動驅動部1006,其用作使記錄單元1010往復移動的驅動部件。輸送單元1030包括彼此平行并且相對布置的一對輥單元1022a禾口1022b以及一只十舉昆單元1024a禾口1024b;以及馬區(qū)^/4卩1020,其驅動這些輥單元。當驅動部1020運轉時,薄片102S^皮壽昆單元1022a禾口1022b以及專昆單元1024a禾口1024b夾著并且沿方向P間歇地輸送。牙多5力馬區(qū)^7告P1006包才舌帶1016禾口電動才幾1018。帶1()16It^免以預定間隔裝配在轉軸上、從而彼此相對的皮帶輪1026a和1()26b,并且?guī)?016被定位成與輥單元1022a和1022b平行。電動機1018使帶1016沿向前方向和相反方向移動,該帶1016與記錄單元l()10的滑架構件1010a聯接。當電動機1018運轉并且沿箭頭R所示的方向轉動帶1016時,滑架構件1010a沿箭頭S所示的方向移動預定距離。此外,當沿與箭頭R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帶1()16時,滑架構件l()l()a沿與箭頭S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預定距離。此夕卜,在用作滑架構件l()l()a的原始位置的位置處,用于進行記錄單元101()的排出回收處理的回收單元1026與記錄單元1()10的墨排出面相對布置。記錄單元IOIO包括可拆卸地設置到滑架構件l()l()a的盒1012。對于如黃色、品紅色、青色和黑色等各顏色,分別準備盒1012Y、皿2M、皿2C和1012B。關^f"圖8示出可以安裝在上述液體排出記錄裝置上的示例盒。本實施例的盒1012是串行型(serialtype),主要部分由液體排出頭1()()和保持如墨等液體的儲液器1()01構成。形成有用于排出液體的多個排出口32的液體排出頭l()()與稍后將說明的各實施例對應。通過液體供給通路(未示出)將如墨等液體從儲液器1()01導入到液體排出頭100的公共儲液室。對于本實施例的盒1012,液體排出頭100和儲液器1001—體地形成。然而,可以采用儲液器1001可被連接到液體排出頭IOO、從而可以更換的結構?,F在將說明可安裝在上述液體排出記錄裝置上的液體排出頭。液體排出頭的結構圖9A是具體地示出可適用于本發(fā)明的液體排出頭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立體圖,未示出例如用于驅動發(fā)熱元件的電布線。圖9A中的箭頭S表示在液體排出頭排出液滴的記錄操作期間,該液體排出頭與記錄介質相對于〗皮此移動的方向(主掃描方向)。在本實施例中,如圖7所示,示出在記錄操作期間液體排出頭相對于記錄介質移動的例子。基板34包括向流路供給液體的供給口33,該供給口33是長槽狀的通孔。在供給口的沿長度方向的兩側,以6()0dpi的間隔將作為熱能產生部件的發(fā)熱元件(加熱器)31布置成列,并且以Z字方式定位該列,從而獲得1200dpi。流^各壁36和具有排出口32的排出口板35被設置到基板34作為用于形成流路的流路形成構件。排出口的形狀將通過采用圖1A、圖1B和圖1C說明可適用于本發(fā)明的排出口的形狀。圖1A是噴嘴的剖視圖,圖1B是加熱器和流路的形狀的圖。圖1C示出4非出口的形狀。如圖1C所示,本發(fā)明的排出口的形狀具有以下特征在排出口中相對于外邊緣向內形成至少一個突起。該突起對稱地形成,并且排出口的最小直徑H形成在突起之間的間隙處。突起的寬度或者突起之間的間隙成為高流阻區(qū)域55,該高流阻區(qū)域55是流阻比排出口的其它部分的流阻顯著提高的第一區(qū)域。并且在高阻區(qū)域55的邊界處的兩側(突起的兩側位置),低流阻區(qū)域56被設置為第二區(qū)域。本發(fā)明點是在高流阻區(qū)域與低流阻區(qū)域之間存在足夠的流阻差。因此,優(yōu)選局部地布置突起,并且優(yōu)選低流阻區(qū)域中的流阻不如未形成突起時的流阻高。只要采用該結構,對于排出口的外邊緣,就可以采用如圓、橢圓或者四邊形等任意形狀。圖9B是示出圖9A中的示例排出口的放大圖。一般地,因為由通過同一排出口排出的液滴在記錄介質上形成行,因此由于液滴著落在紙面上的偏移位置而導致出現圖像品質的下降。也就是說,沿與頭掃描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液滴的位置偏移對圖像品質的影響比沿頭掃描方向S的液滴的位置偏移對圖像品質的影響大。在圖9B所示的具有一對突起的排出口形狀的情況下,當突起不對稱地形成時,由于突起的形狀、特別是突起的長度的偏差(variance),已經著落的液滴沿突起延伸的方向(圖9A和圖9B中的方向S)偏移。從而,優(yōu)選排出口中的突起被布置成與頭的主掃描方向S平行。利用該配置,可以減小由于突起形狀的偏差對圖像品質的影響。此外,對于全行(full-lme)頭使用寬度等于或者大于記錄介質的寬度的頭進行記錄的情況,由于與上述相同的原因,優(yōu)選沿主掃描方向(在頭排出液滴的記錄纟喿作期間頭與記錄介質相對于4皮此移動的方向)形成突起。此夕卜,優(yōu)選對排出口面(與記錄介質相對的面)35a進行防水處理,并且優(yōu)選突起的排出口面?zhèn)仁峭範畹耐黄稹S捎诜浪畬有纬稍谂懦隹诿婧屯黄鸬呐懦雒鎮(zhèn)龋虼?,更順利地分離待排出的液體的后部。關于排出原理為了減少如上所述的衛(wèi)星液滴,縮短液滴的,人前端到后端的長度應該是有效的。從而,在本發(fā)明中,對液滴采用新的分離機質,以使液滴分離的時刻提前。將通過使用排出過程圖說明該排出原理。BJ排出的例子圖2是本實施例的排出過程的圖。圖2示出氣泡不與大氣連通的氣泡噴射(BJ)排出系統(tǒng)的排出狀態(tài)。圖2的(a)至(g)是沿圖1B中的線A-A截取的頭剖視圖,而圖3的(a)至(g)是沿圖1B中的線B-B截取的頭剖視圖。圖2中的(a)至(g)的各步驟對應于圖3中的(a)至(g)的各步驟。首先,由于從圖2中的(a)的狀態(tài)到圖2中的(d)的最大起泡狀態(tài)的氣泡生長過程與傳統(tǒng)情況的氣泡生長過程相同,因此無需對其進行說明。圖2中的(d)的最大起泡狀態(tài)中的氣泡已經生長到排出口的內部。其后氣泡的體積減小,并且周圍液體被迅速吸引到氣泡曾經所處的位置。因為該運動,同樣在排出口內,液體朝向加熱器返回。然而,由于排出口的形狀如圖1C所示,因此,從未形成突起的位置、即低流阻部自動地吸引液體。此時,形成在排出口的內側面的內壁與柱狀液體之間的低流阻部中的液面朝向發(fā)熱元件極大地收縮呈凹狀。另一方面,此時,液體試圖保留在突起之間的部分、即高流阻部中。從而,如圖2中的(e)所示,排出口內的排出口的開口端附近的液體保留,使得液面(液膜)僅在突起之間的高流阻部中延伸。也就是說,在高流阻區(qū)域(第一區(qū)域)中保持與伸長到排出口外部的柱狀液體連接的液面,此外,在多個低流阻區(qū)域(第二區(qū)域)中,排出口內的液體被吸引到加熱器。作為結果狀態(tài),液面極大地下降,在排出口內的多個(本實施例中是兩個)低流阻部中形成凹狀。對于柱狀液體(液柱)52獲得的該狀態(tài)是如圖6A、圖6B和圖6C所示的三維狀態(tài)。此時,保留在突起之間的高流阻部中的液體量比根據柱狀液體的直徑確定的液體量少,由突起4吏液柱部分地變細,并且形成"收縮部"。這里,圖6A是示出從垂直于突起的方向觀察的液柱的狀態(tài)的模擬的立體圖。圖6B是示出液柱的"收縮部"的模擬的放大立體圖。沿圖6A和圖6B中的兩個方向說明由突起的上部形成在液柱的才艮部處的"收縮部"。其后,在突起之間的高流阻區(qū)域中保持與伸長到排出口外部的液柱連接的液面(液膜),并且在突起的上部處的形成于高流阻區(qū)域中的液柱的收縮部中進行伸長到排出口外部的液柱的分離(圖6C)。由于按照該時刻分離排出的液體,因此分離時刻可以被調整成比傳統(tǒng)時刻早1至2psec以上發(fā)生。也就是說,假定液滴的排出速度是15m/sec,則尾部的長度減小15~30)im以上。此時,幾乎不對突起之間的液體施加伴隨消泡將液體吸引到加熱器的力。因此,與傳統(tǒng)的情況不同,速度矢量不表示與飄浮的排出液滴的速度矢量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并且液滴后端的速度比傳統(tǒng)的速度充分地快。此外,不會出現排出液體的液柱部伸長和基本上細長的現象,結果,順利地分離排出液體。并且顯著地抑制分離排出液體(液柱)時通常出現的薄霧。然后,由于表面張力,飄浮液滴的后端成為^M犬,并且#皮分成主液滴和副液滴(衛(wèi)星液滴)。應該注意,當液滴后端的-速度與前端的速度之差非常小時,被分離的衛(wèi)星液滴在飄浮期間或者在紙面上結合,防止形成細長的基本上分離的衛(wèi)星液滴。圖4是示出本發(fā)明的排出過程的圖2(線P)中和示出傳統(tǒng)排出過程的圖10(線Q)中的液柱粗度的最小直徑與排出步驟之間的關系的圖。應該注意,液柱粗度的最小直徑是指在迫使通過排出口排出的液柱中,除了用作主液滴的球狀部外,沿排出方向具有最小截面的部分的直徑。此外,沿水平軸的(d)至(g)對應于圖2和圖IO中的各步驟。在圖4中,因為通過將傳統(tǒng)的圓形排出口分割成兩個半圓部分并且在半圓部分之間插入突起來形成本發(fā)明的排出口,從而與傳統(tǒng)的排出口相比,排出口的最大直徑增加,因此初始液柱的粗度不同。如上所述,根據傳統(tǒng)的配置,隨著時刻流逝,液柱粗度的最小直徑以幾乎穩(wěn)定的速率減小。另一方面,根據本發(fā)明的配置,發(fā)現在消泡過程期間,由于得到液柱粗度的最小直徑所需的時刻導致變化率突然改變。如上所述,這很可能是因為,由于伴隨消泡吸引部分彎月面,因此與由突起保持的液柱接觸的液體量突然減少,并且在液柱的^f艮部形成收縮部。從而,在步驟(e),感覺到液柱的粗度變得極小,排出液體的分離時刻提前并且發(fā)生分離的時刻的比傳統(tǒng)時刻早。BTJ4非出的例子圖13是本實施例的氣泡與大氣連通的BTJ(噴泡式)的排出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13的(a)至(g)是從垂直于突起的方向截取的頭剖視圖,圖14的(a)至(g)是從突起的方向截取的頭剖視圖。圖13中的步驟(a)至(g)對應于圖14中的步驟(a)至(g)。將省略與上述BJ排出系統(tǒng)對應的部分的說明。作為進行BTJ的條件,與先前的BJ例子相比,僅需減小從加熱器到排出口的距離OH(至20~30fim)(圖1A、圖1B和圖1C)。從而,氣泡進一步向上(排出口方向)生長(圖13的(d)),彎月面進一步向排出口內部縮回,并且與噴嘴中的氣泡連通(圖13的(f))。這樣,在低流阻區(qū)域中,彎月面容易縮回,并且在較早的時刻準備液膜在突起之間延伸的狀態(tài),并且液滴的分離時刻提前。此外,如圖12所示,在不具有突起的傳統(tǒng)排出口的使用狀態(tài)的情況下,排出液滴的尾部的后端彎曲,并且衛(wèi)星液滴沿著偏離主液滴的4九跡的4九跡飄浮。然而,當如本實施例那樣形成突起時,與傳統(tǒng)的BTJ相比,不僅能夠獲得排出液滴的分離時刻提前以及尾部縮短的效果,而且能夠產生分離時防止圖12的(g)所示的尾部彎曲的效果。這是因為,如圖13和圖14所示,在排出口的突起之間進行液滴的分離,從而總是在排出口的中央進行液滴分離。因此,保持排出液滴的飄浮軌跡的直線性,并且可以防止衛(wèi)星液滴的產生以及圖像的劣化。關于突起的形狀現在將更加詳細地說明用于本發(fā)明的突起的優(yōu)選形狀。這里,突起的形狀表示當從液體排出方向觀察排出口時得到的突起的形狀,即排出口沿液體排出方向的截面形狀。圖17示出本實施例中的排出口的形狀。為了適當地形成上述高流阻區(qū)域55和低流阻區(qū)域56,優(yōu)選低流阻區(qū)域中的最短部分的長度W大于由突起形成的最短距離(突起間的間隙)。應該注意,當突起的數量是兩個以下時,并且當除了具有曲率的前端部和根部之外,突起的寬度基本上相同時,滿足M^(L-a)/2>H,其中,M表示當未形成突起時排出口的外邊緣的最小直徑(在如本實施例那樣的兩個突起的情況下,是從一個突起的根部到另一個突起的根部的距離。在一個突起的情況下,是從突起的根部到對應邊緣的距離);L表示排出口的最大直徑;a表示突起的半寬;H表示沿突起的凸出方向從突起的前端到排出口的邊緣的距離。然后,在排出口的半圓部分的面積與突起之間的面積之間獲得適于本發(fā)明的排出方法的平衡(balance)。更優(yōu)選地,IV^(L-a)。此外,突起間的間隙H大于(),并且當在突起之間保持液膜時,提供本實施例的排出系統(tǒng)。圖17中的X表示突起區(qū)域。突起區(qū)域X是由下面的兩邊形成的矩形或正方形沿突起在噴出口的內部延伸的方向(突起的凸出方向)的突起的長度(xi:從突起的根部到前端的長度);以及沿突起的寬度方向的突起的根部的寬度(X2:從突起的根部上的彎曲點穿過突起的根部到相反側的彎曲點的直線距離)。當用于X2的彎曲點不清楚時,從噴出口的外周到突起的根部的切線的兩個點被認為是彎曲點。在本實施例中,由于突起位于(Xx2/x《1.6的范圍中,因此可以增加用于保持突起之間的液面的力,并且可以在排出口的表面附近適當地保持突起之間的彎月面直到液滴分離的瞬間,并且可以減小尾部的長度。此外,由于建立了M^(L-X2)/2〉H的范圍,因此排出口的半圓部分的面積與突起之間的面積之間的平衡更適于進行本發(fā)明的排出方法。在本發(fā)明中,由于在突起之間形成并保持液膜,因此,在形成液柱后的早期階段,在液膜的靠近排出口表面?zhèn)惹袛嘁褐⑶以撘褐鵡皮作為液滴排出。乂人而,4非出液滴的/晃部變短。也就是說,在突起之間保持液膜直到液滴分離的瞬間是重要的,突起的前端形狀應該形成為容易保持形成在突起之間的液膜(容易保持表面張力)是必要的。圖2()是用于說明在根據本實施例的氣泡收縮過程中排出口內的液體運動的示意圖。本實施例的排出口采用以下形狀形成半圓部分并且在半圓部分之間插入突起。因此,在氣泡收縮過程中,向圖2()所示的低流阻區(qū)域施加力,^v而如白色所示,彎月面以半圓狀向加熱器側下降,并且如陰影所示趨于保持突起之間的液膜。此外,在突起的兩側設置直線部,由于直線部彼此平行,因此低流阻部處的彎月面趨于以半圓狀下降得更多。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已經示出突起的前端具有曲率的例子;然而,突起的前端可以是具有垂直于突起的凸出方向的直線部的形狀,例如突起的前端可以是四邊形,而仍然獲得本實施例的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突起以及排出口的形狀,因此,如圖6B和圖6C中的模擬所示,用于保持突起之間的液膜的力高。在圖6B中的形成液柱期間,以及圖6C中的液柱與液膜分離并飄浮之后,在突起之間保持液膜。因此,液柱與液膜分離的位置靠近排出口的表面,從而可以縮短待排出的液滴的尾部長度,這導致衛(wèi)星液滴的減少。另外,如圖1A中的剖視圖所示,由于彎月面的位置的對稱性以及噴出的穩(wěn)定性,優(yōu)選噴出口的沿液體噴出方向的中心軸線垂直于噴出口的表面和能量產生元件。在排出口部的中心軸線不垂直于排出口的表面或者發(fā)熱元件的情況下,在排出口部中的彎月面位置朝向發(fā)熱元件移動的氣泡收縮階段,彎月面位置顯著地不對稱,不能充分地獲得本發(fā)明的效果。比較例的突起形狀圖18A、圖18B、圖19A和圖19B示出比較例的突起的形狀。圖18A中的排出口是通過連接兩個圓設置的形狀。排出口的長邊被定為2().0jLim,而短邊被定為4.5|iini。對于圖18A中的由虛線四邊形表示的突起區(qū)域X,Xl(朝向排出口的中心的方向)被認為是2.9pm,而X2(突起根部的寬度)被認為是9.8pm。x2/Xl=3.4。圖18B示出排出模擬,該排出模擬對應于圖3中的(e)與(f)之間的某一時刻、或者圖14中的(e)與(f)之間的某21一時刻。參照圖18B,在液柱與排出口中的液體分離之前,突起之間的液體的保持開始^C壞,液柱的待切割的一部分向排出口中的加熱器側下降。因此,待排出的液滴的尾部長度沒有本實施例提供的形狀的尾部長度短,這導致衛(wèi)星液滴的產生。這是因為以下原因。由于圖18B中的突起靠近前端突然變尖,并且前端的形狀是帶尖的,因此,當氣泡收縮而將排出口中的液體向加熱器側吸收時,向彎月面施加與本實施例中的力不同的力。在氣泡收縮期間,墨隨著靠近排出口的內壁而緩慢地向加熱器側移動。從而,如圖21A中的陰影部分所示,沿著排出口內側保留液體,并且如白色部分所示,在排出口的中央施加力以使彎月面以連接兩個圓狀的形狀下降。從而,突起之間的液體向加熱器側吸引,并且難以在突起之間保持液體。另一方面,對于圖19A所示的排出口,突起的形狀非常平緩。排出口的長邊被定為2().6pm,而短邊被定為7.7|LLm。對于圖19A中的由虛線四邊形表示的突起區(qū)域X,xi(朝向排出口中心的方向)被認為是2.2pm,而X2(突起根部的寬度)被認為是8.2^im。x2/Xl=3.7。圖19B示出排出模擬,該排出模擬對應于圖3中的(e)與(f)之間的間隔、或者圖14中的(e)與(f)之間的間隔。在圖19B中與圖18B中一樣,在液柱與排出口中的液體分離之前,突起之間的液體的保持開始石皮壞,液柱的待切割的部分向排出口中的加熱器側下降。因此,待排出的液滴的尾部長度沒有本實施例提供的形狀的尾部長度短,這導致衛(wèi)星液滴的產生。這是因為,當氣泡收縮而將排出口中的液體向熱器側吸收時,向彎月面施加與本實施例的力不同的力。由于圖19B中的突起非常平緩,因此,在保持液體的高流阻部和使彎月面向加熱器側下降的低流阻部之間幾乎沒有差別。從而,在氣泡收縮期間,如圖21B中的陰影部分所示,沿著排出口內壁保留液體,并且如白色部分所示,在排出口的中央部施加將液體向加熱器側吸引的力,使得難以在突起之間保持液體??蛇m用于本發(fā)明的排出口的其它形狀接著,在本實施例中,圖15、圖16A和圖16B示出從垂直于加熱器面的方向觀察的例子。圖15中的頭結構是為兩段排出口形成突起的形狀。第一排出口5形成為與加熱器上方的流路5連通;比第一排出口小的第二排出口6形成在第一排出口5上方;突起10形成在第二排出口6上。由于第一排出口大,因此可以抑制待排出的液體的阻塞,并且可以通過第二排出口形成微小液滴。此外,可以在第二排出口的突起處減小排出液體的尾部,另外,由于包括具有小流阻的第一排出口部,因此改進了排出效率。此外,由于噴嘴的向前阻力減小,因此氣泡容易在排出口中向上生長,并且在氣泡收縮期間,可以用較大的力在噴嘴中吸引彎月面,從而可以較早地準備液膜在突起之間延伸的狀態(tài),液滴的分離時刻4是前。圖16A和圖16B是示出錐狀突起的圖。在圖16A中,沿排出方向線性地形成排出口,并且突起為錐狀,,人而沿排出方向變窄。在圖16B中,排出部與突起為錐狀,從而沿排出方向變窄。由于通過采用該形狀使沿排出方向的阻力減小,因此可以獲得與上述兩段排出口提供的效果相同的效果,并且產生排出效率的增加和液滴分離時刻的減小的效果。此外,在圖16B中,排出口和突起可以采用相同的錐角;然而,優(yōu)選突起沿排出方向的錐度更大。當突起間的間隙在排出口的上側(靠近排出口板的表面的一側)比在下側(加熱器側)窄時,保持在突起之間的液體的表面能量趨于增加。液膜很少向下移動到突起間的間隙增加的下側,并且容易保持在上側。因此,作為效果,待排出的液體容易在靠近排出口板的表面的位置處分離,并且使待排出的液滴的尾部縮短。在任一情況下,考慮到彎月面的位置的對稱性以及噴出的穩(wěn)定性,優(yōu)選噴出口的沿液體噴出方向的中心軸線垂直于排出口的表面和能量產生元件,并且優(yōu)選兩^1狀和錐狀都關于排出口部的中心軸線對稱。此外,突起的數量不限于兩個,并且還包括如圖5A所示的一個突起的情況或者如圖5B所示的三個突起的情況。當突起的數量是一個時,突起間的間隙H表示從突起的前端到排出口的外邊緣的最短距離。此外,突起可以比將形成排出口的構件薄。此外,當存在多個突起時,可以為這些突起設置不同的尺寸。形成太多的突起不是優(yōu)選的,因為排出口的形狀變復雜,并且容易發(fā)生液體的阻塞。液體排出頭的制造方法只要基板34可以用作流路形成構件的一部分,并且可以起到發(fā)熱元件、流路、排出口板等的支撐構件的功能,其材料就不受特別限制,可以采用例如玻璃、陶瓷、塑料或者金屬。在本實施例中,采用Si基板(晶片)作為基板34??梢酝ㄟ^使用激光束形成排出口,或者還可以采用如MPA(鏡面投影對準曝光器)等曝光裝置,來利用感光樹脂作為排出口板35以形成排出口。此外,通過如旋轉涂覆等方法在基板34上形成流路壁36,并且墨流路壁36和排出口板35可以作為一個構件同時獲得。或者,可以通過平版印刷術使排出口圖案化。圖11A、圖11B、圖11C、圖11D、圖IIE和圖l].F是示出用于本實施例的頭制造處理的示意圖。制備安裝有驅動電路和加熱器31的基板34(圖IIA)。將感光樹脂涂布到圖HA中的硅基板34,進行曝光、顯影以使用作流路的部分38圖案化(圖IIB)。然后,成為流路壁和排出口板的感光樹脂36被涂布成覆蓋用作流路的部分38(圖IIC)。對感光樹脂36進行曝光和顯影以使包括凸狀突起10的排出口32具有圖案(圖IID)。通過采用各向異性蝕刻技術,即采用由于硅的結晶定向造成的蝕刻速度的差異,從硅基板34的流路形成面的相反側形成墨供給口33(圖11E)。最后,通過溶劑溶解位于流路部的感光樹脂38,被溶解部分成為墨流路,從而完成中空的頭(圖IIF)。對于這樣獲得的頭部,進行電安裝,形成從墨盒向頭部供給墨的供給路徑,并且設置冬合入jel。為了證實本發(fā)明的效果,在以下實施例中制造具有各種結構的頭,并且對各個頭進行評價。實施例1、比4交例1在本實施例和本比較例中,通過頻閃攝影術觀察排出液體的狀態(tài),并且測量分離排出液體所需的時刻以及排出液體剛分離后從液滴的前端到后端的液滴的長度。應該注意,排出液體的分離時間段被認為是從向加熱器施加電壓直到液柱與液膜分離的時刻。調整加熱器的通電時刻,使得獲得13m/s的排出速度。墨的物理屬性值是粘度二2.1cps、表面張力=3()dyn/cm以及密度二1.06g/cm3。衛(wèi)星液滴的數量是在一次排出中觀察到的衛(wèi)星液滴的數量的l()個樣本的平均值。此外,還測量變成薄霧的粒子數。在下表1中示出實施例1和比較例1的頭的結構以及測量結果。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6</column></row><table>在排出口內,一對突起io形成為在排出口的沿排出方向的截面中,突起的前端指向排出口的重心,并且連接前端的直線通過排出口的中心。在突起區(qū)域x中,突起的沿突起的凸出方向的長度Xi等于突起長度b。在沒有突起的情況下,排出口的實際邊緣的最小直徑M表示從一個突起的根部到另一突起的根部的距離,并且等于表中的排出口的直徑cp。排出口的最大直徑L是由突起寬度a加上表中的cp的值獲得的值。排出口的最小直徑H表示突起之間的間隙,并且是通過從cp的值中減去bx2的值而獲得的值。關于突起寬度a與突起區(qū)域X2的關系,由于通過照相平版印刷術曝光使突起的根部延伸,因此突起區(qū)域X2比突起寬度a長幾《敬米。在本實施例中,X2/X!二().8并且X1^X2。如圖1A、圖1B和圖1C所示,流路5的高度h是14^m。從作為發(fā)熱元件的加熱器31到排出口板35的表面的距離(OH)是2rnim。布置在產生氣泡的氣泡室中的每一個加熱器31的尺寸均是17.6xl7.6^m。每一個排出口的長邊L是19.6pni。排出口的實際外邊緣的短邊M、即從一個突起l()的根部到另一突起的根部的距離是16.6pm。突起的長度b是5.9pm,突起的半寬a是3|tim,以及從一個突起的前端到另一突起的前端的距離H是4.2pm。突起10的前端具有2.2pm的曲率直徑R,并且是圓形的。排出量是大約5.4ng。應該注意,突起與排出口板一樣厚。排出口具有使得直徑cp為16.6]Lim的圓,皮分割成兩個半圓部分,并且在半圓部分之間插入突起的形狀。調整供給到加熱器的電力,從而獲得13m/s的液滴排出速度,并且進行該頭的排出。作為比較例l-l的頭,采用直徑cp為16.6pm的圓形排出口。其它結構與實施例l的其它結構相同。排出量是5.8ng。根據比較例l-l的頭,排出液體的分離時刻是llpsec,而在實施例l中需要8.5psec,在實施例l中顯著地減小了直到排出液體分離的時刻。實施例l中的液滴的長度是117ium,而對于比專交例l-l的頭的液滴的長度是156pm。這表示液滴長度的減小值等于或者大于排出液體的分離時間引起的差值(排出速度x分離時刻差值13m/sx(llpsec-8.5psec)=32.5|Lim)。此時,實施例l中的衛(wèi)星液滴的數量平均是l.l,而對于比較例l-l的頭,衛(wèi)星液滴的數量平均是3。此外,當測量變?yōu)楸§F的粒子數時,在實施例1中是15,而對于比較例1-1的頭是3800。從上述結果明顯看出,與比較例l-l相比,本實施例的結構顯著減少了衛(wèi)星液滴的數量。此外,為了證實本發(fā)明的衛(wèi)星液滴減少效果,比較例l-2示出以下示例排出口其具有與實施例l的排出速度不同的排出速度,但是具有基本上相同的液滴長度,并且采用直徑是13pm的圓作為排出口的形狀。此時的排出量是3ng。通過比較例l-2中的頭,排出液體的分離時刻是l()psec,液滴的長度是116pm并且衛(wèi)星液滴的數量是2.2。當本實施例與比較例1-2比較時,發(fā)現盡管尾部的長度幾乎27相等,但是對于本實施例的頭,衛(wèi)星液滴的數量少。這表明即使當通過減小直到排出液體分離所需的時刻來縮短液滴的長度時,對于減少衛(wèi)星液滴,這并不是唯一有效果的。也就是說,根據本發(fā)明的結構,雖然尾部稍長,但是由于分離排出液體的機構和時刻的差異,主液滴部與排出液體的后端之間的速度差非常小。這也可以一皮認為是對減少衛(wèi)星液滴有效的。此外,通過由本發(fā)明的結構提供的排出液體的分離機質,與傳統(tǒng)結構相比,變?yōu)楸§F的粒子數也顯著減少。實施例2、比4交例2在表2中,除了頭的結構(排出口的直徑、流路、OH距離和突起形狀)之外,示出在與上述實施例l的條件相同的條件下獲得的結果。實施例2-l是以下例子如圖17所示,在直徑是llpm的半圓部分之間插入突起,并且M、L及H與表中的值之間的關系與實施例l的相同。在本實施例中,X2/xf1.35并且x^X2,以及排出量是1.7ng。比較例2采用直徑是llpm的圓形排出口,并且排出量是1.5ng。根據本實施例中的具有突起的頭,與比較例中的圓形排出口相比,液體分離時刻提前可以i正實縮短了排出液滴,并且衛(wèi)星液滴的凄t量減少。轉變?yōu)楸§F的粒子數顯著減少。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8</column></row><table>實施例3、比4交例3在表3中,除了頭的結構(排出口的直徑、流路、OH距離和突起形狀)之外,示出在與上述實施例2的條件相同的條件下獲得的結果。實施例3-l至3-5是以下例子如圖17所示,表中記載的尺寸的突起被插在直徑是llpm的半圓部分之間,并且M、L及H與表中的值之間的關系與實施例l的相同。在這些實施例中,排出量是1.7ng。在1.6^X2/xi的范圍中,如實施例3-l至3-5所示,結果獲得少量衛(wèi)星液滴。比較例3-l采用直徑是llpm的圓形排出口,并且排出量是1.6ng。比較例3-2采用將長度是0.7的突起插在直徑是llnm的半圓部分之間的形狀,并且排出量是1.7ng。這里,在比較例3-2中,突起區(qū)域X的Xi是0.7)im,X2是3.0jim,并且X2/xi二4.3。與所述的實施例相比,4非出液體的分離時刻、液滴的長度以及衛(wèi)星液滴都增加。表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9</column></row><table>實施例4、比4交例4在表4中,除了排出口的直徑增加得更多之外,示出在與實施例4是以下例子如圖17所示,表中記載的尺寸的突起被插在直徑是13pm的半圓部分之間,并且M、L及H與表中的值之間的關系與實施例l的相同。在本實施例中,x2/xi=0.8并且x^X2。排出量是2.3ng。比較例4采用直徑是13pm的圓形排出口并且排出量是2.3ng。根據這些,對于本實施例中的具有突起的頭,證實與比較例中的圓形排出口相比,液體分離時刻提前,排出液滴縮短并且衛(wèi)星液滴減少。變?yōu)楸§F的粒子數也顯著減少。表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0</column></row><table>實施例5、比4交例5對于表5,采用相對于上述實施例4的結構改變結構(排出口的直徑、OH距離、流路的高度、突起的形狀)的頭。此夕卜,調整加熱器的電力,使得液滴的排出速度是18m/s,作為墨的物理屬性值,粘度二2.2cps、表面張力=34dyn/cm,密度二l.()6g/cm3。實施例5是以下例子表中記載的尺寸的突起被插在直徑是14.3(iim的半圓部分之間,并且M、L及H與表中的值之間的關系與實施例l的相同。在本實施例中,X2/X1二0.9并且X1^X2。比較例5采用直徑是13.6fim的圓形排出口,并且排出口的直徑被選擇為與實施例5中的4.0ng的排出量匹配。由于液滴的排出速度比上述實施例中的排出速度快,因此衛(wèi)星液滴的數量比上述實施例中的衛(wèi)星液滴的數量增多。然而,對于本實施例中的具有突起的頭,可以證實,與比較例中的圓形排出口相比,液體分離時刻提前,排出液滴的長度減小并且衛(wèi)星液滴減少。此外,變?yōu)楸§F的粒子數也顯著減少。表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1</column></row><table>如上所述,對于各實施例,通過〗吏用所述實施例的頭,可以降低由于衛(wèi)星液滴或者薄霧造成的圖像品質的劣化。此外,在上述實施例中,已經采用使用加熱器作為能量產生元件的例子。然而,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適用于使用例如壓電構件的情況。在采用壓電構件的情況下,不需要氣泡收縮過程,而是通過向壓電構件施加電信號來使液室膨脹,可以將彎月面引入排出口內部。雖然已經參照典型實施例說明了本發(fā)明,但是應該理解,本發(fā)明不限于所公開的典型實施例。所附權利要求書的范圍符合最寬的解釋,以包含所有變形、等同結構和功能。本申請要求2005年11月29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5-343943的優(yōu)先斥又,該日本專利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包含于此。權利要求1.一種液體排出頭,其中,通過從能量產生元件向液體施加能量而從排出口排出液體,所述排出口在排出口的沿液體排出方向的截面中包括至少一個突起,所述突起是凸狀的并且形成在所述排出口內;用于保持液面的第一區(qū)域,當液體從所述液體口排出時,所述液面與伸長到所述排出口外部的柱狀液體連接;以及第二區(qū)域,所述第二區(qū)域沿與所述液體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所述排出口中的液體,并且所述第二區(qū)域的流阻低于所述第一區(qū)域的流阻;并且所述第一區(qū)域沿所述突起的凸出形成方向形成,所述第二區(qū)域形成在所述突起的兩側。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液體排出頭,其特征在于,滿足1.6$(x2/Xl),其中,xi表示所述突起的沿所述突起的凸出形成方向的長度,X2表示所述突起的根部的沿所述突起的寬度方向的寬度。3.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液體排出頭,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液體排出方向的截面中的所述突起的前端部具有帶曲率的形狀,或者具有帶垂直于所述突起的凸出形成方向的直線部的形狀。4.一種液體排出裝置,其包括權利要求l所述的液體排出頭;以及用于安裝所述液體排出頭的單元。5.—種液體排出頭,其中,通過從能量產生元件向液體施加能量而通過排出口排出液體,所述排出口在所述排出口的沿液體排出方向的截面中包括等于或者小于三個的凸狀突起,所述突起是凸狀的并且位于所述排出口內;并且滿足1.6^(X2/Xl)X),其中,Xl表示所述突起的沿所述突起的凸出形成方向的長度,X2表示所述突起的根部的沿所述突起的寬度方向的寬度。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體排出頭,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突起等于或者小于兩個時,滿足M^(L-a)/2〉H,其中,在所述排出口的沿所述液體排出方向的截面中,H表示沿所述突起的凸出形成方向從所述突起的前端到所述排出口的外邊緣的距離,L表示所述排出口的最大直徑,a表示所述突起的半寬,M表示所述排出口的假想外邊緣的最小直徑。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體排出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出口的沿所述液體排出方向的截面中,滿足M^(L-x2)/2>H。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體排出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口的沿所述液體排出方向的截面中的所述突起的前端具有帶曲率的形狀,或者具有帶垂直于所述突起的凸出形成方向的直線部的形狀。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體排出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出口的沿所述液體排出方向的截面中,在所述突起的兩側設置直線部。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體排出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出口的沿所述液體排出方向的截面中,所述排出口的質心位于所述突起的凸出方向上。11.一種液體排出裝置,其包括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體排出頭;以及用于安裝所述液體排出頭的單元。12.—種液體排出頭,其中,通過從能量產生元件向液體施加能量而通過排出口排出液體,其中,所述排出口在所述排出口的沿液體排出方向的截面中包括等于或者小于兩個的突起,所述突起是凹狀的并且位于所述排出口內;建立M^(L-a)/2〉H,其中,在所述排出口的沿所述液體排出方向的截面中,H表示沿所述突起的凸出形成方向從所述突起的前端到所述排出口的外邊緣的距離,L表示所述排出口的最大直徑,a表示所述突起的半寬,M表示所述排出口的假想外邊緣的最小直徑;并且所述排出口的所述截面中的所述突起的前端具有帶曲率的形狀,或者具有帶垂直于所述突起的凸出形成方向的直線部的形狀。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液體排出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出口的沿所述液體排出方向的截面中,在所述突起的兩側i殳置直線部。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液體排出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出口的沿所述液體排出方向的截面中,所述排出口的質心位于所述突起的凸出方向上。15.—種液體排出裝置,其包括權利要求12所述的液體排出頭;以及用于安裝所述液體排出頭的單元。16.—種液體排出方法,其中,通過從能量產生元件向液體施加能量而從排出口排出液體,所述方法包括驅動液體通過排出口,使得柱狀液體從所述排出口向外伸長,在所述排出口的沿液體排出方向的截面中,所述排出口包括第一區(qū)域和多個第二區(qū)域,所述第二區(qū)域的流阻低于所述第一區(qū)域的流阻;在所述第一區(qū)域中保持與伸長到所述排出口外部的所述柱狀液體連接的液面,并且沿與所述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所述排出口中的液體;在所述第一區(qū)域中保持所述液面時,所述第一區(qū)域中的所述液面分離伸長到所述排出口外部的所述柱狀液體,從所述排出口排出所述液體。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液體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熱能產生元件是用于向所述液體施加熱能以形成氣泡的發(fā)熱元件;并且當所述氣泡的體積減小時,沿與所述液體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所述排出口中的液體。全文摘要該液體排出頭以如下方式布置在排出口的沿液體排出方向的截面中,該排出口包括至少一個突起,其是凸狀并且形成在排出口內;用于保持液面的第一區(qū)域,該液面與伸長到排出口外部的柱狀液體連接;以及第二區(qū)域,第二區(qū)域的流阻低于第一區(qū)域中的流阻,使得沿與液體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吸引排出口中的液體;沿突起的凸出方向形成第一區(qū)域,第二區(qū)域形成在突起的兩側。文檔編號B41J2/16GK101316712SQ200680044668公開日2008年12月3日申請日期2006年11月29日優(yōu)先權日2005年11月29日發(fā)明者村上修一,武居康德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